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新型乙肝疫苗的研究进展

新型乙肝疫苗的研究进展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乙肝流行范围广泛,危害严重。至今尚无根治乙肝的特效药物,所以接 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现将研究新型乙肝疫苗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乙肝疫苗;重组疫苗;DNA疫苗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1]。据统计, 全球现有20 多亿人感染过HBV,其中(3.5 ~ 4)亿人为慢性 HBV携带者[2]。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乙肝疫苗分为血源性乙肝疫苗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国际上称 为第一代疫苗和第二代疫苗,新型乙肝疫苗是第三代疫苗。 1.血源性乙肝疫苗 血源性乙肝疫苗即从乙肝抗原(HBsAg)阳性者的血浆中提取抗原制成的疫苗,故又称血源性乙肝抗原疫苗[3,4]。我国在1985 年正式批准大量生产该疫苗[5],但是由于来源困难,难以满足普遍接种的需要,逐渐被重组疫苗所代替。我国于 1998 年 7 月 1 日停止生产血源性乙肝疫苗,并于 2000 年 1 月 1 日停止使用该疫苗。 2.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亦称重组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BsAg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增殖过程中分泌 HBsAg,将其收集、提纯加工后制成乙肝疫苗,曾先后采用过大 肠杆菌系统、啤酒酵母细胞系统、哺乳动物细胞系统[6]的重组乙肝疫苗。含前 S 基因的重组 乙肝疫苗是第三代重组疫苗[7]。含有HBV PreS2 和 Pre S1 抗原成分或 HBV 的 S 基因变异株核心蛋白成分的各种新型重组乙肝疫苗具有更大的免疫原性,能诱导更高效的免疫应答和抗 体产生,中和 HBV,保护机体免受病毒攻击。 3.新型乙肝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效果比较理想,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近年来国内 外对乙肝疫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各种新型疫苗,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免疫效果。 3.1 DNA乙肝疫苗 DNA疫苗(质粒)在注射部位被细胞摄取后通过转录翻译生成蛋白质,蛋白质通过胞内 处理后,把信息递呈给I类MHC限制性CD8十T细胞,表达I类MHC分子或共刺激分子。 摄取质粒的细胞能分泌释放抗原,刺激B细胞生成抗体。同时抗原被APC细胞(抗原递呈细胞)摄取,通过II类MHC分子,递呈给CD4十T细胞和B细胞,识别病毒感染的细胞[8]。 我国食品药品监督局首个批准应用于临床研究的治疗性DNA疫苗为双质粒乙肝DNA疫苗, 在I期试验中,30名健康志愿者都未出现不良反应,证明该疫苗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3.2新佐剂疫苗 佐剂指能够特异性地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与抗原结合而增强其特异性免疫的物质。目前 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是铝佐剂,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与铝佐剂协同作用。近几年可以增强免疫刺激、平衡 Th1/Th2型免疫应答的 CpG ODN(CpG oligonucleotide)佐剂逐渐进入乙肝疫苗研究 者的视线。但CpG ODN 进入体内会被快速代谢,因此与铝佐剂协同使用,通过铝佐剂的作用 在体内形成 CpG ODN 库,延长其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3.3联合疫苗 乙肝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尤其是儿童期疫苗)联合使用,这样只须注射一针,即可达到 2 种或多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其结果无疑会提高免疫覆盖率。因此,国内外已经开发出诸如 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等新型疫苗。 3.4口服疫苗 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开始致力于转基因植物口服乙肝 疫苗的研究工作,希望由此开发出一种更加经济、有效、安全的乙肝疫苗。目前转基因植物 口服乙肝疫苗研究中最被看好的生产材料是香蕉。据报道,已有研究小组在香蕉幼苗中成功 表达了HBsAg,相信不久将会有转 HBsAg 基因的香蕉问世。 4.结束语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治愈。推行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和阻断HBV传播

