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PPT课件

夜袭 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册
发展
北
京
顺
义
焦
庄
户
地
道
战
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
遗 址
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
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从单一的躲藏成
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
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
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
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第六单 元
第六单
册
元
建立 陕甘宁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
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
册
元
发展 ①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
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
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
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 战
地雷 战
麻雀 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册
发展
第六单 元
1937年八路军阳明堡机场夜袭战,歼灭日军100余人, 毁伤飞机24架
夜袭战术夜间进行的战斗。利于秘密接近,近战 歼敌,出奇制胜。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册
发展
第六单 元
麻雀战是抗日游 击战的一种作战形式。 麻雀在觅食飞翔时, 从来不成群结队,多 半是一二只,三五只, 十几只,忽东忽西, 忽聚忽散,目标小, 飞速快,行动灵活。 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 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 作“麻雀战”。
第二阶段,继续攻击日 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 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部的日 军据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课教案_13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程标准】列举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1.考查抗日战争的历史遗址、遗迹,访问亲历抗战的老人,采访日军侵华罪行的受害者或见证人。
2.举办故事会,讲述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抗战的故事,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3.举办抗战歌曲演唱会。
【重点难点】重点:平型关大捷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百团大战。
难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配乐:感动中国】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八路军中有这样一位人物。
朱德总司令曾为他写下悼念诗词。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他就是以身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践踏,回头遥望这场血与火交融的战争,我们依然会被抗日英烈所感动。
今天让我们走进敌后战场的抗战,了解中国军民,是如何为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封1937年,左权写给母亲的家书。
信中提到,日人大肆屠杀。
/这是一封熏染着战火硝烟的家书,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日军的残忍,以及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我们来看1931年——1937年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一直处于失败状态。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奋起反抗的同时。
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一、忆首战告捷——平型关大捷1.背景:山西是我国的一个能源大省,它盛产什么呢?煤炭,很重要的矿产资源。
当时,向山西进犯的日军坂垣师团,企图夺取平型关,与南下的日军会合,攻占太原。
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太原会战,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也开赴了前线。
那么,平型关有何战略地位呢?它位于山西东北部,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平型关是两山夹一谷,有制高点,正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2.我们再来看交战双方:此战我军面对的是,日本有钢军之称的第五师团坂垣师团,它也是二战爆发前,日本的常备师团之一,属于甲种师团,战斗力很强,更是日军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主要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敌后战场上的抗战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历程,认识敌后抗战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对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敌后战场的抗战内容较为复杂,涉及的人物、事件较多,需要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历程,认识敌后抗战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英勇斗争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敌后战场的抗战历程和重要作用。
2.难点:敌后战场抗战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敌后战场抗战的重要作用。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事件,深入剖析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
4.情感教育:结合抗战英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资料:敌后战场抗战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3.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敌后战场的抗战场景,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历程,包括八路军、新四军的主要战役,以及敌后根据地的建设等。
同时,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敌后战场的艰苦环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敌后战场抗战的重要作用。
每组选取一个典型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教授了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来讲授,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下面是我在教学后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首先,我认为本次教学中我所使用的教学手段较为丰富,给学生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在讲解过程中,我采用了许多幻灯片和图片等媒体资料,以此使学生们通过视听方式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同时,我还通过引导、提问和个体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们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们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与历史事件的联系,更好地明确了抗战历史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其次,在教学中,我发现了学生们对历史的认知需要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中国抗战历史的了解非常肤浅,对历史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我采取了许多活动,如角色扮演和团队讨论等,引导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抗战历史。
同时,我也注意到许多学生的写作能力还需加强。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注重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历史学习中更加深入,更有价值。
最后,我在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
例如,我发现在对课程内容介绍及任务要求的时候时间较为紧张,没有给学生们足够的准备时间。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有些学生的表现比较被动,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策略,采用更为灵活的方法,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思考课程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总之,在这个历史课程中,我尽我所能地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和课堂活动,并关注到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提高教学水平。
