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公开课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转折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转折课件(共17张PPT)

结合材料,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意义?
这次会议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线和组织路线。作为随后而来的30 年的起点,它的历史
意来意义被义,党:在史会专议家进胡行绳的与时“候遵义,就会已议经”昭并然列若,揭意。指这它次们会通议过后改 变短共短产的十5党天的一,命却届运在,三随进后中而的全改30变会年了是中中无国新数的中次命被国运提。成及会立。议只以进来行党了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汪大伟《转中折国,是个开谜启》
——邓小平
课堂小结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应该是 是从1978年开始的”。
(1982—年)—法学家李步云
回顾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 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 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 “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 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这是一次对广大受迫害群体的大解放,是深得民心的重大举措
三、拨乱反正 2、典型事件:为刘少奇平反
1980年5月17日,在北京人民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
大会堂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会
追悼会上致悼词
实际上否定了文革,体现了我党有能力来改正自身的错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其起草工作从1979 年11月开始 ,在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纠正博古、王明等人的 左的错误
毛泽东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
邓小平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
折点
远意义的转折
拨乱反正
李阳日记三
1981年7月25日

今天是我们家双喜临门的日子,爸爸冤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24张PPT)

结 果
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醒过来)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历史。(站起来)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时期。(富起来)
产生的历史巨人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两个凡是” 导致 思想解放运动 奠 定 基 础 十一届三 作出 中全会
两年的徘徊时期 促使
掀起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邓小平被美国《时代周刊》 杂志选为“年度人物”。 这期周刊的标题是“邓小平,一个 新的中国的梦想家”!
为什么是伟大转折?
从内容角度看: 1、从党的指导思想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 想路线,改变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思想路线。 2、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3、从经济体制上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从发展动力上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闭门式的发 展模式。 从影响角度看: 1、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 2、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4、邓小平理论,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
“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在欧美国家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他们的 制度能够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我们没有办法来阻止它,确实说明我们的 制度是不完善、不成熟的。” ——邓小平
1980年,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 埃娜· 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 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 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 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 解决问题。”
B
D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 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这种深刻性集 中表现在( ) A.认识到中国的生产力是落后的 B.认识到中国必须走工业立国之路 C.认识到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体制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8.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 的是( )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 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 简史》
1.背景 ③c“两个凡是”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实质:文以革阶时级“斗左争”为倾纲错误的延续, 束缚人们思想
华国锋主席
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 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人民日报》“两个凡是”
“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 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革”结束后的社会状况
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
失了人民币5000亿元;一九五八年那次大折 上
腾,大约损失了1200亿元,加起来共是6200
访
亿元。这个数字比建国三十年的全部基本建 设总投资还多。
群 众 的
——金春明《大变动年代的探索》
书 信
3.思想上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在指导思想上的拨 乱反正胜利完成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 题的决议》
——邓小平
性质 意义
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1、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只有实践才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解放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重 要的思想基础。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经过
会议记录
时间: 1978年 12月
地点: 北京 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 只有思想解放了, 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 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有别于苏联
社会主义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 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16张PPT)
思想: 僵化、混乱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 混乱、落后 纠正左倾、拨乱反正 经济: 落后、生产力低下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冲破左倾错误,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 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 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 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当堂训练
3.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民主集中制 B、实事求是 C、改革开放 D、经济建设 4.决定进行改革开放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当堂训练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 A、叶剑英 B、邓小平 C、华国锋 D、胡耀邦 6.1980年,为________平反了党的历史上最大的 冤假错案。 A、彭德怀 B、陶铸 C、刘少奇 D、陈毅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 一 届 三 内 容 中 全 会
1978年
思想路线: 否定: 两个“凡是” 肯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 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 工作重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重大决策:改革开放 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组织路线: _______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实质是什么?对我国社会 主义发展建设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分子利用给党、国 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实质:“左”倾错误
影响: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 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文化 事业,阻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 发达国家这间的差距拉大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27张PPT)

合作探究:
1.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全国人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思想认识 上达成什么共识?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请概括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开的内在联系。
时间: 1978年底
北京 地点: 否定: 两个“凡是” 解放、开动、
思想路线 确立:
实事求是、团结
内容
停止: “阶级斗争为纲”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966夏 1976 1978底 现在
1.实现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
A.政治建设
B.法制建设 C.经济建设
D.国防建设
)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实行改革开放
政治路线
重心: 经济建设
决策: 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 领导核心:邓小平
意义 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拨乱反正
要求:以上知识点自己背诵3分钟,小组内互考
1. 2. 3.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伟大转折? 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 反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 全会拉开序幕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 论,使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 和逐步形成的。
“第一落”: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 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 “第一起”:1933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 政治部担任秘书长。 “第二落”: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

