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井控常识普及手册

钻井井控常识普及手册
钻井井控常识普及手册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钻井井控常识普及手册

(试行)

前言

井喷是事故,井喷失控是灾难性事故,罗家16H水平井井控事故造成243人死亡,6人被送进监狱。无数血淋淋事故时刻在警醒我们,井控能力是钻井人员自保之本。

井控工作是钻井安全的保护神,更是钻井人生命的保护神。因此,请您对钻井井控工作给予更多的敬畏、足够的重视。

掌握井控基本知识是保障钻井安全的基础,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手册,希望给广大延长钻井人掌握井控技能带来方便和帮助。

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井喷失控的危害

井喷失控后轻则损坏设备、引发井下复杂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且多数事故常伴随人身伤害,重则造成群体性伤亡。罗家16H水平井,发生井喷失控,导致H2S大量外泄,造成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6万多人被疏散,9万多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432.31万元。此外,井喷失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油气资源浪费和恶劣社会影响等。

二、正确认识井控工作

井喷很可怕,危害极严重,但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系统地做好井控工作,井喷事故就能避免。因此掌握井控知识、提高井控处置能力是每位钻井人员关爱自身生命的体现,是对家庭、企业、社会负责的体现,所以必须学懂、做到位。一要基础条件达标,主要包括表层强度要够(表层固井质量好、表层套管鞋处地层有足够的抗压能力)、防喷系统能用(设备状态良好、安装规范)、人员会用、应急物资充足(水、钻井液材料、加重材料)。二要落实坐岗制度,能及时发现溢流,正确处理。

井控目标:要通过优化钻井液密度实现平衡钻井不溢流,发生溢流能早发现、早关井,并及时正确压井。

三、溢流、井涌、井喷发生的主要原因

发生溢流、井涌和井喷的本质原因是钻井液的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原因:

1、地层压力异常

钻遇异常压力地层,如果钻井液密度偏低或其他原因造成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则会引发溢流。

2、钻井液密度偏低

因对地层压力掌握不准,钻井液设计密度偏低,或不按钻井液设计密度执行,实际密度低于设计密度,造成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引发溢流。

3、井漏

发生井漏后钻井液柱高度降低,井底压力下降引起溢流(区内此类情况较多)。

4、钻井液被气体、水或油等侵入

密度低于钻井液密度的气体或液体(如气体、水或油等)侵入钻井液,导致井底液柱压力下降,诱发溢流。

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要高度重视浅气层潜在的井控风险,浅气层气体进入井筒造成液柱压力下降,打破原有的井下压力平衡,油气快速上升,短时间到达井口,发生井喷。

5、未及时灌满钻井液

起钻过程中,由于钻柱的起出,井筒内的钻井液液面下降(或长时间停工,渗、漏),若不及时向井内灌满钻井液,造成静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发生溢流。

6、起钻时产生抽汲

起钻时产生抽吸压力,造成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诱发井喷。

四、井控分级

井控的核心就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或重建井内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根据井涌的规模和采取的控制方法的不同,把井控工作分为三级:一级井控、二级井控、三级井控。

1、一级井控

使用合理的钻井液密度,使之满足Pb >= Pp,一般情况油井钻井液密度比地层孔隙压力高0.05-0.10g/cm3。

(Pb——钻井液液柱压力;Pp——地层孔隙压力,下同)

2、二级井控

溢流发生后,利用防喷器,通过关井和压井重建井底压力的平衡关系(Pb >= Pp)。

3、三级井控

当井喷失控以后,首先恢复和建立控制,再进行压井,重建井底压力平衡(Pb >= Pp)。

井控指导思想:立足一级,搞好二级,杜绝三级。

五、井控工作的“三早”

(1)早发现:溢流被发现的越早越利于关井控制、关井井口压力越低、井壁跨塌和漏失风险越小,越安全。

(2)早关井:在发现溢流或预兆不明显,怀疑有溢流的可能时,应停止一切其它作业,立即按关井程序关井、验证。

(3)早处理:通过准确录取溢流数据(关井立压、关井套压及钻井液增量等)、编写压井方案,配好压井液后,就应进行节流压井作业。

六、落实坐岗制度、早发现溢流

溢流必定有溢流的显示和征兆,可以根据这些征兆预测和判断是否发生溢流,那么如何发现这些征兆呢?这就要我们勤观察,准判断,即严格落实坐岗制度。

要求:打开油气层前100米到完钻期间由钻井队和录井队各安排专人坐岗(落实双坐岗制度),每15分钟观察井口、钻井液池液面一次,如出现以下几种,则可能发生了溢流。

1、钻进中(1)钻井液出口流量增大;(2)停泵后钻井液外溢;(3)钻井液池(罐)液面升高;(4)机械钻速加快、放空;(5)钻井泵泵压下降,泵速增加;(6)钻井液性能变化:密度下降、粘度变化等;(7)钻具悬重发生变化;(8)气测录井值超过正常范围;(9)钻井液槽有油泡、气味。

2、起钻时(1)钻井液外溢;(2)灌不进钻井液;(3)灌入量小于起出钻柱体积。

3、下钻时(1)停止下放,钻井液外溢;(2)返出钻井液体积大于下入钻具的体积。

4、空井时(1)钻井液外溢;(2)钻井液池(罐)液面升高。

七、发现溢流或疑似溢流现象的正确处理方式

发现溢流、立即关井;疑似溢流、关井观察。关井是控制溢流的必要措施,一旦发现溢流或疑似溢流现象首先关井。及时关井能制止地层流体继续侵入,防止钻井液被污染引发的密度持续下降、性能变差,从而造成的井壁失稳、关井困难等不利现象的产生,使操作者处于主动地位。

八、关井后处理方式

不允许长期关井而不做处理,关井后观察立压和套压,针对性处理。

1、立压、套压都为零:打开井口循环,加密观察井口钻井液流量,判断是否正常。

2、立压为零、套压不为零:节流循环,排出污染钻井液,直至套压为零,加密监测。

3、立压、套压都不为零:节流压井。

关井期间井口压力未达到允许关井压力,且压井准备工作不充分时不得随意打开防喷器。

九、正确关井程序

关井方法有两种:硬关井和软关井。

1、操作程序(关井时要先关闭钻具内防喷工具,未装的要抢装)

硬关井:发现溢流→立即关闭防喷器。

软关井:发现溢流→打开节流通道→关闭防喷器→关闭节流阀。

2、特点

硬关井:关井动作少、关井快,地层流体进入井筒的体积小,即溢流量小,但是“水击效应”明显,对井口装置冲击强烈。

软关井:关井动作较多、关井时间长,溢流量较大,但是“水击效应”较弱,对井口装置冲击较小。

3、关井方法选用

硬关井:

(1)溢流量要求尽可能小(如含硫化氢),井口设备和井身结构具备条件的井。

(2)溢流发现早,“水击效应”弱的井。

(3)极其紧急的情况下。

软关井(通常情况下采用此方式):

(1)适用硬关井情况之外的其他情况;