在回顾过程中,我认为我可以从中吸取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在历史教学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在本次历史教学实践中,我首先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在视听习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有机会进行互动,展现个人观点和思考。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幻灯片和图片等多媒体工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工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共62张PPT)

1、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交战双方:
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中国:林彪 八路军115师 (4)、结果:将日军全部歼灭。 (5)、影响: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军队取得的第 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华南人 民抗日游击队和其他抗日军队, 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内 ,广泛的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 ,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权 ,使这些地区成为坚持敌后抗战 的根据地。到抗日战争后期,主 要抗日根据地有:陕甘宁、晋绥 、 晋察冀、冀热辽、晋冀豫、 冀鲁豫、山东、 苏北、湘鄂赣 、鄂豫皖等19块。
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 战争的整体。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大生产运 动
二、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格局地,日军实行了“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 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和蚕食。
2、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3、时间:1940年下半年。 4、指挥官:彭德怀。 5、规模:八路军100多个团,因此称“百团大战”。 6、主要目标: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 伪据点。
(2)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敌后战场与正面 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
延安宝塔山
麻雀战图片
麻雀战
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 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 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 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人教部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共26张PPT)

3.巩固抗日根据地
巩固 (建政立治抗上)日民主政权 措施 (经济上)
3.巩固抗日根据地
巩固 (建政立治抗上日)民主政权 措施 实(经行济“上减)租减息”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作使用:根据地成大生为敌后游击 战得以长期产坚持并取得 最后胜利的运基地 动
第三篇 信念凝聚力量—有国才有家
——百团大战
背景 时间 地点 指挥 战绩
全民族抗战
我的收获
25日一战, 歼敌如麻, 足证官兵 用命征战。 —蒋介石致
朱德、彭德怀 贺电
据画面体会抗战精神
肉搏战:刺刀断了,用枪托。枪托 断了,就和日军扭打在一起,抱着 日军滚入悬崖…… 为保卫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求战书、决心书如雪片送往连部…… 挥泪与家人写下诀别书……
家国情怀,奉献精神
第二篇 希望坚定信念—舍家而为国
主要 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 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
地内的日伪据点
据材料分析百团大战的意义
材料一:“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
⑴损百失甚团大大”战。—有—日力本打《击华了北方日面军军的作侵战记略录气》焰
材料二:此役也给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
⑵共制百提造产团党所动高大领谓出了战八导击中的路是日国抗军抗日“军共日军游的产战队而规党的不—争模和声击—中威”最《八,,的彭大路中打谣德的军击言怀国战的了。自军国役传威队民》望主党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敌后战场指在抗日战争中,中 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 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 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 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的地区。
赵 登 禹
张自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表格式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表格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的主题。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敌后战场上的抗战情况和英勇事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抗日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敌后战场抗战的具体情况、战役和英雄人物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抗战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2.难点:敌后战场抗战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等,为学生营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历史思维;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战役和英雄人物,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敌后战场抗战的情况。
六. 教学准备2.多媒体设备;3.图片资料;4.历史地图;5.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2.学生分享课前预习的成果,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敌后战场抗战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抗战情况;2.学生认真观察,记录重要信息。
操练(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27张PPT)

北平
大同
天津
平型关
平型关遗址
平型关地形
八路军隐蔽设伏
八路军凯旋而归
时间
1937年9月
地点
山西平型关
部队 歼敌人数
八路军115师 1000多人
意义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 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 “不可战胜”的神话。
概况
时间 地点 部队 歼敌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 山西东北平型关 林彪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
2017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 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敌后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 绩呢?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呢?今天我 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
4.意义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 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 战胜利的信心。
【 三次重要战役一览表】
战役 名称
时间
地点
指挥者或 部队名称
主要战绩
历史意义
平型关 大捷
1937年 9月
平型关
八路军 一一五师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 大批军用物资。
抗战以来中国 军队取得的第 一个胜利
《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
挥中枢。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 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 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战
地雷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展示:平型关大捷的主战图,见第6张PPT。
教师:指图讲解,1937年9月22日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北部的小寨村至老爷庙长达10千米公路两旁的半山腰埋伏下来,布下了“口袋阵”。25日,日军1000多人在这里经过时,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势,经过7小时的战斗,歼灭敌人1000余人。
第18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集体备课学案
备课人:刘中原雷呈国
课题
敌后战场的抗战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了解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
2.过程与方法
师:共产党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主动发起了一场战役,是什么战役呢?
