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的症状是什么,禽流感症状

鸡新城疫的症状是什么,禽流感症状
鸡新城疫的症状是什么,禽流感症状

鸡新城疫的症状是什么,禽流感症状

新城疫和流感的辨别

一、临床症状:

1、新城疫多以湿性咳嗽为主。

流感多以呼噜为主,呼噜声沉闷。

2、新城疫多死瘦鸡,趴着死。

流感多死胖鸡,仰着死。

3、新城疫不会引起腿部鳞片出血。

流感可引起腿部鳞片出血。

4、新城疫不会引起流鼻涕。

流感会引起流鼻涕。

二、剖检症状:

1、腿肌和胸肌:

新城疫一般不会引起腿肌和胸肌的出血,流感则可引起腿肌和胸肌呈爪状出血。2、气管和支气管:

新城疫气管和支气管的交叉处有0.5厘米长的环状出血.

流感则多表现为整个气管出血,严重的情况下可引起支气管内有粘液性渗出物或干酷物堵塞。

3、胸内骨:

新城疫可引起胸内骨呈喷洒状出血。

流感一般无此症状。

4、肺脏:

新城疫一般不会引起肺脏病变。

流感严重的情况下可引起肺炎病变。

5、脾脏:

新城疫一般不会引起脾脏病变,

流感可引起脾脏上有白色坏死斑点或肿大呈大理石样。

6、肾脏:

新城疫一般不会引起肾脏病变。

流感则可引起肾脏肿大出血,严重的情况下可呈黑褐色。

7、胰腺:

新城疫可引起胰腺边缘有红色的坏死条纹。

流感也可引起胰腺边缘有红色的坏死条纹,并且还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有红白相间的肿胀。

8、十二指肠

新城疫可引起十二指肠有出血斑,但无渗血的感觉。

流感引起的十二指肠有出血斑,有渗血的感觉。(但多表现为整个肠道呈弥漫性出血)

9、盲肠细段:

新城疫可引起盲肠细段有一个或多个米粒大小的出血点。

流感则无此症状。

10、法氏囊:

新城疫可引起法氏囊内有粘液,有针尖状的出血点。

流感多引起法氏囊肿大,并且有粘液或出血点。(多叫流感囊)

11、颈部皮下脂肪:

新城疫一般不会引起颈部皮下脂肪出血。

流感则会引起颈部皮下脂肪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12、小脑:

新城疫可引起小脑出血。

鸡新城疫临床诊断及治疗

鸡新城疫临床诊断及治疗 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鸡都易感, 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常在90%以上。近年来,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和ND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ND暴发流行已很少见,但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ND造成鸡只死亡或生产性能下 降的病例仍屡见不鲜。由于非典型ND缺乏特征性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容易发生误诊,导致NDV得不到及时消除,ND难以扑灭,给养鸡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现将非典型ND的发病特点、病因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 1 发病特点 1.1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在已免疫接种ND疫苗的鸡群,以二免20~35日龄和40~60日龄发病最为严重,成年鸡多发生在抗体滴度小于3log2的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明显低于典型ND。 1.2 临诊症状 日龄小的鸡比日龄大的症状明显,但均比典型症状缓和。发病初期出现呼吸道症状, 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气喘,气管有“呼噜”声响,口鼻炎性分泌物增多,病鸡不时甩头, 企图将渗出物排出,倒提病鸡常有酸臭味粘液从口中流出。咳嗽时,咳出浓痰,病重的甚 至咳出血痰,容易误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此时会有零星少量病鸡死亡,大部分病鸡经一 周左右病情好转,病程稍长者往往出现拉白色或淡绿色稀粪。慢性经过的多数有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或转圈,有的呈头向后仰嘴向上的观星状姿势。成年鸡症状不明显,产蛋 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急剧下降,产蛋高峰上不去,蛋壳颜色变浅,软壳蛋、薄壳蛋和畸形 蛋较平常明显增多,个别鸡出现拉稀,极易误诊为减蛋综合征。 1.3 病理变化 剖检无明显的病理变化,很少见到腺胃乳头出血、肠粘膜出血及溃疡等特征性病变。 部分病鸡喉头、气管有粘液,气囊混浊并有干酪样渗出物,肠道出血较少,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以及泄殖腔粘膜有出血点等。产蛋鸡输卵管粘膜充血或出血,卵巢变软,有的卵 黄呈半煮熟状。 2 发病原因 2.1 鸡场受病毒污染,病毒毒力增强 在我国,大、中、小型鸡场集约化饲养与广大农户散养鸡群并存,饲养管理和防疫水 平参差不齐。许多大、中型养鸡场防疫制度较严格,对发病鸡和死亡鸡只处理适当。而小 型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往往任意出售病鸡,到处乱扔死鸡,造成病原的人为传播。NDV能 随空气、带病毒野鸟广泛传播,有调查表明,我国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ND强病毒。NDV污

