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考试复习题汇总

模具考试复习题汇总
模具考试复习题汇总

机制专业《模具》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分,共×分)

1.冲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冲裁件的切断面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3.塑性差的材料,断裂倾向严重,_________________增宽,而_________________所占比例较少,毛刺和圆角带_____;反之,塑性好的材料,光亮带_______________。4.冲裁凸模和凹模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不仅对冲裁件的质量有极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影响模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推件力等。

5.间隙过小时,出现的毛刺比合理间隙时的毛刺_________________,但易去除,而且断面的斜度和塌角________,在冲裁件的切断面上形成_________________。6.影响冲裁件毛刺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7.冲裁件的尺寸精度是指冲裁件的_________________的差值,差值_________________,则精度_________________。

8.对于比较软的材料,弹性变形量__________,冲裁后的弹性回复值亦______________,因而冲裁件的精度_________________;对于较硬的材料则_______________。

9.冲模的制造精度_________________,则冲裁件的精度_________________。

10.间隙过小,模具寿命____________,采用较大的间隙,可__________模具寿命。11.冲裁间隙的数值,_________________凹模与凸模刃口部分尺寸______________。12.在设计和制造新模具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合理间隙。

13.合理间隙值和许多因素有关,其主要受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14.在冲压实际生产中,主要根据冲裁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给间隙规定一个范围值。

15.落料件的尺寸与______________刃口尺寸相等,冲孔件的尺寸与__________尺寸相等。

16.冲裁模凸模和凹模的制造公差与冲裁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7.落料时,应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准配制_________________,凹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计算。

18.冲孔时,应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准配制_________________,凸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计算。

19.配制加工凸、凹模的特点是模具的间隙由_________________保证,_________________比较简单,不必校核δ凸+δ凹≤2c max-2c min的条件,并且可放大_________________的制造公差,使制造容易。

20.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于不高于_________________级,一般落料件公差最好低于_________________级,冲孔件最好低于_________________级。

21.排样是否合理将影响到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_、冲件____________、生产率、

模具的_________________等。

22.冲裁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

23.排样的方法,按有无废料的情况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排样、_________________排样和_________________排样。

24.排样时,冲裁件之间以及_________________留下的工艺废料叫搭边。

25.手工送料,有侧压装置的搭边值可以_________________,刚性卸料的比弹性卸料的搭边值_________________。

26.从凸模或凹模上卸下的废料或冲件所需的力称_________________,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废料或冲件顺冲裁方向推出所需的力称________________,逆冲裁方向将冲件从凹模内顶出所需的力称_________________。

27.阶梯冲裁时,大凸模长度应比小凸模长度_________________,可以保证冲裁时_________________凸模先冲。

28.采用斜刃冲裁时,为了保证冲件平整,落料时应将_________________做成平刃;

冲孔时应将_________________做成平刃。

29.冲裁模的形式很多,按送料、出件及排除废料的自动化程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

30.按工序组合程度分,冲裁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

31.在条料的送进方向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并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完成_________________的冲压工序的冲模称为级进模。

32.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__________位置上,完成_______________的冲压工序的模具,叫复合模。

33.组成冲模的零件有______________零件,_________________零件,_________________零件,压料、卸料和出件零件,______________零件,紧固及其他零件等。

34.由于级进模的工位较多,因而在冲制零件时必须解决条料或带料的_________________问题,才能保证冲压件的质量。

35.导向零件是用于确定上、下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零件。36.级进模中,典型的定位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两种。37.由于级进模生产率高,便于操作,易实现生产自动化,但轮廓尺寸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工件的冲压生产。

38.由于级进模的工位较多,因而在冲制零件时必须解决条料或带料的_________________问题,才能保证冲压件的质量。常用的定位零件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9.应用级进模冲压,排样设计很重要,它不但要考虑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_,还应考虑制件的_________________、冲压成形规律、模具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40.级进模的排样设计时,对零件精度要求高的,除了注意采用精确的定位方法外,还应尽量减少_________________,以减少_________________误差。孔距公差较小的孔应尽量在_________________中冲出。

41.复合模在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凸凹模。42.按照落料凹模的位置不同,复合模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

种。

43.凸凹模在________________,落料凹模在________________的复合模称为顺装复合模。

44.复合模的特点是生产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形的________________,板料的定位精度高,冲模的外形尺寸________________,但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精度高,成本高。所以复合模一般用于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冲裁件。45.凸模的固定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粘结挤浇注固定和快换固定等。

46.圆形凸模常用的固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7.复合模的凸凹模壁厚最小值于冲模结构有关,顺装式复合模的凸凹模壁厚可________些;倒装式复合模的凸凹模壁厚应___________些。

48.条料在送进方向上的________________距离称为步距。

49.小孔冲裁模与一般冲裁模的最大区别是:小孔冲裁模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冲裁间隙过大时,断面将出现二次光亮带。()

2.冲裁件的塑性差,则断面上毛面和塌角的比例大。()

3.形状复杂的冲裁件,适于用凸、凹模分开加工。()

4.对配作加工的凸、凹模,其零件图无需标注尺寸和公差,只说明配作间隙值。()5.整修时材料的变形过程与冲裁完全相同。()

6.利用结构废料冲制冲件,也是合理排样的一种方法。()

7.采用斜刃冲裁或阶梯冲裁,不仅可以降低冲裁力,而且也能减少冲裁功。()8.冲裁厚板或表面质量及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时,为了降低冲裁力,一般采用加热冲裁的方法进行。()9.冲裁力是由冲压力、卸料力、推料力及顶料力四部分组成。()10.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件的重心。()11.冲裁规则形状的冲件时,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裁件的几何中心。()12.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孔(或落料)的冲模称为复合模。

()

13.凡是有凸凹模的模具就是复合模。()

14.在冲模中,直接对毛坯和板料进行冲压加工的零件称为工作零件。()15.导向零件就是保证凸、凹模间隙的部件。()

16.侧压装置用于条料宽度公差较大的送料时。()

17.侧压装置因其测压力都较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只用于板厚在0.3mm以下的薄板冲压。()18.对配作的凸、凹模,其工作图无需标注尺寸及公差,只需说明配作间隙值。()19.采用斜刃冲裁时,为了保证工件平整,冲孔时凸模应作成平刃,而将凹模作成斜刃。()20.采用斜刃冲裁时,为了保证工件平整,落料时凸模应作成平刃,而将凹模作成斜刃。()

21.凸模较大时,一般需要加垫板,凸模较小时,一般不需要加垫板。()22.在级进模中,落料或切断工步一般安排在最后工位上。()23.在与送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限位,保证条料沿正确方向送进称为送料定距。