佐剂的研究现状课稿

佐剂的研究现状 【摘要】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佐剂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综合免疫佐剂研究多方面资料和最新观点,就免疫佐剂研究概况作一综述,着重介绍几种新型的佐剂的特点,并就其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开发研制高效、低毒、结构新颖的免疫佐剂提供参考。 【关键字】免疫佐剂研究 佐剂是先于抗原或同时注射于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而本身并无抗原性的物质,又称免疫佐剂。从巴斯德至今近百年来已开发了许多菌苗和疫苗,但传统的菌疫苗一般多为全菌或全病毒制成,其中含有大量非免疫原性物质,这些物质除具有毒副作用外也有佐剂作用,所以一般不需要外加佐剂。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免疫佐剂并未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直到1925年,法国免疫学家兼兽医Gaston Ramon发现在疫苗中加入某些与之无关的物质可以特异地增强机体对白喉和破伤风毒素的抵抗反应[1],从此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现在,由于高度纯化的新型疫苗的生产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而常规的佐剂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使之很难适应新型疫苗的发展,因此新的研究工作已经逐渐引起科研工作者的注意。 20世纪60年代,原苏联喀山医学院就对蜂胶影响动物机体免疫活性方面进行了观察,通过对小鼠、豚鼠、家兔等实验证明应用蜂胶或配合抗原进入机体,能促进机体免疫过程。1981年Kreuter首次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疫苗佐剂,证明纳米粒子佐剂既能提高细胞免疫,又能提高体液免疫。1998年Moldoveanu 等最早报道CpG ODN 联合灭活流感病毒免疫小鼠能诱导产生比常规佐剂更高的血清特异性抗体。这些新型佐剂能克服常规佐剂的一些缺陷,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常用的佐剂有铝盐、油乳、蜂胶、多糖、微生物、氟氏(FA)佐剂、γ- 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糖苷及复方中药佐剂等,新型免疫佐剂有核酸、CpG、补体、纳米、脂质体(LIP)等。下面就几种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的综述。 1 佐剂作用机理 Cox[2]等提出了佐剂增强免疫应答5种可能的机制: 1.1 免疫调节作用 众多佐剂具有调节细胞因子网络的能力。不同的佐剂诱导抗原提呈细胞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促使Th前体细胞向Th1或Th2不同的亚型分化。 1.2 抗原提呈作用 某些佐剂能保持抗原构象的完整性,并将其呈递给合适的免疫效应因子。当佐剂与抗原以更有效的维护构象表位的方式结合时,可提高抗原的体内作用,延长抗原屏蔽时间. 1.3 诱导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 应答通过与细胞膜融合或保护抗原肽,佐剂可促进相应肽掺入MHC类分子并维持二者结合,同时期望通过诱导IFN-γ和TNF-α来提高肽MHC类分子的表达。