鸡禽流感的治疗,鸡禽流感治疗方法,鸡禽流感症状

鸡禽流感的治疗,鸡禽流感治疗方法,鸡禽流感症状 由于禽流感病毒在国内许多鸡场和地区普遍存在,常见多发,年年都会局部发病或流行。所以大家对本病都很熟悉,但因其基因类型较多,毒株也经常发生变异,即使按时防疫,也很难控制发病,往往是防不胜防,令养殖户和兽医十分头疼。每年发病或同一鸡群每次发病,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而重症禽流感更是令人望而生畏,惊慌失措。目前又到了禽流感高发季节。为便于更好的防控和应对本病,笔者试着从临床一线的角度谈一谈对重症禽流感的认识和防治体会。 发病特点 刚开产或高峰期的蛋鸡易感。发病速度、死亡率、病程长短、愈后产蛋恢复快慢,淘汰残鸡数量。产蛋恢复高度与注射H5疫苗次数及最后一次注射与发病时间间隔长短有关。 防疫不确实或毒株有变异的鸡群发病猛,传播速度快,往往3-5天从局部蔓延至全群。一般发病3日后出现典型症状,及死亡高峰。一般治法疗程长,控制难度大。康复后产蛋率提升难度大,有的无治疗价值。 发病规律 早期症状:(发病前三天,也叫流感初发期)鸡群一开始出现黄白稀绿散状粪便,个别鸡站着闭眼(发烧),鸡冠发紫,蛋壳颜色变淡或成白色,个别笼位采食量下降,剩料,一般从一头开始继而出现零星死亡。防疫不好的鸡群同时伴有神经症状病鸡出现。解剖胰脏边缘无变化或轻微出现出血点、出血线,腺胃乳头水肿,个别出血,尖上出脓,有卵黄性腹膜炎或卵泡变形液化。日死亡少于1%,这是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期,损失最小。(也有因防疫漏洞或毒株变异,一发病就进入典型期的。) 中期症状(发病4--8天,也叫疾病的发展期或叫高峰期),初期病情未得到有效遏制,日死亡率高于1%。免疫不到位的或毒株不对型的、养殖环境差的死亡会翻倍增长,采食量、产蛋率明显下降甚至降到一半以上,有的接近绝食、绝产。解剖典型症状出现:冠子发紫,胰脏边缘处血线长而鲜红,腺胃乳头基部出血,尖上出脓,输卵管内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腹膜炎及全身败血症状明显显现。严重的日死亡达5%左右,甚至更高。 恢复期:(发病8-9天)病鸡死亡开始下降,产蛋降到到最低点并稳住精神开始恢复,采食量回升;黄白稀绿粪减少。解剖胰脏出现线变暗或发黑,腺胃乳头出血症状减少,死亡的鸡主要因大肠杆菌腹膜炎致死。 凡是免疫不到位或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都将遵循以上发病规律。总病程会持续9--15天,死亡惨重,损失巨大,恢复后淘汰不产蛋鸡数量也多。 治疗和预防家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推荐用东方禽益健,拌料:每吨饲料添加禽益健一到两公斤;饮水:每一公斤禽益健兑水一到两吨水。 本病重在预防。建议在做好日常生物安全防范措施的同时,要加强疫苗接种防疫。切实做到蛋鸡开产前H5接种不少3次,而且要关注新毒株的变化。进入产蛋后期,每间隔2个月防一次。有条件的鸡场定期做抗体检测。同时在高发季节,定期使用高效药物预防也是必不可少的选项。

鸡禽流感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53851210.html, 鸡禽流感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作者:臧萍 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05期 摘要:鸡禽流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同时对于养鸡业 的发展来说其危害也是致命的,一旦社会上出现了鸡禽流感,不仅对人类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了影响,而且人们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会出现抵制鸡肉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养鸡业的威胁是非常大的,因此对于其诊断与防控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鸡禽流感;诊断;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饮食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而鸡肉恰好是人们饮食中最常出现的一种东西。但是一旦出现鸡禽流感,人们的正常生活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为这是一个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一旦出现就很难控制。不仅如此,鸡禽流感对于养鸡业的发展来说影响也是致命的,因此对于鸡禽流感的诊断及防控措施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非常有价值的。 一、鸡禽流感的诊断措施 1.鉴别诊断 所谓的鉴别诊断,就是将鸡禽流感的症状与病理跟相像的病症进行对比,以鉴别这些病症是否属于鸡禽流感的范围。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要在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有一个更正确与深刻的认识,缺乏对比的东西就缺乏生命力与可信度,鸡禽流感的诊断也是如此,只有在进行对比诊断的情况下,才能够使人们对鸡禽流感的病症或者其他方面的内容有一个准确、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真正的诊断目的。在进行鸡禽流感鉴别诊断的过程中,相关的诊断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新城疫、减蛋综合征、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喉气管炎等,这些病的病症与鸡禽流感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如果能够将这些病症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诊断与鉴别诊断,那么所得到的诊断效果必然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在诊断的过程中操作也相对比较简单,得出的诊断结果也就更加有说服力与科学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增加人们对鸡禽流感的认识与常识性判断的能力,是鸡禽流感诊断措施中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有效的一种。 2.实验室诊断 除了鉴别诊断以外,实验室诊断也是鸡禽流感诊断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诊断方法,实验室诊断相比鉴别诊断要更加直接,也具有更大的优势。实验室诊断又可以说成是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患者临床的症状为依据,进行进一步的鸡禽流感判断或者研究。这里的依据还包括患者的血清结果或者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等多项数据。在这个基础之上的鸡禽流感检测方法有病毒分离检测与血清检测两种基本的方法。实验室诊断的这种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是更为准确的,只要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New castle Disease)又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New castle Disease Vire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除鸡可发病外,其它家禽和许多野禽也可发病,水禽和海鸟通常抵抗力强,呈隐性感染。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随着我国养鸡业的高速发展,新城疫在鸡群中的流行特点和发病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流行病学 本病以鸡感受性最高,其他易感动物包括鸽子、火鸡、珍珠鸡、鸭、鹅等,水禽、野生鸟如野鸡、麻雀和观赏鸟也易感染此病。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禽和病禽,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病毒存在于病鸡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轻症病鸡和临床健康的带毒鸡,是危险的传染源。当鸡抵抗力低时,可使鸡群80%以上的鸡感染发病,90%以上的病鸡死亡或淘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居多。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容易被消毒药、日光及高温杀死。在室温或高温条件下存活期较短,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时间生存。常用的消毒药,如l%~2%甲醛、2%烧碱、3%石炭酸溶液、l%臭氧水和l%来苏儿等,均可于几分钟至20min内将其杀死;加热至80℃,经5min即可致死,但在30℃环境下能存活数月。 2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5d,人工感染2-5d。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或陛3种类型。 2.1最急型 突然发病,常无特征病状,突然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2.2急性型 病初体温高达43℃—44℃,突然减食或不食,鸡冠和肉垂呈深红色或紫黑色,精神萎顿,离群呆立,整天缩颈或翅膀下垂,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血液,病鸡口、鼻、咽、喉头积聚大量粘液,摇头,张口呼吸,发出咯咯的喘

