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一、溶液选择题

1.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3℃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B .t 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 .t 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D .t 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答案】D

【解析】A 、t 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 ,所以甲的饱和溶液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故A 错误;

B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 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B 错误;

C 、t 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130g g

×100%=23.1%,故C 错误; D 、t 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t 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D 正确。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20℃时,往100g 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 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B .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D .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 不正确;

B 、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 不正确;

C 、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 正确;

D 、20g 的硝酸钾部分溶解,溶液的质量小于120g ,故D 不正确。

故选C 。

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 .20℃时,在00g 水中加入20g 甲可得到饱和溶液

C .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

D .若要将组成在M 点的乙溶液转变为N 点的乙溶液,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升温至50℃

【答案】C

【解析】A .由溶解度曲线知,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正确;B .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20g ,20℃时,在00g 水中加入20g 甲可得到饱和溶液,正确;C .同温度下物质的饱和溶液最浓,20℃时乙的溶解度是30g ,所以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30130g g

×100%<30%,故错误;D .根据若要将组成在M 点的乙溶液转变为N 点的溶液,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升温至50℃,故正确;故选C 。

4.KNO 3和NaCl 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1介于20℃-40℃之间

B .5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KNO 3>NaCl

C .当KNO 3中混有少量NaCl 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 .60℃时,30g KNO 3加入50g 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20℃,会析出晶体14.2g

【答案】B

【解析】A. t 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介于20℃-40℃之间,正确;B. 5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KNO 3>NaCl ,错误;C.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正确;D. 60℃时,50g 水能溶解55gKNO 3,20℃,50g 水能溶解15.8gKNO 3,

析出晶体的质量是30g-15.8g=14.2g,正确。故选B。

5.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

B.t2℃时甲、乙各100g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质量仍相等

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40:100=2:5;

B. t2℃时甲、乙各100g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较多,剩余溶液质量,甲小于乙;

C.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选B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点表示物质A和C的溶解度都为20g

B.若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蒸发结晶法分离提纯a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最多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a >b >c

【答案】C

【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叉点表示的意义解答;

B. 据a 、b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

C.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析解答。

D. 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 解:A. P 点表示t 1℃时物质a 和c 的溶解度都为20g 。故错误;

B. 由于a 、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当a 物质中混有少量b 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 物质。故错误;

C. 将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由于a 、b 、c 三种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最多。正确;

D. 据图可知:a 、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 2℃时,a 、b 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 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又t 1℃时a 、c 的溶解度相同,此时a 、c 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而a 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g

溶解度溶解度×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t 2℃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a >c 。故错误。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 g

C .t1℃时,100 g 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0 g

D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30%

【答案】B

【解析】A 、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错误;

B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 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 ,故正确;

C 、t 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所以130g 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0g ,故错误;

D 、t 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30130g g

×100%=23.1%,故错误。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0克/130克×100%,小于30%;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B.

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

9.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 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答案】B

【解析】A、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A错误;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

C、t2℃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故C错误;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故D错误。

1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将等质量的乙、丙溶于水中,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乙=丙

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要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或蒸发的方法

D.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顺序:甲>丙>乙【答案】A

【解析】A、t1℃时,乙的溶解度等于甲,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相等,故所得溶液质量甲=乙,故正确;

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但t2℃是丙的溶解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故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丙大于甲,故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要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温或蒸发的方法,故正确;

D、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故错误。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B.t2℃时,20g 丙溶解于 50g 水中能形成 70g 溶液

C.分别将 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

>甲=丙

D.t3℃时,有甲物质的两种溶液 M、N,恒温蒸发溶剂可将 N 点的溶液转变为 M 点的溶液【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t1℃时,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选项中未指明两种溶液的状态,无法比较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t2℃时,丙的溶解度为30g,则t2℃时,50g 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5g丙形成65g 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C、将 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所得溶液中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物质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则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降温至 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M点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N点为t3℃时甲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可将 N 点的溶液转变为 M 点的溶液,选项正确,故选D。

12.如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其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8%

B.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其水溶液比其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相同