(2)使用液压控制系统的,尽可能采用软关井,因为液压控制系统减少了关井时间。

十、最大关井套压的确定

发生溢流关井时,其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原则上不超过下面三个数值中的最小值。

(1)防喷器的最大工作压力;

(2)套管最小抗内压强度的80%;

(3)地层破裂(漏失)压力。

就延长油田而言,一般情况下地层破裂(漏失)压力最小,因此破裂(漏失)压力往往决定最大关井套压。

十一、地层破裂(漏失)压力的确定

采用地漏试验测定地层破裂(漏失)压力。地漏试验操作步骤为:

1、一般在钻穿套管鞋以下第一个砂岩层进行试验。

2、根据邻井资料或经验预测试验层的破裂(漏失)压力。

3、推荐采用水泥车进行地漏试验,如试验压力较低,可采用钻井泵进行试验。

4、检查水泥车或钻井泵压力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5、检查管线连接情况,对管线进行试压,不刺不漏。

6、上提钻头到套管鞋以上,井内灌满钻井液,关闭防喷器。

7、采用低脉冲开泵,向井内泵入钻井液,记录泵压、泵入量和时间,并绘制泵压对泵入量的变化曲线。泵压刚开始均匀地直线上升,当泵压上

升速度开始减慢(偏离直线之点)时,记录泵压,为地层漏失泵压(P l)。

8、计算地层破裂(漏失)压力,求最大许可钻井液密度,折算地层破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并填写在当天的钻井日报上。

地层破裂(漏失)压力=P l+0.00981ρ?H=( )MPa。

ρ——钻井液密度(g/cm3);H——试验地层深度(m)。

当地层破裂(漏失)压力过低,应考虑增加表套下深,必要时要再钻穿一套泥岩。

十二、压井原理

压井作业原理即“U”形管原理,井底相当于“U”形管的底部,钻柱和环空相当于“U”形管的两侧管柱,根据“U”形管原理,钻柱内压力和环空压力在井底达到平衡。压井过程中通过控制回压(立、套压)来控制井底压力,使井底压力大于或等于地层压力,整个压井过程地层流体不流入井筒。

十三、压井方法

1、司钻法压井(二次循环法)

司钻法是发生溢流关井求压后,第一循环周用原密度钻井液循环以排除环空中被侵污的钻井液,待加重压井液配制好后,第二循环周泵入井内。用两个循环周完成压井,压井过程中保持井底压力不变。

(1)录取油、套压和钻井液进出口比重等资料,计算压井数据,填写压井施工单,绘出压力曲线;配制压井液,二次循环时要用。

(2)一次循环用原钻井液替换井筒环空钻井液。保持排量等于选定

的压井排量,通过节流阀保持进出口排量一致,通过调节节流阀使套压与施工曲线相符,即井底液柱压力等于地层压力。

(3)二次循环泵入压井液,重建井内压力平衡。保持排量等于选定的压井排量,通过调节节流阀使套压与施工曲线相符。

(4)当压井液返出井口后停泵关井,关井立管压力、套管压力应皆为零,开井无外溢说明压井成功。

2、工程师法压井(一次循环法或等待加重法)

工程师法压井是指发生溢流关井后,将配制的压井液直接泵入井内,在一个循环周内将溢流排除并成功压井的方法。压井过程中保持井底压力不变。

(1)录取关井资料,计算压井数据,填写压井施工单,绘出压力控制进度表,准备好压井液。

(2)保持排量等于选定的压井排量,将压井液泵入井内,通过节流阀控制回压。在压井液从井口到钻头这段时间内,控制立管压力按照“立管压力控制进度表”变化,由初始循环压力逐渐下降到终了循环压力;在压井液出钻头沿环空上返这段时间内,控制立管压力等于终了循环压力并保持不变。

(3)当压井液返出井口后停泵关井,关井立管压力、套管压力应皆为零,开井无外溢说明压井成功。

3、边循环边加重压井

方法:发现溢流关井预测井底压力,一边加重钻井液,一边把加重的

压井液泵入井内,在一个或多个循环周内完成压井。

特别注意:使用这种方法因地下压力未知,过程中地层流体不断进入井筒,造成井壁失稳,且压井需要更高的钻井液比重,压漏地层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除非异常情况和无防喷器的井才能使用。

十四、可能导致关井失败的常见情况

1、表层套管下深不够或表层固井质量不合格,表套下部附近地层或表套环空被压开,致使流体上窜,关井失败。因此表层套管至少要下至有效深度,表层固井质量要合格。

2、防喷器试压不合格,承压能力不够,关井过程中压损设备或设备刺漏。

3、关井方式不正确。比如井口设备和井身质量差、采用硬关井而导致井口装置损坏;气体溢流时采用软关井导致大量气体进入井筒,气体滑脱效应导致井口压力急剧升高而无法正常关井。

4、关井时间过晚。钻井液受浸越严重,密度越低,液柱压力越小,关井越难。

5、井控装置安装、固定不规范。关井后设备在承压和震动状态下变形、移位、失效或关闭不严,发生刺漏。

6、长时间关井不采取措施或达到最大关井压力后仍不打开节流管线放喷,压力过高,压开地层或压坏设备。

7、钻具内防喷工具失效。

十五、防喷器安装核心要求

1、配备检验合格、现场试验合格、压力达标的防喷系统。

2、防喷器两侧分别安装与防喷器相同压力级别的节流管汇和压井管汇。

3、钻井液回收管线和放喷管线基本要求。

(1)在节流管汇节流阀处接钻井液回收管线,出口接至钻井液池或钻井液罐。

(2)放喷管线接至井场边缘。

(3)放喷管线的拐弯处和出口固定牢固。

4、远程控制台安装在面对井架大门左侧,便于操作,液控系统处于合格待命状态。

5、二开前配备放喷单根,在方钻杆上安装旋塞。

6、井控设备各闸阀、压力表灵活好用,挂牌齐全,开关状态正确。

十六、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合理待命状态

远程控制台待命状态下油面高于油标下限,储能器预充氮气压力7±0.7MPa,储能器压力为18.5-21MPa,管汇及控制环形防喷器的压力为10.5MPa。

十七、钻至易漏层时预防井喷措施

(1)钻至易漏层前在钻井液中加入随钻堵漏剂。

(2)从钻至易漏层前开始严格落实坐岗制度。

(3)钻至易漏层后使用小容积循环池或者循环罐钻井,便于观察液面升降情况,及时发现井漏和溢流。

(4)钻至易漏层后减缓钻速,发现漏失或疑似漏失现象,必须立即停钻,循环观察,采取应对措施。

(5)如发现钻井液失返、井筒液柱高度下降,要及时灌浆,当反灌补充钻井液的速度大于漏失速度时,就可以在井漏条件下进行起下钻作业,下堵漏管串进行堵漏作业。

十八、井控作业中易出现的错误做法

井控作业中的错误作法会带来严重后果,下面列举延长区域常见的错误做法。

1、发现溢流后不及时关井、仍继续循环

这只能使溢流更加严重,地层流体侵入井筒越多,越易井喷。因此发生溢流后无论严重与否,必须毫不犹豫地关井。

2、发现溢流后,为保全钻具强行起钻

起钻后导致井筒液柱压力下降,溢流更加严重,极易发生井喷,其结果钻具被毁,造成更大损失。

3、发现溢流后,企图抢钻完钻

导致关井时间延误,造成更严重的溢流,增加井控难度,甚至恶化为井喷失控事故。

4、关井后长时间不进行压井作业

若是气体溢流,长时间关井气体会滑脱上升积聚在井口,使井筒液柱高度下降,井口套压上升,压坏设备或压开上部地层,导致关井失败。

5、边循环边加重压井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使用该压井方法。该方式不能准确掌握井底压力,当压井液比重偏低时,无法平衡地层压力,地层流体大量进入井筒导致钻井液性能变差,造成井壁破坏;当压井液比重偏高时,则又可能压漏地层,造成更加复杂的井下事故,其结果是大量消耗材料,井仍未恢复正常。