蛋鸡禽流感的饥饿疗法

近两年来,由于禽病多发,治疗方案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其中炒得火热的“强制换羽法”“断料法”等引起人们的关注,这里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有认同也有反对,为此,我们邀请了业内资深技术总监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希望对您的生产有所帮助。观点一:支持 期待“饥饿疗法”破茧成蝶 对于用断食饥饿的方法来针对性的治疗蛋鸡禽流感的实践,目前业内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可行,有人认为不可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疗法和争议是因为禽流感年复一年难防难治,人们对药物治疗的效果日趋困惑和怀疑,对治愈后的生产性能恢复越来越没有信心。 那么,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我认为,这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非理论问题。从现成的理论概念上讲,这种做法是立不住的,因为鸡群发病后食欲下降,抵抗力下降,再饥饿断食无异于雪上加霜,导致鸡的抵抗力更趋下降,还会导致死亡率大幅度上升。有人曾统计认为,会引起鸡群死亡率上升30%。 但是,众所周知药物防治的效果不理想,这就迫使人们开动脑筋去想办法,办法之一就是“饥饿疗法”。这个方法有成功的也有不理想的,不可一概而论。笔者是赞成这样的实践的,这是对现有理论的一种突破,也是禽流感防治实践中的一个小创新。就算有不成功的案例,也不应否定其合理的和成功的一面。笔者曾在河北新乐周边的蛋鸡养殖区走访调查,也与一些临床一线的兽医进行了交流,大家认为,现有理论讲不通并不等于临床实践行不通,还有的兽医阐述了“饥饿疗法”的理论探索,笔者认为是有益的。例如,有兽医认为,断料的根本目的是迫使鸡停产,停产就意味着停止营养物质以蛋的形式从体内流失——有许多临床病例都是患病鸡采食减少却仍然在产畸形蛋,而处于发病临界点尚未发病的鸡则仍然连续产蛋;也部分地阻止了免疫抗体的流失(鸡蛋内总含有免疫抗体),此时断料,鸡只虽然不再进食但已经蓄积在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存留于体内以增强免疫抗体。又有兽医认为,“饥饿疗法”停止产蛋会使鸡的生殖系统得到有效休息,使已经发生炎症的卵巢、输卵管不再工作,便于该器官的自然康复。还有兽医认为,“饥饿疗法”是迫使鸡群的生理代谢发生急剧改变,是一种短时间内的“弃旧图新”,刺激机体重新焕发机能。何况,这种人为的饥饿停产只是以5~7天为限,断料不停水,减去人工光保持自然光,紧接着补以少量食盐、维生素、葡萄糖等,再逐渐恢复采食,只要发病初期鸡群中大部分鸡只仍然采食,死亡率不高,采用此法就是可行的。事实上,所谓断料,在患病鸡群中总是存在的,部分鸡因病的缘故也会食欲废绝,这是一种病理生理的反应。人为断料对于这类鸡是无所谓,采用此法出现的死鸡不一定就是因断料而加重病情所致。 与药物治疗比较起来,饥饿法近乎残酷,有点近似“休克疗法”的味道,要根据鸡群总体体况、日龄、发病程度等有选择的进行,不可一概都采用。“饥饿疗法”用过后,还应注意有无继发的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病的感染,可以适当使用抗生素。“饥饿疗法”治愈的鸡群恢复产蛋较慢,时间长,这也是要从经济效益上作比较的。 总而言之,在当前禽流感变异、温和化、药物防治跟不上病势变化的前提下,此种方法是值得在实践中提炼总结的。 但是并非所有发病鸡群都可采用“断料法”治疗 自去年11月份至今,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蛋鸡发生温和型流感,最近又有个别地区有发病势头,死亡率不高,但是死亡速度快。药物治疗没有明显效果,许多养殖户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采用“断料法”治疗效果理想,笔者也用此法治疗了几万只鸡,确实效果明显。笔者总结了自己的治疗经验,愿与同仁商榷。 1适宜“断料法”鸡群的临床表现 鸡群无前期症状,多数是突然出现个别鸡死亡,大群鸡精神、采食、产蛋、粪便正常,最初鸡群每天的死亡率在0.1%,个别鸡有呼吸道症状,发病四、五天后死亡率增加到

