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白蛾的监测与防治

合集下载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1. 简介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外来的有害昆虫,常见于北美地区。

它的幼虫主要以树叶为食,可以对林业和园艺产业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防治美国白蛾是林业和园艺领域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美国白蛾防治的工作方案,包括识别、监测、预警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内容,旨在帮助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效地控制和防治美国白蛾,维护生态环境和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

2. 美国白蛾的识别美国白蛾成虫的外形美国白蛾成虫是一种大型夜行性蛾类昆虫,展翅宽度可达7厘米左右,前翅呈灰色带黑斑,后翅呈白色。

它们往往在晚上活动,白天则躲藏在树皮、岩石等处。

美国白蛾幼虫也是比较容易辨别的。

它们体型较大,呈现出明显的黑色点斑和深色縫合线,与其他幼虫有明显区别。

3. 监测和预警监测和预警是有效防治美国白蛾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监测和预警工作的常用方法:3.1 雄虫性信息素监测法雄虫性信息素监测法是一种利用雄性美国白蛾释放的信息素来诱捕雌虫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3.2 追踪监测法追踪监测法是使用标志和诱捕器在美国白蛾的主要分布地区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监测到美国白蛾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繁殖状况,为防治提供及时的指导。

3.3 卵鉴定法卵鉴定法是采集美国白蛾的卵并将其送到实验室进行鉴定,以确定美国白蛾的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

这种方法可以在早期发现美国白蛾的危害,对防治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 防治措施根据监测和预警的结果,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防治美国白蛾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防治措施:4.1 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是一种利用美国白蛾的天敌、寄生生物、病原体等,在自然界中控制其种群数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经济的特点。

4.2 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法是利用杀虫剂在美国白蛾主要活动时期对其进行防治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

4.3 机械防治法机械防治法是加强林地管理,适当改变森林密度、树种组成等来控制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的方法。

南京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浅析

南京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浅析

南京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浅析美国白蛾(Lymantria dispar)是一种害虫,其幼虫主要以树木叶片为食物,严重危害森林和园林植被。

近年来,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逐渐增多,给当地的植被和农作物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美国白蛾的危害,需要综合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就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和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浅析。

一、南京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美国白蛾在南京市主要以毛白杨、柳树、榉树和杨树等为害,其卵期在夏季进行交配和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以树木叶片为食,严重危害了园林绿化和农林业生产。

据南京市林业部门统计,过去几年南京市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逐年增多,不仅给当地的植被造成了严重危害,还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

由于美国白蛾的繁殖能力强,一旦发生大面积的危害,很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南京市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控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等自然因素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

南京市可以通过引进天敌和寄生虫,建立天敌种群,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利用病原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选择适宜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繁殖和喷洒,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杀虫剂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

南京市可以根据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但应注意合理选择药剂,防止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污染,同时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进行科学施药。

3. 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

南京市可以通过设置粘虫板、设置虫网等方式来捕捉和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还可以利用驱赶装置、粉尘喷雾等机械设备对美国白蛾进行驱赶和控制。

4.灯光诱捕利用光线和化学物质制造出特定的气味和颜色,来吸引美国白蛾,并将其捕捉和控制。

这种方法较为环保和安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可以在园林和农作物周围设置灯光诱捕装置,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5. 预警监测美国白蛾的危害容易扩散和蔓延,所以需要加强预警监测工作。

浅析美国白蛾的危害及关键防治技术

浅析美国白蛾的危害及关键防治技术

浅析美国白蛾的危害及关键防治技术美国白蛾(Lymantria dispar)是一种来自欧洲的有害昆虫,它在北美地区已经成为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害虫。

美国白蛾以树木叶片为食,尤其偏好橡树、杂木和其他阔叶树的叶片,因此对美国北部和东部的森林和林业业务构成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就美国白蛾的危害及其关键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一、美国白蛾的危害1. 对树木的破坏:美国白蛾的幼虫对树木叶片进行大量食害,导致叶片凋零,严重的甚至可以导致整棵树的死亡。