6、阀门开关状态错误

紧邻四通两旁防喷管汇的2#、3#闸阀常处于关闭状态,耽误关井时机。

附录:

1、常用名词解释

(1)井控:采用一定的方法平衡地层孔隙压力,即油气井的压力控制。

(2)井侵:当地层孔隙压力大于井底压力时,地层孔隙或裂缝中的流体侵入井内,称之为井侵。

(3)溢流: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入量,或停泵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这种现象称之为溢流。

(4)井涌:溢流进一步发展,钻井液涌出井口的现象称之为井涌。

(5)井喷:地层流体无控制的涌入井筒,喷出转盘面(井口)2米以上的现象称之为井喷。

(6)井喷失控: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称之为井喷失控。

(7)当量钻井液密度:指井内某一位置所受这种压力之和折算成钻井液密度,称为这一点的当量钻井液密度。

(8)地层破裂压力:指某一深度的地层发生破碎或裂缝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2、压井常用计算公式

(1)溢流在环空中的高度:h w=ΔV/V a

(2)溢流物密度:ρw=ρm-(P a-P d)/0.00981h w

(3)地层压力:P p=P d+ρm gH

(4)压井液密度:ρk=ρm+ P d/(gH)+P e(附加钻井液密度,油水井0.05~0.10g/cm3)

(5)初始循环压力:P Ti=P d+P L

(6)终了循环压力:P Tf=ρk×P L/ρm

(7)压井液从地面到达钻头的时间:t d=1000V d/60Q

(8)压井液从钻头到达地面的时间:t a=1000V a/60Q

(9)加重材料用量计算(加重后体积确定):G=ρs V1(ρ1-ρ0)/( ρs-ρ0)

(10)加重材料用量计算(加重前体积确定):G=ρs V0(ρ1-ρ0)/( ρs-ρ1)

以上公式中

h w——溢流在环空中占据的高度,m;

ΔV——钻井液增量,m3;

V a——溢流所在位置井眼单位环空容积,m3/m;

ρw——溢流物密度,g/cm3;

ρm——当前井内钻井液密度,g/cm3;

P a——关井套压,MPa;

P d——关井立压,MPa;

H——垂直井深,m;

ρk——压井液密度,g/cm3;

P Ti——初始循环压力,MPa;

p L——低泵速泵压,即压井排量下的泵压,MPa;

P Tf——终了循环压力,MPa;

t d——压井液从地面到达钻头的时间,min;

V d——钻具内容积,m3;

Q——压井排量,l/s;

t a——压井液从钻头到达地面的时间,min;

V a——环空容积,m3;

G——所需要的加重材料重量,1000kg;

ρs——所用加重剂密度,g/cm3;

ρ1——加重后的钻井液密度,g/cm3;

ρ0——原钻井液密度,g/cm3;

V1——加重后钻井液体积,m3;

V0——加重前钻井液体积,m3;

3、关井操作程序

A.钻进中发生溢流时:

(1)发:发出信号;

(2)停:停转盘,停泵,上提方钻杆;

(3)开:开启液(手)动平板阀;

(4)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

(5)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开环型防喷器;

(6)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值班干部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

B.起下钻杆中发生溢流时:

(1)发:发出信号;

(2)停:停止起下钻作业;

(3)抢:抢接钻具止回阀或旋塞阀;

(4)开:开启液(手)动平板阀;

(5)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

(6)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开环型防喷器;

(7)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值班干部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

C.起下钻铤中发生溢流时:

(1)发:发出信号;

(2)停:停止起下钻作业;

(3)抢:抢接钻具止回阀(或旋塞阀或防喷单根)及钻杆;

(4)开:开启液(手)动平板阀;

(5)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

(6)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开环型防喷器;

(7)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值班干部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

D.空井发生溢流时:

(1)发:发出信号;

(2)开:开启液(手)动平板阀;

(3)关:关全封闸板防喷器;

(4)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

(5)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值班干部或钻井技

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

4、延长油田常见节流、压井管汇及阀门开关状态示意图

节流管汇

压井管汇

华北油田公司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发行版本: 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修改次数: 文件编号: 页码: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工程中井控风险等级评估、井控设计、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井控技术培训、井控管理组织与职责及井控管理制度九个方面的管理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相关直属单位、相关职能处室、各油气生产单位、承担油田公司钻井任务的有关钻探工程公司(以下简称钻探公司),承担老井侧钻和加深钻井的井下作业公司,以及进入油田公司的其他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单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细则的引用而成为本细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然而,鼓励根据本细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中,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地层破裂压力测定套管鞋试漏法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 —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油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

中油工程字()号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 中油工程字()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井控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油工程字()号井控装备判废管理规定 中油工程字()号井控培训管理办法 术语及定义 本细则采用下列定义。 “三高”油气井 3.1.1 高压油气井是指以地质设计提供的地层压力为依据,当地层流体充满井筒时,预测井口关井压力可能达到或超过的井。 3.1.2 高含硫油气井是指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于()的井。 3.1.3 高危地区油气井是指在井口周围500m范围内有村庄、学校、医院、工厂、集市等人员集聚场所,油库、炸药库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点,地面水资源及工业、农业、国防设施(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作业坑道),或位于江河、湖泊、滩海和海上的含有硫化氢(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于())、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井。 井喷事故分级 3.2.1 一级井喷事故(Ⅰ级)是指海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造成超标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或窜入地下矿产采掘坑道;发生井喷并伴有油气爆炸、着火,严重危及现场作业人员和作业现场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2.2 二级井喷事故(Ⅱ级)是指海上油(气)井发生井喷;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含超标有毒有害气体的油(气)井发生井喷;井内大量喷出流体对江河、湖泊、海洋和环境造成灾难性污染。 3.2.3 三级井喷事故(Ⅲ级)是指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经过积极采取

