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必修2数学6 .1.2面面垂直的判定

北师大版必修2数学6 .1.2面面垂直的判定
北师大版必修2数学6 .1.2面面垂直的判定

安边中学高一年级1学期数学学科导学稿执笔人:邹英总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字:包级领导签字:学生:上课时间:周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一、课题: 6.1.2面面垂直的判定

二、学习目标

1.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会应用。

2.通过定理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设α表示平面,a、b表示直线,给出下列四个说法

①a∥α,a⊥b?b∥α②a∥b,a⊥α?b⊥α

③a⊥α,a⊥b?b?α④a⊥b,b?α?a⊥α

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

A.①②B.①④ C.②D.②④

2、直线a与直线b垂直,直线b⊥平面α,则直线a与平面α的位置

关系是( )

A.a⊥αB.a∥α C.a?αD.a?α或a∥α

【导学释疑】

阅读课本P36—P37页,完成新课的学习。

1、什么是二面角、二面角的棱、二面角的面?

2、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含义是什么?

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文字描述:

符号表示:

图形表示:

【巩固提升】

例1、见课本P37页例1。

例2、见课本P38页例2。

【检测反馈】

1、过空间一点的三条直线两两垂直,则此三直线的任意两条确定的三个平面中,互相垂直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2、如图,三棱锥A-BCD中,若AD⊥BC,

BD⊥AD,△BCD是锐角三角形,那么必有

()

A:平面ABD⊥平面ADC

B:平面ABD⊥平面ABC:

C:平面BCD⊥平面ADC

D:平面ABC⊥平面BCD

3、P38页练习2。

O

S

D

C

B

A

2021年北师大版必修2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数学必修2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两直线a 与b 异面,则过a 且与b 垂直的平面( ) A.有且只有一个 B.可能有一个也可能不存在 C.有无数多个 D.一定不存在 2. 若方程22 (62)(352)10a a x a a y a --+-++-=表示平行于y 轴的直线,则a 的值是 ( ) A.23 B.12- C.1 D.不存在 3. 若a 、b 是异面直线,b 、c 是异面直线,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平行或异面 B.相交或平行 C.异面 D.平行或异面 4. 满足下列条件的1l 与2l ,其中12l l //的是( ) (1)1l 的斜率为2,2l 过点(12)A ,,(48)B ,; (2)1l 经过点(33)P ,,(53)Q -,,2l 平行于x 轴,但不经过P ,Q 两点; (3)1l 经过点(10)M -,,(52)N --,,2l 经过点(43)R -,,(05)S ,. A.(1)(2) B.(2)(3) C.(1)(3) D.(1)(2)(3) 5. 坐标平面内一点到两个坐标轴和直线2x y +=的距离都相等,则该点的横坐标为( ) 1 B.1 C.1 2 D.非上述答案 6. 与直线2360x y +-=关于点(1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A.3220x y -+= B.2370x y ++= C.32120x y --= D.2380x y ++= 7. 若圆220x y Dx Ey F ++++=与x 轴切于原点,则( ) A.0D =,0E =,0F ≠ B.0F =,0D ≠,0E ≠ D.0D =,0F =,0E ≠ D.0E =,0F =,0D ≠ 8. 若0ac >,且0bc <,直线0ax by c ++=不通过( )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非常详细)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 第一章 三角函数 2、象限的角:在直角坐标系内,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非负 半轴重合,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叫做轴线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36036090,k k k αα?<

