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胎膜早破816例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816例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81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尤其是28~36周胎膜早破临床处理。

方法:对816例胎膜早破处理及预后回顾性分析。

将28周≤孕周≤36周胎膜早破288例分成2组。

A组109例,破膜后即用地塞米松10mg(im)。

B组179例,给地塞米松针10mg(im )×3天,硫酸舒喘灵片2.4~4.8mg,tid,120,B组早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B组26.82%,A组33.03%,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孕28~36周胎膜早破,无感染,胎儿宫内窘迫征象,羊水池深度72cm应给地塞米松、硫酸舒喘灵片抑制宫缩出现,能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关键词胎膜早破促胎儿成熟分娩资料与方法1994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共接胎膜早破816例,其中孕37周以上528 例,28~36 周288例,均经阴道检查见羊水流出确诊。

528例>37周胎膜早破者除有产科因素或破膜时间长、羊水过少、胎儿宫内情况不良剖宫产180例外,余多在12~24小时内出现宫缩,或服蓖麻油引产餐或静滴催产素出现宫缩,经阴分娩,其中合并轻度羊膜炎122例,表现为宫腔味臭,血WBC 升高,伴或不伴孕妇低热。

对有羊膜炎者给青霉素针400万U+生理盐水100ml日2次静滴,产后加用甲硝唑。

剖宫产者加用甲硝唑液冲洗宫腔,缝合子宫后用盐水冲洗盆腔,术后足量应用抗生素。

在122例中无1例发生产褥感染,另有1例胎膜早破系足月妊娠,在院外某诊所引产而诱发胎膜早破,72小时未产转我院。

其拒绝剖宫产,用蓖麻油引产。

入院5小时进入活跃期产程,突然寒颤、高热,继之发生感染休克,胎儿未娩出,孕妇死亡。

分析其原因,与破膜后在当地未用抗生素,且阴道检查次数较多,无菌条件达不到要求,并与入院后未及时剖宫产清除感染灶有关,除此1例死亡外余产妇均良好。

新生儿在破膜12小时后娩出者给青霉素针20万U,Bid,im,3天。

预防感染(孕妇破膜12小时未分娩者也常规预防应用抗生素:青霉素或头孢类等共3~5天),除1例新生儿发生败血症死亡之外,余新生儿预后与非胎膜早破并无明显差异。

未足月胎膜早破308例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

未足月胎膜早破308例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

未足月胎膜早破308例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胎膜早破是指胎儿在规定的分娩时间前,胎膜破裂而导致羊水流出。

胎膜早破会增加妊娠期感染、胎儿窘迫、早产、胎盘早剥、流产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尤其是未足月胎膜早破,因胎儿的发育不完全,使得其承受减少液体的负担更难以适应,增加了孕妇和新生儿的风险。

因此,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这一高风险情况的临床管理至关重要。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处理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预后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和管理方案的指导。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选取2010年至2020年收入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308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其临床特征、处理方式和预后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四、研究意义
通过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危险因素和预后结果,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和管理方案的指导。

此外,本研究还有助于加深对胎儿早产的认识,并对未来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五、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可以探究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处理方式,明确其预后结果,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同时,该研究的结果有望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胎膜早破186例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186例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18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对母婴的影响的关系。

方法:收治胎膜早破产妇1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抽取同一时期的无胎膜早破的产妇190例做为对照组。

结果:胎膜早破组的难产率、母婴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胎膜早破的孕妇应加强管理,严密观察,一旦有难产发生应及时处理,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关键词胎膜早破难产临床分析胎膜具有保持羊水及保护胎儿的功能。

妊娠期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羊水经阴道流出,称为胎膜早破,是威胁母婴健康的产科常见并发症。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胎膜早破患者186例,作回顾性分析,观察胎膜早破的分娩方式及结果,以更好地了解、认识胎膜早破与分娩的关系,为临床处理上提供参考,以助及早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孕妇及胎儿并发症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分娩产妇2957例,其中发生胎膜早破186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产妇19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周、产次助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胎膜早破的诊断要点:①病史:产妇自觉从阴道流出无色、无味的水样液体,如混有胎脂,即可确诊。

