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塑造与规划引导

合集下载

塑造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

塑造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
Ke y wor s u b n p b i p c f au e d : a u lcs a e; e t r r

0 前

间( 1。 图 ) 1 地域 因素 . 2
城市 公共空 间 , 也是城 市 的开放 空间 , 是城市 中 向公 众开 放 的开 敞性 的共享空 间 , 括 自然风 景 、 包 广场 、 道路 、 公共 绿地
Ab ta tTh u l paeo ct s h s e tf bea di lot e t lc a a rn i i h i . bi p c t e uire tr a sr c : ep bi s c f i i emo td nia l n as b s a et t nb igvt t t tect Pu lcs aewi p c l au ec n c a y t i i s he p h c l a yo y h af n t n ye h n ei d nic to u s a rn ra t a t nt t o l n a c sie t ainb t ocnb igg et t ci i o t f l a ar o o .
1 体 现城 市公 共 空 间特色 的因素
不 同的地域文化 差异 , 自然气候 的多样 , 构成 了体 现城市 公共空间特色的主要因素。 1 . 1文化因素
公共 空间要利用水 的界 面来体 现它 的特色 , 澳大 利亚 的悉 文化是一个空间 的精神所在 , 城市公共空间可 以充分地把 市 , 尼 的圆形码 头 ( i ua a ) c c l q y 为了使人们从各个 角度都能欣赏 r ru 这种精神传达给人 们。一 历史 古城 与一个新兴城镇 的开放空
M o di b n l ng Ur a Publ pa e wih Pe ula a u e i S c t c i r Fe t r c

城市设计与公共空间规划

城市设计与公共空间规划

城市设计与公共空间规划城市是我们生活的物质空间,而城市设计则是塑造城市的过程。

城市设计既包含了城市规划,也包含了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则是城市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一切城市活动的背景和支撑。

城市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创造宜居城市,而公共空间则是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空间在城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社交等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交通、环境、安全等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

公共空间由城市设计者和城市居民共同构建和维护。

城市设计者要根据城市居民的需要,确定公共空间的定位和规模,并为公共空间规划提供具体的多样化设计方案。

同时,城市居民也要积极参与到公共空间的使用和维护中,同时也提供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反馈和建议。

公共空间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并且要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

首先,公共空间规划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定位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如老人休闲区、家庭活动区等,保证空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其次,公共空间规划要考虑天气因素,保证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都能提供合适的服务和活动。

一些城市的广场或街头公共设施虽然设计新颖,却不实用,甚至存在安全问题,应该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

公共空间规划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公共交通。

规划公共空间,应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需求和布局。

公共交通站点,地铁出入口,公交换乘场站应该与公共空间相融合。

公共交通可以大大方便居民的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同时也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所调控,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噪音污染。

在公共空间规划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绿化。

绿化不仅仅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同时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调节室内外温度、降低噪音等多种功能。

绿化还能让居民在公共空间中找到放松和舒适的空间,使城市的公共空间更具吸引力。

总之,城市设计和公共空间规划是提升城市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公共空间担当着连接城市之间的桥梁作用。

城市规划者和城市居民需要共同参与其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协同构建美好城市的公共空间。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笔试试题参考答案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笔试试题参考答案

2009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部分笔试试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建筑设计原理:100分一.名词解释1.空间序列:建筑作为三度空间的实体,人们不能一眼就看到它的全部,而是只有在运动中,也就是在连续行进的过程中,从一个空间走到另一个空间,才能逐一地看到它的各个部分,从而形成整体印象,即建筑的空间序列。

人们在观赏建筑的时候,不仅涉及到空间变化的因素,同时还要涉及到时间变化的因素。

组织空间序列,就是要综合运用对比、重复、过渡、衔接、引导等一系列处理手法,把空间的排列和时间的先后这两种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将个别的、独立的空间组织成为一个有秩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集群。

空间序列通常由:序列、过渡、高潮、尾声等组成。

对称式布局和自由式布局是空间序列的两种常见形式。

(见空间组合论第5章P53-55)2.比例与尺度:比例指的长宽高这三个方向度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尺度指的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

比例主要表现为各部分数量关系之比,是相对的,可不涉及具体尺寸。

尺度却要涉及真实大小和尺寸。

当两者一致的时候,则建筑形象正确地反映了建筑的真实大小,如果不一致,则建筑形象歪曲了建筑物的真实大小。

(见空间组合论P39-41)3.行为单元:人类生活完成所有居住行为所需要的个体空间称为“行为单元”,是构成住宅户型架构的基本元素。

对行为单元所表现出的特征分析,户型功能分区主要包括三大类:居住部分,辅助部分,交通部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4.均衡:指的是物体在重力下保持稳定的状态。

