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论文.
昆虫论文

摘要:昆虫文化的历史背景,在民俗风情中的虫文化,如婚礼中的吉祥虫和民间食虫见文化等。
还有昆虫的艺术方面,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昆虫,文化,艺术以前对昆虫都不太了解,而且也不清楚昆虫,总认为昆虫很多都是有害的,但是经过此次选修课,学习到了很多昆虫的知识,了解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是昆虫与文化方面的知识。
在常人眼中,昆虫与文化使者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世界,很少有人会将二者联系起来。
然而,正从前对是这小小之虫堂而皇之地做起了“文化使者”。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昆虫文化随处可见。
无论在文化艺术、还是民俗风情方面,均可以捕捉到昆虫的踪影。
如昆虫邮票、昆虫钱币、昆虫食品、昆虫书画、昆虫工艺品及服饰、昆虫文字、民俗风情中的昆虫、昆虫节日、昆虫鸣声文化等等,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度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
1.昆虫文化源远流长说到中国的昆虫文化,不得不提到唐代的欧阳洵。
有专家考证,在公元641年,欧阳洵编撰的《艺文类聚》就是最早将散落在中国民间的昆虫文化史料汇集起来的。
其中包含了关于蝉、蝶、蚊、蝇、蛾、蚁、蝗、蜂、蟋、尺蠖、螳等昆虫的诗赋。
后来有关昆虫的诗词歌赋不断出现于诗作之中。
如2000多年前的《诗经·国风·七月》里载有“五月螽斯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录有关虫类药物的70多条款中,就有不少生动的描述,如蜣螂“其虫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等等。
古代仅养蚕、养蜂就有相当多的专著,如淮南王的《蚕经》;唐宋的《尔雅翼》有“蜜蜂蛰人,芒入人肉,不可复出,蜂亦寻死。
”等等,其中不仅体现了相当的科学水平,而且涉及有不少昆虫文化的素材。
还有许多昆虫在远古时期,就已默默无闻地在民间装点着人民生活。
如蝉在晋、汉时代就饲养用作娱乐,陶毂的《清异录》记载了唐代长安有赛蝉的风俗,聚蝉较鸣,称为“仙虫社”。
昆虫学论文

昆虫的欣赏与分析摘要:本文进行了综述,昆虫资源主要从材料介绍、资源、药物资源、生态资源、蛋白资源、生态资源等几方面进行论述;昆虫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昆虫艺术包括:昆虫建筑与地名、昆虫国画、昆虫邮票、昆虫钱币等不同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昆虫资源;昆虫文化;欣赏与艺术;昆虫科学;魅力;昆虫演变。
在漫长的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
人类的祖先在与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随着人类的不断,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现象。
一、昆虫介绍昆虫是节肢动物门的一纲,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有触角、眼、口器等。
胸部有足三对,翅膀两对或一对,也有没翅膀的。
腹部有节,两侧有气孔,是呼吸器官。
多数昆虫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
昆虫纲不但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
全世界已知动物已超过150万种,其中昆虫就有100万种以上(即占2/3)。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
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
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高至世界的屋脊,下至几米深的土壤里,都有昆虫的存在。
这样广泛的分布,说明昆虫有惊人的适应能力,也是昆虫种类繁多的生态基础。
昆虫纲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拥有外骨骼、三对足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共计有31个目,主要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六足总纲等。
其中许多种类是我们熟识的:“朝生暮死”的蜉蝣目--蜉蝣;歌声嘹亮的同翅目--蝉;捕食凶猛的螳螂目--螳螂;无所不在的蜚蠊目--蟑螂;令人讨厌的虱目--体虱,蚤目--人蚤等等。
不管你喜欢与否,它们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昆虫的奥秘 论文资料

地球上昆虫的总质量是人类的12倍地球上究竟有多少昆虫?有人估计,地球上的昆虫总共有100亿亿个。
以每人昆虫的平均体重为2.5毫克计算,这100亿亿个昆虫的总质量是人类总体重的12倍。
美国有一位昆虫学家计算,在一个夏季一对苍蝇的后代如果全部存活并按照通常的速度繁殖,它的后代就有1910年亿个。
摩洛哥王国的科学工作者曾用雷达和电子计算机算出一群在他们国家上空飞过的蝗虫质量是6万吨。
昆虫世界昆虫出现在地球上,已有3亿年的历史,从那以后,昆虫逐渐成为地球上小动物中数量最庞大的种族。
有一位昆虫学家认为,昆虫是地球上最聪明、最善变、也是最会投机的动物。
