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单味中药的奇特功效

大剂量单味中药的奇特功效
大剂量单味中药的奇特功效

大剂量单味中药的奇特功效

大剂量单味中药的奇特功效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生杜仲:30g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加至60-90g。萆薢、土茯苓:30g以上消除蛋白尿。沙参:30g以上补气,小剂量则可滑肠。薏米:30g以上治关节痛。茜草:30g以上治口疮。莱菔子、槐花:30g以上降压。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曾听到过一位资深望重的老中医告知:“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同一种中药,用量不同,作用不同,甚至可以完全相反的作用,个体不同,剂量也会不同。- 例如:-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 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

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不一一例举。- 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个个体的差异不同,用药剂量也会不同-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乌头,附子用至15克必须先煎4小时左右,用至30克必须先煎8小时左右,经过蒸制的就不必煎这么久了,用时逐渐加大到30克为宜,得效后宜逐渐减量,超过30克的超大剂量没有经验的最好不要去用,一不小心可以导致死亡的

乌头止痛,8两(240克)口麻欲吐,效毒两刃;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生地凉营,极量800克;枣仁安眠,最大180克;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克;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赤芍疗急黄120克起;芦根降温120克无虑,葛根降糖3两无毒;桔梗治咽1两安全。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

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

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穿山龙,味苦,性平,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所以近年来成为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妙药。根据《中华本草》谓其干品用量为6~9克,《中草药手册》多为15克,少数达30克,东北地区常用量也为15~30克。但根据朱良春经验,若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用量须40~50克,30克以下收效不明显。黄连最苦,然治糖尿病这一甜病特效,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30克是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而治疗糖尿病酮症,每日剂量多达120克,降糖迅速.益母草调经用10-15克,据朱良春观察,益母草的利尿作用,每日用到30~45克尚不见效,须加至60~75克,始奏明显之效。90~120克时其效更佳,常用以治疗急性肾炎之尿少、浮肿之候,常一剂知,二剂已。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

抑制。生杜仲:30g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加至60-90g。萆薢、土茯苓:30g以上消除蛋白尿。沙参:30g以上补气,小剂量则可滑肠。薏米:30g以上治关节痛。茜草:30g以上治口疮。莱菔子、槐花:30g以上降压。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代赭石9~18 g有镇胃降气、止呕止噫之功,适用于胃气虚弱的呕吐、呕逆、呃气、胃脘满实等。24~30 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等证。丹参大剂量可以治疗失眠大黄1~5 g有致泻作用。其致泻成分为葡萄糖甙元,番泻叶甙A、C,主要为蒽醌衍生物。3~6g可止泻,9~15g可泻下;, 两许--疔毒之毒热甚盛者二两--癫狂其脉实者--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肝炎,随用药量增加而各项指标复常时间缩短,认为30g可作为常规剂量。大黄粉0.3 g以下有止泻作用。其机理为大黄鞣酸的收敛作用掩盖了含量甚少的致泻成分的作用。鞣质的D-儿茶精抑制大肠内细菌生成酶,阻断吲哚类的产生而止泻茯苓研究结果发现,在25g以下无明显利尿作用,至少达30g才有利尿作用,认为100g时利尿作用最强。附子1枚-轻量-阳虚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克。)制附子120-300克水煎3-5小时有甘温补脾肾之阳,温补中下焦元阳之气,无辛燥热之弊蝉蜕常用量为5~6g,治破伤风时需用25~30g半夏止呕、除湿10~15g 开胃15~30g 安神大于30g;小剂量6g

降逆和胃,中剂量15g化痰开结,大剂量30~60g(宜用姜半夏30g,生姜30g开始使用,逐渐加量至60g)可镇静止痛。浙贝母9~15 g,有清肺热、润肺躁、清热化痰之功。用于外感及内热咳嗽。18~30 g有解毒散结之功,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瘰疠、发背及一切痈疡肿毒。白果定喘汤白

果用量在21枚(约为25g左右),动物实验证实,定喘汤中白果重用的定喘效果优于常规剂量。艾叶常用量能温经止血,大剂量可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毒性肝炎3~5g可开胃,8g

左右温经止血、止痛,大量则引起胃肠道炎症。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许公岩对积湿为病以苍术、麻

黄二药为主,两药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异:如两药相等,

剂量是:10g:10g,临床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小发汗;苍术三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剂量是:18g:6g;苍术四倍于麻无明显之汗利,而湿邪能自化,剂量是:12g:3g。药物之间的比例, 关键在于药物之间的比例,并非药量越大,疗效越好。当归功能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血瘀诸证,然而当归在复方中,小剂量应用则补血,大剂量应用则活血。如当归补血汤即由黄芪30g,当归6g组成,后世在应用补血的总方四物汤时,当归用量也不超过10g;归脾汤、八珍汤中,当归的用量仅3g。而具有清热