建筑的均衡包括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两种。

静态均衡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对称的形式;另一种是非对称的形式。

动态均衡指的是人对于建筑的观赏不是固定于某一个点上,而是在连续运动的过程中来观赏建筑。

因此必须从各个角度考察建筑体形的均衡,特别是从连续行进的过程中来看建筑体型和外轮廓线的变化。

(来自组合论第四章形式美P37)5.绿色建筑:源经济和较低费用,全寿命设计,宜人性设计,灵活性设计,传统与现代建筑相统一,建筑理论与环境科学相统一。

关于加强空间管控塑造县城风貌特色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空间管控塑造县城风貌特色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空间管控塑造县城风貌特色的指导意见《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空间管控塑造县城风貌特色的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请设区市城乡规划局将该意见转发至所辖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并做好县城空间管控和风貌特色规划建设督导工作。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空间管控塑造县城风貌特色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县城建设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河北省提高县城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精神,有效控制城市空间形态、体量尺度、风格色彩,塑造魅力独具的县城风貌,避免盲目模仿大城市建设模式,贪大求洋、风格趋同,缺乏地域景观特点和文化元素,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塑造县城风貌特色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提高城市设计水平(一)总体城市设计。

各县(市)要与城乡总体规划同步启动县城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工作,于2013年底前完成。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提出总体对策。

深入研究城市整体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明确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对策。

二是明确城市风貌特色。

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重要特色资源的分析,提炼基本风貌特色,提出风貌特色规划设计基本对策,构筑富有特色的空间形态格局。

三是确定景观结构和特色空间总体框架。

明确城市竖向轮廓与建筑高度分区、制高建筑布局、视觉走廊及眺望系统;综合评价现状建筑价值、布局、质量,提出城市色彩、照明、建筑风格、建筑小品等建筑景观整体设计构思;对具有标志意义的城市出入口、河湖沿岸和城市制高点、观景点所涉及的城市天际线、竖向轮廓进行设计控制;组织城市雕塑与标志系统。

四是组织城市开放空间系统。

研究城市绿地系统与山水环境、广场空间、街道空间以及其他开放空间的环境特征,提出建设的目标、原则与对策。

五是主要功能区环境规划设计。

分别对居住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娱乐区、教育科研区、旅游度假区、自然生态保护区等主要功能区环境改造提出目标、原则与对策。

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塑造与规划引导

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塑造与规划引导

共空间建设的过程 中,欧洲城市的历史文 上 ( 建筑一至四层) 人们的视觉感受。街道 化 内涵却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 图8 ) 。 广场硬地有余而绿地不足,缺乏满足人们 休息的空间及设施,为残疾人旅行提供方
[ 6 ] 张京祥,李志刚.开敞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欧 洲城市 的演变与新要求 [ J ] . 国外城 市规划,
[ 2 ] 张 恺 .巴黎城市规划的新举措——地方城市 发展规划[ J ] .国外城市规划,2 0 0 4 , ( 5 ) :5 3 —
5 7 .
[ 3 ] 杨 军.美 国若干大城市现行 区划法规内容 的 比 较研究[ D ] .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 0 0 5 . [ 4 ] 陈伟新.以空间演绎历史—— 巴黎都市轴线的 延续 [ J ] .规划师,2 0 0 2 , ( 7 ) :4 9 — 5 0 . [ 5 ] 埃德蒙 .N .培 根著,黄 富厢,朱 琪 译 . 城 市设计[ H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3 .
2 0 0 4 , ( 1 ) :2 4 — 2 7 .
[ 7 ] 王 鹏 .城市公共空阃的系统化建设 [ m .南
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2 .1 3 3 .
4 . 3 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 便的旅游服务设施 ( 如残疾人专用坡道) 等
对我国的许多城市而言,缺少的不是
[ 收稿 日期] 2 0 0 7 - 0 2 - 0 5
缺少系统化处理,景点过于分散。系统整 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是旅游城市国际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种类极其丰富的 建设有助于将原本独立分散的城市公共空 地球上,人们不可能为旅游而学会每一种 间有机地连接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城 语言,因此建立完善 的旅游信息及标识系

