“台港文学研究”期末结课作业
台港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台港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张爱玲所著?A.《倾城之恋》B.《半生缘》C.《小团圆》D.《台北人》答案:D2. 以下哪位作家是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余光中C. 张爱玲D. 林语堂答案:B3. 以下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A. 《乡愁》B. 《再别康桥》C. 《静夜思》D. 《将进酒》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是香港作家的作品?A.《边城》B.《家》C.《围城》D.《鹿鼎记》答案:D5. 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以描绘社会底层人物著称?A. 巴金B. 老舍C. 茅盾D. 曹禺答案:B6. 以下哪部作品是台湾新文学运动时期的代表作?A.《家》B.《子夜》C.《台北人》D.《狂风沙》答案:D7. 以下哪部作品是香港文学中的“新派武侠小说”?A.《神雕侠侣》B.《笑傲江湖》C.《天龙八部》D.《侠客行》答案:B8. 以下哪位作家是“台湾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A. 朱天文B. 林海音C. 陈映真D. 黄春明答案:D9. 以下哪部作品是香港文学中的“都市文学”?A.《倾城之恋》B.《台北人》C.《鹿鼎记》D.《香港三部曲》答案:D10. 以下哪位作家是台湾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A. 余光中B. 郑愁予C. 杨牧D. 洛夫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________》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答案:倾城之恋2. 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________》广受好评。
答案:乡愁3. 香港作家金庸的武侠小说《________》是其代表作之一。
答案:射雕英雄传4.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台湾文学中著名的________小说。
答案:儿童5. 黄春明的《________》是台湾乡土文学的代表作。
答案:儿子的大玩偶6. 巴金的《家》是中国大陆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其背景设定在________。
答案:四川7. 老舍的《茶馆》是中国大陆现代戏剧的代表作,以________为背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网络教育选修课《台港澳散文》课后作业试题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网络教育选修课《台港澳散文》课后作业试题答案单选题(共 20 题,每题 5 分)1 .“在台湾文坛上第一个喊出了“散文革命” 的口号的是()。
A.余光中B.杨牧C.叶维廉D.洛夫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 . 1965 年起应台湾“中央通讯社”约请撰“无所不谈”专栏是()。
A.钱歌川B.洪炎秋C.夏元瑜D.林语堂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3 .散文集“代马五记”的作者是()。
A.王鼎均B.张拓芜C.司马中原D.萧白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4 .在台湾文坛标举“都市文学”旗号的是()。
A.林彧B.杜十三C.林燿德D.张启疆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5 . 1994 年获得台湾“吴鲁芹散文奖”的作家是()。
A.何寄澎B.刘大任C.廖鸿基D.庄裕安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6 .散文名篇《四月裂帛》的作者是()。
A.张秀亚B.简媜C.琦君D.张晓风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7 .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的作者是()。
A.林海音B.喻丽清C.张晓风D.胡品清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8 .台湾《联合报》“玻璃垫上”专栏的作者是()。
A.何凡B.钱歌川C.柏杨D.李敖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9 .自称“杂文手”的台湾女杂文家是()。