()

24.模具紧固件在选用时,螺钉最好选用外六角的,它紧固牢靠,螺钉头不外露。

()

25.整修时材料的变形过程与冲裁完全相同。()

26.精密冲裁时,材料以塑性变形形式分离因此无断裂层。()27.在级进模中,根据零件的成形规律对排样的要求,需要弯曲、拉深、翻边等成工序的冲压件,位于成形过程变形部位上的孔,应安排在成形工位之前冲出。

()

28.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工作行程终了时,上模座的上平面至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到题目的空格处)

1.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

A、光亮带

B、毛刺

C、断裂带

2.模具的合理间隙是靠_______________刃口尺寸及公差来实现。

A、凸模

B、凹模

C、凸模和凹模

D、凸凹模

3.落料时,其刃口尺寸计算原则是先确定__________________。

A、凹模刃口尺寸

B、凸模刃口尺寸

C、凸、凹模尺寸公差

4.当冲裁间隙较大时,冲裁后因材料弹性回复,使冲孔件尺寸________________凸模

尺寸,落料件尺寸_________________凹模尺寸。

A、大于,小于

B、大于,大于

C、小于,小于

D、小于,大于

5.对T形件,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

A、多排

B、直对排

C、斜对排

6.冲裁多孔冲件时,为了降低冲裁力,应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实现小设备

冲裁大冲件。

A、阶梯凸模冲裁

B、斜刃冲裁

C、加热冲裁

7.斜刃冲裁比平刃冲裁有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A、模具制造简单

B、冲件外形复杂

C、冲裁力小

8.为使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冲件或废料顺冲裁方向从凹模孔中推

出,所需要的力称为________________。

A、推料力

B、卸料力

C、顶件力

9.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点。

A、最大分力

B、最小分力

C、合力

10.冲制一工件,冲裁力为F,采用刚性卸料、下出件方式,则总压力为

__________________。

A、冲裁力+卸料力

B、冲裁力+推料力

C、冲裁力+卸料力+推料力

11.如果模具的压力中心不通过滑块的中心线,则冲压时滑块会承受偏心载荷,导致导

轨和模具导向部分零件________________。

A、正常磨损

B、非正常磨损

C、初期磨损

12.冲裁件外形和内形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

A、导板模

B、级进模

C、复合模

13.用于高速压力机上的模具是_________________。

A、导板模

B、级进模

C、复合模

14.用于高速压力机的冲压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

A、板料

B、条料

C、卷料

15.对步距要求高的级进模,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定位方法。

A、固定挡料销

B、侧刃+导正销

C、固定挡料销+始用挡料销

16.材料厚度较薄,则条料定位应该采用________________。

A、固定挡料销+导正销

B、活动挡料销

C、侧刃

17.导板模中,要保证凸、凹模正确配合,主要靠________________导向。

A、导筒

B、导板

C、导柱、导套

18.在导柱式单工序冲裁模中,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采用_________。

A、H7/m6

B、H7/r6

C、H7/h6

19.由于级进模的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但轮廓尺寸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一

般适用于_________冲压件的生产。

A、大批量、小型

B、小批量、中型

C、小批量、大型

D、大批量、大

20.推板或顶板与凹模呈_________配合,其外形尺寸一般按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______制造。

A、间隙

B、过渡

C、过盈

D、H8

E、m6

F、h8

21.侧刃与导正销共同使用时,侧刃的长度应_________步距。

A、≥

B、≤

C、>

D、<

22.对于冲制小孔的凸模,应考虑其_________

A、导向装置

B、修磨方便

C、连接强度

23.精度高、形状复杂的冲件一般采用_________凹模形式。

A、直筒式刃口

B、锥筒式刃口

C、斜刃口

24.为了保证凹模的壁厚强度,条料定位宜采用_________。

A、活动挡料销

B、始用挡料销

C、固定挡料销

25.弹性卸料装置除起卸料作用外,还有_________的作用。

A、卸料力大

B、平直度低

C、压料作用

26.压入式模柄与上模座呈_________的配合,并加销钉以防转动。

A、H7/m6

B、M7/m6

C、H7/h6

27.中、小型模具的上模是通过_________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的。

A、导板

B、模柄

C、上模座

28.大型模具或上模座中开有推板孔的中、小型模具应选用_________模柄。

A、旋入式

B、带凸缘式

C、压入式

29.旋入式模柄是通过__________与上模座连接。

A、过渡配合

B、螺纹

C、螺钉

30.小凸模冲孔的导板模中,凸模与固定板呈__________配合。

A、间隙

B、过渡

C、过盈

31.对角导柱模架上、下模座,其工作平面的横向尺寸一般_________纵向尺寸,常用

于_________。

A、横向送料的级进模

B、纵向送料的单工序模或复合模

C、大

D、纵向送料的级进模

E、小

F、横向送料的单工序模或复合模

32.能进行三个方向送料,操作方便的模架结构是_________。

A、对角导柱模架

B、后侧导柱模架

C、中间导柱模架

33.为了保证条料定位精度,使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可采用__________。

A、长方形侧刃

B、成型侧刃

C、尖角侧刃

34.中间导柱模架,只能__________向送料,一般用于__________。

A、级进模

B、单工序模或复合模

C、纵

D、横

35.四角导柱模架常用于__________。

A、自动模

B、手工送料模

C、横向送料手动模

36.凸模与凸模固定板之间采用____配合,装配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

A、H7/h6

B、H7/r6

C、H7/m6

37.冲裁大小不同、相距较近的孔时,为了减少孔的变形,应先冲_______和__________

的孔,后冲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孔。

A、大

B、小

C、精度高

D、一般精度

二、问答题

1.普通冲裁件的断面具有怎样的特征?这些断面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

2.什么是冲裁间隙?冲裁间隙对冲裁质量有哪些影响?

3.冲裁模的凸模、凹模采用分开加工有什么特点?

4.如何确定分开加工时凸模、凹模的刃口尺寸?

5.如何确定配合加工时凸模、凹模的刃口尺寸?

6.降低冲裁力的措施有哪些?

7.什么是冲模的压力中心?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有何意义?

8.什么叫搭边?搭边有什么作用?

9.凸模垫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正确的设计垫板?

10.什么是顺装复合模与倒装复合模?

