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价值观
哲学与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哲学与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积极意义第一篇:哲学与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积极意义一.哲学是什么?教材上的定义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却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两者的论述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
前者是从哲学的构成方面来说的,后者则强调了哲学对人生意义。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生,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哲学最高的境界。
二.比较各哲学流派,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最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将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宗明义,他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
他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都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看待我们的世界。
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思想是对唯心主义最彻底的打击。
他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实践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人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前提是认识我们的世界。
有人把实践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上,论文格式因此有了空中楼阁这样的闹剧;有人把实践的成败寄托给“神仙魔法”,于是有了邪教这样的社会毒瘤。
可见,认识的偏失直接导致实践的失误。
好在,马克思主义用强有力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仙魔法,要改变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实践。
因此,我相信,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才会有能力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标准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确认识自我。
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
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联系,还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
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辩证法有着科学的本质和惊人的魅力。
对人生而言,辨证的看待人生,规划人生也极为重要。
比如,眼下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清楚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马克思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
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
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仅仅拥有科学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
就像一个具有化学知识的人,可以制药造福大众,也可以制毒危害人民。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即使从同一个真理性的认识出发,也可以引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行为取向。
比如具有同样化学知识的人,有的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有的可以用来制造毒品危害人民。
可见仅仅拥有科学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
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生产方式的含义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简答题)(1)生产方式是人们向自然界谋取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马哲我的人生价值思考(五篇材料)

马哲我的人生价值思考(五篇材料)第一篇:马哲我的人生价值思考我的人生价值观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人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春蚕的价值在于吐出自己最后一缕蚕丝,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蚕茧;蜡烛的价值是为使昏暗变得光明,献出自己最后的光和热;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让零配件构成一台精密的机器,体现了螺丝钉的价值······一个人不需要活得多么成功,有多么优秀,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自己觉能做到尽职尽责就行,做事要量力而行,但不是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还未经尝试的事物是不会发现它的实质的,要勇敢的去挑战,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想得到、敢不敢做!成功,只不过是一种心态,只要你想成功,并且愿意为成功付出努力,就一定不会是白白付出的。
但是如果你不去付出,那肯定是没有成功的可能了。
你幸福吗?这个答案在自己的生活中一定要是肯定的,即使现在的生活有一点苦涩,有一些酸楚与无奈,但我们也要有一个幸福的心态。
我们要生活得很幸福,要懂得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而不是上天赐予的。
那怎么去追求幸福呢?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学无止境永远是最真实的,同时要记得知足常乐,想要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其中一点就是要降低自己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态度贪心就越重,人活的也会很累,相反,放下自己/ 5的欲望包袱,就会生活的很快乐。
要知道,行囊很重的人永远走不快而且走的不舒服。
过多的在乎他人目光也会使自己过得不快乐,不要去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你不可能去让全世界人只有一个观点,只有一个思想。
只有一个思想的是机器,不是人,人生之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交织。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生价值观学院:美术学院指导老师:****名:**学号:************专业:产品设计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生价值观摘要:价值体系是由众多价值观念构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价值体系中占据不同的位置,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对价值体系的影响最大。
任何价值体系都有两个核心价值观念,一个是劳动观念,另一个是地位观念。
关键词:价值观念/劳动观念/地位观念正文:一个完善的价值体系由涉及生活各个领域的多种价值观念所构成,体系内部的价值观念在价值方向和价值精神上是一致的,可以相互说明、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
在价值体系中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特别重要,它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为价值体系的其他价值观念提供合理性依据。
在众多的价值观念中,只有两个价值观念有资格成为核心价值观念,这两个价值观念就是劳动观念和地位观念。
价值体系不是由价值物构成的,而是由价值观念构成的。
构成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念既有观念层次上的,也有心理层次上的;既可以表现在文化典籍中,也可以表现在日常行为中。
人们通常认为价值观念都是观念层次上的,都是人能明确意识到的,其实不然,除了观念层次的价值观念之外,还有许多潜藏于心理深层的价值观念,它们也像观念层次的价值观念一样可以作为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标准,而且在许多时候心理层次的价值观念发挥的作用更为强大和持久。
例如,民族精神通常就是由观念层次价值观念积淀而成的心理层次价值观念,它比观念层次的价值观念流传得更为久远,渗透到社会成员的思想感情和日常行为中,在不知不觉之间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追求。
在一个价值体系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念处于主导的地位,有些价值观念处于从属的地位。
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帅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
人们通常以为人生观是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但是人生观不能符合核心价值观念的条件和要求。
马克思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人生观是对待人生的态度。人生观的 核心问题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社会上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对待人生 观的态度,有即时享乐主义、有唯我 主义、有唯情主义、有唯利主义、有 唯权主义、有唯色主义等等,但归纳 起来,都是为了自我,为了生活更加 安逸、浮华、奢侈、糜烂。