A.龙应台B.丹扉C.张晓风D.陈克环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0 .称台湾都市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却有革命性的意义”的是()。
A.詹宏志B.古添洪C.周志文D.郑明娳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1 .最具香港特色的散文文类是()。
A.散文诗B.框框杂文C.游记D.传记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2 .散文集《我的副产品》的作者是()。
A.黄维樑B.高克毅C.思果D.梁锡华 ?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13 .小品文集《人生边上补白》的作者是()。
港台文化与文学平时作业样板

200
序号
—200
学年第
广东工业大学公选课平时作业
学院专业 提交时间 2018-4-8 授课教师 分 数
姓名
课程名称 港台文化与文学
题 目:1:阅读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
《沉香屑第二炉香》,谈谈她笔下的香港。
最近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 香》两部小说,读后感慨良多。 《沉香屑第一炉香》说的是:上海人葛薇龙由于学业的原因寄住在香港的 姑姑梁太太家,并慢慢堕落为一个靠身体养活自己的人; 《沉香屑:第二炉香》 讲的是:四十几岁的罗杰在新婚之夜被不明人事的新娘愫细当成禽兽,最后, 罗杰受不了周边人的议论之后选择自杀的故事,及由此引出的性教育的问题。 其中,《沉香屑第一炉香》为了描写主角葛薇龙的堕落历程,作者张爱玲 比较多地对当时香港的社会生活进行了描写,着重突出了张爱玲眼中当时香港 所谓的上流社会人的崇洋媚外的思想,体现了当年香港殖民气息的浓重。比如 黄种人无法担任高级职位,上流人士兴建住所或园林都以西式风格为第一选 择。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中,我可以悲观的的出一个结论,张爱玲笔下的香港, 阶级固化,西化,物质化正在逐步蚕食香港的国民,而这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 现实中香港在那个年代的真实风貌。知识无法打破命运,文化正在逐步遗失。 这是张爱玲借小说对港英政府与香港社会的严厉控诉。 而在《沉香屑· 第二炉香》中,张爱玲通过描写了同一个家庭由于女性对于 性知识不了解导致的连续两个悲剧的婚姻, 从而发出对当时的家庭观, 爱情观, 社会观以及价值观的控诉。
2:谈谈你喜欢的一首粤语歌,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在众多脍炙人口的中国歌曲中,我独喜欢粤语歌,而在众多让人回味无穷 的粤语歌中,我独钟爱 beyond 的这首《光辉岁月》。 《光辉岁月这首歌不像其他的流行歌曲那样要么通篇空洞乏味,老调重 弹,要么千篇一律都是讲述情情爱爱,却丝毫没有实际意义的口水歌。 光辉岁月是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所作。是黄家驹写给南非黑人领袖的一首 感人至深的作品。在之前,还从来没有一个中国人的乐队或歌手、一首华语歌 坛的歌曲能够眼界如此广阔,立意如此发人深省。同样的,光辉岁月也可以被 我们看做是对 Beyond 和黄家驹的一首赞歌:不管经历了多少风雨,Beyond 已 经拥有只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光辉岁月是香港摇滚歌手黄家驹献给南非黑人 人权精神领袖曼德拉的一首对自由的颂歌。 据说, 有人曾经给曼德拉翻译 《光 辉岁月》的歌词,他听到最后潸然泪下。这首歌唱道:“风雨中抱紧自由,一 生经过傍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这既表达了黄家驹对 曼德拉的敬仰,也诠释了曼德拉的信仰,这首歌给了我极深的感触,引发了我 对自由以及奋斗的深思。
港台文学作业2

一、以刘以鬯的作品为例,说明他在小说艺术上的创新。
他将中西文化艺术观念,加以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以此体味人生理解生活,创造艺术。
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体现在一个“新”字上。
作为“率先使华文小说与世界新锐的现代主义文学接轨(1)[i]”的作家,其力作《酒徒》在艺术体制上的创新,尤为代表。
1.作者清醒地认识到“自根至叶单线叙述讲故事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地表现更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与现代人。
