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景观植物配置——以清华大学为例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报告

清华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报告

清华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报告调查目的:通过对清华大学植物和种植景观的调查,了解该校园植物的种类、种植状况和景观构建,认识北方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主要用途,并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各类植物景观艺术构成,为今后进行景观绿地建设和改造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调查内容:调查清华大学校园中的植物主要种类、认识主要特征、并对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配置进行分析。

一、校园概况清华大学校园明朝时为私家花园,清康熙年间为圆明园一部分,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为清华园。

植物绿化基础较好,加之建校之后不停地改造,使其在绿化质量和数量上成为北方校园的楷模。

清华校园占地6000多亩,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为南北两区,西区为旧区,景观设计清新自然,皇家园林布局配以西洋风格的建筑,显得与众不同;东区以50年代兴建的苏式主楼为基调,建设现代化的风格建筑,与时代俱进。

二、绿化原则1、因地因时制宜根据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以及植物生长条件和植物适宜性,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

2、群落多样性从景观生态多样性出发,各类适宜生长的乔灌木进行互相搭配,形成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3、以人为本校园植物主要为观赏和使用,充分重视人的心理反应,利用植物的造景艺术形式,能够彰显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时代使命感。

三、植物群落及景观分析清华大学校园植物资源太过丰富,主要以北方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各种植物进行不同形式的搭配,整个校园利用乔灌草的合理组合搭配,创造具有层次的植物群落,以此来营造各个景观点。

主要有植物:乔木:银杏、云杉、青杄、雪松、华山松、白皮松、油松、圆柏、侧柏、玉兰、广玉兰、腊梅、槐树、杜仲、法桐、榆树、榉树、青檀、小叶朴、枫杨、胡桃、栓皮栎、桑树、白桦、皂荚、椿树、女贞、水曲柳、黄金树、梓树、楸树、楝树、火炬树、盐肤木、元宝枫、鸡爪槭、合欢、樱花、柿树、垂柳、栾树、重阳木等灌木:小檗、绣线菊、南天竹、风箱果、珍珠梅、黄杨、锦鸡儿、蔷薇、玫瑰、月季、牡丹、芍药、木槿、紫叶李、碧桃、棣棠、栒子、榆叶梅、海棠、金雀儿、紫薇、紫藤、沙棘、紫珠、络石、迎春、丁香、葡萄、连翘、金钟花、凌霄、琼花、锦带、猥实、忍冬、紫竹、凤尾兰等“心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园林生活,清华大学校园的建造就是秉着这样的艺术手法进行营造景观的。

植物景观意境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

植物景观意境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

植物景观意境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1. 院落绿化2. 天然景色营造高校校园中适量的天然景色营造可以很好地提升其视觉和美感效果。

例如,把仙人掌、天竺葵等充满异域情调的植物种植在悬崖峭壁的地方,这些植物在特殊的环境下展现出更为神秘而美妙的味道。

而玫瑰、百合等花卉种类则适合种植在校园的花园中,此外在学生宿舍的阳台或者走廊上,种上绿色植物,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悠闲愉悦的生活环境。

3. 美丽道路美丽的道路可以让行人心情愉悦,同时也是校园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在道路绿化中,可以用大面积的草坪和树木来打造出复杂而和谐的空间。

同时,在道路两边放置一些小蓝又可爱的花坛,让整个空间更为精致美观,也有助于缓解行人的压力和疲惫。

二、植物景观的作用1. 提升校园环境品质植物景观是建筑环境美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分类合理的栽种,可以让校园环境更为自然和美妙。

2. 塑造校园文化内涵高校校园是一个活生生的环境,作为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文化素养。

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种上寓意丰富的植物,从而达到塑造校园文化内涵的目的。

3. 促进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加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更好地接受教育。

在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规划中,应该注重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结合,使校园建筑更加具有教育功能。

三、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配合环境植物景观设计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要从校园整体环境出发,考虑到校园内的气候、地形、建筑规划等方面,达到与环境和谐配合的效果。