解毒,活血止痛作用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当归的用量竟

达60g,主要是取其活血止痛;治妇女产后瘀血内阻的恶露不行,小腹疼痛的生化汤,当归的用量为24g,也取其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效能。再如治妇人胎前产后气郁血瘀诸疾的佛手散,当归用二至三两者,乃取其活血之用,使瘀去新生、血有所归。由此可见,当归用于活血,剂量宜大,可用至15g 以上。前人谓其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故重用则行血之力更甚。若用于补血,剂量宜轻,3~9g即可。血虚者每致阴虚,阴虚则生虚热,当归气味辛温而主动,重用则每致动血,切不可重用,否则适得其反,病家服后每致口干、烦躁、失眠、头晕更剧,甚则鼻衄。苍耳子少量则轻而上至颠顶,重用则通下走足膝细辛治疗风寒表证的剂量一般用

3克,最多不超过9克。而当用细辛治疗各类痛证时,用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显然,当风寒表证时用超大剂量的细辛,不仅于证无益,而且会引起不良反应;相反,如果要发挥细辛的镇痛作用,而用常用剂量,显然是杯水车薪,于痛无济。薏苡仁系药食两用中药,其常用剂量的上限为30克,而临床上有经验的医师用该药治疗风湿、腰腿痛等病证时,该药的用量达到45~90克。夏枯草的常用剂量的上限是15克,而临床以该药治疗病程较长的甲状腺瘤时,用量一般都超过30克三棱为破血行气之药,常用剂量的上限为9克,但临床上以该药配合其他中药主治各类晚期恶性肿瘤病时,其每日用量达到45~75克,相当于权

威规定剂量上限的5~8.33倍。当代名医方药中教授深得《金匮要略》用升麻之真谛,临床重用升麻治疗病毒性肝炎,也是取其解毒之偏性《药典》中规定黄芩的每日剂量为3~9克,川芎为3~9克,而《千金翼方》中以单味黄芩治疗淋、下血诸症,黄芩的剂量为每日四两,折合公制为57.68克,显然已大大超出黄芩权威规定剂量的上限,剂量一般为每日30~45克。《小品方》中以单味川芎治疗妇人崩漏,每日剂量用至八两,折合公制115.36克,也明显是属于超大剂量应用。人参的常用剂量是3~9克,当用于脱证时,其用量高达30克以上。附: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注意事项

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属于临床中药学研究范畴的内容,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刚刚起步,许多内容还是未知数。目前尚不能明确地回答每味中药在什么条件下需要超大剂量应用,剂量超出权威规定剂量上限多少时最适宜,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是否对机体有潜在的不良反应等问题;支持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主要依据仍然是古代及现代医家的临床用药经验,现代中药药理、毒理学研究的结论尚未反馈用于临床指导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对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应持谨慎态度。具体应用时,必须注意下列有关事项。

一、适应症要准确

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都有相应的适应症,超大剂量用药,适

应症一定要准确,否则,会出现两种结局:一是药重病轻,二是药轻病重。例如,中药细辛治疗风寒表证的剂量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过9克。而当用细辛治疗各类痛证时,用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显然,当风寒表证时用超大剂量的细辛,不仅于证无益,而且会引起不良反应;相反,如果要发挥细辛的镇痛作用,而用常用剂量,显然是杯水车薪,于痛无济。

二、剂量递增原则

剂量递增原则是有毒中药应用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特别是在经验不足时更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以避免因盲目超大剂量而引起毒性及不良反应。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超大剂量用中药必须做到剂量递增,切忌生搬硬套,剂量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三、严格炮制、制剂规范

许多中药在超大剂量应用时,在炮制、煎药和制剂技术上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性,这方面的经验比较成熟,应用时应该严格遵守。附子、乌头类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特别强调先煎、久煎,以煎煮至不麻口为标准。现代药化、药理研究结果证明,上述炮制、制剂规范是非常必要和合理的,它能够保证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这类中药的毒性。

四、特异性的配伍

从古籍和名老中医超大剂量应用中药的经验中,我们还可以

发现某些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常有一些比较特定的配伍关系。如半夏配生姜、甘草;马钱子配甘草等。其目的是防止和减少超大剂量用药可能引起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必须严格遵循。

五、了解中药的毒性及解救措施

在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时,应对各种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特别是与剂量密切相关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同时,还应该熟悉传统的和现代的一些中毒解救措施,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萆薢(bì xiè 音必谢)又名:黄萆薢、黄山姜、土黄连、黄薯,为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萆薢的块根。味苦性平,功可利湿祛浊,祛风除痹。现代研究,萆薢薯皂甙有抗真菌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认为本品渗湿祛湿功效颇佳,取其外治某些皮肤病变,疗效显著。

水疱型足癣:萆薢50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30克,土槿皮30克。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两日一剂。

糖尿病足:萆薢60克,黄柏30克,薏苡仁30克,紫花地丁30克,白及30克。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每次30~60分钟。每日两次,两日一剂。

结节性痒疹:萆薢5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20克,苦

参20克,皂角刺15克。水煎适量待温,纱布蘸药液洗擦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2~3次,两日一剂。

