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全氮、有机质交换性钙镁测定

合集下载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乙酸铵交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 方法提要以乙酸铵为土壤交换剂,浸出液中的交换性钙、镁,可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测定时所用的钙、镁标准溶液中要同时加入同量的乙酸铵溶液,以消除基本效应。

此外,在土壤浸出液中,还要加入释放剂锶(Sr),以消除铝、磷和硅对钙测定的干扰。

2 应用范围适用于酸性、中性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测定。

3 主要仪器和设备3.1 天平(感量:0.01g)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置钙和镁空心阴极灯);3.3 离心机;3.4 离心管,100mL。

4 试剂和溶液4.1乙酸铵溶液[c(CH3COONH4) = 1mol·L-1,pH7.0]:称取乙酸铵(CH3COONH4)77.08g 溶于约950mL水中,用(1:1)氨水和稀乙酸调节至pH7.0,加水稀释到1L;4.2 氯化锶溶液[ρ(SrCl2•6H2O) = 30g·L-1]:称取氯化锶(SrCl2•6H2O)30g溶于水,定容至1L;4.3 盐酸溶液(1:1):一份盐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均匀;4.4钙标准贮备液[ρ(Ca) = 1000μg·mL-1]:称取经110℃烘4h的碳酸钙(CaCO3,优级纯)2.4972g于250mL高型烧杯中,加少许水,盖上表面皿,小心从杯嘴处加入(1:1)盐酸溶液100mL 溶解,待反应完全后,用水洗净表面皿,小心煮沸赶去二氧化碳,将溶液无损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4.5钙标准溶液[ρ(Ca) =100μg·mL-1]:吸取10.00mL钙标准贮备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4.6镁标准贮备液[ρ(Mg) =500μg·mL-1]:称取金属镁(光谱纯)0.5000g于250mL高型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小心从杯嘴处加入(1:1)盐酸溶液100mL 溶解,用水洗净表面皿,将溶液无损移入1L容量瓶中,定容;4.7镁标准溶液[ρ(Mg) =50μg ·mL -1]:吸取10.00mL 镁标准贮备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定容。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FHZDZTR0033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容量法F-HZ-DZ-TR-0033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容量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酸性和中性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石灰性土壤是盐基饱和的土壤,目前无合适的测定方法。

2 原理酸性和中性土壤中的交换性钙和镁,采用乙酸铵溶液交换,交换浸出液蒸干后,用盐酸溶解残渣,EDTA 容量法测定浸出液中的钙、镁量,即得土壤中交换性钙和镁的量。

3 试剂3.1 缓冲溶液:称取67.5g 氯化铵,溶于无二氧化碳水中,加入新开瓶的氢氧化铵(ρ0.90g/mL )570 mL ,用无二氧化碳水稀释至1000mL ,贮于塑料瓶中,并防止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缓冲溶液pH10。

3.2 酸性铬蓝K-萘酚绿B 混合指示剂:称取0.5g 酸性铬蓝K 和1.0g 萘酚绿B ,与100g 于105℃烘过的氯化钠相互研细磨匀,贮于棕色瓶中。

3.3 EDTA 标准溶液:0.0100mol/L ,称取已在80℃烘干2h 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225g(EDTA ,Na 2H 2C 10H 12O 2N 2·2H 2O ),精确至0.0001g ,溶于1000mL 水中。

3.4 氢氧化钠溶液:2mol/L ,称取8.0g 氢氧化钠,溶于100mL 无二氧化碳水中。

3.5 盐酸溶液,1+3。

3.6 氢氧化铵,1+1。

4 仪器4.1 烧杯,200mL 。

5 操作步骤5.1 吸取两份25.00mL 乙酸铵处理土样的浸出液(F-HZ-DZ-TR-0029乙酸交换法测定阳离子交换量5.1~5.2),分别置于200mL 烧杯中,低温蒸干。

向蒸干的烧杯中加入3滴~5滴盐酸溶液(1+3)溶解残渣,并加入少量水擦洗烧杯内壁,再加水使溶液总体积控制在40mL 左右。

5.2 钙、镁合量的测定:取一份溶液,用氢氧化铵(1+1)中和至中性(pH 试剂检查),加入3.5mL 缓冲溶液,再加约0.1g 酸性铬蓝K-萘酚绿B 混合指示剂,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纯蓝色为终点。