CpG_DNA疫苗佐剂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of survivin and it s splice variant s in endometriosis[J ].Mol Hum Reprod ,2006,12(6):3832388 [6]Kayaseleuk F ,Nursal TZ ,Polat A ,et al.Expression of survivin , bcl 22,P53and bax in breast carcinoma and ductal intraepit helial neoplasia (DIN 1a )[J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04,23(1):1052112. [7]Beardmore VA ,Ahonen LJ ,G orbsky G J ,et al.Survivin dynamics increases at centromeres during G2/M phase transition and is reg 2ulated by microtubule 2attachment and Aurora B kinase activity [J ].J Cell Sci ,2004,117(Pt 18):403324042. [8]Wolanin K ,Magalska A ,Mosieniak G ,et al.Curcum in affect s component s of t he chromosomal passenger complex and induces mitotic catastrophe in apoptosisresistant Bcr 2Abl 2expressing cells [J ].Mol Cancer Res ,2006,4(7):4572469. [9]Ohashi H ,Takagi H.Phosphatidylinositol 32kinase/Akt regulates angiotensin II 2induced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in microvascular en 2dot helial cells by governing survivin expression and suppression of caspase 23activity [J ].Circ Res ,2004,94(6):7852793. [10]Kwon K B ,K im EK ,Lim J G ,et al.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p 2 optosis induced by Scorpio water extract in human hepatoma Hep G2cells[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11(7):9432947.[11]Jing Z ,Nan K J ,Hu ML.Cell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t he re 2 lated regulators p27,p53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11(13):191021916. [12]Muo J D ,Wu P ,Xia XH ,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expression of gastrin ,somatostatin and cell apoptosis regulation gene bcl 22/bax in large intestine carcinoma [J ].World J Gastroentero1,2005,11(5):7212725. [13]Marusawa H ,Mat suzawa S ,Welsh K ,et al.HBXIP functions as a cofactor of survivin in apoptosis suppression [J ].EMBO J , 2003,22(11):272922740. [14]K im J Y ,Chung J Y ,Lee SG ,et al.Nuclear interaction of Smac/ DIABLO wit h Survivin at G2/M arrest prompt s docetaxel 2in 2duced apoptosis in DU145prostate cancer cells[J ].Biochem Bio 2phys Res Commun ,2006,350(4):9492954. [15]Shiozaki A ,Kataoka K ,Fujimura M ,et al.Survivin inhibit s apop 2 tosis in cytotrophoblast s[J ].Placenta ,2003,24(1):65276.[16]冯苗,王自能,杨艳东.survivin (存活素)在早孕绒毛及妊娠滋养 细胞疾病中的表达[J ].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2): 1852189. [17]Zwert s F ,Lupu F ,De Vriese A ,et https://www.360docs.net/doc/959925816.html,ck of endot helial cell survivin causes embryonic defect s in angiogenesis ,cardiogenesis ,and neural tube closure [J ].Blood ,2007,109(11):474224752.[18]韦枝红,龙淑芳,宁克勤.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组织中Sur 2 vivin 的异常表达[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7):8592860. [19]Chen J ,Wu W ,Tahir SK ,et al.Down 2regulation of survivin by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increases apoptosis ,inhibit s cytokine 2sis and anchorage 2independent growt h [J ].Neoplasia ,2000,2(3):2352241. [20]陈彩蓉,王自能,郭晓燕.过期妊娠胎盘滋养细胞Survivin 表达 情况的研究[J ].右江医学,2008,36(3):2552256. [21]Allaire AD ,Ballenger KA ,Wells SR ,et al.Placental apoptosis in preeclampsia[J ].Obstet Gynecol ,2000,96(2):2712276.[22]孙丽洲,赵文英,洪蕾,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滋养细胞 凋亡基因表达谱的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0): 6042607. 收稿日期:2009208217;修回日期:2009209221 (本文编辑:黄春燕) 第一作者简介:郑亮(1983— ),男,在读硕士,研究营养与食品卫生。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保健医学系,福州 350004。 3通讯作者:吴小南,男,教授,博士,从事营养与保健资源开发研究。 文章编号:100722705(2010)022******* 中图分类号:R 392233 文献标识码:A 【综述】 Cp G 2DNA 疫苗佐剂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郑亮,吴小南3 摘要:阐述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与传统佐剂的局限和缺点。介绍Cp G 2DNA 的发展历程、作用特点和机制等;并 展示其在传染病预防、疾病治疗及食品卫生、人群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新型佐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Cp G 2DNA ;免疫活性;佐剂;疫苗佐剂;toll 样受体 疫苗佐剂的发现至今不到100年,却在增强疫苗免疫活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随着新型疫苗的不断推出,新型疫苗佐剂的设计与开发已迫在眉睫,并已成为目前疫苗研究的热点。Cp G 2DNA 在新型佐剂中较有代表性,由于能与细胞膜上的Toll 样受体结合,诱导多种细胞因子产生,诱导Th2型免疫应答向Th1转换,从而激发细胞免疫,是连接天然和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纽带,被认为是有潜力的新型疫苗佐剂之一[1]。本文就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特别是Cp G 2DNA 疫苗 佐剂的发展历程、作用特点和机制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1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佐剂(adjuvant )又称免疫调节剂或免疫增强剂,是指先于 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或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111 常用疫苗佐剂及其缺点 常用的佐剂主要有不溶性铝盐类胶体、油水乳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核酸及其类似物、细胞因子、免疫刺激复合物、蜂胶和脂质体等。这些佐剂主要通过免疫调节、参与抗原递呈、诱导CD8+T 细胞应答和抗原贮存等方式发挥作用。各种佐剂中,使用最早、最广泛的为铝盐佐剂。铝盐佐剂在提高抗体水平和安全方面已获得长期的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一、佐剂的定义 佐剂(Adjuvant)又称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或免疫增强剂(Immunomodulator),是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或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佐剂的英文名adjuvant来源于拉丁文“adjuvare”,意思为“帮助”。药物佐剂,即某种可以加强药物疗效的物质。 二、佐剂的作用 佐剂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应答速度及耐受性,可调节抗体对抗原的亲和性与专一性,可刺激细胞介导的免疫,可促进肠胃粘膜对疫苗的吸收。佐剂的作用机制当前了解的很少,阻碍了设计新的佐剂化合物,佐剂常激活多个免疫链,其中只有少数与抗原特异应答相关,要想确切地知道佐剂的作用很困难。 佐剂能增加对细胞的渗入性,防止抗原降解,能将抗原运输到特异的抗原呈递细(APC5),增强抗原的呈递或诱导细胞因子的释放。在注射抗原后,抗原可直接被APC5吸收,与B细胞表面抗体结合或发生降解,抗原的吸收途径主要取决于抗原的特征,但也受佐剂影响。被APC5吸收的抗原通过两种途径MHCI或MHCII而呈递于CD8+或CD4+T细胞上。根据注射疫苗后分泌细胞因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Th1应答与Th2应答。Th1应答主要通过诱导分泌IFN-γ, IL-2和IL-12,而Th2应答是通过诱导分泌IL-4、IL-5、IL-6和IL-12,不同的细胞因子分泌模式是相互拈抗的,促进一种

应答形式常会抑制另一种应答形式,产生I g G2a抗体被认为是Th1应答,然而诱导产生I g G1常与Th2应答有关。不同的佐剂虽然可诱导相似的抗体水平,但是细胞因子应答的方式可能不同,Th1或Th2应答方式对于疫苗的功效有显著的影响。 评价佐剂质量的优劣或能否适用于人用疫苗疫苗的主要因素为: ①能使弱抗原产生满意的免疫效果; ②不得引起中等强度以上的全身反应和严重的局部反应,在局部贮留的硬结必须逐渐被吸收; ③不得因其对佐剂本身的超敏反应,不应与自然发生的血清抗体结合而形成有害的免疫复合物; ④不得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⑤既不能有致癌性,也不得有致畸型性; ⑥佐剂的化学组成应明确,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 ⑦在一定的保存期内的疫苗佐剂,应该稳定有效。 这些因素必须权衡考虑,但是副作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应考虑是局部反应还是全身反应,以及副反应的程度是否能被使用者接受;免疫促进作用可能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或者两者均有,并且与不同疫苗的抗原成分和免疫途径有关;经济方面应考虑佐剂的来源,材料及制造工艺的价格。还应考虑到使用佐剂后是否能减少疫苗的免疫剂量及次数,以及免疫力持续的时间长短等。 在疫苗中应用免疫佐剂的潜在优点包括: 1.能优化免疫应答;