在苦闷时代,潜意识对每个人的思想和行动所产生的影响,较外在环境所能给予的大得多(4)”。
他遵循现代小说要探求内心真实的创新理念,小说以人物的意识流动为主架构小说。
作者进入了主人公酒徒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经历体验见解融汇其中,叙述者与主人公合二为一,酒徒的心理被作者以己度人和度己之心界定。
不同于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永远无法互相了解,既不能洞烛表里,也不能推心置腹;作者于此作为一个可以完全看穿人物的全知全能者存在。
2.《酒徒》的话语风格的诗化倾向是作者精心营建之处。
如卷首之语:“生锈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烟圈里捉迷藏。
推开窗,雨滴在窗外的树枝上眨眼。
雨,似舞蹈者的脚步,从叶瓣上滑落”便精警奇崛,令人叫绝。
精妙的诗句在小说中俯拾即是:“长针追求短针于无望中”。
“幸福犹如流浪者,徘徊于方程式等号后边”。
“音符以步兵的姿态进入耳朵”。
“固体的突,在昨天的黄昏出现”。
这些语句充满了匪夷所思的想象,借酒徒脑中跳跃的思维意象构建了另一套新话语,抽象感觉与具体可感的意象切接大胆新奇,将象征主义的混合五官和现代诗的纷陈诡异意象结合,艺术家的慧悟增添了灵性,一个个鲜活的创意敲击着读者的神经,令人迷醉于语言的奇效甚于对内容的求索。
3.刘以鬯把结构视为小说审美体制的施动者,把自己的主体精神输入结构,作为结构施动时的力量源泉。
他的小说结构是一种活性结构,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性、情感性和哲理性。
《酒徒》在结构上似是散漫疏松,但因了语言的魔力,笼罩全篇的情调气氛深厚严谨,渲染出了主人公自嘲自虐的忧郁与愤世呐喊的激愤的讽喻诗气氛。
港台文学结课论文

港台文学结课论文浅论台湾作家李昂的杀夫班级:中文092班姓名:赵玉伟学号:20091314216浅论台湾作家李昂的《杀夫》摘要:1999年,小说集《杀夫》入选“台湾文学经典”,更确立了它在台湾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它不仅代表李昂个人创作的高峰,还成为台湾文学作品中外译文最多、国际影响也最大的经典之一。
知名学者王德威认为,这部小说借一桩谋杀亲夫的血案,大胆暴露了中国传统婚姻制度的残酷无情,它对性及性暴力的露骨描绘,也可被视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里程碑。
他还指出,由于美籍葛浩文对《杀夫》的译介和宣传,李昂可能是唯一在国际引起注意的台湾女作家;但比起大陆王安忆、张欣欣、张洁前几年在国外的风光,李昂还是相形见绌。
他认为像李昂这样的作家如果不是在台湾而是在大陆从事写作和发表的话,她将会得到更大的国际声誉和更多的重视。
关键词:《杀夫》;性与饥饿;女作家李昂的《杀夫》以极其凌厉的姿态宣告了女性对男性中心社会的反抗。
她所杀的这个夫,不只是女主角的夫,还有男权社会加诸于她的限制,它包括了经济剥削、身体的束缚等,是一切父权、夫权、男权的象征。
陈江水对他妻子所做所为,如视妻子为性的发泄物,并对她实施经济压逼,连林市以其初夜所获得的铜钱,购买小鸭豢养,以求经济自主的企图,都被陈江水剥夺了。
陈江水可以说是代表了父权社会的典型邪恶,李昂赋予林市觉醒的能力及变动勇气,让她跳脱传统妇女角色,不再典型化的劣势者。
透过林市杀夫的彻底抗议行为,《杀夫》其实是彻底表达女性自求解放的作品。
李昂在十几年前安排杀夫的结局,公然挑战旧社会价值观,备受争议。
她是一位真真实实、清清楚楚站在女性立场来看男女不平等问题的作家。
所有大男人主义加诸于女性身上的迫害都要被终止,女性也要认真正视自我的需要,恶性循环要停止运作,就像林市挥刀斩去过多不平等一样。
李昂的《杀夫》主要突出的两个主题,就是性与饥饿。
性与饥饿对人的意义或许可以用“食色性也”来表达。
它触及的是人的最内在本质的东西。
“台港文学研究”课程教学辅导

要 是 炎 黄 子 孙 的 人 生 。 台 湾 、 港 文 学 不 仅 是 一 种 地 域 人 世 界 的 喜 怒 哀 乐 。 理 解 和 同 情 惠 安 馆 的 “ 子 ” 善 良 香 疯 、
潮 、 题 表 现 、 家 心 态 、 象 塑 造 诸 方 面 与 大 陆 文 学 有 情 , 儿 童 的 观 察 中 透 出 对 社 会 不 平 等 现 象 的 思 索 。 主 作 形 在 共 同 呈 现 ; 因 政 治 历 史 、 会 制 度 、 识 形 态 等 因 素 影 又 社 意 形 成 独 具 特 质 。这 些 都 是 本课 程 教 学 的 内容 。 二 、 湾 文 学分 为 哪 几 个 时 期 7 台 响 , 受 西 方 文 化 较 早 , 发 展 变 化 中 区 别 于 大 陆 文 学 秀 贞 、 儿 、 草 丛 中 的 陌 生 人 、 姨 娘 、 妈 、 亲 去 世 接 在 妞 荒 兰 宋 父
荣 ; .与 大 众 文 化 相 对 应 的 精 英 文 化 , 人 在 满 足 基 本 生 2
答 : 先 勇 继 承 《 楼 梦 》 人 物 塑 造 艺 术 , 运 用 白 红 的 又 1 肖 像 描 写 。 尹 雪 艳 的 肖 像 表 达 出 人 物 冷 艳 逼 人 的 .