三、计算题

如图工件,材料为65Mn,板厚为0.5mm,请确定落料凹模、凸模尺寸及制造公差。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范例

【范例】 (1)题目:东风EQ-1090汽车储气简支架 (2)原始数据 数据如图7—1所示。大批量生产,材料为Q215,t=3mm。 图7-1零件图 (3)工艺分析 此工件既有冲孔,又有落料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t=3mm的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中等复杂,有一个直径φ44mm的圆孔,一个60mm×26mm、圆角半径为R6mm的长方形孔和两个直径13mm的椭圆孔。此工件满足冲裁的加工要求,孔与孔、孔与工件边缘之间的最小壁厚大于8mm。工件的尺寸落料按ITll级,冲孔按IT10级计算。尺寸精度一般,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4)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①方案种类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孑L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一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采用落料一冲孔同时进行的复合模生产。 ②方案的比较各方案的特点及比较如下。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效率低,且更重要的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会增大误差,使工件精度、质量大打折扣,达不到所需的要求,难以满足生产需要。故而不选此方案。

方案二:级进模是一种多工位、效率高的加工方法。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大批量、小型冲压件。而本工件尺寸轮廓较大,采用此方案,势必会增大模具尺寸,使加工难度提高,因而也排除此方案。 方案三:只需要一套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要求都能满足,模具轮廓尺寸较小、模具的制造成本不高。故本方案用先冲孔后落料的方法。 ③方案的确定综上所述,本套模具采用冲孔一落料复合模。 (5)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复合模有两种结构形式,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分析该工件成形后脱模方便性,正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下模,需向上推出工件,取件不方便。倒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上模,只需在上模装一副推件装置,故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图7 2粗画排样图 (6)工艺尺寸计算 ①排样设计 a .排样方法的确定根据工件的形状。确定采用无废料排样的方法不可能做到,但能采用有废料和少废料的排样方法。经多次排样计算决定采用直对排法,初画排样图如图7 2所示。 b .确定搭边值查表,取最小搭边值:工件间a l =2.8,侧面a=3.2。 考虑到工件的尺寸比较大,在冲压过程中须在两边设置压边值,则应取。a=5;为了方便计算取a l =3。 c. 确定条料步距步距:257.5mm ,宽度:250+5+5=260mm . d .条料的利用率 21752052.35%257.5260 η?==? e .画出排样图根据以上资料画出排样图,如图7-3所示。

塑料模具高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塑料收缩率是材料固有的属性,它与注塑成型工艺、塑料制品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无关。(√) 2、注塑机锁模力不足时,容易发生制品飞边现象。(√) 3、抽芯设计时,斜导柱与开模方向的夹角一般要大于锁紧块与开模方向的夹角2°~3°。(×) 4、注塑模具顶出位置应设置在脱模力较小的地方,如靠近型芯,筋等等。(×) 5、机械零件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越小,表示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越小。(√) 6、冷却系统是为保证生产中的模具保持一定的恒温,避免模具局部温差而设计的循环冷却回路。(√) 7、产品顶出的推力点应作用在制品承受力最小的部位。(×) 8、零件图是表示产品装配、连接关系的图样。(×) 9、二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其特征是浇注系统的冷凝料与塑件是在不同的分型面上取出的;而三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却是在同一个分型面上取出的。(×) 10、分型面选择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开设在制品断面轮廓最大的地方。否则,制品只能强脱或抽芯。(√) 11、聚碳酸酯(PC)熔体黏度较大,在加热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熔点,成型过程中宜选择较高的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以减小制品内部的残余内应力。(√) 12、注塑模具中设置支撑柱的主要目的是给顶针板导向。(×) 13、任何塑件产品上的螺纹脱模都可以采用强行脱模的办法推出. (×) 14、模具冷却系统中,入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之差越小越好。(√) 15、某塑料件两孔间距离为10mm(自由尺寸),塑料平均收缩率是%,模具上该尺寸可以设计为。(×) 16、注塑机喷嘴圆弧半径必须小于模具主流道衬套圆弧半径。(√) 17、两板式注射模具的流道凝料和制品从不同的分型面取出。(×) 18、对于已经淬硬的模具钢,无法用CNC进行精加工。(×) 19、抽芯机构设计在定模比较简单,而设计在动模就比较复杂。(×) 20、ABS与PA相比较,前者更容易发生飞边现象,这是因为前者的流动性较强。(×) 21、熔融塑料进入型腔后,由于型腔的表面散热黏度下降,使流动性改善,因此流到末端时其熔接强度提高。(×) 22、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一般可以分为手动、气动、液动和机动四类。(√) 23、潜伏式浇口和点浇口都是可以自动脱落的进浇方式。(√) 24、在安排产品在型芯方位时,尽量避免侧向分型或抽芯以利于简化模具结构。(√) 25、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制品脱模,一般而言,分型面的选择应尽可能保证制品在开模后停留在定模一侧。(×) 26、三板式注射模具的流道凝料和制品从不同的分型面取出。(√) 27、设计分流道时,应先选较大的尺寸,以便于试模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整。(×) 28、模具在注射机上的安装主要方法有螺钉直接固定和压板固定两种形式。(√) 29、开模行程(又称合模行程)是指模具开合过程中注射机动模固定板的移动距离。(√) 30、从有利于塑件的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塑件留于动模一侧考虑, 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的最大轮廓处。(√) 二、单项选择题 1、已知型芯长宽为1515,那么,以下模架尺寸合理的是 B 。 A、15×15 B、20×20 C、25×25 D、35×35 2、下面不属于分流道截面的是 A 。 A.三角形 B.圆形 C.梯形 D.半圆形 3、塑料的密度一般在~cm3范围内,约为铝的1/2,铜的 D 。 8 4 5 6

模具数控加工考试试题

浙江省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模具数控加工试题 课程代码:0162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机床的运动是指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在编程时一律假定______是静止的, ______相对于其运动。 2.所谓编程,就是把零件的______、______、机床的运动及刀具的位移量等信号,用数控语言记录在程序单上的全过程。 3.数控车床的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______和______等。 4.铣削编程时,取消孔固定加工方式用______指令,另外______等指令也能起撤销作用。 5.数控铣床操作面板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6.坐标系平移变换称为______,数控铣削编程时采用______指令来设定。 7.普通加工中心的分辨率为______,最大快速移动速度可达15-25m/min。 8.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英文简称为______,快走丝线切割目前能达到的加工精度为______mm。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控机床的标准坐标系是以______来确定的。() A.右手直角笛卡尔坐标系B. 绝对坐标系 C. 相对坐标系?D.极坐标系 2.数控机床的旋转轴之一的B轴是绕______直线轴旋转的轴。( ) A.X轴B.Y轴 C.Z轴 D.W轴 3.程序中指定了______时,刀具半径补偿被撤消。( ) A. G40 B. G41 C. G42 ? D.G49 4.G00的指令最大移动速度值是由( )

