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学礼仪》之《杯酒人生》学葡萄酒礼仪

《看电影学礼仪》之《杯酒人生》学葡萄酒礼仪
《看电影学礼仪》之《杯酒人生》学葡萄酒礼仪

《看电影学礼仪》之《杯酒人生》学葡萄酒礼仪

精彩介绍:

神奇的葡萄酒世界

新旧世界葡萄酒—初识葡萄酒

一观二摇三嗅四尝—初品葡萄酒

葡萄酒的品鉴—走进葡萄酒

以下文字节选自《看电影学礼仪》一书

只要有人际交往,就会有饭局,有饭局,一般都离不开酒。现在,喝葡萄酒

的人越来越多,那我们就先从葡萄酒说起,而且我在这儿要选取的电影《杯酒人生》也差不多就是说葡萄酒的。至于中国式的酒饮,我会在本章最后论及。

通常来讲,葡萄酒给人的总是一种独特的韵味。

当你面对一瓶葡萄酒,不远不近,它就静静地躺在哪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当你从酒窖中,拂去它身上的灰尘,细心地拔起它的木塞,品闻着橡木塞散

发出来的果香,你的心情如何?

当你端起葡萄酒杯,注视着里面的液体,轻轻摇晃,感受葡萄酒液在杯壁上

流过的痕迹,你的心情如何?

当你轻吸一口葡萄酒,用心体会酒液在你的舌头上流淌,品味每一个味蕾所

受到的轻抚,你的心情如何?

当这一些葡萄酒品尝的片段,被你精彩地演绎时,你有什么样的联想?你想

起要用哪些文字来描绘?你想急着找谁来分享?

葡萄酒礼仪可谓十分繁琐,但是葡萄酒的品评乐趣偏偏就体现在这一系列的

“繁琐”当中。要想真正体味到葡萄酒内在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喝出它

最好的味道,不懂得葡萄酒的基本酒水知识,不讲究葡萄酒礼仪,是无法品味其

中乐趣的。

葡萄酒礼仪中常见的问题

如果要给葡萄酒礼仪一个定义的话,我会将它表达为:为了更好地品尝葡萄

酒的乐趣而所应该具备的一切葡萄酒知识及品鉴方法,它不仅仅是一种对葡萄酒美味的追求,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与自然界交流的方式。

《杯酒人生》是一部很好地介绍葡萄酒礼仪的电影,它在演绎一段感情故事

的同时,将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生产基地的美景及葡萄酒饮用的知识及礼仪全面

地展现在你面前。

跟前面的章节一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杯酒人生》这部经典的葡萄

酒品味电影之旅。

?葡萄酒命名的依据是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葡萄都可以用来酿酒?

?酿酒的葡萄有哪些?著名的有哪些?你能说出10种以上吗?

?喝葡萄酒该用什么样的酒杯?

?葡萄酒分为哪些类型?为什么葡萄酒有颜色之分?

?该如何正确地品尝葡萄酒?

?葡萄酒的饮用和温度有关系吗?

?哪些葡萄酒值得收藏?

?饮用红白葡萄酒所用的杯具有何不同?

?为什么有人说葡萄酒是有生命的精灵?。。。。。。。精彩待续。。。。。。。

葡萄酒礼仪与文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青岛农业大学 葡萄酒文化与礼仪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葡萄酒文化与礼仪 学院专业(班级):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1301 姓名(学号):亓铭松(20132067) 指导老师:侯鸿敏 2014 年 10 月 27日

目录 一、选酒 (4) 二、场所 (5) 三、时间 (5) 四、酒杯 (5) 五、验酒 (8) 六、开酒 (8) 七、醒酒 (10) 八、闻酒 (11) 九、尝酒 (12) 十、佐餐 (12) 十一、上酒 (13) 十二、敬酒 (14)

葡萄酒礼仪与文化 每一样的东西都有他本身的一种文化,葡萄酒也一样。葡萄酒的文化,就是在于他的优雅品位和浪漫的气氛,而且有关红酒店趣闻轶事和文章诗词也数不胜数。 “饱满,丰腴,厚实,芬芳”,“散发着溶化丹宁的芬芳和可可树细腻的清香”,“有如松树在林间跳跃的流畅”,“热烈透明得像渔夫的眼泪”,这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了爱酒的人对葡萄酒的感受。 公元1574年到1665年,法国画家尼古拉·普森(Nicolas Poussin)画的一幅画:秋天,一群从巴勒斯坦来的打工者,正在法国葡萄园中采摘串串成熟的葡萄放入附近的箩筐中;公元1789年至1863年,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斯(Eugere Delocrcix)所作的一大型壁画:希神巴克科斯(Bacchus)正在把一大陶盆中盛放的葡萄酒喂一头大狮子。此外,法国学者在墓葬中发现公元前一世纪的一幅浮雕,上有一酒贩正在出售葡萄酒给一位消费者的场景。 酒不只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传递的是一种价值观。那迷人的色彩,神秘的情思,柔和醇香的红酒饱含了鲜活的生命原汁,蕴藏了深厚的历史内涵。 提起法国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当时腓尼基人和克尔特人首先将葡萄种植和酿造业传入现今法南部的马赛地区,葡萄酒成为人们佐餐的奢侈品。到公元前1世纪,在罗马人的大力推动下,葡萄种植业很快在法国的地中海沿岸盛行,饮酒成为时尚。然而在此后的岁月里,法国的葡萄种植业却几经兴衰。公元92年,罗马人逼迫高卢人摧毁了大部分葡萄园,以保护亚丁宁半岛的葡萄种植和酿酒业,法葡萄种植和酿造业出现了第一次危机。公元280年,罗马皇帝下令恢复种植葡萄的自由,葡萄种植和酿造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1441年,勃艮第公爵禁止良田种植葡萄,葡萄种植和酿造再度萧条。1731年,路易十五国王部分取消上述禁令;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葡萄种植不再受到限制,法国的葡萄种植和酿造业终于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历史的反复,求生存的渴望,文化的熏染以及大量的品种改良和技术革新,推动法国葡萄种植和酿造业日臻完善,最终走进了世界葡萄酒极品的神圣殿堂。

