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剂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中国使用铝佐剂的用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使用铝佐剂的用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使用铝佐剂的用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铝佐剂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许多行业中被用作辅助剂和添加剂。

铝佐剂具有优良的凝结和稳定性能,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领域。

然而,随着对铝佐剂使用的频繁和广泛,相关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使用铝佐剂的用量,并探讨其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影响。

通过对相关研究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我们将全面了解中国使用铝佐剂的情况,并评估其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对铝佐剂的定义和用途进行介绍。

通过了解铝佐剂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应用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中国使用的背景和现状。

接着,我们将详细研究中国使用铝佐剂的情况。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我们将揭示中国不同领域对铝佐剂的需求量和使用量。

通过比较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情况,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进一步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评估铝佐剂用量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通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有数据,我们将探讨铝佐剂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为未来的研究和政策提供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使用铝佐剂的情况,并加深对其潜在影响的认识。

这将有助于相关行业和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同时,我们也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探讨中国使用铝佐剂的用量情况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第二章:铝佐剂的定义和用途此章节将会对铝佐剂进行定义,并介绍其在各个领域中的用途。

我们将探讨铝佐剂在工业、农业以及医药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以及作为添加剂时的使用情况。

第三章:中国使用铝佐剂的情况此章节将会详细介绍中国在不同领域使用铝佐剂的情况。

我们将针对工业、农业和医药等行业,研究中国的使用量、使用方式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我国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我国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缺 点 ,如轻度 局部 反应 ,形成 肉芽肿 ,甚至 发生局 活性物 质 , 些活性 物质 又增 强 了体 液免疫 和细 胞 这 部 无菌性 脓肿 。 外 ,铝胶 疫苗冻 后胶 体状 态被破 免疫 。 此 坏 ,不 能冷冻 干燥 ,需要在 低温 状态 下运输 ,分批 1 微 生 物成 分佐 剂 某些 微 生物 或微 生物 菌体 . 3 制 备相 同的疫苗 比较 困难 。 磷酸 三钙佐 剂与 铝胶 一 成分 同抗 原一起 注射 时 ,具有 明显 的佐剂效 应 。已
维普资讯
山东畜牧兽医
20 年第 2 卷 08 9
我 国免疫佐 剂的研 究进展
刘悦 竹 ( 山东立鼎生物技术研究所 济南 202 ) 王 允 超 50 2 ( 岛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 ) 青
崔金 生 (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摘要
了展 望 。
中 图分 类 号 :¥ 5 824
12 年 法 国 兽 医 免 疫 学 家 拉 蒙 ( s n 盐量 高 ,贮 存 日久有 结 晶沉 淀 。 95 Gat o R mo ) a n 发现 在疫苗 中加 入某些 与之 无关 的物质 可 1 油乳 佐 剂 油 乳佐 剂 中含 有 油和 乳化 剂 ,它 . 2 以特异 性地 增强机 体 的免疫 反应【。此 后 ,许 多国 的作 用机 制是抗 原包被 在 油相形 成 的微 结构 内, l J 使
样 具有 吸附抗 原 作用 ,使用 更加 简便 ,但缺 点是 含 经证 明有 佐剂活 性 的微生物 有分枝 杆菌 及其 成分 ;
家 都 不 同 程 度 地 开 展 了 这 方 面 的 研 究 。 佐 剂 之形 成贮存 库 而缓慢释 放 , 激机 体免疫 细胞 产生 刺
( du at) A jvns 是先 于抗 原或 与抗 原 同时应用 ,能非 抗 体 。油 乳佐剂 主 要有 弗 氏佐 剂 ,佐 剂.5 白油 6,

浅谈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浅谈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浅谈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展开全文1.前言佐剂(adjuvant)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djuvare”,其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射,可有效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

免疫佐剂有诸多优点,如减少免疫针次、减少抗原用量、增强免疫反应等。

l926年,Glenny首次发现铝佐剂具有免疫增强作用[1]。

20世纪30年代,Freund发明了弗氏佐剂[2]。

1956年,Johnson发现来自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内毒素具有佐剂活性[3]。