徐汇滨江的规划实践——兼论滨江公共空间的特色塑造

徐汇滨江的规划实践——兼论滨江公共空间的特色塑造

后退河 道 岸线 ,创 造 出路堤 与河 岸 之 间多变 的滨 江公 共开 放 们 引入 全 程 设 计 理 念 。邀 请 在徐 汇 滨 江 公 共 开放 空 间 国际
空间:其次 采用阶梯状退台、草坪慢坡 、临水观景台、滨 方案 征 集 中优 胜 的 英 国 P R 司 主设 计 师 作 为 方案 落 实 的 D 公
32 -复合动线fN造 f 3 ,
为保 障 滨江 出行 方式 的可 选择 性 .从 而达 到不 同 出行 方 头 区 ,是 早 期 上 海 工 业 的聚 集 区与 发 祥 地 之一 。随 着 中心 式 有不 同观 览感 受 的 目的 , 划 采纳 了多种交 通方 式 与独 立 城 区 退 二 进 三 ”和 黄浦 江 由交 通 运 输 功 能 向景 观 游 览 功 规 行 进路 线相 组合 的设 计 方案 。首 先是 公共 开放 空 间步行 系统 能 的转 变 .兼 之世 博 会 的契 机 ,原 有 工 厂 大量 外 迁 ,遗 留
徐汇滨江 的规 划实践—— 兼论滨江公共空间的特色塑造
阍 33
图5 徐 汇滨 江 龙华港 桥 夜景
均 经过 专项 设计 国际招 投标 ,保 证双 向景观 效 用的 实现 。
3 . 4城市记忆的留存
徐 汇 滨 江 一 直 以 来均 以 工业 岸 线为 主 ,曾经 入 驻 过 上 海 水 泥 厂 、龙 华 飞 机 制造 厂 铁 路 南 浦 站 等 工 业厂 区和 码
代 的无 缝 对 接 。 而正 是 准 确 选 择 了规 划编 制与 实 施 介 入 的
恰 当 时机 ,才 能 够 最大 限度 地 释 放 土 地价 值 .突 破 旧区 改
Hale Waihona Puke 4徐汇滨江规划实践的现实意义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设计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设计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社区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社交互动、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因此,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应该能够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具有活力的空间。

本文将探讨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和具体实践。

一、功能分区设计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当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例如,可以划分休闲区、健身区、儿童游乐区、文化交流区等。

每个区域都应具备相应的设施和配套设备,例如长椅、桌椅、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使得居民能够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空间进行活动。

二、绿化景观设计绿化是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适度的绿化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能够改善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新宜人的环境。

设计师应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注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季节变化,创造出四季有不同特色的绿化景观。

同时,也要合理规划绿地的布局,优化路径设计,让居民能够方便舒适地穿行其中。

三、交通与通行设计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应该充分考虑交通与通行的需求,为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交通环境。

道路、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同时,应合理划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区域,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和骑行设施,鼓励居民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

四、文化活动与公共设施设计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应考虑到居民的文化需求和公共设施的设置。

例如,可以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广场,用于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市集等文化活动。

同时,应设置公共厕所、饮水设备、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确保居民在活动中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五、安全性设计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安全性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应考虑到防火、防盗、防摔倒等安全问题,在设计中加入相应的措施,例如设置照明设备、监控设备、防护栏杆等。

同时,也要考虑到人群密集区域的疏散途径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保证居民在使用公共空间时的安全。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给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社交交流的平台。

因此,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

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者是广大市民,因此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例如,在公园的规划中,可以设置多个功能区域,如儿童游乐区、休闲健身区、文化演艺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设置休息座椅、遮阳设施等,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休憩环境。

通过人性化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吸引力,促进市民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其次,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例如,在公共广场的规划中,可以保留现有的绿化植被和树木,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还可以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和景观照明,减少对自来水和电力的需求。

通过可持续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应该注重多样性。

城市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因此,在规划和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时,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

例如,在公共广场的规划中,可以设置开放式的活动场地,为市民提供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社交聚会的场所。

此外,还可以设置艺术装置和雕塑等,为市民提供观赏和欣赏的机会。

通过多样化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活力,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融合和共享。

最后,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因此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者按]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公共性、功能性及所承担的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改善城市环境等职能,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元价值。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涉及政府的政策目标、公共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及市民的公平享用等。

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为主题,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层级的划分、形态的建构及特色塑造等问题,其中介绍了诸多国外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成功案例,以期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有所裨益。

