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宪法修正案的重点内容
宪法最近一次修改内容

宪法最近一次修改内容2021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标志着自2004年宪法修订以来的首次全面大修。
此次宪法修改涉及到诸多领域,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如下:一、修改国家领导制度在此次宪法修正案中,国家领导制度作出较大变化。
宪法第79条修改为:“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监察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按照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的顺序继承国家主席职位。
国家主席因故不得履行职务时,由国家副主席代行职务。
”这个修改为国家领导人员选举和职务继承提供了合法依据,有助于提高国家领导职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设立监察委员会此次宪法修改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宪法第123条中新设一段:“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它是国家监察制度的核心机构。
国家监察委员会依法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施监察,实行审查调查、处置、预防一体化的工作机制。
”此项修改,为全面深化国家监察制度改革提供了宪法保障,加强了反腐败工作的制度保障。
三、推广乡村振兴战略此次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概念,这是我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
宪法第14条修正为:“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宪法的修改,乡村振兴将得到更加准确明确的法律保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四、强化反腐败工作此次宪法修改使反腐败工作具有更加法律化的特征。
宪法第35条新增一段:“国家建立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加强反腐败工作,建立国家监察机构,依法惩治贪污、贿赂、侵占、滥用职权等行贿犯罪,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这个修改明确了国家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有助于完善反腐败立法、制度建设,落实“零容忍、重惩处”的方针。
综上所述,宪法最近一次的修改内容涉及面广,是我国宪政建设上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这项宪法修改的实施必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建设的全面发展。
中考宪法知识点总结

中考宪法知识点总结中考快要到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想抱大腿,那没有大腿抱的人,临时抱一下佛脚吧,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考宪法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中考宪法知识点总结(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答:(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宪法规定的内容主要有:国家的性质、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国家标志(国旗、国徽、国歌、首都)等。
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答:(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它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更为严格。
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答:(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权大没有法大)(2)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3)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的表现?答:(1)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做的事;(2)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作的事;(3)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
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它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这是错误的。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以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答:(1)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的法律化;(2)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它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就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3)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得不到党的遵守,也会削弱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因此任何团体和组织都必须模范遵守宪法,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青少年应怎样增强宪法观念?答:(1)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3)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
2004年宪法修正案主要内容(归纳总结得很好很仔细,值得你拥有)

10、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
A、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第二十项“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
B、宪法第八十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戒严令”;
B、“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增加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在统一战线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7、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
宪法第十四条(增加)
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8、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三条(增加)
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9、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
宪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
12‘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
宪法第九十八条:“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
关于我国宪法修订内容的历史有哪些

关于我国宪法修订内容的历史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一、关于我国宪法修订内容的历史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二、新的宪法修改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颁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随后起草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经四部,均以相应的年号作为区别。
一般默认的宪法为最新版本,即八二宪法的2018年修正版1、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主要考虑是: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是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
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2、同时,在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主要考虑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于2015年7月1日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作了修订,将宪法宣誓制度在宪法中确认下来,有利于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也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
宪法最近一次修改的主要内容

宪法最近一次修改的主要内容近年来,中国宪法经历了一系列的修改和完善。
最近一次比较重要的宪法修改是在201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该修正案主要围绕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展开,进一步强调了法治原则和人民权益保护。
首先,宪法修正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写入宪法中。
修正案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
其次,宪法修正案为国家监察委员会设立提供了宪法依据。
修正案增加了一条有关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条款,并明确规定了该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
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以来,对腐败问题进行了有力的打击,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三,宪法修正案扩大了宪法的保障范围,进一步强调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修正案在个人权利章节中增加了许多新的条款,包括保护婚姻家庭、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老年人的权益等。
这一修改进一步巩固了人民的法律地位,为实现社会公正和个人幸福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第四,宪法修正案强调了人权的普遍性和尊重多样性。
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各种权益的平等,并强调尊重和保障民族、宗教、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这一修改反映了中国对人权普遍价值的坚守,既尊重国际人权准则,又照顾到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
第五,宪法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修正案强调要加强国家监督体系建设,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同时,修正案还强调要构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推动全面依法治国。
最后,宪法修正案还对国家和军队改革作出了相关规定。
修正案明确了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基本原则,进一步肯定了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武装力量属于国家的性质。
这一修改进一步巩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了宪法基础。
总之,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旨在强调了法治原则、保障人民权益、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伟大复兴提供了法律保障。
宪法讲座提纲