汗疱疹:萆薢50克,土茯苓30克,地肤子30克。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每次20分钟。每日两次,两日一剂。

浸渍性皮炎:萆薢50克,黄柏30克,栀子30克。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每次20分钟。每日两次,每日一剂。

足癣:萆薢50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金银花20克。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每日一剂。

滑膜炎:萆薢50克,牡丹皮20克,栀子20克,金银花20克。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频洗。每日数次,每日一剂。阴囊湿疹:萆薢50克,土茯苓20克,地肤子20克。水煎适量,待温坐浴,每次20分钟。每日两次,每日一剂。

湿疹样皮炎:萆薢50克,金银花15克,穿心莲15克,白鲜皮15克。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拧至不滴水为度,湿敷患处。每日数次,每日一剂。

脓疱性细菌疹:萆薢50克,土茯苓20克,苦参20克,穿心莲20克,连翘20克。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每日一剂。

中药药效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中药药效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和基本思路 第一节中药药效学意义 中药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l)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理以及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阐明中药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 一. 药效学研究对促进中医药发展有重要意义 1. 中药功效是几千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2. 我国传统医药学和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医药学水平 3. 沟通中西医间的学术思想 4. 阐明中医药理论 5.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二. 中药药效学研究对促进中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的发展不但要促进中医药的自身发展,我们还应当站在科学的前沿,以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为发展方向,以中医药的发展去促进现代医药学的发展,如:SARS病人的中西药合用。 中药药效学研究对促进中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三.中药药效学是中药新药的重要研究内容 研究开发尚未用于临床的新药,必须进行药效学试验,其理由是: (一)现代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将自然现象的某一过程表现出来,便于人们反复观察,揭示事物的规律。药效学试验研究,可严格控制试验条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获得详细准确的结果,发现某些内在的规律。 (二)动物试验可获得大量在人体无法获得的信息 动物试验可反复进行在人体无法进行的伤害性试验,获取各种器官组织标本,进行多指标的动态观测,进行分析性及综合性研究,深入了解新药的各种作用,对机体有益或有害的影响,获得大量在人体无法获得的信息。 (三)为新药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在不了解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情况下,进行人体试用、临床研究,有可能对试用者造成危害,甚至发生意外。因此在新药试用于人体之前,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必要的了解,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确保试验者不致延误病情,产生不良后果。 药效学试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是新药有效性评价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续与最后判定,两者相辅相成,综合判断,才能对新药的有效性作出科学、准确、全面的评价。

《中药药理学》 作业答案

《中药药理学》第1次作业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许多温热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1分]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2. 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3. 下列哪项为大多数寒凉药的药理作用 [1分]E.具有抗感染作用 4. 相畏配伍的目的是 [1分]A.减少毒性 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温热药长期给药后引起动物的机体变化 [1分]B.体温降低 6. 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B.有机酸 7. 中药材储藏条件不适宜的是 [1分]D.日照 8. 黄连与连翘同用抗感染为下列哪项配伍方法 [1分]B.相须 9. 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有镇静、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1分]C.麻黄 10. 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 [1分]A.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11. 下列哪种配伍为复方配伍禁忌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1分]A.相反 1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1分]E.机体病理状况 13. 昆布、海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14. 甘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蛋白质 15. 知母可兴奋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的能量不足的药物是 [1分]E.附子

1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长期给寒凉药后,对动物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的影响 [1分]D.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 17. 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1分]E.枳实 18. 辛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A.挥发油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 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是 [1分] D.麝香、麻黄 2. 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是 [1分] A.黄芩、栀子 3. 炮制后,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率增加的是 [1分] D.延胡索 4. 炮制后,药物的毒性消除或降低的是 [1分] B.乌头 5. 由温热药造成的热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D.痛阈值降低,惊厥阈值降低 6. 由寒凉药造成的寒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C.中枢抑制性递质5-HT含量增加 7. 附子经炮制后 [1分] B.毒性降低 8. 黄芩炒制的主要目的是 [1分] C.便于贮存 9. 具有增效协同作用的配伍方法为 [1分] B.相须、相使 10. 减低或消除毒性的配伍方法为 [1分] C.相畏、相杀 11. 温热药对寒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C.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 12. 寒凉药对热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B.基础体温降低,痛阈升高 13. 抑制机体基础代谢的药物是 [1分] B.大黄、黄连

中药的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药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医学的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按学科类别,是中药学的一部分。但是,药物“归经”涉及“经”和脏腑,可以体现“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也可以体现经络学说的作用。通过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药物“归经”和脏腑组织器官“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经络学说不仅是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进行研究的具体科学方法论,也可用于药物学研究。在药物学的研究领域,把药物“归经”,完全是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而不是药物对“经”本身有治疗作用,经络学说纯粹是为药物学研究提供论理工具和方法论。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中医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了“经”,每一“经”都有所属的脏腑或组织器官,所以,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可以确定药物的“归经”。其具体方法,是把临床常用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从而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治疗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若某种药物对某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具有针对性或选择性,疗效显著,便可依照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比如,麻黄、杏仁、桔梗善治肺病,都归肺经;苍术、厚朴、砂仁善调脾胃,既归脾经又归胃经。再如,复盆子能治遗尿,病在膀胱,属肾失气化,故归肾经。每一种药物的“归经”,都是根据药物对脏腑或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这说明,必须先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