数学建模考试题(开卷)

2010年上学期数学建模考试题 (开卷) 一、简答题:(50分) 1)通过数学建模选修课程的学习,请谈谈对数学建模的认识,学习数学建模课程的收获。(不少于500字)(30分) 2)数学建模有哪些常用方法。(20分) 二、实战建模(50分)(在如下问题中任选一题做建模解答), 完成方式:可以一人单独完成,可以2人或三人一组,(2人或3人合作的需在第一页说明每个人在完成论文中的分工,成绩由论文质量与分工任务确定,10页以上) 交卷形式:纸质文档+电子文档,纸质文档的第一页必须写好姓名、学号、所选题名。成绩评定以纸质文档为依据,电子文档主要验证作业的真实性(没交电子文档将扣分). 交卷时间:纸质文档在7月10日前交数学建模任课老师(任意一个),7月10日前没交答卷(纸质文档)的同学做缺考处理. 交卷地点:纸质文档(计算机打印文稿,手写文稿一律不接收)交319,313,308办公室(任意一间),电子文档到hnrwkjmath@https://www.360docs.net/doc/9610367812.html, ,主题栏写提交者的班级+姓名学号+所选题名(2人或3人合作的需写清所有同学姓名及学号), 字体:大标题二号字,小标题四号字,其他均为5号字 注意:如有雷同两份答卷同时计0分,如查实为抄袭网上已有论文计0分。 提交论文的要求: 论文基本内容和格式大致分三大部分: 一、标题、摘要部分 1.题目:应写出较确切的题目;(不能只写第1题、第2题等) 2.参赛队员姓名、班级、学号、联系方式; 3.摘要(含关键词)200-300字,包括模型的主要特点、建模方法和主要结果; 二、正文 正文要求把求解的思路与过程描述清除,注意排版格式的整齐美观。必须包括以下部分: 1.问题分析 2.模型假设即补充一些假设条件,使问题简化,但需合理(是此次比赛论文好坏的关键) 3.符号说明 4.模型建立与求解(必要时包括计算方法设计及计算机实现(MATLAB)) 5.结果分析与检验(简述) 6.讨论模型的优缺点,改进方向,推广新思想(简述)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在论文中引用) 参考文献在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三、附录部分(如果有下列内容的话) 1.计算程序,框图;(计算采用Matlab完成,图、表用Matlab生成后贴到word文档中,并附计算程序。) 2.各种求解演算过程,计算中间结果。

塑料模具高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1、塑料收缩率是材料固有的属性,它与注塑成型工艺、塑料制品设计、模具结构 设计无关。(V) 2、注塑机锁模力不足时,容易发生制品飞边现象。(V) 3、抽芯设计时,斜导柱与开模方向的夹角一般要大于锁紧块与开模方向的夹角2°?3°。( X) 4、注塑模具顶出位置应设置在脱模力较小的地方,如靠近型芯,筋等等。(X ) 5、机械零件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越小,表示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越小。(V) 6、冷却系统是为保证生产中的模具保持一定的恒温,避免模具局部温差而设计的循环冷却回路。(V) 7、产品顶出的推力点应作用在制品承受力最小的部位。( X ) 8、零件图是表示产品装配、连接关系的图样。( X ) 9、二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其特征是浇注系统的冷凝料与塑件是在不同的分型面上取 出的;而三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却是在同一个分型面上取出的。( X ) 10、分型面选择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开设在制品断面轮廓最大的地方。否则,制品只能强脱或抽芯。( V) 11、聚碳酸酯(PC熔体黏度较大,在加热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熔点,成型过程中 宜选择较高的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以减小制品内部的残余内应力。(V) 12、注塑模具中设置支撑柱的主要目的是给顶针板导向。( X ) 13、任何塑件产品上的螺纹脱模都可以采用强行脱模的办法推出. ( X ) 14、模具冷却系统中,入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之差越小越好。( V)

15、某塑料件两孔间距离为10mm(自由尺寸),塑料平均收缩率是%模具上该尺 寸可以设计为。(X) 16、注塑机喷嘴圆弧半径必须小于模具主流道衬套圆弧半径。(V) 17、两板式注射模具的流道凝料和制品从不同的分型面取出。( X ) 18、对于已经淬硬的模具钢,无法用CNC S行精加工。(X) 19、抽芯机构设计在定模比较简单,而设计在动模就比较复杂。( X ) 20、ABS与PA相比较,前者更容易发生飞边现象,这是因为前者的流动性较强。(X ) 21 、熔融塑料进入型腔后,由于型腔的表面散热黏度下降,使流动性改善,因此流到末端时其熔接强度提高。( X ) 22、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一般可以分为手动、气动、液动和机动四类。( V) 23、潜伏式浇口和点浇口都是可以自动脱落的进浇方式。( V) 24、在安排产品在型芯方位时,尽量避免侧向分型或抽芯以利于简化模具结构。(V) 25、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制品脱模,一般而言,分型面的选择应尽可能保证制品在开模后停留在定模一侧。( X ) 26、三板式注射模具的流道凝料和制品从不同的分型面取出。( V) 27、设计分流道时,应先选较大的尺寸,以便于试模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整。(X) 28、模具在注射机上的安装主要方法有螺钉直接固定和压板固定两种形式。( V) 29、开模行程( 又称合模行程) 是指模具开合过程中注射机动模固定板的移动距离。

机械精密模具数控铣床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机械精密模具数控铣床考试试题及答案资料 【最新资料,WORD:档,可编辑修改】 (X )1高速钢刀具用于承受冲击力较大的场合,常用于高速切削。 (V ) 2、如果铣床主轴轴向窜动超过公差,那么铣削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 (V ) 3、子程序的第一个程序段为最后一个程序段必须用G00指令进行定 位。 (V ) 4、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超高,则刀具寿命越低。 (V ) 5、目前数控装置的脉冲当量(即每输出一个脉冲后滑板的移动量) 一般为0.01mm,高精度的数控系统可达0.001。 (X ) 6、精加工时,使用切削液的目的是降低切削温度,起冷却作用。 (X ) 7、在铣床上加工表面有硬皮的毛坯零件时,应采用逆铣切削。 (V) 8用端铣方法铣平面,造成平面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铣床主轴的轴 线与进给方向不垂直。 (X ) 9、用端铣刀铣平面时,铣刀刀齿参差不齐,对铣出平面的平面度好 坏没有影响。 (X ) 10、在切削加工中,从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角度考虑,加大背吃刀量比加大 进给量有利。 (X ) 11、产生加工硬化主要是由于刀尖圆弧半径太大造成的。 (X ) 12、圆周铣削时的切削厚度是随时变化的,而端铣时切削厚度不变。 (V ) 13、一般在精加工时,对加工表面质量要求高时,刀尖圆弧半径宜取较小 值。 (X ) 14、在立式铣床上铣削曲线轮廓时,立铣刀的直径应大于工件上最小凹圆弧