2020/5/13
2020/5/13
价值观是人的行为准则,是标准,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能生动的反应一个人的价值观。 每做一件事,思考一个问题,出发点是什么, 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还是从社会利益出发;落 脚点又是什么,是为了钱、权、名、利,还是 为了大家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发展,这些存在 于每个人脑海中的处事标准决定每个人的举止 行为。
2020/5/13
不同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给人们和社 会带来的影响是截然不同 的。
2020/5/13
下面有请三位同学以演讲的形式阐述 马克思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 及这三观对我们的影响
2020/5/13
•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 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2020/5/13
2020/5/13
马克思主义 者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认识对待世界的态度和 立场,目前有两种:一种是唯心的,认为 世界由神创造,或者是人想出来的,是纯 粹的自我意识;一种是唯物的,认为世界 客观存在,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础,思维 是物质的产物,不能离开物质而单独存在。 世界观直接反映了个人思维所处的时代, 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
• 错误的、反动的、非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作用不可低估。
三观总结

学习马克思主义三观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了解马克思三观是什么和对马克思三观的教育内容深入的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
班会内容:首先由宣传委员宣读马克思主义三观的主要内容,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三观。
马克思主义"三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逐渐形成的。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形成的是对于现实世界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
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世界的本质、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等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世界观。
一般说来,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并以此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
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各种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不同的世界观会指导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它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决定着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
人生观的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恋爱观、友谊观、生死观等。
人生观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应当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
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人们对于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在阶级社会里,人生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观。
历史上的剥削阶级曾有过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如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实用主义的人生观、权势主义的人生观,等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观,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生活的道路。
人生观嘛,就是我们看待自己人生的一种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观可不像那些稀里糊涂的想法,它是有着深刻内涵的。
咱就说这世界,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就好比咱过日子,柴米油盐那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你不能光靠空想就把饭做出来吧?人生也是这样,得脚踏实地。
你想追求梦想,那也得一步一个脚印,从实际出发。
比如说你想当个画家,你不能光在那做梦,说我明天就成大师了,你得拿起画笔,从画简单的线条、临摹开始,这就是从物质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构建你的人生。
人在社会里,不是孤零零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观强调人的社会性。
这就跟一群大雁似的,一只大雁飞起来多费劲啊,一群大雁排着队飞,那可就轻松多了。
人也是这样,我们在社会中相互依存。
你看,你每天吃的饭,是农民种出来的;你住的房子,是建筑工人盖起来的;你穿的衣服,是工人做出来的。
咱们都在为别人提供着什么,同时也接受着别人的付出。
所以啊,咱不能只想着自己,得为社会做点啥。
就像蜜蜂一样,每只蜜蜂都辛勤采蜜,蜂巢才能壮大,咱们人也得为这个社会的“蜂巢”添砖加瓦。
那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呢?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观给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路上肯定有坑坑洼洼。
你要是遇到个小土坑就坐在那哭天抹泪的,那你这旅行还怎么继续啊?你得像爬山一样,遇到陡坡咬咬牙就上去了。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困难只是暂时的。
就拿创业来说,可能刚开始的时候资金紧张,产品不好推广,但是只要坚持下去,不断改进产品,拓展市场,说不定哪天就成功了呢。
不能因为眼前的一点挫折就放弃整个未来啊。
在人生价值这一块,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观有独特的见解。
人的价值可不是靠有多少财富、多高的地位来衡量的。
你看那些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舒适生活,冒着危险去救治病人。
他们可能没有得到太多物质上的回报,但是他们的价值大着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价值层面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根植于历史发展和社会阶级斗争的实践之中,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自身价值的科学认识,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之一。
它认为人类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和相应的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
2.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的矛盾性、发展性和包容性的分析。
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实现的,事物的发展同时也会导致新的矛盾的产生。
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行动和实践。
3.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最终目标,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体地位、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主张消除剥削和压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共同发展的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追求和社会公平正义。
1.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的重要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不应该局限于少数特权阶层的利益。
2. 共产主义追求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最终目标。
共产主义追求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它追求消除剥削、消除阶级和实现社会的财富共享。
共产主义追求的实现需要克服阻碍社会发展的各种形式的压迫和剥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生价值观
学院: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
*名:**
学号:************
专业:产品设计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生价值观
摘要:
价值体系是由众多价值观念构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价值体系中占据不同的位置,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对价值体系的影响最大。
任何价值体系都有两个核心价值观念,一个是劳动观念,另一个是地位观念。
关键词:价值观念/劳动观念/地位观念
正文:
一个完善的价值体系由涉及生活各个领域的多种价值观念所构成,体系内部的价值观念在价值方向和价值精神上是一致的,可以相互说明、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