疫苗佐剂综述汇编

疫苗佐剂综述 近三十年来,人用疫苗佐剂发展迅速,已经研发出了能诱发更强,更持久的人用疫苗佐剂。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理想的疫苗佐剂应该更适于临床应用,毒副作用更小。本文总结了当前疫苗佐剂的发展状况,其中包括疫苗佐剂的监管建议,理想佐剂的标准,以及详细介绍了诸如矿物盐类佐剂,毒素类佐剂,微生物衍生物类佐剂,油乳剂,细胞因子佐剂,多糖类佐剂,以及核酸佐剂。同时本文还讨论了最近新发现的Toll样受体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在免疫激活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疫苗;佐剂;Toll样受体; 1 引言 免疫接种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对疾病持久的免疫保护反应。与弱毒疫苗不同,灭活疫苗或亚单位疫苗通需要疫苗佐剂的参与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1】。“佐剂”一次来自于拉丁语“Adjuvare”一词,为“帮助”或“辅助”之意【2】。免疫佐剂的生物作用包括:(1)抗原物质混合佐剂注入机体后,改变了抗原的物理性状,可使抗原物质缓慢地释放,延长了抗原的作用时间;(2)佐剂吸附了抗原后,增加了抗原的表面积,使抗原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3)佐剂能刺激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4)佐剂可促进淋巴细胞之间的接触,增强辅助T细胞的作用;(5)可刺激致敏淋巴细胞的分裂和浆细胞产生抗体。故免疫佐剂的作用可使无免疫原性物质变成有效的免疫原;(6)可提高机体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变;(7)改变抗体的产生类型以及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并使其增强。人们正是因为观察到疫苗接种位点处形成的脓肿协助机体产生了针对特异性抗原更强的免疫反应,从而形成了疫苗佐剂的理念。更有甚,与接种抗原不相关的物质形成的脓肿坏死也能增强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4】。 1926年,通过吸附于铝盐类化合物的白喉类毒素首次证明了铝盐类佐剂的免疫增强作用。至今,铝盐类佐剂(主要指氢氧化铝和磷酸铝)依然是唯一人用疫苗佐剂。其原因是什么呢?尽管大量事实证明,弗氏完全佐剂和脂多糖类佐剂具有更强的佐剂活性,但由于其能引发局部和全身性的毒副作用而不适于人用。这也正是铝盐类佐剂作为人用疫苗佐剂80余年的原因所在。在今后的80年中,铝盐是否依然是人用的唯一疫苗佐剂?答案是肯定的。自批准铝盐作为人用疫苗佐剂以后,管理部门对人用疫苗佐剂的要求提高了很多。而且,用于评价疫苗佐剂安全性的后期临床试验花费日益昂贵。一旦通过200至500人安全性和效用性实验后,在疫苗佐剂审批注册之前还需要进行5000至25000人数的临床试验。正因为如此,在接下来的10至20年之间,几乎没有哪种佐剂能通过疫苗佐剂审批。 2 理想的疫苗佐剂 免疫接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抗原种类,接种动物种类,免疫途径,以及可能产生的免疫副作用【10,11】。理想的佐剂半衰期长,生物体内可以降解,生产成本低,能诱导产生合适的免疫反应(也就是根据感染病原的不

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字号: 小中大| 打印发布: 2007-11-05 00:00 作者: 沈克飞,曹兰来源: 《动物医学进展》 |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 (1.,人兽共患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62;2.重庆市畜牧研究 院检测中心,重庆402460) 摘要:佐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抗原(免疫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的可持续性,它能引导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原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反应。对佐剂的选择取决于免疫的目的,从用途上分,佐剂可分为试验用佐剂和疫苗用佐剂。前者主要用于特异性抗体的制备,而后者则作为疫苗的必要成分。文章主要介绍目前常用的几种佐剂包括铝盐佐剂、弗氏佐剂、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脂质体和CpG及其在科研和疫苗中的应用。 关键词:佐剂;免疫应答反应;疫苗 佐剂(免疫佐剂或免疫调节剂)在免疫中的作用主要是提升机体免疫系统(体液或细胞免疫系统)对抗原或免疫原的免疫应答反应,包括增强免疫反应强度和反应的持久性。随着人们对各种病原的抗原成分及免疫机理的深入了解和越来越多的亚单位疫苗成分被纳入免疫学研究过程,对佐剂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佐剂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激活先天性免疫应答反应,如弗氏佐剂、免疫刺激复合物和CpG佐剂等;②提高抗原对免疫系统的递呈和刺激作用,如脂质体类佐剂和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③延长抗原(免疫原)在机体内的存在时间和保持对免疫系统的持续激活作用。很多佐剂中的矿物油成分主要是起到缓释作用。除了弗氏佐剂兼具这3种特性以外,大多数佐剂在功能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根据来源不同,佐剂分为化学合成类佐剂和生物成分类佐剂。很多病原生物的组成成分本身就是天然的佐剂,如弗氏完全佐剂中的结核分支杆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膜蛋白及细菌的LPS和CpG序列等。传统的佐剂多与抗原混合成乳胶(emulsion)的形式注射使用。乳胶有“油包水”和“水包油”两种形式。前者有利于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在时间和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但对局部组织具有很强的刺激反应。后者有利于抗原的快速吸收,副作用小,但免疫反应可能弱且持续的时间短。

