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诚信建设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建立诚信政府

浅谈如何建立诚信政府

浅谈如何建立诚信政府浅谈如何建立诚信政府“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

打造诚信社会,应明确各级政府是建设诚信社会的首要责任主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

政府公信力是诚信社会的基石。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讲信用,给社会企业增加负担,给全社会正常运转增加成本。

针对这种现象,尽快建立政府信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

一、树立服务理念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关键政府以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姿态出现,忠诚地服务于社会公众的要求,才会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建立起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

服务首先是行政管理体系的价值,其次是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价值。

以服务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即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服务应该成为行政人员不懈追求的境界。

二、建设诚信政府要把稳定放在首位稳定是和谐的前提。

在现实的行政过程中,政府制定的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公共政策的效力,严重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

主要问题是朝令夕改、执行不力。

政府要赢得公众的信任,需要拥有具有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公共政策运行机制。

政府应制定出有利于稳定的政策的机制,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把公众对这种政策的认同度做为该政策执行成功的标准。

三、建设诚信政府要进行有效沟通沟通是人类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和行为,它是人们消除误解、增强信任的最好手段之一。

沟通分为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

沟通的目标在于:通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沟通,达到彼此相通与合作,使政府各部门、各层次同步和谐,使政府与环境、公众相互适应。

沟通的作用在于:及时了解社会公众意见,改善政府形象、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获得公众的理解、合作、信任和支持。

浅析建设诚信型政府

浅析建设诚信型政府

浅析建设诚信型政府当前我国面临重大的社会结构转型,行政文化也随之转型与重组。

由于转型期行政价值观念、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多变性与过渡性,以及忽视了政府信用体系建设与行政伦理建设,社会信用危机和政府行为的诚信缺失已成为政府面临的严重困境,也成了严重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

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

加快建立符合现代行政文化要求的现代政府信用体系,建设诚信型政府,已经成了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建设诚信型政府的必要性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需要。

社会诚信体系按其组成部分可分为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其中政府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局域主导地位,对于企业和个人诚信产生辐射、引导作用。

如果政府拥有足够的权威,能够切实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树立自身良好的威信形象,以及政府作为中立而富有权威的第三方所发挥的作用。

如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惩罚是新违约行为,应当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危机,遏制社会诚信体系的全面瓦解。

“上有好者,下必效之”,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前提。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经济实质上是诚信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诚信就等于失去市场,要保证市场经济公正原则效率原则的确立,确保市场竞争能够真正产生优胜劣汰效果,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为保证,政府作为制度的制定者,要保证制度得到市场主体的认可和遵循,做到令行禁止,就必须诚实守信,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度。

一个信用度高的政府必然能够坚守法规制度,而信用度低的政府必然使制度形同虚设,可见,政府信用的高低和政府制度的实施成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信用度高的政府更容易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的信用度和公信力,形成良性循环。

而一个信用度低的政府由于政府制度的政策不易为公众所接受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弱化了政府的信用度和公信力,形成恶性循环。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诚信建设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诚信建设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诚信建设【摘要】: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诚信出现了危机,政府公信力大大降低,给人民,社会和政府自身造成了很大的负效应,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如何解决政府诚信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课题。

文章在分析我国目前政府诚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诚信建设。

【关键词】:政府诚信;和谐社会;路径一、政府诚信的内涵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伦理的核心理念。

“诚”即诚实,是人的内在德性,“信”即守信,是诚的外在表征。

人诚于内必显于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与信互为表里,兼具神行。

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及其政府官员作为公共权力的代理者信守规则,遵守诺言,实践践约的政治品质和伦理美德。

它是社会组织和公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和价值判断,是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组织和公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应。

政府诚信的内容主要是指言与行的一致,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一致。

政府应该把对人民的承诺与承诺的落实相结合,言必行,行必果。

不能出尔反尔,朝令夕改。

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应该一切行为为人民利益着想,一切为人民利益服务,同时接受人民的监督,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如果政府不讲诚信,不能切实维护和增进人民的利益,甚至为自身谋取私利,那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将被破坏,政府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危机。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快政府诚信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政府诚信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政府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政府诚信建设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伦理学有关理论揭示市场经济不仅是有序经济更应是一种信用经济。