【答案】B

【解析】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所以40℃时该物质的饱和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题干中没有说明该物质是否是饱和溶液,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无法计算,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该物质在水和酒精中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题干中没有说明该物质是否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无法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错误;D、在0℃-40℃,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错误。故选B。

1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氯化钠

B.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C.量取液体时,手持量筒,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称量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应该用镊子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答案】B

【解析】

A、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错误;

B、溶于配制好后需要标明溶液的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正确;

C、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错误;

D、定量称量固体质量时,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盘重了,应该减少药品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错误。故选B。

14.下图中,图甲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图乙中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溶液均变浑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

B.X为Ce2(SO4)3,Y不一定是NH4H2PO4

C.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 杂质,可以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20℃时,将40gNaCl 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放热,X溶液变浑浊,说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X是Ce2(SO4)3,硝酸铵固体中加入水温度降低,Y饱和溶液变浑浊,故Y可能是

NH4H2PO4,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NH4H2PO4、Na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H4H2P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故NH4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 杂质,可以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g左右,故将40g氯化钠加入100g的水中,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小于2∶5,故D选项错误,符合

题意。故选D。

15.烧杯中盛有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溶液全部倒出后,用蒸馏水洗涤2次,每次用20 mL蒸馏水,若烧杯内每次残留0.5 mL溶液,经2次洗涤后烧杯内残留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原NaCl溶液的(NaCl溶液的密度均按1 g/cm3计算)

A.1/81 B.1/400 C.1/820 D.1/1681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NaCl溶液的密度均按1g/cm3计算,0.5mL氯化钠溶液即0.5g;20mL蒸馏水的质量为20g

假设原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

经过第一次洗涤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0.5g a 0.5g20g

?

+

×100%=

a

41

再进行第二次洗涤,洗涤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a

0.5g

41

0.5g20g

?

+

×100%=

a

1681

经2次洗涤后烧杯内残留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原NaCl溶液的1/1681;

故选D。

16.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降温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会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 g乙,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图像可看出,溶解度的单位是克,错误;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错误;C、低于t1℃时的某一温度,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故t 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降温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会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正确;D、t2℃时,乙的溶解度是50 g,在100 g水中放入

60 g乙,只能溶解50 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物质的溶解度不变,50 g ÷ (50 g+100 g)=33.3%,错误。故选C。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7.由Mg(OH) 2和MgO 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12%B.24%C.20%D.3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反应中,镁原子的总质量不变,即反应前镁的量=反应后硫酸镁中镁的量;由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和混合物的质量,可计算镁元素的质量,再利用硫酸镁中镁的质量分数,求出硫酸镁的质量,而混合物与酸的质量之和为反应后溶液质量,最后可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10g×48%=4.8g,

则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4.8g÷×100%=24g,

而反应后溶液质量=10g+110g=120g,

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0%。故选C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能利用元素守恒的方法来计算溶质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不可盲目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溶质质量。

18.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25g:100g=1:4,故A正确;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所以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丙没有析出,但析出的甲和乙质量不能确定,故D错误.

19.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对应的甲、乙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相等

B.t3℃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

C.t2℃时,c点所对应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将t3℃时,甲、乙两种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都能变为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a点表示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甲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因为与溶液的质量有关,故错误;

B、t3℃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有关,故错误;

C、c点是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是乙的过饱和溶液,故c点所对应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正确;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故降温到t1℃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故选C。

20.Na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析出KNO3最多

C.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最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20℃时,30gNa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37.5%【答案】C

【解析】A. 比较溶解度大小,一定指明温度,错误;B. 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析出KNO3最多,错误;C. 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D. 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1.6g,故50g水最多能溶解15.8gNaCl,将30gNaCl加入到50g水中,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24.0%,错误。故选C。