葡萄酒工艺学

葡萄酒工艺学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葡萄酒的发展 葡萄酒是一种国际性饮料酒,产量在世界饮料酒中列第二位。 由于葡萄酒酒精含量低,营养价值高,所以它是饮料酒中主要的发展品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葡萄酒产量居世界前列。 第二节葡萄酒的分类 一、按酒的颜色分类 1.红葡萄酒:用果皮带色的葡萄制成 2.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红皮白肉葡萄的果汁制成 3.桃红葡萄酒:用带色红葡萄短时间浸提或分离发酵制成 二、按含糖的多少分类 1.干葡萄酒:含糖量w 4.0g/L 2.半干葡萄酒:含糖量 4.1~12g/L 3.半甜葡萄酒:含糖量12.1?50g/L 甜葡萄酒:含糖量》50.1g/L 三、按酿造方法分类 1.天然葡萄酒:葡萄原料在发酵过程中不添加糖或酒精,即 完全用葡萄汁发酵酿成的葡萄酒。 2.加强葡萄酒:包括加强干葡萄酒和加强甜葡萄酒。 3.加香葡萄酒:按含糖量不同可将加香葡萄酒分为干酒和甜酒。 四、按含不含二氧化碳分类 1.平静葡萄酒:不含二氧化碳的葡萄酒,也称静酒 2.起泡葡萄酒:酒中所含二氧化碳是以葡萄酒加糖发酵产生或用人 工压入 3.葡萄汽酒:葡萄酒经加糖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或是人工方法

将二氧化碳压入酒中,压力略低于起泡葡萄酒 第二章葡萄 第一节主要酿酒用葡萄品种 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对葡萄的特性要求也不同,制白葡萄酒、香槟酒和白兰地的葡萄品种含糖量约为15% — 22%,含酸量 6.0 — 12g/L,出汁率高,有清香味。对制红葡萄酒的品种则要求色 泽浓艳。 一、酿造白葡萄酒的优良品种 包括龙眼,雷司令,贵人香,白羽,李将军等 二、酿造红葡萄酒的优良品种 包括法国兰,佳丽酿,汗堡麝香,赤霞珠,黑品乐等 三、山葡萄 包括公酿一号,双庆,左山一等 四、调色品种 包括紫北塞,烟74等 第二节葡萄的构造及其成分 葡萄包括果梗与果实两个不同的部分 一?果梗:是果实的支撑体,由木质素构成。葡萄酒都不带果梗发酵,一般在葡萄破碎时除去 二?葡萄果实:包括有: 1?果皮:果皮的单宁和色素对酿制红葡萄酒很重要,且含芳香成分,能赋予葡萄酒特有的果香味 2?果核:含有害葡萄酒风味的物质,如带入发酵醪会严重影响品质,所以,在葡萄破碎时必须尽量避免将核压破 3?果肉和汁:是葡萄的主要成分,统称为葡萄浆 第三节葡萄的生长特性与环境因素 一.葡萄的生长特性 葡萄的生长和成熟过程可分为 4个阶段:花期,发育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第二章 葡萄酒工艺学(原).ppt.Convertor

第二章葡萄酒工艺学 一、概述(发展简史) 欧洲古代史:葡萄酒大约出现于公元前7000年至5000年,起源于小亚细亚至中东一带。传说:由希腊神话中的酒神——柏加斯发明(Bacchus),其父是太阳神,母亲是一个民间美女茜美莉,太阳神的火焰不小心烧死了茜美莉,但留下了一个受孕的子宫,伤心的太阳神在一个月夜诞下了儿子柏加斯,柏加斯游历于人间,学会了种植葡萄,酿葡萄酒,成为了萄酒的始祖(红葡萄酒早于白葡萄酒)。 远古的天然酿造 巴斯德的微生物发现→公元500年至1400年,欧洲成为世界葡萄酒酿造中心 目前欧洲产量占世界80%,亚洲占0.7%,其余在北美。葡萄酒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饮料酒,法国消费93-102升/年·人,中国0.2 2000年前传入我国。公元前138年,汉代张謇出使西域带回葡萄,并引进了酿酒艺人,至唐、元代有了快速发展。 公元1892年,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山东烟台开办了张裕酿酒公司,并从国外引进了酿酒葡萄,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 以颜色分: 红葡萄酒:带皮发酵,酒色深红,鲜红,紫红,宝石红,干红酒度9-13。 白葡萄酒:去皮发酵,酒色浅黄,金黄或近无色,干白酒度9-13 桃红葡萄酒:酒色呈桃红或浅玫瑰红,一般是由特种葡萄中色素提取后加入发酵醪,属高档产品,我国尚无。 以含糖多少分: 干葡萄酒:(干红、干白、干桃红),含糖≤4.0g/L(以G计)洁净、爽怡、和谐怡悦的果香和酒香 半干葡萄酒:含糖4.1—12g/L 半甜葡萄酒:含糖12.1-50g/L 甜葡萄酒:含糖≥50.1g/L 按含气与否分: 平静葡萄酒 起泡葡萄酒(密闭发酵,20℃,P>0.35MPa); 加汽起泡:1.2加CO2达250ML/瓶 天然的半干、半甜葡萄酒是采用含糖量较高的葡萄为原料,在主发酵尚未结束时即停止发酵,使糖分保留下来。 我国常用调配时补加转化糖或浓缩葡萄汁来提高含糖量。 常常:右旋D-G,左旋L-F,且以F为主,不应含蔗糖(常作为检测手段)。 原葡萄中:G=F 发酵完成:F>>G,表现了发酵过程中葡萄糖、果糖的量及比例变化。 酿酒葡萄:书P164 白砂糖、酒精 SO2:作用选择性杀菌或抑菌;澄清;促使果皮成分溶出;增酸;抗氧化;。 澄清剂:常称下胶材料 柠檬酸、酒石酸(葡萄中的主要有机酸):用于汁的增酸改良 最主要的是酵母菌——酒精发酵