2021年禽流感考试试题带答案

2021年禽流感考试试题带答案 一、单选题: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哪类法定传染病?(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季节?( A ) A.冬春季 B.夏季 C. 春季 D. 秋季 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易感人群是哪一类?( A ) A.任何年龄 B.12岁以下儿童 C.青年 D.老年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鉴别诊断依据是什么?( A ) A.病原学检查 B.实验室检查 C.影像学检查 D.临床表现 5、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上报时限?( A ) A.2小时 B.6小时 C. 8小时 D. 24小时 二、多选题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ABC ) A.呼吸道 B.密切接触 C.直接接触 D.消化道 E.血液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治疗原则?( ABCDE ) A.隔离原则 B.对症治疗 C.抗病毒治疗 D.中医治疗 E.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3、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五早”是?( ABCDE )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诊断 E.早治疗 4、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四到位”是?( ABCD ) A.认识到位 B.宣传到位 C.人员到位 D.物资到位 E.治疗到位 5、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四加强”是?( ABCD ) A.强化联动 B.强化监测 C.强化防控 D.强化培训 E.强化治疗 6、H7N9禽流感的病例分类有哪几类?( CDE ) A.医学观察病例 B. 临床诊断病例 C.疑似病例 D.确诊病例 E.监测病例 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染源有哪几类?(ABCDE) A.患禽流感的鸡 B.携带禽流感病毒禽类 C.野禽 D.患禽流感鸭 E.患禽流感鹅 三、问答题 (一)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的定义?

常见鸡病的症状及防治

鸡的常见病治疗如下 1、鸡新城疫(ND) 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病鸡、死鸡。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和任何品种的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病程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的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带毒的中间媒介而扩散,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为突然发病和死亡,病鸡精神萎顿,无食欲,排软便或白色水样便,翅膀下垂,呆痴,病重的鸡因严重衰

竭而死亡,部分病鸡经数日后康复,但发育增重缓慢。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色泽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粘膜出血,严重时呈“紫葡萄”状。有时大腿及胸部肌肉有点状出血。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堵塞。 防治:①搞好疫苗免疫;②对发病初期鸡群迅速注射高免蛋黄液; ③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措施;④控制继发感染。. 3、马立克氏病(MD) 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防治:①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对种蛋、初生雏、育雏舍进行消毒;②对一日龄雏鸡认真做好接种疫苗工作,种鸡雏最好注射二价或三价疫苗。 4、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仅见鸡感染且多发生于雏鸡。病鸡和康后的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源,可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呼吸型:张口呼吸,喷嚏、咳嗽、气管有罗音。全身衰弱,畏寒,精神萎顿,食欲差,羽毛松乱,排白色稀粪。