然后,才能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确定药物的归经。并且,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和药物的“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主要是为了阐释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把临床常用的药物“归经”,是为了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所以,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和中药学都有指导作用。 一、药物归经的历史概况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以及中药学的发展,如同中医学的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实践过程。 药物归经的理论,是《内经》以后逐渐形成的,但在《内经》已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已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灵枢·九针论》也有“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内经》虽没明确提出药物归经,但已根据药物的性味总结用药规律,为后世形成药物归经的理论,奠定了基础。\FFrE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用“六经”概括外感伤寒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六经证”,对每一“经”的证候,都有治疗原则和方药,已经有了药物归经的刍形,为药物归经的形成以及在临床实践的应用,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早期的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论述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大多以主治病症为主,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

中药药性药理总汇

中药药性药理总汇 1、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 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 ☆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滋肾益精: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益肺止咳: 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降低血糖: 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延年益寿: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抗肝昏迷 近年研究发现山药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 食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适宜糖尿病患者、腹胀、病后虚弱者、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腹泻者; ☆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实邪者忌食山药。 2、山萸肉(山芋) 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 又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基于中药药性及功效知识的分析探讨

基于中药药性及功效知识的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18-05-04T14:31:02.4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4期作者:李传琪1 曹艳艳2 [导读] 中药在我国传承千百年,经过人们长期以来对中药的研究,为人们身体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李传琪1 曹艳艳2 1.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山东潍坊 261515;2.高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潍坊 261500 摘要:中药在我国传承千百年,经过人们长期以来对中药的研究,为人们身体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伴随着新时期中药研究不断深化,对于中药药性和功效致使的了解有了极大的进步,如何能够更为充分的发挥中药原有的药性和功效,需要相关人员掌握充分的中药知识,了解不同中药的药性和具体功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本文就中药药性和功效知识展开深层次探究,对相关方法做进一步论述。 关键词:中药;药性;配方;功效 在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中,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而中医药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正在广泛应用在医学中。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只要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疾病都值得大力提倡,而中药在药性和功效方面,特点都十分鲜明。但是,中药药性和功效致使较为复杂,涉及内容较广,为了充分发挥中药作用,就需要全面掌握中药药性和功效知识,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由此,加强中药药性和功效知识的临床研究,有助于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推动中药领域进步和发展。 1 中药学中功效的重要性 功效是衡量药物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一种药物质量高低直接关乎到药物是否可以得到有效运用。中药治疗中,无论是治疗成果还是保健作用都属于功效范畴,药物作用在人体时,通过功效来衡量药物是否在治疗相应疾病中发挥作用,治疗效果如何。所以,中药的功效十分重要,为了可以提升中药功效,就要加强中医药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态度,了解中药药性和功效之间的关系[1]。只要了解中药功效,才能在后续临床治疗中对症下药,更为充分的发挥中药作用,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帮助。如果医师缺乏对中药药性和功效的了解,可能出现盲目用药,不仅无法改善患者疾病症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患者身体患病程度,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2 中药药性和功效知识学习方法 中药药性和功效知识包含内容较光,学习难度较高,想要全方面掌握中药相关知识,首要一点就是需要对中药功效和药性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了解。中药药性和功效知识的学习需要选择特殊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古配方的成分分析 对于古配方的成分分析,是全面了解中药药性和功效知识的一个首要前提,同时也是起到奠基作用。相关医学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总结,对中医药药性相关知识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充分发挥中药功效,提升临床治疗成效。所以,对于古配方的认识和学习,主要是对前人临床实践经验和理论整合而来,对于后续的中药药性和功效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学习中,将单方和药对作为古配方学习的重点进行学习,种类非常的稀少,但是通过药对和单方可以全面了解中药药性和功效。所以,在极少量的药对和单方学习中,以便于更加全面的掌握中药要性和功效[2]。其次,将中药复方作为研究切入点,由于古配方的组成是通过前人大量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构成,需要了解古配方组成成分基础上,才可以进行后续的中药药性和功效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对药物要性和功效,古配方中各种成分的占比。总的说来,为了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学习中药药性和功效知识,就需要对古配方展开深层次的研究,选择合理的方法。 2.2加强临床实践 在对中药药性和功效知识学习中,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加强临床实践。绝大多数的理论知识均是从临床试验中提炼总结而来,理论知识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所以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习中药药性和功效相关知识中,医师应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临床研究力度,有针对性的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应用理论知识,丰富和完善理论知识,促使更多人可以了解中药治疗方法,推动中药领域发展[3]。 中药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中药药性之间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具有内在联系性。中药药性和功效是一个有机整体,历代的医药家都曾提出性效结合,从中不难看出中医学领域的整体观思想。诸如,通过对药物四气的说明,可以了解药物作用的寒热属性,升降浮沉可以了解药物的具体作用方向,同功效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 结论: 综上所述,中药药性和功效致使较为复杂,涉及内容较广,所以在现代医学事业发展中,为了可以更加全面、充分发挥中药作用,应该加强对中药药性和功效知识的学习探究,对症下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冠林,许仕杰,周福生,游章才.基于“药性-功效知识元语义分析”探析中药复方的整体功效[J].辽宁中医杂志,2017,38(07):1260-1264. [2]陈君千. 基于中药“药性—功效”关联规律探讨“疏肝健脾和胃安神法”的内涵及临床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3]周福生,赖小平,许仕杰,陈建南,陈冠林.中药药性理论模型化表征方法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1(02):229-233.