1974年,Ellouz等人的研究表明,分枝杆菌的胞壁酰二肽也具有佐剂活性[4]。

此外,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脂质体、生物可降解微球也可诱导粘膜表面产生抗体[5,6]。

在20世纪初期,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新型疫苗佐剂,但唯一获批上市的只有铝佐剂。

20世纪90年代以后,几种新型佐剂陆续被批准上市(图1),改变了铝佐剂是唯一被批准用于人用疫苗佐剂的历史。

2.疫苗佐剂的分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疫苗,对疫苗佐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出现很多新型佐剂,但多数佐剂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表1)。

疫苗佐剂种类丰富,因此分类方式也较多。

按应用可分为3类:免疫调节分子、投递系统及免疫调节和投递复合系统,免疫调节分子包括T oll样受体(TLRs)、NOD样受体(NLRs)、C-型凝集素、RIG-I样受体等天然免疫受体;投递系统包括脂质体和病毒颗粒。

按类型可分为颗粒型和非颗粒型佐剂,颗粒型佐剂包括铝盐、油包水乳剂、水包油乳剂、纳米颗粒、微小颗粒、脂质体、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非颗粒佐剂包括胞壁酰二肽及其衍生物、非离子型嵌段共聚体、皂苷、脂质A、细胞因子、衍生多糖、细菌毒素等[7]。

按作用机制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抗原保留,如铝盐、MF59等乳剂;第二类为抗原摄取,如ISCOM、铝盐、脂质体、QS21;第三类为激活免疫反应,如CpG、MLP等;第四类为活化细胞因子,如IL-1、IL-2 、IL-18等。

关于脂质体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关于脂质体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二)制备脂质体的方式
在制备脂质体时,最常用的方法是传统薄膜蒸发法,使用这种方法制备脂质体不仅操作简单,程序也较少,因此备受人们欢迎。流感性病毒是一种囊膜病毒,这种病毒对有机溶剂具有敏感性。在制备流感疫苗脂质体时,使用薄膜蒸发被动载药法,能够使有机溶剂与疫苗之间无法直接接触。虽然薄膜蒸发被动载药法是一种有效的脂质体制备方法,但其也存在缺点,那就是残留的有机溶剂会大大减少蛋白质药物的生物活性。
(二)脂质体疫苗具有广泛性
不论是脂质体的组成还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都可以按照要求进行定制,使其达到特定的要求。亲水性抗原在脂质体的表面,亲脂性抗原包裹在亲脂空间内,在这两种抗原的包裹下,任何性质的抗原都经过纸质体理化性质调节后,都可以适应不同的电荷、不同的分子量大小,并且都可以被包裹。[4]
(三)脂质体疫苗具有靶向性
[6]瓦晓霞.添加脂质体和明矾佐剂的戊肝病毒的重组中和表位蛋白免疫小鼠的不同免疫效应[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7,45(05):58.
参考文献
[1]赵巍,喻刚,郝鹏亮,韩锡鑫,黄晓媛,杨晓明.阳离子脂质体DOTAP佐剂对H5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6,44(02):1-9.
[2]喻刚,郝鹏亮,韩锡鑫,韩静,赵巍,黄晓媛,杨晓明.阳离子脂质体DOTAP作为乙肝疫苗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6,29(10):1017-1020+1026.
三、脂质体疫苗的研究进展
(一)脂质体疫苗具有安全性与耐受性
InflexalV自从得到批准使用后,目前已经有四十多个国家在使用。InflexalV不仅有着较高的安全性,还有着较高的耐受性,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InflexalV使用次数高达七千多万次。脂质体是由类细胞膜材料组成,能够进行生物降解[3]。