森林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森林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国家 标 准
UD 朋4014 刃 ..1
森林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De emiain e c a g a l c lim n tr n to o x h n e be cu a d f a
ma n su i , e t l i g e i m n f r s s o o
m, XK 2
( 1)
交 性 (mlMtk 换 镁m g/) o 'g 音
〔( V一 Vo 一 ( 一V 〕 x xt ) V: o) ' cx 2 s 式 中:V
机 玖 叮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m , , x K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提出,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森林土壤研究室负责起草。
液中应先加人 3 抓化钮 ( r 1.H, )溶液,使配制的溶液中含钮 ( r l 0 p % SC 26 0 S) pm, 0 0 224 m / 乙酸铁溶液 ( H ):同GB 6-8中1 . 。 1 lL .. o P 70 . 73 7 .1 8 2 2 主要仪器 . 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4 洲定步 . . 吸取 1 / 乙酸铁溶液处理土壤的浸出液( B 6-8中1 ) 0 5 l lL m o G 7 3 7 . 2. m 于2m 容量瓶中, 8 4 00 l 加 3 抓化银 ( C , , )溶液2 ml 1 l o Y Sr I"H 0 6 . ,用 m /乙酸铁溶液定容。定容后的溶液直接在选定 5 oL 工作条件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用427 ( 2. 钙)和252 ( 波长处测定吸收值。在成批样 n m 8.n 镁) m 品测定过程中,要按一定时间间隔用标准溶液校正仪器。

土样和植株样品检测方法

土样和植株样品检测方法

一、土壤样品检测方法:含水量,PH、碱解氮、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锰铜锌、交换性钙镁。

土壤中水分含量的测定(烘干失重法)1测定步骤:取小型铝盒编好号后在105度恒温箱中烘烤2小时,移入干燥器冷却到室温,称重,准确到0.001克,记m。

取土约5克,铺在铝盒内,盖好盖,称重,准确到0.001克,记m1。

称好后将铝盒盖揭开,放于盒底,放到105±2度烘箱中烘烤6小时,取出盖上盖,待冷却后称重,记m2。

2.结果计算:水分含量(分析基),%= (m1-m2)/( m1-m)*100土壤pH值的测定方法(PH计测定法)操作步骤:称土10克,放入50毫升烧杯中,加入蒸馏水25毫升用搅拌器搅拌1分钟,使土体充分散开,放置半小时然后用酸度计测定。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预热15分钟。

2.选择精确位数(0.01和0.001两档)中的0.01档和调节档的自动档。

3.按要求配置PH为4.01和6.86的两种标准缓冲溶液,将电极依次放入进行标定,如此重复直到仪器显示相应的pH值较稳定为止 (读书相差不超过0.1 ) 。

4.将洗干净的电极放入待测液中,仪器即显示待测液的pH值,待显示数字较稳定时(5秒内PH变化不超过0.02)读数即可,此值为待测液的pH值。

5.取出电极,用水冲洗,用滤纸条吸干水后依次进行测定。

注意:1.保护电极的缓冲溶液 1 摩尔每升的KCl 溶液:称取7.5 g KCl溶解定容到100 ml 蒸馏水中即可。

2.PH计测定时最好把温度调节到室温再去标定及测定,否则就开空调来测定。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试剂:⑴ 1.0摩尔/升(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化学纯氢氧化钠40克,用水溶解后冷却定容到1升。

⑵定氮混合指示剂:分别称取0.1克甲基红和0.5克溴甲酚绿指示剂,放入玛瑙研钵,先加少量95%酒精研磨溶解,最后定容到100毫升95%酒精中。

⑶ 20克/升硼酸-指示剂溶液;称20克硼酸溶于约900毫升水中,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20毫升,用0.1摩尔/升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调其PH为4.3,此时溶液为紫红色。