如何治疗鸡禽流感

防治鸡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传染发病为主的剧烈传染病。该病毒不仅血清型多,而且自然界中带毒动物多、毒株易变异,这为禽流感病的防治增加了难度。家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具有疫病传播快、发病致死率高、生产危害大的特点。二十世纪全世界共发生了17次较大规模的禽流感,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禽流感的发病频率加快,传播范围更广。特别在近十三年中,全世界已发生了11次较大规模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不仅对家禽业构成了极大威胁,而且属于A型流感病毒的禽流感的某些强致病毒株,也可能引起人的流感,因此这一疾病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一、禽流感病原及其特点 禽流感病毒是流感病毒属的成员,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不同,流感病毒分A、B、C三型。A型主要感染禽类,但人和多种陆生和水生哺乳动物、禽类带毒,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禽流感病毒根据其病毒颗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差异性,依血凝素不同有15种之多;依神经氨酸酶不同有9种之多,而它们之间相互组合后,可以产生100多个血清型的毒株,各血清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且毒株之间不仅常发生变化,而且各毒株之间的致病力及病变也不一。如国内鸭、鹅在2000年以前常携带病毒而不发病,但此后鸭、鹅也发生高致病力禽流感。在目前已知的100多个禽流感毒株中绝大多数是低致病力毒株,具有高致病力毒株主要集中在H5、H7两个亚型,H9亚型的致病力和毒力也较强,但低于前两型。在国际上,凡发生H7、H5亚型禽流感的家禽,必须扑杀,欧美国家对H9亚型引起的发病也采取扑杀措施。从二十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情况看,致病的毒株主要有H5N1、H7N3、H5N9、H5N8、H5N2、H7N7、H7N4、H5N2、H7N1。我国2000-2003年对禽流感流行毒株进行调查,共收集107株禽流感病毒,其中H5N1有95株,H9N2有11株,H7N2有1株。因此我国禽流感疫情主要由H5和H9两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这为禽流感的疫苗生产和免疫提供了依据。 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其抵抗力较弱。日光、干燥、加热、多种消毒剂均对其有杀灭作用。如加热60度病毒10分钟、加热70度2分钟即可灭活。在直射的阳光下40-48小时可灭活病毒。氢氧化钠、消毒灵、百毒杀、漂白粉、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等多种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可有效杀灭病毒。堆积发酵家禽粪便,10-20天可全部杀灭病毒。禽流感病毒对低温和潮湿有较强的抵抗力,存活时间较长。粪便中的病毒在4度温度下可存活30-35天,20度下存活7天;病毒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在凉爽潮湿的自然环境中病毒的存活时间也较长,常可从有水禽活动的湖泊及池塘中的水中分离到禽流感病毒。 二、禽流感的流行及其症状 禽流感多发于冬春和秋冬交替季节,主要以水平传播为主,但发病3-4天的种禽蛋中可以分离出病毒,经蛋带毒而呈垂直传播。发病的传染源可来自感染和发病的家禽,也可来自于野生鸟类及迁徙的水禽等。病原通过分泌物、排泄物和尸体污染环境和饲料、饮水,经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是感染的最主要途经。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制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 与防制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制 樊立超 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迅速,饲养密度的提高,引入品种的增多,各种疾病也日 趋增多,许多传统的老病在流行趋势上出现了新的变化。鸡新城疫仍是威胁养鸡 业发展最严重的疫病之一,但目前的新城疫发病不表现急性暴发型或造成毁灭性 群体死亡,多数呈非典型缓发性经过,发病后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因按照传统的经验诊断容易误诊,从而延误时机,造成严重的损失。今天就如何预防非典型鸡新城疫病的问题给大家作一介绍 一、请你说说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情况 在商品化养鸡场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秋季节由于 气温突变,发病相对增多。该病的发生无品种差异,种鸡、商品鸡都可发生,产蛋 鸡多在开产前和产蛋高峰期发病。该病初发时无群体性,呈散发性。病程表现进 行性缓发过程,除陆续波及同伴鸡群外,并向相邻其他鸡舍蔓延。同群鸡流行可持续10~15 d,死亡率达5%~30%。如诊断不及时会诱发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其他疾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 二、临床症状 1、症状特点 非典型新城疫在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气管罗音明显,伴有甩鼻、 咳嗽、呼吸困难现象(许多养殖户认为是呼吸道疾病,如传支、传喉、传鼻、霉形体、气囊炎、黏膜型鸡痘等,应用一些抗菌药物,症状有所缓和,但药物停止使用,症状又表现出来),随着出现呼吸道症状之后,表现为下痢,拉黄白色、黄绿色稀粪,

粪中带有泡沫或少量血液,随着病程延长,出现神经症状,如扭头、翅腿麻痹、转圈、倒退等。 2、生产性能下降 产蛋鸡发病后产蛋量急剧下降10%~40%,且持续数周,薄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突然增多,然后慢慢恢复,15~20 d后开始缓慢回升,经2~3个月才能恢复正常。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同时种蛋的品质下降。 3特征性病理变化 剖检时可见气管黏液增多,黏膜增厚,气囊浑浊(少数鸡气囊增厚,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多数两侧盲体扁桃体肿胀、出血,泄殖腔点状或条纹状出血。非典型新城疫不表现腺胃乳头出血和纤维素性坏死肠炎典型病变,而是腺胃乳头发生水肿、溃疡,十二指肠或者空肠的一段或多段处肠黏膜局部脱落,肠壁明显变薄并被胆汁染成黄色,伸展时手感有韧性,严重时肠黏膜、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全部脱落,局部只剩浆膜,外观透明,呈充气肠衣样(排出脱落的肠黏膜,颜色呈肉红色血便,许多养殖户误认为是球虫病)。 三、如何鉴别典型新城疫和非典型新城疫 典型新城疫的症状特点 1、典型新城疫病程短,发病急,死亡率高。 2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呼吸时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上呼吸道分泌大量粘液,自口鼻流出,出现甩头动作。由于呼吸困难导致缺氧使冠髯呈现青紫色。

人禽流感临床表现

人禽流感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及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2、症状期: H7N7—结膜炎 H9N2—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H5N1—常为重症感染。 H5N1: 早期:流感样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卡他症状少,消化道症状少。进展期:病情发展迅速,5天左右出现重症肺炎临床表现,迅速出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肝、肾、脑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等多种并发症。死亡病例多继发多种细菌、真菌感染。 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可闻湿罗音;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1997年香港18例人禽流感患者临床特征 ?轻症组重症组 例数7 11 WBC 11.2±5.0 3.9 ±1.9 Lym 0 11 肺炎0 11 死亡0 6 <13岁10例,9例有明确家禽和/或鸟类等接触史,16例分离出H5N1,2例抗体4倍升高。 越南人禽流感的临床情况 潜伏期:从接触禽类到发病的平均时间为3天(2-4)。 临床特点: 高热及流感样症状(100%),可伴寒战,体温多可达40oC; 呼吸系统:干咳、胸痛和呼吸困难等,很快出现呼吸衰竭,但肺部体征轻; 心血管;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很快进入休克状态; 神经系统:头痛、烦躁、嗜睡及意识障碍; 其他:部分表现有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 无咽痛、关节痛、流涕及皮疹。 <15岁9例,所有病例均有疫禽接触史。 泰国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特征 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100% 咽喉疼痛71% 肌肉酸痛53% 卡他症状53% 腹泻41% 呕吐24% 腹痛24% 我国大陆人禽流感的临床特征 8例患者(湖南2例、安徽2例、辽宁、广西、江西、福建各1例)的临床特征:

