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和视觉诱发电位
多发性硬化的视觉、听觉、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测

Hale Waihona Puke 6 2OTini e , t2 0 , i 0No 1 a jnM dJ Oc 0 2 Vo 0 3
临床论丛
多 发 性 硬 化 的 视 觉 、 觉 、 体 感 觉 诱 发 电位 检 测 听 躯
张雪 青
关 键词 多发性 硬化 诱发 电位 , 觉 视
p it on 肌电/诱发 电位仪 ,在屏 蔽室 内进行 。参 照 国际 1-0 02
系 统 放 置 电 极 。 ( ) 干 听 觉 诱 发 电 位 ( AE 检 测 记 录 电 1脑 B P)
高为 7 . %,其 中临 床有视 力 障碍 的 2 69 0例 ,VE P异 常率 为
9 .% (9 2 ) 5 0 1 /0 。其 异 常 主 要 表 现 为 P 10延 长 , 可 能 是 由 0 这
电位检查 可 以提高 MS诊 断率 及做到 尽可 能的早 期诊 断 。 笔
者 应用诱 发 电位检 查测定 3 9例 M S患 者 , 现 将 检 测 结 果 报
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资 料 . 3 9例 为 我 院 1 9 9 9年 一 2 0 0 1年 的 住 院 病 例 ,有 早 期 反 复 发 作 的 视 神 经 乳 头 炎 及 不 同 程 度 的小 脑 征 、
统 检查所 发现 。 诱发 电位 检查却 能提 供其受 累组 织 的神经传
导 功 能 , 而 可 以 发 现 病 变 范 围较 大 而 隐 匿 的 病 灶 ,故 诱 发 进
2 3 诱 发 电位异 常波特 征 .
( ) 5例 B P异 常 者中 , 波 12 AE I
异 常 的 2例 , 表 现 为 I P 波 L延 长 , 波 形 显 示 不 清 或 波 幅 低 平 。V 波 P L延 长 波 幅 降 低 9例 , I ~V/I I > 1的 8例 , II —I I I 波 I L延 长 4例 , I II I L 延 长 2例 。 ( ) 3 — V P ~ I波 P 2 0例 VEP异 常 者 中 , 0 P 1 0波 延 长 2 1例 , 0 P 10波 的 波 幅 降 低 、 波 形 分 化 不 良或 波 形 消 失 9例 。 3 2 ( ) 3例 S P异 常 者 中 , 9的 E N
神经肌肉的电生理学检查项目

神经肌肉的电生理学检查项目神经肌肉的电生理学检查项目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神经和肌肉的功能状态。
该检查包括多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应用范围。
以下是对神经肌肉的电生理学检查项目进行全面详细解析。
一、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S)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神经传导速度、幅度和延迟等指标。
该检查通常通过在皮肤表面放置电极,并刺激相应的神经来进行。
NCS可用于评估多种疾病,如周围神经病变、脊髓损伤和脊髓灰质炎等。
二、肌电图(EMG)肌电图(EMG)是一种用于评估肌肉活动和功能状态的电生理学检查方法。
该检查通常通过在皮肤表面或针头插入到特定位置放置电极来进行。
EMG可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如运动神经元疾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肌无力等。
三、重复神经刺激(RNS)重复神经刺激(RNS)是一种用于评估肌肉疲劳和神经传导状态的电生理学检查方法。
该检查通常通过在皮肤表面放置电极,并刺激相应的神经来进行。
RNS可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麻痹等。
四、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是一种用于评估脑部血流量和代谢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该检查通常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并使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分析来进行。
SPECT可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如中风、癫痫和帕金森氏症等。
五、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是一种用于评估大脑活动和功能状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该检查通常通过使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获取图像,并对其进行分析来进行。
fMRI可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如脑卒中、多发性硬化和阿尔茨海默症等。