葡萄酒工艺学试题1与答案

西北农业大学试题库葡萄酒工艺学试题 专业年级考生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材3分,共15分) 1.浸出物 2.兰色破败病 3.MC酿造法: 4.产酒精能力; 5.葡萄汽酒: 二、选择题(选择1-4个正确答案,全对者可得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10分) 1.属于正常葡萄果实构成成分的是_______。 ①水解单宁②缩合单宁③儿茶酸④醌 2.构成葡萄酒干浸出物的是________。 ①色素②蛋白质③糖④硫酸钾 3.为了调节葡萄酒的pH值,最好采用_________。 ①碳酸钙②碳酸氢钾③酒石酸钾④酒石酸氢钾 4.按照OIV标准,葡萄酒中挥发酸含量不应高于。 ①0.98g/L(H 2SO 4 计)(白) ②0.98g/L(H 2 SO 4 计)(红) ③0.88g/L(H 2 SO 4 计)(白) ④0.88g/L(H 2SO 4 计) (红) 5.我国近代第一个现代化葡萄酒企业是______建立的。 ①1882年②1892年③1912年④1949年 6.CO 2 浸渍酿造法中,存在着__________。 ①葡萄细胞内的厌氧代谢②丹宁色素的浸渍③苹果酸的分解④固体物质的扩散 7.某一葡萄酒酒度为9%(v/v),则其沸点约为_______。 ①85℃②90℃③93℃④95℃ 8.关于阿拉伯树胶在葡萄酒中的应用,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_。 ①用量②用量③能防止铁破败病④能除去酚类物质 9.葡萄酒的油脂病_________。 ①发生于白葡萄酒中②发生于各类葡萄酒中③由明串珠菌引起④由酵母菌引起

10.真空灌装时_________。 ①酒瓶压力等于气压②酒罐中的压力等于气压③酒瓶内压小于气压10-30% ④酒瓶内压大于气压10-30% 三、填空(每题1.5分,共15分)。 1.葡萄酒酿造中所采用的降酸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用的除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稳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白葡萄酒发酵结束时发现有臭鸡蛋味,应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加以消除。 5.下胶过量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不同,可将起泡葡萄酒分成四类。7.三类香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封瓶前用的软木塞,要求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 9.葡萄酒贮藏过程中,常驻用的护理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三种葡萄酒:A25%(10.6°)、B45%(11.2°)、C30%(11.7°)勾兑后可得到酒度为 的葡萄酒。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题1分,共10分)。 1.利口酒的最低酒度可等于7%。 2.所有葡萄酒如果希望改善质量均需要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 3.无菌灌装后,葡萄酒中各种微生物数为零。 4.葡萄成熟度与酒质量成正比。 5.红葡萄酒酿造中,酒精发酵与浸渍作用同时进行的。 6.红白葡萄酒的差别仅在于颜色的不同。 7.新鲜葡萄酒要求在酿造次年元月三十一日前上市。 8.甜型酒的干浸出物高于干型酒的干浸出物。 9.如果瓶装葡萄酒出现了浑浊与沉淀,则其完全不能饮用。 可除去由乙醛引起的过氧化味。 10.SO 2 五、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1.试说明白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防止氧化的技术。 2.试评价起泡葡萄酒生产方法的特点。

法国红酒饮用的餐桌礼仪

法国红酒饮用的餐桌礼仪 有关葡萄酒餐桌礼仪最早形成于西方,如今已逐渐为国际社会所通用。 葡萄酒是西方人常用的佐餐饮料,所以一般都是先点菜,再根据菜的需要点酒。 按照通常的惯例,在开瓶前,应先让客人阅读酒标,确认该酒在种类、年份等方面与所点的是否一致,再看瓶盖封口处有无漏酒痕迹,酒标是否干净,然后开瓶。 开瓶取出软木塞,让客人看看软木塞是否潮湿,若潮湿则证明该瓶酒采用了较为合理的保存方式,否则,很可会因保存不当而变质。客人还可以闻闻软木塞有无异味,或进行试喝,以进一步确认酒的品质。在确定无误后,才可以正式倒酒。请人斟酒时,客人将酒杯置于桌面即可,如果不想再续酒,只须用手轻摇杯沿或掩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前应用餐巾抹去嘴角上油渍,以免有碍观瞻,且影响对酒香味的感觉。 西方各国的宴会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在上酒的品种上,应按先轻后重、先甜后干、先白后红顺序安排;在品质上,则一般遵循越饮越高档的规律,先上普通酒,最高级酒在餐末敬上。如被誉为“红酒瑰宝”的张裕解

百纳干红,因使用国际精品葡萄精心酿造,属于高级酒种,在餐末饮用将给人带来无穷的回味。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换酒的品种时,一定要换用另一杯具,否则会被认为是服务的严重缺陷。 我国的葡萄酒礼仪大体上按照国际上的做法,只是在服务顺序上有所区别。斟酒等服务一般为主宾、主人、陪客、其他人员。在家宴中则先为长辈,后为小辈;先为客人,后为主人。而国际上较流行的服务顺序是先女宾后主人,先女士后先生;先长辈后幼者;妇女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另外,我国在酒宴上常有劝酒的习惯,而世界上不少国家却以此为忌。 法国葡萄酒和餐桌礼仪 葡萄酒是佐餐饮料有关葡萄酒餐桌礼仪最早形成