在密度较高的情况下,美国白蛾的食害可以导致森林覆盖度和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2. 经济损失:美国白蛾对森林和林业业务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每年美国白蛾的侵害导致大量树木凋零,进而引发了林木行业的损失。

要控制美国白蛾的侵害,相关业务和机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是一种巨大的经济压力。

3. 生态平衡失调:美国白蛾的大量食害导致了森林植被的凋零,进而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他以树木为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的动植物也将受到影响,导致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

二、美国白蛾的防治技术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其他天敌或者天然控制因素来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侵害。

在美国白蛾的防治中,可以利用其天敌——美国白蛾织被蜂、天敌植物等。

这些生物天敌可以通过捕食美国白蛾的幼虫来控制其数量,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进行灭虫。

针对美国白蛾的幼虫,可以使用含有合成杀虫剂的农药进行喷洒。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但是也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其他副作用。

3. 工程防治:工程防治是指像干扰或者改变生境的方法,来减少或者防治有害生物。

对于美国白蛾的防治,可以通过割伐重灾区的树木、提高树冠的光照、增加天敌数量等方法来减少美国白蛾的繁殖和侵害。

4. 防治策略的综合应用:实际上,针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综合应用多种防治策略是最有效的办法。

比如可以先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来减少美国白蛾的数量,然后再通过化学农药对其进行灭杀,最后再通过工程手段来改变其生境,从而提高整个防治的效果。

美国白蛾一代防治工作总结

美国白蛾一代防治工作总结

美国白蛾一代防治工作总结
美国白蛾是一种对农作物和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其幼虫会在树木上大量吃食叶片,导致树木凋零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美国白蛾,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防治工作。

在美国,针对美国白蛾一代的防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美国白蛾一代的防治工作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监测美国白蛾的成虫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害虫的活动轨迹和密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预警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可以帮助农民和林业工作者及时做出决策,减少害虫对农作物和森林的危害。

其次,化学防治是美国白蛾一代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喷洒杀虫剂或者进行灭虫剂的投放,可以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和活动范围。

然而,化学防治也需要谨慎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也是美国白蛾一代防治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天敌或者使用生物杀虫剂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可以实现对害虫的长期控制和预防。

生物防治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生态系统有利。

最后,农民和林业工作者需要加强对美国白蛾一代防治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应对美国白蛾的威胁,保护农作物和森林的健康。

总的来说,美国白蛾一代防治工作需要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包括监测预警、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技术培训。

只有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才能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美国白蛾的危害,保护农作物和森林的安全和健康。

第二代美国白蛾防控情况及下步打算

第二代美国白蛾防控情况及下步打算

第二代美国白蛾防控情况及下步打算第二代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最早在19世纪末从欧洲引入美国,后来逐渐扩散至全国范围。

这种白蛾的幼虫会吃掉各种树木的叶子,对美国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控制和减少美国白蛾的数量,美国政府和各个州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目前,美国国家农业部(USDA)和各州农业局共同负责制定和执行美国白蛾的防控计划。

这个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监测、防治和教育。

首先是监测阶段。

美国白蛾的幼虫主要在春季孵化,因此政府会在每年的早春开始进行监测工作。

这个工作主要包括设置诱捕器和黏虫板,观察和记录白蛾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确定防治重点地区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非常重要。

接下来是防治阶段。

一旦监测数据显示某个地区的美国白蛾数量超过了安全范围,政府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它们的繁殖和传播。

这些措施可以分为生物控制和化学控制两类。

生物控制主要依靠天敌来消灭美国白蛾。

为此,政府引入了一种名叫介射小蜂(Cotesia melanoscela)的寄生虫。

这种小蜂寄生在美国白蛾幼虫体内,从而限制它们的繁殖能力。

此外,一些野生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也是美国白蛾的天敌,它们可以帮助控制白蛾的数量。