[摘 要]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城市各功能区的重要纽带。

对比欧洲城市在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氛围塑造、系统化建设、空间尺度及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所进行的努力,我国城市应重点加强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公共空间历史文化氛围的传承与塑造、公共空间的合理尺度研究及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公共空间;文化氛围;空间特色;系统化建设Characteristic Creation and Planning Guidance of Urban Public Space/Li Lunliang[Abstract] Public space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al part of a city as well as a linkage of different urbandistricts. Compared with the efforts of European cities on historical atmosphere creation, systematicconstruction, space scales, and humanistic design, Chinese cities shall make great effort on theseaspects.[Key words] Public space; Cultural atmosphere; Space characteristic; Systematic construction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塑造与规划引导□ 李伦亮[文章编号]1006-0022(2007)04-0005-05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供公众使用,供公众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

城市形体空间由建筑物、道路、树木等实体构成,而由这些实体组成的外部空间即为城市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城市街道、广场、绿化带、公园、水景等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干道和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1]。

城市公共空间是构成城市总体框架、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特色由城市的外在表现和城市的内涵两部分组成,外在表社会历史背景却一无所知。

因此,我们有必要以历史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欧洲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共空间建设,从历史城市与现代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中发现问题,寻找当今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外在表现与内涵相统一的途径。

2.1街道空间欧洲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古罗马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开始建设城市,维罗那在公元一世纪开始建设,很多城市都是在古罗马营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城市经历了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个历史文化阶段,不同时期的城市街道空间在城市发展中均有所体现,历史建筑的延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罗马的街道空间有由古罗马时期共和广场和帝国广场围合形成的自由街道和封闭式广场的遗迹,有中世纪形成的自由式布局的街巷,也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形成的轴线街道景观;威尼斯城市则以其中世纪形成的不规则街巷和水街现是指城市的体型环境特征,而城市内涵则包括城市的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等。

借助城市设计的手段和方法来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已成为当今各城市塑造特色、控制城市开发和进行引导的重要内容,但就当前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实施效果看,城市空间的外在表现和内涵并没有真正地统一起来,塑造城市特色时往往将重点集中在构筑壮丽的城市轴线图和制定宏伟的经济发展目标上,典型的“巴洛克式”设计手法已从大城市渗透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而人们对于什么是“巴洛克”及“巴洛克”产生的规划师论坛FORUM一体的形象而著称于世;巴黎既有中世纪的自由式街巷,也有19世纪中叶欧斯曼城市改造后所形成的轴线街景,而真正成为巴黎城市风格的则是欧斯曼时期形成的具有典型巴洛克风格的壮观的城市轴线景观及沿街建筑整齐划一的特色。

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所体现的体型环境特征与其内涵始终是统一的,即使是在不同的时期,这些城市的街道景观控制也呈现出相同的特征:(1)严格控制城市历史街区的建筑立面风格、高度、尺度和色彩。

为确保城市沿街立面的统一,各城市均对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街区的建筑风格、高度、色彩和尺度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例如,巴黎对沿街建筑的控制基本沿用了欧斯曼城市改造时期所确定的三段立面处理手法,十分注重沿街建筑物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将建筑物的建造约束在严格的框架之内;对沿街建筑物的高度、后退道路距离及建筑体量均作了十分严格的规定[2],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尤其注重新建筑与原有建筑立面风格的协调,根据城市道路尺度及视觉要求合理确定两侧建筑的轮廓线和高度,十分强调街景的整体效果(图1),这与我国规划控制中对沿街建筑普遍采用“一刀切”式后退道路红线或仅凭主观判断来进行开发控制的做法显然不同。

西方城市为创造良好的城市街景而制定了特别城市设计导则,并通过区划法规进行开发控制。

例如,纽约区划决议用途区及其规则第6章《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是为了在街道层面强化新开发区与现状建筑物之间的关系,通过维持新开发区的视觉连续性、强化居住邻里的视觉特征、减少行人与车辆交通之间的矛盾等手段提高街景的质量。

因此,针对指定地区内的开发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包括加强街道在视觉和用途方面的水平连续性、限制路缘坡的位置和数量、限制垃圾存储区域等[3]38。

威尼斯的城市建设则注重维持中世纪传统的自由街巷体系和低矮的红瓦坡顶建筑,以突出教堂等公共建筑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

佛罗伦萨(图2)、罗马、维罗那等历史城市则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达到维持传统街区历史特征的目的,对城市街道空间建设的有效控制对形成与延续这些城市的街道空间特色具有重要作用。

