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宪法的四次修改
1982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1982年宪法制定的背景82年宪法是将政治体制改革置于经济体制改革之前,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政治制度的保障。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1982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希望大家喜欢!1982年宪法制定的背景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全会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且提出了要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
1981年6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2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并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并且把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看作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从而完成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大加快了国家生活民主化的进程,国家的领导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或即将着手进行;改变过于集权、国家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和限定最高职务的任期问题已经引起了普遍的重视;进一步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且要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成为有权威的人民权力机关;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等等。
经济上实行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重视商品生产和市场调节的作用;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实现以国营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基础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多元经济结构,等等。
整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人民民主专政得到巩固,一个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已经形成。
但是,1978年宪法没有也不可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没有反映社会进一步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因此,对1978年宪法的修改势在必行。
1980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建议,决定修改宪法,并成立了宪法修改委员会。
历次宪法修正记忆口诀88年

不侵私产保人权,
(有二个知识点, 宪法第十三条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款相应地改为第四款。)
社会保障要健全:
[转帖]历次宪法修正记忆口诀88年:
土地使用依法转,私营补充引监管.(私营经济是补充,引导,监督,管理)
93年:
93正处初阶段,多党协商特理论
改革开放富文民,县级3年改5年
国有集体自主经,市场国有联产包
解释:
93正处初阶段,
多党协商特理论.(多党合04 宪法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发展市场邓特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依法治国危国安(危害国家安全罪;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04年:
三个文明三代表,
特色道路政策好;
四国战线容大款
特区选了当代表;
征收征用土地难
公益依法要补偿;
私营经济要鼓捣,
监管在后别忘了;
不侵私产保人权,
(注解:“鼓励、支持和引导”,浓缩记忆为“鼓捣,”“捣”是“支持”的“持”半个加“引导”.对于私营经济,大家可以对照82年原文,88,99年的修正,感受国家对私营经济地位的逐步提升. 引用04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改革开放富文民,(坚持改革开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普法考试题库(修改版)

编号题目内容58法治的核心是( )。
59法治湖南建设作为依法治国的地方样本,其主要做法有( )。
60宪法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大法,确定了以下( )原则。
61权力制约制度中心层是权源制度和权力构成制度,主要包括规范( )。
62以下关于我国法律效力等级论述正确的是( )。
63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制定实施的《依法履行检察职责、促进法治湖南建设的指导意见》,从以下()等方面明确了全省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具体措施。
64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确的是( )。
65以下关于宪法至上的说法正确的是( )。
66权力的源泉是( )。
67法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 )。
68关于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0戴雪提出英国法治的三要素论是指( )。
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2《德里宣言》确立的法治三原则有( )。
73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理论则通常将法治概括为( )。
74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的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
75关于法治是一种制度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76权力制度中心层是( )。
77权力运行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方式和程序,如( )等各种规范行政权运行的制度。
78关于政体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
79下列关于政党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80关于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2关于法治的涵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3法治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有( )。
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5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其内容主要是规定( )。
8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8关于宪法对平等权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9各国宪法中,公民精神上的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 )。
90各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 )。
91关于国家机关的组织、职权范围和活动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2宪法

• 第二十条: 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 第二十条: 宪法第十条第三款“ 公共利益的需要, 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 地实行征用。 修改为: 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 利益的需要, 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 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序言、 、民族主义(抗日) 序言、 1、民族主义(抗日) 21条 2、民权主义(三三制) 条 、民权主义(三三制) 3、民生主义(人民权利) 、民生主义(人民权利) 5部 部 分、 25条 条 1、政权组织为人民代表会议; 、政权组织为人民代表会议; 2、人民权利 、 3、司法、经济、文化 、司法、经济、
• 第二十二条: 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 第二十二条: 宪法第十三条“ 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 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 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 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 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修改为: 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 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 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 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 益的需要, 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 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 第二十一条: 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国家 第二十一条: 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 保护个体经济、 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 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 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 监督和管理。 修改为: 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合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 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 支持和 鼓励、 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 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监督和管理。 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历次宪法修正记忆口诀