②肛门检查:摸不到羊水囊,将胎先露向上推动,可见羊水自阴道流出。

③测定阴道液体酸碱度:胎膜未破时,阴道液pH值4.5~5.5,破膜后7.0~7.5。

④破膜后在阴道排出液的涂片中,可找到胎儿皮肤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羊水中的结晶。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胎膜早破与临产时间:186例胎膜早破在破膜12小时内临界产128例(68.81%);破膜12~24小时内临产21例(11.29%);破膜24小时以后临界产37例(19.89%)。

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186例胎膜早破中,82例自然分娩,36例需点滴缩宫素分娩,3例臀位臀牵引产,2例吸引产,63例剖宫产分娩。

而其中行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分布如下:头盆不称、产程停滞33例,胎儿窘迫9例,胎位异常(臀位)6例,羊水过少5例,社会因素3例,瘢痕子宫4例,扁平骨盆1例,前置胎盘1例,脐带绕颈3周1例。

287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

287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

287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指孕周<37周,羊水过多或过少并伴有胎膜破裂的情况。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会导致羊水栓塞、感染、
早产等并发症,对母婴健康均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
的研究比较少,本文旨在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87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分析,了解未
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
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帮助。

三、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诊治并确诊的287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为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
收集2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临床表现、破膜时间、孕周、分娩方式、并发症、处理方法等,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3. 研究方法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5.0进行分析,对连续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
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对分类变量进行计数和百分比,采用χ2检验进行
比较。

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四、研究意义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常见的早产原因之一,对妊娠和产后均有不良影响。

本研究旨在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治疗效果进
行分析和讨论,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帮助,促进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有效预防和治疗。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80例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80例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80例摘要目的:整理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胎膜早破发生的相关原因及处理。

方法:收治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80例,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妊娠周期35~36周孕产妇产后出血、NRDS发生数及新生儿死亡数均低于妊娠28~34周。

结论:针对不同孕周发生胎膜早破患者应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以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关键词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产科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37周或36周,观察12小时,未临产者加用抗生素,24小时后未临产可以进行引产;孕龄>34周,若胎儿肺发育不成熟,可使用促胎肺成熟药物,待胎肺成熟后,处理方案同36周;孕龄28~34周,一般通过抑制宫缩、抗生素预防感染和给予促胎肺成熟药物等尽可能延长孕周,使孕周达到34周或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后48小时,即通常所称的期待疗法;妊娠28周前可根据胎儿发育水平选择终止妊娠。

期待疗法是指为了使胎儿在子宫内继续生长发育,提高胎儿娩出后的存活率而采取的综合治疗方法的总称。

适用于胎膜早破而无感染、无胎儿窘迫和无羊水过少。

包括一般治疗、抑制宫缩、促进胎肺成熟和预防感染等多种治疗措施,临床上常规运用抗生素有利于延长孕周并减少羊膜腔感染的发生,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根据阴道分泌物检验并对母婴均安全的药物。

常用的促胎肺成熟药物主要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药物的应用方法主要有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羊膜腔注射。

应用激素时,应严密观察感染有无发生,因为激素可能掩盖或加重感染,同时对孕产妇发生相关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或妊高症时应谨慎应用。

抑制宫缩可应用宫缩抑制剂如硫酸镁等。

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是终止妊娠的指征,无需考虑孕龄大小。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妊娠28~36周的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产妇,孕产妇发生胎膜早破后,医护人员按照不同周期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孕产妇、胎儿、婴儿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与护理,以保证母亲、胎儿、婴儿的生命安全。

头位足月胎膜早破168例临床分析

头位足月胎膜早破168例临床分析

头位足月胎膜早破168例临床分析胎膜破裂发生在临产前称为胎膜早破,如发生在妊娠满37周后称为足月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10%[1]。

足月胎膜早破可引起母婴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笔者通过对168例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母婴影响,以总结胎膜早破处理方式及减少围生期母儿并发症的方法,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自2000年1月-2013年5月住院分娩的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足月胎膜早破产妇168例,年龄在22-36岁之间,平均年龄28.2岁,与随机抽取的同期头位非胎膜早破且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足月产妇相比,孕周及年龄无明显差异。