2022佐剂行业深度报告:疫苗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2022佐剂行业深度报告:疫苗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佐剂可以促进抗 原提呈细胞的活 化与成熟、增强 T细胞的功能。
增强抗原 提呈
增加抗原 吞噬
图3 :佐剂的作用机制
缓释抗原
1. 佐剂的介绍及发展历程2. 佐剂的分类及作用原理3. 佐剂的产业链分析4. 佐剂的相关企业5. 投资分析意见及风险提示
主要内容
7
无机盐类佐剂无机盐类佐剂主要是铝及镁 的盐类化合物,是人类最早 发现以及使用最广泛的疫苗 佐剂。大量的临床免疫试验 认为铝佐剂能够刺激机体产 生强大的体液免疫,但会引 起注射部位反应,诱导细胞 免疫的能力较弱。
疫苗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佐剂行业深度报告
பைடு நூலகம்
1. 佐剂的介绍及发展历程2. 佐剂的分类及作用原理3. 佐剂的产业链分析4. 佐剂的相关企业5. 投资分析意见及风险提示
主要内容
3
1 佐剂 (Adjuvant) 又称免疫调节剂或免疫增强剂 (Immunepotentiator) ,是作为 疫苗的一种添加剂 ,当它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注入机体后 ,能够增强机体对抗原的 免疫应答或者改变免疫反应的类型 ,属于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 ,而其本身无抗原性。 理想的佐剂不仅能够增强免疫反应 ,而且能使机体获得最佳的保护性免疫。1 佐剂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在马接种白喉毒素的部位产生了一个脓肿 ,此处的特异性抗体 滴度较高 ,随后发现脓肿是注射了不相关的物质所产生的 ,此物质增加了抗类毒素的免疫反应。 1926年Glenny等人证明 ,吸附在明矾上的白喉毒素疫苗具有佐剂活性的物质是铝化合物。直至今 日 ,以铝为基础的化合物仍然是主要的人用佐剂。图1 :佐剂的概念提出
1.3 佐剂作用机制的概述
抗原混合佐剂注入 机体以后,改变了 抗原的物理性状, 可使抗原物质缓慢地释放、延长抗原 的作用时间。

我国疫苗佐剂的研究发展现状

我国疫苗佐剂的研究发展现状

【 9 】 赵晓芳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 “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J ] . 兰州学
刊, 2 0 1 4 , 9 : 1 2 9 - 1 3 6 .
我 国疫苗佐剂 的研 究发展现状
郭 鑫
( 唐 山怡 安 生物工 程有 限公 司 0 6 3 0 0 0)
摘要 :疫苗佐 剂是能够非特异性地 改变或增强机体 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 答、发挥辅助作 用的一 类物质。佐剂能够诱发机体 产生长期、 高效 的特异性免 疫反应。
2 0 1 5 年 6 月 第 6 期
F a m i l y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d o c t o r
家庭心理医生
综 述
3讨 论
生命 质量作为一 种综合健康 的评价指标 ,越来越 受到关注 。有研 究表明 , s F — l 2 量表 可用于评 价中国文化背景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 本次调查结 果显示 , 与非 空巢老人相比 , 空巢老人的生命质量较差 , 尤其在心理总评方 面。而且绝对 空巢老人 和无子女老人在活力与精神健康方面的 问题更加突 出。 这与 国内相关研 究 的结论 相似 。 本次 调查显 示女性空巢老人在躯体健康评价方面要低于男性 , 这提示我们今 后在社 区服务中更要重点关注女性空巢老人 的健康需求 , 多提供针对女性 的健康 体检 服务。文化程度越高的空巢老人 , 其生命质量相对越高 。 因为文化程度高 的 空巢 老人 具有更加正确的健康观念 ,更愿意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较 多的保健 知识 。 自己往往 具有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教养 , 大多数情况下能很好的调节 自己的心理状 态 以适 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 本 次调查显示 坚持体育锻炼及 良好的睡 眠质量 对空巢老人 的生命质量有正 向影 响。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慢性疾病 的患病率 ,增强老年人 的体质 。另一方 面, 合理锻炼 可使神经系统功能活动正常 , 使情绪处 于 自然平稳 状态 , 有利于老年人 的心理健 康。 睡眠是精神调节和能量储存 的重要方 式。 睡眠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生 活质 量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影响老年人的 日常生 活,还会影 响其情绪 。作为社