点睛:考查学生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能力。

2020-2021年 化学综合题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_汇总(含答案)经典

2020-2021年化学综合题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_汇总(含答案) 经典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复分解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m点所示溶液为碱性 b.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 c.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 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3)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____ (4)图2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①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 ②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____ (5)现有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和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答案】单质C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水蒸气使溶剂增多,浓盐酸有挥发性,使溶质减小。固体红色粉末逐渐变黑CO2+Ca(OH)2===CaCO3↓+H2O取少量,A装置中溶液少量放在试管中,加入过量(足量)C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若溶液变红,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 5.85% 【解析】 (1)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不可能是单质;(2)a、m点所示溶液的pH值小于7,所以溶液为酸性,错误;b、n点所示溶液的pH值等于7,所以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颜色不变,错误;c、p点所示溶液的pH值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正确;d、实验过程中,开始时溶液显酸性,随着滴入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逐渐变为碱性,该图中pH值是从小于7 逐渐的增大到7,然后大于7,所以所对应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中,错误。故选 c;(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水蒸气,溶剂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

中考数学易错题题目(经典)

O G F B D A C E 1.如图,矩形ABCD 中,3AB =cm ,6AD =cm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FGB 也是矩形,且2EF BE =,则AFC S =△ 2 cm . 2 .5月23日8时40分,哈尔滨铁路局一列满载着2400吨“爱心”大米的专列向四川灾区 进发,途中除3次因更换车头等原因必须停车外,一路快速行驶,经过80小时到达成都.描述上述过程的大致图象是( ) 3 如图,将沿DE 折叠,使点A 与BC 边的中点F 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 AB ∥且1 2 EF AB =;②BAF CAF ∠=∠; ③1 2 ADFE S AF DE =g 四边形; ④2BDF FEC BAC ∠+∠=∠,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 为止。在这个过程中,△APD 的面积S 随时间t 的变 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5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BCD ,使AD 落在BD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F 重合.别交AB 、AC 于点E 、G.连接GF.下列结论:①∠AGD=112.5°;②③S △AGD=S △OGD ;④四边形AEFG 是菱形;⑤BE=2OG.是 . 6 福娃们在一起探讨研究下面的题目: 参考下面福 娃们的讨 论,请你解该题,你选择的答案是( ) 贝 贝:我注意 s t O A s t O B s t O C s t O D A D C E F G B s 80 O v t 80 O v 80 O t v O A . B. C . D . 80 A D B F E 第20题图 D C B P A 函数2y x x m =-+(m 为常数)的图象如左图, 如果x a =时,0y <;那么1x a =-时, 函数值( ) A .0y < B .0y m << C .y m > D .y m = x y O x 1 x 2

备战中考化学复习综合题专项易错题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b__________;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上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____________作用。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将 ___________。 (3)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①制取O2的质量是________g; ②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铁架台 A 催化导气管撤出水面 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19.2 81.7%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图可知仪器b是铁架台;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为防止受冷温度降低水回流炸裂试管,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气管撤出水面;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汇总

1 好好学习 享受学习 快乐生活 --- 冯老师 化学酸碱盐(一) 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能除去 HNO 3 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 2 D. NaOH 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 2SO 4、BaCl 2、KNO 3 B. NaOH 、 Ba(OH) 2、 K 2CO 3 C. NaNO 3、 Ba(OH) 2、 NaCl D. NaOH 、NaNO 3、BaCl 2 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试管内壁附着的 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 .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 红褐色固体 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 .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 B .Na 2SO 4 中混有少量的 CaCO 3 C .NaCl 中混有少量的 Na 2CO 3 D .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初四化学酸碱盐专项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A. Na 2CO 3 B. AgNO 3 C. MgO D. Cu(OH) 2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A. C u → CuSO 4 B. Al 2O 3→ Al 2(SO 4)3 C. Fe 2O 3→ FeSO 4 D. Fe→ Fe 2(SO 4)3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 3 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 NaCl 、 Na 2CO 3、 AgNO 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2020中考数学经典题型汇总