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2|| 121r lr S α=== 5、三角函数: (1)定义:①设α是一个任意角,那么v 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 α,即sin α= 弦,记作cos α,即cos α=u ; 当α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 即tan α=u v . ②设α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α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r OP r ==>则sin y r α=,cos x r α=,()tan 0y x x α=≠ (2)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口 诀:第一象限全为正; 二正三切四余弦.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x y + + _ _ O x y + + _ _ O x y + + _ _ O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第一章集合 课题:§0 高中入学第一课(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了解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目标和基本能力要求,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了解高考意向,掌握高中数学学习基本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强调布置有关数学学习要求和安排。 教学过程: 一、欢迎词: 1、祝贺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高一 级学校深造。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新的行动, 圆满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习任务,并祝愿同 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实现宏伟目标。 2、同学们军训辛苦了,收获应是:吃苦耐 劳、严肃认真、严格要求 3、我将和同学们共同学习高中数学,暂定 一年,… 4、本节课和同学们谈谈几个问题:为什么 要学数学?如何学数学?高中数学知识结

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本期数学教 学、活动安排?作业要求? 二、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是各科之研究工具,渗透到各个领域;活脑,训练思维;计算机等高科技应用的需要;生活实践应用的需要。 2.如何学数学: 请几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完善归纳为四点:抓好自学和预习;带着问题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形成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由于高考要求,学习时与初中有所不同,精通书本知识外,还要适当加大难度,即能够思考完成一些课后练习册,教材上每章复习参考题一定要题题会做。适当阅读一些课外资料,如订阅一份数学报刊,购买一本同步辅导资料. 3.高中数学知识结构: 书本:高一上期(必修①、②),高一下期(必

修③、④),高二上期(必修⑤、选修系列), 高二下期(选修系列),高三年级:复习资 料。 知识:密切联系,必修(五个模块)+选修系列(4个系列,分别有2、3、6、10个模块)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 4.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①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②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③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④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⑤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⑥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⑦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⑧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⑨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⑩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5.本期数学教学、活动安排: 本期学习内容:高一必修①、②,共72课时,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第一章 推理与证明 合情推理(一)——归纳推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体会合情推理这种基本的分析问题法,认识归纳推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把它们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去。 2.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用归纳进行推理,做出猜想。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得出另一个新命题的思维过程称为推理。 见书上的三个推理案例,回答几个推理各有什么特点?都是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但是推理的结构形式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可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二、新课讲解: 1、 蛇是用肺呼吸的,鳄鱼是用肺呼吸的,海龟是用肺呼吸的,蜥蜴是用肺呼吸的。 蛇,鳄鱼,海龟,蜥蜴都是爬行动物,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由此我们猜想:凸边形的内角和是 3、,由此我们猜想:(均为正实数) 这种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栝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⑴ 对有限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整理; ⑵ 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即猜想; ⑶ 检验猜想。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试通过计算的值,推测出的值。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结果预测如下) (1) 180?360?540?(2)180n -??221222221,,,331332333+++<<<+++ a a m b b m +<+,,a b m {}n a 2 1()(1)n a n N n +=∈+12()(1)(1)(1)n f n a a a =--???-(1),(2),(3)f f f ()f n 113(1)1144 f a =-=-=

高中数学知识点分析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即tan k α=。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 )οο90,0∈α时,0≥k ; 当()οο180,90∈α时,0

②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 11 2121 y y x x y y x x --= --(1212,x x y y ≠≠)直线两点()11,y x ,()22,y x ④截矩式:1x y a b + = 其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0)a ,与y 轴交于点(0,)b ,即l 与x 轴、y 轴的截距分别 为,a b 。 ⑤一般式:0=++C By Ax (A ,B 不全为0) 注意:○ 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x 轴的直线:b y =(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a x =(a 为 常数); (4)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0000=++C y B x A (00,B A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 000=++C y B x A (C 为常数) (二)垂直直线系 垂直于已知直线0000=++C y B x A (00,B A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 000=+-C y A x B (C 为常数) (三)过定点的直线系 (ⅰ)斜率为k 的直线系:()00x x k y y -=-,直线过定点()00,y x ; (ⅱ)过两条直线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λ为参数),其中直线2l 不在直线系中。 (5)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111:b x k y l +=,222:b x k y l +=时,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4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集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全部教案 定边中学杜卫军整理 §1.1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周期现象在现实中广泛存在;(2)感受周期现象对实际工作的意义;(3)理解周期函数的概念;(4)能熟练地判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周期;(5)能利用周期函数定义进行简单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单摆运动、时钟的圆周运动、潮汐、波浪、四季变化等,让学生感知周期现象;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周期函数的定义;根据周期性的定义,再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周期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周期现象的存在,会判断是否为周期现象。 难点: 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以及简单的应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于生活。在大千世界有很多的现象,通过具体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思考、交流、讨论,感知周期现象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周期性的定义,再应用于实践。 教学用具:实物、图片、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海南岛非常幸福,可以经常看到大海,陶冶我们的情操。众所周知,海