鸡新城疫的防治

1.预防 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城疫的关键措施,并确保接种质量,根据HI抗体的测定结果,确定 首次免疫和再次免疫时间,平时加强饲养管理,饲养密度适宜,通风良好,词喂营养均衡饲料, 适当增加维生素用量,以增强鸡的体质,提高抗病力,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做到临时消毒与定期消毒相结合,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 2.治疗方案 发病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严格隔离病鸡,将病死鸡进行深埋或焚烧,对污染 的场地、物品、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对没有发病的鸡群进行紧急接种,以保护未被感染的健康鸡只。 非典型新城疫治疗方案(仅供参考),治疗效果受多因素影响。 (1)肌内注射抗新城疫高免血清1mL或高免卵黄1 ~ 2mL。 (2)抗微生物药饮水或拌料,控制细菌的继发感染,配合使用安乃近或卡巴匹林钙和 维生素C,可以缓解病毒引起的高热症,干扰素、白介素、植物血凝素等细胞因子饮水或注射,抑制病毒复制。 (3)疫苗紧急接种24h后,选择清瘟败毒、凉血止痢、开窍的中药制剂治疗。 [处方1 ]清瘟败毒散 石膏120g,地黄30g,水牛角60g,黄连20g,栀子30g,牡丹皮20g,黄芩25g,芍 25g,玄参25g,知母30g,连翘30g,桔梗25g,甘草15g,淡竹叶25g。 [用法与用量]禽1~ 3g/只。 [处方2] 普济消毒散 大黄30g,黄芩25g,黄连20g,甘草15g,马勃20g,薄荷25g,玄参25g,牛蒡子45g, 升麻 25g,柴胡25g, 桔梗25g, 陈皮20g,连翘30g, 荆芥25g, 板蓝根30g, 青黛25g, 滑石80g。[用法与用量]禽1~ 3g只。 [处方3]板青颗粒 板蓝很600g,大青叶900g (每100g相当于原生药材100g )。 [用法与用量]鸡0.5g/只。 [处方4]金银花120g,连翘120g,板蓝根120g, 蒲公英120g, 青黛120g, 甘草120g。 [用法与用量1水煎取汁,供00只鸡I次伙服,每天1剂,连用3-5d。

鸡禽流感有什么症状,鸡禽流感症状表现,鸡得了禽流感的症状

鸡禽流感有什么症状,鸡禽流感症状表现,鸡得了禽流感的症状 H9亚型禽流感是低致病性禽流感,与高致病力H5N1亚型禽流感病共存,且关系极为密切,前者在世界范围内大有愈演愈烈之势。1996年韩国由该亚型引起的禽流感的暴发导致10~30%的致死率。 预防和治疗鸡禽流感,就用东方健的禽益健,东方禽益健治疗鸡禽流感效果显著。该亚型病毒不仅给世界养禽业带来广泛、严重的威胁,而且也发现可以直接感染人类,并且是97香港禽流感事件的H5N1内部基因的供体。该病具有反复暴发的特点,例如韩国1999年暴发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就是由1996年的流行株进化来的。 近几年来,在我国部分省市商品蛋鸡场及养鸡专业村的AI调查中发现,H9亚型阳性鸣群占总的禽流感病抗体阳性鸡群的93.67%,其中绝大部分是H9N2亚型,说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在我国广泛存在,是我国现有禽流感病的主要亚型。 诊断要点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野禽中引起的大多数感染都不产生临诊症状,鸡和火鸡的变现为呼吸、消化、泌尿和繁殖器官的异常,以轻度乃至严重的呼吸道临诊症状最为常见,如咳嗽、打喷嚏、啰音、喘鸣和流泪等。

此外还有堆挤、羽毛松乱、精神不振、厌动、饲料和饮水消耗减少,间或下痢,H9N2亚型病毒在肉鸡引起的低致病性禽流感,有时死亡率可高达20%-30%。产蛋鸡在感染H9N2等低致病力病毒后, 最常见的症状是产蛋率下降,但下降程度不一,有时可以从90%的产蛋率在几天内下降到10%,有的仅下降10%-30%,产蛋率受影响严重较严重的鸡群,蛋壳可能褪色、变薄。 病理变化主要在呼吸道,尤其是窦的损害,以卡他性、纤维性、脓性、或纤维脓性炎症为特征。气管渗出从浆液性到干酪性不等,有时可造成阻塞,导致呼吸困难。眶下窦肿胀,有浆液性到浆液脓性渗出物。 防治 使用H9亚型禽流感疫苗做好免疫接种,现有单苗和联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适时使用抗病毒药物,仍有一些预防、减轻症状和减少损失作用。金刚烷胺、盐酸金刚乙胺、病毒唑级一些中草药也有减轻禽流感损害的作用。 或在感染早期在饮水中加入氟加砜霉素、利高霉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或肌注青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均可减少死亡。在发病期间如进行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弱毒疫苗的接种,往往会增加禽群的死亡数。 定期消毒将环境内可能存在的病毒消灭或降低到最低数量,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做好禽群对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马立克病等的免疫接种,定期用弱毒疫苗经滴鼻点眼或喷雾免疫以加强呼吸道局部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力,对减轻禽流感的发生和损失有一定作用。

