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应急预案与响应制度

1.5应急预案与响应制度
1.5应急预案与响应制度

1.5应急预案与响应制度

应急预案与响应制度

1 总则

1.1 为了全面规范和加强对澳输电第三通道220千伏烟墩至北安双回电缆工程应急管理工作,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和对社会有严重影响的各类突发事件,控制和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项目部范围内潜在紧急情况和突发事故的应急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2.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 号)

2.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南方电网安监〔2007〕7 号)。

2.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突发事件信息管理规定》(Q/CSG 21202-2008)。

2.5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南方电网安监〔2008〕2 号)。

2.6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9〕61 号)。

2.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指导意见》(南方电网安监〔2008〕16号)。

3 术语和定义

3.1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影响,危及公司安全与稳定,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事件。

3.2 突发事件预警:是指为了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对突发事件征兆进行监测、识别、分析与评估,预测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强度,依据预测结果预先发出警报的过程。

3.3 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4 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4 职责

4.1 项目经理

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决定各项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监督指导参建单位的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对对澳输电第三通道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及运作负责。

4.2 项目部安全工程师

4.2.2 负责指导对澳输电第三通道工程各参建单位,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模板的编制、修订。

4.2.3 负责指导对澳输电第三通道工程各参建单位应急培训演练策划、实施及效果的跟踪,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4.2.4 负责指导对澳输电第三通道工程各参建单位收集和分析应急管理信息。

4.2.5 负责审核施工单位的应急预案。

4.2.6 协同业主项目部组建项目的应急响应小组,按所审核应急预案开展工作。

4.2.7 负责现场应急响应管理工作。

4.2.8 负责项目应急响应及处理信息的上报。

4.2.8负责对该部门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宣贯。

4.2.9 负责协助公司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工作。

4.3 参建单位相关职能部门

4.3.1 负责应急响应时的物资调配、人员协调工作。

4.3.2 参与应急工作小组管理工作,协助各地区监理部门落实应急管理。

4.3.2 负责监督各地区监理部门应急预案的实施。

4.3.4负责日常的应急物资(医疗物品、运输车辆、通信设备、饮食供应等)管理。

4.3.5负责应急响应时在应急物资方面提供保障。

4.3.6 负责应急工作小组管理工作,指导各地区监理部门的应急管理。

5 管理内容与方法

5.1 应急事件识别

5.1.1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现场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分为四类。

5.1.1.1 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电网防风、防汛、防地震、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等。

5.1.1.2 事故灾难类——主要包括人身、电网、设备事故,火灾、以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交通事故等。

5.1.1.3 公共卫生事件类——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

5.1.1.4 社会安全事件类——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突发性群体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突发新闻媒体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等。

5.1.2项目部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潜在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认定需要建立应急

响应程序的突发事件。认定时应考虑下列可能发生且需要应急管理的突发事件:

5.1.2.1 自然灾害中的台风、高温等。

5.1.2.2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交通事故。

5.1.2.3 项目部办公区域、宿舍等的火宅事故。

5.1.2.4 社会安全事件中的突发性事件。

5.2 应急组织机构与人员

5.2.1项目部应根据需要建立应急领导小组,项目部负责人担任组长,项目部各专业成员担任应急小组成员。

5.1.3项目部将认定的突发事件及风险评估结果报安委会安全管理部门进行集中管理,并作为项目部应急预案、响应程序建立的依据。

5.1.4 项目部应急工作小组应组织各参建单位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认定潜在的应急事故/事件,提交应急事故/事件目录。

5.1.5当项目施工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对应急事故/事件重新进行评估、确认。

5.3 应急预案编写

5.3.1 根据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结果和法规、规定,由项目经理组织,安全工程师参与编写应急预案模板;各参建单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写本单位应急预案,层层上报审批。

5.3.2项目部应对施工单位关于风险辨识和评估所识别认定的应急事件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审核并由项目经理最终审批。

5.3.3 应急预案应涵盖以下内容:

5.3.3.1 风险与资源分析。

5.3.3.2 应急响应等级。

5.3.3.3 应急资源准备。

5.3.3.4 应急组织和人员职责。

5.3.3.5 应急响应程序。

5.3.3.6 外部的联系和支援。

5.3.3.7 应急培训与演练计划。

5.3.3.8 恢复程序。

5.3.4 应急预案应参照《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中规定的框架内容进行编制。

5.3.5 施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上报工程(咨询)管理项目部,并由安全工程

师及相关专业工程师对预案进行评审。审核后交项目部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存档备案。

5.3.6 项目部应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根据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变化情况、安全生产形势和问题、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演练发现的问题等,及时评估和改进预案内容,不断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

5.4 应急物资保障

5.4.1 应急物资按照“分级管理、合理储备、信息共享、统一调配”的原则管理;按照“分工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储备;按照“迅速反应、统一调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原则调配。

5.4.2 项目部监督指导施工单位建立应急物资台帐,并定期检查应急物资填写《应急物资检查记录表》(见附录8)。

5.4.3 项目部应根据施工单位各项应急预案的需求,结合各单位上报的应急物资台账,建立项目部应急物资管理台帐,保障应急物资满足应急抢险工作需要。

5.4.4 项目部负责监督、指导各施工单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及物资管理。

5.4.5 项目部负责对施工单位建立的应急物资清单,定期进行检查填写《应急物资检查记录表》(见附录8),并应将应急物资检查纳入每月例行检查。

5.5 应急培训与演练

5.5.1 应急培训

5.5.1.1项目部应将应急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

5.5.1.2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对施工单位的应急管理培训,提高各单位应急管理和应急指挥处置能力。培训重点是掌握应急管理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应急救援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和要点,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