2. 种植选择植物种植选择要根据校园区域和馆宇的特点来选择,避免一味地追求花鸟异样而忽略了植物的功能和气质变化。

3. 种植养护种植养护是植物景观应用的关键。

要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和保养,并合理安排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发展。

结论植物景观的应用和使用对于高校校园建设和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校园环境品质、凸显校园文化、促进教学效果。

在应用中应该注重环境配合、植物种植选择和养护保养等方面,从而使植物景观更好地发挥效用,为建设美丽校园贡献力量。

大学校园纪念性景观中的植物配置

大学校园纪念性景观中的植物配置

大学校园纪念性景观中的植物配置大学校园的纪念性景观指大学校园中能够传承历史文化或者唤起客体对曾经发生的事件、行为、生活方式等的回忆区域综合体[1] 。

不同于其它纪念景观,校园纪念性景观宏大叙事程度相对较小,它除了具有仪式性和尊严性,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活力。

它是大学校园独有特色历史文化内涵展示,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强调校园精神文化源远流长;也具有人文关怀度,着力于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它对大学生人格培养和精神传承有重要影响,也是他们集体记忆的共同体。

纪念性景观是大学校园中最重要的景观节点之一。

校园纪念性景观中,植物景观是最重要的组成元素。

纪念性景观通常不被限定在一个固定区域内,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备延展性。

因此,植物景观在延展人工硬质景观的精神内涵、整合周边环境氛围上有重要作用,这是纯硬质景观不能替代的。

而植物景观本身由于地域因素,其种类和组合方式多样性使其本身具备很大特色。

校园内的植物造景具有季相变化,以“春花、夏荫、秋实、冬干”使纪念性景观有不同的观赏效果[1],增强校园活力。

1. 建筑环境下校园纪念性景观建筑环境下纪念性景观指建筑单体或者建筑群体以及周边环境结合植物造景为主的纪念性景观[2] 。

大学校园建筑环境下的纪念性景观一般有图书馆、主楼- 正校门轴线建筑群,礼堂等为主体的纪念性景观。

建筑景观通过植物造景,与纪念性建筑相互呼应,让人们在参观、瞻仰活动中感受到视觉的、自然生态的、意念的情绪变化。

建筑环境下的纪念性景观一般采用规则式植物造景,通过点、线、面植物景观结合来营造空间纪念性。

点景观一般会选取孤植的大树作为主景,给人雄伟浑厚之感;或者选取对植的种植方式来突出景观主体。

线景观通过列植行道树或者规则式修剪灌木来强调纪念空间的基本轮廓。

校园中的列植密度一般较大,形成树屏,作为纪念性空间的园林植物背景,同时也有分隔空间的作用。

列植植物一般和校园纪念性空间中轴线呈平行或者垂直的关系,往往对中轴线景观有强调作用。

清华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比较分析

清华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比较分析

清华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比较分析赵坤(清华大学,北京100084)采用实地调查法,通过对清华大学4个不同建设时期绿地内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不同建设时期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建议,比较分析不同建设时期绿地植物的差异性,希望为校园绿地的经营管理及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清华大学;调查研究;植物配置;比较分析绿乔木6种536株,落叶乔木19种412株,常绿灌木2种27株,落叶灌木18种581株,草本及其它4种。