化学控制是另一种主要手段,它使用杀虫剂来灭杀美国白蛾。

这些杀虫剂会通过喷洒或空中喷药的方式施用。

政府通过定点喷洒和优先喷洒高风险地区,来最大程度地减小对环境和非目标物种的影响。

最后是教育阶段。

政府将通过广泛宣传和公众教育活动来提高人们对美国白蛾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这些活动包括举办讲座、发布宣传材料和开展社区活动等。

公众将学会如何识别和报告美国白蛾,以及如何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除了上述防控措施,一些研究机构和大学也在进行相关研究,以提供更有效的防控方法。

目前,美国正致力于研发和应用包括基因编辑、生物学控制和环境优化等先进技术,以进一步提高防控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美国对第二代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桑蚕养殖区美国白蛾飞防避让保护技术

桑蚕养殖区美国白蛾飞防避让保护技术

桑蚕养殖区美国白蛾飞防避让保护技术桑蚕养殖是中国传统的重要产业,而美国白蛾是桑蚕养殖的主要害虫之一。

美国白蛾的飞防避让保护技术对桑蚕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桑蚕养殖区美国白蛾飞防避让保护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美国白蛾的特点及危害美国白蛾(Lymantria dispar)是一种外来入侵性害虫,可引起桑树叶受害。

成虫取食桑叶,卵孵化后的幼虫也会对桑树造成危害。

美国白蛾幼虫以桑叶为食,若干数量增多,会造成桑树叶片被大量食食,大大降低了桑蚕的饵料,严重影响了桑蚕的养殖。

二、美国白蛾的监测和预警要想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危害,首先要进行监测和预警。

目前,通常在桑树和桑园周围设置灯虫,并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通过捕获成虫和幼虫来监测白蛾的数量。

一旦监测到美国白蛾的数量增多,就可以准备开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美国白蛾的方法。

可以利用天敌、寄生性细菌、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等天然的生物因素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可以使用寄生性细菌(如巴氏杆菌)来防治美国白蛾。

这种细菌会感染美国白蛾的幼虫并导致其死亡,从而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控制美国白蛾的一种有效方法。

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来喷洒桑树,以杀死美国白蛾的成虫和幼虫。

不过在使用化学农药时,一定要遵守农药使用规定,不可随意使用,以免对桑蚕养殖环境造成损害。

3、堵塞美国白蛾的传播途径要想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还可以尝试通过堵塞其传播途径来防止其扩散。

在周围地区的桑树上喷洒一些有效的驱避剂,可以有效地防止美国白蛾迁移至桑蚕养殖区。

四、美国白蛾飞防避让保护技术在美国白蛾的监测和预警基础上,桑蚕养殖区可以利用飞防避让保护技术来有效防控美国白蛾的危害。

要提高桑园周围的管理,定期对桑树进行修剪和清理,减少美国白蛾的越冬地。

可以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来吸引美国白蛾的成虫,并将这些成虫捕捉或杀死,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在可行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引进一些天敌,如天敌昆虫、鸟类等,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对于北美洲的森林和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它们主要以树木的叶子和针叶为食,能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影响。

了解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减少其危害至关重要。

1.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美国白蛾通常在夏季进行繁殖,雌蛾在树木上产卵。

一只雌蛾可以产下几百个卵,这些卵很快孵化成幼蛾,它们会在同一树木上聚集并以树叶为食。

幼蛾会逐渐变大,经过几次蜕皮后成为成虫。

成虫会展翅飞翔,寻找新的树木进行繁殖。

这种迁徙的行为是美国白蛾大规模传播的重要原因。

2.防治方法:(a)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是控制美国白蛾数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瓢虫、寄生昆虫等天敌可以捕食幼蛾,从而减少它们的数量。

此外,使用一种名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土壤细菌来喷洒感染美国白蛾幼虫的叶面,也可以起到杀虫的效果。

(b)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是防治美国白蛾的常见手段之一、农民和园艺师可以使用杀虫剂喷洒在树木上以杀灭成虫和幼虫。

这种方法需要注意选择安全、环保的农药,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c)机械防治:在美国白蛾的孵化季节,可以在树木周围设立细长的带有粘胶纸的帘子,以捕捉飞行的成虫。