(完整版)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交换钙、镁及有效锌含量测定方法

(完整版)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交换钙、镁及有效锌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水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中水解氮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测各类土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03.1-1997 金属丝纺织网试验筛HG/T 2843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3 方法提要加入还原剂,使土壤中的硝态氮还原,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土样,在扩散皿中,土样于碱性条件下水解,使易水解氮经碱解转化为氨态氮,由硼酸溶液吸收,以标准酸滴定,计算碱解氮的含量。

4 仪器通常实验室用仪器及:4.1 恒温培养箱;4.2 扩散皿;4.3 微量滴定管。

5 试剂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符合HG/T2843的要求。

5.1 1.8mol L-1氢氧化钠溶液:称取72.0g氢氧化钠,溶解于水,稀释至1L;5.2 锌-硫酸亚铁还原剂:称取50.0g磨细并通过0.25mm孔径的硫酸亚铁(Fe S O4.7H 2O)及10.0g 锌粉混匀,贮于棕色瓶中;5.3 碱性胶液:称取40g阿拉伯胶放入装有50ml水的烧杯中,加热至70-80℃,搅拌促溶,约1h后放冷。

加入20ml甘油和20ml饱和碳酸钾水溶液,搅匀,放冷。

离心除去泡沫和不溶物,将清液贮于玻璃瓶中备用。

5.4 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0.01 mol L-1;先配成C(1/2H2SO4)=0.1 mol L-1,用Na2CO3标定,再稀释10倍。

5.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溶解0.1g溴甲酚绿和0.07g甲基红的乙醇中。

5.6 2%(m/V)硼酸溶液:溶解20g硼酸于1000ml蒸馏水中。

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标准分级

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标准分级

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标准分级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是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参照这个标准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情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包括碳(c)、氮(N)、氧(0)、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Zn)、硼(B)、钼(Mo)、氯(CI)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破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0、S及微量元素,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FHZDZTR0033 土壤 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容量法F-HZ-DZ-TR-0033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容量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酸性和中性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石灰性土壤是盐基饱和的土壤,目前无合适的测定方法。

2 原理酸性和中性土壤中的交换性钙和镁,采用乙酸铵溶液交换,交换浸出液蒸干后,用盐酸溶解残渣,EDTA 容量法测定浸出液中的钙、镁量,即得土壤中交换性钙和镁的量。

3 试剂3.1 缓冲溶液:称取67.5g 氯化铵,溶于无二氧化碳水中,加入新开瓶的氢氧化铵(ρ0.90g/mL )570 mL ,用无二氧化碳水稀释至1000mL ,贮于塑料瓶中,并防止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缓冲溶液pH10。

3.2 酸性铬蓝K-萘酚绿B 混合指示剂:称取0.5g 酸性铬蓝K 和1.0g 萘酚绿B ,与100g 于105℃烘过的氯化钠相互研细磨匀,贮于棕色瓶中。

3.3 EDTA 标准溶液:0.0100mol/L ,称取已在80℃烘干2h 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225g(EDTA ,Na 2H 2C 10H 12O 2N 2·2H 2O ),精确至0.0001g ,溶于1000mL 水中。

3.4 氢氧化钠溶液:2mol/L ,称取8.0g 氢氧化钠,溶于100mL 无二氧化碳水中。

3.5 盐酸溶液,1+3。

3.6 氢氧化铵,1+1。

4 仪器4.1 烧杯,200mL 。

5 操作步骤5.1 吸取两份25.00mL 乙酸铵处理土样的浸出液(F-HZ-DZ-TR-0029乙酸交换法测定阳离子交换量5.1~5.2),分别置于200mL 烧杯中,低温蒸干。

向蒸干的烧杯中加入3滴~5滴盐酸溶液(1+3)溶解残渣,并加入少量水擦洗烧杯内壁,再加水使溶液总体积控制在40mL 左右。

5.2 钙、镁合量的测定:取一份溶液,用氢氧化铵(1+1)中和至中性(pH 试剂检查),加入3.5mL 缓冲溶液,再加约0.1g 酸性铬蓝K-萘酚绿B 混合指示剂,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纯蓝色为终点。