红酒酒会礼仪

红酒酒会礼仪 篇一:喝红酒的礼仪大全 喝红酒的礼仪大全 点酒礼仪 高级西餐厅里,葡萄酒是西方人常用的佐餐饮料,所以一般都是先点菜,再根据菜的需要点酒,在点酒时应该明确酒庄的名字或品牌、款型、年份等。按照通常的惯例,在开瓶前,应让客人阅读酒标,确认该酒在种类、年份等方面与所点的是否一致,再看瓶盖封口处有无漏酒的痕迹,酒标是否是干净的,然后再开瓶。开瓶取出软木塞,确认软木塞是否潮湿,若潮湿则证明该瓶酒采用了较合理的保存方式,还可以闻闻软木塞有无异味,或进行试喝,以进一步确认酒的品质,在确认无误后,才可以正式倒酒。 招待礼仪 在招待客人时,在上酒的品种上,应按先轻后重、先甜后干、先白后红的顺序安排。在品质上,则一般遵循越饮越高级的规律,先上普通酒后上高级酒。在更换酒的品种时要同时更换杯具,否则会被认为是服务上严重的缺陷。请人斟酒时,客人将酒杯置于桌面即可,如果不想再续酒,只需用手轻摇杯沿或掩杯即可。侍者一般按顺序倒酒,这时,不要动手去拿酒杯,而应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来倒。敬酒礼仪西方国家的宴会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

杯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盛红酒的酒杯的杯脚较短,身体肥大,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杯角,喝的时候拿近杯身,手的温度有助于红酒释放其香味。在敬酒与人碰杯时,自己的杯身比对方略低,表示 你对对方的敬重。 饮酒礼仪 为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正确的握杯姿势是用三根手指轻握杯脚,即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脚,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便不要猛烈摇晃杯子。饮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店放在舌头上似的喝。站立着饮酒时可是一手拿着酒杯的姿势,一手环抱体前至于腰的上方,让重心上移,人会显得高,而且很优美。. 拿杯子的礼仪 大家知道啤酒杯和纸杯是不能用来装葡萄酒的,要不然这会跟用纸杯饮上好的咖啡一样无趣了。红酒专卖店的葡萄酒要用高脚杯来配。当然装中国烈性白酒的小杯就太小了,还不够喝一口的呢!拿杯子的时候,如果采用拿白兰地的手势,那就有冒充行家的嫌疑了。手的温度不同于酒温,手温会影响到葡萄酒的风味,只有拿酒杯柄和杯托才不致影响酒的温度。这才是正确的持杯手势。 品酒礼仪 这是对一款酒优劣的最终评断。轻呷一口,使酒均匀地分布在舌头表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食质二班 姓名:刘晓鸣学号:201440718212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鉴赏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葡萄酒鉴赏 学生:刘晓鸣 (食品科技学院14食质二班,学号201440718212)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 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葡萄酒是大地的儿子。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从采摘、酿造、陈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气泡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食质二班姓名:晓鸣学号:2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鉴赏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葡萄酒鉴赏 学生:晓鸣 (食品科技学院14食质二班,学号2)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 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葡萄酒是的儿子。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从采摘、酿造、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气泡

葡萄酒(红酒)的品鉴与礼仪

葡萄酒(红酒)的品鉴与礼仪 一、葡萄酒知识 (一)发展历程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因此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 (二)种类 葡萄酒的品种很多,因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产品风格各不相同。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以酿造方式

来说,可以分为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类。 一般按酒的颜色深浅、含糖量多少、含不含二氧化碳及采用的酿造方法来分类,国外也有采用以产地、原料名称来分类的。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一般在8.5°到16.2°之间;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 1.按酒的颜色 (1)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皮红肉白的葡萄分离发酵制成。酒的颜色微黄带绿,近似无色或浅黄、禾秆黄、金黄。凡深黄、土黄、棕黄或褐黄等色,均不符合白葡萄酒的色泽要求。 (2)红葡萄酒:采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经葡萄皮和汁混合发酵而成。酒色呈自然深宝石红、宝石红、紫红或石榴红,凡黄褐、棕褐或土褐颜色,均不符合红葡萄酒的色泽要求。 (3)桃红葡萄酒:用带色的红葡萄带皮发酵或分离发酵制成。酒色为淡红、桃红、橘红或玫瑰色。凡色泽过深或过浅均不符合桃红葡萄酒的要求。这一类葡萄酒在风味上具有新鲜感和明显的果香,含单宁不宜太高。玫瑰香葡萄、黑比诺、佳利酿、法国蓝等品种都适合酿制桃红葡萄酒。另红、白葡萄酒按一定比例勾兑也可算是桃红葡萄酒。 2.按含糖量