六、脑电图(EEG)脑电图(EEG)是一种用于评估大脑电活动的电生理学检查方法。
该检查通常通过在头皮表面放置电极,并记录大脑电活动来进行。
EEG可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如癫痫、睡眠障碍和脑损伤等。
七、视觉诱发电位(VEP)视觉诱发电位(VEP)是一种用于评估视觉系统功能状态的电生理学检查方法。
p300诱发电位解释

p300诱发电位解释
P300诱发电位是指一种特殊的脑电波,主要在视觉或听觉刺激后出现。
它是一种正电波,出现在刺激后约300毫秒的时间窗口内,因此被称为P300。
P300诱发电位是一种反映认知加工和注意力分配的电生理信号。
它在许多认知任务中都被观察到,如目标检测、工作记忆和决策制定等。
P300的出现可以反映个体对于刺激的注意力和关注程度。
P300诱发电位的生成与大脑皮层的信息处理和筛选有关。
它主要在顶叶区域(尤其是顶叶的Pz电极位置)被记录到,但在其他区域也可能有一定的分布。
P300通常由两个主要的成分组成:P3a和P3b。
P3a主要与注意力转移和注意力捕获有关,而P3b则与目标识别和决策制定有关。
P300诱发电位的幅度和潜伏期可以受多种因素影响。
例如,被试的年龄、性别、认知状态和情绪状态等都可能对P300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还发现,P300的幅度和潜伏期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控制能力相关。
P300诱发电位在临床和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临床上,它可以用于评估认知功能的损害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如阿尔茨海默病。
在研究领域,P300可以用于研究记忆、决策和注意力等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
此外,P300还可以用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开发,用来
实现脑机交互和脑控制设备。
P300诱发电位是一种反映认知加工和注意力分配的脑电信号。
它的生成与大脑皮层的信息处理和筛选有关,可以用于评估认知功能、研究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以及开发脑机接口技术。
诱发电位及其临床应用

视诱发电位
Cz
右眼
AVERAGING
O'z A1 O1 Oz O2
70 cm
刺激.:棋盘格 大小:视角 频率.:最大. 2 Hz 暗室
O'1-Cz O'z-Cz O'2-Cz
N145 N75
P100
100
200 ms
• 反应从视网膜到视皮层的整个视觉通路的传导 功能。这条通路的解剖结构包括:视网膜→视 神经→视交叉→视放射→视觉皮层。
• VEP在检查视交叉前视神经传导障碍时最有价 值,但VEP的异常并没有特异性,例如,肿瘤 压迫视神经、缺血改变或脱髓鞘疾病都可引起 P100波潜伏期延长。
检测方法:
常用方法为棋盘格翻转VEP
正常VEP波性辨认及正常值
波形命名:N75、P100、N145 波形辨认及正常值:由三相复合波组成 异 常 : 波 形 消 失 ; 潜 伏 期 > M + 3 SD
(117.6ms) ;波幅降低;潜伏期和波幅均异常 N145
N75
P100 12
VEP异常的临床意义:
(1)波形消失:尤其是双眼波形消失,可能出现技 术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或势力极差。若排除, 说明视觉传导通路病变。单眼波形消失,提示 病变侧视交叉前部病变。
刺激强度:主观听阈+60dB 短声(click);频率:1030c/s 刺激方式:单耳,对侧白噪音掩盖;每侧重复2次 记录电极:Cz,参考:乳突或耳垂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VI VII
IV V III II
I
刺激
V
IV III II I
帕金森病患者的脑干听觉及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的脑干听觉及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周月玲;谢惠芳;刘振华;周谷兰
【期刊名称】《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年(卷),期】2000(14)4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视觉诱发电位
的电生理改变。
方法:对75例PD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及51例PD患者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测。
结果:PD患者BAEP异常率为42.6%,VEP异常率为66.7%,BAEP异常中以V波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期延长为主;VEP异常中以P1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为显著。