1.2 诊断标准及方法孕妇突感较多液体从阴道流出,无腹痛等其他产兆。

肛诊:上推胎儿先露部见液体从阴道流出,阴道窥器检查见液体自宫颈流出或后穹窿较多的积液中见到胎脂样物质,阴道液ph值>6.5,阴道液涂片检查见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羊膜镜检查可直视胎儿先露部,看不到前羊膜囊即可诊断。

1.3 统计方法采用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分娩方式比较,胎膜早破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与对照组对比研究见表12.2对新生儿影响,胎膜早破组新生儿发生窒息及肺炎与对照组比较见表2胎膜早破组新生儿窒息及肺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胎膜早破对新生儿并发症有重要影响。

2.3对产妇影响,胎膜早破组产妇产褥感染产后出血与对照组比较见表33 讨论3.1 胎膜早破原因分析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且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多见。

其中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是主要原因,其机制是微生物附着于胎膜,趋化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弹性蛋白酶,分解胶原蛋白成碎片,使局部胎膜抗张能力下降,致胎膜破裂。

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致羊膜腔压力增高,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致胎膜受力不均匀,因产伤、先天宫颈局部组织结构薄弱等致使宫颈内口松弛等也是引起胎膜早破的常见原因。

δ

δ

未足月胎膜早破128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胎膜早破发生在妊娠28周以后,不足37孕周者,发生率为2.0%~3.5%,临床观察越近足月发生率越高,发生在34孕周前者占19%,孕34周后者占81%,未足月胎膜早破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

为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现将12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2009年我院孕28~37周未足月胎膜早破128例,平均孕周35+1周,平均年龄26.6岁;其中单胎121例,双胎8例;经产妇17例,初产妇111例。

1.2 诊断标准胎膜早破发生在妊娠不满37周者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

1.3 分组回顾性分析12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将早产分为28~23+6周(A组)及34~37周(B组)两组。

1.4 统计学处理组间率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及χ2检验。

2 结果2.1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见表1。

2.2 保胎、治疗情况入院确诊后,按胎膜早破常规护理,孕周35周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共2次,破水时间12h者,选用FDA分类为B类的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

宫口开大2cm者60例用硫酸镁保胎治疗,宫口开大2~3cm者68例用盐酸利托君保胎治疗。

硫酸镁的用法为:硫酸镁5.0g 溶于5%葡萄糖液100ml中静脉滴注,30min滴完,以后1.0~1.5g/h、滴速至宫缩6次/h,24h总量不超过30g。

利托君用法:盐酸利托君150ml溶于5%葡萄糖液500ml中开始50μg/min滴速,每30min增加50μg/min,至宫缩被抑制,最大给药浓度不超过300μg/min,宫缩抑制12~24h后改为口服,10mg每4~6h口服1次。

2.3 分娩方式 69例经阴道分娩,剖宫产59例。

9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9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9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98例PPROM患者,分析其病因、治疗情况、分娩方式及围产结局。

结果:经过分析后得知,PPROM约有2.4%的病发率,其相关的因素有感染、宫腔压力上升、胎位异常、宫颈功能不全、营养缺乏等,围产儿结局主要为胎儿窘迫、早产与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脐带脱垂、感染等,转归主要取决于孕周。

结论:对于PPROM患者,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加强孕期保健,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母儿的患病率,提高早产儿的预后效果。

标签:围产;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胎膜早破主要是指孕妇于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属于围产期常见并发症。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则指孕龄小于37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其极易引发母婴并发症,致使孕妇产后出血、难产、宫内感染、胎盘早剥,增加剖宫产几率。

而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有胎儿窘迫、胎儿宫内感染、早产、颅内出血、脐带脱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对新生儿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围产儿病率、孕产妇病率大大增加[1-2]。

因此,需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加强临床治疗与处理。

笔者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98例PPROM 患者,分析其病因、治疗情况及分娩方式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98例PPROM患者,年龄20~34岁,平均(29.7±3.1)岁,39例初产妇,59例经产妇。

孕期:满28周,未满37周,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则诊断为未足月胎膜早破。

依据:(1)在临产前,孕妇感觉阴道突然流出大量的液体,以后间断流液或持续流液。

(2)进行窥阴器检查,阴道后穹隆呈现有羊水池。

(3)检查阴道分泌物,其pH≥7。

(4)进行阴道液涂片检查,呈现有羊齿状结晶。

(5)B超检查,羊水量呈现持续减少状态,其羊水指数<3 c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早产的处理及妊娠结局。