二、百团大战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1.目的:
2.时间:
3.战争规模:
4.指挥官:
5.主要目标:
6.经过:
课件播放视频:百团大战,见第12张PPT。
教师明确:1.目的: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2.时间: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3.战争规模:105个团20多万人;4.指挥官:彭德怀5.主要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6.经过:8月20日晚,八路军向日军发起总攻,首先是以正太铁路为攻击的重点。攻打娘子关、井陉煤矿等地,拔出敌碉堡和据点,沉重打击日寇。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怎样评价平型关大捷?
教师明确:1.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仗,也是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第一次朱德向日军发动攻击并取得全胜的战斗。
2.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神话,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过渡: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人民抗日力量的壮大,构成对侵华日军的威胁,他们改变了侵华方针政策,把主要兵力去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面对这种情况,共产党是怎样组织敌后组织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
师:我们在一起看看百团大战的相关图片。
课件展示图片:百团大战的图片,见第16张PPT。
师:百团大战最终的战果是怎样的呢?
7.战果:
教师明确:共作战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5万人,俘获1.8万多人,缴获各种枪械5900余支,摧毁大量敌碉堡和据点。
师:百团大战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8.意义:
教师明确:(1)百团大战打出了共产党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极大地鼓舞了困难中的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
师:我们去认识一下百团大战的指挥官彭德怀。
课件展示图片:彭德怀,见第14张PPT。
教师补充: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发动了“百团大战”,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八路军集中了105个团的兵力,对华北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实施了大规模的破袭。
师:我们去看看百团大战的形势图,见第15张PPT。
教师强调:八路军主要在攻打娘子关、井陉煤矿等地,拔出敌碉堡和据点,沉重打击日寇。
师:这是《日本新闻》的报道。
教师组织学生读一读,见第7张PPT。
我军运行部队在平型关口不明地域遭到从西侧高地的伏击,全军覆没。
——1937年9月日本《每日新闻》
二十五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蒋介石1937年9月26日给朱德、彭德怀电报
师:平型关大捷真是大快人心,怎样评价平型关大捷呢?
师:在敌后战场上,中国军队是怎样抗击日本的侵略的呢?让我们学习第一篇章。
第一篇章平型关大捷粉碎神话
师:平型关大捷是什么军队组织的战役呢?
这场的概况如何呢?
一、平型关大捷
1.时间:
2.地点:
3.作战双方:4.经过:来自5.意义:师:平型关大捷是共产党深入敌后后,取得的第一次大捷,也是中国军队从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
第二篇章百团大战胜鼓舞士气
师:日军对抗日根据地采取了什么政策呢?
课件展示:“三光政策”和“囚笼政策”,见第10张PPT。
“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为日本侵华期间实行的一种惨无人道的政策。见人则杀,见物则抢,无法带走之物则烧。
“囚笼政策”: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把打击的重点转移到抗日根据地,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开辟,认识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在抗日战争的作用。
(2)通过学习共产党人在敌后战场的抗战,使学生认识到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战场的作用,抗击外国侵略者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
重点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难点
百团大战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面对日本的入侵,共产党组织了什么战场来抵抗日本的侵略的呢?取得了哪几次战役的重大胜利?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组织的战场有什么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学生观看课件,进入探究新知阶段。
通过问题导入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和播放视频,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导学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探究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所掌握资料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通过设置相关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2)通过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分析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抗战取得的战绩及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它还牵制了日军的兵力,对支持正面战场作战起了积极作用。
教师组织读一读:1940年9月11日,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百团大战加强了全国同胞的胜利信心,促进了全国团结,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
——朱德
教师组织学生材料探究: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回归目标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
达标检测
当堂反馈
师:我们先学习什么是敌后战场呢?
课件展示:什么是敌后战场呢?见第3张PPT。
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