酿酒工艺学课程重点知识点

浸出糖化法:指麦芽醪纯粹利用其酶的生化作用,用不断加热或冷却调解醪的温度,使之糖化完成。麦芽醪未经煮沸。 糖化:是指将麦芽和副料中高分子贮藏物质及其分解产物(淀粉、蛋白质、核酸、植酸盐、半纤维素等及其分解中间产物),通过麦芽中各种水解酶类作用,以及水和热力作用,使之分解并溶解于水,此过程称“糖化”。 煮出糖化法:指麦芽醪利用的生化作用和热力的物理作用,使其有效成分分解和溶解,通过部分麦芽醪的热煮沸、并,使醪逐步梯度升温至糖化终了。部分麦芽醪被煮沸次数即几次煮出法。麦汁制造过程包括:原料的粉碎、原料的糊化、糖化,糖化醪的过滤,混合麦汁加酒花煮沸,麦汁处理与澄清,冷却、通氧等一系列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的加工过程。 简述二氧化硫在葡萄酒酿造中的作用。 SO2杀菌剂,控制发酵微生物活动,SO2浓度足够高,则可杀死各种微生物。发酵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其抵抗SO2的能力也不一样。细菌》酵母,葡萄酒酵母抗SO2能力则较强。 通过SO2的加入量选择不同的发酵微生物。适量使用,SO2可推迟发发酵触发,以后则加速酵母菌的繁殖和发酵作用。 SO2抑制发酵微生物的活动,推迟发酵开始的时间,从而有利于发酵基质中悬浮物的沉淀,可用于白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葡萄汁的澄清。 破损葡萄原料和霉变葡萄原料的氧化主要由酪氨酸酶和漆酶催化的,原料的氧化将严重影响葡萄酒质量。SO2可以抑制氧化酶的作用,防止原料的氧化。SO2可以防止:①白葡萄酒的氧化、变色;②氧化破败病;⑧由乙醛引起的氧化味;④葡萄酒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加入SO2可以提高发酵基质的酸度。SO2转化为酸,并且可杀死植物细胞,促进细胞中可溶酸性物质,特别是有机酸盐的溶解。SO2可以抑制以有机酸为发酵基质的细菌的活动。特别是乳酸菌的活动,抑制了苹果酸—乳酸发酵。 在使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SO2可促进浸渍作用,提高色素和酚类物质的溶解量。 12*18*10*70%*1000=10*70%*1000*180 (10*70%*1000-V)*12*18=10*70%*1000*180 简述啤酒工艺中糖化时主要物质变化。 原料麦芽的冷水浸出物,仅占17%左右,非发芽谷物则更少。经过糖化过程的酶促分解和热力的作用,麦芽的无水浸出率提高到75%~80%,大米的无浸出率提高到90%以上。糖化过程提高了原料和辅料的浸出率。 1.糖化过程是指辅料的糊化*和麦芽中淀粉酶的分解,形成低聚糖糊精和以麦芽糖为主的可发酵性糖的全过程。 2.糖化过程中蛋白质水解,氨基酸70%以上直接来自于麦芽,10~30%由糖化产生。其他,B-葡聚糖分解,麦芽谷皮成分溶解,滴定酸度和PH的变化。 简述啤酒发酵工艺技术控制的主要内容。 啤酒发酵工艺技术控制,至今尚未深入到发酵代谢控制,所谓工艺控制多数停留在外界影响因素的选择性(非定量)控制,他们不但影响发酵工艺过程,而且深刻影响到啤酒风味物质的代谢。由于发酵工艺的多变性,造成啤酒风味千差万别。 (1)啤酒酵母的菌株选择。 (2)麦汁组分。 (3)酵母接种量和接种技术。 (4)起酵温度和发酵温度。 (5)发酵设备和酵母在发酵中的流态。 (6)发酵(或双乙酰还原)条件选择。 (7)酵母分离时间和方法。 (8)贮酒条件和时间。 (9)发酵中压力或CO2浓度。

葡萄酒文化的餐桌礼仪

葡萄酒文化的餐桌礼仪 有关葡萄酒餐桌礼仪最早形成于西方,如今已逐渐为国际社会所通用。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葡萄酒文化的餐桌礼仪,供大家阅览! 葡萄酒餐桌礼仪 1)在开瓶前,应先让客人阅读酒标,确认该酒在种类、年 份等方面与所点的是否一致,再看瓶盖封口处有无漏酒痕迹,酒标是否干净,然后开瓶。 2)开瓶取出软木塞,让客人看看软木塞是否潮湿,若潮湿则证明该瓶酒采用了较为合理的保存方式,否则,很可会因保存不当而变质。 3)客人还可以闻闻软木塞有无异味,或进行试喝,以进一步确认酒的品质。在确定无误后,才可以正式倒酒。 4)请人斟酒时,客人将酒杯置于桌面即可,如果不想再续酒,只须用手轻摇杯沿或掩杯即可。5)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前应用餐巾抹去嘴角上油渍,以免有碍观瞻,且影响对酒香味的感觉。 6) 西方各国的宴会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方, 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7)在上酒的品种上,应按先轻后重、先甜后干、先白后红顺序安排。

8) 在品质上,则一般遵循越饮越高档的规律,先上普通酒,最高级酒在餐末敬上。如被誉为淡化葡萄酒原有的瑕疵。 葡萄酒的最佳饮用 酒杯通常选用的是无色玻璃高脚杯。这有利于鉴定酒色,还可以避免手温传给酒,影响酒液的温度。酒杯的容量最好大一点,盛的酒可以少一点,酒在杯中就有足够的空间凝聚芳香。酒杯应该上窄下阔,这有利于凝聚酒香。 酒的温度不同葡萄酒饮用时,对酒温的要求也不一样。红葡萄酒应该在16℃~18℃之间饮用,假若能在饮用前半小时打开瓶塞,让它略与空气接触,酒的香味会更香醇。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应该冰冻至8℃~12℃之间饮用,一般是在客人点酒后,用冰桶加冰块,冰镇数分钟就行。也可预先把酒放冰柜一小时左右,再取出来饮用。起泡葡萄酒最好在6℃~8℃时饮用。这温度能降低气泡的散发速度,维持酒的新鲜感,便于持久保存酒中的果味和酒精。

关于酒会礼仪的介绍

※同学们好,我们是来自管理学院的王胜蓝和高熙浓,很高兴能够为大家介绍关于社交聚会中的礼仪。聚会有很多种,生日派对、商业聚会、庆功会、舞会、酒会、宴会等等,今天我们主要介绍舞会以及酒会。 ※酒会 酒会,是一种经济简便与轻松活泼的招待形式。它起源于欧美,一直被沿用至今,并在人们社交活动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常为社会团体或个人举行纪念和庆祝生日,或联络和增进感情而用。具体而言,酒会,是便宴的一种形式,会上不设正餐,只是略备酒水、点心、菜肴等,而且多以冷味为主。 ※酒会类型 酒会按举行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别:正餐之前的鸡尾酒会;而正餐之后的酒会,在请帖中则常以聚会或家庭招待会代替。 ※第一,鸡尾酒会 鸡尾酒会是始于下午6时或6时半,持续约2小时的酒会。一般不备正餐,只备有酒水和点心。这类酒会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一般应在请帖中写明。※这里要详细介绍一下酒水。 鸡尾酒会上的酒品分为两类,即含酒精的饮料和不含酒精的饮料。 含酒精的饮料。一般说来,鸡尾酒会提供的酒精饮料可以是雪利酒、香槟酒、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也可提供一种混合葡萄酒,以及各种烈性酒和开胃酒。所谓鸡尾酒,主要由酒底(一般以蒸馏酒为主)和辅助材料(鸡蛋、冰块、糖)等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调制而成。 不含酒精的饮料。鸡尾酒会上还应准备至少一种不含酒精的饮料,如番茄汁、果汁、可乐、矿泉水、姜汁、牛奶等。这些不含酒精的饮料一般可以起替代含酒精饮料和调制酒品两个作用。 ※再者,餐后酒会 正餐之后的酒会通常在晚上9时左右开始,一般不严格限定时间的长短,客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告辞时间。 正餐之后的酒会一般规模较大,常常播放音乐,并准备了场地供来宾跳舞,但这要在请帖中说明,并且舞会部分我们会在后面继续为大家介绍。因为