井控知识竞赛试题2010

第一轮必答题(18题) 1、什么叫做有毒有害气体的阈限值 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 2、现场对液压闸板防喷器进行清水试压时,应不超过套管抗内压强度的A、70% B、80% C、90% D、100%? B 3、地面压力的变化一般不会影响井底压力的变化。(Х) 4、硫化氢的阈限值是多少? 15mg/m3(10ppm)。 5、当有员工报告班长有溢流出现时,班长应先做的是什么?1、关井2、发警报3、下钻台看情况是否属实4、打开防喷阀。 6、钻井液液柱压力的大小与钻井液的密度和井深有关。(√) 7、什么叫做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 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 8、起钻时,产生的抽吸压力能导致井底压力(B)。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为零。 9、一级井控是指靠钻井液密度来控制地层压力,而达到防止溢流的发生。(√) 10、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是多少? 30 mg/m3(20ppm)〕 11、计算压井液静液压力时,井深数值依据(C)。 A、管柱长度; B、测量井深; C、垂直井深; D、设计井深 12、起钻产生的抽吸压力与钻井液的性能无关。(Х) 13、什么叫做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 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 14、发生溢流关井后,当井口压力不断增大而达到井口允许的承压能力时,应(C)。 A、敞开井口放喷; B、开井循环; C、节流泄压; D、继续观察 15、当井内钻井液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不可能发生气侵。(Х ) 16、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是多少? 150 mg/m3(100ppm)〕。 17、在关井情况下,井内气柱滑脱上升时,井口套管压力会(B)。 A、不发生变化; B、不断上升; C、不断下降; D、为零 18、井控技术规定,空井作业时间原则上不能超过24小时。( √) 第二轮必答题(18题) 1、“三同时”制度指的是什么? 安全设施和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关井情况下,套管压力上升的快慢反映了(B)的快慢。 A、地层压力增大; B、环空中气柱上升; C、环空中油上升; D、环空中水上升。 3、侵入井内的地层流体越多,关井后的套压越高。(√ ) 4、大港油田“9.9”井喷事故发生前,钻台上出现了什么复杂情况,对此现场处置上有什么错误? 现场大钩脱钩,有溢流,但是所有人都去处理脱钩,没有及时实施关井。 5、异常高压是指地层压力梯度(A)正常地层压力梯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钻井井控知识题库

钻井井控基本知识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井控: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的简称。 2、溢流: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的排量,停泵后井口自动外溢的现象称之为溢流或井涌。 3、井喷:当井底压力远小于地层压力时,井内流体就会大量喷出,在地面形成较大喷势的现象称之为井喷。 4、井喷失控: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和压井而出现井口敞喷的现象称之为井喷失控。 5、油气侵:油或天然气侵入井内后,在循环过程中,泥浆槽、液池面上有油或气泡时,称之为油气侵。 6、井控工作中“三早”的内容:早发现、早关井和早处理。 7、一级井控:指以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合理的钻井技术措施,采用近平衡压力钻井技术安全钻穿油气层的井控技术,又称主井控。该技术简单、安全、环保、易于操作。 8、二级井控:溢流或井喷后,按关井程序及时关井,利用节流循环排溢流和压井时的井口回压与井内液柱压力之和来平衡地层压力,最终用重浆压井,重建平衡的井控技术。 9、三级井控:井喷失控后,重新恢复对井口控制的井控技术。 10、静液压力:由井内静液柱的重量产生的压力,其大小只取决于液体密度和液柱垂直高度。 11、地层压力:指作用在地层孔隙中流体上的压力,也称地层孔隙压力。 12、地层破裂压力:指某一深度处地层抵抗水力压裂的能力。当达到地层破裂压力时,地层原有的裂缝扩大延伸或无裂缝的地层产生裂缝。 13、波动压力:由于钻具在井内流体中上下运动而引起井底压力减少或增加的压力值。是激动压力和抽吸压力的总称。 14、井底压力:指作用在井底上的各种压力总和。 15、井底压差:指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 16、压井:是发现溢流关井后,泵入能平衡地层压力的压井液,并始终控制井底压力略大于地层空隙压力,排除溢流,重建井眼与地层系统的压力平衡。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生产作业操作手册

版本号:A 修订号:0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生产作业操作手册 文件编号:_ABC-RQ-20××__ 编制: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校订: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发布日期: 20××年1月1日生效日期:20××年1月1日分发部门■总经理■常务副总■财务副总■工程副总■××××部■××××部■××××部■××××部 ■××××部■××××部■××××部■××××部

目录 第一章拖航作业 (1) 一、钻井平台降船前检查记录 (1) (一)钻井平台降船前检查记录表 (1) (二)钻井班及水手班拖航前检查记录表 (2) 二、降船拖航作业 (2) (一)降船前应做工作 (2) 1、关闭海底阀 (2) 2、活动物品固定 (3) 3、井架固定 (3) 4、关闭风筒 (3) 5、检查冲桩管线 (3) 6、检查桩腿环形活动平台 (3) 7、上提潜水泵 (3) 8、带龙须链 (3) (二)开始降船 (4) 1、拿桩腿固桩块 (4) 2、拿卸荷块 (4) 3、降船时桩腿值班 (4) 4、提泵 (4) (三)平台降至水面 (4) (四)绷桩腿大绳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4) 1、操作规程 (4) 2、注意事项 (5) 三、拖航状态 (5) 四、平台就位、升船 (5) (一)平台就位 (5) (二)升船 (6) 五、升降船人员分工 (6) 六、升降船时各桩人员注意事项 (6) 七、拖航期间检查记录 (7) 第二章钻前准备 (8) 一、移井架 (8) (一)解除井架固定 (8) (二)移井架 (8) (三)连接管线 (8) (四)钻台准备 (8) 二、解除甲板固定 (9) 三、上料 (9) (一)吊运钻具 (9) (二)吊隔水套管 (9) 1

钻井井控实施细则-2014(定稿版)

新疆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14版) ?? ????? ????? ????? 新疆油田公司 2013年9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井控设计 ?第三章井控装臵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 ?第四章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 ?第五章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 ?第六章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第七章井控技术培训 ?第八章井控管理 ?第九章附则 1 .钻井井控风险分级 2.“三高”油气井定义 3. 关井操作程序 4. 带顶驱钻机关井操作程序 5. 溢流井喷(演习)时各岗位人员职责和关井程序 6.用剪切闸板剪断井内钻杆控制井口的操作程序 7. 防喷演习记录表格式 8. 坐岗记录表格式 9. 低泵冲试验表格式 10. 油气上窜速度表格式及计算公式 11. 关井提示牌格式 12. 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证书格式

13. 钻井队井控资料目录 14. 集团公司钻井井喷失控事故信息收集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和行业标准,规范新疆油田的井控工作,预防井喷、井喷失控、井喷着火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不受破坏,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各单位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井控、环保,联防联治”的原则。?? 第三条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设方、承包方的勘探开发、钻井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物资装备和教育培训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第四条井控工作包括井控设计、井控装备、钻井及完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井控技术培训以及井控管理等。 ?? 第五条油气井都应安装防喷器,在新疆油田进行钻井作业的所有单位都应执行此细则。本细则也适用于套管内侧钻和加深钻井作业。 第六条欠平衡钻井作业中的井控技术和管理,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加强欠平衡钻井井控技术管理的意见》、《欠平衡钻井技术规范》和本细则。 第二章井控设计 第七条地质、工程设计部门要按照本细则进行井控设计。更改设计时,应按设计审批程序经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地质设计书中,应明确所提供井位是否符合以下条件: 井口距离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油库、河流、水库(井深