结论:PD是一种多系统侵犯的疾病,诱发电位可用作该病的客观检查指标之一。
【总页数】2页(P193-194)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
【作者】周月玲;谢惠芳;刘振华;周谷兰
【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504
【相关文献】
1.帕金森病患者视觉诱发电位、脑干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 [J], 何建明;苏前;李玉蓉
2.帕金森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视觉诱发电位测定 [J], 邓建中;赵燕民;阎小海;
陈品
3.帕金森病患者脑干听觉与视觉诱发电位变化与智能障碍的关系 [J], 李飞;谷德祥;李燕君
4.帕金森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J], 才岩
5.帕金森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视觉诱发电位的改变 [J], 周月玲;谢惠芳;刘振华;周谷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诱发电位报告单

诱发电位报告单1. 简介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EP)是通过对刺激特定感官的信号进行记录和分析,以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利用外部刺激器对受试者进行刺激,然后测量大脑对刺激信号的反应。
诱发电位报告单是对诱发电位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解释的文档。
2. 诱发电位的分类根据刺激的类型和感官的不同,诱发电位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2.1 视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视诱发电位是通过对视觉刺激信号进行记录和分析来评估视觉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
在测试过程中,受试者通常被要求注视一个屏幕上的特定图像,并通过记录大脑对这些图像的电活动来评估视觉系统的功能状态。
2.2 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AEP)听觉诱发电位是通过对听觉刺激信号进行记录和分析来评估听觉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
在测试过程中,受试者通常被要求佩戴耳机,并接受特定频率和强度的声音刺激。
通过记录大脑对这些声音刺激的电活动来评估听觉系统的功能状态。
2.3 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体感诱发电位是通过对体感刺激信号进行记录和分析来评估体感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
在测试过程中,受试者通常被要求暴露在特定的体感刺激中,如热、冷、触觉等。
通过记录大脑对这些刺激的电活动来评估体感系统的功能状态。
3. 诱发电位报告单的内容一份完整的诱发电位报告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3.1 患者信息患者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就诊日期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诱发电位检测的分析和解读是非常重要的。
3.2 实验条件实验条件包括测试环境、测试设备等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3.3 数据记录数据记录是诱发电位报告单中最重要的部分。
它包括通过仪器记录到的大脑对刺激信号的电活动。
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E G异 常率 为 7 . %, AE E 33 3 B P异 常 率 为 8 .3 VE 1 %, P异 常率 为 3 .7 E G异 常率 和 B E 3 06 %, E A P异 常 率 与 VE P异 常 率 比较 , 异有 高 度 统计 学意 义 ( 差 P<00 )E G异常 率 与 B E .1 , E A P异常 率 比较 , 异无统 计 学意 义 ( 差 P>00 )E G异 常 .5 ; E
・
临床研 究 ・
22 8第 卷 2 0年 月 9第3 1 期
脑 电图 、 干听觉诱发 电位 、 脑 视觉诱发 电位 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 断中的对 比分析
班 亮阶 1 李雪斌
1右江 民族 医学 院 附属 医院脑 电图 室 , . 广西百 色
5 30 2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附属 医 院神 经 内科 , 3 0 0;. 广西百 色
