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篇一:教育系统5年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方案】

为认真贯彻自治区脱贫攻坚誓师会议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

政府《关于力争提前两年实现“两个确保”脱贫目标的意见》,提高

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更好发挥教育在推进精准扶贫、精

准脱贫中的能动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

要求,把教育扶贫作为长远脱贫的根本之策,聚焦全区58.12万贫

困人口脱贫、800个贫困村销号、9个贫困县(区)摘帽,以全面提

高贫困地区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职业技能为重点,瞄准短板、精准施策、差别支持,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学校发展水平,全力保障

贫困地区学生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通过教育使贫困地区人口“走

出去、有技能、能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建设开放、富裕、

和谐、美丽新xx,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条件全面改善。全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完成幼儿园新(改、扩)建任务;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任务基本完成,9县(区)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有序

推进。

——贫困学生全部资助。进一步健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应助尽助”,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

二、主要任务

围绕“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中心任务,实施10项行动计划,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学前教育普及提高行动。

支持各市、县(区)通过政府购买岗位方式为农村幼儿园配齐教师。继续实施“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计划”,支持各地每年组织一定数量城

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到贫困乡村幼儿园巡回支教。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行动。

大力推进9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实施西海固地区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攻坚计划。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

定额,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将800个贫困村的745所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

办学条件项目”和“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优先安排,按照“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使学校设备、图书、校舍等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到2018年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应改尽改,应配尽配,完成标准化建

设任务。

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改进

教学方式方法,办好每一所学校,切实提高贫困地区乡村小学教学

质量。到2018年,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都能开设英语课,实现所有

县(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三)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行动。

统筹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和普通高中改造计划,

着力加强薄弱县普通高中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体育运动设施建设

和提升改造,推进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鼓励其办出特色。实施优质高中招生倾斜政策,2016年起各市、县(区)要安排本地

优质高中招录一定比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

积极推行高中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xx六盘山高中和xx育才

学校试点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并逐步向全区普通高中延伸,

支持红寺堡区开展综合性高中办学试点,鼓励和引导学生接受职业

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多样化发展。

(四)职业教育技能富民行动。

充分发挥xx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的作用,为贫困地区职业院校专业实训、职业培训、

技能鉴定提供支持。每年组织20名贫困地区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到职

业教育园区各院校挂职锻炼,对100名贫困地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

开展专项培训。

(五)高等教育培养质量提升行动。

充分利用各高等学校人才和科技优势,在贫困地区开展人才培训、

智力帮扶、学生支教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积极争取一所教育部直

属师范类高校对口支援xx师范学院,推进xx大学、xx师范学院联

合办学,提高xx师范学院服务西海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和区外省属重点高校增加投放我区的农村贫困地

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加大区属农村专项

计划实施力度,逐步增加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数量;积极支持xx

医科大学定向培养农村全科医生,每年安排不低于80名招生计划面

向贫困地区定向培养全科医生;鼓励区内高职院校在分类考试招生

中面向贫困地区单列计划定向招生,使贫困家庭和农村学生有更多

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六)贫困学生资助惠民行动。

推行学生校园方无过失责任保险,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综合保

险方案,在9县(区)率先建立健全校园风险管理服务体系,提升贫困

地区学生保障水平。

(七)特殊困难儿童关爱行动。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完善家庭、学校、基层组织、政府和

社会力量相衔接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留

守儿童跟踪接力帮扶。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就学、寄

宿需求。学校注重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亲情关爱,促进

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校外少年宫建设,

提升乡村校外少年宫的服务能力,丰富留守儿童少年课余文娱生活。(八)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行动。

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对9县(区)的乡村学校教师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先选优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退休教师到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支教。逐步提高9县(区)乡村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加大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对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全

覆盖。2016年起,将地方免费师范生计划由每年200名扩大到300名,由区内高等院校定向培养一专多能教师,定向分配到贫困乡村

服务不少于8年。

继续实施国家和地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制定符

合基层实际的招聘引进办法,加大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招聘

数量。“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集中研修、

影子培训、跟岗实践、挂职锻炼等形式,到2020年,对贫困地区近

3万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园)长、教师全部轮训一遍。

(九)教育信息化扶贫助推行动。

(十)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

实施学前教育结对帮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县域内公办幼

儿园、优质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

对口帮扶村级幼儿园。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所属自治区示范性

幼儿园积极开展对口帮扶9县(区)农村幼儿园。实施义务教育结

对帮扶,县级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城区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农

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乡镇中心校对口帮扶本乡镇薄弱村小、教学

点。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直管和所辖县(市、区)优质义

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9县(区)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自治区信息

化应用示范校和自治区区属中小学由自治区统筹安排对口帮扶学校。实施普通高中结对帮扶,自治区教育厅统筹安排自治区级示范性普

通高中对口帮扶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实施职业教育结对帮扶,自治

区为9县(区)中等职业学校各遴选1所高职学院和1所国家或自

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2+1”结对帮扶。实施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区内各高等学校发挥校团委、学生会作用,动员本校大学生与