2022佐剂行业深度报告:疫苗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2022佐剂行业深度报告:疫苗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1.3 佐剂作用机制的概述
抗原混合佐剂注入 机体以后,改变了 抗原的物理性状, 可使抗原物质缓慢地释放、延长抗原 的作用时间。
刺激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释放
佐剂能刺激机体 产生细胞因子以 及趋化因子,增 强免疫细胞向免疫部位的募集。
佐剂吸附了抗原 后,增加了抗原 的表面积,使抗 原易于被抗原提呈细胞吞噬。
MF59 佐剂的作用机制为首先激 活注射部位的巨噬细胞和DC细胞, 这些细胞产生趋化因子(如CCL2、 CXCL8、CCL4和CCL5 ),进而 将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和DC细胞等免疫细胞募 集到注射部位,增加了抗原的摄 取和递呈效率,进一步增加了抗 原递呈细胞进入淋巴结,可以更 好地激活T细胞和B细胞产生免疫 反应。
佐剂可以促进抗 原提呈细胞的活 化与成熟、增强 T细胞的功能。
增强抗原 提呈
增加抗原 吞噬
图3 :佐剂的作用机制
缓释抗原
1. 佐剂的介绍及发展历程2. 佐剂的分类及作用原理3. 佐剂的产业链分析4. 佐剂的相关企业5. 投资分析意见及风险提示
主要内容
7
无机盐类佐剂无机盐类佐剂主要是铝及镁 的盐类化合物,是人类最早 发现以及使用最广泛的疫苗 佐剂。大量的临床免疫试验 认为铝佐剂能够刺激机体产 生强大的体液免疫,但会引 起注射部位反应,诱导细胞 免疫的能力较弱。
图4 :铝佐剂的作用机制
炭疽(Anthrax)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aptacel、Infanrix)无细胞百白破-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 (Kinrix、 Quadracel)无细胞百白破-乙肝-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 (Pediarix)无细胞百白破-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 (Pentacel) 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疫苗 (Tenivac、 Mass Biologics)成人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Adacel、 Boostrix)甲型肝炎疫苗 (Havrix、Vaqta)乙型肝炎疫苗 (Engerix-B、 Recombivax)甲乙型肝炎混合疫苗(Twinrix)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PedvaxHIB)四价/九价HPV疫苗 (Gardasil 4/9)乙型脑膜炎疫苗(Ixiaro)B型脑膜炎疫苗 (Bexsero, Trumenba)13价肺炎结合疫苗(Prevnar 13)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2020年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和社会活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此次疫情也再次凸显了疫苗的重要性,疫苗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防止病毒的感染,降低疫情的风险程度。

疫苗的效果取决于其佐剂(adjuvant)的质量,佐剂是指增强疫苗免疫原性的辅助物质。

佐剂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激活免疫细胞,提高疫苗的抗原识别,增强抗原的清除和持久性,和调节免疫反应的类型和程度等。

传统佐剂多基于铝盐和油剂类型,但是这些佐剂有一些缺陷,比如无法刺激细胞因子的产生,不能很好地激发细胞免疫反应。

因此,需要开发新型佐剂来提高疫苗的效果。

针对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研究人员尝试利用多种原材料调配不同的佐剂策略。

一些研究采用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细菌毒素以及蛋白质等作为佐剂,这些佐剂均对疫苗制备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Tick-borne encephalitis vaccine就是一种基于细菌毒素和蛋白质的复合佐剂疫苗,可以产生强烈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另外,目前在新型佐剂领域也有研究人员探索利用代谢物作为佐剂的策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体内一些代谢产物可以有效地刺激免疫细胞以及促进免疫反应。

例如,尿酸和胆汁酸等化合物被发现能够作为佐剂增强速效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的免疫原性,并且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

板蓝根中的化合物利用技术是近期的创新,它是中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型天然佐剂。

研究表明,板蓝根中的化合物能够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和NOD样受体来激活获得性和先天性免疫反应,从而提高疫苗效率。