昆虫几乎能在任何地方繁衍生息,扩张它们的领地,而且它们总的来说也不挑食,几乎什么东西都吃,因此,它们成为最能适应环境的生物种群是有道理的。
昆虫中间有许多特别偷懒的家伙,专门寄生在别的昆虫或别的生物体上,人们称它们为寄生虫,它们不用费心费力地寻找食物,只是舒舒服服地呆在它寄生的昆虫、动物或人身体里,靠它的寄生为主。
有一些昆虫是高度组织化、社会化了的,比如蚂蚁和蜜蜂,它们按一种独特的方式,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王国中的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靠集体的力量共同生活。
大部分昆虫生活在人的视野之外,人类对它们几乎毫无所知,只有很少一些时常打扰人类生活的昆虫,如蚊子、苍蝇、蟑螂等,以及一些对人有利用价值的昆虫,蜜蜂、蚕等,人们知道得多一些。
昆虫是动物中最早的飞行者昆虫自成体系,在生物学上称为昆虫纲,属于节肢动物门,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祖先是一种海生动物,长得有些像今天的蚯蚓。
昆虫在地球上,大约有80万种。
昆虫的身体分成三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
昆虫部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因此昆虫又叫六足虫。
昆虫一般都长着翅膀,因而能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并且常随意地更换居住地,这使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占了不少便宜。
昆虫最先进化出翅膀,它比脊椎动物中的鸟和会飞的爬行动物早了5000万年,这使它们成为地球上最早一批飞行者。
昆虫学论文

蜜蜂的价值摘要:蜜蜂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昆虫资源,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不仅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蜂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为众多植物授粉是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蜜蜂作为社会性模式动物,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理论研究。
关键词:蜜蜂;蜂产品;农业;研究价值;经济价值蜜蜂属昆虫纲膜翅目,是蜜蜂总科的统称。
蜜蜂广泛分布于除南极以外的世界各地,是一种易于人工饲养和繁育的社会性昆虫,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
传统的养蜂目的是获取蜂蜜、蜂王浆、蜂花蜜、蜂胶、蜂毒、蜂蜡、蜂蛹以及蜂尸等蜂产品。
蜜蜂产品有很高的营养、医疗保健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农业等领域。
⑾另外,昆虫为植物,尤其是农作物授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人们从蜜蜂授粉增产所获得的收益,比蜂产品本身的价值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利用蜜蜂授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同时蜜蜂作为社会性模式动物,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理论研究⑽。
除此之外,蜜蜂还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一、蜜蜂产品及其营养保健药用价值蜂产品(包括花粉、蜂蜜、蜂王浆、蜂胶等)大都是蜜蜂采集植物精华酿制而成,不仅是人类纯天然的营养保健食品。
而且各具功能。
蜂蛹是蜜蜂的受精卵孵化而成的工蜂幼体,它是以吸食蜂王浆、蜂蜜和花粉等发育而成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亟待开发的天然食品。
据科学分析,蜂蛹中含丰富的蛋白质、粗脂肪、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含量高于蜂王浆、花粉、牛乳等,是一个营养宝库。
另外,蜂蛹还有很好的医药价值。
蜂蛹对生物机体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精力减退、体力虚弱、营养不良、青春发育迟缓、更年期、未老先衰的康复方面较为突出,在调节中枢神经、内分泌紊乱、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方面也显示其独特的疗效。
还具有抗癌的作用.蜂蛹是指雄性蜜蜂发育到2 2—2 3日龄时的个体,此时的蛹已成熟,但尚为羽化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台物、水分、灰分、矿物元素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在蜂蛹中均有,而且这些氨基酸符合必需氨基酸模式,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昆虫学论文-蝗虫

蝗虫摘要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
俗称“蚂蚱”,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关键词蝗虫特征危害价值一、形态特征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像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