众所周知,社会信用萌芽于劳动分工合作中的遵守约定和履行义务,是作为二元或多元主体之间,以某种经济生活需要为目的,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上的心理承诺与约期实践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

浅谈基层政府推进政务诚信体系建设

浅谈基层政府推进政务诚信体系建设

浅谈基层政府推进政务诚信体系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务诚信成为了基层政府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在新时代下,基层政府推进政务诚信体系建设,不仅能够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更能够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和互动。

本文将就基层政府推进政务诚信体系建设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政务诚信的重要性政务诚信是指政府在处理事务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公平、廉洁、务实,真实、透明的原则,积极为民众提供高效和诚信的服务。

政务诚信是现代社会对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提出的基本要求。

在实践中,政务诚信具有重要的意义:1.提升政府形象。

政务诚信可以让政府在民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2.增进民众信任。

政务诚信可以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信关系,提高政府服务满意度。

3.规范政府行为。

政务诚信可以规范政府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减少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4.提升政府服务效率。

政务诚信可以规范政府工作程序,简化行政手续,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5.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政务诚信可以建立和谐的政府民众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政务诚信体系建设已成为基层政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推进政务诚信体系建设,基层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1.建立健全政务诚信制度。

基层政府需要制定政务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明确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加强政务诚信宣传教育,提升全员诚信意识。

2.强化政务诚信监督机制。

基层政府需要加强对政务诚信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管理,保障政务诚信制度的有效实施。

3.加强政务诚信信息公开。

基层政府应积极主动地公开政务信息,提升政务透明度,增强政务公信力,为民众提供便利的政务信息服务。

4.提升政务诚信服务水平。

基层政府要加强服务理念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民众提供优质、诚信、高效的政务服务。

5.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宣传教育。

基层政府应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政务诚信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政务诚信的建设。

诚信政府的申论作文

诚信政府的申论作文

诚信政府的申论作文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诚信成为了政府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素质。

诚信政府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责、推行政策、处理事务等方面始终保持真实、守信、诚实守信的态度和行为。

一个诚信政府不仅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也是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首先,诚信政府能够建立良好的社会信任。

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公共事务的执行者,其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政府失去了诚信,经常说一套做一套,甚至敷衍塞责,那么人民的信任将会逐渐蚕食殆尽,对政府的抵触情绪会日益加深。

因此,诚信政府能够树立起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信任基础,使人民对政府产生信心,愿意主动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诚信政府能够提升政策的有效执行。

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政府最核心的职能之一,诚信政府在这一方面表现出的诚实守信,能够使政策得以充分贯彻和执行。

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将促使人民积极配合政策的实施,相信政府的决策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进而使政策得以更加顺利地实施,为社会带来真正的利益。

此外,诚信政府还能够引导风气向善。

政府作为社会道德的引导者和典范,它的言行举止能够对社会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政府不讲诚信,利益至上,徇私舞弊,必然会对社会产生负面效应,使社会风气趋于恶劣。

相反,诚信政府以其道德高尚的行为树立起社会的正面风向标,引导人们做正直、公正、诚实守信的公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综上所述,诚信政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树立良好的社会信任、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和引导社会风气向善,诚信政府能够实现公共利益、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最大化。

因此,政府应当始终保持诚信,以诚信为核心价值观念,注重自身形象的维护,不断提升诚信水平,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建设构建社会主义诚信社会的论文

建设构建社会主义诚信社会的论文

建设构建社会主义诚信社会的论文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诚信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设诚信社会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设诚信社会的论文篇1浅析当前中国政府诚信体系建设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当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加强社会诚信机制的建设越来越迫切。

政府诚信是整个现代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部分,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对打造整个社会诚信起着极大的示范作用。