的直径。 (V ) 15、在轮廓铣削加工中,若采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编程,刀补的建立与取消应在轮廓上进行,这样的程序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X ) 16、光栅尺是一种能够间接检测直线位移或面位移的伺服系统反馈元 件。 ( V ) 17、盲孔铰刀端部沉头孔的作用是容纳切屑。 (V) 18、对于同一G代码而言,不同的数控系统所代表的含义不完全一样, 但对于同一功能指令(如公制/ 英制尺寸转换,直线/ 旋转进给转换等)则与数控系 统无关。 ( X) 19、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是零件的几何要素。 ( X ) 20、磨削加工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较细的表面粗糙度。二、选择题 1 、钻削时的切削热大部分由( B )传散出去 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气 2、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称为( C )。 A、基准统一原则 B、互为基准原则 C、基准重合原则 D、自为基准原则 3、有些高速钢铣刀或硬质合金铣刀的表面涂敷一层Tie 或Tin 等物质,其目 的是( B )。 A、使刀具更美观 B、提高刀具的耐磨性 C、切削时降低刀具的温度 D、 抗冲击 4、材料是钢,欲加工一个尺寸为6F8深度为3mm勺键槽,键槽侧面表面粗糙 度为Ra1.6, 最好采用( C ) A、①6键槽铣刀一次加工完成 B 、①6键槽铣刀分粗精加工两遍完成 C、①5键槽铣刀沿中线直一刀然后精加工两侧面

北航网络教育电力系统分析开卷考试考前试题与答案三

北航网络教育-《电力系统分析》开卷考试考前试题与答案(三) 一、 简答题 1. 循环功率是如何定义的? 在两端电压不相等的两端供电网络中,各线段中流通的功率可看作是两个功率分量的叠加。其一为两端电压相等时的功率;另一为取决于两端电压的差值dU 和环网总阻抗的功率,称循环功率。 2. 简述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基本要求? 答:三相电力系统满足统经济性运行的要求,每一台发电机的输出必须接近于预先设定值;必须确保联络线潮流低于线路热极限和电力系统稳定极限;必须保持某些中枢点母线上的电压水平在容许范围内,必要时用无功功率补偿计划来达到; 区域电网是互联系统的一部分,必须执行合同规定的输送至邻网的联络线功率计划; 用故障前的潮流控制策略使事故扰动效应最小化。 3. 试说明潮流计算中如何对节点进行分类?其特点如何? 答: 1)平衡节点,一般一个系统只有一个平衡节点。在潮流分布算出以前,网络中的功率损耗是未知的,因此,至少有一个节点的有功功率P 和无功功率Q 不能给定。另外必须选定一个节点,制定其电压相角为零,作为其它节点电压相位的参考,这个节点叫基准节点。为了计算方便,常将平衡节点和基准节点设在同一个节点上。平衡节点是电压参考节点,该母线的11U δ∠是给定值,作为输入 数据,典型取标幺值1.00∠o 。潮流程序计算P 1和Q 1。因为平衡节点的P 、Q 事先 无法确定,为使潮流计算结果符合实际,常把平衡节点选在有较大调节裕量的发电机节点,潮流计算结束时若平衡节点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实际情况不符,就要调整其他节点的边界条件以使平衡节点的功率满足实际允许范围。2)PQ 节点,P i 和Q i 是输入数据。这类节点的有功功率P i 和无功功率Q i 是给定的,潮流计算程序计算节点电压幅值U i 和相角i δ。负荷节点和无功功率注入的联络节点都属于这类节点。有些情况下,系统中某些发电厂送出的功率在一定时间内为固定时,该发电厂母线也可以作为PQ 节点。在一个典型的潮流程序中绝大多数母线作为PQ 节点。3)PU 节点(电压控制母线),P i 和U i 是输入数据。这类节点的有功功率P i 和节点电压幅值U i 是给定的,潮流程序计算节点的无功功率Q i 和电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课题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引言 在工业产品中,板材件占据了一个大比例。许许多多的机械零件,产品覆盖件都是用板料加工而成的,因此,研究板料的成形方法对产品的设计与加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板材成形方法有许许多多种,其中冷冲压占据很大的一部分。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模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冷冲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分离工序是指使板料按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切断面质量的冲压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冲压件的工序。 冷冲压过程主要依靠冲模和压力设备完成加工的,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率很高,操作简单。而且产品壁薄、质量轻、刚度好、可以加工成形复杂的零件,小到钟表的秒针,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 冷冲压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独到的特点,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尤其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本课程即将结束之时,为了了解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冲压工艺的编制和模具的设计,我将选择了一个垫片零件。通过设计冲裁模实现零件的大规模的生产与制造。

目录 引言 .............................................................................................................. I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 1.1 零件要求 (1) 1.2 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1) 1.3 冲裁工艺方案的设定 (2) 二冲模设计相关计算 (2) 2.1 排样的相关设计与计算 (2) 2.2 冲裁力的计算 (3) 2.3 冲裁压力中心的计算 (4) 2.4 冲裁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4) 2.5主要零件的尺寸计算 (5) 三定位装置的设计 (7) 3.1 横向送料定位装置设计 (7) 3.2 纵向送料定位装置的设计 (8) 四标准件的选用 (9) 4.1 模座选用 (9) 4.2 压力机选用 (10) 4.3 紧固件选择 (10) 五模具加工工艺 (11) 5.1 凸模加工工艺 (11) 5.2 凹模加工工艺 (11)