2020中考数学经典题型汇总 1.中点 ①中线:D为BC中点,AD为BC边上的中线 () 有全等 平行线中有中点,容易 是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 ,可得 使得 到 延长 .6 .5 BD AD 2 c b.4 CDE ABD DE AD E AD .3 S S.2 CD BD .1 2 2 2 2 ACD ABD + = + ? ? ? = = = ? ? 1.例.如图,在菱形ABCD中,tan∠ABC=,P为AB上一点,以PB 为边向外作菱形PMNB,连结DM,取DM中点E,连结AE,PE,则的值为() A.B.C.D. 2.角平分线 ②角平分线:AE平分∠BAC 有等腰三角形 平行线间有角平分线易 作全等三角形 有相同角有公共边极易 .5 .4 .3 .2 BAE .1 CE BE AC AB DF DE CAE = = ∠ = ∠

3.高线 ③垂线:AF ⊥BC 角形 多个直角,易有相似三充分利用求高线可用等面积法 即.4Rt .3.290AFC BC AF .1? ? =∠⊥ ②直角三角形:AD 为中线AE 为垂线 ?????=?==+?=?====? =∠+∠?Rt AE BC AB AC S BC CD ABC ,构造充分利用特殊角;勾股定理:等面积法:: 斜边中线为斜边的一半两角互余:,60,45305.BC CE AC BC BE AB BC AB AC .42 121.32 1BD AD .290C B .122222

4.函数坐标公式 公式 1:两点求斜率k 2 121x x y y k AB --= 1 135312033 303 601 45-=?-=?=?=?=?k x k x k x k x k x 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⑤与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④与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③与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②与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①与 公式2:两点之间距离 221221)()(AB y y x x -+-= 应用:弦长公式

溶解度曲线中考试题解析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 溶解度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溶解度曲线综合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类题目涵盖面广,综合性强。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是中考化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的失分点。在2011年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中,出现了许多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试题,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一、溶解度的意义 例1 (2011·嘉兴)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图1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解析:由题意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同时符合的图像只有选项C。 答案:C 点评: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判断或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例2 (2011·四川省眉山市)如图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___ (填物质序号)。 解析:(1)在溶解度曲线上两线相交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即t1℃时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为20克,在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0克,所以只能形成60克溶液。(3)在t2℃线与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越靠上的物质的溶解度越大。所以应是:cba。 答案:(1)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2)不能(3)cb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解度的一些问题,要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清楚交点的意义。 三、判断晶体的析出 例3 (2011·河北)根据图3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解析:A中没有温度限制,所以不能比较甲、乙溶解度;B中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之后,还是不饱和溶液;C因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都会有晶体析出;D中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但是题中并没有说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以错了。 答案:C 点评:该题是一个传统题,历年来考的形式基本相同。 例4 (2011·江苏省南通市)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解析:A选项中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是正确的;B选项中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 g是正确的;C选项中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是正确的;D选项根据溶解度曲线的特点,物质W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 答案: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本题的亮点是一种物质溶解在不同的溶剂中,解答本题要明确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四、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例5 (2011·盐城)如图5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初三化学中考精典题目

初三化学中考精典题目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1.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铝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 Al+2HCl=AlCl2+H2↑ B.用锌片和氯化铜溶液验证金属锌比铜活泼 CuCl2+Zn=ZnCl2+Cu C.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D.用滴加氯化钡试剂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证明溶液一定是硫酸 2.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双选 A.化学巨匠与贡献B.化学用语与意义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2H﹣﹣表示两个氢原子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物质与微粒构成D.物质与分类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浓硫酸、生石灰﹣﹣常见干燥剂烧碱、纯碱﹣﹣常见碱 不锈钢、生铁﹣﹣常见合金 3.实验室给大家提供了酚酞、稀盐酸二种试剂和必要仪器,利用上述条件能够区分开的 物质组是 A.NaCl、NaOH、Na2C03 B.NaCl、CaCl2、NaOH C.NaOH、Ca(OH)2、CaCl2 D.NaCl、Ca(OH)2、CaC12 4.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 图象正确的是()双选 A.B.C.D. 5.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 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根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6.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 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I和D反应只生成J,J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G的化学式为____,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 (2)A的俗称是____;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I的用途是______(答1点即可);H在F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_____测定。 【答案】C6H12O6 O 小苏打 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干燥剂 2CO+O2点燃 2CO2 pH试纸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所以A是碳酸氢钠,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B是盐酸,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所以H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I和D反应只生成J,所以I是氧化钙,D是水,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是J氢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G是葡萄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由分析可知:G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故填:C6H12O6;碳 (2)A的俗称是小苏打,A和B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3)I的用途是干燥剂;H在F中燃烧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 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 2CO2;故填:干燥剂;2CO+O2 点燃 2CO2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测定。故填:pH试纸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H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D是无色气体,B、E是红色固体,F为白色沉淀,H为红褐色沉淀,她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陕西省中考化学题型解读: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答案)