疫苗佐剂的现状和未来

疫苗佐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当今使用的单纯重组和人工合成抗原制成的疫苗存在一些不足,这些抗原的免疫原性远不及传统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因此,这类疫苗的使用就需要功能强大的疫苗佐剂的辅助。毫无疑问,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大部分国家铝佐剂依然是唯一可用于人的疫苗佐剂。虽然铝佐剂能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反应,但是对细胞免疫的刺激几乎不起任何作用,而细胞免疫对许多病原体的免疫保护至关重要。另外,铝佐剂引起剧烈的局部和全身性副作用,能引起肉芽肿、嗜伊红血球过多和肌筋膜炎,但是这些剧烈副作用很少发生。也有人担心铝佐剂能引起诸如老年痴呆症之类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因此,当前急需安全、高效,适合人类使用的疫苗佐剂,特别是能激发细胞免疫的安全无毒佐剂。鉴于当前的新型疫苗技术,需要适合黏膜递呈类疫苗、DNA疫苗、癌症和自身免疫类疫苗的佐剂。这些领域中,每一种疫苗的发展都与之相应的佐剂技术密切相关。本文回顾了疫苗佐剂的当前现状,探求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人类疫苗佐剂发展和审批的障碍和阻力。 关键词:佐剂,免疫反应,黏膜免疫,疫苗 佐剂起源 免疫接种的目的是诱发机体产生对接种抗原强大的免疫反应,以保护机体免受相应病原体的侵袭。为了达到此目的,和减毒疫苗相比,灭活疫苗需要佐剂的协助。佐剂是一类能增强针对一同接种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佐剂”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djuvare”,是协助和增强之意。佐剂概念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Ramon等人发现接种白喉类毒素疫苗部位形成脓肿的马产生更高的特异性抗体。随后他们发现,脓肿的形成能增强机体对类毒素的免疫反应,脓肿则是接种时引入与白喉类毒素不相关的物质引起。1926年Glenny等人通过吸附于铝佐剂的白喉类毒素证明了铝佐剂的佐剂活性。至今,铝盐类复合物(主要是磷酸铝和氢氧化铝胶)依然是人用疫苗的只主要佐剂。1936年,Freund开发出含有分枝杆菌的水和矿物油乳剂,从而研制出目前所知佐剂中效力最最强的佐剂——弗氏完全佐剂。尽管复试弗氏完全佐剂作为佐剂的黄金标准,但是此种佐剂能引起剧烈的局部反应,不能作为人用疫苗佐剂。不含分分枝杆菌的水包油乳