中药性味归经作用

一、解表药 ①发散风寒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 发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鹅不食草:辛,温。归肺、肝经。 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胡荽:辛,温。归肺、胃经。 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柽柳:辛,平。归肺、胃、心经。 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②发散风热药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苦、辛、凉。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宣发预热。 浮萍:辛,寒。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木贼:甘、苦,平。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二、清热药 ①清热泻火药 石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寒水石:辛、咸,寒。归心、胃、肾经。 清热泻火。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竹叶: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鸭跖草: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 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辛、甘,平,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甘,微寒。归肝、胆经。 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苦,微寒。归肝、胆经。 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②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中药药性歌诀

中药药性歌诀 (一)解表药 1麻黄辛温,解表发汗。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2桂枝辛甘,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3紫苏辛温,表寒可用。解毒安胎,行气宽中。 4生姜解毒,温中止呕。解表散寒,温肺止嗽。 5香薷味辛,化湿和中。解表发汗,利水消肿。 6荆芥辛温,透疹止痒。祛风解毒,止血消疮。 7防风辛甘,胜湿止痛。祛风解表,止痉可用。 8羌活辛温,祛风胜湿。解表散寒,头痛更适。 9白芷解表,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0细辛解表,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鼻窍能通。 11藁本辛温,除湿止痛。祛风散寒,头痛常用。 12苍耳子温,宣痹止痛。发散风寒,鼻窍亦通。 13辛夷性温,发散风寒。性能通窍,善治鼻渊。 14薄荷辛凉,风热疏散。头目咽疹,行气舒肝。 15牛蒡苦寒,宣肺祛痰。利咽透疹,毒解肿散。 16蝉蜕透疹,利咽开音。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17桑叶苦寒,风热疏散。清肺润燥,明目清肝。 18菊花平甘,风热疏散。清热解毒,明目清肝。 19蔓荆子苦,风热疏散。清利头目,头痛能安。 20柴胡苦辛,疏肝解郁。解表退热,阳升陷举。 21升麻解表,透疹力强。清热解毒,举陷升阳。 22葛根透疹,解肌退热。升阳止泄,生津止渴。 (二)清热药 23石膏甘寒,止渴除烦。清热泄火,敛疮宜煅。 24知母甘苦,泻火清热。生津润燥,止咳止渴。 25芦根利尿,止呕止咳。泻火除烦,生津止渴。 26天花粉寒,泻火清热。消肿排脓,生津止渴。 27竹叶平淡,利尿除烦。清热泻火,上下焦安。 28栀子解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出血能安 29夏枯明目,眩晕头痛。清热泻火,散结消肿。 30决明子寒,眩晕可煎。明目清肝,润肠通便。 31黄芩止血,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亦适。 32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渴疮适。 33黄柏苦寒,解毒疗疮。清热燥湿,带下称王。 34龙胆苦寒,泻火肝胆。清热燥湿,目赤黄疸。 35苦参味苦,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带下尤适。 36银花苦寒,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疮痈能克。 37连翘苦寒,热清毒解。疏散风热,消肿散结。 38穿心凉血,消肿燥湿。清热解毒,虚寒不适。