在价值体系中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特别重要,它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为价值体系的其他价值观念提供合理性依据。
在众多的价值观念中,只有两个价值观念有资格成为核心价值观念,这两个价值观念就是劳动观念和地位观念。
价值体系不是由价值物构成的,而是由价值观念构成的。
构成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念既有观念层次上的,也有心理层次上的;既可以表现在文化典籍中,也可以表现在日常行为中。
人们通常认为价值观念都是观念层次上的,都是人能明确意识到的,其实不然,除了观念层次的价值观念之外,还有许多潜藏于心理深层的价值观念,它们也像观念层次的价值观念一样可以作为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标准,而且在许多时候心理层次的价值观念发挥的作用更为强大和持久。
例如,民族精神通常就是由观念层次价值观念积淀而成的心理层次价值观念,它比观念层次的价值观念流传得更为久远,渗透到社会成员的思想感情和日常行为中,在不知不觉之间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追求。
在一个价值体系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念处于主导的地位,有些价值观念处于从属的地位。
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帅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
人们通常以为人生观是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但是人生观不能符合核心价值观念的条件和要求。
有时一件小事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全部人生观;人生观也不隐蔽,轻而易举就可以发现一个人的人生观是什么样的。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有世界观决定的。
其具体变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约制,不同社会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比如具有同样化学知识的人,有的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有的可以用来制造毒品危害人民,可仅仅拥有科学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
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团体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和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从实践中学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但从书本中学习,更应该从生活中、学习中自己去实践,去探索,为自己确立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随着身心的成熟,社会实践的增多,视野也日益开阔。
又因为接受了一定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积累了一定的人生经验。
因此,人的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挥,自我意识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这个时期的青年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能概括对社会的认识,能评价生活得价值及提出确定的生活的设想,还能主动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能认识和解决对社会的矛盾。
因此,不论进入高等学府还是走上社会就业的道路,他们所学的专业和所负担的社会工作,特别是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通过具体的经历和感受,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也日趋稳定和成熟,而主体需要越强烈,社会实践越深刻,那大学生的人生观就越正确。
在学习中加强自我修养。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一个人是否有价值,能否实现自我价值,源泉在于学习。
有的学生学习好有的则吃力,主要原因是每个学习的目的、动力、态度和方法各不相同。
所以学习的过程是自我修养的过程,包括学习方法的修养,学习目的的修养,学习意志和毅力的修养等等。
在学习中不断明确目的,端正态度,试探性的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学习是艰苦的,是漫长的,所以学习需要勤奋,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俩句话都在强调实践重要性,这里的实践不仅强调大学生要把书本理论知识转化运用与实践,而且要理论联系实际同样注重要求大学生积极的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如军训、生产实践、公益劳动、居民社区文明建设、青年志愿者服务,
献爱心活动等。
这些活动能使每一位参与者更多的接触到社会、了解社会,培养他们一种奉献精神,为大家服务的精神,能使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大学生深刻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内涵,使大学生深刻意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是青年大学生成长的正确道路。
在学习中加强自我修养。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一个人是否有价值,能否实现自我价值,源泉在于学习。
有的学生学习好有的则吃力,主要原因是每个学习的目的、动力、态度和方法各不相同。
所以学习的过程是自我修养的过程,包括学习方法的修养,学习目的的修养,学习意志和毅力的修养等等。
在学习中不断明确目的,端正态度,试探性的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学习是艰苦的,是漫长的,所以学习需要勤奋,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与人际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
马克思认为,认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而不能离开一定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
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个人与集体中的其他人的接触与交往越来越多,要更好的完成一项工作,越来月注重相互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所以个人具有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充分认识自我是处于一定集体之中,要溶于集体。
人后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观,善于与集体中的他人交往、相处、协调、合作,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除了人生观之外,政治观念、经济观念、道德观念、宗教观念等价值观念都不是核心的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念要比这些价值观念更稳定、更隐蔽、更深刻,是深藏于人们内心深处并表现于外在行动的价值观念。
每一个价值体系的基础都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构成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念都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且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
核心价值观念应该与社会生活最广泛、最深刻的方面相结合,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社会生活的根本状况和根本要求。
社会生活最广泛、最深刻的方面当属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
马克思指出,“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并不是价值。
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价值。
这就是说,要把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一定的物体里面,即一定的对象里,它才形成价值。
”马克思从来也没有如有些学者所认为的“脱离使用价值抽象地谈论价值”,而是将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起来谈论价值的。
其实仅仅认识到交换价值的依据是人类劳动一般还不够,因为还并没有认识到价值最本质的内容,马克思是把价值创造的劳动当作社会劳动来看待,把价值当作社会关系来看待,商品和商品相交换,其实质是体现人与人的劳动交换关系,不过在商品社会里,人们交换劳动是通过商品为
媒介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一定的社会关系。
所以无论从交换价值的依据来看,还是从使用价值的属性与价值的属性是无法替代性上来看,商品的二重性都是存在的,是不能划一的。
在劳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
由价值观念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可以断定,关于生产劳动的价值观念和关于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念在价值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
哲学总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也是它那个时代的产物,它只是教给我们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
我们不能苛求让马克思告诉我们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同样人生观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生观’即使是被哲学家所曲解的,当然总是由他们的现实生活决定的。
”所以我们不能用某个时代的人生观来要求现代的人们,而应该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人生观。
实践的人生观,就是用马克思实践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人生观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