此外,也可以在树干上缠绕塑料薄膜,防止幼虫爬行到其他树木上。

(d)生态防治:增加树木的抵抗力可以减轻美国白蛾的危害。

保持树木的健康,及早修剪受害部位,并定期施肥以提高树木的养分状况。

此外,种植对美国白蛾抵抗力较强的树种也可以降低其危害程度。

3.预防措施:(a)减少森林间距:美国白蛾可通过飞行快速传播,如果森林之间的距离过近,很容易从一片森林传播到其他地区。

因此,适当增加森林之间的间距可以减少其传播速度。

(b)监测和预警:定期监测各个区域美国白蛾的种群密度以及卵的产卵量,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的来说,针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应综合采取多种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机械防治和生态防治,并结合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减轻其对森林和农作物的危害。

美国白蛾普查防治实施方案

美国白蛾普查防治实施方案

美国白蛾普查防治实施方案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来自欧洲的害虫,它以树木为食,对林业和园艺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每年夏季,白蛾的幼虫大量孵化并迅速繁殖,这会导致树木严重受损甚至死亡。

因此,美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实施白蛾的普查和防治工作。

一、白蛾普查白蛾普查是指对目标区域进行调查和监测,以确定白蛾的分布情况和种群密度,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以下是白蛾普查的实施方案:1. 确定普查区域:根据历史数据、风险评估和报告等信息,确定普查区域。

通常会将普查区域划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

2. 制定普查计划:根据普查区域的划分,制定普查计划。

计划应包括普查时间、普查方法和普查人员的安排等。

3. 普查方法:普查方法包括空中调查、地面调查和网络监测等。

- 空中调查:利用航空器或卫星对目标区域进行航测,通过红外传感器和图像识别等技术,识别树木受害的程度和白蛾种群密度。

- 地面调查:在目标区域内设置固定样点或样方,并进行定期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观察成蛾数量、幼虫数量和虫卵数量等。

- 网络监测:利用网络和现代技术,例如无人机和监控摄像头等,进行远程监测和数据收集。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普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4. 数据分析和报告:对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并编制普查报告。

报告应包括普查结果、白蛾种群密度、受害程度和分布趋势等信息。

5. 共享普查结果:将普查结果共享给相关政府部门、农民和研究机构等,以便他们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和措施。

二、白蛾防治白蛾防治是指采取各种手段控制和消灭白蛾的种群,以减少其对树木和农作物的破坏。

以下是白蛾防治的实施方案: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和病原体等自然的生物资源来控制白蛾的种群。

常用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释放昆虫天敌、引入寄生虫和施用杀灭病原体等。

- 昆虫天敌:例如农蜂、鸟类和蜘蛛等都是白蛾的天敌,可以通过释放这些天敌来降低白蛾种群密度。

- 寄生虫:一些寄生虫会寄生在白蛾的体内,使其受到感染和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国白蛾的监测与防治谢菲,张人伟,李翼★,施明清(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江西南昌330038)摘要:通过分析美国白蛾国内外和周边省份的发生形势,了解了当前全国美国白蛾有向长江以南快速扩散蔓延的趋势,江西周边的安徽、湖北等省已是发生疫区,其中安徽省疫区距离江西省最近,直线距离不足100km ,对江西省的生态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本文从生物学特性、危害、监测预报和防治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未发生区域,密切关注虫情动态,在监测预报上做工作,是防治美国白蛾的重点。