中药2 中药功效总结完整版

中药专业知识二经典 本《2007新大纲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前冲剌》分《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五个分册,是由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药学院、山东大学药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药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培训中心、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高等医药院校和医药科研单位的一批教学和辅导培训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为工作繁忙、考前复习时间紧迫的应试人员编写的。本中药专业知识二能帮助和指导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地学习和掌握《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范围的知识,并得到强化训练,收到考前实战冲刺的效果。 一,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共性:解表散寒 麻桂紫苏和生姜 荆防羌细芷薷香 藁仓辛夷西河柳 发汗解表齐帮忙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肺气壅遏咳喘要药) 麻黄选妃平川,利水消肿。(麻黄得了水肿,需要选胸部平川的妃子,可以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桂枝喊劫机,问通京吗,猪样滑稽。(桂枝在飞机上大喊劫机,问这飞机通北京吗,样子像猪一样滑稽)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风寒感冒常药) 紫苏发散行乞观众,解鱼蟹毒,安胎。(支书解散了看行乞卖艺的观众,并告诉他,老婆中了鱼蟹毒, 快回家解毒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呕家圣药) 生姜发表,文中直呕,蚊飞直咳,解毒。(姜昆发表论文中直呕吐,蚊子飞来直咳嗽,中毒了)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发表散寒) 警戒散解,偷羊,炒炭止血。(警戒解除了,开始偷羊,回家炒成炭给病人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治风通用药) 祛风解表,风湿童子痉。(有风祛风,有风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墙(羌活)高(藁本)借伞风时通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墙太高,借把伞,有风时就通过了)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寒饮伏肺) 细心表姐上海取峰桶,桶敲,蚊飞化蝇。 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 白纸三行,笔敲指痛,找师带小农。(白纸写文章只写三行,笔敲得手指都痛,只能找老师带我这小农)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相如河中画狮,利水肿。(画家相如在河中画狮子,这样可以利水肿)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苍耳子掉水里,冷!耳朵通鼻窍,耳朵湿了又痛又痒,要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鼻渊要药) (辛夷又称木笔花,笔和鼻同音,看到笔就想到通鼻窍)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西河柳的枝条像头发——头发风湿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共性:疏风散热(树上疯人) 薄荷蝉蜕牛蒡子 桑菊葛根蔓荆子 柴升浮木淡豆豉

中药药理学试题

中药药理学模拟试题三(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中药药理 2.中药药动学 3.不良反应 4.双向调节作用 5.适应原样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苦味药具有燥湿或泻下作用,与其含有以下成分有关( ) A.有机酸 B.挥发油 C.鞣质 D.糖类 2、下列描述与柴胡的药理作用不符的是( ) A.抗炎作用 B.柴胡皂甙有保肝作用 C.柴胡皂甙无溶血作用 D.柴胡皂甙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3、对流感病毒没有抑制作用的是( ) A.金银花 B.黄连 C.黄芩 D.山豆根 4、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 A.利尿作用 B.抗炎作用 C.解热作用 D.抗感染作用

5、无保肝作用的药物是( ) A.金钱草 B.茯苓 C.茵陈蒿 D.猪苓 6、青皮在临床上不能用于治疗( ) A.哮喘 B.消化不良 C.高血压 D.胸肋胀痛 7、具有强心作用的消食药是( ) A.神曲 B.山楂 C.麦芽 D.莱菔子 8、下列药物中没有镇静作用的是( ) A.川芎 B.丹参 C.延胡索 D.益母草 9、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益母草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B.益母草有镇静作用 C.益母草可抗心肌缺血 D.益母草可抗血栓形成 10、以下有关附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附子对心率无影响 B. 附子可加快心率 C. 附子可减慢心率 D. 附子对心 率的影响不确定 11、钩藤降压的有效成分是( ) A.钩藤碱 B.挥发油

C.去氢钩藤碱 D.异去氢钩藤碱 12、以下有关羚羊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增加小鼠的自发活动 B.可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 C.不影响小鼠的自发活动 D.对小鼠的自发活动呈双向调节 13、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是( ) A.头痛 B.体温升高 C.出血 D.出现玫瑰疹 14、以下有关黄芪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解毒的作用 B.对正常心脏有促进收缩作用 C.有保肝作用 D.可促进机体代谢 15、服用甘草流浸育,常发生血压增高、浮肿、血钾降低等,是因为甘草具有() A.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B.拮抗醛固酮受体 C.升高肾素水平 D.皮质激素样作用 E.直接保钠排钾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与麻黄平喘作用机理有关的是( ) A.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 C.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D.缓解支气管粘膜肿胀 E.兴奋α-受体 2、黄连的药理作用有( ) A.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B.调节平滑肌

中药性味归经功效(整理)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解表助阳,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中散寒。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止痒、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香薷:辛、温,归肺、胃、脾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藁本:辛、温,归肝、膀胱经。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辛凉解表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淡豆豉: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苦、微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竹叶: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胃经,清热燥湿,泻肝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清热凉血药