观花植物20种,观果植物4种,观叶植物6种。

3.2礼堂图书馆(一期、二期)区域绿地该区域0.7万m 2,共有园林植物45种。

木本植物40种773株,其中常绿乔木5种257株,落叶乔木17种167株,常绿灌木4种108株,落叶灌木14种241株,草本及其它5种。

观花植物18种,观果植物4种,观叶植物4种。

3.3主楼前区域绿地该区域1.3万m 2,共有园林植物46种。

木本植物43种1417株,其中常绿乔木5种302株,落叶乔木9种551株,常绿灌木4种62株,落叶灌木25种502株,草本及其它3种。

观花植物22种,观果植物3种,观叶植物7种。

3.4化工电大楼周边区域绿地该区域0.32万m 2,共有园林植物38种。

木本植物32种229株,其中常绿乔木6种28株,落叶乔木12种48株,常绿灌木2种26株,落叶灌木12种127株,草坪及其它6种。

观花植物19种,观果植物1种,观叶植物3种。

4结果分析与建议4.1植物种类针对植物种类方面的比较结果为近春园49种>礼堂图书馆43种=主楼前43种>化工电32种。

当然,这个比较结果与每块区域绿地面积大小有较大的关联性。

从表1可知,近春园区域绿地内的本土树种较多,而其它3个区域绿地内外来树种相对有所增多,尤其是化工电周边绿地内的树木品种,有效提高了该绿地植物群落的丰富度。

今后校园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在早期建设绿地中适时适地增加一些景观效果好的外来树种的应用。

大学校园区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大学校园区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考虑植物的生态效益和保健功能
生态效益
植物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应选 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提高校园的生态环境质量。
保健功能
植物具有改善空气质量、杀菌、杀虫、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保 健功能,应选择具有这些功能的植物,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
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效果的结合
多样性
植物的多样性可以增强校园的生态稳定性,提高环境质量。应选择多种形态 、多种色彩、多种季相变化的植物,打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学生健康意识的植物种类
有益健康的植物
在选择植物时,可以倾向于选择有益于学生健康的植物种类,如具有杀菌、净化 空气、降低噪音等作用的植物,以及能够提供丰富营养物质的植物等。
提高学生健康意识的植物
通过选择有益健康的植物,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同时也可 以为他们提供学习和研究的素材。
配置特点
植物配置注重清新、宁静的氛围 营造,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休 息。同时,适当配置了具有吸尘 、隔音效果的植物,为师生创造 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某大学宿舍区绿化植物配置案例分析
绿化面积
该大学宿舍区绿化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包括草坪、花坛、小游园和休息区等。
植物种类
以小型乔木、灌木和花卉为主,其中常绿植物占70%,落叶植物占30%。
建设植物多样性广场
在校园内建设具有多样性、代表性植物的广场,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植物多样性。
注重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
生态修复
采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对校园内的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选择耐受性强、适应性广的植物进行种植,提高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景观提升

以清华大学为例浅析高校植物景观建设

以清华大学为例浅析高校植物景观建设

以清华大学为例浅析高校植物景观建设摘要:基于对清华大学五个典型群落的调查分析,综合园林景观建设的理论要点,从植物景观的时间性、空间性、生态效能、心理效能、文化性、功能性等方面,对高校园林景观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刍议。

关键词:高校;植物景观;时空性;生态效益前言:高校植物景观的建设是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好的校园植物景观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愉悦师生身心,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校的文化和特色。

在营造宜人的植物景观时要综合考虑其美学属性和科学属性。

时间效果的营造1.1扩大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调查中我们发现,其校园春季景观主要由玉兰、榆叶梅、桃等开花植物构成;夏季景观主要由栾树、枫杨、绦柳、桑等浓荫乔木构成;秋季景观主要由五角枫、银杏等秋色叶植物构成;冬季景观主要有圆柏、侧柏、大叶黄杨等常绿植物构成。

基本遵循春夏花、秋叶、冬常绿的北方景观特点。

观姿、观干者甚少,可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适当增加,如平枝栒子、山楂、南天竹、枸橘、白皮松、木瓜、红瑞木、梾木等。

1.2增加色叶植物的应用色叶植物,尤其是全年异色叶植物是秋季景观的骨架,在北方应予以重视。

常见的常年异色叶树种有红枫、紫叶小檗、金叶女贞、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等;常见的斑色叶树种有金边黄杨、金边棣棠、花叶锦带、变叶木、金叶接骨木等;常见的秋色叶树种有:银杏、槭树属、金钱松、白蜡、五叶地锦等。