(2018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89页32题)1.下表是Ca(OH)2和NaOH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0.19 0.17 0.14 0.12 0. 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根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填序号)。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C时,将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掉10 g水后,再降温到20°C,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4)现有20°C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溶液乙,此时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或“=”)20°C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有60°C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答案】(1)A (2)D (3)9.1g (4)?(5)降温结晶,过滤 补充选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交点K的含义是。 (2)t2℃的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到t1℃时,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C>A时的温度范围是 ℃。 (4)在t3℃时,将40gC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案】(1)t3℃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答案补充:t3℃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不饱和(3)t2~t3(4)37.5% 2.根据图一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和图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填写编号)。 (2)90g甲的饱和溶液从t3℃冷却到t2℃点,析出的无水晶体质量是g。 (3)在某温度范围内,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所得现象如图二所示,则两溶液质量分数甲(填“>”或“<”)乙,实验时控制温度t的范围是时,均能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1)b(2) 15 (3)<小于t2℃ 3.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与图2所示。请回答: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汇总

初四化学酸碱盐专项练习 化学酸碱盐(一) 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 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 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 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 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 15.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1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 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18.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

初三中考数学必考经典题型

中考数学必考经典题型 题型一 先化简再求值 命题趋势 由河南近几年的中考题型可知,分式的化简求值是每年的考查重点,几乎都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其中以除法和减法形式为主,要求对分式化简的运算法则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 例:先化简,再求值:,1 2)1111( 22+--÷-++x x x x x x 其中.12-=x 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x 的值带入计算即可求值。 题型二 阴影部分面积的相关计算 命题趋势 近年来的中考有关阴影面积的题目几乎每年都会考查到,而且不断翻新,精彩纷呈.这类问题往往与变换、函数、相似等知识结合,涉及到转化、整体等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例 如图17,记抛物线y =-x 2+1的图象与x 正半轴的交点为A ,将线段OA 分成n 等份.设分点分别为P 1,P 2,…,P n -1,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抛物线交于点Q 1,Q 2,…,Q n -1,再记直角三角形OP 1Q 1,P 1P 2Q 2,…的面积分别为 S 1,S 2,…,这样就有S 1=2312n n -,S 2=23 4 2n n -…;记W=S 1+S 2+…+S n -1,当n 越来越大时,你猜想W 最接近的常数是( ) (A)23 (B)12 (C)13 (D)14 分析 如图17,抛物线y =-x 2+1的图象与x 正半轴的交点为 A(1,0),与y 轴的交点为8(0,1). 设抛物线与y 轴及x 正半轴所围成的面积为S ,M(x ,y )在图示 抛物线上,则 222OM x y =+

2019年中考化学易错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易错题冲刺过关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一、单项选择简易题(共20分) 1.以下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氢氧化钠的潮解性 B、浓盐酸的挥发性 C、碳铵的不稳定性 D、木炭的吸附性 2.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 A、蒸馏水 B、液态氮 C、矿泉水 D、大理石 3、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闻香识茶——微粒不断运动B.煤磨成粉——微粒体积变小 C.热胀冷缩——微粒间隙不变D.水结成冰——微粒静止不动 4.同素异形现象是物质表现的形式之一,其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A、冰和水B、金刚石和石墨 C、氧气和液氧 D、镁粉和镁条 5.饮用含适量硒(Se)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有一种硒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 3 ,其中Se的化合价是() A.+6 B.+4 C.+2 D.-6 6.下列物质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类别完全对应的是() A.硫酸铜、胆矾、CuSO 4·5H 2 O、混合物 B.碳酸钠、纯碱、NaCO 3 、盐 C.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 2 、碱D.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碱7.下列物质中,属于最简单的有机物的是() A、碳 B、碳酸 C、甲烷 D、水 8.现有一杯20℃的某溶质的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A.加入一定量的溶质 B.增大压强 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水9.右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反应前反应后B.原子间也存在一定的间隙 C D.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10.水分子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 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 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 11. 符合科学常识的做法是() A.将白磷保存在冷水中,可降低其着火点B.用肥皂水检验室内燃气管道的泄漏点