中药药效术语

1.解表类 解表发散表邪,解除表证。又称发散、发表、发汗、发汗解表。多具辛味,又称辛散。代表药为麻黄、薄荷。 发散风寒发散风寒表邪,用于风寒表证。又称解表散寒。多味辛、性温,又称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 发散风热发散风热表邪,用于风热表证。又称解表清热。多味辛,性偏寒凉,又称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 祛风解表祛除风邪,解除表证,用于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或称疏风、疏表、疏风解表。药如荆芥、防风。 发散风湿发散风湿表邪,用于风湿表证、风寒夹湿之表证或风寒湿痹初起。或称祛风胜湿。药如羌活、藁本。 解肌解除肌腠之邪,发汗力缓和,用于表证有汗。药如桂枝、葛根。 透疹透发皮疹,用于麻疹初起,疹点透而不畅。药如荆芥、薄菏。 清头目清解肝经风热,用于风热上扰头目所致发热头痛、目赤肿痛。药如蔓荆子、薄荷。 祛风明目专指用于风热目赤肿瘤、羞明流泪,如桑叶、菊花。 通窍宣通鼻窍,用于鼻渊,或风寒表证鼻塞流涕。药如辛夷、白芷。 通阳温通阳气以散寒化饮,用于寒饮内停咳喘或胸痹。又称通阳化饮。药如桂枝、薤白。升阳提举下陷之中焦阳气使之上升,用于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或内脏下垂。或称升阳举陷、升举中气、升提中气。药如柴胡、升麻、葛根、黄芪。 和解调和少阳经半表半里之邪正交争,以解除寒热往来之证。又称和解少阳、和解退热。药如柴胡、黄芩。 解鱼蟹毒解除鱼、蟹的“毒性” ,主要指预防或减轻食鱼蟹引起的腹痛、吐泻。药如紫苏、生姜。 2.清热类 清热清解热邪,用于热证,或解除发热症状。药如石膏、黄芩。 泻火清泄火邪,用于火热亢盛之证。药如石膏、山栀。又称清热泻火、清火。泻火属清热功效范畴,但比一般清热作用要强,主要用于温热病气分大热之证或脏腑火热之证。前者又称清气分热,药如石膏、知母;后者又称清脏腑热,详见下述各条。 清心火清泄心经火热,用于心火亢盛之烦躁失眠,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心火下移之热淋涩痛,热入心营之壮热神昏等证。药如黄连、山栀。 清肝火清泄肝经火热,用于肝火亢盛之头痛目赤,肝经热盛之胁痛口苦或黄疸,肝经湿热下注之小便黄赤、阴痒阴肿。又称凉肝、泻肝。药如夏枯草、龙胆草。清肝明目为通过清泄肝火而达到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肝热目赤肿痛,药如夏枯草、决明子。部分清肝明目、祛风明目药可用于目生翳障,有明目退翳功效,如蝉衣、谷精草。 清肺火清解肺经火热,用于肺热、痰热咳喘。又称泻肺火、清肺止咳。药如黄芩、桑白皮。清胃火清泄胃经火热,用于伤寒阳明经证,或温病热入气分之壮热烦渴,或胃火上炎之头痛、牙痛、牙宣、口臭,或胃热呕哕、吐血。药如石膏、黄连。后者又称清胃止呕,药如黄连、竹茹。 清肾火清泄肾经火邪,用于下焦水虚火盛,相火偏亢之潮热盗汗,遗精早泄,下肢痿弱或阳痿。又称泻相火、制相火、泻火坚阴、苦味坚阴。药如知母、黄柏。 清三焦火清泄三焦火邪,用于三焦火盛,一身大热烦躁。药如山栀。 生津滋生津液,用于津液不足之口渴、消渴。包括两类功效:清热生津清泄热邪,滋生津液,用于热盛津伤之证,又称清热保津,药如石膏、知母;养阴生津甘寒养阴以滋生津液,用于热病后期,阴液已伤,余热未清之证,如沙参、麦冬。 清热燥湿既能清泄热邪,又能苦燥湿邪,用于湿热互结的泻痢、黄疸、淋浊及湿温病。味苦性寒,又

中药性味归经功效

中药性味归经功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解表助阳,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中散寒。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止痒、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香薷:辛、温,归肺、胃、脾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藁本:辛、温,归肝、膀胱经。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辛凉解表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淡豆豉: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苦、微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竹叶: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中药药性学说

一、中药的性能 1.含义:中药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研究中药性能的 理论就是药性理论。 2.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3.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机制:(1)药物针对病情而各具有的独特性能,称为药物的偏性。 (2)中药的作用:治疗作用,不良反应。(3)中药性状:指药物形状、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中药性能是依据用药后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二、四气 1.含义:又称四性,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品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 2.确定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 属于寒性或凉性,如板兰根,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 3.所示效用: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1)寒凉性所示效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 毒作用,有伤阳助寒之害。(2)温热性: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有伤阴助火之害。 4.阴阳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5.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根据病证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 药。(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治亡阳欲脱,选大热附子,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3)寒热错杂,寒热并用。(4)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三、五味 1.含义: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概括, 又是部份药物的真实的滋味。 2.确定依据: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1)确定的主要依据:今之 药味的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2)与所治疾病的关系:功能发表行散的药多辛味,能补虚缓急的药多甘味,能敛肺涩肠的药多酸味,能降泄燥湿的药多苦味,能软坚散结的多咸味。 3.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临床用于治疗 表证,气滞,血瘀等证。(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虚证,挛急作痛,调和药性,解药、食毒,滋燥等。(3)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还能生津、安蛔。临床用于治疗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久痢,久咳,大汗虚脱,崩漏经多。(4)苦:能泄、能燥、能坚。能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能燥湿;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临床用于咳喘气逆,呃逆呕喘,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寒湿,湿热等证。(5)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瘰疠、痰核、癥瘕,热结等证。(6)涩:能收、能敛,有收敛固涩作用。临床用于滑脱诸证,久痢脱肛,崩漏带下。(7)淡:能渗、能利,有渗水利湿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8)芳香: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等作用。 4.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5.气味配合:(1)意义: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二者参合才能全面认识药物的性能。 (2)原则与规律:气与味可组配,一药中气只能一,而味可以有一个或更多,味愈多,作用愈广,规律是气味均一,一气二味或多味。(3)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相同,功能相近,气味想异,功能不同。