新型乙肝疫苗的研究进展

新型乙肝疫苗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7-11-30T14:33:40.3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0期作者:巫婷玉马嫚周芳月 [导读] 现将研究新型乙肝疫苗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上饶 334000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乙肝流行范围广泛,危害严重。至今尚无根治乙肝的特效药物,所以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现将研究新型乙肝疫苗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乙肝疫苗;重组疫苗;DNA疫苗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1]。据统计,全球现有20 多亿人感染过HBV,其中(3.5~ 4)亿人为慢性 HBV携带者[2]。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乙肝疫苗分为血源性乙肝疫苗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国际上称为第一代疫苗和第二代疫苗,新型乙肝疫苗是第三代疫苗。 1.血源性乙肝疫苗 血源性乙肝疫苗即从乙肝抗原(HBsAg)阳性者的血浆中提取抗原制成的疫苗,故又称血源性乙肝抗原疫苗[3,4]。我国在1985年正式批准大量生产该疫苗[5],但是由于来源困难,难以满足普遍接种的需要,逐渐被重组疫苗所代替。我国于 1998 年 7 月 1 日停止生产血源性乙肝疫苗,并于 2000 年 1 月 1 日停止使用该疫苗。 2.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亦称重组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 HBsAg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增殖过程中分泌 HBsAg,将其收集、提纯加工后制成乙肝疫苗,曾先后采用过大肠杆菌系统、啤酒酵母细胞系统、哺乳动物细胞系统[6]的重组乙肝疫苗。含前 S 基因的重组乙肝疫苗是第三代重组疫苗[7]。含有HBV PreS2 和 Pre S1 抗原成分或 HBV 的 S 基因变异株核心蛋白成分的各种新型重组乙肝疫苗具有更大的免疫原性,能诱导更高效的免疫应答和抗体产生,中和 HBV,保护机体免受病毒攻击。 3.新型乙肝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效果比较理想,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近年来国内外对乙肝疫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各种新型疫苗,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免疫效果。 3.1 DNA乙肝疫苗 DNA疫苗(质粒)在注射部位被细胞摄取后通过转录翻译生成蛋白质,蛋白质通过胞内处理后,把信息递呈给I类MHC限制性CD8十T 细胞,表达I类MHC分子或共刺激分子。摄取质粒的细胞能分泌释放抗原,刺激B细胞生成抗体。同时抗原被APC细胞(抗原递呈细胞)摄取,通过II类MHC分子,递呈给CD4十T细胞和B细胞,识别病毒感染的细胞[8]。我国食品药品监督局首个批准应用于临床研究的治疗性DNA疫苗为双质粒乙肝DNA疫苗,在I期试验中,30名健康志愿者都未出现不良反应,证明该疫苗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3.2新佐剂疫苗 佐剂指能够特异性地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与抗原结合而增强其特异性免疫的物质。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是铝佐剂,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与铝佐剂协同作用。近几年可以增强免疫刺激、平衡 Th1/Th2型免疫应答的 CpG ODN(CpG oligonucleotide)佐剂逐渐进入乙肝疫苗研究者的视线。但CpG ODN 进入体内会被快速代谢,因此与铝佐剂协同使用,通过铝佐剂的作用在体内形成 CpG ODN 库,延长其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3.3联合疫苗 乙肝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尤其是儿童期疫苗)联合使用,这样只须注射一针,即可达到 2 种或多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其结果无疑会提高免疫覆盖率。因此,国内外已经开发出诸如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等新型疫苗。 3.4口服疫苗 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开始致力于转基因植物口服乙肝 疫苗的研究工作,希望由此开发出一种更加经济、有效、安全的乙肝疫苗。目前转基因植物口服乙肝疫苗研究中最被看好的生产材料是香蕉。据报道,已有研究小组在香蕉幼苗中成功表达了HBsAg,相信不久将会有转 HBsAg 基因的香蕉问世。 4.结束语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治愈。推行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和阻断HBV传播的有效方法。血源性乙肝疫苗已不再应用,重组乙肝疫苗免疫原性、安全性、免疫持久性、保护率和阻断母婴传播等方面都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免疫效果较好。近年来国内外对乙肝疫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各种新型疫苗。我国自1992 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之后,乙肝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但是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参考文献: [1]崔富强,毕胜利,陈恩富,等.中国成人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技术指南[J].中国病毒学杂志,2012,2(1):11 -12. [2]WHO Media Central. Hepatitis B[EB/OL].(2012-07-15)[2012-09-15]. http:www. who. int / media centre / factsheets / fs204 / en / index. html. [3]刘崇柏,苏崇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及存在的问题.中国计划免疫,2004,10(3):159-162. [4]吴维寿,孙超美,姜铭波,等.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持续效果探讨(18 年随访结果).中国计划免疫,2005,11(3):204-207. [5]张申英,王耆煌.乙型肝炎疫苗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刊,2003,5(3):213-214. [6]Zhang W,Han L,Lin C,et al. Surface antibody and cytokine response to recombinant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CHO)hepatitis B vaccine[J]. Vaccine,2011,29(37):6276-6282. [7]Zhang Q,Zhong J,Huan L. Expre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determinants in Lactococcus lactis for oral vaccinatio

佐剂的研究进展

佐剂的研究进展 “Adjuvant”,即佐剂,最早来源于希腊语“adjuvare”,也就是帮助的意思[1]。随着DNA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等新型疫苗不断涌现,免疫佐剂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佐剂的发展迅猛,多种新型佐剂层出不穷,人们对佐剂的作用机理亦有更深入的认识. 佐剂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佐剂(Adjuvants)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应用,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而本身并无抗原性的物质,又称免疫佐剂或抗原佐剂。佐剂被用来增强疫苗的免疫反应已有近80年的历史,1925年,法国兽医免疫学家Ranmon发现疫苗中某些物质的佐剂作用,1926年Glenny证明明矾具有佐剂作用,1951年Freund研制成弗氏佐剂。目前我国对蜂胶佐剂、油乳佐剂、核酸佐剂、细胞因子佐剂等新型佐剂的研究也有迅速发展。 1免疫佐剂的功能 佐剂可选择性地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如:弗氏完全佐剂(FCA)是细胞免疫的强刺激剂,也能刺激体液免疫;弗氏不完全佐剂(FIA)仅能刺激体液免疫。改变体液抗体的种类IgG 亚类和抗体的亲和性,如壳聚糖、氧化甘露聚糖。佐剂还可改变抗原的构型,使疫苗诱导T辅助细胞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HL)反应。如免疫刺激复合物。佐剂可改变免疫反应为MHCⅠ型或MHCⅡ型。如:白细胞介素4(IL-4)能上调MHCⅠ类抗原,IL-1可诱导MHCⅡ类反