水会发生潮汐现象,大约在每一昼夜的时间里,潮水会涨落两次,这种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到的周期现象。再比如,[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每经过一周就会重复,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所以,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我们已经知道,潮汐、钟表都是一种周期现象,请同学们观察钱塘江潮的图片(投影图片),注意波浪是怎样变化的?可见,波浪每隔一段时间会重复出现,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请你举出生活中存在周期现象的例子。(单摆运动、四季变化等) (板书:一、我们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2.那么我们怎样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周期现象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3——P4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何理解“散点图”? ②图1-1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③如何理解图1-1中的“H/m”和“t/h”? ④对于周期函数的定义,你的理解是怎样? 以上问题都由学生来回答,教师加以点拨并总结:周期函数定义的理解要掌握三个条件,即存在不为0的常数T;x必须是定义域内的任意值;f(x+T)=f(x)。 (板书:二、周期函数的概念) 3.[展示投影]练习: 已知函数f(x)满足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均存在非零常数T,使得f(x+T)=f(x)。 求f(x+2T) ,f(x+3T) 略解:f(x+2T)=f[(x+T)+T]=f(x+T)=f(x) f(x+3T)=f[(x+2T)+T]=f(x+2T)=f(x) 本题小结,由学生完成,总结出“周期函数的周期有无数个”,教师指出一般情况下,为避免引起混淆,特指最小正周期。 (2)已知函数f(x)是R上的周期为5的周期函数,且f(1)=2005,求f(11) 略解:f(11)=f(6+5)=f(6)=f(1+5)=f(1)=2005 (3)已知奇函数f(x)是R上的函数,且f(1)=2,f(x+3)=f(x),求f(8) 略解:f(8)=f(2+2×3)=f(2)=f(-1+3)=f(-1)=-f(1)=-2 【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 知识点总结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与题型归纳 第一章《统计》知识与题型归纳复习 (一)、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1)、相关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2)、基本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 (3)、简单随机抽查概念。一般的,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 n ,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其特点:①总体个数有限;②逐个抽取;③不放回抽样;④等可能抽样。 (4)、抽样方法:①抽签法;②随机数表。 2、系统抽样 (1)、定义:当总体元素个数很大时,样本容量不宜太小,这时可将总体分为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等距抽样)。 (2)、步骤:①编号;②分段;③不确定起始个体编号;④按规则抽取。 3、分层抽样 (1)、定义: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抽取的样本更好的反应总体情况,我们经常将总体中各个个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几部分,每一部分叫做层,在各层中按层在总体中所占比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适用特征①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②分成的各层互不重叠;③各层抽取的比例等于样本客样在总体中的比例,即 N n 。

(二)、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统计图表) 1、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1)计算极差(2)决定组数和组距(3)决定分点(4)列频率分布表(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茎叶图; 3、扇形图; 4、条形图; 5、折线图; 6、散点图。 (三)、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有关概念 (1)、众数:频率分布最大值所对应的样本数据(或出现最多的那个数据)。 (2)、中位数:累积频率为0.5时,所对应的样本数据。 (3)、平均数:)(121n x x x n x +++= (4)、三个概念的区别:①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较重要。②平均数的大小与每个数相关。③众数考查各个数据出现的频率,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更能反映问题,中位数仅与排列有关。 2、样本方差与样本标准差 1样本方差:( )()( )[]2 22212 1 x x x x x x n S n -++-+-= 样本方差大说明样本差异和波 动性大。 (2)、样本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 )[]2 22211 x x x x x x n S n -++-+-= (3)、要有单位,方差的单位是原数据的单位的平方,标准差的单位与原数据单位同。 (四)、变量的相关性:

2019-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试题及答 案 参考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S 球 24R π=,其中R 是球半径. 锥体的体积公式V 锥体 1 3 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台体的体积V 台体 1 ()3 h S S '=+,其中,S S '分别是台体上、下底面的面积,h 是台体的高. 球的体积公式V 球 34 3 R π=,其中R 是球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1)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 ) 2.若a ,b 是异面直线,直线c ∥a ,则c 与b 的位置关系是( ) A . 相交 B . 异面 C . 平行 D .异面或相交 3.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 、 11AC AD ⊥ B 、11D C AB ⊥ C 、1AC 与DC 成45角 D 、11AC 与1B C 成60角 4.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高为3,则这个三棱锥的全面积为( ) A.39 B.183 C.9(3+6) D. 6 5.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 ) A.8:27 B. 2:3 C.4:9 D. 2:9 6、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为:( ) A.24πcm 2,12πcm 3 B.15πcm 2,12πcm 3 C.24πcm 2 ,36πcm 3 D.以上都不正确

7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它的棱长为2cm,则球的表面积是() A、8Лcm2B、12Лcm2C、16Лcm2D、20Лcm2 8、已知在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C、BD的中点,若CD=2AB=4,EF⊥AB, 则EF与CD所成的角为() A、900B、450C、600D、300 9、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 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 C、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 D、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 10.下列四个命题 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其中错误 ..的命题有() A. 1个 B. 2个 C. 3 个 D. 4个 11.已知各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的棱长为2,则它的表面积是() A.B.C. D. 1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剩下的凸多面体的体积是() A、2 3 B、 7 6 C、 4 5 D、 5 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长方体的共顶点的三个侧面面积分别为3,5,15,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 2.如图:四棱锥V-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其他四个侧面 都是侧棱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则二面角V-AB-C的平面角为度 3.已知PA垂直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若PC BD ⊥,平行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4.有下列命题:(m,n是两条直线,α是平面) ○1若m║α,n║α,则m║n ○2若m║n ,n║α,则m║α ○3若m║α则m平行于α内所有直线○4若m平行于α内无数直线,则m║α以上正确的有个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阶段质量检测(一)

阶段质量检测(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陕西高考)将正方体(如图①所示)截去两个三棱锥,得到图②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2.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异面B.相交 C.相交或异面D.平行或异面 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是A1C1的中点,则直线CE垂直于() A.AC B.BD C.A1D D.A1D1 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9πB.10π C.11πD.12π 5.设a,b是两条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a∥b,a∥α,则b∥α B.α∥β,a∥α,则a∥β