脚发达,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跃专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
蝗虫头部触角、触须、腹部的尾须以及腿上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触觉。
味觉器在口器内,触角上有嗅觉器官。
第一腹节的两侧、或前足胫节的基部有鼓膜,主管听觉。
雄虫以左右翅相摩擦或以后足腿节的音锉摩擦前翅的隆起脉而发音。
头部除有触角外,还有一对复眼,是主要的视觉器官。
同时还有3个单眼,仅能感光。
头部下方有一个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蝗虫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
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
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
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
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
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呼吸作用。
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二、生活习性蝗虫]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能栖息在各种场所。
在山区、森林、低洼地区、半干旱区、草原分布最多。
每年夏、秋为繁殖季节,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10cm 深的土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
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
蝗虫的一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
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种形态的昆虫又叫“若虫”。
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
昆虫论文

昆虫与现代科技摘要:昆虫个体小,种类和数量庞大,占现存动物的75%以上,遍布全世界。
它们有各自的生存绝技,有些技能连人类也自叹不如。
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仿生学方面的任何成就,都来自生物的某种特性。
关键词:昆虫现代科技仿生学正文: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无论是个体数量、生物数量、种类与基因数,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些昆虫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有些种类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昆虫与仿生学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
属于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它涉及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控制论、工程学等学科领域。
仿生技术通过对各种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作为生物模型进行研究,最后实现新的技术设计并制造出更好的新型仪器、机械等。
仿生学的目的就是分析生物过程和结构以及它们的分析用于未来的设计。
仿生学的思想是建立在自然进化和共同进化的基础上的。
人类所从事的技术就是使得达到最优化和互相间的协调。
而模拟生物适应环境的功能无疑是一个好机会。
在生活中,仿生的例子很多:一:苍蝇与宇宙飞船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可是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
这种仪器目前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
苍蝇的眼睛是一种“复眼”,由3000多只小眼组成,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
“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
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的微小电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质量。
“蝇眼透镜”是一种新型光学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
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昆虫学野外实习论文