应。佐剂还能改变T辅助细胞(Th1和Th2)的免疫反应。FCA可诱导Th1型细胞因子,IL-18、IL-12也可强烈诱导Th1型细胞因子产生;FIA则是典型的只诱导Th2型细胞因子。 2免疫佐剂的分类 目前,经动物实验证实有佐剂作用的物质多达百种以上,按佐剂作用可将其分为2类:①贮存型佐剂,即能以吸附成其他方式粘着抗原物质,注入机体后,可使抗原存留在一定的接种部位,并逐渐往周围释放,以延长抗原的作用时间,如铝佐剂。②中枢作用型佐剂,即能与抗原一起直接对免疫细胞呈现刺激或激活作用,如细菌内毒素、卡介苗等。按佐剂性质也可将其分为2类:(1)微生物及其亚细胞成分。(2)非微生物类成分:①不溶性铝盐胶体;②油脂类包括福氏完全佐剂(CFA)和不完全佐剂(IFA);③植物提取物;④生化佐剂和细胞因子。 3免疫佐剂作用机理 佐剂增强免疫应答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作用机制包括:①在接种部位形成抗原贮存库,使抗原缓慢释放,延长抗原在局部组织内的滞留时间,较长时间使抗原与免疫细胞接触并激发对抗原的应答。 ②增加抗原表面积,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辅助抗原暴露并将能刺激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抗原表位递呈给免疫细胞。③促进局部的炎症反应,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诱导细胞因子的分泌。 4几种常用的佐剂 4. 1铝佐剂铝佐剂[2](aluminum-containing adjuvants)包括:氢

新型动物疫苗研究进展

第31卷第4期家畜生态学报Vol.31No.4 2010年7月Acta Ecologiae Animalis Domastici J ul.2010 新型动物疫苗研究进展 王洪梅1,宋玲玲1,李瑞国2,武建明1,高运东1,仲跻峰1,何洪彬13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2.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国际合作处 100036) [摘 要] 动物疫苗产业是战略化产业,新型疫苗将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对标记疫苗、 活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列举了相应的市场化产品,并对新型疫苗的发展 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动物疫苗;标记疫苗;活载体疫苗 [中图分类号] S8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5228(2010)0420109204 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新型疾病暴发之快前所未有,平均每年一种新疾病,70%为人畜共患病。由于新型疾病正逐渐具有更强的抗药性,医学发展赶不上疾病的变化,人类健康面临严峻威胁。疫苗的研究和应用是防控传染病(包括人畜共患病)的重要手段,在生命科学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经典疫苗主要是指能诱导机体产生主动免疫的细菌性制剂、病毒性制剂以及类毒素等,尽管该类疫苗在疫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及活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不断涌现。本文综述了动物新型疫苗的研发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 动物疫苗产业发展概况 1997年全球动物疫苗市场已达24亿美元,年增长率约为8%。亚洲发展中国家畜牧业发展比重大,动物疫苗市场需求年均增长在14%左右,其中家畜用疫苗超过44%,宠物用疫苗占30%,家禽用疫苗占14%。 我国每年出栏的生猪、肉牛、羊和家禽分别超过6亿只、5千万头、2亿头和90亿羽,奶牛存栏数超过1200万头,动物免疫群体数量庞大。据估计,动物用药的市场规模大约在500亿元左右,动物疫苗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规模化养殖,特别是高密度养殖,提高了禽畜的疫病传染几率,促进了对疫苗产品的需求。养殖户大量使用农药和抗生素抵御疫病,造成禽畜产品体内抗生素和农药残留超标,使我国禽畜产品的出口受阻,故疫苗的使用将是疫病防控的主要手段。动物疫情频繁,疫病种类多,而且有70%左右的疫病是人畜共感染,如禽流感、结核病、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等,为了保证人类的健康,就必须阻断上述疫病对禽畜的感染和危害。国外多价疫苗已经基本替代了传统单价疫苗,新型疫苗部分替代了传统疫苗,但国内尚处起步阶段,动物疫苗的升级换代将带来很大的增长空间。宠物疫苗扩大了动物疫苗的应用领域,据估计,宠物疫苗市场约3亿元,国内企业商品化的宠物疫苗很少,约占1%左右,主要是进口产品。综上所述,我国动物疫苗产业是战略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必将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 新型疫苗研究现状 伴随着分子免疫学的日新月异、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的不断完善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疫苗制造技术和免疫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产生了多种新型疫苗,包括多肽/表位疫苗、核酸疫苗、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活载体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缺失疫苗和植 ①[收稿日期] 2010201214 [基金项目] 山东省科技攻关课题(2009GG20002032);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2009ZX080072006B);山东农科院“杰出人才”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8D20) [作者简介] 王洪梅(19742),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动物生物技术。E2mail:homey68@https://www.360docs.net/doc/959925816.html,  3 [通讯作者] 何洪彬(19672),男,黑龙江讷河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预防兽医。E2mail:hongbinh@hot https://www.360docs.net/doc/959925816.html,