历次宪法修正记忆口诀88年:土地使用依法转,私营补充引监管.(私营经济是补充,引导,监督,管理)93年:93正处初阶段,多党协商特理论.改革开放富文民,县级3年改5年.国有集体自主经,市场国有联产包.解释:93正处初阶段,多党协商特理论.(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改革开放富文民,(坚持改革开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县级3年改5年.国有集体自主经,(国有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自主权)市场国有联产包.("市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联产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9年:99长处初阶段,非公重要双层营.经济分配多方式,个体私营引监管发展市场邓特路,依法治国危国安.解释:99长处初阶段,非公重要双层营.(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双层经营体制)个体私营引监管,(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引导,监督,管理)经济分配多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展市场邓特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法治国危国安.(危害国家安全罪;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04年:三个文明三代表,特色道路政策好;四国战线容大款特区选了当代表;征收征用土地难公益依法要补偿;私营经济要鼓捣,监管在后别忘了;不侵私产保人权,社会保障要健全;主席访问不戒严,乡长一曲唱五年.解释:三个文明三代表,特色道路政策好;(这里记忆以上三个关键词就可以啦.引用十八条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增加了”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修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十九届二中全会高频考点

以下是十九届二中全会高频考点的分享,帮助大家顺利达到梦想的彼岸:1.召开时间: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2.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3.全会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考点拓展1: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四部宪法: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1982年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进行了4次修改(2018年第五次)4.全会强调,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5.全会提出,这次宪法修改必须贯彻以下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6.全会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7.全会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考点拓展2:修宪(一)删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二)监察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监察委员会组成: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
注:主任人大选举产生、其他常委会选举产生。
任期五年,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
宪法的历史和发展

一、1982年宪法:1、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全体会议表决通过。
82宪法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精神,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极其深厚的社会基础结构体系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
四章,计138条。
是历史经验总结和现实形势发展的产物,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并且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
2、82宪法的特点1)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认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规定经济体制,倡导经济体制改革3)重视政治制度建设和国家机构的合理设置,弘扬政治体制改革的精神。
、4)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设。
5)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82宪法的四次修改(通过31条宪法修正案)1)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两条修正案,第一条:增加规定允许私营经济的合法存在,对私营经济的性质、地位和采取的措施作了规定。
第二条:修改第10条第4款,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2)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3条到第11条修正案。
序言增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将“高度文明、高度民主”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长期存在和发展;将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国营改为国有企业;将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将原来规定的计划经济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国家通过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扶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的协调发展改为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将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由原来的3年改为5年3)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通过12条到17条的修正案。
行测常识部分笔记

一、考试主要范围:法理、宪法行政法(重中之重)刑法民法第一章 法的渊源Ⅰ、宪法修宪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建国以来,我国共出现了54、75、78、82年宪法。
当前使用的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82年制定的,历经4次修改(88,93,99,04年1次)。
提案: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人大代表联名。
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包含本数)。
一般法律只要求全体代表(不仅出席人员)过半(超过一半)即可。
Ⅱ、法律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有权制定和修改非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非基本法律;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补充和修改。
专属立法权: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①国家主权事项;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④犯罪和刑罚;⑤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⑥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⑦民事基本制度;⑧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外贸的基本制度;⑨诉讼和仲裁制度(司法制度)。
⑩其他……人大及其常委会可授权国务院对上述事项预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授权立法但书: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Ⅲ、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范围:①一般行政的授权立法(法律要求国务院制定实施细则);②行政的职权立法,宪法规定国务院可直接制定的行政法规;③特别授权立法(10项专属立法权中的7项可由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
Ⅳ、地方性法规:概念:法定的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事实的规范性文件(包含常委会)。
主体: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②较大的市(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a.省会城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特批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c.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宪法修正案:
• (一)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 国家的指导思想;增加了“政治文明”这 一概念,并规定“推动物文明、政治文明 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 构成中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二)对土地征用制度修改为“国家为了 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 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 (四)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来。 •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国 家的基本经济体制,并对相关内容作 了修改。 • (六)把县级人大的任期由3年改为5 年。
1999年宪法修正案:
• (一)明确把“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沿着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邓小平 理论指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写进宪法。 • (二)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 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 家”。
• 1988年宪法修正案: • (一)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 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 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 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 督和管理。 • (二)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 转让。
1993年宪法修正案:
• (一)明确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改革开放”写进宪法,使党的基本 路线在宪法中得到集中、完整的表述。 • (二)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 (三)把“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 并解释为“全民所有制经济”。
• (五)增加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规 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的地保障制度”;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 人权”。 • (六)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修 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 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 成;将宪法有关涉及戒严的规定修改为紧 急状态的相关规定。
• (三)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修改为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 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 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 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 督和管理”
• (四)将公民私有财产的规定修改为: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 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 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对公民的 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 偿”
• (三)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 (四)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 层经营体制”。
• (五)将国家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的基本政策合并修改为“在法律规定 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 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 和管理”。 • (六)将镇压“反革命活动”修改为 镇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 (七)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 • (八)将乡镇人大的任期由三年改为 五年。 • (九)将《义勇军进行曲》明确规定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