关键词:美国白蛾;监测预报;防治中图分类号:S76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818(2019)04-0060-02DOI 编码:10.16259/ki.36-1342/s.2019.04.013Remark on the monitor and prevention of Hyphantria cuneaXie Fei,Zhang Renwei,Li Yi ★,Shi Mingqing(Jiangxi Forestry Pes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Bureau,Nanchang Jiangxi 330038,China)Abstract:The occurrence situation of Hyphantria cunea at domestic and abroad was analyzed,specially at surrounding provinces,learned the trend of rapid spread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Anhui and Hubei Province around Jiangxi Province were the epidemic area,the nearest area was far way less than 100km,the situation had posed serious threat to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Jiangxi Province.Therefore,the paper review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harm,monitor,and prevention method,it was concluded that in the non-occurrence areas,close attention to insect dynamics,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work,was the key tocontrol H.cunea.Key words:Hyphantria cunea ;monitor and prediction;prevention1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江西省当前发生形势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又称秋幕毛虫、网幕毛虫,属于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是世界性植物检疫性害虫[7],美国白蛾有黑头型和红头型2种,在我国黑头型为优势型,体型小、食量大、繁殖快,每年发生1-3代不等。

我国美国白蛾的生存范围为26°-50°N 。

江西省地处24°-30°N ,靠近安徽,1年可能发生2~3代[8]。

以1年2代为例,幼虫网幕期在第二年的6月下旬至7月初,8月下旬至9月初。

成虫期为越冬代的4月初至6月初,第一代是7月初至8月上旬,第二代是8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世代重叠明显。

美国白蛾具有寄主植物杂、食量大、繁殖能力强、适应能力强、传播途径广、除治难度高等特点[9]。

美国白蛾几乎所有的绿色植物都能吃,可将危害木食成光杆,吃的食物可超过自身体重的很多倍,但又有极强的耐饥饿能力,15d 不取食仍可正常繁殖[10]。

雌蛾产卵量在800~2000粒,一头雌蛾平均繁殖后代达3000万头,可随货物、交通工具等传播[11]。

在美国白蛾发生区,老熟幼虫到处乱爬,入户扰民,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12]。

美国白蛾缺少天敌,结的网幕对药剂形成一定的阻隔作用,所以一旦入侵定殖成功,彻底根除难度非常大。

美国白蛾原产北美,1922年在加拿大最早发现,随后在美国北部和墨西哥的局部地区发生,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通过人类活动和运输工具传播到欧洲和亚洲。

先后在匈牙利、南斯拉夫、奥地利、苏联、日本、朝鲜等国发生。

自1979年在我国丹东市首次发现[1],相继在山东威海[2],河北秦皇岛[3]、唐山[4],上海收稿日期:2019-03-08;2019-06-13修回基金项目:临鄂皖边界地区美国白蛾疫情监测项目(2018)作者简介:谢菲,女,硕士,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病虫害防治工作。

E-mail:2547129958@ ★通信作者:李翼,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E-mail:438961569@ 第47卷第4期2019年8月Vol.47,No.4Aug.,2019第4期浦东发生[5]。

从2000年开始,北京、河南、吉林先后发现美国白蛾,2011年登陆江苏,2012年登陆安徽[6]。

根据国家林业局2018年第3号公布显示,美国白蛾目前在我国11个省份有分布,县级疫区572个,2018年新增15个县级疫区,其中安徽省疫区距离江西省直线距离不足100km[7]。

目前,江西省是“虫临城下”,防控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对江西省的生态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

2监测预报美国白蛾的测报就是要准确掌握其发生规律和实时动态,在大发生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江西作为重点预防区,临近疫区安徽和湖北,更应该加强监测预报。

与疫区省相通的国道、省道等公路交通沿线应作为重点监测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物流集散地、调运苗木新绿化造林区等发生美国白蛾疫情可能性大的地段,在监测区设固定监测点和临时监测点,分设诱捕器。

在幼虫和成虫期都要开展监测。

在幼虫网幕期,集中开展1次或2次调查。

踏查时间应相对集中在网幕高峰期一周或10d左右时间内。

在成虫期,每月调查一次,掌握美国白蛾的虫情。

同时,未发生区应编写应急预案,如发现疑似美国白蛾疫情,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及时采样、拍照并报告。

猿防治技术3.1检疫管理美国白蛾的自然传播,靠的是成虫的飞行或者幼虫的爬行,这种短距离的传播能力十分有限。

不是远距离的传播的主要方式,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人为传播。

从美国白蛾在我国的传播历程来看,部分省市发现之后以及后来的邻省传染蔓延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对未发生省份及时开展严格的检疫管理尤为必要。