C .若α⊥β,a ⊥β,则a ⊥α D .若a ⊥b ,a ⊥α,b ⊥β,则α⊥β 6.如图,设P 是正方形ABCD 外一点,且P A ⊥平面ABCD ,则平面P AB 与平面PBC 、平面P AD 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面P A B 与平面PB C 、平面P A D 都垂直 B .它们两两垂直 C .平面P AB 与平面PBC 垂直,与平面P A D 不垂直 D .平面P AB 与平面PBC 、平面P AD 都不垂直 7.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16π B .20π C .24π D .32π 8.如图,在上、下底面对应边的比为1∶2的三棱台中,过上底面一边作一个平行于对棱的平面A 1B 1EF ,这个平面分三棱台成两部分的体积之比为( ) A .1∶2 B .2∶3 C .3∶4 D .4∶5 9.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 ) A.316 B.916 C.38 D.932 10.如图,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π4和π6,过 A 、 B 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 ′、B ′,则AB ∶A ′B ′=( ) A .2∶1 B .3∶1 C .3∶2 D .4∶3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复习题一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复习题一(P67~68) 【有何错误还望见谅。。。不再更新了】 A组 1.时钟的分针长5cm,从2:10到2:35,分针转过的角的弧度是多少?分针扫过的扇形面积是多少?分针尖端所走过的弧长是多少? 扫过(35-10)/60 = 5/12个圆 弧度为5/12 * 2π = (5/6)π 面积为5/12 * (π*r2) ≈ 5/12 * 3.14 * 5 * 5 = 32.708 cm2 弧长5/12 * (2πr) ≈ 5/12 * 2 * 3.14 * 5 = 13.083 cm 2.确定下列各式符号 〈1〉cos2-sin2 〈2〉sin3cos4tan5 cos2-sin2 可知π/2<2<π 所以cos2<0 sin2>0 所以cos2-sin2<0 所以符号为负 2.sin3cos4tan5 同理:sin3>0 cos4<0 tan5<0 所以sin3cos4tan5>0 所以符号为正 3.已知角α的终边在函数y=-二分之一x的图像上,求sinα,cosα和tanα。 α的终边在函数在y=-1/2x图像上,则斜率k=-1/2 ∴tanα=-1/2 α为第二象限角或第四象限角

sinα=±tanα/√(1+tan^2α)=(±1/2)/√(1+1/4)=±√5/5(α为第二象限角时取正号。为第四象限角时取负号) cosα=±1/√(1+tan^2α)=±1/√(1+1/4)=±2√5/5(α为第二象限角时取负号。为第四象限角时取正号) 4.计算 (1)sin25π/6+cos25π/3+tan(-25π/4) =sin(4π+π/6)+cos(8π+π/3)+tan(-6π-π/4) =sin(π/6)+cos(π/3)+tan(-π/4) =1/2+1/2-1 =0 (2)sin2+cos3+tan4 sin(2) + cos(3) + tan(4) = 1.07712621 (3)sin(-14/3π)+cos(-20/3π)+tan(-53/6π) 因为sin(-x)=-sinx,cos(-x)=cosx,tan(-x)=-tanx, sin(2π+x)=sinx,cos(2π+x)=cosx,tan(2π+x)=tanx, 故sin(-14π/3)+cos(-20π/3)+tan(-53π/6) =-sin(14π/3)+cos(20π/3)-tan(53π/6) =-sin(2π+2π/3)+cos((2π+2π/3)-tan(8π+5π/6) =-sin(2π/3)+cos((2π/3)-tan(5π/6) =-√3/2-1/2+√3/3 =-(3+√3)/6 (4)tan675°-sin(-330°)-cos960° =tan(720°-45°)+sin(-360°+30° )-cos(1080°-120°) =tan(4π-π/4)-sin(-2π+π/6)-cos(6π-2/3π) =tan(-π/4)-sinπ/6-cos(-2/3π) =-tan(π/4)-sinπ/6-cos(2/3π) =-1-1/2+1/2 =1 5.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把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叫做集合.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 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 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8)交集、并集、补集 B {|x x x ∈A A = ?=? B A ? A B B ? B {|x x x ∈A A = A ?= B A ?