530 3 00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电图 (E )脑干听觉诱发 电位 (A P 、 EG、 B E )视觉诱发电位( E ) V P 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各 自
的作用及其相互关 系。 方法 对 7 5例 小 儿 早 期 脑 性 瘫 痪 的 E G、 A P、 E E B E V P检 测 结 果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率 与I J 脑性 瘫 痪 ( e 类 型有 关 ; A P异常 率 与高 危 因素 有关 。 结 论 脑 性瘫 痪早 期 应用 E G、 A P、 E bL c ) B E E B E V P检 查, 对 脑性瘫 痪早 期 诊 断有 一定 的参 考价 值 , 他们 之 间 能起 到互 补 的作 用 , 临床 综合分 析 更有 意义 。 对 【 关键 词】 电 图 ; 脑 脑干 听 觉诱 发 电位 ; 觉诱 发 电位 ; 视 脑性 瘫 痪 ; 期 ; 早 临床 分析
周围神经损伤常用的电生理评定方法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需要通过电生理评定方法来帮助诊断和治疗。
此类方法是通过记录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电活动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手段。
以下是常用的电生理评定方法:1.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是通过电刺激神经并测定刺激信号传导的速度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测试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贴电极在神经上并施加短暂的电刺激,然后记录刺激信号从刺激点到肌肉的传导速度。
通过比较正常值,可以判断神经传导速度是否受损,是一种主要用于评估周围神经损伤的方法。
2. 肌肉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肌肉电图是通过在肌肉上放置电极来检测肌肉电活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测量肌肉的电活动,从而评估肌肉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肌肉电图通常与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一起使用,可以全面评估周围神经损伤。
3.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VEP)视觉诱发电位是一种通过刺激视觉系统并记录大脑皮层潜伏期反应来评估视觉系统功能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视觉神经损伤,可以通过比较潜伏期反应的正常值来判断视觉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4. 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AEP)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通过刺激听觉系统并记录大脑皮层潜伏期反应来评估听觉系统功能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评估听觉神经功能,可以帮助诊断听觉系统疾病和损伤。
总结起来,以上是常用的周围神经损伤的电生理评定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分析可以全面评估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生理评定方法,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目的。
通过电生理评定方法可以更准确、客观地评估神经损伤或疾病的程度和病情发展趋势。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听觉的传导
Corti器—内耳螺旋神经节—蜗N ↓ 桥小脑角延髓耳蜗N核 ↓ 双侧在斜方体交叉到对侧上橄榄核 双外侧丘系 ↓ 内侧膝状体 ↓ 内囊—听放射— 颞横回(皮质听觉中枢)
听觉的一般过程
• 听觉过程包括 声电化学电神经冲动 中 枢信息加工等环节
听觉诱发电位的神经发生源
产生原理: 脑诱发电位是神经细胞群体突触后电位 的综合,各种脑脑诱发电位 有空间特性,必须在特定的部位被检测。 神经发生源在有的脑诱发电位是多源性 的,单源性的诱发电位当该神经源受损时, 则可有潜伏期及波幅等的异常。 目前较为明确的神经发生源有:BAEP 的3个主波; SEP的N9、N13---;VEP的 P100等。
视诱发电位分类
• 闪光VEP (FVEP) • 棋盘格翻转VEP (PRVEP) 全视野刺激 半视野刺激 ¼视野刺激 方格 / 条栅VEP