一.实习目的野外实习是继理论教学任务完成以后,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鉴别、保管等一整套有关昆虫学研究方面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扩大同学们知识面,培养大家动手能力,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以后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丰富的昆虫标本。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昆嵛山、崆峒岛三.实习方法野外捕捉(观察法、振落法、搜索法、筛选法、诱集法、盲扫法),室内鉴定四.实习工具主要包括捕虫网、三角纸袋、毒瓶、镊子、剪刀、放大镜、昆虫针、标本夹、笔记本等五.实习的基本要求实习结束后,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常用器具的使用方法。
2、熟悉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步骤和要求。
3、掌握昆虫科及其以上的分类原理、方法和特征。
六.实习内容1.实习前的准备:准备采集工具。
2.昆虫采集:以小组为单位,白天利用捕虫网、毒瓶等工具在草丛中、树上、土里等地方进行昆虫采集。
工具介绍:(1)捕虫网:活泼的昆虫一般适宜用网来捕捉。
所以采集昆虫必须要有捕网、扫网。
捕网通常用纹帐或白尼龙纱制成网圈,用粗铁丝制成环形,直径约30厘米左右,底袋呈圆锥形,网柄长约1米左右。
扫网主要适于在草丛中捕捉昆虫,比捕虫网要略小一些,网柄要短而粗,网要坚固。
此外,扫网是网底开。
(2)毒瓶:我们的毒瓶用广口瓶做成,毒杀剂采用乙醚。
(3)三角纸包:我们组将捕捉到的蝴蝶及蛾类昆虫装在三角纸包中,编号记载后带回学校。
3.统计分类:回到学校以后,将采集到的昆虫进行统计分类。
主要有:(1)鳞翅目:凤蝶科、夜蛾科、粉蝶科、灰蝶科、斑蝶科(2)直翅目:斑腿蝗科、蟋蟀科、螽斯科(3)螳螂目:螳科(4)竹节虫目:竹节虫科(5)蜻蜓目:蜻科、蜓科、色蟌科(6)半翅目:缘蝽科、黾蝽科、猎蝽科、蝽科、叶蝉科(7)鞘翅目:天牛科、金龟科、叶甲科、步甲科、瓢虫科、芫菁科(8)双翅目:大蚊科、食蚜蝇科、虻科(9)革翅目:蠼螋(10)膜翅目:叶蜂科、姬蜂科、胡蜂科、泥蜂科、蜜蜂科、木蜂科、雄峰科、蜾蠃科4.制作昆虫标本针刺法:有些昆虫如天牛、瓢虫等,成虫不能展翅,或者体形较大,可以用昆虫针,直接插在适当的位置,这样可不妨碍对其形态特征的观察。
昆虫小论文

关于昆虫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关于昆虫的简单知识,是对如何辨别昆虫,昆虫的简单分类以及昆虫构造的简单解释,希望能在以后见到一种昆虫时可以认识。
关键词:昆虫;分类;构造一.前言昆虫是地球上最为繁盛的生物类群,已知的有110多万种,约占动物种类总数的85%。
昆虫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具有节肢动物的一般特征: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整个体躯被有含几丁质的外骨骼,有些体节上具有成对的分节附肢;体腔即为血腔,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背面,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前端的脑,以及位于消化道腹面、由一系列成对神经节组成的腹神经索。
二.正文(一).定义:昆虫是在成虫期具有下列特征的一类节肢动物:体躯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3个体段;头部具口器和触角,通常有复眼和单眼,主取食和感觉;胸部由前、中、后3个体节组成,每个体节具有一对足,中、后胸各具有一对翅,主运动和支撑;腹部一般由9到11个体节组成,包含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走用附肢,末端常有外生殖器,主代谢和生殖。
昆虫在生长发育中,通常要经历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的变化才能变成性成熟的个体。
(二).分类:昆虫形态分类是根据形态特征的相似性进行的层次性归纳,用于分类的基本层次与其它生物分类系统一致,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7个主要阶元。
昆虫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六足亚纲、昆虫纲,昆虫纲分2亚纲、2部、10总目、30目。
具体如下:昆虫纲:一、半髁亚纲:石蛃目。
二、双髁亚纲:1、衣鱼部:衣鱼目;2、有翅部:○1蜉蝣总目:蜉蝣目;○2蜻蜓总目:蜻蜓目;○3襀翅总目:襀翅目、纺足目;○4直翅总目:直翅目、竹节虫目;○5蜚蠊总目:蜚蠊目、螳螂目、螳螂竹节虫目、等翅目、革翅目、蛩蠊目、缺翅目;○6半翅总目:啮虫目、虱目、缨翅目、半翅目;○7鞘翅总目:鞘翅目;○8脉翅总目:广翅目、蛇蛉目、脉翅目;○9膜翅总目:膜翅目;○10长翅总目:毛翅目、鳞翅目、长翅目、蚤目、双翅目、捻翅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师范大学普通昆虫学小论文天津师大校园昆虫初步调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姓名:梁洪雪学号:1430170081专业:生物科学年级:14级完成日期:2015年12月天津师大校园昆虫初步调查摘要: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
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
分有不同的种类。
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都多。