贫困村的贫困学生建立“一对一”长期帮扶关系。建立教师“一对一”

口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支持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企

业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

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空前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发展教育作为扶贫开发

的重要内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予以推进。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

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到2020年

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乡全部摘帽的

动员令,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宣布,力争提前两年实现“两个确保”

脱贫目标。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脱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市、县(区)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进一步狠

抓落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

(二)加强领导,精准发力。按照“自治区负总责、市级协调,县抓

落实”管理体制,建立自治区、市、县(区)、乡(镇)、学校五级

联动的工作机制。自治区教育厅成立由厅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教育精

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区教育精准

扶贫工作。教育厅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细化落实扶贫工作任务,完

善配套政策,推动各市、县(区)开展工作。各市、县(区)教育

局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细化工作方案,制定

年度计划,分解工作任务,打造上下发力、共同给力的教育精准扶

贫工作格局,形成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三)定点包干,精准帮扶。按照“定点、定人、定责任”的“三定”

原则,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构建教育精准扶贫体系。自治区教育

厅每名班子成员联系一个贫困县,负责指导帮助贫困县教育精准扶

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各市、县(区)教育局也要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市级教育局班子成员包县,县级教育局班子成员包乡镇,乡镇

中心校领导包村校,学校负责人、班级老师联系贫困生,通过层层

包干,确保每县、每乡、每校、每个贫困家庭学生都有帮扶联系人,定点跟踪、精准帮扶、一包到底。

(四)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按照“扶持到校、资助到生”的工作要求,建立教育精准扶贫任务台账,绘制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时间表、

路线图。各市、县(区)教育局要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

和贫困生,摸清底数、精准识别,确保每一所薄弱学校、每一个贫

困学生都有相应的信息资料,因地、因校、因生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动态管理、扎实推进,确保如期全面实现教育脱贫目标。

(五)强化督导,定期评估。建立“县级自查、市级督查、省级评估”的督导检查机制,开展评估验收,推动自治区各项教育精准扶贫政

策落地生根。县级教育督导室要对辖区学校开展经常性检查,市级

教育督导室每半年对所属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督查一次,自治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每年组织评估检查组或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各县教

育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开展绩效评估,及时发布督导评估报告,接受

社会和群众监督。县级、市级检查与自查情况及时向上一级教育精

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教育督导室报告。自治区建立通报、

约谈、督办、表彰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落实不力、弄虚作假、套取骗取或违规使用扶贫资金的,严肃依法依规处理。

(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市、县(区)要加大对教育精准扶

贫工作的宣传力度,着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各项惠民政策、富民措施,做好政策解读,形成人人知晓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人人参与教

育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对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以

及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将相关信息总结报送自治区教育精准扶贫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便于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 9县(区)

每年上报的信息不少于5篇,其他市、县(区)每年上报的信息不

少于3篇。

【篇二: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

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

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

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2015 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

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

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

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 成为

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含义: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

实施: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

要求,也是全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那么,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

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

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

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

录入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

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

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

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

别的好办法。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

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

次召开村、社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

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

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

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

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

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

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

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

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

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

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

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

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

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

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

增加收入。

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

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

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

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

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

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

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

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

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

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

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

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

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是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

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

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

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

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

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

三是扶贫事权管理。对扶贫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分别该承担

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

不清晰;专项扶贫资金很分散,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责任也

不清晰。现在,省委已经明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

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

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各级都要按照自身事权推进工作;各部门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

力度,确保精准扶贫,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为什么要精准扶贫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

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

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

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

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

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

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

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

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

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

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

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

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

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

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

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

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

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

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

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

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

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

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

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

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最新解读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中国的

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最新数据显示,按照中国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

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

“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国务院扶贫办

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在接受中国经济网独家采访时候表示,中国

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懈努力,已经使6亿

多人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

国家。但是,我国仍有7000多万人没有脱贫。“以前出台一项政策,一批人都能够脱贫致富,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减贫难度越来越大。”刘永富说,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 100万人,任务非常重。

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

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

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自6月18日习近平关于扶贫的讲话发表一个月多来,已有16个省

份的省委书记陆续对扶贫工作表态,强调要深刻认识搞好扶贫开发

工作的重大意义,落实“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谋划好“十三五”扶贫

攻坚工作。“精准扶贫”成为各省份书记的表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表

述之一,据统计,“精准”一词在16名书记的讲话中共出现107次。刘永富认为,“精准扶贫”的含义在逐步深化、扩展。总书记2012

年底到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他讲不要用“手榴弹炸

跳蚤”,到了2013年10月,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

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

贫成效要精准”。越往后(扶贫工作)内涵越丰富,操作性越强。理

解“精准扶贫”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今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

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

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按照政府规定,年人均纯收入收入2800元以下的属于贫困人口,目前,我国有14个片区,59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这些地区

大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较差。

刘永富认为,扶贫工作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

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中国的贫困人

口全部脱贫,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际上也有典型意义。

刘永富表示,中国扶贫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减贫的经验

也是国际期盼了解的热点内容。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

口比较多,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党的领导,通过全社会的动员,在全世界能够做出一个成功的“中国样板”。

【篇三:精准扶贫专题】

一问: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哪些经验?