塑料模具设计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5分) 1、根据塑料受热后的性能特点,可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 2、塑料成型最重要的工艺是温度、压力和时间。 3、按注塑部分和锁模部分的位置和方向不同,注射机可分为立式、卧式和直角式三种类型 4、由于一副模具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分型面,一般把动模和定模部分之间的分型面称为主分 型面,在模具装配图上用“ PL ”表示,并用“”标出,箭头的指向为动模移动的方向。 5、注射模的零件比较多,根据模具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一般把注射模分为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机构、脱模机构、温度调节装置、结构零部件及其它机构等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6、注射模的普通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等四部分组成。 7、常用的一次脱模机构有推杆脱模、推管脱模、推块脱模、推件板脱模和多元件联合脱模等形式。 8、常用的复位机构有复位杆复位和弹簧复位两种形式,而常用的先复位机构有弹簧先复位机构和连杆式先复位机构。 9、注射模具常用的导向机构有导柱和导套导向和锥面对合导向。 10、根据流到获取热量方式不同,一般将热流道注射模分为绝热流道注射模和加热流道注射模 11、压缩模具又称压制模,简称压缩模或压模。 12、根据具体的成型方法,吹塑成型工艺可分为挤出吹塑成型、注射吹塑成型、 拉伸吹塑、多层吹塑成型和片材吹塑成型等5 种形式。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计10分) ( √)1.一副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是垂直、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 ( ×)2.多数塑料的弹性模量和强度较高,受力时不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 √)3.成型零件的磨损是因为塑件与成型零件在脱模过程中的相对摩擦及熔体冲模过程中的冲刷。 ( √)4.塑料模的垫块是用来调节模具总高度以适应成型设备上模具安装空间对模具总高度的要求。 ( √)5.冷却回路应有利于减小冷却水进、出口水温的差值。

模具维修工考试题(附答案)

(模具维修组长钳工组长) 姓名:公司/部门:职务:得分: 1、摇臂钻床的摇臂回转角度为( D ) A.±45° B.±90° C.±120° D.±180° 2、立式钻床的进给箱升降时通过( B )来实现的。 A.螺旋机构 B.齿轮与齿条机构 C.凸轮机构 D.链传动 3、对于剖视图,不正确的说法是:( C )。 A.剖视图按剖切的范围可分为全剖、半剖和局部剖三个种类 B.剖视图一般都应进行标注 C.剖切时可采用一个或多个平面对物体进行剖切,但不能采用其他剖切面 D.剖视只是一种假想画法,除剖视图外,其他视图不受影响 4、外形简单内部结构复杂的零件最好用以下图表达:( A )。 A.全剖视图 B.半剖视图 C.局部视图 D.阶梯剖视图 5、在机用虎钳的装配图中,螺母块是重要的零件,与活动钳身的间隙大

小是通过( C )来调节的。 A.垫片 B.调整螺母 C.螺钉 D.弹簧 6、一般选用装配尺寸链的公共环作( D )。 7、 A.组成环 B.减环 C.封闭环 D.补偿环 8、尺寸链按应用场合划分为装配尺寸链和( A )。 9、 A.工艺尺寸链 B.长度尺寸链 C.直线尺寸链 D.组合式尺寸链 10、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是( D )。 11、 A.精度要求最高的环 B.经过加工直接保证的尺寸 12、 C.尺寸最小的环 D.经过加工后间接得到的尺寸 三、判断题 1、丝锥切削锥角的大小决定着切削量。√ 2、钻小孔时应选择较大的进给量和较低的转速。× 3、锉刀经淬火处理,硬度可达HRC62~67。√ 4、钻削精密孔时,精孔钻应磨出正刃倾角,使切屑流向未加工表面。× 5、通常弯曲模的凸模的圆角半径应等于制件的弯曲半径。√ 6、导向零件是保证凸、凹模间隙的部件。× 7、封闭环的确定方法是要根据加工和装配方法以及测量方法而定。√ 8、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属于装配精度。√ 9、工艺尺寸链中,必须要有减环。× 10、麻花钻的螺旋角是副刃倾角相等的。√ 11、标准麻花钻主切削刃上各点处的后角大小不相等,外缘处最小,约为1~4 度。× 12、麻花钻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前角大小是相等的。× 13、标准麻花钻横刃较长,在钻孔时定心性好。× 14、千分尺的制造精度,分为0级和1级两种,0级精度最高。√ 15、千分尺测微螺杆上螺纹螺距为√ 16、杠杆千分尺螺旋测微部分的分度值为,其刻度线原理与百分表完全相同。√ 17、杠杆千分尺的杠杆齿轮机构分度值为和两种。× 18、外螺纹千分尺的两只测量头是固定的,适用于不同螺距和牙形角的所有外螺 纹测量。× 三名词解释 1、刚度:指金属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2、帕斯卡原理:在密封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将以等值同时传到液体各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综合考试题 ( 开卷考试 )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开卷考试) 一、选择题:(45分,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写在下表中。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E、160°W B.20°W、160°E C.0°、180°W D.90°E、90°W 2.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用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是() A.1∶10000000 B.1∶100 C.1∶1000000 D.1∶100000 3.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 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 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 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4.造成地球日益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日益增大 B.地震日益增多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日益增 大 D.大气中尘埃日益增多 5.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正午 B.正午后的任一时刻 C.正午前后12时 D.正午过后的2时左右 6.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A.热带雨林地区 B.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 C.高纬度严寒地区 D.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7.下列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印度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8.联合国总部设在 A.瑞士的日内瓦 B.英国的伦敦 C.美国的纽约 D.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9.肤色、眼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浪状,鼻梁高、体毛较多的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棕色人种 10.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喇嘛教 11.地球上四大洋中,面积第二大的是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13.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三教的圣城是 A.麦加 B.巴格达 C.耶路撒冷 D.大马士革 14.居民使用英语,大多属于白色人种的发达国家是 A.俄罗斯 B.法国 C.美国 D.巴西 15.成为亚洲与非洲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16.下图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17.我国新疆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距海远 B.纬度偏高,气温低 C.海拔高,海风吹不到 D.距海不远,但受山脉阻挡 18.下列地区以黑种人为主的是 A.北美洲、南美洲 B.非洲的北部 C.非洲的南部 D.东亚、东南亚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优秀]

前言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些主要表现在飞行器钣金件、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模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覆盖件模具,具有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可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因此我们在学习完《飞机钣金成形原理和工艺》等模具相关基础课程后,安排了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以帮助我们掌握模具设计的过程,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设计内容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图1 零件图 1)零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如图1所示零件图,该零件外形尺寸为R11,19;内孔尺寸为R3,6,均未标注公差,公差等级选用IT14级,则用一般精度的模具即可满足制件的精度要求. 2)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形状简单,适合冲裁成形. 3)制件材料分析制件材料为45钢,抗剪强度为432~549米pa,抗拉强度为540~685米pa,伸长率为16%.适合冲压成形. 综合以上分析,得到最终结论:该制件可以用冲压生产的方式进行生产.但有几点应注意: 1)孔与零件左边缘最近处仅为2米米,在设计模具是应加以注意. 2)制件较小,从安全方面考虑,要采取适当的取件方式. 3)有一定批量,应重视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保证一定的模具寿命.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由零件图可知,该制件需落料和冲孔两种冲压工艺,设计模具时可有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落料和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塑料模具期末考试题目