普 及 , 侠 小 说 、 情 小 说 、 幻 小 说 等 通 俗 文 学 的 繁 西 方 文 学 中 的 意 识 流 、 征 等 手 法 来 塑 造 人 物 形 象 。 武 言 科 象 存 需 求 后 的 精 神 探 求 , 探 索 性 文 学 有 了 深 人 发 展 的 可 个 性 特 征 ; 游 园 惊 梦 》 中 的 四 个 贵 妇 人 的 肖像 描 写 , 使 < 贴 能 ; . 港 的 殖 民 地 历 史 , 港 社 会 的 种 种 矛 盾 , 坚 持 切 地 描 写 了 她 们 的 身 份 、 位 、 性 与 性 格 特 征 , 人 物 3香 香 使 地 个 把 现 实 主义 传 统 的 社会 性 文 学 存 在 。
《台港文学研究》课程考核评分标准和格式要求

《台港文学研究》课程考核大作业2010-2011[上]一、考核题目1、以作家作品为例,谈谈海峡两岸对“乡土小说”内涵的不同理解;2、两岸“怀乡”文本(诗、散文、小说均可)的比较与研究;3、比较两岸作家创作风格、理念、动机的异同;如:两岸女性作家作品比较;高阳与二月河历史小说比较(可比较其创作的某一方面);余光中与董桥学者型散文比较等。
4、对台港散文、诗歌中出现的“梅”、“兰”、“竹”、“菊”、“茶”、“灯”、“日”、“月”、“雨”、“火焰”……等意象择其一、二进行归纳和文化内涵研究,并比较其从传统到现代内涵的演进。
5、两岸文学中的“佛禅”意识研究比较,如林清玄与贾平凹的散文比较等。
注:除上述参考题目外,也可以根据个人特殊爱好或研究心得自拟题目,但必须符合课程考核相关要求,并征得主讲教师认可后,方可进行写作。
二、课程考核要求:1、课程考核采取小论文形式,字数不少于3000字。
2、要求主题鲜明,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内容有新意,忌抄袭。
3、请按照学术论文写作的要求,注明文中“引文”的出处和“参考文献”。
4、2010年12月31日前交。
三、评分标准:1、90分及其以上(优):主题明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独立思考,内容有新意。
按时交作业。
2、80-89分(良):主题明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自圆其说。
3、70-79分(中)主题比较明确,结构比较合理,条理比较清晰,文字基本通畅。
4、60-69分(及格):主题基本明晰,结构不够合理,条理不够清晰,文字不够通畅,借鉴资料过多,缺乏独立思考。
5、60分以下(不及格):不符合规定标准,达不到结课作业要求、有明显抄袭行为的为不及格。
【格式要求】标题:(二号,黑体)例:比较高阳与二月河的清廷小说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三号宋体)正文:小四,宋体行距:1.25倍页面:A4注意:不要装订,不要另加封面,不要彩色打印。
港台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港台文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位作家是香港的代表人物?A. 张爱玲B. 鲁迅C. 金庸D. 余光中答案:C2. 台湾现代诗的奠基人是谁?A. 郑愁予B. 余光中C. 洛夫D. 杨牧答案:B3. 香港作家西西的代表作是?A. 《台北人》B. 《鹿鼎记》C. 《我城》D. 《家》答案:C4. 台湾文学中,被称为“乡土文学”的流派主要关注哪些主题?A. 都市生活B. 乡村变迁C. 政治斗争D. 爱情故事答案:B5. 以下哪部作品是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代表作?A. 《台北人》B. 《家》C. 《鹿鼎记》D. 《我城》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香港作家________的作品《倾城之恋》是其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而著称。
答案:张爱玲2. 台湾作家________的《乡愁》是一首广为流传的现代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答案:余光中3. 香港文学中,________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而受到读者喜爱。
答案:金庸4. 台湾文学中的“________”运动,强调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答案:乡土5. 香港作家________的《鹿鼎记》是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答案:金庸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香港文学的特点。
答案:香港文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
它融合了中西方文化,既有传统的中国文学元素,又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
香港文学作品常常关注都市生活、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批判精神。
2. 描述台湾文学中“乡土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案:台湾的“乡土文学”主要特征是关注乡村生活和变迁,强调对传统文化和乡土情感的挖掘。