【部编版】伟大的历史转折-PPT完整版1

【部编版】伟大的历史转折-PPT完整版1

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现场
【部编版】伟大的历史转折-PPT完整 版1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 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 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 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 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部编版】伟大的历史转折-PPT完整 版1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1980年,著名的意大 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 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
思想上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 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中央的左倾领导 个人崇拜,权力 高度集中
政治上 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
组织上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 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内容
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内容 否定(“拨乱”)
思想 路线
“左两彻倾个底思凡想否是定”的
(C)
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 【教 部部 编编 版】版伟八大年的级历史转下折册-第P7P课 T完-伟整 大 版的1P历PT-史精转品折课课件件((实共 用24版张)PP T)
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 神振奋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 兴大业走上了“快车道”。
人 【教 部部 编编 版】版伟八大年的级历史转下折册-第P7P课 T完-伟整 大 版的1P历PT-史精转品折课课件件((实共 用24版张)PP T)
人 【教 部部 编编 版】版伟八大年的级历史转下折册-第P7P课 T完-伟整 大 版的1P历PT-史精转品折课课件件((实共 用24版张)PP T)
平反冤案
思想解放运动
【部编版】伟大的历史转折-PPT完整 版1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共18张PPT)

4.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二、拨乱反正 1.开展: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 全面展开。
2.实施 (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 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 也恢复了名誉。 (2)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 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 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文革”结束后,全国人民要求纠正“ 左”的错误,根除不良影响,但是一些 领导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 是”),实质上是仍坚持“左”的错误, 反对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 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肯定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 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认识,重 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 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 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 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要求: 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知道此次全 会的主要内容,理解它的重大历史转折的意义;了解拨 乱反正的过程。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 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1977年2月 7日,《人民日报》等发表社论,提出了“两个凡是 ”的方针。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 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ppt导学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ppt导学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
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
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D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1、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 3、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
本史实和四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 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
“三落三”
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中央苏区,遭到批斗,撤销职务; “文化大革命”时再次被打倒,下放江西劳动改造;1976年至 1977年,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第三次被批判。
3.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D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 一个情商较高的人,不仅能够妥善 管理自 己的情 绪,还 能够准 确地解 读他人 的情绪 表征, 诸如面 部表情 、肢体 语言等 ,进而 做出恰 当的反 映。
1.平反冤假错案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经
(1)主要工作
中共中央批准,平反重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
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件干。部全平国反共平,反恢纠复正受了到约打300击万、名诬干部陷的或冤迫害 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假错案,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
得到解脱。
(2)成果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中共 十届三中全会上讲话
1977年,主持科教 工作座谈会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1、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 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2、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 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 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 乱反正胜利完成
基本史实
刘少奇的追悼会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 上致悼词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 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 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 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 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 响了世界。《时代》周刊曾八 次将邓小平列为封面人物,其 中在1978年和1985年两次将 其评为“年度风云人物”。
邓小平德才兼备,军政皆优,是一位能够“上马击狂
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
-----毛泽东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地点: 北 京
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会场
原因: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
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会议内容: 思想上:突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 指导方针。
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叶县君津钢铁厂参观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大胆吸收 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 -----邓小平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 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12月
重要决策: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
党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
知识迁移
遵义会 议
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 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 后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 决策,我们国家要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不可想象 的。……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 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 创造。
巩固与拓展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堂小结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两个凡是”
思想解放运动 奠 定 基 础
导致 掀起
两年徘徊
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
促使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作出
改革开放
保障
拨乱反正
随堂训练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
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
不恰当的一项是(
“两个凡是”
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两个凡是”
1977年2月7日 《人民日报》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共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意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 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在日本千 期间参观新兴工业中心
从 会 议 前 后 的 转 变 来 说
相关链接
恢复高考制度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 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 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 第一次考试。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 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 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 养了大批人才。
一二一 探究点:拨乱反正
历史意义:
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的伟大转折。
2、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 征程。
3、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影响:十 政一 治届 、三组中织全等会方以面后进, 行中 全国 面共 拨产 乱党 反在 正思 。想、
伟大转折的过程
从 核 心 内 容 来 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