井控考试试题及答案

井控考试试题集 钻井部分 初级(1) 一、以下各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选出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35分) 1、钻井作业中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地层压力,保持井内压力平衡,保证钻井的顺利进行,称为C。 A固控B气控C井控D液控 2在钻井中靠适当的钻井液柱的压力平衡地层压力的方法是A。 A一级井控B二级井控C三级井控 3按照((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C是钻井工程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 A人身伤亡B油气井报废C井喷失控D机械设备 4按照((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D技术是石油天然气钻井安全的关键技术。 A固井技术B钻井技术C井控设备维修保养技术D井控技术 5井控的基本原理是指C。 A作用于地层压力之和小于地层力 B作用于地层压力之和等于地层压力 C作用于地层压力之和等于或略大于地层压力 6压力的概念是指B。 A静止液体重力产生的压力B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力 C单位深度压力的变化量D地层隙内流体的压力 7地层压力是指B。 A基体岩石的重力B作用于地层流体上的压力 C上覆岩层压力D井底压力 8地层破裂压力是指A。 A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裂时所承受的压力 B某一深度地层流体压力 C某一深度地层压力与液柱压力差值 D某一深度地层所承受的液柱压力 9压差是指B。 A某一深度地层压力与液柱压力差值 B作用于某一深度的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差值 C关井立、套压差值 D井底流动压力与液柱压力差值 10井内正压差越大,对油气层C。 A无损害B损害越小C损害越大 11钻井作业中,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入量停稳泵后井内流体自动外溢,这种现象称为C。 A井侵B井涌C溢流D井喷 12溢流发生后,说明了液柱压力C地层孔隙压力。 A等于B大于C小于 13、发生溢流的最基本条件是井内B。

钻井监督工作细则

探井钻井监督工作细则 1.钻前准备 1.1按照钻井船验船验收标准和大纲对钻井设备进行动负荷运转试 验,确认钻井设备具备开钻条件(验船大纲见附件1)。 1.2确认服务商和承包商的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 1.3检查作业者、承包商、服务商的材料及器材的准备情况达到开钻 要求。 1.4 检查各种钻井仪表,要求灵敏可靠。 1.5 确认油水储备情况及环保设施符合要求。 2. 一开作业: 下761.99mm(30")隔水导管[或609.59mm(24")导管] 2.1检查及确认隔水导管入井顺序和下入(或入泥)深度。泥线悬挂器 及遥控接头(RRC)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2用钻孔法下入隔水导管,按钻井设计组合开孔钻具,待风浪小,平 潮时开始入泥钻进。36"钻头入泥时要控制排量,防止对泥面过渡 冲蚀。钻到设计井深起钻前,向井筒内替入比重1.05-1.10的高 粘泥浆(150-200S),起钻后立即下入隔水导管。 2.3隔水导管下到预定深度后,采用内管注水泥法固井。特殊情况采 用平衡法固井时,要求管内留水泥塞不少于10m,准确计算泵入 海水量,防止管鞋处水泥浆压空。固井作业结束后,立即将导管 固定好,避免候疑期间导管晃动影响固井质量。 2.4在钻探井时,为防止浅层气井喷,应在761.99mm(30")导管上安 装291/2"分流器及分流管线。 3.二开作业: 钻660.39mm(26")[或444.49mm(17 1/2")]井眼及下507.99mm(20") [或339.72mm(13 3/8")]表层套管 3.1在钻出隔水导管鞋0-15m内要适当减小排量,防止导管鞋以下冲 成大井眼引起导管下沉。 3.2 制定合理的钻进措施并根据井下情况决定起下钻。

井控知识题库(答案)

井控知识问答(钻井和测井通用部分) 1、什么叫溢流? 答:当井内钻井液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地层流体将流入井内,这种流动称为溢流。 2、什么叫井喷? 答:失去控制的溢流称为井喷。 3、什么是油、气侵? 答:油或天然气侵入井内后,在循环过程中,泥浆槽、池液面上有油或气泡时,称之为油、气侵。 4、什么叫静液柱压力? 答:由液体自身重量产生的压力叫静液柱压力。 5、什么叫地层压力? 答:作用在地层孔隙内流体(油、气、水)上的压力叫地层压力。也称为地层孔隙压力。 6、什么叫井底压力? 答:井底压力是指地面和井内各种压力作用在井底的总压力。不同状况下有不同的井底压力。 7、什么是异常高压? 答:超过静水柱压力的地层压力称为异常高压。 8、什么是异常低压? 答:低于静水柱压力的地层压力称为异常低压。 9、什么是地层破裂压力? 答:作用于井内某一深度地层的液柱压力达到某一值时,会使地层岩石破裂,这个压力称为该地层的破裂压力。 10、什么是地层破裂压力梯度? 答:每单位深度增加的破裂压力值叫做地层破裂压力梯度。 11、什么是激动压力?什么是抽汲压力?什么是波动压力? 答:由于井内钻井液(压井液)流速的变化,使井内液柱压力发生变化,所增加的压力叫激动压力。所降低的压力叫抽汲压力。两者统称为波动压力。 12、什么是井底压差? 答: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叫井底压差。 13、井控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井控设计,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防火、防硫化氢安全措施,技术培训和防喷演习等内容。 14、井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答:可分一次控制、二次控制和三次控制。 一次控制:是指在钻井过程中防止地层流体进入井内发生井涌。 二次控制:是指有一定量的地层流体侵入井内时能及时发现,并能关闭井口防喷设备,然后用合理的压井方法将进入井内的地层流体排到地面,建立新的平衡。 三次控制:是指发生井喷失去控制后,重新恢复对井的控制。 15、溢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1)地层压力撑握不准。 (2)井内钻井液液柱高度下降。 (3)钻井液密度下降。 (4)起钻时产生抽汲。 16、溢流显示有哪些? 答:(1)悬重减少或增加。 (2)钻井液(压井液)返出量增大,钻井液池(压井液)液面升高。 (3)钻井液(压井液)性能发生变化。 (4)起电缆时钻井液灌入量少于应灌入量或灌不进钻井液;下电缆钻井液返出量大于电缆排代量或钻井液自动外溢。 (5)静止时,井筒钻井液外溢。 17、打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钻井井控培训理论考试试题与知识试题库完整

钻井井控培训理论考试试题 及知识试题库 井控知识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 1、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称为( D )。 A、井侵 B、溢流 C、井涌 D、井喷失控 2、地层流体无控制地涌入井筒,喷出转盘面( D )米以上的现象称为井喷。 A、0.5 B、1 C、1.5 D、2 3、通常情况下,力求一口井保持( A )井控状态,同时做好一切应急准备,一旦发生井涌和井喷能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加以处理。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4、相邻注水井不停注或未减压,很容易引发井侵、井涌,甚至( D )。