产地检疫以种子园、母树林以及标准地调查为主,苗圃地以抽样调查为主,贮木厂及加工、经销场(点)分层抽样,检查表面、缝隙有无虫粪、成虫、幼虫、蛹等。

对来自疫情发生区或途经疫情发生区的应检物怀疑有美国白蛾时,应调入林检机构进行检疫[15]。

3.2物理防治目前防治应用较多的是灯光诱杀技术。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美国白蛾整个成虫期,挂设杀虫灯,每天从19:00到次日6:00开灯诱杀。

3.3人工防治包括剪除网幕、挖蛹、砸卵、绑草把等技术。

在幼虫期,剪除网幕在幼虫3龄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每隔2~3d仔细查找网幕,发现后剪掉,要避免破网,剪下的网要及时深埋;在蛹期,利用老熟幼虫沿树干爬行、下地化蛹的习性,在离地1.5m处用杂草等绑一圈草把,提供幼虫化蛹,待幼虫全部下树后取下草把烧毁。

成虫期飞行能力弱,在清晨和傍晚多停留在墙壁、树干,可进行人工捕杀。

卵期防治主要是人工摘除卵块的方法。

3.4生物防治天敌昆虫是美国白蛾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美国白蛾的天敌主要为寄生蝇、寄生蜂以及各种捕食性昆虫。

在生物防治中,生防菌、病毒也是防治措施之一,主要是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等生物制剂。

3.5化学防治由于化学防治的速效性和高效性,在防治美国白蛾时,化学防治成为主要的防治措施。

随着人们生态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低毒、低残留和无公害的植物源、人工合成制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如阿维菌素、甲维盐、苦参碱、灭幼脲等,在美国白蛾卵和幼虫期使用,防治效果较好[16]。

参考文献:[1]谭超.辽宁丹东地区外来入侵物种———美国白蛾的危害调查及防治措施评价[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33(2):77-79. [2]李强,王涛,孙东兴.美国白蛾在威海地区的发生与治理对策[J].山东林业科技,2002(5):44-45.[3]乔秀荣.美国白蛾在秦皇岛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1,15(2):48-51.[4]刘凤敏,孙二海,范永山,等.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效果调查[J].河北林业科技,2012(6):34-35.[5]吴宏春,王兴桃,姜春义.苏北沿海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概况及防治方法[J].上海农业科技,2012(6):137-138. [6]林晓,邱立新,曲涛,等.美国白蛾发生现状及治理策略探讨[J].中国森林病虫,2016,35(5):41-42.[7]武海卫,康智,信善林,等.不同食料植物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12,49(4):963-968. [8]李素霞,张杰,张斌,等.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分布、危害及防治研究进展[J].世界农药,2013,35(3):41-45. [9]鞠珍,赵静,丁福波,等.饥饿程度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08,45(3):437-440. [10]李建州.美国白蛾调查测报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6):114-115.[11]杜庆楼.美国白蛾精准防治技术[J].现(下转第64页)谢菲等院浅谈美国白蛾的监测与防治61第47卷南方林业科学一字竹笋象防治方法除了龙泉市林业局原来提出的“四化”措施之外,项目组建议再进一步采用以下5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和防范。

4.1作好预报预测工作根据一字竹笋象的生物学特性,在发生的重灾区要做好预报预测工作,要设立固定毛竹害虫观察点,进行定期的虫情调查。

以便在害虫大发生的初期虫口密度低呈上升发展时,就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4.2加强竹林抚育管理发笋期间加强林地巡视,及时挖退笋,可减少虫口密度,清洁林内卫生[2];在秋冬天可进行铲山、松土和施肥,破坏一字竹笋象成虫的越冬环境,使成虫不能很好越冬而致死。

通过施肥来补充竹材和竹笋所需要的养分,特别是测土施肥,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以便能达到增产和抗病虫害的能力[3]。

4.3营造竹阔混交林竹阔混交林可更好地权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