天津师范大学植被丰富,植物种类多种多样,为昆虫的栖息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校园内的昆虫种类也丰富多样。
通过捕虫网、撒网、巴氏罐、灯诱等方式,采集校园内有的常见昆虫,以便了解校园内的昆虫种类,并仔细观察捕获的昆虫,了解昆虫构造,将实际与课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关键词:天津师范大学,昆虫,初步调查,认识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insects in the campus of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英文摘要:Many species of insects, the largest number of animals on the earth, in all biological species (including bacteria, fungi, viruses) in more than 50%, almost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Insects not only species, and species of the same species is also very alarming. The distribution of insects, there are no other classes of animals can be compared with almost all the earth. Insects are the world's most prosperous animals, has found about 1000000 kinds, more than all other animal species. And living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Also a variety of insect species in the campus. Methods by catching insect net, cast nets, pitfall, light trap and and acquisition campus some common insec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ampus of insect species, and carefully observe the capture of insects, understanding of insect constructed, combining the actual and textbook learn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insects.英文关键词: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Insects,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Understanding目录摘要 (2)英文摘要 (2)师大概况 (4)气候 (3)植被 (4)一、材料与方法 (4)二、结果与分析 (4)1.红蜻 (4)2.光肩星天牛 (4)3.棕静螳 (5)4.瓢虫 (5)5.中华剑角蝗 (6)6椿象 (17)7.胡蜂 (7)8.小黄家蚁 (7)9.中华按蚊 (8)10.纹白蝶 (8)11.菜蚜 (9)12.德国小蠊 (9)13.米蛾 (10)14.家蝇 (10)15.果蝇 (10)16.衣鱼 (11)17.蟋蟀 (11)18.毛檬 (172)19.蝉 (17)20.蝈蝈 (13)21.草蛉 (13)22.蜣螂 (14)23.东亚飞蝗 (14)24.黄刺蛾 (174)25.槐尺蛾 (175)26.铜绿金龟子 (16)27.柳蓝叶甲 (16)三、讨论 (17)四、参考文献 (17)师大概况: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市属重点院校,始建于1958年。
学校现有24个学院,50个研究机构,61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8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天津市重点学科,4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6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气候:天津师范大学坐落于天津。
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大陆性气候。
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天津年平均气温在11.4~12.9°C,市区平均气温最高为12.9°C。
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3~-5°C;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6~27°C。
天津季风盛行,冬、春季风速最大,夏、秋季风速最小。
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多为西南风。
天津平均无霜期为196~246天,最长无霜期为267天,最短无霜期为171天。
在四季中,冬季最长,有156~167天;夏季次之,有87~103天;春季56~61天;秋季最短,仅为50~56天。
天津年平均降水量为520~660毫米,降水日数为63~70天。
天津日照时间较长,年日照时数为2500~2900小时。
植被:常见的植物有火炬树、白蜡、美国梧桐、桑树、柳树、榆树、腊梅、毛泡桐、白皮松、油松、海棠、紫叶李、木槿、碧桃、山桃、刺槐、紫叶李,雪松。