这类作品通常以农村为背景,描绘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反映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冲突。
乡土文学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展现了台湾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港文学研究”期末结课作业
陈映真与他的乡土小说
在中国现代小说的传统里,“乡土”主题的创作可谓历久而弥新。
关于“乡土小说”的阐述最早来源于鲁迅。
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
”尽管鲁迅未对“乡土文学”做出正面的定义,但他勾画了当时的乡土小说的创作面貌。
现代文明和进步思想的烛照,几乎成为当时作家书写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创作准备。
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
“尽管描摹原乡题材的作者背景、年岁有异,怀抱亦自不同,但他们的作品却共享不少叙事抒情的模式:或缅怀故里风物的纯朴固陋、或感叹现代文明的功利世俗、或追忆童年往事的灿烂多姿、或凸显村俚人事的奇情异趣。
六、七十年代美、日资本不断向台湾政治、经济领域的深层渗透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陈映真认为台湾正“处于文化解体、生态崩溃、精神荼毒的过程中”。
城市是首先受到资本浸淫的地方,所暴露的问题也最为明显。
他急切地要批判殖民体系、资本社会的种种弊端,但他却又避开对都市生存状况的直接而深入的挖掘,转而描写跨国企业下的世态人情。
事实上,这正是陈映真思考当代殖民体系下、都市化进程中的台湾问题的独特视角。
陈映真的小说,如果仅仅从具体的乡村或乡村人物去理解,大概很难说是所谓“标准”的乡土小说。
然而,正是陈映真,他把“乡土”推上了隐喻和象征的层次,以表达中华民族对文化故乡和精神家园的诉求。
《夜行货车》是陈映真出狱后写的首篇作品,复杂的题材和深刻的寓意别开生面,标示着他进入乡土文学创作期的转折。
小说以女秘书刘小玲与林荣平、詹奕宠的感情纠葛为线索,以跨国公司老板在台湾超越经济的渗透为背景,来展开复杂的矛盾冲突,由此揭示了台湾社会工商化、经济国际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病态,也涉及到当代台湾知识分子的分化和走向,从中传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回归乡土的愿望。
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作品的象征不仅仅是技巧的、个体的,而是融入思想主题的总体象征。
作品当中“长尾雉的标本”作为林荣平外表堂皇、内心卑怯的象征,无疑是道德小人的写
照;“温柔的乳房”既实写刘小玲丰盈美丽的青春,也象征旺盛美好的民族肌体;“沙漠博物馆”喻意了建立在精神荒原上的西方物质文明;“景泰蓝的戒指”,表面上是詹奕宏和刘小玲东方式的定情物,实则象征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夜行货车”则是复兴民族精神、回归乡土的巨大象征。
在这里,我们可以获取一个基本的信息:作为台湾新兴的乡土文学的主将,陈映真关于乡土文学的认识,是基于浓厚而且强烈的民族意识之上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那种意气飞扬、勃勃向上的民族正气及其认同感,那么,陈映真小说也许不会如此厚重,如此耐人寻味。
乡土文学在乡下是写不出来的,它往往是作者来到城市的产物,于是我们在传统的乡土文学中更多地看到了其中“城—乡”的对立,这种对立往往是因为城市文明的发展与乡村文明的落后来体现,作家更多地是以一种批判的意识去写乡村生活。
但是到了陈映真这里,这种对立已经消失不见,甚而连城市与乡村皆隐而不显。
陈映真在“华盛顿大楼”系列里浓墨重彩地描写跨国企业、跨国企业下的人的生存形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却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剑走偏锋,淡淡地点染出虚虚浮浮的乡土世界。
然而正是在这里乡土才向我们开启出来。
他的小说阒然无声地开启着乡土世界,同时把乡土又置回到都市生活境域之中,保证了乡土在想象中无限延展的自由。
城市和乡村本质上彼此有别,但却相互依存,城市依傍于乡土而生,乡土通过都市涌现出来。
在陈映真那里,
乡土的涌现不是基于一贯的“城—乡”二元对立模式,而是乡土本身的隐匿于都市背景使得乡土精神被凸显。
这正构成了陈映真想象乡土的独特方法。
“乡土”的意义在于它“ 更代表了作家所向往的生活意义源头,以及作家叙事力量的启动媒介。
”正如齐益寿所言“世界上有两种乡土文学,一种是一般的乡土文学,一种是特殊的乡土文学。
一般的乡土文学,其内涵不外是田园牧野的风光,民众的生活和信念,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情调的文学。
特殊的乡土文学则产生在一种文学受外来文化压制侵蚀到不能忍受的程度之后开始反抗,要求自立自主、反对崇洋媚外,而落实到本土精神中的文学。
”“乡土”在陈映真的小说中虽则虚无缥缈而不可捉摸,但作者恰恰是在这样一个想象的“乌托邦”中汲取了抗击资本社会的战斗力量。