溶解度曲线中考试题解析

溶解度曲线中考试题解析 【知识点的认识】 所谓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就是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字母S表示,单位为克/g),横坐标表示温度(用字母t表示,单位为℃),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画出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具体如下: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 (3)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掉过量的溶剂。 3.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命题方向】

中考数学-圆经典必考题型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解答题

中考数学 圆经典必考题型中考试题(附答案)解答题 1.(已知:如图,△ ABC 内接于O O 过点B 作的切线,交 CA 的延长线于点 E / EB & 2 ① 求证:AB= AC 1 AB ② 若tan / ABE=丄,(i )求 的值;(ii )求当 AC= 2时,AE 的长. 2 BC =4cm 求O o 的半径. 2.如图, PA 为O O 的切线, A 为切点,O 0的割线PBC 过点0与O O 分别交于B 、C, PA= 8 cm PB 3.已知:如图,BC 是O 0的直径,AC 切O 0于点C AB 交O 0于点D,若 AD : DB= 2 : 3, AC= 10,求 sin B 的值. 4.如图,PC 为O 0的切线,C 为切点,PAB 是过0的割线,

1 若tan B= _ , PC= 10cm 求三角形BCD的面积. 2 5?如图,在两个半圆中,大圆的弦MNW小圆相切,D为切点,且MN AB MN a, ON CD分别为两圆的半径,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6.已知,如图,以△ ABC的边AB作直径的O O分别并AC BC于点D E,弦FG// AB S A CDE S △ ABC= 1 : 4, DE= 5cm FG= 8cm,求梯形AFG啲面积. 7.如图所示:PA为O O的切线,A为切点,PBC是过点O的割线, PA= 10, PB= 5,求: (1)O O的面积(注:用含n的式子表示); (2)cos / BAP的值.

参考答案 1.( 1)v BE 切O O 于点 B ,「. / ABE=Z C. / EBC= 2/ C,即 / ABH / ABC= 2/C, / C +Z ABO 2 / C, / ABC=Z C, ??? AB= AC. (2)①连结AO 交BC 于点F , AB- AC , AOL BC 且 BF = FC. AF 在 Rt A ABF 中, =tan / ABF BF 1 又 tan / ABF= tan C = tan / ABE= 2 AF = 1 BF. AB AB .5 BC 2BF 4 ②在△ EBA M^ ECB 中 , ^EA 2- EA- (EA^ AC ),又 EA M 0 , 5 11EA= AC EA= — x 2 = 10 . 5 11 11 2 2 ?设O 的半径为r ,由切割线定理,得 PA = PB- PC AC 切O O 于点C,线段ADB 为O O 的割线, 2 AC = AD- AB AB= AM DB= 2k + 3k = 5k , 2 2 10 = 2k X 5k,??? k = 10, AB= AF 2 * * * BF 2 BF 2 AF = 1 BF 2 / E =Z E , / EBA=Z ECB △ EBA^A ECB EA EB BE 2 AB BC ,解之,得 EA EC