[1]空间效果的营造2.1底平面效果的营造底平面即植物景观的平面构图,具体形式往往取决于周边建筑与道路。

甲所前绿地其平面布局形式基本属于有自然有机型。

距建筑较近的植物布局形式基本属于规则的L 形,而远离建筑的植物布局就呈现出有机的曲线形。

荷塘月色西侧的紫藤广场则因其建筑的严谨中轴对称,而采用几何式。

调查对象清华大学的建筑多中西结合,亦古亦今,植物景观平面构图应体现这一格调。

2.2立面效果的营造立面效果主要靠植物材料在高度、质感、色彩上的对比来突出层次,烘托空间的进深感。

学校管理-校园景观中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学校管理-校园景观中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校园景观中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一、校园绿化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绿化能培养同学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丰富多姿,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使同学们学习轻松,老师们工作舒适。

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不仅会在闲暇时给同学们带来自然享受,还可以激发写作上的灵感。

勿庸置疑,校园绿化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异常重要的。

二、校园绿化的基本原则环境育人,校园中良好的绿化环境能满足教师、学生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使人适时得到休息放松,心地平和,情感端正,对健康品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高校校园应因地制宜布置绿化和小品,体现现代高校特点和校园文化特点,形成环境幽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高校校园环境。

从以上角度考虑,校园绿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以人为本。

高校校园是人群聚集的地区,教职工、学生是校园的主体。

校园绿化应尽量满足他们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的需要。

如为学生学习建造亭廊,为学生交流设计广场,为学生展示设计舞台,为学生休闲布置小游园、桌椅、庭荫凳等。

尤其是校园面积不大的高校合理造园显得至关重要。

二是适地适树。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是校园绿化中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具体操作中,要做到乡土树种先行,驯化树种次之,避免分泌有害物质、飞花飞絮等“绿化污染”。

三是体现特色。

校园绿化要与校园文化和谐,自然景观要与人文景观搭配。

如北京大学校园绿化围绕未名湖等景观及历史人物造景,让厚重文化与东方园林结合,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是突出重点。

校园绿化以绿为主,但也应分主次,即:普通绿化区以绿为主,注重改善生态环境;重点绿化区以景为主,注重提升美化水平。

如校园正门入口区、重点教学区、集中绿化区就是重点绿化区,运动区、生活区、服务区为普通绿化区。

这样还可以将有限的绿化经费用在刀刃上。

五是科学搭配。

校园绿化和养护,应有专业人士参与。

校园绿化的整体把握应以绿为主,注重造景,在绿化布局和植物搭配上注重造型和色彩搭配,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点(景点)、线(道路)、面(绿化区)结合,乔、灌、花、草相搭配,营造各种绿化空间,使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设计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设计

浅论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设计摘要:大学校园的植物配置是营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的关键。

园林绿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而植物造景又是园林绿化要素中的重中之重。

本文大致从大学校园植物配置原则、各功能分区绿地景观设计要点等方面分析大学校园内各功能区域的植物景观设计。

关键词:高校校园;植物景观;配置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5-0005-01合理的大学校园环境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方面。

校园环境景观主要观赏对象是师生,对师生特别是学生的个性、人格和心里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不过它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

由于每个区具有不同功能属性,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植物景观的设计不仅应该满足不同功能区的需要,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校园文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

一、校园植物配置的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校园植物配置中至为关键的一条理念,具体来说就是指植物配置“应该适应校园主体人群的思想和行为”[1]。

现代校园植物配置趋向不仅专注合理配置园中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各种植物,以凸显出它们物质形态(包括颜色、大小、材质)的可观赏性功能,更在于创造出校园主体即师生与整体校园景观的关系,从深层内涵上体现大学校园特有的人文特色:浓厚的治学氛围与文化环境。

哈佛“革命者”之一罗斯曾说:“我们不能生活在画中,而作为画来设计的景观掠夺了我们创造生动生活区域的机会。

”2.整体性原则大学校园植物配置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整体性,它是植物配置的基础。

这个特点主要通过对大学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利用与开发而形成的大学校园内在和外在总体景观特征。