B B ? ⑷ ⑼ 集合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0-1律: 等幂律: 求补律:A ∩ A ∪ =U 反演律: (A ∩B)=( A)∪( B) (A ∪B)=( A)∩( B) 第二章函数 §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一、映射1.映射: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 ,对于集合A 中的 元 素,在集合B 中都有 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 到 的映射,记作 .2.象与原象:如果f :A →B 是一个A 到B 的映射,那么和A 中的元素a 对应的 叫做象, 叫做原象。二、函数1.定义:设A 、B 是 ,f :A →B 是从A 到B 的一个映射,则映射f :A →B 叫做A 到B 的 ,记作 .2.函数的三要素为 、 、 ,两个函数当且仅当 分别相同 .;A B B A A B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A A A U A A U A U Φ =ΦΦ ===.,A A A A A A ==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2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2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 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 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 (A )48 (B )64 (C )96 (D )192 2、已知A (x 1,y 1)、B (x 2,y 2)两点的连线平行y 轴,则|AB |=( ) A 、|x 1-x 2| B 、|y 1-y 2| C 、 x 2-x 1 D 、 y 2-y 1 3.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B. 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 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不对 5、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 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 D ) (A ) (B ) (C (D 6、若l 、m 、n 是互不相同的空间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 真命题的是( ) A .若//,,l n αβαβ??,则//l n B .若,l αβα⊥?,则l β⊥ C. 若,//l l αβ⊥,则αβ⊥ D .若,l n m n ⊥⊥,则 //l m 7、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H ,,,分别为 1AA ,AB ,1BB ,11B 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GH 所成的角等于( ) A F D B C G E 1B H 1C 1D 1A

A.45° B.60° C.90° D.120° 8、方程(x-2)2+(y+1)2=1表示的曲线关于点T (-3,2)的对称曲线方程是: ( ) A 、 (x+8)2+(y-5)2=1 B 、(x-7)2+(y+4)2=2 C 、 (x+3)2+(y-2)2=1 D 、(x+4)2+(y+3)2=2 9、已知三点A (-2,-1)、B (x ,2)、C (1,0)共线,则x 为: ( ) A 、7 B 、-5 C 、3 D 、-1 10、方程x 2+y 2-x+y+m=0表示圆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m ≤2 B 、 m<2 C 、 m<21 D 、 m ≤2 1 11、过直线x+y-2=0和直线x-2y+1=0的交点,且垂直于第二直线的直线方程 为 ( ) A 、+2y-3=0 B 、2x+y-3=0 C 、x+y-2=0 D 、2x+y+2=0 12、圆心在直线x=y 上且与x 轴相切于点(1,0)的圆的方程为: ( ) A 、(x-1)2+y 2=1 B 、(x-1)2+(y-1)2=1 C 、(x+1)2+(y-1)2=1 D 、(x+1)2+(y+1)2=1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直线x=2y-6到直线x=8-3y 的角是 。 14、圆:x 2+y 2-2x-2y=0的圆心到直线xcos θ +ysin θ=2的最大距离 是 。 15.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_____ 16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90,PA ⊥平面ABC ,此图形中有 个直 角三角形。 三 解答题:(共70分) 17.(10分)如图,PA ⊥平面ABC ,平面PAB ⊥平面 PBC 求证:AB ⊥BC P A C