实践证明,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积累了丰富

的中国经验。

一是坚持党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统一部署,统

一行动,为扶贫开发提供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不断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

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政策,为大规模减贫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三是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

模专项扶贫行动。

四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调动

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

五是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

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六是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在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

普惠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实施特惠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二问: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5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数量多。5年时间实现5575万贫困人口脱贫和832个贫困县摘帽的目标,每年要减贫1000万人以上。

二是越往后越难。经过多年努力,容易脱贫的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大多居住在自然资源贫乏、地理位置偏远的地方,往往“无业

可扶”。

三是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文化水平总体偏低、

劳动能力不强,超过92%的贫困人口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2.2%

的贫困人口主要是因病致贫,16.8%的家庭缺少劳动力,往往“无力

脱贫”。

四是特困问题突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特困群体,贫困程度更深,减贫难度更大。

五是易返贫。因病、因学、因婚、因房等问题返贫情况时有发生,

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

问题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精准扶贫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帮扶措施还存在“大水漫灌”或缩

小版“大水漫灌”现象。

二是扶贫开发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少数地区和部门工作滞后。三是扶贫合力还没有形成,相关扶持政策衔接不够,社会力量没有

充分动员。四是扶贫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需要,贫困县统筹整合资

金用于脱贫攻坚的难度仍然很大。

五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包办代替、大包大

揽的做法助长了等靠要思想。

六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待加强。脱贫攻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遴

选公务员考试的一个考点。

三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了脱贫攻

坚的总体目标,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准确理解?

“十三五”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

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

现贫困地区农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

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这个目标有3个特点:

一是基本标志。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

个标志性指标。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就是底线目标、基本标志,是必

须完成的硬任务。

二是不留锅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结束和本世纪第一个10年扶贫纲要结束时,贫困人口都没有完全脱贫。历史上贫困县三次调整,总数没有减少。脱贫攻坚的目标是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

脱贫摘帽,不留锅底,这是历史性的。

三是没有退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5年时间,脱贫攻坚也只有

5年。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已经发出,总书记代表全党向世界

作出了庄严承诺,没有退路。

实现上述目标,至少有3层含义:一是意味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与

全国人民一道迈入了全面小康社会;二是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

史性地解决;三是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

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继续走在全球减贫事业的前列。

四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十三五”脱贫攻坚基本方略,包括哪

些内容?当前,采取大水漫灌的办法,贫困人口难以受益,必须实

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包

括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

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

何退”的问题。

五个一批,这是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和实现途径。“十三五”期间,

将重点通过发展产业脱贫一批,通过劳务输出脱贫一批,通过易地

搬迁脱贫一批,通过低保兜底脱贫一批,还要实施医疗脱贫、加强

教育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和资产收益扶贫等。参加2016年遴选公务

员考试的考生一定要熟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并结合您当地的特

点作答。

五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政策举措?

一是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

主导作用,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按照中

央部署和要求,今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加到670亿元,比去

年增长43.4%。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达到400多亿元,比去

年增加50%以上。在今年地方政府债务中,第一次专门安排600亿

元用于脱贫攻坚。“十三五”时期,国家将向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主

体注入约2500亿元资本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

二是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

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一揽子政策。重点体现在3个金融产品上。第一,扶贫小额信贷。为建档立卡贫

困户提供“5万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

政扶贫资金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扶贫小额信贷产品。第二,扶

贫再贷款。设立扶贫再贷款,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第三,金融债。发行政策性金融债,支持易地扶贫搬迁。

三是实施土地优惠政策。第一,适应脱贫攻坚用地需要,调整完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扶贫开

发用地需要,对贫困县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安排。第三,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第四,允许建

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增加的土地收益用于扶贫。第五,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优先安排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是动员社会参与。《决定》对开展社会扶贫提出3个方面、21条

具体举措和要求,重点要坚持全社会广泛参与,健全东西部扶贫协

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发挥军

队武警部队优势支持脱贫攻坚。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

人参与脱贫攻坚。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公益信托基金。

五是创造良好氛围。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全面宣传我国扶贫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加大脱贫攻坚

政策举措宣传宣讲。研究建立国家扶贫荣誉制度。关于脱贫攻坚的

举措,已多次出现在遴选考试中,公选网遴选网提示您留意。

六问: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如何保证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

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

一起抓。改进县级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正职领

导保持稳定。加强贫困乡镇和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

战斗堡垒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