A、井漏 B、井眼缩径 C、井斜 D、井喷 5、钻井液中混油过量或混油不均匀,容易造成井液柱压力( B )地层孔隙压力。 A、高于 B、低于 C、减小 D、增大 6、井控工作包括井控设计、井控装置、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钻开油气层和井控作业、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的安全措施、井喷失控的处理、( A )和井控管理制度等方面。A井控技术培训B、队伍管理C、成本控制D、井控检查 7、钻井施工队伍应坚持干部( D )小时值班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对现场的技术支撑和井控管理。 A、8 B、12 C、16 D、24 8、压力梯度是指( D )压力的增加值。 A、某一深度 B、套管鞋深度 C、单位井深 D、单位垂直深度 9、计算钻井液的静液压力时,井深数值必须依据( C )。 A、钻柱长度 B、测量井深 C、垂直井深 D、设计井深 10、地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是指把( C )折算成钻井液密度。 A、地层破裂压力 B、循环压力 C、地层压力 D、回压

简化钻井英语

钻井现场常用英语 改编自《海洋石油钻井常用英语手册》钻井现场常用对话 Carry out drilling ope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rilling program. 按钻井程序进行钻井作业. Prepare bell nipple. 准备”喇叭口”短节. Make up 2 joints of drill pipe. 接两根钻杆. Break out this connection. 卸开该接头. Mix gel fluid for drilling conductor hole. 为钻导管井眼配制高粘度泥浆. Make up bottom hole assembly. 组合下部钻具 Check and reset crown-saver on every tour. 每个班都要检查并重新调整天车防碰装置. Number stands on trip out and trip in. 起下钻时给立柱编号. Pick up BHA and run to bottom. 将下部钻具下到井底. Pick up stands. 接立柱 Don’t drill faster than 15 minutes for 1 stand. 钻进速度别超过15分钟1根立柱 Drop TOTCO. 投(陶特)测斜仪 Resume drilling to T.D. 继续钻进到总深 Circulate 15 minutes.循环15分钟 Run in hole. 下钻 Put out of hole. 起钻 Make an inventory of all ring gaskets. 开一个所有垫圈的清单 Use air spanner. 使用气动扳手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贯彻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有利于塔里木油田井控工作的开展,杜绝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细则。 一、总则 第一条井控技术是保证石油天然气钻井安全的关键技术。做好井控工作,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层,有效地防止井喷、井喷失控及着火事故的发生。 第二条井喷失控是钻井工程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将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油气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环境污染,还易酿成火灾、人员伤亡、设备破坏甚至油气井报废。 第三条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塔里木油田的勘探、开发、钻井、技术监督、安全、环保、物资、装备、培训以及钻井承包商和相关服务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各项工作必须有组织地协调进行。 第四条本细则包括井控设计、井控装备、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钻开油气层和井控作业、防火防爆防H2S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井控技术培训以及井控九项管理制度等十个方面。 第五条本细则适用于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工作。 二、井控设计 第六条井控设计是钻井、地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钻井生产应先设计后施工,坚持无设计不能施工的原则。井控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井场周围2Km范围(以井口为中心、2Km为半径)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进行勘查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注说明。特别需标注清楚诸如煤矿等采掘矿井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离地表深度,在钻井工程设计中明确相应的井控措施。 2.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应不小于75m;距民宅应不小于100 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应不小于500 m。 3.地质设计提供全井段的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预测曲线,生产井分层动态压力以及浅气层、邻井资料及周围注气注水情况,提供含硫地层及其深度和预计硫化氢含量。 4.满足井控要求的钻前工程及合理的井场布局。井场布局应满足放喷管线的安装需要,放喷管线应接到放喷池;一般不允许道路从后场进入;含H2S地区井的井场布局应考虑H2S防护需要。 5.使用适合地层特性的钻井液体系和密度,储备合理的重钻井液、加重剂和其它处理剂。钻井设计中明确加重材料和重钻井液的储备量。预探井在安装防喷器之后储备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评价井和生产井在钻开油气层验收前7天储备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预探井和评价井储备比井浆密度高0.15g/cm3以上的重钻井液80m3以上,加重材料100吨以上;生产井储备比井浆密度高0.10g/cm3以上的重钻井液40m3以上,加重材料50吨以上。对于钻井液密度在1.80g/cm3以上或者远离基地井,要加大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的储备,并配套使用自动加重装置。 6.在井身结构设计中,套管与套管下深应满足井控要求。一般在油气层顶部要下一层技术套管,原则上同一裸眼井段不应有两个以上压力梯度相差大的油气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 公司井控理论试题

长城钻探井控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60分 1、地面远程防喷器控制装置代号是(A )。 A、FK B、KF C、FQ 2、闸板防喷器试压标准GB为(C)。 A、额定的70 % B、额定的78 % C、额定工作压力 3、环形防喷器试压标准为额定工作压力的( A )。 A、70% B、80% C、90% 4防喷器试压时稳压3min,压力下降( B )。 A、大于1MPa B、小于~1MPa C、等于1MPa 5、井涌是指钻井液( A )的现象。 A、涌出井口 B、喷出井口 C、井喷着火 6、井喷原因于起钻抽吸及不灌满钻井液(B )。 A、无关 B、有关 C、有一定关系 7、发生井喷时须关井,液压闸板防喷器的关闭时间是(A )。 A、3S~8S B、4S~7S C、5S~9S 8、要求环形防喷器利用液压能在( C )内关闭井口。 A、20S B、25S C、30S 9、须手动锁紧装置关井时,旋紧后应回旋( B )圈。 A、1/2~2/3 B、1/2~1/4 C、1/3~2/3 10、起钻时,产生的抽吸压力会导致井底压力(B)。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11、、进行井控作业压井时的排量一般为(A)。 A、大排量; B、小排量; C、很小排量; D、不确定。 12、当发生气侵时,井内压井液密度自下而上(B)。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小; C、不变; D、无规律变化 13、现场施工中造成溢流的根本原因是(B)。 A、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 B、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 C、井底压力等于地层压力; D、井底压力小于地层破裂压力 14、计算压井液静液压力时,井深数值依据( C )。 A、管柱长度; B、测量井深; C、垂直井深; D、设计井深 15、发生溢流关井后,当井口压力不断增大而达到井口允许的承压能力时,应( C )。 A、敞开井口放喷; B、开井循环; C、节流泄压; D、继续观察 16、在关井情况下,井内气柱滑脱上升时,井口套管压力会( B )。 A、不发生变化; B、不断上升; C、不断下降; D、为零 17、发生溢流关井后,侵入井内的地层流体量可由( C )求得。 A、关井立管压力; B、关井套管压力; C、地面液池增量; D、立压与套压的差值。 18、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结束后,停泵、关节流阀,此时的套管压力为( B )。 A、零; B、关井立管压力; C、关井套管压力; D、泵压。 19、软关井是指( B )。 A、先关防喷器,再开节流阀,再关节流阀; B、先开节流阀,再关防喷器,再关节流阀; C、先关节流阀,再关防喷器,再开节流阀; D、先关节流阀,再关防喷器。 20、发生溢流关井后,若油管压力P油>0,则说明井内的压井液密度(B)地层压力当量密度。