(完整版)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交换钙、镁及有效锌含量测定方法

(完整版)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交换钙、镁及有效锌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水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中水解氮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测各类土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03.1-1997 金属丝纺织网试验筛HG/T 2843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3 方法提要加入还原剂,使土壤中的硝态氮还原,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土样,在扩散皿中,土样于碱性条件下水解,使易水解氮经碱解转化为氨态氮,由硼酸溶液吸收,以标准酸滴定,计算碱解氮的含量。

4 仪器通常实验室用仪器及:4.1 恒温培养箱;4.2 扩散皿;4.3 微量滴定管。

5 试剂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符合HG/T2843的要求。

5.1 1.8mol L-1氢氧化钠溶液:称取72.0g氢氧化钠,溶解于水,稀释至1L;5.2 锌-硫酸亚铁还原剂:称取50.0g磨细并通过0.25mm孔径的硫酸亚铁(Fe S O4.7H 2O)及10.0g 锌粉混匀,贮于棕色瓶中;5.3 碱性胶液:称取40g阿拉伯胶放入装有50ml水的烧杯中,加热至70-80℃,搅拌促溶,约1h后放冷。

加入20ml甘油和20ml饱和碳酸钾水溶液,搅匀,放冷。

离心除去泡沫和不溶物,将清液贮于玻璃瓶中备用。

5.4 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0.01 mol L-1;先配成C(1/2H2SO4)=0.1 mol L-1,用Na2CO3标定,再稀释10倍。