中药功效总结

中药功效总结 一、表药 1.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半夏.天南星毒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藁本: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白芷: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苍耳子:散风寒祛风湿通鼻窍止痛止痒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1.2辛凉解表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消肿疗疮利二便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淡豆豉:解表除烦 二、清热药 2.1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2.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2.3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润肠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3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2.4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利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马勃: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泻肺热利咽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散肿清肝定惊 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 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散肿止痛

中药药理学试题汇总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1)中药药理学 (2)中药药效学 (3)中药药动学 2.填空题 (4)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______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5)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3.单项选择题 (6)20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对下列何种中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A.麻黄 B.当归 C.草乌 D.延胡索 (7)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 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 (8)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 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 4.多项选择题

(9)在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史中,曾出现过的研究思路: A.植物药的研究模式 B. 中药防治重大疾病如呼吸、心血管、肿瘤的定向筛选 C.中药复方研究 D.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E. 植物药模式+复方研究 5.是非题 (10)中药药理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 ( )理由 6.简答题 (11)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1.填空题 (1)目前,归经的现代研究主要是从与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2)寒凉药或温热药通过影响_________功能和细胞膜_________活性,而纠正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量代谢。 (3)单酸味药主要含_________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_________。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_________。 (4)辛味药主要含_________,其次为_________、_________等。 (5)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成分为主。 (6)苦味药中的苦寒药以含_________和_________成分为多。

中药归经

中药归经 甘草——【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枸杞——【性味归经】甘,平。入肝、胃二经,兼入肺经。【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骨碎补——【性味归经】苦,温。归肾、肝经。【功效】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何首乌——【性味归经】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功效】解毒,消痈,润肠通便。 黑芝麻——【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大肠经。【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红花——【性味归经】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功效】气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红参——【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脾、肺、心经。【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 红枣——【性味归经】味甘,性温。脾胃经。【功效】健脾益胃,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菊花——【性味归经】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麦门冬——【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入肺、心、胃经。【功效】润肺养阴,益胃生津, 清心除烦。没药——【性味归经】:苦,辛,平。入肝、脾、心、肾经。【功效】散血去瘀,消肿定痛。 木防己——【性味】苦、辛,寒。【功效】祛风止痛,利尿消肿,解毒,降血压。 木瓜——【性味归经】酸,温。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湿。 牛膝——【性味归经】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下行、利尿通淋。 千年健——【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 芡实——【性味归经】甘涩,平。入脾、肾经。【功用主治】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羌活——【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能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秦艽——【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胃、肝、胆经。【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 肉苁蓉——【性味功效】]味甘、咸,性温。能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肉桂——【性味归经】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酸枣仁——【性味】甘,平。入心、脾、肝、胆经。【功效】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桑寄生——【性味归经】苦、甘,平。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 石斛——【性味归经】微寒,甘。归胃、肾经。【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天门冬——【性味归经】甘苦,寒。入肺、肾经。【功效】滋阴,润燥,清肺,降火。 菟丝子——【性味归经】甘辛平,入肝、肾经。【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 威灵仙——【性味归经】辛咸,温,有毒。入膀胱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五加皮——【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微温。归脾、肾、心经。【功效】补肾强腰,益气安神,活血通络。 细辛——【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肾经。【功效】发散风寒,温经止痛,温化寒痰,宜通肺窍。 续断——【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血竭——【性味归经】甘咸,平。入心、肝、脾经。【功效】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 淫羊藿——【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荆芥Schizonepeta 辛,微温肺、肝 1.祛风解表:外感风寒或风热证(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2.祛风止痒:产后冒风发痉证(华佗愈风散) 3.祛风透疹: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证(竹叶柳蒡汤) 4.疗疮:疮疡初起兼有表证(牛蒡解肌汤) 5.炒炭止血:吐,衄,尿(小蓟饮子),便(槐花散)诸种出血及崩漏证(胶艾汤) 无汗生用,有汗炒用,止血炒炭,无风邪或表虚有汗者,皆不宜服,并不宜久煎。 防风Siler 辛、甘,微温膀胱、肝、脾 1.祛风解表:外感风寒或风热表证;风疹瘙痒证 2.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证(蠲痹汤) 3.解痉:破伤风抽搐痉挛证(玉真散) 发表当生用,止血宜砂炭,凡阴虚火旺,血虚发痉及无风寒湿邪者不宜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