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民族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资料

中国少数民族资料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包括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不仅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添彩,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中国各个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等。
这些地区以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不同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
以下是一些中国少数民族的资料介绍。
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人民以勤劳智慧和勇敢顽强的精神享有盛誉。
壮族的传统节日包括壮年节、火把节、龙舟节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藏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地区。
藏族人民信奉藏传佛教,以寺庙和拉萨布达拉宫等建筑物为代表,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藏族人民也以唐卡画、雪山舞等传统艺术形式而闻名。
维吾尔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的语言和文化与中亚地区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维吾尔族的音乐和舞蹈表演,如乌鲁木齐大巴扎和《六市秧歌》等,将维吾尔族的独特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哈萨克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地。
哈萨克族人民以驯化马匹和牧羊为生,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最擅长骑术的民族之一。
他们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形式独特,例如马头琴和草原舞等。
壮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只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几个例子。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他们的传统服饰、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都反映了他们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方式。
通过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民族和谐。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加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建设。
少数民族文化(配图)

文档
扣衣,下穿裙或裤。 女裙不分季节,多 用黑色。讲究色彩 配合,通常以一种 颜色为主,类比色 为副,再用对比性 颜色装饰。 独龙族 身披精美的独龙毯 已成为独龙人民特 有的传统服饰。一 般男女上身用一幅 独龙毯斜披并从腋下拉向前胸,前后的布片任其自然垂落。腰间佩带 弩弓、箭包和砍刀,浑身焕发出一种粗犷的野性。 哈尼族 是一个开垦梯田种植稻谷的山地 农耕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 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文 化。 哈尼族一般喜欢用自己染 织的藏青色土布作衣料。男子穿对 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着无领右襟上衣,穿长裤, 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胸前和裤脚皆镶彩色花边。
藏族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 其余分布在青海、四川、 甘肃及云南等地。藏族 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 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 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 是最珍贵的礼物。 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区。居住分散,故各地
文档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 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 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 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 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德昂族认 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 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 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 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在德 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 也颇具特点。 东乡族
旗袍最初是长马甲形,后演变成宽腰直筒式,长至脚面。领、襟、袖
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
精致,不仅镶上各色花边,而且还绣有花卉图案。
蒙古族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男子穿 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 维吾尔族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中国各民族风俗习惯介绍1. 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汉族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注重家庭、孝道、礼节等。
汉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是汉族人民的重要日子,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2. 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的草原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地区。
蒙古族的文化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他们以羊肉、牛肉为主食,著名的美食有蒙古烤肉和羊肉汤等。
蒙古族的主要节日有那达慕节和祭敖包等。
3. 回族:回族是中国的一个穆斯林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回族的文化具有多元性,他们主要的食物是清真食品,并严格遵守伊斯兰教教规。
回族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等。
4. 藏族:藏族是中国的雪域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地区和青海、四川等省份的藏区。
藏族的文化独具特色,他们信奉藏传佛教,著名的文化遗存有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
藏族的主要节日有藏历新年和拉萨的酥油花节等。
5.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中国的一个穆斯林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
维吾尔族的文化丰富多彩,他们以水果和羊肉为主食,著名的美食有烤全羊和手抓饭等。
维吾尔族的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等。
6. 苗族: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等省份。
苗族的文化独特,他们以农业为主,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和音乐舞蹈传统。
苗族的主要节日有苗年节和龙舟节等。
7. 彝族: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
彝族的文化深厚,他们以烤全羊和羊肉汤为主食,著名的美食有砣砣肉和酸汤鱼等。
彝族的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和彝年节等。
8. 壮族: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和云南等省份。
壮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以大米为主食,著名的美食有桂林米粉和粽子等。
壮族的主要节日有三月三歌节和糍粑节等。
9. 布依族: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和云南等省份。
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的简单介绍