将板蓝根中的化合物添加到禽流感疫苗中,可显著提高疫苗在家禽体内的免疫原性。

总之,开发新型佐剂是提高兽用疫苗效率的关键。

既有的佐剂类型有缺陷,因此有必要寻求新型佐剂类型以及新的佐剂策略,以提高兽用疫苗制品的效力,降低风险程度,以保护动物健康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佐剂的研究现状【摘要】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佐剂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综合免疫佐剂研究多方面资料和最新观点,就免疫佐剂研究概况作一综述,着重介绍几种新型的佐剂的特点,并就其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开发研制高效、低毒、结构新颖的免疫佐剂提供参考。

【关键字】免疫佐剂研究佐剂是先于抗原或同时注射于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而本身并无抗原性的物质,又称免疫佐剂。

从巴斯德至今近百年来已开发了许多菌苗和疫苗,但传统的菌疫苗一般多为全菌或全病毒制成,其中含有大量非免疫原性物质,这些物质除具有毒副作用外也有佐剂作用,所以一般不需要外加佐剂。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免疫佐剂并未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直到1925年,法国免疫学家兼兽医Gaston Ramon发现在疫苗中加入某些与之无关的物质可以特异地增强机体对白喉和破伤风毒素的抵抗反应[1],从此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现在,由于高度纯化的新型疫苗的生产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而常规的佐剂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使之很难适应新型疫苗的发展,因此新的研究工作已经逐渐引起科研工作者的注意。

20世纪60年代,原苏联喀山医学院就对蜂胶影响动物机体免疫活性方面进行了观察,通过对小鼠、豚鼠、家兔等实验证明应用蜂胶或配合抗原进入机体,能促进机体免疫过程。

1981年Kreuter首次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疫苗佐剂,证明纳米粒子佐剂既能提高细胞免疫,又能提高体液免疫。

1998年Moldoveanu 等最早报道CpG ODN 联合灭活流感病毒免疫小鼠能诱导产生比常规佐剂更高的血清特异性抗体。

这些新型佐剂能克服常规佐剂的一些缺陷,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常用的佐剂有铝盐、油乳、蜂胶、多糖、微生物、氟氏(FA)佐剂、γ- 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糖苷及复方中药佐剂等,新型免疫佐剂有核酸、CpG、补体、纳米、脂质体(LIP)等。

下面就几种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的综述。

1 佐剂作用机理Cox[2]等提出了佐剂增强免疫应答5种可能的机制:1.1 免疫调节作用众多佐剂具有调节细胞因子网络的能力。

不同的佐剂诱导抗原提呈细胞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促使Th前体细胞向Th1或Th2不同的亚型分化。

1.2 抗原提呈作用某些佐剂能保持抗原构象的完整性,并将其呈递给合适的免疫效应因子。

当佐剂与抗原以更有效的维护构象表位的方式结合时,可提高抗原的体内作用,延长抗原屏蔽时间.1.3 诱导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应答通过与细胞膜融合或保护抗原肽,佐剂可促进相应肽掺入MHC类分子并维持二者结合,同时期望通过诱导IFN-γ和TNF-α来提高肽MHC类分子的表达。

1.4 靶向作用指佐剂通过激发APC摄取和传递抗原,进而向免疫效应细胞提呈免疫原的能力。

此种调节有助于免疫系统获得足量免疫原以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1.5 抗原贮存作用以铝佐剂和油包水佐剂为代表的短期贮存,可将抗原捕获在注射部位免受肝脏清除,像合成多聚体微球等长期贮存的佐剂,可贮存抗原以提供持续和脉冲式释。

而纳米佐剂增强疫苗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纳米粒子与疫苗抗原的结合方式、结合比例等对疫苗抗原有保护性作用,保护抗原免受机体各种酶的降解;抗原物质与纳米粒子结合后更有利于被APC靶向摄取(纳米佐剂和抗原组成的超小体积的微粒是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的首选吞噬目标;长效缓释,随着纳米佐剂粒子的降解,抗原可持续释放。