禽流感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禽流感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禽流感必须通过病毒的分离、鉴定来确诊。病毒的分离及亚型鉴定一般至少需要3-5天。病毒的致病性必须通过人工静脉接种无特定病原鸡(SPF鸡)来最后确定。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六个。 【检查】 1、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 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 2、血清学检查 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3、胸部影像学检查 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4、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5、RT-PCR法检测 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 6、病毒分离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鉴别】 1、与流行性感冒鉴别 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人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与普通流感有

一定区别。 2、细菌性肺炎 主要有感染性和理化性如放射线、毒气、药物以及变态反应性如过敏性肺炎等,临床所见绝大多数为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中以细菌最为常见。 3、衣原体肺炎 肺炎衣原体与鹦鹉热和砂眼衣原体有相同的属特异性抗原,而其他特异性抗原血清学特征却不同。通常DNA杂交试验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确认其为不同于砂眼和鹦鹉热衣原体的第三种衣原体。 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https://www.360docs.net/doc/953851210.html,/qlg/2014/0722/183090.html

人感染h7n9禽流感6种知识考试答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版)》等6种重点知识考试参考答案 1.患者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时,病原学检测间隔(c ),连续两次阴性,可根据相应规定解除隔离措施。 天天天天 2.以下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d A.血生化中有肌酸激酶升高 B.对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C.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 D.以上均对 3.重症病例病毒核酸阳性可持续(A )周以上 4.下列哪项不是寨卡的临床特征D A.发热 B.皮疹 C.关节痛 D.角膜炎 5.人感染H7N9禽流感易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 ) A.年龄≥45岁 B.合并严重基础病或特殊临床情况 C.发病后持续高热(T≥39度) D.淋巴细胞计数持续降低 6.以下不属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次要标准的是(D ) A.呼吸频率≥30次/分 B.氧合指数≥250mmHg C.多肺叶浸润 D.血尿素氮≥L 7.以下不能对寨卡病毒灭活的是( C) %乙醇%次氯酸钠C.红外线照射D.过氧乙酸 8.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C ) A.病毒分离应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B.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符合其流行病学史 C.疑似病例应及时采集标本,并送至所在医院检验科进行病原学检测 D.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9.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戴(D ) A.一次性口罩 B.纱布口罩 C.特效抗病毒口罩 D.医用防护口罩 10.埃博拉病毒60℃灭活病毒需要(D ) 分钟分钟分钟小时 11.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并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确保诊疗区域的工作环境达到(D )的需求 A.消灭一切可能性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救治患者 D.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救治患者 12.根据WHO通报的MERS疫情,结合文献报道,对(A )进行修订。 A.《中东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4版)》 B.《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C.《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D.《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13.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A A.留取呼吸道标本 B.做药物过敏实验 C.查验血型 D.量体温 14.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A )传播的证据 A.寨卡病毒 B.鼠疫 C.霍乱 D.疟疾 15.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 ) A.肺炎 B.腹泻 C.出血 D.呕吐

鸡的常见疾病及预防

鸡的常见疾病及防治 鸡的常见疾病不胜枚举,以下是一些普发性疾病的简单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1、鸡新城疫(ND) 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病鸡、死鸡。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和任何品种的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病程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的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带毒的中间媒介而扩散,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为突然发病和死亡,病鸡精神萎顿,无食欲,排软便或白色水样便,翅膀下垂,呆痴,病重的鸡因严重衰竭而

死亡,部分病鸡经数日后康复,但发育增重缓慢。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色泽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粘膜出血,严重时呈“紫葡萄”状。有时大腿及胸部肌肉有点状出血。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堵塞。防治:①搞好疫苗免疫;②对发病初期鸡群迅速注射高免蛋黄液;③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措施;④控制继发感染。 3、马立克氏病(MD) 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防治:①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对种蛋、初生雏、育雏舍进行消毒; ②对一日龄雏鸡认真做好接种疫苗工作,种鸡雏最好注射二价或三价疫苗。 4、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仅见鸡感染且多发生于雏鸡。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源,可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呼吸型:张口呼吸,喷嚏、咳嗽、气管有罗音。全身衰弱,畏寒,精神萎顿,食欲差,羽毛松乱,排白色稀粪。产蛋鸡的产蛋率急剧下降,蛋的质量变差。病变可见气管、支气管和鼻腔

鸡禽流感爆发原因分析

鸡禽流感爆发原因分析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由禽流感病毒(AIV)所引起的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高致病力毒株可致禽类突发死亡,是国际兽疫局规定的A类疫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也能感染人。禽流感最早发生于1878的意大利,从禽流感被发现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禽流感的感染谱很广,大多数的家禽、野禽及水禽都可被感染,以鸡、火鸡和某些野禽最易感染,鸭、鹅及其他水禽类多为隐性感染和带毒,有时也会大批死亡,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禽流感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原特性 世界卫生组织( WHO)对病毒进行基因排序得知,病毒的所有基因都来自鸟类, 还没有发现来自人流感病毒的变异。由于没有来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所以现在可以认为不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只是可以从动物传染人。但如果禽流感病毒基因发生变异,而且有来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就能够在人类之间互相传染。禽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流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流感病毒由特异的不具交叉反应的核糖核蛋白抗原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抗原型,即A、B、C三型。其中B、C两型仅能对人致病,A 型可对人、猪、马和禽致病。禽流感病毒具有A 型抗原, 属于A 型流感毒,列为禽流感病毒类。A 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不断发生变异,变异后有些病毒可能比其两个亲代病毒对细胞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另外,来自不同宿主的病毒也易发生基因置换。病毒的