新型佐剂疫苗商业策划书2014

新型佐剂疫苗商业策划书2014 导读:本文新型佐剂疫苗商业策划书2014,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章摘要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简介 三、项目竞争优势 第二章项目公司概况 一、公司基本信息 二、公司治理与管理团队 (一)组织结构 (二)管理团队 三、公司主营业务 四、公司财务简析 第三章产品与技术 一、新型佐剂疫苗主要产品介绍 (一)主要产品 (二)产品系列 (三)产品功能 (四)产品的竞争优势 二、新型佐剂疫苗产品的市场定位

(一)市场定位 (二)产品应用案例 三、新型佐剂疫苗产品制造 (一)产品生产制造方式 (二)生产工艺流程 (三)质量控制 四、技术与研发 (一)技术背景 (二)关键技术介绍 (三)产品应用推广情况 (四)研发实力 (五)公司现有的和正在申请的知识权 (六)公司持续创新安排 第四章企业管理 一、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二、企业文化 第五章新型佐剂疫苗行业及市场分析 行业历史与前景,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行业竞争对手及本公司竞争优势,未来市场销售预测 一、新型佐剂疫苗行业概况 二、新型佐剂疫苗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1、国家政策

2、地方支持鼓励性政策 三、新型佐剂疫苗市场及需求分析新型佐剂疫苗市场规模增长趋势第六章发展规划 一、盈利/商业模式 二、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 三、业务发展计划 第七章市场营销 一、新型佐剂疫苗营销战略 1、营销战略目标 2、4P’S营销组合 3、4C营销组合 二、新型佐剂疫苗市场推广方式第八章融资说明 一、资金需求 二、资金使用规划 三、投资者权利 四、投资退出设想 五、公司价格评估 第九章项目财务评价 一、基本财务数据假设 二、销售收入预测与成本费用估算

中药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概况.

中药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概况 疫苗的应用对于控制人类和动物疾病的流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正在开发的新型疫苗如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等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和低毒性,但免疫原性较差,诱导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不够强,有必要配合安全高效的佐剂来增强其免疫原性或增强宿主对抗原的保护性应答。中药是我国的宝贵遗产,与合成药物相比,具有不良反应少、毒副作用小、多效性、无依赖性等特点,并对机体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加之在使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已成为疫苗佐剂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对目前中药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 1. 1 对细胞免疫的促进作用细胞免疫是机体T细胞所介导的一种重要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黄芪对正常小鼠胸腺具有显著增重作用,可使刀豆蛋白 A(ConA) 激发的T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增强。代飞燕等配制加工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显著提高土杂鸡日增重及淋巴细胞转化率。香菇多糖能使脾虚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绵羊红细胞致敏小鼠溶血素( IgM) 含量、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2 ( IL22) 含量及脾细胞中的T 细胞亚群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1. 2 对体液免疫的促进作用体液免疫是机体B细胞介导的另一种重要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许多中草药及复方能促进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的生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穿心莲能显著提高肉鸡新城疫HI 抗体滴度水平及血清球蛋白含量[1 ] 。史万玉等[ 2 ] 将黄芪和淫羊藿配置成黄藿散,显示其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张磊等[ 3 ] 证实玉屏风散中的防风能显著增加免疫低下小鼠溶血素抗体的生成,并提示多糖成分是玉屏风散及其组成药物免疫干预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1. 3 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因子是免疫活性细胞和相关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一类蛋白性物质。当归多糖中α21 ,4 和α21 ,6 键的化学结构有利于干扰素( IFN) 的诱生;黄芪多糖有显著促进IL22 产生能力;香菇多糖体内外均可增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白介素21 ( IL21) ,且能提高免疫细胞对IL22 的敏感性;淫羊藿多糖亦可促进小鼠胸腺和脾脏细胞产生IL22 。1. 4 活化补体已发现柴胡、艾叶、当归、茯苓、香菇、车前子、红枣等体内外有升补体作用。另有研究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种不同精制中药饲料添加剂,结果表明,2 种中药饲料添加剂能有效地防止保育阶段的仔猪发生腹泻,改善生长性能,并能促进免疫球蛋白( IgA , IgM , IgG) 、补体C3 、C4 和 IL22 的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1. 5 参与调节神经2内分泌2免疫(NIM) 网络近期研究表明,中药在体内的作用不仅只与免疫系统的作用有关,而且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也密切相关。牛膝多糖体内能增强脂多糖(L PS) 诱导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2α( TNF2α) 的作用,且能促进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提高一氧化氮合成酶(NOS) 的活性; 淫羊藿多糖( EPS) 和枸杞多糖(LBP) 可使老年大鼠下丘脑和皮质β2内啡肽含量和1L22 、N 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明显增强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功能。 2 中药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