5.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溶解0.1g溴甲酚绿和0.07g甲基红的乙醇中。

5.6 2%(m/V)硼酸溶液:溶解20g硼酸于1000ml蒸馏水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结果计算
• 土壤全氮,g· = kg
-1
c (V V0 ) 0.014 1000 式中: m
• • • • • • •
V——滴定试液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 -1; L 0.014——氮原子的毫摩尔质量; m——风干试样质量,g; 1000——换算成每公斤含量。 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点 后二位。
• 5 注释
• 1)由于此法与干烧法对比只能氧化约90%的有机质,所 以在计算分析结果时应乘上一个氧化校正系数1.1。 • 2)测定土壤有机质必须采用风干样品。因为水稻土及一 些长期渍水的土壤,由于较多的还原性物质存在,可消耗 重铬酸钾,使结果偏高。 • 3)本方法不宜用于测定含氯化物较高的土壤。如土样中 Cl-含量不多,可加一定量Ag2SO4消除部分干扰,但效果 并不理想,可考虑测定氯离子含量后扣除。 • 4)加热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不是真正沸腾,只有在 真正沸腾时才能开始计算时间。 • 5)如样品的有机质含量超过150g· -1,由于称量过少, kg 难以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遇此情况时,一是可采用增加 H2SO4—K2Cr2O7溶液的用量,同时带空白另做;也可以 用固体稀释法将灼烧土与样品充分混匀,称量,计算时扣 除稀释倍数。
• 4 结果计算
• 有机质 , g· -1 c (V0 V ) 0.003 1.724 1.10 1000 kg m 中, • V0——空白试验所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体积,mL; • V ——试样测定所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体积,mL; • c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 -1; L • 0.003——1/4碳原子的毫摩尔质量,g; • 1.724——由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系数; • 1.10——氧化校正系数; • m——试样的质量,g; • 1000——换算成每公斤含量。 • 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7 注释 • 1)因试样烘干过程中可能使全氮量发生变化,因 此土壤全氮用风干样品测定。如果需要提供烘干 基含量,可测定土壤水分进行折算。 • 2)试样的粒径,这里采用0.25mm孔径筛,但如 果含氮量高,称量<0.5g时,则应通过0.149mm 孔径筛。 • 3)一般土壤中硝态氮含量不超过全氮量的1%, 故可忽略不计。如硝态氮含量高,则要用高锰酸 钾和铁粉预处理,硝态氮的回收率在90%以上。 • 4)消煮的温度应控制在360℃~400℃范围内, 此时,消煮的土液保持微沸,硫酸蒸气在消化管 上部1/3处冷凝流回。超过400℃土液将剧烈沸 腾,硫酸蒸气达到消化管顶部甚至溢出,将引起 硫酸铵的热分解而导致氮素损失。
• 6)样品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用静电吸附等方法挑 除土壤样品中的植物根叶等有机残体。 • 7)用Fe2+滴定Cr2O72-,当H2SO4的浓度保持在 • c(H2SO4)=2 mol· -1~3 mol· -1时,滴定曲线 L L 的突跃范围为0.85—1.22V。指示剂变色敏锐,若 增加K2Cr2O7—H2SO4用量时,滴定前应加水稀释。 • 8)如果土壤施用了风化煤粉或含有煤屑的城市垃 圾,采用本方法测定,可能会出现有机质含量迅 速升高的假象。这是由不属于土壤有机质的高度 缩合c引起的,应特别注意。
• 2 适用范围 •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的 测定。 • 3 主要仪器设备 • 3.1 电动离心机:转速3000~5000r/min; • 3.2 离心管:100mL; • 3.3 定氮仪; • 3.4 消化管(与定氮仪配套)。
• 2 试剂
• 2.1重铬酸钾-硫酸溶液[C(1/6K2Cr2O7)= 0.4mol· -1]:称 L 取40.0g重铬酸钾溶于600-800mL水中,用滤纸过滤到1L量筒 内,用水洗涤滤纸,并加水至1L。将此溶液转移至3L大烧杯中; 另取1L密度为1.84的浓硫酸,慢慢地倒入重铬酸钾水溶液中, 不断搅动。为避免溶液急剧升温,每加约100mL浓硫酸后可稍 停片刻,并把大烧杯放在盛有冷水的大塑料盆内冷却,当溶液 温度降到不烫手时再加另一份浓硫酸,直到全部加完为止。 • 2.2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 0.2000mol· -1]: L 准确称取130oC烘2~3小时的重铬酸钾(优级纯)9.807g,先 用少量水溶解,然后无损地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 2.3 0.2 mol· L-1硫酸亚铁铵溶液:称取硫酸亚铁铵 [Fe(NH4)2(SO4)2· 2O]78.4g,溶解于600mL-800 mL水中, 6H 加浓硫酸20mL,搅拌均匀,加水定容至1000mL(必要时过 滤),贮于棕色瓶中保存。此溶液易被空气氧化而致浓度下降, 每次使用时应标定其准确浓度。
第三章 土壤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1.1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EDTA-乙酸铵盐交换法)