(2)注重城市街道的景观效果与活力。

欧洲城市十分注重沿街景观设计,受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城市街区改造总是试图创造丰富的街道景观,如教皇西克斯图五世在改造罗马大道的时候,每条道路均设有具有重要意义的起点和终点。

主要的街道连接主要的标志,在标志的位置处形成节点,或在节点处设立标志,以形成对景。

在巴黎的东西向主轴线改造中,则有意识地将卢浮宫、协和广场、凯旋门和德方斯新区等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组织起来,形成一系列对景,以创造丰富的街道景观。

中世纪曲折的街道,则可以通过更多的建筑细部,并结合街心雕塑、喷泉等,形成连续而有意义的空间,使街道空间深远而富有趣味和层次。

沿街建筑除了形成完整的界面及丰富的景观外,还布设了大量的雕塑、小品、绿化及露天咖啡座等。

值得一提的是,露天餐饮设施的布置是在城市规划的统一控制之下有条理地进行的,这不仅改变了传统街道空间的单一功能及形象,还形成了有活力的、人性化的室外空间。

例如,《美国纽约区划决议总则》第4章专门设有适用于全市范围的人行道咖啡馆规则,用于鼓励在适当的地方设立人行道咖啡馆,并禁止在不适当的地方设立人行道咖啡馆。

该规则包含对人行道咖啡馆位置和面积的规定,以及必须满足的结构、残疾人入口、招牌、音频设备等要求[3]35。

这些开发控制手段表明西方城市在城市特色塑造方面已将视野从城市的宏观层面扩大到城市建设的具体细节方面,顺应市民需求层次的变化而向多元人性化的空间塑造方向努力,这些正是我国城市在公共空间塑造方面所缺乏的。

如何避免生硬的“一刀切”式控制,塑造多元化、有活力的街区是我国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我国某些城市为塑造“理想”的城市街景而规定沿街建筑总长不得超过60 m、高层建筑禁止“穿裙子”及建设“无摊城市”的做法十分令人担忧。

2.2广场空间欧洲城市非常注重对城市广场空间的塑造,城市广场通常由教堂、博物馆、市政厅等重要的文化、办公建筑等围合而成,广场的形成往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

广场的重要特征就是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以及借助雕塑、喷泉、建筑等要素而形成的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

广场的空间形态以几何形为主,空间尺度宜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巴黎的主要广场有协和广场、旺道姆广场、卢浮宫及德方斯门前广场等;罗马以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市政广场、威尼斯广场、波波罗广场及古罗马共和广场、帝国广场遗迹而著名;佛罗伦萨则以西格诺利亚广场群而著称;威尼斯最有名的广场有圣马可广场。

可以看出这些广场的形成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1)广场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城市广场内教堂、总督府、市政厅、博物馆等重要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教堂本身就是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在广场上得到了统一、和谐,城市的历史及雕塑、喷泉、绘画艺术在广场建筑空间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广场历史文化内涵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挖掘与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对塑造城市广场空间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广场的建筑空间与尺度处理。

每个广场通过对空间尺度的处理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如巴黎协和广场开敞的视觉空间,卢浮宫入口广场玻璃金字塔强烈的视觉冲击,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椭圆形与梯形空间的完美结合,市政广场梯形空间与卡比多山地形的和谐效果,佛罗伦萨西格诺利亚广场建筑和雕塑组成的丰富空间效果,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统一及3个梯形广场的有机衔接、极其完美的空间构图等,都给人留下了完美的空间印象。

就广场本身而言,可以将其理解为对街道空间的放大,既具有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的作用,又是城市中最有灵魂的地方。

理想的城市广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步行区域,既要有宜人的尺度,四周又要有朝向它的建筑,以提供休息、娱乐等服务。

另外,体现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也是广场的功能之一。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广场,其建设一直是我国城市建设关注的焦点,不少城市在广场建设中片面强调所谓的“城市经营”理念,把建设广场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经济的手段,却忽视了广场的基本功能、交通、社会文化内涵及人性化设计要求,这样建造出来的广场虽令人激动却无法使人满意。

2.3步行空间步行空间是为满足人们在连续的空间内步行的需求,并隔离喧嚣的汽车噪音而形成的步行街道。

巴黎有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步行空间,如丢勒里花园与卢浮宫连接的步行空间、德方斯新区连续的两层步行广场及塞纳河右岸利用原有仓储区建造的步行购物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