一、填空: 1、注射成型一般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压缩模塑主要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 2、分型面选择时要便于侧分型和抽芯。若塑件有侧孔或侧凹时,宜将侧型芯设臵在垂直开模方向上,,除液压抽芯机构外,一般应将抽芯或分型距较大的放在开模方向上。 3、在塑件注射成型过程中,侧型心在抽芯方向上受到型腔内塑料熔体较大的推 力作用,为了保护斜导拄和保证塑件精度而使用楔紧块,楔紧块的斜角α一般为α+(2~3)。 4、注射模的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及冷料穴四部分 组成。 5、注射成型的主要工艺参数是温度、压力和时间 6、塑料中的添加剂之一的稳定剂按其作用分为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 7、注射模塑成型完整的注射过程包括加料、塑化、注射、保压、冷却和脱模 8、塑料按性能及用途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殊塑料 9、塑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使用性能体塑料的使用价值;工艺性能 体现了塑料的成型特性。 10、注射机按塑化方式分为柱塞式螺杆式两种,其中螺杆式注射机塑化效果较好 11、塑料一般是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 12、浇口的类型可分点浇口、侧浇口、直接浇口、中心浇口、潜伏式浇口、护耳 浇口六类。 13、注射模的排气方式有开设排气槽排气和利用模具分型面可模具零件的配合间 隙自然排气。排气槽通常开设在型腔最后被填充的位臵 14、线型无定型塑料的热力学曲线图中, 按塑料在不同温度下形变率可分三态,

18、设计注射模的推出机构时,推杆要尽量短,一般应将塑件推至高于型芯10 ㎜左右.注射成型时,推杆端面一般高出所在型芯或型腔的表面0.05~0.1㎜。 19、设计的注射模闭合厚度应满足下列关系: Hmin≤Hm≤Hmax ,若模具厚度小 于注射机允许的模具最小厚度时,则可采用加垫板的方法来调整,使模具闭合。 20、在多型腔模具中,型腔和分流道的排列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两种 21、注射模的排气方式有开设排气槽排气和利用模具分型面可模具零件的配合间 隙自然排气。排气槽通常开设在型腔最后被填充的位臵 22、模具中导向装臵的作用是导向作用和定位作用以及承受一定 的侧向压力。 23、塑料制品的后处理主要为退火处理或调湿处理 24、模具中导向装臵的作用是导向作用和定位作用以及承受一定 的侧向压力。 二、选择题 1、浇口套进口的直径d应比注射机喷嘴孔直径d1 ( B ) A、小 1~2mm; B、大1~2mm ; C、大2~3mm; D、小2~3mm; 2、某些情况下,开模后塑件留在或可能留在没有推出机构的定模—侧,模具结构应设计(A) A、双向推出机构; B、侧抽芯机构; C、二次推出机构; 3、注射成型机的最大注射压力应( C )塑料制品成型所需的注射压力。 A、小于; B、等于; C、稍大于; 4、推杆推出机构设计时,推杆与推杆孔配合间隙(B)所用塑料的溢边值。溢边值一般为0.02~0.08mm。 A、大于等于; B、小于等于; C、大于; D、小于 5、设计螺纹脱模机构时,对于塑料制品的主要要求是:( C ) A、有脱模斜度 B、有加强肋 C、有防转结构 6、压缩模具主要用于( B )的成型。 A、热塑性塑料大型塑件; B、热固性塑料大型塑件; C、热塑性塑料小型塑件。 D、热固性塑料小型塑件; 7、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布臵以( B )为佳。 A 、一般式B、平衡式C、非平衡式 8、适合于自动切断浇口的浇口是(C)。 A 、直接浇口B、中心浇口 C 、潜伏式浇口 9、斜导柱的斜角α与楔紧块的楔角α?的关系是(C)。 A、α>α? B、α=α’ C、α<α? 10、压缩模与注射模的结构区别之一在于压缩模( D )。 A .有成型零件,没有加料室 B .有导向机构,没有加热系统 C .有加料室,没有支承零部件 D .有加料室,没有浇注系统 11、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壁厚( A )处,以减少流动阻力,并有助于补缩。 A .较厚 B .较薄 C .均匀 D .以上都不 12、采用直接浇口的单型腔模具,适用于成型(B)塑件,不宜用来成型( A )的塑件。

模具试题

1.简述如何选择冲压设备。 1)压力机选择的先决条件 ①所选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必须大于冲压所需生产总冲压压力,即F压机>F总 ②压力机的行程大小应适当。 ③所选压力机的闭合高度应与冲模的闭合高度相适应。 ④压力机工作台面的尺寸必须大于模具的下模座的外形尺寸,并还要留有安装固定余 地。 压力机的选用包括选择压力机类型和压力机规格两项内容。 (2)压力机类型的选择 ①对于中小型的冲裁件,弯曲件或拉深件的生产,主要应采用开式机械压力机。 ②对大中型冲压件的生产,多选用双柱闭式机械压力机,其中有一般用途的通用压力机,也有台面较小而刚度大的专用挤压压力机、精压机等。 ③导板模或要求导套不离开导柱的模具,选用偏心压力机。 ④形状复杂零件大批量生产的冲压件选用高速压力机或多工位自动压力机。 ⑤校平、整形和温热挤压工序,小批量生产选用摩擦压力机。 ⑥薄板冲裁、精密冲裁选用刚度高的精密压力机。 ⑦大型、形状复杂的拉深件选用双动或三动压力机。 ⑧小批量生产中的大型厚板件的成形工序,多采用液压压力机。 (3)压力机规格的选择 ①公称压力; ②滑块行程长度; ③行程次数; ④工作台面尺寸; ⑤滑块模柄孔尺寸; ⑥闭合高度; ⑦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2.论述模具与压力机的关系 它们之间有8大参数关系:1,标称压力及标称压力行程。2,滑块行程。3,滑块行程次数。4,最大装模高度及装模高度调节量。5,工作台板及滑块底面尺寸。6,工作台孔尺寸。7,立柱间距和喉深。8,模柄孔尺寸 3.冲压模具设计之前,要对冲件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一般分析那些方面,如何分析 冲裁件的尺寸和形状----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冲裁材料----冲裁件尺寸标注----冲裁模类型的确定----冲裁顺序的安排 4.获得冲裁件后,要对冲件进行质量检测,一般检测那些方面 一般来说,对于机械产品或者相关的零部件的检验,主要是从产品的性能、 参数、结构和尺寸等方面进行检验。冲压件的质量从材质、尺寸和表面等方面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范例