• 1 方法提要 • 用0.005mol· -1 EDTA与1 mol· -1乙酸铵的混合液 L L 作为交换提取剂,在适宜的pH条件下(酸性、中 性土壤用pH7.0,石灰性土壤用pH8.5),与土壤 吸收性复合体的Ca2+、Mg2+、Al3+等交换,在瞬 间形成解离度很小而稳定性大的络合物,且不会 破坏土壤胶体。由于NH4+的存在,交换性 • H+、K+、Na+也能交换完全,形成铵质土。通 过使用95%乙醇洗去过剩铵盐,以蒸馏法蒸馏, 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氨量,即可计算出土壤阳离子 交换量。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5 分析步骤 5.1 称样 • 称取通过0.25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0.5~1g(含氮 约1mg,精确到0.0001g)。 • 5.2 土样消煮 • 5.2.1 不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消煮: • 将试样送入干燥的消化管底部,加入1.8g加速剂, 加水约2mL湿润试样,再加5mL浓硫酸,摇匀。 将消化管置于控温消煮炉上,用小火加热,待管 内反应缓和时(约10 min~15min),加强火力 至375℃。待消煮液和土粒全部变为灰白稍带绿 色后,再继续消煮1h,冷却,待蒸馏。在消煮试 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测定。
• 3 分析步骤
• 称取通过0.25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0.05g~0.5g(精确到0.0001g,称样量 根据有机质含量范围而定),放入硬质试管中,然后从滴定管准确加入 10.00mL 0.4mol· -1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摇匀并在每个试管口插入一玻璃 L 漏斗。将试管逐个插入铁丝笼中,再将铁丝笼沉入已在电炉上加热至 185oC~190 oC的油浴锅内,使管中的液面低于油面,要求放入后油浴温 度下降至170 oC~180oC,待试管中的溶液沸腾时开始计时,此刻必须控 制电炉温度,不使溶液剧烈沸腾,其间可轻轻提起铁丝笼在油浴锅中晃动几 次,以使液温均匀,并维持在170 oC~180oC,后将铁丝笼从油浴锅中提 出,冷却片刻,擦去试管外的油液。把试管内的消煮液及土壤残渣无损地转 入250mL三角瓶中,用水冲洗试管及小漏斗,洗液并入三角瓶中,使三角 瓶内溶液的总体积控制在50~60mL。加3滴邻菲啰啉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标 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2Cr2O7,溶液的变色过程是橙黄——蓝绿——棕红。如 果滴定所用硫酸亚铁溶液的毫升数不到下述空白试验所耗硫酸亚铁溶液毫升 数的1/3,则应减少土壤称样量重测。 • 每批分析时,必须同时做2个空白试验,即称取大约0.2g灼烧过的浮石粉或 土壤代替土样,其他步骤与土样测定相同。 • 特别注意:油浴用锅应根据材质不同定期强制更换,以防止石蜡渗漏引发火 灾。
• 5.2.2 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 • 将试样送入干燥的消化管底部,加1mL高锰酸钾 溶液,轻轻摇动消煮管,缓缓加入2mL 1:1硫酸 溶液,不断转动消化管,放置5min后,再加入1 滴辛醇。通过长颈漏斗将0.5g(±0.01g)还原铁 粉送入消化管底部,瓶口盖上弯颈漏斗,转动消 化管,使铁粉与酸接触,待剧烈反应停止时(约 5min),将消化管置于控温消煮炉上缓缓加热 45min(管内土液应保持微沸,以不引起大量水 分丢失为宜)。停止加热,待消化管冷却后,加 1.8g加速剂和5mL浓硫酸,摇匀。按“不包括硝 态和亚硝态氮的消煮”的步骤,消煮至试液完全 变为黄绿色,再继续消煮1h,冷却,待蒸馏。在 消煮试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测定。
第一章 土壤氮的测定
• 1.1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蒸馏法 • 1 方法提要 • 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 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碱化 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土 壤全氮含量(不包括硝态氮)。 • 2 适用范围 •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全氮含量的测定。 • 3 主要仪器设备 • 3.1 消化管(与消煮炉、定氮仪配套),容积250mL; • 3.2 定氮仪; • 3.3 可控铝锭消煮炉(升温不低于400℃); • 3.4 半微量滴定管,10mL; • 3.5 弯颈漏斗:与消化管配套。
• 5.3 氨的蒸馏和滴定 • 蒸馏前先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检查定氮仪,并空蒸 0.5h洗净管道。待消煮液冷却后,向消化管内加 入约60 mL水,摇匀,置于定氮仪上。于三角瓶 中加入25mL 20g· -1硼酸-指示剂混合液,冷凝 L 器承接管管口置于硼酸液面以下,以免吸收不完 全。然后向消化管内缓缓加入35mL 400g· -1氢 L 氧化钠溶液,蒸馏5分钟,用少量的水洗涤冷凝管 的末端。 • 用0.01 mol· -1硫酸(或0.01 mol· -1盐酸)标准 L L 溶液滴定馏出液,由蓝绿色至刚变为红紫色。记 录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空白测定所用酸标准 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得超过0.40mL。
• 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标定:吸取0.2000mol· -1重铬 L 酸钾标准溶液20.00mL于150mL三角瓶中,加浓 硫酸3mL~5mL和邻菲啰啉指示剂2~3滴,用硫酸 亚铁铵溶液滴定,根据硫酸亚铁铵溶液消耗量计 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准确浓度。 • 式中: • 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 -1; L • c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 -1; L • V1——吸取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V2——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 mL。 • 2.4 邻菲啰啉(C12HgN2· 2O)指示剂 H • 称取邻菲啰啉1.49g溶于含有1.00g 硫酸亚铁铵 Fe(NH4)2(SO4)2· 2O]的100mL水溶液中。此指 6H 标剂易变质,应密闭保存于棕色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