这些特征使得禽流感变得很难防治,这也是流行了一个世纪的禽流感至今仍无良好的治疗和防治措施的主要原因。 (二)育种的局限性 以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家禽抗病基因选择的现代商业育种观念导致了家禽免疫能力的总体下降,现在禽流感如此大规模爆发,亚洲甚至世界家禽业损失惨重,与育种观念的局限性有很大的关系。(三)家禽的饲养密度 随着家禽集约化商业饲养的发展,高密度饲养曾经带来过高效益,但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趋明显,大型养鸡场中鸡的密度大,鸡笼环境狭窄,加上传统的活禽市场,都是禽流感迅速流行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不仅导致鸡的生长环境不卫生,而且禽流感病毒能迅速改变基因结构,助长了病毒基因的“重组”,使得禽流感可能迅速变异,引起现在禽流感病毒以后很可能与人类流感病毒混合,然后直接人传人。或许改善家禽的生存空间,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家禽会带给我们应有的回报。 (四)鸡场饲料营养水平的高低 养防结合是控制疾病的基础。根据不同鸡种、不同日龄的要求,供给按科学配方的营养全价饲料,创造适合家禽生长、发育、生产的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增强鸡群抵抗力。鸡群营养水平不稳定或偏低,通常是造成鸡群抵抗力低下的根本原因。一些养鸡场在行情较差或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时候,他们减少饲料添加剂的用量,或选用低质原料,以此来降低饲料成本。这样直接影响到了种鸡的营养水平, 种鸡对雏

2013第2版禽流感试题2

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3年2版)培训考试题 姓名职称成绩 单位时间2013年4月17日 一、选择题:(多选题,选择正确答案) 1.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ACD A.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B.依据其外膜血凝素(N)和神经氨酸酶(H)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9个H亚型(H1~H9)和16N个亚型(N1~N16)。(错误答案) C.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类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D. H7N9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2.关于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ABCDE A.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 B.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现尚无人际传播的确切证据。 C.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 D.高危人群为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 E.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3. 关于H7N9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A.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流涕、鼻塞、咽痛,少有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错误答案) B.患者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 C.血液白细胞总数升高。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及淋巴

流感临床表现及诊断

流感临床表现及诊断

————————————————————————————————作者: ————————————————————————————————日期: ?

1.流感病毒是如何进入人体致病的? 当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或尘埃后,病毒直接侵犯呼吸道的纤毛状上皮细胞,并在纤毛状上皮细胞内复制(生长)繁殖,致使纤毛状上皮细胞造成变性坏死、脱落外,病毒还可向下侵犯气管、支气管、直至肺泡,造成粘膜下层出现出血、水肿等病理变化。当病毒侵犯纤毛状上皮细胞后形成变性、坏死、脱落后,此时机体就可表现出流感的呼吸道症状,如出现粘膜下层出血、水肿,肺泡有纤维蛋白渗出等病理改变,患者会在出现流感呼吸道症状的基础上,再出现肺炎的临床表现。 2.流感症状表现与流感病毒变异有什么关系? 流感症状表现轻、重与流感病毒变异有关系,流感病毒主要分甲、乙、丙三型,其中乙、丙型病毒相对较稳定,甲型流感病毒较活跃,易通过病毒本身的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改变而出现变异并产生一种新的甲型流感病毒亚型。一种新的甲型流感病毒重组后,常会表现出传播能力强,致病性较强等特征,另一方面,作为人群来讲,体内原有的抗流感免疫力已经不起作用,作为容易感染流感新甲型病毒亚型的人群,如一旦受到传染和感染后,病人所表现出的症状与未发生病毒变异期间感染后临床表现不一样,前者可表现出症状典型,婴幼儿体弱多病,老年人可表现症状重,并发肺炎等相对高,而后者则以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或不典型流感病人多见。 3.婴幼儿与老年人患流感的症状表现有什么特点?后果如何? 婴幼儿和老年人与其他人群尤其青壮年相比,表现在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室外环境适应能力不及青壮年;这类人群多数以居室内活动为主,一旦感染流感病毒病毒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较重,后果也相对较青壮年重,主要表现为以下特色与后果: 1、症状相对典型,可表现为高热不退、咳嗽明显、病情可持续发展,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急促,紫绀等。 2、易发生肺炎型流感。发病后易发生肺炎性流感,患者可在病后1-2天病情加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血性痰,继后出现呼吸急促、肺部炎症表现,X光检查可显示肺部炎症阴影。如治疗不及时,病情继续发展或严重者可导致因心血管功能不全或肺水肿而死亡。 4.流感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随病毒株,人群年龄,生理状态,既往史不同而异,可表现出不显性感染,显性感染,甚至死亡。 流感潜伏期一般1―3天,起病方式多为快和突然。其临床特点为:畏寒,少有寒战;发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