【范例】 (1)题目:东风EQ-1090汽车储气简支架 (2)原始数据 数据如图7—1所示。大批量生产,材料为Q215,t=3mm。 图7-1零件图 (3)工艺分析 此工件既有冲孔,又有落料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t=3mm的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中等复杂,有一个直径φ44mm的圆孔,一个60mm×26mm、圆角半径为R6mm的长方形孔和两个直径13mm的椭圆孔。此工件满足冲裁的加工要求,孔与孔、孔与工件边缘之间的最小壁厚大于8mm。工件的尺寸落料按ITll级,冲孔按IT10级计算。尺寸精度一般,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4)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①方案种类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孑L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一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采用落料一冲孔同时进行的复合模生产。 ②方案的比较各方案的特点及比较如下。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效率低,且更重要的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会增大误差,使工件精度、质量大打折扣,达不到所需的要求,难以满足生产需

要。故而不选此方案。 方案二:级进模是一种多工位、效率高的加工方法。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大批量、小型冲压件。而本工件尺寸轮廓较大,采用此方案,势必会增大模具尺寸,使加工难度提高,因而也排除此方案。 方案三:只需要一套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要求都能满足,模具轮廓尺寸较小、模具的制造成本不高。故本方案用先冲孔后落料的方法。 ③方案的确定综上所述,本套模具采用冲孔一落料复合模。 (5)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复合模有两种结构形式,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分析该工件成形后脱模方便性,正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下模,需向上推出工件,取件不方便。倒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上模,只需在上模装一副推件装置,故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图7 2粗画排样图 (6)工艺尺寸计算 ①排样设计 a.排样方法的确定根据工件的形状。确定采用无废料排样的方法不可能做到,但能采用有废料和少废料的排样方法。经多次排样计算决定采用直对排法,初画排样图如图7 2所示。 b.确定搭边值查表,取最小搭边值:工件间a l =2.8,侧面a=3.2。 考虑到工件的尺寸比较大,在冲压过程中须在两边设置压边值,则应取。a=5;为了方便计算取al =3。 c. 确定条料步距步距:257.5mm,宽度:250+5+5=260mm . d.条料的利用率 21752052.35%257.5260 η?==? e.画出排样图根据以上资料画出排样图,如图7-3所示。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题

工程学院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顶出推板与凸模(型芯)在安装时应采用锥面配合,其目的是辅助定位,防止偏心溢料。 2.螺杆式注塑机与柱塞式相比,其优点在于__螺杆式注塑机剪切塑化能力强,塑化量大_。 3.调湿处理是针对吸湿性塑料而言,具体方法是将制品放在热水中处理。 4.压制成形与压铸成形均可用于热固性塑料,二者在模具结构上的主要差别在于压铸模具有浇注系统,而 压制成型没有。 5. ABS属于高强度塑料,在注塑成型前需要预先干燥,而且成型时的流动性也稍差。 6.在斜抽芯机构中锁紧楔的楔角一般比斜导柱的倾斜角大。主要是为了模具开模时防止造成干涉。 7.塑件允许的最小壁厚与塑料品种和塑件尺寸有关。 8.塑料模的基本结构都由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组成。 9.型腔气体的排除,除了利用顶出元件的配合间隙外,主要靠分型面,排气槽也都设在分型面上。 10. 塑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计算时需考虑的主要有:成型零部件的制造误差、成型零部件的磨损和塑料的成型收缩。 11. 当分流道设计的比较长时,其末端应留有冷料穴,以防前锋冷料阻塞浇口或进入模腔,造成充模不 足或影响制品的熔接强度。 12. 适用于要求自动切除浇口凝料的注塑模浇口方式是潜伏式浇口。 二、判断正误(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厚壁塑件不容易产生表面凹陷和部缩孔。(×) 2. 当模具采用脱件板脱模机构时,可以采用Z形拉料杆与冷料井匹配。(×) 3. 冷却系统的通道要尽量避开塑件的熔接痕部位,以免影响塑件的强度。 ( √ ) 4.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中的滑块导滑长度有一定的要求,完成抽拔后,滑块留在导滑槽中的长度不应小于 滑块长度的3/2。(×) 5.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的演变形式,因此其模具也应设计成三板式结构。(×)6.细长型芯应避免偏心进料,否则会造成塑件的壁厚不均,脱模困难。 ( √ )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题

徐州工程学院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顶出推板与凸模(型芯)在安装时应采用锥面配合,其目的是辅助定位,防止偏心溢料。 2.螺杆式注塑机与柱塞式相比,其优点在于__螺杆式注塑机剪切塑化能力强,塑化量大_。 3.调湿处理是针对吸湿性塑料而言,具体方法是将制品放在热水中处理。 4.压制成形与压铸成形均可用于热固性塑料,二者在模具结构上的主要差别在于压铸模具有浇注系统,而 压制成型没有。 5. ABS属于高强度塑料,在注塑成型前需要预先干燥,而且成型时的流动性也稍差。 6.在斜抽芯机构中锁紧楔的楔角一般比斜导柱的倾斜角大。主要是为了模具开模时防止造成干涉。 7.塑件允许的最小壁厚与塑料品种和塑件尺寸有关。 8.塑料模的基本结构都由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组成。 9.型腔气体的排除,除了利用顶出元件的配合间隙外,主要靠分型面,排气槽也都设在分型面上。 10. 塑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计算时需考虑的主要有:成型零部件的制造误差、成型零部件的磨损和塑料的成型收缩。 11. 当分流道设计的比较长时,其末端应留有冷料穴,以防前锋冷料阻塞浇口或进入模腔,造成充模不 足或影响制品的熔接强度。 12. 适用于要求自动切除浇口凝料的注塑模浇口方式是潜伏式浇口。 二、判断正误(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厚壁塑件不容易产生表面凹陷和内部缩孔。 (×) 2. 当模具采用脱件板脱模机构时,可以采用Z形拉料杆与冷料井匹配。 (×) 3. 冷却系统的通道要尽量避开塑件的熔接痕部位,以免影响塑件的强度。 ( √ ) 4.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中的滑块导滑长度有一定的要求,完成抽拔后,滑块留在导滑槽中 的长度不应小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