初三化学中考易错题汇总

(括号内百分比,表示往届学生出错率) 一、选择题 1、(42%)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2、(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3、(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两袋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4、(66%)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5、(55%)27克铝箔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后的生成物的总质量是( ) A、约等于27克 B、一定小于27克 C、一定大于27克 D、一定等于27克 6、(5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 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 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 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7、(40%)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 A、酒精 B、熟石灰 C、二氧化碳 D、硝酸钾 8、(3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10%)用一定质量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10、(54%)在相同温度时,食盐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比较 11、(52%)下列物质中铁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FeO B、Fe 2O 3 C、Fe 3 O 4 D、FeS 12、(50%)许多化学反应都可在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 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 B、用料节约,减少成本 C、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D、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 13.(60%)二氧化碳气体通人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14、(50%)将铁片投入下列溶液当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铜 D、氯化亚铁 15、(62%)不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A、温度 B、溶剂质量 C、溶剂种类 D、溶质种类 16、(42%)使两份等质量的碳酸钙,一份与稀盐酸完全反应,一份高温煅烧所产生的CO 2 的质量() A、一样多 B、跟稀盐酸反应的多 C、煅烧的多 D、无法判断 17、(12%)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50g高锰酸钾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 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 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巧用溶解度曲线 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 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 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同温下饱和溶液的 质量分数最大)。 ×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质量分数最大的 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S 100g+S 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等效法) ×100% 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纵 S纵+100g 技巧引入: 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其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氯化钾,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D,此时溶液D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5)在溶解度曲线中绘制表示四各溶液A,B,C,D 规律:(1)点A,B,C,D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线上,线上方,线下方)来判断溶液的状态。 (2)线上面的点C,D与线上的点B表示的溶液在该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等。(线上面的点C,D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用B点来代替) 技巧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已知图2是

经典中考化学题型

一、一步反应能否实现 1、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盐酸经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①CaO-CaCl2 ②Fe2O3-FeCl3 ③Cu-CuCl2 ④Fe-FeCl2 A.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④ 2、下列变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04 B、CaC03→C02 C、MgO→MgCl2 D、BaCl2→BaSO4 3、下列变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aO-CaCl2 B、CaC03→Ca(OH)2 C、Cu→CuO D、BaCl2→BaSO4 4、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2O3→Fe B、CO2→H2CO3 C、Zn→ZnCl2 D、C→Na2CO3 5、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BaCl2→BaSO4 B、CuO →Cu(OH)2 C、NaOH→Na2CO3 D、MgSO4→Mg(OH)2 6、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MgSO4→Mg(NO3)2 B、C02→Na2C03 C、Fe2O3→Fe (OH) 3 D、BaCl2→BaSO4 二、酸碱中和过量问题 1、将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盐酸混合,所得溶液的 PH植() A、PH>7 B、PH<7 C、PH=7 D、无法判断 2、将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0克10%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最后溶液 的颜色变为()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3、将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硫酸混合,混合后的溶 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硝酸钡溶液 B、氯化铜溶液 C、铁 D、氢氧化钡溶液 4、将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盐酸混合,混合后的溶 液与下列物质能发生反应的是() A、BaCl2 B、CuSO4 C、Fe D、Ag 5、将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0克10%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的溶液① CuSO4 ② BaCl2 ③ FeCl3 ④ Na2C03能反应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平均值问题 1、两种金属混合物3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1克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 A、Mg和Al B、Fe和Zn C、Mg和Fe D、Zn和Cu 2、某硝酸铵样品中混有一种其它氮肥,经分析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该样品中可能含有氮肥是 ( ) A、(NH4)2SO4 B、NH4Cl C、CO(NH2)2 D、NH4HCO3 3、有一包不纯的CaCO3样品,其中只含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2.3克CO2 ,则所混杂质可 能是( ) A、K2CO3 B、Na2CO3 C、MgCO3 D、BaCO3 4、20克不纯的BaCl2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23.3克白色沉淀,则BaCl2样品所混杂质可能是 ( ) A、Ba(OH)2和KCl B、Ba(NO3)2和NaCl C、Ba(NO3)2和KCl D、KCl 和NaCl 5、不纯的CaCl2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中,然后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29.7克白色沉淀,则CaCl2样品中 可能所混杂质是( ) A、NaCl B、MgCl2 C、ZnCl2 D、BaCl2 6、某氯化钙样品中可能混有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钠和碳酸钠中的某些物质,取该样品11.1g溶于适量水中,得 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9.7g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成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既无氯化铁,也无碳酸钠 B.只有氯化镁,没有氯化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