2020年北师版数学必修二 1.1.1

第一章§1 1.1 A级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面几何体的轴截面(过旋转轴的截面)是圆面的是(C) A.圆柱B.圆锥 C.球D.圆台 [解析]圆柱的轴截面是矩形面,圆锥的轴截面是三角形面,球的轴截面是圆面,圆台的轴截面是等腰梯形面. 2.图甲是由图中哪个平面图旋转得到的(A) [解析]该简单组合体为一个圆台和一个圆锥,因此平面图应由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构成.B旋转后为两共底的圆锥;C旋转后为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组合体;D旋转后为两圆锥与一圆柱. 3.一个圆柱的母线长为5,底面半径为2,则圆柱的轴截面的面积为(B) A.10B.20 C.40 D.15 [解析]圆柱的轴截面是矩形,矩形的长宽分别为5、4,则面积为4×5=20. 4.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截面是四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B) A.圆锥B.圆柱 C.球体D.以上均有可能 [解析]圆锥、球体被平面截后不可能是四边形,而圆柱被截后可能是四边形. 5.充满气的车轮内胎可由图中哪个图形绕对称轴旋转生成(C) [解析]汽车内胎是圆形筒状几何体. 6.(2019·潍坊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的平面中阴影部分绕中间轴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形状为( B ) A .一个球体 B .一个球体中间挖出一个圆柱 C .一个圆柱 D .一个球体中间挖去一个长方体 [解析] 圆旋转一周形成球,圆中的矩形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柱. 二、填空题 7.已知圆台的轴与母线所在直线的夹角为45°,若上底面的半径为1,高为1,则圆台的下底面半径为__2__. [解析] 设下底面半径为r ,则r -11=tan45°,∴r =2. 8.有下列说法: ①球的半径是连接球面上任意一点和球心的线段; ②球的直径是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 ③用一个平面截一个球,得到的是一个圆; ④空间中到一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一个球. 其中正确的有__①__. [解析] 球是半圆绕其直径所在的直线旋转,旋转面所围成的封闭的几何体,不难理解,半圆的直径就是球的直径,半圆的圆心就是球心,半圆的半径就是球的半径,因此①正确;如果球面上的两点连线经过球心,则这条线段就是球的直径,因此②错误;球是一个几何体,平面截它应得到一个面而不是一条曲线,所以③错误;空间中到一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一个球面,而不是一个球体,所以④错误. 三、解答题 9.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10mm ,高为5mm . (1)求过顶点作圆锥的截面中,最大截面的面积. (2)这个截面是轴截面吗?为什么? [解析] 如图所示: (1)∵OA =10mm ,OH =5mm ,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非常详细)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 第一章 三角函数 ?? ???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象限的角:在直角坐标系内,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终边落 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叫做轴线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36090,k k k αα?<

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2||2 1 21r lr S α=== 5、三角函数: (1)定义:①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u 那么v 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 α,即sin α= v ; u 叫做α的余 弦,记作cos α,即cos α=u ; 当α的终边不在y 轴上时,u v 叫 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 即tan α= u v . ②设α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 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 0r OP r ==>, 则sin y r α= ,cos x r α=,()tan 0y x x α=≠ (2)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口诀:第一象限全为正; 二正三切四余弦.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αsin x y + + _ _ O x y + + _ _ αcos O αtan x y + + _ _ O

(完整版)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2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00 1 A 圆 2位置关系是A 平行3、一个西瓜切34 5.三个球的半径之比是1:2:3,那么最大的球的表面积是其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和的( ) A .1倍 B .2倍 C .541倍 D .4 31倍 6.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①过空间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 ②过空间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③过空间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 ④过空间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A .1 B .2 C .3 D .4 7.若)0,(),4,9(),2,3(x C B A --三点共线,则x 的值是( ) A .1 B .-1 C .0 D .7 8.已知直线06:1=++my x l 和直线023)2(:2=++-m y x m l 互相平行,则实数m 的值是( ) A .-1或3 B .-1 C .-3 D .1或-3 A

9.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02543=-+y x ,则圆12 2=+y x 上的点到直线l 的最大距离是( ) A .1 B .4 C .5 D .6 10.点)1,3,2(-M 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是( ) A .(-2,3,-1) B .(-2,-3,-1) C .(2,-3,-1) D .(-2,3,1)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1、从长方体一个顶点出发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6、8、12,则其对角线长为 12.将等腰三角形绕底边上的高旋转180o ,所得几何体是______________; 13.圆C :1)6()2(2 2=-++y x 关于直线0543=+-y x 对称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经过点)4,3(--P ,且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l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5、16、17题各题10分,18题14分) 15.过点P (1,4),作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相交,当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最小时,求此直线方程. 16.经过点P )3,2(-作圆2022=+y x 的弦AB ,使P 平分AB , 求:(1)弦AB 所在直线的方程;(2)弦AB 的长。 17.如图,Rt △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 到△ABC 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D 为斜边BC 上的中点,求证:PD ⊥平面ABC 。 18题:(14分) 已知圆C:25)2()1(22=-+-y x , 直线l :047)1()12(=--+++m y m x m (1)求证:直线l 过定点; (2)判断该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A B C P D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知识点分析北师大版必修2,推荐文档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当[ )οο90,0∈α时,0≥k ; 当()οο180,90∈α时,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