3、多灶性脑干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 桥脑中 央髓鞘溶解症、白质营养不良): MS表现:波Ⅴ波幅降低或消失(87%); Ⅲ~Ⅴ IPL延长(28%); Ⅲ~Ⅴ IPL / Ⅰ~Ⅴ IPL大于1; Ⅲ波消失且Ⅰ~Ⅴ IPL延长等。 BAEP可以提供MS亚临床病灶依据,异常的 检出率和病程及严重程度有关。 严重病例异常率92%;亚临床42%; 2年病程44%;20年病程88%。
• 临床上以Ⅰ、Ⅲ、Ⅴ波为主要指标。 • 一般听阈应在阈上60~70 dBSL声刺激条 件下可引出BAEP,严重高频听力下降达 1000~40000Hz,纯音听力区损失大于60 dBnHL,则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差。
影响BAEP的因素
• 性别:女性Ⅴ波潜伏期较短,波幅高; • 年龄和发育: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各波潜伏 期呈规律性递减,一岁以后渐趋稳定。25岁以 后随年龄增长而渐延长(25~50岁延长0. 2ms)。 • 物理因素:1、带通滤波;2、声刺激强度;3、 声刺激重复率;4、声刺激极性;5、声刺激频 率。 • 麻醉剂等药物对BAEP无影响(除耳毒性药物) • 意识状态对BAEP无影响(在脑干结构正常时)
听觉和视觉诱发电位
BAEP VEP
一、脑诱发电位概述
分两大类: • 非特异性:是脑自发电位经各种诱发刺激 (声、光、电、感觉、过度换气等物理化 学因素)而形成的脑电位变化,其特点为 不同刺激形成相同的脑波变化。自发电位 信号的形成和刺激在时间上是随机的。 • 特异性:是用不同刺激通过特定的神经传 导通路,在脑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诱发 电位信号。电信号的形成和刺激存在锁时 关系,可通过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来获得。
4、脑干血管病: 双侧BAEP异常为多见, Ⅰ~Ⅴ IPL延长;Ⅴ波PL延长或消失; 5、昏迷:可鉴别镇静剂过量或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酮中毒、肝昏迷)引起的昏迷 还是脑干损伤引起的昏迷,前者波形、 潜伏期正常。 6、脑死亡:因EEG的电静息判断脑死亡的 标准可受大量镇静剂而失去客观性。 BAEP的动态观察有实用价值: 先有Ⅴ波消失 Ⅲ波潜伏期延长 Ⅲ波 消失 Ⅰ波消失
7、对后颅窝手术的监护:可防止手术对 听神经的影响。 8、对药物副作用的监测: (1)耳毒性药物 (2)抗癫痫药物: DPH中毒者Ⅰ~ⅤIPL延长,早期 变化可逆。 9、颅脑外伤:可对法律裁决提供客观依据, 国外已较广泛使用。
一个理想的检查方法应该对疾病具 有较高的特异性,很少出现假阳性或假 阴性,并且简便,无伤害,不受睡眠和 镇静剂影响,目前在诱发电位中,唯有 BAEP基本达到这一要求。
BAEP异常的诊断标准
• • • • PL、IPL参量超过正常均值3SD以上; 个体PL、IPL的 ILD超过0.4ms; Amp的Ⅴ/Ⅰ (Ⅳ~ Ⅴ/Ⅰ)比值小于0.5; Ⅰ~ Ⅴ波均消失,排除技术因素,并应用 强刺激及高平均次数仍消失; • 波Ⅰ或波Ⅱ以后各波均引不出
BAEP的临床应用
1、作为听力的客观测定依据;测定结果不 受年龄、聋哑、意识、神经官能症等因 素限制。 2、脑干外肿瘤(听神经瘤、桥小脑角肿瘤、 髓母细胞瘤等):同侧Ⅰ~Ⅲ波的IPL延 长;Ⅰ波后的各种波形成分消失;对侧 Ⅲ~ⅤIPL延长或Ⅴ波模糊波幅降低(可 逆)。
•
Ⅰ波由同侧神经元兴奋产生电位,Ⅱ 波以上则由双侧神经所产生。 • Ⅰ波反映单侧耳蜗功能, Ⅱ波以上 如为单侧病变则影响较小,但除Ⅴ波外, 其他各波主要接受刺激的同侧脑干通路 所产生。
BAEP的分析和测量
• 波形:个体间变异较大,不作为临床评价指标。 但明显的波形成分缺如有提示病灶的定位意义。 • 波幅(Amp):绝对值变异较大,不能作为临床评价 的指标,但波幅的比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Ⅴ/Ⅰ 小于0.5提示中枢传导通路功能障碍。 • 潜伏期:临床最主要指标。有三种测量方法: 1、绝对潜伏期 (PL) ; 2、波峰间潜伏期(IPL);代表中枢传导时间, 不受刺激强度和周围听觉器官的影响。 3、双侧绝对潜伏期和波峰间潜伏期的差 (ILD)。 无个体差异影响。
视觉诱发电位
VEP
视觉的解剖通路
视网膜(感受器) 视锥/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N 视交叉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枕叶 中脑顶盖前区 EW核 动眼N 对光反射
视网膜结构及生理
• 视细胞: 视锥细胞:中心,感受亮光和色觉,高视敏度 视杆细胞:周边,感受暗光、分辨黑白和物体 轮廓,无色觉 • 节细胞:分X--PRVEP、Y--FVEP、W三型 X细胞:小、少、位于中心、投射至枕叶视中枢, 感受图象及颜色视觉,对运动物体不敏感 Y细胞:大、多、周边部、投射至外侧膝状体和中 脑上丘丘脑顶叶皮层,光感受大但敏 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