对于纳米佐剂的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因为只有弄清作用机制后,才能根据其机制找到佐剂最大免疫刺激作用和最小不良反应的平衡点,将纳米佐剂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人体。

2·几种新型佐剂的特点2.1 脂质体(LIP)LIP 是人工合成的双分子层的单层磷脂或多层可溶性物质隔开的呈同心圆的微环体脂质小囊,可包裹各种物质及疫苗,该载体主要由磷酸类脂、胆固醇、硬脂胺等组成的单层或多层双分子夹水结构,在体内趋向于沉积在肝、脾、淋巴结等网状内皮巨噬系统中,它既是抗原也是免疫佐剂,由于其膜结构致密,抗原不易漏出,能长久的将抗原传递给适免疫细胞,促进抗原对抗原提呈细胞的定向作用。

LIP 既无毒性,又无免疫原性以及在体内的可降解性,不会在体内引起类似弗氏佐剂所引起的损伤,是一种优良佐剂[3]。

刘湘涛等报道用LIP 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荚膜多糖(CPS)配制的疫苗比用油乳剂、明矾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复合物为佐剂的效果好。

Novasomes 是目前研制的一种新型脂质体样系统用于黏膜免疫,该系统为非磷脂亲水脂分子,在体内稳定性比常规LIP 好,而且价廉、易制备,是一种很好的免疫佐剂。

2.2 纳米粒子佐剂纳米粒子能穿透组织间隙,也可通过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且分布面极广,易被消化和吸收,从而可最大限度的提高利用率。

而且包裹或表面结合抗原的纳米粒子能使蛋白抗原的表面充分暴露,同时使抗原结构更稳定,能促进淋巴集结的摄取,在体内能引起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大量的实验都表明,纳米粒子佐剂可有效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粘膜免疫。

美国密歇根州大学生物纳米科技中心,将小鼠免疫流感病毒A和纳米乳剂的混合物免疫小鼠,20 d 后用致死剂量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结果免疫动物受到了完全的保护,而接种了甲醛灭活病毒或纳米乳剂的小鼠,则发展为病毒性肺炎,6 d后死亡[4]。

Stieneker 等发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粒子对大鼠体内的AIDS疫苗起辅助作用时,与氢氧化铝辅助作用相比,抗体的滴度要高出100~1 000倍[5]。

在国内,何萍,吕凤林等人通过自制纳米铝佐剂,研究其对乙型肝炎病毒和狂犬病毒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结果纳米铝佐剂在诱导HBsAg 和Rabies疫苗体液免疫应答的早期优于常规铝佐剂, 能够快速地激活和提高小鼠和豚鼠的免疫应答和应答水平[6]。

钟石根等将钙纳米粒子与NP30 制备成Ca-NP30 结合物, 免疫小鼠后发现钙纳米粒子可增强NP30对宿主的保护性作用,减虫率明显提高[7]。

柴家前等通过专门技术制备纳米蜂胶颗粒(NPP),发现NPP使雏鸡血液中的T 淋巴细胞比率和RBC2C3bR花环率都极显著增加, 而RBC2IC花环率显著降低[8]。

纳米佐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可避免传统疫苗的载体效应发生,还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制剂的均匀性、分散性和吸收性,具有较理想的免疫增强作用。

2.3 复合佐剂研究表明,单独使用抗原或仅应用某一种佐剂,对改善抗原的反应强度、免疫力维持时间、免疫耐受等作用有限,而使用复合佐剂的疫苗比使用单一佐剂的疫苗,可以诱导更强的免疫反应,因此,将不同类型佐剂配合研制复合免疫佐剂成为佐剂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已开发的多种复合佐剂,如中西药复合佐剂,CpG-ODN 和氢氧化铝复合佐剂等,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动物试验,证明复方佐剂比单一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更好。