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的简单介绍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不同的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俗,形成了多元而丰富的文化面貌。
今天,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民族的特点和风俗。
1. 汉族:作为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
他们以汉字为主要文字,崇尚孔子的儒家思想,并有着丰富的文学和绘画传统。
在饮食方面,他们喜欢大米、面食,以及各种蔬菜为主。
2. 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辽宁地区。
他们以牧民为主,喜欢骑马、射箭和摔跤等活动。
蒙古族还有着独特的“呼麦”艺术形式,以及丰富的草原文化。
3. 满族:满族是中国历史上建立大清帝国的重要民族。
他们有着众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吃酸菜、穿汉服、蒙古袍等。
满族文化中的传统舞蹈和音乐也非常有特色。
4. 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也各具特色。
藏族有着悠久的藏传佛教文化,其宗教仪式和建筑形式如佛塔、寺庙等独具特色。
而壮族则以山歌、舞蹈和体育竞技等形式闻名,他们热情好客,尊重长辈。
5. 除了这些比较知名的少数民族之外,还有一些相对较少人知的民族。
德昂族是居住在云南地区的一个小型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习俗。
而京族是分布在云南和贵州的一个小型民族,他们以制作精美的编织品而闻名。
通过这个简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俗。
这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与交流,丰富了中国的多元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总结起来,了解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无疑是一项庞大的任务。
我们可以从文字、音乐、舞蹈、建筑、宗教、饮食等不同方面去深入了解每个民族的特点。
通过对比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实现和谐共处。
对我个人而言,学习和了解不同民族的特点和风俗,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经验。
它让我更加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增加了对世界的理解和欣赏。
我相信,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民族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多样性,实现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中国56个民族简介

1 9 5 3 年成立 西 双 版 纳傣族
自治州 。
傣族是 一 个历 史悠久 的 民族 , 远 在公 元 一 世
纪 ,
汉 文史籍 已有关于傣族 的记 载 。
1 9 4 9 年后 ,
按照
傣族人 民 的意愿 ,
定名为
傣族 “
。
。
通 常人 们把 内地
和 边 疆 的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别称为
旱 傣 ”
。
和
水 傣 ”
”
。
傣族有 自己 的语 言文 字 。 语 言属 汉 藏语 系 壮傣语
中国 5 6 个 民族简介
白族 主 要 聚 居 在 云 南省 大 理 白族 自治 州 , 其余 分
布 于 云 南 、 贵州及 四 川 各 地 。 1 9 5 6 年 , 根 据本 民族人
民 的意愿 正 式定名 为 白族 。
白族 有 本 民 族 语 言 , 白语 属 汉 藏 语 系 藏 缅 语 族
彝 语 支 《创 世 纪 》 《火 烧 松 明 楼 > 《望 夫
。
、
、
云 》 等许 多优 美 动人 的传说 故 事 , 一 直 流 传 至 今 ,
不 少被 编入 戏剧 上 演 。
白族 的传 统 节 13 很 多 , 已 有 上 千 年 历 史 的 三 “
月 街 ” 是 白族 一 年 一 度 最 盛大 的 节 13 , 现 被 定 名 为
” 三 月街 民族 节 ’ 。 另 外 还 有 “ 火 把 节 ’ ( 又 称星
回 节 ) 等 民族 节 日 。
白族 家 庭 里 , 儿 子 成 婚 后 即 与 父 母 分 居 。 白族
同宗同姓不通婚 。
傣族 主 要 聚 居 在 云 南省 西 双 版 纳傣族 自治州 、 德
中国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

中国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1、蒙古族(měng gǔz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游牧民族。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以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2、回族(huízú)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
男子们都喜爱戴白色的圆帽,回族妇女常戴盖头。
3、苗族(miáo zú)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银饰品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4、傣族(dǎi zú)傣族服饰充分体现其地理特点,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女饰追求轻盈、秀丽,服装的色彩极为出色。
5、傈僳族(lìsùzú)傈僳族定居在滇西怒江地区。
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
6、藏族(zàng zú)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西藏。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7、壮族(zhuàng zú)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8、朝鲜族(cháo xiǎn zú)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9、高山族(gāo shān zú)台湾高山族传统服饰色彩鲜艳,以红、黄、黑三种颜色为主,其中男子的服装有腰裙、套裙、挑绣羽冠、长袍等,女子有短衣长裙、围裙、膝裤等,除服装外,还有许多饰物,如冠饰、臂饰、脚饰等,以鲜花制成花环,在盛装舞蹈时,直接戴在头上,非常漂亮。
五十六个民族好句