最新井控问答题

1集团公司积极井控的理念是什么 答:风险评估、设计把关、主动防控、有序应对、保护油气。 2、什么是溢流 答:当井侵发生后,(1)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比泵入的钻井液量多; (2)停泵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这种现象称之为溢流。 3、井喷失控的危害有哪些 答:(1)打乱全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全局生产; (2)井喷失控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井场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影响农田、渔场、牧场、林场环境; (3)伤害油气层、破坏地下油气资源; (4)造成机毁人亡和油气井报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5)涉及面广,在国际、国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4、什么是静液压力 答:所谓静液压力是由静止流体自身重量产生的压力。其大小取决于流体的密度和垂直高度,与液柱的横向尺寸及形状无关。 5、什么是地层压力 答:地层压力是指地下岩石孔隙内流体的压力,也称孔隙压力 6、什么是井底压力 答:井底压力就是指地面和井内各种压力作用在井底的总压力。 7、溢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1)起钻时井内未灌满钻井液; (2)井眼漏失; (3)钻井液密度低; (4)抽汲; (5)地层压力异常。 8、钻进过程中发生溢流的直接显示有哪些 答:(1)出口管线内钻井液流速增加,返出量增加; (2)停泵后井口钻井液外溢; (3)钻井液罐液面上升。 9、起下钻时发生溢流的直接显示有哪些 答:(1)起钻时,当灌入钻井液量小于起出钻具的排替量时,则说明发生了溢流; (2)下钻时,当钻井液返出量大于下入钻具排替量时,则说明井内发生了溢流。 10、发现溢流为什么要迅速关井 答:(1)控制井口,有利于实现安全压井; (2)制止地层流体继续进入井内; (3)保持井内有较多的钻井液,减小关井和压井时的套压值; (4)可准确计算地层压力和压井液密度。 11、发生溢流时软关井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答:(1)优点:避免产生“水击效应”。 (2)缺点:关井时间长,在关井过程中地层流体仍要进入井内,关井套压相对较高。 12、硬关井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答:(1)优点:关井时间短,地层流体进入井筒的体积小,关井套管压力相对较低。 (2)缺点:关井时井控装置受到“水击效应”的作用对井口装置不利。 13、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管理规定》规定,简述起下钻杆时的关井程序 答:(1)发出信号; (2)停止起下钻作业; (3)抢接钻具止回阀或旋塞阀; (4)开启液(手)动平板阀; (5)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 (6)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 (7)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队长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 14、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管理规定》规定,简述钻进时的关井程序 答:(1)发出信号; (2)停转盘,停泵,上提方钻杆;

最新井控培训资料试题(含答案)资料

井控技术试卷 注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表中! 一、填空题,把正确的内容填在对应的“”上,(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钻开含硫油气层前50m,将钻井液的pH值调整到9.5以上直至完井。 2、一级井控就是采用适当的钻井液密度,建立足够的液柱压力去平衡井底压力的工艺技术。 3、值班房、发电房等应在井场季节风的上风处,距井口不小于30m,且相互间距不小于20m m,井场内应设置明显的风向标和防火防爆安全标志。 4、高含硫油气井是指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于150mg/m3的井。 5、地层压力指地层流体所具有的压力。 6、在将井内气侵钻井液循环出井时,为了不使井口和井内发生过高的压力,必须允许天然气膨胀。 7、压井就是将具有一定性能和数量的液体,泵入井内,并使其液柱压力相对平衡于地层压力的过程。 8、井底常压法,是一种保持井底压力不变而排出井内气侵钻井液的方法,就是使井底压力保持恒定并等于(或稍稍大于)井底压力,这是控制一口井的唯一正确方法。 9、每只钻头入井钻进前,应以1/3—1/2正常流量测一次低泵冲循环压力,并作好泵冲数、流量、循环压力记录 10、压井液密度以地层空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气井附加值是0.07—0.15g/cm3 11、受气体影响,关井状态井口和井底压力都在增大。 12、钻进作业,坐岗工应注意观察出口流量、钻时、岩性、气泡、气味、油花,测量循环罐液面、钻井液密度和粘度、气测值、氯根含量等变化情况,每隔15min对循环罐液面作一次观察记录,遇特殊情况应加密观察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司钻。 13、在钻井作业中,井底压力最小的工况是起钻。 14、若需用环形防喷器进行不压井起下钻作业,在套压不超过7MPa且井内为18°斜坡接头钻具的情况下,控制起下钻速度不得大于0.2m/s,由上级单位批准并组织实施。 15、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300m井段内起钻速度不应超过0.5m/s,维持钻井液良好的造壁性和流变性,避免起钻中井内发生严重抽吸。 二、选择题(有单选、多选题,每小题2分,多、少、错选均不得分,共40分) 16、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称之为 B 。 A、井喷 B、井喷失控 C、井涌 D、井侵 17、岩石的___C _是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A 裂缝性 B 压实性 C 渗透性 D 易塌性 18、在硫化氢含量为 D 是第三级报警值。A、10ppm B、20ppm C、30ppm D、100ppm 19、起管柱作业中,灌入量 C 起出管柱的替排量时,说明发生了抽吸溢流。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20、施工作业时,及时发现__ B 是井控技术的关键环节。A、井漏B、溢流C、井侵D、井喷 21、使用适当的钻井液密度就能实现对地层压力的控制,是A 。A、一级井控B、二级井控C、三级井控 22、井底压差是指井底压力与 A 之差值。 A、地层压力 B、地层漏失压力 C、地层破裂压力23、 A _梯度指的是每增加单位垂直深度压力的变化值。A地层压力B静液柱压力C井底压力D井口压力 24、在井内正压差条件下,少量天然气进入井筒是天然气的 C 。 A、压缩性 B、膨胀性 C、扩散性 D、易燃易爆性 25、泵压(即循环压力损失)的大小取决于ABCD。A 钻井液切力B钻井液粘度 C 排量 D 管柱深度 26、在钻井作业中,为了维护钻井液性能,减少硫化氢的危害性,应在钻井液中加入__C__物质。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活性 27、当硫化氢浓度达到安全临界浓度(30mg/m3),非应急人员应往 D 方向撤离。 A、顺风高处 B、顺风低处 C、逆风低处 D、逆风高处 28、压井成功的特征有___BC___。 A、压井液全泵入 B、出口密度等于进口密度 C、出口排量等于进口排量 D、停泵关井油压、套压均为零 29、软关井的优点是____C _。 A、容易产生水击现象 B、关井时间比较长 C、对井口冲击比较小 D、关井时间比较短 30、天然气密度(0.000603g/cm3)比钻井液小得多,钻井液中的天然气,在密度差的作用下,不论是开着井还是关 着井、气体向_ A _的运移总是要产生的。A、井口B、井底C、地层D、不动 31、在防喷演习中,关节流阀试关井的目的是( B )。 A、向值班干部汇报; B、防止超过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 C、防止井口失控; 32、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液柱压力下限要保持与_ A _相平衡,既不污染油气层,又能实现压力控制。 A、地层压力 B、地层漏失压力 C、地层破裂压力 D、井底流动压力 33、井控的原理是在整个井控作业过程中,始终保证井底压力 B 地层压力。 A、大于 B、等于或略大于 C、小于 34、钻井作业施工的井喷事故,只要____AB __ 是可以避免的。 A、预防准备工作充分 B、措施得当及时组织加以控制 C、工作条件好 D、工作环境好 35、引起钻井液柱压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_ABCD_。 A、钻井液密度偏低 B、起钻抽吸 C、井漏 D、灌入量不足或灌浆不及时 三、简答题(共20分)