当前,我国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所带来的结果却是极具破坏性。

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不昌。

要使我国成为一个诚信社会,就必须加强政府的诚信体系建设。

关键词:中国;政府诚信;体系建设一、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性自古以来,诚信就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持整个社会价值结构的核心内容。

当前,在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同时,作为政府应率先垂范,致力于自身的诚信体系建设。

打造诚信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对加强中国特色诚信体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政府是社会诚信体系的维护者。

信任是政府存在的基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其中,特别是把“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调“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公信力”。

因此作为社会管理的责任主体,政府自身的诚信建设对于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具有基础性作用。

2.政府诚信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依法行政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行政法制化与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对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构建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依法行政对于行政执法制度与领导方式变革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加强和完善了党的领导。

而依法行政,首先就要加强政府诚信的建设、公务员及公务员工作内容都要依照法律的程序进行,并且行政机关的决策也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诚信政府建设

诚信政府建设

诚信政府建设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诚信政府及其特点 (1)(一)诚信政府的含义 (1)(二)诚信政府的特点 (1)二、诚信政府建设的意义 (2)(一)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3)(二)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需要 (3)(三)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四)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促进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4)(五)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 (4)(六)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树立政府形象,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 (5)三、诚信政府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5)(一)政府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 (5)(二)政府职能和角色的错位 (5)(三)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6)(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6)(五)政府权力寻租现象突出 (6)四、构建诚信政府的路径选择 (7)(一)构建诚信政府的思想教育路径 (7)(二)构建诚信政府的法律路径 (7)(三)构建诚信政府的制度路径 (7)(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市场环境 (8)结束语 (8)参考文献 (10)致谢 (11)摘要政府诚信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社会与国家之间利益和秩序的平衡,是各种价值之间取舍的基础和核心。

政府诚信在社会诚信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没有良好的政府诚信,就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

如何有效地全面推进法治行政、责任行政、透明行政,提高政府诚信,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目前仍存在政府诚信缺失的现象,诚信政府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只是观念层面的问题,必须在分析诚信政府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重视诚信教育,建设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与社会行为,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政府诚信体系。

关键词:政府诚信;诚信缺失;和谐社会;途径AbstractThe government credit is the benefit and order balanced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individual,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 the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i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core between each kind of the choice of value. The government credit is at the core position in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playing foundational, decisiveness and the orienting role. No good government credit, it is unable to establish the good social credit system. How to do the comprehensive advancement by legal administration, the responsibility administration and the transparent administration, enhancing the government credit effectively, establishing the good social credit, is the important basis of enhancing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bility and the inevitable request of the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Our country still had the phenomenon of the government credit flaw at present and the government credit construction is a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Not only the question of idea stratification plane,it must be at the foundation of analyzing difficult and challeng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what the government face,to do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to work: valuing good faith education,constructing the 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standarding government and social behaviors,strengthen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constructing the government credit system. Key words:Government credibility;Lack of credit;Harmonious society;Way论诚信政府的建设引言近年来,瓮安事件、虎照事件、“躲猫猫”事件、城管打死人事件等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构建现代诚信政府的必要性研究论文

构建现代诚信政府的必要性研究论文

构建现代诚信政府的必要性研究论文摘要:还在为写论文而发愁吗?为你编辑了构建现代诚信政府的必要性研究,希望能帮助您写论文,供您参考!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

诚信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今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缺乏诚信的现象。

种种不守信的个人行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的发生都不利于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的构建。

而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社会要成为诚信的社会,政府首先要做好守法诚信的典范。

一、政府诚信概念界定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诚即内外一致,信即言而有信。

诚信结合在一起就表明诚恳厚实、有信无欺、坦诚相待。

诚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在实践中逐渐发展而来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诚信品德作为为人处事成大业的最基本信条。

在当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基石。

关于诚信政府(或称政府诚信)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在行使国家权力,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并以此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方式的政府。

它是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

也有学者认为诚信政府就是一个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正廉洁、透明公开、讲究实效的政府。