葡萄酒礼仪之侍酒礼仪学习

葡萄酒礼仪之侍酒礼仪学习 在某些高级餐厅,你是否遇到过这样打扮的人:身穿黑色燕尾礼服,打着黑色领结,外套里面扎着黑色围裙,脖子上挂一只银制试酒碟(或者别一枚葡萄串形状金色胸针),温文尔雅为客人服务。没错,这就是侍酒师。侍酒师礼仪也成为想要成为侍酒师以及对葡萄酒有着好品味的人追求的涵养。 侍酒师的职责 侍酒师,法文“Sommelier”。在一些高级餐厅,侍酒师的胸前会挂有一只侍酒师专用的品酒杯——Tastevin小银杯。其用途是:当怀疑葡萄酒可能有瑕疵时,可斟入些许葡萄酒,仔细检视酒色、气味以及口感,来验证酒质。 对于餐厅或酒店,侍酒师要负责酒单的编排、葡萄酒的采购以及酒库的管理。 对于客人,侍酒师应根据葡萄酒单的内容,向客人解释每一瓶酒的酒质特性、提供食物与葡萄酒的搭配建议,同时确保每一瓶酒送到客人面前时都处于最理想的状况,并提供正确的服务。 目前许多国家都设有官方侍酒师组织,侍酒师需通过考试及竞赛来获得认证资格,他们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涵盖:葡萄酒的开启、葡萄酒的过酒/换瓶、葡萄酒的呼吸/醒酒、食物与葡萄酒的搭配原理、酒杯的选择与使用等知识。 葡萄酒侍酒师侍酒礼仪与工作流程

一、为客人提供配酒建议 征询宴会主人的需求和偏好,为所点菜肴提供恰当的配酒建议; 二、展示酒标 请宴会主人阅读酒标,确认该酒在种类、年份等方面与所点的是否一致,再看瓶盖封口处有无漏酒痕迹,酒标是否干净。 三、请客人检视软木塞 对于陈年红酒,拔出软木塞后先斟一小杯进行品尝(银制试酒碟现在只用来装饰),确认没有瑕疵后再将软木塞呈送宴会主人进行检阅(查看印在软木塞上的酒庄信息,以及软木塞是否干裂或发霉),并斟一小杯请其品尝。 四、保持葡萄酒的最佳温度 不同种类的葡萄酒最佳的品饮温度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浓郁型红酒(比如波尔多)的适饮温度为16℃—18℃,白葡萄酒的适饮温度约在摄氏8-12度之间。侍酒师需要掌握好侍酒温度比便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换瓶和醒酒 宴会主人确认酒质后,再操作滗酒器进行“换瓶”(过滤沉淀物)和“醒酒”(促进单宁软化和香气释放)。 对于陈年红酒及加烈葡萄酒来说,由于单宁和红色素会在陈年岁月中产生沉淀物,如果直接从酒瓶斟酒,每倒一杯就会晃荡一次,导致瓶内沉渣泛起,使得每一杯酒都会有大煞风景的沉渣。

《葡萄与葡萄酒工艺学》教学大纲

《葡萄与葡萄酒工艺学》教学大纲 英文课程名称:Viticulture and Enology 课程编号: 0611611 总学时:24 总学分:1.5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 开课单位: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教研室 执笔人:赵新节审校人:王燕 一、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与发展 葡萄酒的起源;葡萄酒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葡萄酒生产现状 世界葡萄酒的分布、产量与趋势;中国主要的葡萄与葡萄酒产区;中国葡萄酒生产动态。第三节葡萄酒的价值 保健价值:葡萄酒中含有热源、氨基酸、矿子元素、维生素、类黄酮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滋补、帮助消化、利尿、杀菌、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癌等作用;文化与经济价值:美食与配餐;产地个性化与酒庄旅游。 第四节葡萄酒的概念与分类 葡萄酒的概念(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度不能低于8.5%。但是,根据气候、土壤条件、葡萄品种和一些葡萄产区特殊的质量因素和传统,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葡萄酒的最低总酒度可降到7.0%);葡萄酒的分类:根据酒中二氧化碳含量和加工工艺可将葡萄酒分为平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特种葡萄酒。第五节葡萄酒工艺学的定义与任务 葡萄酒工艺学的定义(研究葡萄酒酿造、贮藏以及利用化学方法(规律)研究葡萄酒成分的科学);葡萄酒工艺学的任务:防治葡萄酒的病害,利用最低的消耗尽可能地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和产量。 第二章葡萄 第一节酿酒葡萄品种 白葡萄品种:龙眼(Dragon Eye)、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霞多丽(Chardonnay)、白雷司令(White Riesling)、白玉霓(Ugni blanc)、白羽(Rkatsiteli)、赛美蓉(Semillon);红葡萄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鹿辄(Merlot)、品丽珠(Cabernet Franc)、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et)、佳利酿(Carignon)、黑品诺(Pinot Noir)、西拉(Sirah)玫瑰香(Muscat Hambury)、佳美(Gamay)、宝石(Ruby Cabernet)、玫瑰蜜(Rose Honey)、山葡萄(V.amurensis)、烟73(Muscat ×Alicanfe Bouschet)。