陈映真之所以被称为乡土作家,就在于他从虚无的“乡土乌托邦”中获得精神力量,把希望安置于由现实本土精神所建构起来的渺远“乡土”世界。
陈映真的乡土小说创作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蕴,而其思想内蕴的内核即是以平民的生存境况作为他看取世界的基本视角,以平民作为自己的审读对象,以平民的叙事立场进行着沉思的审美。
作家在小说文本中繁复地叙说着平民身心的苦难,鲁迅式地揭批现代企业下“人”的异化现象,肯定、认同维护民族尊严、保持个人自尊的“人”。
其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平民关怀意识又丰富了其内涵,给人带来更深刻的思考。
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家族环境对其影响无疑是很深的。
陈映真的父亲是一个牧师,因此他从小就受到过很深的基督教宗教精神的熏陶,养成了一种悲天悯人的心怀,这种人道主义式的心怀使他眼里更多地看到了人世间的苦难。
而几年的牢狱,也让他对人性,对人生看得更透,更远。
在台湾,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都在转型,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特别是在跨国企业大量建立的地方,在这样的企业内部,无疑会感受到人性异化问题的巨大冲击。
而《华盛顿大楼》系列正是在作家自觉批判人性异化、促使人性复归的使命意识的驱使
下,创作出来的。
《华盛顿大楼》系列的着墨重点,不在跨国公司之外,而在其内,在那些被裹挟到这种企业内部来工作的各种人物的命运和心态。
陈映真异常尖锐地批判人性的异化,这种批判首先表现在他塑造了一些屈服于异己力量、人性被扭曲的人物形象。
《夜行货车》中的林荣平在这一类屈从异己力量、人性被扭曲的形象中具有典型性,更有代表性。
作为公司主管财会的经理,他养成了一种奴性的思维方式。
他的情妇刘小玲受到了老板的欺辱,但他听后的反应是“他的怒气竞不顾他受到羞辱和威胁的雄性的自尊心,径自迅速地柔软下来,仿佛流在沙漠上的水流,无可奈何地、无助地消失在傲慢的沙地上。
”再说到《上班族的一日》里的黄静雄,受了主管上司愚弃,即将实现的愿望梦一般破灭了。
一怒之下他便向主管的杨伯良大发脾气愤而辞职。
然而他很快发现,他实际上早己“成了副经理室闭了又开开了又闭的那扇贴着柚木皮的、窄小的门下的奴隶。
”想挣扎出来,那可是太难了。
于是,杨伯良打电话叫他去上班时,他只好服服帖帖地回去。
在异己的力量面前,他只有屈从。
这里展现出的是一个灵魂被扭曲的具体的心灵过程:既有因羞辱而来的出于捍卫人的尊严的愤怒,也有因人的嫉妒本能而起的情感波澜,但更为突出的是一种冷酷的现实利害的权衡,地位得失的计较。
利害得失的权衡,终于战胜了他的自尊心。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扭曲了的人性,甚至于人性的沦丧。
无疑这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文化的侵略与掠夺,批判笼罩在台湾中、上阶层的像浓雾一般的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
猛烈地鞭挞那些丧失国格和人格的帝国主义的忠实奴仆,热情地赞美了那些胸怀坦荡、脊梁挺直、宁损自身利益、不丧失民族尊严的爱国者。
乡土小说“贯穿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就是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对祖国民族、乡土与文化的认同和卫护。
”《夜行货车》里的詹奕宏就是这样一个青年,他对洋老板摩根在刘小玲面前说的侮辱中国人的脏话,提出严正的抗议,愤然辞职。
对于詹奕宏这一位热血的台湾知识青年而言,人格比饭碗更重要,绝不能以屈从洋老板的意志,丧失自己
的民族尊严、个人人格作为代价。
陈映真关于乡土文学的认识,是基于浓厚而且强烈的民族意识之上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那种意气飞扬、勃勃向上的民族正气及其认同感,那么,陈映真小说也许不会如此厚重,如此耐人寻味。
陈映真的乡土小说,置于台湾当时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有其积极的意义。
对于今天的我们,同样值得思考。
于乡土文学的思考,应该是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
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人性之于文明的改变……
这些同样值得我们去借鉴思考,该是如何,需要我们不断去探寻,不断去实践。
参考资料:1、陈映真作品《夜行货车》、《上班族的一日》、《云》
2、鲁迅:《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3、论陈映真乡土小说的平民生存关怀(王向阳,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中文系副教授
4台湾乡土文学的艺术范例——陈映真小说艺术特点阐释(朴静钰,内蒙古警官学校)
5、坍塌的乡土—从陈映真的创作看乡土文学派的解体(徐纪阳,汕
头大学文学院)
6、台湾乡土小说中“故乡"的三重叙事空间(罗关德,集美大学文学
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