“这种景观常常需要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2]3.适宜性原则适宜性原则一方面是生态学特性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景烘托型种植设计单元分析
研究表明,烘托对称式建筑的单元中,左 右呈对称式布局的景观值最高。如Ⅱ2单元主 楼前广场对称种植的银杏与绿篱、Ⅱ11号单 元生物馆楼前的紫藤花架等;建 筑 的 基 础 绿地以2~3种低矮的小乔木或灌木形成结构 层次简单明晰、规则式行植的单元景观值最高, 如Ⅱ13号单元(图6)的大叶黄杨球,而Ⅱ 15(图7)号单元的自然式种植,得分最低; 另外,树形整齐或修剪整形的单元,景观值较 高。
文化陶冶型种植设计单元分析
该类单元的文化主题越突出,景观值越高。除以某种植物为主题的专类园 外,在营造其他单元时,一般结合植 物自身的文化内涵赋予环境某种精神品质。如竹类象征气节、松柏象征坚强与长寿、牡丹象征富贵等。 Ⅳ2号单元利用常绿的油松、圆柏与刚竹烘托孔子形象的伟大。Ⅳ8号水木清华单元以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 个 体形态丰满、层次结构丰富突出景区的历史文化与池水花木清幽美丽的意境。Ⅳ6号世纪林单元利用各著名大学 的代表植物,并结合北京气候条件,形成五大洲主题林,主 题 突 出,景观评价值高。
北门
55 景观结构 景观结构
学堂路
清华园 近春园
主楼
清华路
清华 十景
6 植物主题分布图
垂柳
校河沿岸、荷塘等地 风吹疏柳岸
荷花
近春园、清华园
荷塘月色
银杏
道路清华路等两侧、主楼 前草坪两侧 秋日的金色大道
近春园
荷花池及四周的植物配置也很有文化气息。“近春园”中的荷塘内 密植荷花,使人一走进就能联想到《荷塘月色》,给荷塘平添几分诗意 。荷塘四周由绦柳相围,垂枝婆娑。岛南岸以蔷薇、紫薇、迎春等附在 块石之旁,自然开展,大有“蔷薇未架,不妨凭石”的效果。
伟伦楼 白玉兰&对植
xx楼 水杉 庄严感
人文学院 紫玉兰增添古建筑韵味
化学馆 入口圆柏(桧柏)对植
理学院 台地
大礼堂 垂直绿化
主景营造型设计单元分析
单元内具有明显构成主景的植物,如Ⅰ4单元(图2) 大体量的枫杨,Ⅰ7单元的国槐古树;或由某类植物构成明 显的单元重心,如Ⅰ5单元(图3)的松科植物,景观评价 值较高。 植物景观群落层次的丰富性影响景观评价值的高低,研 究发现,乔灌草>乔草>灌草结构。Ⅰ9单元(图4)的乔 草两层结构较为单调,Ⅰ8单元灌草结构的评价值更低;同 时,相邻层级间高度差距不宜太大,如Ⅰ10单 元(图5) 的 种植密度过大,雪松与龙爪槐、榆叶梅的高度相差甚远、 树形不协调,同样形成层次结构的单调感。 季相变化明显的种植设计单元,如具有开花植物和彩色 叶植物的单元,景观评价值较高;地 被、草 坪 覆 盖 完 整, 同时不被灌木完全覆盖的单元,景观评价值较高。
水木清华园
“水木清华园”中的荷花池更是自然,山脚下铺装的大石块深入池内,与 池中的荷花相连,顿时使人进入《诗经》中“山有扶苏,阴有荷花”的意 境。
“水木清华”建筑前的平台,它是观景的最佳点,其四周的植物配置为: 平台西侧由一棵古拙的圆柏与沿河婀娜的古绦柳呼应,居于两棵树之间的 是一丛花朵繁密的珍珠梅相点缀。
22 规划理念 规划理念
1914年,墨菲在规划清华校园时,将保存完好的中式园林“清华园”(工字厅)轻轻地避开了, 作现状保存。而在它的东边和北边,操起了他所熟悉的西方园林的手法:大大的草坪、长长的轴线、 西式的建筑。于是,1911- 1920年间,由大礼堂、科学馆、同方部、清华学堂、体育馆及图书馆等
游憩娱乐型种植设计单元分析
研究表明,疏林草地型游憩空间的景观值最高,其 次 为空间感明显的 单 元,如 树 阵 广 场、植 物 廊 架 等。 结 构 层 级 简单的单元,植物的胸径是决定景观评价值的主要因素,胸 径越大,景观值越高;复层结构的单元,景 观轮廓的清晰度与结构层次的丰富度是决定景观值高低的主要因素,层次结构越清晰、层级数越多,景观值越高。 形成休憩空间的单元,植物形态是决定景观值的关键因素,一 般 树 干 笔 直、树冠丰满的植物,其 景 观 值 较 高;具 有 遮荫环境的单元景观值较高。
景观季相及色彩分析 77 景观季相及色彩分析
春季景观主要由玉兰、榆叶梅、桃等开花植物构成