葡萄酒的餐桌礼仪

葡萄酒的餐桌礼仪 有关葡萄酒餐桌礼仪最早形成于西方,如今已逐渐为国际社会所通用。 葡萄酒是西方人常用的佐餐饮料,所以一般都是先点菜,再根据菜的需要点酒。 按照通常的惯例,在开瓶前,应先让客人阅读酒标,确认该酒在种类、年份等方面与所点的是否一致,再看瓶盖封口处有无漏酒痕迹,酒标是否干净,然后开瓶。 开瓶取出软木塞,让客人看看软木塞是否潮湿,若潮湿则证明该瓶酒采用了较为合理的保存方式,否则,很可会因保存不当而变质。客人还可以闻闻软木塞有无异味,或进行试喝,以进一步确认酒的品质。在确定无误后,才可以正式倒酒。 请人斟酒时,客人将酒杯置于桌面即可,如果不想再续酒,只须用手轻摇杯沿或掩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前应用餐巾抹去嘴角上油渍,以免有碍观瞻,且影响对酒香味的感觉。 西方各国的宴会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在上酒的品种上,应按先轻后重、先甜后干、先白后红顺序安排;在品质上,则一般遵循越饮越高档的规律,先上普通酒,最高级酒在餐末敬上。如被誉为“红酒瑰宝”的张裕解百纳干红,因使用国际精品葡萄精心酿造,属于高级酒种,在餐末饮用将给人带来无穷的回味。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换酒的品种时,一定要换用另一杯具,否则会被认为是服务的严重缺陷。 我国的葡萄酒礼仪大体上按照国际上的做法,只是在服务顺序上有所区别。斟酒等服务一般为主宾、主人、陪客、其他人员。在家宴中则先为长辈,后为小辈;先为客人,后为主人。而国际上较流行的服务顺序是先女宾后主人,先女士后先生;先长辈后幼者;妇女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另外,我国在

酒宴上常有劝酒的习惯,而世界上不少国家却以此为忌,对此,我们应酌情处理。

葡萄酒与西方文化论文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差异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7000多年前的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可能最早开始栽种葡萄,而古波斯(今伊朗)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但这并不说明人葡萄酒是人类的发明。只要一串成熟的野生葡萄掉落在地面上,在短时间内便有可能成为葡萄酒。从这个角度讲,葡萄酒的诞生是大自然的杰作,葡萄酒的历史远比人类文明史要长。人类发现了这种神奇的饮料并开始有目的地栽培、驯化野生葡萄,酿造葡萄酒,并将这种技艺传播开去。公元前3世纪左右,海上开拓者将之带到希腊诸海岛,随即传人高卢(今法国);同时,罗马人也从希腊学到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罗马帝国进行殖民扩张将这种技术传遍了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15世纪至16世纪,这种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19 世纪中叶,传入美国。现在,世界各地都有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 随着葡萄酒进入人类文明并与之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并得以广泛传播。这种葡萄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宗教的兴起与发展,海内外殖民扩张,政治经济贸易往来,文化艺术的传播密不可分的。当我们尝试着去了解葡萄酒文化的时候,也必须先去了解人类文明入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 “葡萄美酒夜光杯”唐代诗人王翰所作的中国人几乎耳熟能详的诗句是葡萄或葡萄酒这种舶来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在中国,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的传入应归功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也。”后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元三朝发展,这种技术得到较好的发展,葡萄酒文化也逐渐形成发展,并到达一个顶峰。但当时只有极少的地区如凉州能栽培葡萄,加之交通并没有像现在那么发达,葡萄酒只能作为一种流传在王孙贵族以及部分文人之间的珍贵饮料,没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没有成为大众饮料。因此,葡萄酒文化在古代中国的普及有很大的局限性。明清两代葡萄酒业没有得到更多的发展,直到1892年张弼士创建张裕葡萄酒厂,中国葡萄酒业开始工业化生产。然而大多数酒厂在长时间的内外战争

社交晚宴必备葡萄酒礼仪.doc

社交晚宴必备葡萄酒礼仪 现在社会社交晚宴上都会和葡萄酒,了解饮葡萄酒礼仪能让你表现的得体大方,提高形象。那么大家知道社交晚宴必备葡萄酒礼仪吗?以下是我辑为您整理的“社交晚宴必备葡萄酒礼仪”,供您参考,()查看。 社交晚宴必备葡萄酒礼仪 在高档宴会或酒席中,一般会选用进口葡萄酒佐餐,不但能够保证酒品的纯正,也可以彰显主人不凡的品位和见识。只要记住几个小窍门,便可轻松在品种繁多的进口葡萄酒中做出正确选择。 1、看产地: 法国是公认的葡萄酒种植和酿造天堂,特别是波尔多、奥克地区等产区早已闻名世界,这些地方出产的葡萄酒绝对是有高品质需求人士的首选。 2、看葡萄品种: 不同葡萄品种会酿造出口味丰富、风格各异的葡萄酒,选择哪种,全看品酒人自己的喜好。其中较为出名的两个品种是:赤霞珠(成酒口感浓郁而厚重);美露(口感柔顺优雅)。 3、看菜品: 红酒作为佐餐酒需要配合菜品来选择,一般口味浓厚的菜需要搭配口感同样浓郁的红葡萄酒,而海鲜等强调原汁原味的菜品则搭配白葡萄酒。 4、推荐两款优质进口葡萄酒: “法国拉菲”——产自法国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五大名庄之一“拉菲酒庄”,已有数百年历史,曾经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宠爱,品质公认上乘,只是价格比较昂贵。 “主舵者1960”——出品自法国卡斯特兄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款从法国原瓶进口的葡萄酒,产地为法国的波尔多和奥克地区。原料上乘,