五十六个民族好句五十六个民族,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由五十六个不同民族组成的国家。
这五十六个民族有着各自独立的语言、文化、习俗和传统。
下面列举了其中的十个民族,以展示他们的特色和魅力。
1. 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也是中华文化的主要传承者。
他们以汉语为母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2. 藏族:藏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以藏语为母语。
他们信仰藏传佛教,拥有独特的宗教文化和建筑风格,如布达拉宫等。
3.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是中国北疆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以哈萨克语为母语。
他们以游牧民族为主,善于骑马、射箭和放歌。
4. 朝鲜族:朝鲜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以朝鲜语为母语。
他们有着独特的朝鲜族传统文化,如朝鲜族服饰和舞蹈等。
5. 傣族:傣族是中国云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以傣语为母语。
他们信仰上座部佛教,有着独特的傣族节日和风俗习惯。
6.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中国新疆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以维吾尔语为母语。
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拥有独特的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和舞蹈。
7. 苗族:苗族是中国贵州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以苗语为母语。
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苗族服饰和传统手工艺品,如苗族刺绣和银饰等。
8. 彝族:彝族是中国云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以彝语为母语。
他们信仰自然崇拜,有着独特的彝族节日和民间艺术,如彝族火把节等。
9. 哈尼族:哈尼族是中国云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以哈尼语为母语。
他们以稻米栽培为主要生活方式,有着独特的哈尼族梯田和民居建筑。
10. 侗族:侗族是中国贵州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以侗语为母语。
他们信仰白鹿教,有着独特的侗族歌舞和木楼建筑。
以上是关于五十六个民族中的十个民族的简介。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通过了解和尊重彼此,我们可以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简介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及其风俗民情满族概况:分布主要原产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最初称作东夷,五代时为女真,17世纪皇太极更名为满洲,辛亥革命后改成满族。
概况:语言文字满族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17世纪40年代后,满族广泛采用汉语和汉文,现在只有黑龙江的少数老人可以说道满语。
民俗:服饰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穿着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作“旗袍”。
民俗:服饰满族女子梳京头和“盘盘髻”。
民俗:饮食主食就是小米,喝黄米干饭、黄米饽饽,晴粘食。
风味食品就是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焖粉条。
代表菜就是八大碗的满洲席,风味小吃和小食品种繁多,以萨其马最为知名。
民俗:饮食满族的小食以“萨其马”最为人们嗜食民俗:禁忌满族有尊老的习俗。
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严禁随意挤和堆满杂物;严禁杀死狗,吃狗肉,不穿狗皮帽子,不穿着拎狗皮袖头的衣服;在满族人家里做客,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着狗,更无法说道狗的坏话;不得打喜雀和乌鸦;不得在索伦杆上拴牲畜。
民俗:定居院内影壁墙东南角竖一索伦杆(谓之神杆),顶端安放一个锡斗(木板做成的方斗型),内装切碎的猪肠、心、肝、肺和五谷杂粮;地面四周,不能堆放杂物和拴牲畜,必须保持洁净民俗:定居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结构形似口袋,三面设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口袋房,曼子炕”,以西炕为尊,供祖宗神位,南炕为小,北炕为大。
民俗:宗教信仰满族曾笃信多神萨满教,后来信奉佛教。
现在部分地区仍保留萨满教信仰。
蒙古族概况:原产主要聚居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原产于崭新、辽、白、甘、紫等省区。
概况:历史蒙古族源于望建河东岸一个古老部落,唐代为蒙兀室韦,13世纪初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落统一了蒙古诸部落,形成了蒙古族。
忽必烈概况:语言文字蒙古族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概况:文学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中国三小英雄史诗之一《江格尔》民俗:服饰蒙古族男女老幼都钟爱穿长袍,表示蒙古袍;系则腰带;蒙古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介绍讲稿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够在这为大家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了解民族风俗。
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汉族: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分布在全国各地,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满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
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
壮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苗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刺绣、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藏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
彝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
瑶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关于经营农业。
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
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黎族:分布在海南省,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
傣族:分布在云南,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畲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
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主要从事农业。
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
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水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
佤族:分布在云南,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
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
羌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
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
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
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
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
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主要从事农业。
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主要从事畜牧业。
怒族:分布在云南省,主要从事山地农业。
京族:分布广西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
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
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
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主要从事畜牧业。
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
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
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是中国北方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主要从农业和狩猎。
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
同学们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对56个民族都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了,其实民族这个相对来说较大的群体,可以在一定条件上比喻成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物,如果你对你周遭的多数人或事物都有了一个初步的,甚至都有着深入的了解,那么恭喜你,你一定会走向成功。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