夏季景观主要由栾树、枫杨、绦柳、桑等浓荫乔木构成 秋季景观主要由五角枫、银杏等秋色叶植物构成 冬季景观主要有圆柏、侧柏、大叶黄杨等常绿植物构成。 基本遵循春夏花、秋叶、冬常绿的景观特点。观姿、观干者甚少,可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适当增加, 如平枝栒子、山楂、南天竹、枸橘、白皮松、木瓜、红瑞木、梾木等。
Our 启示 99 Our 启示之和谐,起衬托作用,丰富建筑立面:立体绿化,使得古建筑更具韵味 增加气势:对植、列植、开阔草坪 与校园人文底蕴结合,采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点景”手法,创造校园意境
主楼
规整式单纯草坪:从东南门到主楼方向,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中轴线由道路和分开的单纯草坪组成,草坪草均选 用北方表现较好的草地早熟禾。这些草坪主要起扩展空间的作用,保证了从主楼到门口这一中轴线视野的通透性。 该绿地位于主校门前区空间,瞬间人流量大,与门外道路绿化联系密切,植物配置大方、自然、简洁、明快,在设 有主景的同时,周边植物配植增加竖横对比,以良好分割空间,提供背景。绿地主要以高大的油松、圆柏、杜松作 背景。前方银杏、雪松、白皮松错落搭配以构成主要景观,各色色叶树木与花灌木巧妙围合,丰富植物群落层次, 质感色彩搭配合理,四季有景,尤以其中一株姿态秀美的白皮松为亮点。
植物配置原则 88 植物配置原则
1.因地因时配置:根据高校所处不同地理位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 以及植物生长习性和环境适应性,结合不同绿地性质采用不同种植形式。 2、多种树木兼顾:从景观生态多样性原则出发,协调植物种间关系, 遵从相互兼顾原则,达到互惠共生目的。 3.以人为本:校园植物功能主要包括使用和观赏,高校植物配置要 注意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行为心理,充分利用植物造景艺术形式。显 示高校高层次文化氛围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4.科学、艺术性结合:利用对比、烘托、均衡等艺术手法,科学选择、 搭配、管理植物,达到乔灌草、常绿与落叶、纵向与横向结合等植物配 置效果。
校园植物配置分析 ——以清华大学为例
1 学校概况
清华大学,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校园明朝时为私家花 园,清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绿化基础较好,加之 建校以后不断改造,使其在绿化数量及质量上都被视为我国北方校园绿化典范。清华大学占地面积6000余亩,以南 北主干道为线分为东西两区。西区为老校区,以荷塘月色式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展 示了传统皇家同林风格。东区则以50年代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后期又新建了许多现代风格建筑物,布局形式偏 于西式。 清华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2010年《福布斯》评出14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清华是亚洲唯一上榜的大 学。
西式院落组成的早期建筑先后落成。这批建筑大都采用红砖砌筑,为校园中心区定下了一个明显的基
调,清华师生喜欢形象地称之为“红区”。
3 功能分区
教学区 游园区
近春园、清华园
附中
宿舍区
附小
教学区
4 交通流线
南北主干道:交通轴线 以车流为主 主要服务对象:教职工和学生 东西主干道:游览轴线 有机动车 主要服务对象:居住区内的教职工家 属 具有历史性,串联着清华大学的发展 史 南北主干道与东西主干道的交点不仅 是交通节点,同时也是校园分区的节 点,是校园人文历史与现代生活的交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