与以上的定义有所不同,本文试从主体方面来界定政府诚信,即认为政府诚信就是以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主体的诚信。

因为代表国家行使公共行政权力, 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是政府组织以及这个组织的最集中代表--公务员,也就是说,笔者在此所定义的政府诚信就是政府组织的诚信和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所代表的诚信。

政府工作人员应该真诚地制定法律和作出决定、命令等,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应切实地做到诚实无欺、信守承诺。

同时这种行为还要得到公众的认可。

它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面临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同的个人利益,多元的公共利益等严重冲突时,能够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诚信建设摘要:诚信是指政府、企业和个人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相互信赖与坦诚。

政府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表率作用,是社会诚信的典范。

政府诚信引导着公众诚信,直接影响着社会诚信。

它关系到政府公信力和执政能力的核心问题,它标志着社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状态,是社会政治、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

本文从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入手,进而提出了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诚信建设行政管理一.诚信的概念诚信是诚实信用的简称,其基本涵义是坦诚、不欺。

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诚信要求为人做事要信守诺言,不能出尔反尔。

"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汉语成语表明,人们对诚信的社会价值早就有所认识。

在中国历史上,商鞅曾以"南门立木"取信于民,树立了诚实守信的政治形象,并获得了丰厚的政治回报;而周幽王却因"烽火戏诸侯",付出了巨大的政治代价,被后人所耻笑。

实践证明,诚信不仅是经济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正如美国学者法兰西·索能伯格所说,"诚信现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是关系的粘合剂,使夫妻双方能在一起生活,商业买卖不受损害,政治体制稳定。

没有诚信,婚姻将会失败,选民会变得冷漠,企业将陷入混乱。

"二.政府诚信的原则所谓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必须履行其对公众承诺的责任,它是现代民主社会中责任政府的重要标志,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对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和推动作用。

法律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最早源于古罗马时代。

在罗马法中,有诚实契约和诚信诉讼。

后来,这一原则逐渐被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许多国家所接受,并从债法原则演变为私法领域的一般性原则。

1840年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第3项中有"契约应依诚信履行" 的规定;1907年公布的瑞士民法第2条则明确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依诚实及信用而为之"。

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也有类似的规定,即"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目前,诚信原则已为许多国家的法律或判例所承认。

1926年,德国行政法院在判决中指出:"国家作为立法者及法的监督者,若谋取以国民特别义务,于国民私法关系,相互遵守诚实信用乃正当要求;且国家对于个别公民在公法关系上,该诚实信用原则亦是妥当的。

" 我国台湾地区的《行政程序法》第8条也明确规定如下:"行政行为,应以诚实信用之方法为之,并应保护人民正当合理之信赖。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树立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将诚信列为重要内容之一。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礼诚信”也被概括为道德规范的必备要素。

诚信既是法治政府的基本品格,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府的本质特征。

为打造诚信政府,我国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在《行政许可法》中首次规定了公法上的诚信原则。

该法第8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 国务院2004年3月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则将"诚实守信"作为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

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诚信建设是十分的重视。

三.政府诚信的重要性政府诚信的内涵极为丰富。

简而言之,就是政务活动遵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保证自身决策的严肃性、科学性、持续性,自觉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公开透明,运转协调,管理科学,崇尚实干。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已成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个不守诚信、出尔反尔的政府不可能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先导和表率。

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和根本。

于个人,它是做人的最为重要的品德;于社会,它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石;于政府,诚信是一项基本的政治道德。

政府承诺的事,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去兑现,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这样的政府,才能取得社会各界信任,才能为社会各界树立榜样,才能在打造诚信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

如果不履行承诺,政府就会在丧失诚信的同时也会失去民心,甚至还会被民众推翻。

社会诚信体系是一个信用管理制度的系统。

个人信用管理制度、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行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政府信用管理制度,以及信用信息采集制度、信用约束与惩罚制度和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等,都是这一系统的基本要素。