宪法宣讲提纲前言:宪法的地位和历次修宪的概况一、宪法修正的内容解读;二、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前言:宪法的地位和历次修宪的概况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最基本的国策;在地位上,宪法是最高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一般法律都不得抵触宪法;在规范上,宪法是根本的行为准则;在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一般法律的程序更为严格。
在我国,我们的根本大法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历次修宪的简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就是五四宪法,共四章106条;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这是一部带有文革色彩的宪法,将五四宪法删减到了30条;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三部宪法,共四章60条;直至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第四部宪法,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宪法,这部宪法是五四宪法的继承和发展,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5章组成,共138条。
从1988年到2004年,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了四次修改。
从2014年到2018年,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所以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对现行宪法的第5次修改。
二、宪法修正的内容解读下面,我们重点解读下此次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这次宪法修改的突出特点,就是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本次宪法修正案共有21条,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一是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
18宪法修正案口诀

18宪法修正案口诀以下是一些关于宪法修正案的口诀:口诀一:《宪法修正案第一条》一修条文有重点,土地使用开新篇。
好比给土地换衣衫,以前国有集体占。
现在可以依法转,使用权流转像水潺潺。
这是发展的新起点,土地价值能拓展。
就像打开了新房间,经济发展有了新源泉。
土地的事儿不简单,这一修意义不一般。
让土地在市场里转一转,活力无限大家欢。
口诀二:《宪法修正案第二条》二修说来也不难,长期稳定人心安。
家庭联产承包干,基本制度不能变。
就像大树的根儿坚,这种制度像大船。
带着大家奔向前,稳定的保障在乡间。
农民伯伯展笑颜,土地承包心里甜。
这条修正案是关键,农村发展的好伙伴。
基本经营长久远,就像星星永灿烂。
口诀三:《宪法修正案第三条》三修涉及县改市,行政区域调整事。
就像拼图重新置,县级市的发展始。
以前县的模样似,现在发展有新翅。
行政区划更合适,就像把房间重新拾。
让各地发展有新姿,资源分配更得宜。
这一修啊真明智,地方发展的好引子。
区域规划更精致,发展道路更笔直。
口诀四:《宪法修正案第四条》四修重点在市场,市场经济入宪章。
这就像打开了新橱窗,经济活力要释放。
计划经济像旧框,市场经济像新光。
好比黑夜迎来亮堂堂,企业活力能增长。
市场的手开始忙,资源分配有新方。
大家都往市场望,发展机会多又广。
这一修呀真敞亮,经济发展有新象。
口诀五:《宪法修正案第五条》五修把那国有强,国营改国有有考量。
国有经济像巨梁,支撑国家力量强。
国营改国有不一样,就像小船变大航。
经营管理更有方,国有资产有保障。
在经济的海洋里领航,企业发展更敞亮。
这种改变意义长,国家发展的力量棒。
好比雄鹰展翅膀,经济天空任翱翔。
口诀六:《宪法修正案第六条》六修关注小家庭,家庭承包依法定。
家庭就像小卫星,围绕着土地运行。
承包制度要确定,农民心里才安定。
这就像给土地签约定,双方权益都分明。
土地是农民的命,承包稳定像风铃。
风吹雨打响不停,农民致富路光明。
这条修正案真行,农村稳定的好精灵。
最新宪法主要修改了什么内容-

最新宪法主要修改了什么内容?我国是法制化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全国人大负责制订全国性的法律,而地方政府也可以出台各自法规。
宪法是最基本的法律,今年做出了最新修订。
那么,最新宪法主要修改了什么内容?这个是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下面我们来跟随小编了解下。
我国是法制化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全国人大负责制订全国性的法律,而地方政府也可以出台各自法规。
宪法是最基本的法律,今年做出了最新修订。
那么,最新宪法主要修改了什么内容?这个是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下面我们来跟随小编了解下。
▲一、最新宪法主要修改了什么内容?1、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2、同时,在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3、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
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中“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修改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
作这些修改,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就更加完整。
4、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
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中“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制定和修改宪法的部门是哪个?按照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力。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宪法也规定了不同于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次宪法修正案的重点内容
徐珊珊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四次宪法修正案:1988年修正案、1993年修正案、1999年修正案、2004年修正案。
在公共基础的考试过程中常以单选的形式进行考核,很多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容易将这四次修正案的内容混淆,以下笔者就结合历年真题对其进行系统梳理:
在所有内容中,大家重点把握以下要点:
1、1988年——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2、1993年——县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
3、1999年——“邓小平理论”入宪、“依法治国”入宪
4、2004年——“三个代表”入宪及“三个文明”入宪;国歌的规定、国家主席的国事活动入宪
5、2004年——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乡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
【真题】“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是()。
A.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B.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C.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D.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解析】D。
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故本题答案选D项。
以上是对四次宪法修正案内容的讲解,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