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宪法修正案的重点内容
2004年宪法修正案主要内容(归纳总结得很好很仔细,值得你拥有)

10、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
A、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第二十项“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
B、宪法第八十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戒严令”;
B、“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增加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在统一战线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7、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
宪法第十四条(增加)
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8、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三条(增加)
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9、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
宪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
12‘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
宪法第九十八条:“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
关于我国宪法修订内容的历史有哪些

关于我国宪法修订内容的历史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一、关于我国宪法修订内容的历史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二、新的宪法修改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颁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随后起草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经四部,均以相应的年号作为区别。
一般默认的宪法为最新版本,即八二宪法的2018年修正版1、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主要考虑是: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是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
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2、同时,在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主要考虑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于2015年7月1日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作了修订,将宪法宣誓制度在宪法中确认下来,有利于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也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
宪法修正案范本

宪法修正案范本
第一部分:宪法修正案的目的和背景
本修正案旨在对现行宪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国家
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
化中,宪法应当符合时代要求,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
第二部分: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本次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条
第一条,明确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积极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促进公平公正的分配,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福利。
第二条
第二条,强调国家主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国家外交政策将坚
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
第三条
第三条,明确国家的权力机构设置和职责。
国家将继续推进法治建设,加强司法独立,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第四条,加强国家长期发展的规划和战略。
国家将制定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第五条,加强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
国家将进一步打击腐败行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六条
第六条,加强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和保护。
国家将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第三部分:宪法修正案的程序和效力
本修正案经国家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并由国家主席签署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正式生效。
结论
本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将有力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修正后的宪法将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福利,加强国家的治理能力,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宪法2004年修改内容

宪法2004年修改内容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对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改,主要包括以下九项内容:1.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在土地征用方面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这一修改规定将“公共利益”作为征地的前提条件,并增加了征地必须给予补偿的规定,对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2.保障私有财产权。
在保障私有财产权方面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这些修改进一步表明了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基本立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3.规范国家财政税收。
在规范国家财政税收方面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这些规定对于保证法律的贯彻实施、彰显法律的权威具有重要意义。
4.改革政治体制。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将“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内部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中增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修改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革命委员会”修改为“人民代表大会”;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改为五年等。
这些修改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包括统一战线在内的各种政治力量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5.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在人权保障方面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等。
历届宪法修正案内容

历届宪法修正案内容
1.第一次宪法修正案:于1982年通过,对宪法第五条进行修改,将“尽力”改为“真心实意”。
2.第二次宪法修正案:于1988年通过,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歌、国徽的规定,增设了“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不受侵犯的权利”“保障私有财产合法权益”的内容。
3.第三次宪法修正案:于1993年通过,加强了宪法条文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规定,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4.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于1999年通过,对宪法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坚持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保护知识产权”和“国家支持科学技术进步和推广应用”等内容。
5.第五次宪法修正案:于2004年通过,增设了“法制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规定“国家加强对公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引导和服务,并尊重和保障公民民主权利和人权”。
6.第六次宪法修正案:于2018年通过,增设了“宪法的法律效力”条款,明确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强调“依法治国,以宪法为
根本法”和“全面依法治国”。
总的来说,宪法修正案都在保护和强化公民的民主权利、法制建
设和知识产权等方面有所修正和增强。
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它
的修正不仅仅对国内产生影响,也对外界传递了中国作为一个法治国
家的信号。
宪法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宪法修正案由于社会现实的变化和人类理性的提高,宪法逐渐显示出不足,需要通过正式的修宪程序对某些过时的条款进行删减或更正,对某些不足之处进行增补。
(增补——针对权利保障,国家机构的设置,基本体制)中国1982年宪法的四个阶段的修正:1988: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规定了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宪法地位;1993: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规定作出了修改,保证经济活动的自主权;1999:对经济体制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并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国策;2004:共14条,最重要是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基本原则,并要求对私有财产和土地的征收或征用“给予补偿”。
这些修正案使宪法更适应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于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的建设以及基本权利的保障发挥了积极意义。
修正案的两种处理方式:1、美国——简单的把它附在正文之后,并明确说明正文中的替代或者删除部分。
2、其他国家:一般直接修改正文,并说明具体条款的修正年代。
刚性宪法:指修正程序比普通立法修改程序更为严格的宪法;柔性宪法:指普通立法机构就可以按照立法修改程序而进行修宪的宪法。
注意:1、不成文宪法不一定是柔性宪法,如为落实到文字的基本习俗和和惯例,则其不是通过议会的明文修正,而是其他机制修改与发展(如司法解释)其刚柔程度取决于其他修改机制的难易程度。
2、刚性并不一定表示宪法的意义就难以修正,因为尽管宪法的文字不变,宪法的意义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等机制而发生变化。
宪法的主要特征:(一)宪法是“公法”宪法的主要任务:规定国家机构的组成,国家权力与义务的划分、国家和公民的关系等基本问题。
承担宪法义务的主体是国家不是公民个人或私人机构。
各国宪法权利条款为公民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也进一步限制了政府权力,或者说是增加了政府必须尊重与保护公民权力的义务。
宪法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干预广大的司法领域,而是保证政府在所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权力,并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
最新宪法主要修改了什么内容-

最新宪法主要修改了什么内容?我国是法制化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全国人大负责制订全国性的法律,而地方政府也可以出台各自法规。
宪法是最基本的法律,今年做出了最新修订。
那么,最新宪法主要修改了什么内容?这个是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下面我们来跟随小编了解下。
我国是法制化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全国人大负责制订全国性的法律,而地方政府也可以出台各自法规。
宪法是最基本的法律,今年做出了最新修订。
那么,最新宪法主要修改了什么内容?这个是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下面我们来跟随小编了解下。
▲一、最新宪法主要修改了什么内容?1、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2、同时,在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3、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
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中“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修改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
作这些修改,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就更加完整。
4、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
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中“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制定和修改宪法的部门是哪个?按照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力。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宪法也规定了不同于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
2004宪法修正案口诀

2004宪法修正案口诀
2004宪法修正案,加强了宪法的权威。
修改了大量的内容,确保了人民权益。
第一条要记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条强调自由,人民有言论权利。
第三条是宪法保障,民主权利应当得以实现。
第四条是法律保护,财产权益不可侵害。
第五条重要之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第六条明确规定,国家权力应当受法律约束。
第七条要牢记,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八条宪法守护,人民有教育权利。
第九条是重要的,宪法保障了劳动权。
第十条宪法守护,人民有社会保障权。
2004宪法修正案口诀就是以上所述,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宪法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共同遵守宪法,维护国家法制,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