方法对16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1.78%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存在易发因素,孕28~33+6周的新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并发症明显高于孕34~36+6周者。

结论对孕龄28 周以上胎膜早破者,选择期待治疗可以降低围产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 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存活;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 r714.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b)-0031-02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指胎膜早破发生在妊娠28周以后,不足37周者,发生率为2.0%~3.5%,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围生儿发病率、病死率增加。

为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早产的处理及妊娠结局,该文通过对2010—2011年16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期待治疗方法、终止妊娠时机及母儿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产科孕28~36+6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68例,平均孕周35+1周,平均年龄26.6岁,其中单胎160例,双胎8例,经产妇47例,初产妇121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孕妇主诉阴道有液体流出,阴道窥器检查,阴道后穹窿涂片检查,明确诊断胎膜早破。

1.3 保胎治疗情况
入院确诊后按胎膜早破常规护理,对孕28~35周者,无感染征象,羊水最大暗区≥3 cm,给予期待治疗。

方法:观察体温、脉搏、羊水性状,监测血象及crp,胎儿电子监护,b超了解胎儿发育情况;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静脉营养促胎儿生长;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有宫缩出现先兆临产,宫口开大48 h31例占18%,>240 h10例占6%。

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随破水时间延长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率同破膜时间无相关性。

3 讨论
3.1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病因尚不十分不清,主要可能与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感染、羊膜腔压力增高、胎膜局部受力不均、宫颈内口松驰、外来创伤、阴道ph值较高、绒毛膜中催乳素含量偏高、孕妇年龄较大、胎次较多、吸烟、维生素、铜元素缺乏有关,该研究结果显示51.78%未足月胎膜早破是存在易发因素,所以,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导致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可以降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

3.2 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治疗
①做好知情同意,对于孕周较早者,保胎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宫内感染而影响早产儿的预后;所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及家属的理解对
于避免纠纷很重要。

②密切观察体温、脉搏、羊水性状,监测血象及crp,胎儿电子监护等。

③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减少新生儿病率。

④抗生素预防感染。

⑤宫缩抑制剂延长孕周,目前最常使用的药物是硫酸镁和b-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利托君。

有研究显示硫酸镁对延迟分娩或防治早产无效,并与新生儿病率增加有关,该组病例全部使用利托君抑制宫缩。

3.3 新生儿结局
早产儿死亡主要原因是胎龄不足,故<34周者应尽可能延长孕周,使用宫缩抑制剂,必须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随破水时间延长升高,组间差异显著,故破膜时间超过12 h 未足月胎膜早破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4 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时机的选择
未足月胎膜早破治疗的难点,一方面要延长孕周减少新生儿因不成熟而产生的疾病与死亡,另一方面随着破膜后时间延长,上行感染成为不可避免或原有的感染加重,发生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同样可造成母儿预后不良[1]。

如妊娠<32孕周,因胎肺基本发育不成熟,导致了新生儿愈后不良几率增加,应尽可能选择期待疗法;如果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可期待治疗至34孕周,如果出现宫内感染、脐带脱垂或胎儿宫内窘迫时;或期待过程中因保胎失败导致早产临产,无论孕周多少,均应尽快终止妊娠;但对于<28 周的胎膜早破者,受新生儿科医疗水平的限制,难以达到改善围生儿结局的目的,故国内目前均不主张期待治疗。

对孕龄<28 周的胎膜
早破保守治疗应慎重对待,应当结合病情、家属意愿、经济条件及该院的医疗水平等作出选择。

3.5 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方式的选择
有人主张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可以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使新生儿尽快脱离母体环境,减少产程中产道的压迫,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以提高围生儿存活率[2]。

该文中107例经阴道分娩(63.69%),剖宫产61例(36.31%)。

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是没有差异的,故建议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分娩方式的选择需应根据孕周、破膜时间长短、胎儿情况、宫颈成熟情况、是否合并宫内感染、新生儿科的抢救水平等因素,尽可能选择减少对胎儿及新生儿的损害、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分娩方式。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
[2] 张林东,李丽,崔世红,等.未足月胎膜早破449 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志,2009,10(3):196-199.
(收稿日期:2012-1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