5.5.1.3 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应急技能的培训,重点是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熟悉应急预案,熟练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

5.5.1.4 项目部安排人员参加急救员培训。

5.5.2 应急预案演练

5.5.2.1 项目部应根据各项应急预案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组织各施工单位进行相关应急预案演练。演练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a) 确定演练时间、目标和演练范围;

b) 编写演练方案;

c) 确定现场演练规则;

d) 确定演练效果评价人员;

e) 安排相关的后勤工作;

f) 编写书面报告;

g) 演练人员自我评估;

h)针对不足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

5.5.2.2 根据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开展演练,并保存应急救援演练计划、过程记录及总结报告。

5.5.2.3 应急演练时,应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之演练范围人员,演练具体要求应明确。其他应急演练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必要时在相应的应急规定中予以明确。

5.5.2.4 组织对施工单位应急预案演练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应急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5.6 应急响应

5.6.1 突发事件划分标准按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突发事故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故事件(Ⅱ级);较大突发事故事件(Ⅲ级);一般突发事故事件(Ⅳ级)。

5.6.2 应急响应级别相应分为四级响应。应急响应级别不应低于事件级别,必要情况下由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可提级响应。

5.6.3 应急响应处置的主体

Ⅰ级响应,上级单位为处置事件的主体(三级电力事件及以上),项目部在上级单位的总体协调和指导下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

Ⅱ级响应、Ⅲ级响应(四级电力事件),项目部为处置事件的主体,由项目部应急工作小组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并及时报告处置情况。

Ⅳ级响应(五级电力事件),由事件发生的施工单位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并及时报告处置情况,项目部的应急工作小组指导或参与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5.6.4 应急联动机制

建立完善项目部与政府重点单位应急联动机制。搭建与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社会相关机构的协调与沟通渠道,加强和与所在地政府应急工作小组、安监、气象、防汛管理、地震、卫生防疫、消防机构、公安机关等涉及民生的要害部门建立联系,保持沟通,密切关注各种

灾害信息,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5.6.5 事故事件发生时,现场人员应采取可行有效的自救措施,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立即向现场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报告。

5.6.6 现场应急机构接报后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按《应急基本工作流程》(见附录6)组织进行抢险消灾、抢救疏散人员、保护财产等应急响应。当不能仅靠自身力量有效解决面临的灾难时,应及时上报求援或报警。

5.6.7 现场附近的急救员需尽快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施以救护,如若距离太远可通过电话指导现场负责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施救护。

5.6.8 应急工作结束后,各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填写《应急救援演练记录表》(见附录8)备案,并迅速开展生产恢复工作。相关部门要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快速、有效地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尽快恢复生产秩序,并做好善后处理、保险理赔等事项。

6 附则

6.1 本标准由对澳输电第三通道220千伏烟墩至北安双回电缆工程项目部负责解释。

6.2 本标准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6.3 附录

附录1:应急成员及联系电话

附录2:突发事件预警发布(调整)单

附录3: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快速报告单

附录4: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应急信息报告内容

附录5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附录6 应急基本工作流程示意图

附录7 应急物资检查记录表

附录8 应急救援演练记录表

项目部消防、应急队联系电话一览表

序号 姓 名 办公电话 手 机 住宅电话 备注 1 / 总指挥 2 / 现场总指挥

3 / 总指挥协调

4 / 事故汇报

5 / 现场急救

6 / 现场急救

7 / 应急物资管理

8 / 应急物资管理

9 / 施工单位急救员

当地有关部门联系电话一览表

序号

相关部门

联系电话

备注

1 /

2 /

3 /

4 /

5

注:事件发生与施工项目部紧急联动,并根据应急预案启动相关程序

附录2:

突发事件预警发布(调整)单

单位:预警编号:

发布部

发布时间批准人

响应范

(给出发布对象部门)

预警名

预警性质初次发布

□预警调整

上次预警单号()

预警级

本次:。。。。色上次:。。。。。色

预警概

预防措

施及工

作要求

附录3: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快速报告单

填报部门(部门章):填报时间:年月日时分

事发部门直接上级部门

事件简题

事件发生

年月日时分秒时间

1、事件发生、扩大和应急救援处理的简要情况:

2、初步原因判断:

3、事件后果(伤亡情况、停电影响、设备;损坏或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等)的初步估计:

备注

××部门负责人:填报人:

附录4: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应急信息报告内容

一、事件最新概况(包括当前事态、已造成的影响情况及发展趋势等)

二、应急处置进展情况(包括开展的应急处置行动、已经取得的成果、当前主要工作及政府部门开展的工作情况)

三、应急资源调配情况(包括人员调动、物资调配及资源需求等情况)

四、下一步应急工作部署(包括应急进展预估和应急处置计划等)

附录5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开始

成立编制小组,选定负责人

资料收集

危险辨识和评估

危险事件识别

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资源分析应急能力分析

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评审

应急预案发布实施

应急预案实施效果

回顾

突发事

件发生事件发生现场

应急级别(类型)判别

是否较重(伤)、较大级以上事件

公司应急办公室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办公室、各应急工作小组按领导小组指示开展应急救援与处置

(人员抢救、善后工作)

上级管理公司应急

组织保障

技术保障

装备保障

人员保障

应急结束

较大及以上

附录 6 应急基本工作流程示意图

附录7:应急物资检查记录表

应急物资检查记录表

CCM-AFBZ-19 序号:

CCM广东创成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14

部门:

制表人

CCM广东创成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15

附录8:应急救援演练记录表

应急救援演练记录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