品质绝佳,品牌故事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进口美酒。 如何持杯 白酒杯、碑酒杯及纸杯不能用来饮用葡萄酒,不然这会跟用纸杯饮用上等咖啡一样无趣。喝红酒要用无色透明的高脚玻璃杯,为防止手温影响葡萄酒的风味,持杯时,应手持高脚杯杯柄或杯托。 如何倒酒 中国人喝白酒时讲究酒满心诚,葡萄酒则不是。在倒葡萄酒时,为保有酒香,酒瓶口要距离酒杯约5cm高,倒好酒后便可以轻轻摇动酒液,使酒香散发出来。一般最高的倒入量是1/3杯。 如何敬酒 葡萄酒是五官都可以享受的美好事物,眼睛可以欣赏她的谜人色泽,鼻子可以闻到她的芬芳,嘴可以享受她的醇美味道,碰杯时可以听到高脚杯悦耳的声音。 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方,干杯时讲究文雅和舒缓,虽不像中国白酒那样豪爽,但至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葡萄酒工艺学

名词解释 1.下胶过量:添加入葡萄酒用于澄清的蛋白质因过量残留,导致酒的 澄清度不稳定,装瓶后,温度降低出现浑浊沉淀。2.起泡葡萄酒:葡萄原酒经过密闭状态二次发酵后产生二氧化碳,当 二氧化碳是全部或部分人工填充时,其压力大于或等 于0.35MP 3.苹果酸乳酸发酵:葡萄酒酿造生产过程中,发酵醪液中的苹果酸在 乳酸细菌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为乳酸和二氧化碳的过 程。 4.马德拉化:葡萄酒的热处理能够改善葡萄酒的品质,提高葡萄酒的 稳定性。 5.加强葡萄酒:人工添加白兰地、脱臭酒精或糖,提高酒精或糖含量 的葡萄酒。 6.乳酸细菌:发酵葡萄酒糖生成乳酸的细菌 7.氧化酶破败病: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由于氧化酶的作用,使得葡 萄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氧化,特别是色素的氧化,使 酒中出现暗棕色浑浊沉淀,这种现象也称作棕色破 败病。 8.二氧化碳浸渍法:就是把整粒葡萄放到一个充满SO2气体密闭罐 中,葡萄经受SO2的浸提后进行破碎、压榨,再按 一般方法进行酒精发酵的葡萄酒酿造方法。 9.产地葡萄酒:指所标注的产地葡萄酿制的葡萄酒所占比例不能低于

瓶内酒含量的80%(体积分数)。 10.年份葡萄酒:指葡萄采摘酿制该酒的年份,其中所标注年份的葡 萄酒所占比例不能低于瓶内酒含量的80%(体积分 数)。 11.品种葡萄酒:指所标注的葡萄品种酿制的葡萄酒所占比例不能低 于瓶内酒含量的75%(体积分数)。 填空题: 1.葡萄汁糖度工艺 1)添加白砂糖 2)添加浓缩的葡萄汁 2.发酵容器: 1)发酵池 2)橡木桶 3)带夹套的发酵罐 3.酵母的生殖方式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4.果实果梗部分 葡萄梗、葡萄籽葡萄皮果肉 5.二氧化硫形态:结合态游离态 6.升酸下降酸的物质 增酸的物质:酒石酸和柠檬酸添加未成熟的葡萄压榨汁

葡萄酒礼仪与文化

青岛农业大学 葡萄酒文化与礼仪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葡萄酒文化与礼仪 学院专业(班级):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1301 姓名(学号):亓铭松(20132067) 指导老师:侯鸿敏 2014 年 10 月 27日

目录 一、选酒 (4) 二、场所 (5) 三、时间 (5) 四、酒杯 (5) 五、验酒 (8) 六、开酒 (8) 七、醒酒 (10) 八、闻酒 (11) 九、尝酒 (12) 十、佐餐 (12) 十一、上酒 (13) 十二、敬酒 (14)

葡萄酒礼仪与文化 每一样的东西都有他本身的一种文化,葡萄酒也一样。葡萄酒的文化,就是在于他的优雅品位和浪漫的气氛,而且有关红酒店趣闻轶事和文章诗词也数不胜数。 “饱满,丰腴,厚实,芬芳”,“散发着溶化丹宁的芬芳和可可树细腻的清香”,“有如松树在林间跳跃的流畅”,“热烈透明得像渔夫的眼泪”,这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了爱酒的人对葡萄酒的感受。 公元1574年到1665年,法国画家尼古拉·普森(Nicolas Poussin)画的一幅画:秋天,一群从巴勒斯坦来的打工者,正在法国葡萄园中采摘串串成熟的葡萄放入附近的箩筐中;公元1789年至1863年,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斯(Eugere Delocrcix)所作的一大型壁画:希神巴克科斯(Bacchus)正在把一大陶盆中盛放的葡萄酒喂一头大狮子。此外,法国学者在墓葬中发现公元前一世纪的一幅浮雕,上有一酒贩正在出售葡萄酒给一位消费者的场景。 酒不只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传递的是一种价值观。那迷人的色彩,神秘的情思,柔和醇香的红酒饱含了鲜活的生命原汁,蕴藏了深厚的历史内涵。 提起法国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当时腓尼基人和克尔特人首先将葡萄种植和酿造业传入现今法南部的马赛地区,葡萄酒成为人们佐餐的奢侈品。到公元前1世纪,在罗马人的大力推动下,葡萄种植业很快在法国的地中海沿岸盛行,饮酒成为时尚。然而在此后的岁月里,法国的葡萄种植业却几经兴衰。公元92年,罗马人逼迫高卢人摧毁了大部分葡萄园,以保护亚丁宁半岛的葡萄种植和酿酒业,法葡萄种植和酿造业出现了第一次危机。公元280年,罗马皇帝下令恢复种植葡萄的自由,葡萄种植和酿造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1441年,勃艮第公爵禁止良田种植葡萄,葡萄种植和酿造再度萧条。1731年,路易十五国王部分取消上述禁令;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葡萄种植不再受到限制,法国的葡萄种植和酿造业终于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历史的反复,求生存的渴望,文化的熏染以及大量的品种改良和技术革新,推动法国葡萄种植和酿造业日臻完善,最终走进了世界葡萄酒极品的神圣殿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