鼠尾草、乳苣、黑三棱(水生)、芦苇、水葱(水生)、睡莲(水生)、荷花(水生)、榆叶梅、含羞草、牵牛花、迎春花、泥胡菜、金银花、鸢尾等。
一、材料与方法调查方法:1.捕虫网捕获:能捕获能飞能跳的昆虫2.撒网捕获:捕获栖息在低矮植物上或行株距间、临近地面上善于飞跳的小型昆虫3.水网捕获:捕获水栖昆虫4.巴氏罐诱:捕获任何类型的昆虫5.灯诱:捕获趋光的昆虫6.震落法:捕获假死的昆虫等等……二、结果与分析1.红蜻(Crocothemis servilia)1.1分类地位:蜻蜓目,差翅亚目,蜻科。
雄虫雌虫1.2形态特征:红蜻雄虫前胸褐色,合胸前方红色,无斑纹;合胸侧面红色,无斑纹;赤透明,翅痣黄色;前后翅基部均有红斑;腹部红色;雌虫前后翅基部有黄斑,腹部黄色。
它体长35~30mm,翅展70mm。
1.3分布: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江苏、福建、江西、广东等全国各地。
2.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2.1分类地位:鞘翅目 天牛科2.2形态特征:光肩星天牛黑色带有光泽,20~35mm 长,7~12mm 宽;触角11节,基部蓝黑色;每个覆翅有约20个白斑。
卵:长5.5毫米,长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树皮下见到的卵粒多为淡黄褐色,略扁,近黄瓜子形。
幼虫:体长50~60毫米,乳白色,无足,前胸背板有凸形纹。
蛹:体长30毫米,裸蛹,黄白色。
2.2分布:中国和朝鲜半岛、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3.棕静螳(Statilia maculata )3.1分类地位:螳螂目 螳科3.2形态特征:棕静螳体型较小,仅有45-60MM 左右,捕食负蝗一类较小的昆虫身体褐色,前足基节和腿节内侧具有大块的黑色斑纹,前足内部有黑,白,粉色斑。
棕静螳生性安静,可长时间守候猎物。
此种螵蛸细长,多见于阴面的石板后,墙角中,太阳能水管后,若虫黑色有白斑。
3.3分布:全国4.瓢虫(ladybird )4.1分类地位:鞘翅目多食亚目瓢虫科4.2形态特征:瓢虫的成虫体长约数mm至1cm程度,体型呈半圆球状,脚与触角短小。
体色有黑、赤、橙、黄、褐色等艳丽的色彩,身体上的图样也会因为种类的不同而多变。
,九星瓢虫(Coccinellanovemnotata)的图案是在橘红鞘翅上各有4个黑斑点,以及各有半个斑点,这是典型的瓢虫颜色图案。
4.3分布: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
在我国分布于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河南、天津等地。
5.中华剑角蝗(Acrida cinerea)5.1分类地位:直翅目锥尾亚目蝗总科剑角蝗科剑角蝗属5.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0~100毫米,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小,雌虫体大,背面有淡红色纵条纹。
前胸背板的中隆线、侧隆线及腹缘呈淡红色。
前翅绿色或枯草色,沿肘脉域有淡红色条纹,或中脉有暗褐色纵条纹,后翅淡绿色。
若虫与成虫近似。
卵成块状。
5.3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北至黑龙江,南部到海南,西至四川、云南均有分布。
6.椿象(Pantatomidae)6.1分类地位:半翅目异翅亚目椿象科6.2形态特征:椿象体长1.7~2.5公分。
体色黑褐色;头部背侧後方具一对微小的橙黄色,或橙褐色纵斑,触角最末一节末端2/3部分为橙黄色或橙褐色,部分,个体在第二、三节尚有一段橙黄或橙褐色斑。
前胸背板外缘有一枚尖锐的突刺,中央有一条横向的弧形橙黄色或橙褐色细斑。
上翅膜质部分深褐色。
上翅前半部呈革质,膜质部分在腹背交叠出三圆锥形。
6.3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天津、北京、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云南、甘肃、广东、广西,江西和台湾等省(区),当然,其他地区有时也会遇到,河北、河南、陕西、山东较多。
7.胡蜂(Polistes)7.1分类地位:膜翅目广腰亚目胡蜂总科胡蜂科7.2形态特征:胡蜂的口器为咀嚼式,触角具12或13节。
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腰”相连。
雌体具可怕的螫刺。
胡蜂成虫时期的身体外观亦具有昆虫的标准特征,包括头部、胸部、腹部、三对脚和一对触角;同时,它的单眼、复眼与翅膀,也是多数昆虫共有的特征;此外,腹部尾端内隐藏了一支退化的输卵管,即有毒蜂针。
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
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
茸毛一般较短。
足较长。
翅发达,飞翔迅速。
7.3分布:我国华北、西北、浙江、台湾、中大南方等地都有分布。
8.小黄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8.1分类地位:膜翅目蚁科8.2形态特征:全身褐色。
体型较小,工蚁体长仅有2-3毫米左右。
8.3分布:中国各地都有发现9.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9.1分类地位:双翅目长角亚目蚊科按蚊亚科按蚊属9.2形态特征:雌蚊下颚须有白环﹔翅前缘有明显的亚缘脉白斑和亚端白斑,基段可杂有少数淡色鳞,但无白斑,径脉干大部黑色,膊横脉通常有少数鳞片﹐纵脉6仅有2黑斑﹔后跗节1~4有窄端白环,节4节基部通常无白环﹔腹部侧膜上一般有“T”形暗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