[9]大量研究资料证明,中药复方可作为佐剂,具有调节各种免疫细胞活性、细胞因子和抗体水平的作用,能促进特异性免疫活性细胞产生、免疫器官发育、红细胞免疫作用等功能,从而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复方中药作为免疫增强剂,无论是单独使用或与疫苗的联合使用,都能够显著提高抗体效价。

曹国文等[10]以枸杞子、菟丝子等多味中药研制而成的免疫增强剂中药复方,拌料饲喂鸡传染性法氏囊强毒(IBDV)攻毒后的鸡,试验证明,复方中药能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抵抗力;陈德坤等[11]以黄芪、党参及淫羊藿等中药的提取物制成为复合佐剂,研究其对新城疫Ⅱ系疫苗的佐剂效应,结果表明,疫苗与复合佐剂的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免疫鸡的抗体效价及维持时间。

西药复合佐剂,氢氧化锌和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均可作为免疫刺激剂。

施建东等[12]在甲肝、乙肝混合抗原中加入不同配比的氢氧化锌和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制成复合佐剂,经皮下免疫ICR 小鼠,结果表明LHA 与氢氧化锌按一定剂量配比混合后,甲肝、乙肝混合抗原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和时间内,诱导的免疫增强效应及抗体持续时间优于铝盐佐剂。

也有相关的研究表明硫酸乙酰肝素与氢氧化锌联合佐剂能有效诱导小鼠增强对HBsAg 的特异性反应,诱导小鼠增强对重组HCV 抗原多肽表位疫苗的体液免疫。

中西药复合佐剂,在吕殿红等的研究中,以具有补益功能的黄芪等结合维生素 E 和左旋咪唑(Levamisol,LMS)配制成两组复方免疫增强剂,研究其对鸡免疫抗体的影响。

结果表明中西药联合使用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应答。

[13]复合黏膜免疫佐剂,南京农业大学以CpG DNA 和胆酸钠按质量比为5∶2 混合或配合制成复合佐剂,用于禽流感灭活抗原的鼻腔免疫,实验证明复合佐剂配合禽流感灭活抗原能够有效提高黏膜局部免疫和全身体液免疫力,为禽流感的预防提供了一条较理想的免疫途径[14]。

2.4 CpG序列CpG序列是指一类以非甲基化的胞嘧啶和鸟嘌呤核苷酸(CpG)为核心的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CpG序列可激活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产生大量的多种细胞因子,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效应.CpG序列作为免疫佐剂有如下特点: (1)与常用的氢氧化铝佐剂具有协同作用; (2)一些能与铝混合的减毒活疫苗或多价疫苗则可单独使用CpG-ODN增强其免疫原性; (3)应用范围广.其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 CpG作为疫苗佐剂,能增强鸡蛋溶菌酶、卵白蛋白、肿瘤抗原、传染性乙肝疫苗和流感疫苗等抗原的免疫效果,能加强不同DNA疫苗免疫反应;另一方面, CpG的免疫佐剂作用在小鼠和灵长类中均已得到证实。

许洪林[14]等人通过体外试验确定了研究人CpG-ODN的动物模型,评价了人CpG-ODN在动物模型中对HbsA疫苗佐剂活性;据报道,目前CpG作为人乙肝疫苗佐剂已进入临床试验.虽然CpG-ODN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但是还是有许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如它的免疫激活机制、免疫剂量(实验表明,高剂量CpG-ODN及重复给药能导致毒性效应)和最适免疫途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5补体分子佐剂补体C3分子是连接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之一。

最近有人用C3d 分子作为佐剂来增强DNA免疫应答。

C3d与特异性受体CR2结合后, 能提供共刺激信号,促进B细胞活化,促进抗体的亲和性成熟,维持免疫记忆,对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很强的正调控作用。

Suradhat等将1~2个C3d编码基因与2种不同抗原编码基因———牛轮状病毒VP7或牛1型疱疹病毒糖蛋白(gD)基因重组,免疫小鼠后发现1个拷贝C3d抑制了特异性抗体水平,2个拷贝的C3d分子效果更加明显,脾细胞中抗原特异性IFN-r、IL-4分泌细胞的频率也有明显的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