其中,政府信用是其核心。

政府是社会最具公信力的组织,政府及公务员的诚信行为,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

只有政府做到诚信了,整个社会才会有良好的秩序,人们对于自己努力的结果就有比较明确的预期,整个社会才会安定。

因此,没有好的政府信用,政府出台的政策再优惠,地方资源再丰富,商机再多,对于投资者而言也不过是美丽的陷阱而已。

政府信用的缺失,不仅会失去市场,还会失去自己的发言权。

只有政府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才能真正形成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才能推动经济发展,使社会和谐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政府诚信缺失的危害然而,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有政府失信于民的事件见诸报端,说明政府诚信缺失现象绝非个案:鹿邑县“村村通”工程竣工三年,仍有2300多万元工程款仅仅只是承包商手里的一把欠条。

一位欠款乡的乡长说:“我们从来都不否认欠着这笔款……就是没有钱(还)。

”河南省清欠办连续公开曝光了十大拖欠工程款案例、15家拖欠工程款单位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从报道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要么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根本不顾施工单位利益;要么是政绩观不正确,只顾眼前,牺牲长远;要么是片面追求高速度,不切实际,贪大图洋。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有关部门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和中央文明委有关精神中强调,“要使企业和个体诚实守信,政府首先要做到诚信。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和源头,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因此,政府信用的提高对企业和个体的信用具有引导和示范意义。

同样,政府的失信也给社会带来不可磨灭的危害。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信用处于核心与支柱地位,对于构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保障,良好的政府信用可以弥补民间信用暂时短缺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相反地,政府信用建设出现问题,也会给社会信用一种不健康的指示作用,造成“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局面,从而破坏我国社会信用的基础。

另一方面,在我国,政府是一国政府经济运行的管理者和规则制定者,信用作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契约,客观上要求当事人双方共同遵守的契约的内容,从而确保契约正常执行。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契约双方在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时常常出现不对等的现象,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也会引起政府信用缺失现象的产生。

又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和其信用的缺失,必然为企业和个人发生信用缺失现象提供了不良的参照系和错误的信息导向。

如果政府缺乏信用,企业和个人又如何能诚实守信。

因此,政府信用缺失将进一步动摇和破坏社会信用的基础。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其诚信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政府诚信是一种代理者诚信,与信用体系相比,是一种非利润刺激诚信,所以诚信动力不足。

2.政府诚信是一种建立在诚信方和信任方非对等基础上特殊诚信,当诚信方一旦发生失信行为,信任方由于权力支配上的劣势而显得孤立无助,然而。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和行使者,其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的核心,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导,同时是建立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政府诚信应该也必须成为社会诚信的重要力量和楷模,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政府一旦失信于民,其本质上是对公共责任的破坏和对公共利益的损害,结果会导致政府威望的下降,进而影响政府职能的有效行使,而政府不能充分履行职能,反过来又造成政府的公信力的丧失。

五.重塑政府诚信的对策政府诚信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其内容十分宽泛,不仅包括惩治腐败、打击犯罪、社会稳定、司法公正、分配合理、流通有序、平等竞争;还包括国家机关的社会形象、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群众威信、承诺守信等。

因此,政府诚信的重塑必须:(一)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和所有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行动力。

各级政府官员者要强化“执政为民”意识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带头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时刻关心群众利益,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兑现承诺,把关系人民利益的事情办好、办实,提高政府的信誉度。

(二)完善民主法制,保障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尽职尽责。

首先,要抓好执法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政府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其次,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实施承诺制,强化问责制,对行政过错要依法追究,让人民满意,这样才能“政通人和”。

(三)制定“阳光政府诚信条例”。

随着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对政府诚信的规范应该上升到法律层面,对公务员的诚信状况,需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考核、奖惩制度,官员的升迁要与诚信状况挂钩,对于信用良好者,可以给予奖励;对于失信者,则必须依照相关规定严肃惩戒。

(四)建立健全的政府诚信机制。

诚信机制的构建从客体上看,指经济运行的管理制度,从主体上看,是市场行为主体的依法经营、诚实交易、公平买卖。

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建立经济诚信机制,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取信于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