2017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 正式版

新疆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2017版) 新疆油田公司 2017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井控设计 ?第三章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 ?第四章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 ?第五章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 ?第六章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 ?第七章井控技术培训 ?第八章井控管理 ?第九章附则 1 .钻井井控风险分级 2.“三高”油气井定义 3. 关井操作程序

4. 带顶驱钻机关井操作程序 5. 溢流井喷(演习)时各岗位人员职责和关井程序6.用剪切闸板剪断井内钻杆控制井口的操作程序 7. 防喷演习记录表格式 8. 坐岗记录表格式 9. 低泵冲试验表格式 10. 油气上窜速度表格式及计算公式 11. 关井提示牌格式 12. 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证书格式 13. 钻井队井控资料目录 14. 集团公司钻井井喷失控事故信息收集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和行业标准,规范新疆油田井控工作,预防井喷、井喷失控、井喷着火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不受破坏,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各单位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井控、环保,联防联治”的原则。?? 第三条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设方、承包方的勘探开发、钻井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物资装备和教育培训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第四条井控工作包括井控设计、井控装备、钻井及完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井控技术培训以及井控管理等。 ?? 第五条油气井都应安装防喷器,在新疆油田进行钻井作业的所有单位都应执行此细则。本细则也适用于套管内侧钻和加深钻井作业。 第六条欠平衡钻井作业中的井控技术和管理,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加强欠平衡钻井井控技术管理的意见》、《欠平衡钻井技术规范》和本细则。 第二章井控设计

井控常识问答

井控知识问答 1什么是井控设备? 答:井控设备是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技术的一整套专用设备、仪表与工具。 2井控设备包括那些设备? 答:包括套管头、钻井四通、防喷器组、控制系统、节流压井管汇及节控箱;监测设备、还有钻井液液气分离气、加重装置。 3我国液压防喷器的压力等级共分哪几级? 答:5级。即:14、 21、 35、70、 105 (Mpa ) 4环形防喷器的液控油压通常应超过多少?封井液压过大会怎样? 答:10.5Mpa封井液压过大胶芯易老化变脆;弹性减弱;耐磨性降低。 5如何合理地使用环形防喷器? 答:(1)在现场不做封零试验,但按规定做封环空试验。 (2)在封井状态,可慢速上下活动钻具,但不许转动钻具。 (3)不许用微开环形防喷器的办法泄降套压,严禁将环 形防喷器当刮泥器使用。 (4)封井起下钻作业时,须用18o坡度的对焊接头钻杆。 (5)封井液控油压不应过大,液控油压最大不许超过 14Mpa。通常,封井液控油压不超过10.5Mpa。 (6)环形防喷器不许长期封井。 (7)胶芯备件应妥善保管。 6环形防喷器为什么不能用以长期封井? 答:(1)胶芯在长时间的挤压作用下会加速橡胶老化变脆、降低使用寿命。 (2)环形防喷器无机戒锁紧装置,封井时液控管路必须始终保持有高压油,管路长期处于高压工况下极易憋漏,进而导致井口失控。 7强行起下钻怎样才能提高环形防喷器的寿命? 答:(1)钻杆上不能有胶套; (2)钻杆接头必须是18的斜坡接头; (3)控制起下钻速度,过接头时更应慢; (4)调节液控油压,直至井口有轻微渗漏为止;

(5)在井口倒入适当的润滑剂。 8闸板防喷器有哪四出密封? 答:(1)闸板前部与管子的密封; (2)闸板顶部与壳体的密封; (3)侧门与壳体的密封; (4)侧门腔与活塞杆间的密封(双项密封)。 9闸板防喷器有何特点? 答:(1)浮动密封;(2)自动对中; (3)自动清砂;(4)井压助封。 10闸板防喷器的关井操作步骤是什么? 答:(1)液压关井—在司控台上操作空气换向阀进行关井动作。 (2)手动锁紧—顺时针旋转两操纵杆手轮,到位后逆时针旋转两手轮各1/4—1/2圈。 (3)液控压力油卸压—在蓄能器装置上操作换向阀使之处于中位。 11闸板防喷器的开井操作步骤是什么? 答:(1)手动解锁—逆时针旋转两操纵杆手轮,到位后顺时针旋转两手轮各1/4—1/2圈。 (2)液压开井—在司控台上操作空气换向阀进行开井动作。 (3)液控压力油卸压—在蓄能器装置上操作换向阀使之处于中位。 12怎样合理地使用闸板防喷器? 答:(1)半封闸板的尺寸应与所用钻杆尺寸相对应。 (2)井中有钻具时切忌用全封闸板封井。 (3)长期封井应手动锁紧闸板并将换向阀扳至中位。 (4)长期封井后,在开井前应先手动解锁再液压开井。未解锁不许液压开井;未液压开井不许上提钻具。 (5)闸板在手动锁紧或手动解锁操作时,两手轮必须旋转足够的圈数,确保锁紧轴到位。 (6)液压开井后应到井口检查闸板是否全部打开。 (7)半封闸板封井后不能转动钻具。 (8)进入油气层后,每次起下钻前应对闸板防喷器开关活动一次。 (9)半封闸板不准在空井条件下试关井。

南海深水钻井井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第37卷 第1期2015年1 月石 油 钻 采 工 艺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Vol. 37 No. 1Jan. 2015 文章编号:1000 – 7393(2015) 01 – 0139 – 04 doi:10.13639/j.odpt.2015.01.036南海深水钻井井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叶吉华1 刘正礼1 罗俊丰1 畅元江2 (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 266580) 引用格式:叶吉华,刘正礼,罗俊丰,等. 南海深水钻井井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J ].石油钻采工艺,2015,37(1):139-142.摘要:深水钻井井控存在着海床不稳定、地层破裂压力低、地层压力窗口窄、以及存在浅层气、浅层水流、气体水合物和海底低温等诸多问题。在对国内外深水井控技术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南海深水钻井井控特点和难点,结合近年南海深水钻井设计和作业实践经验,详细分析了深水钻井井控存在的地层压力窗口窄、溢流监测困难、压井难度大和压井作业时间长、井控设备复杂、存在水合物风险等问题,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以南海深水井为例介绍了深水井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深水钻井;井控难点;溢流;压井;水合物中图分类号:TE58 文献标识码:B Technical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well control of deepwater drill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YE Jihua 1, LIU Zhengli 1, LUO Junfeng 1, CHANG Yuanjiang 2 (1.Shenzhen Branch of CNOOC , Shenzhen 518067, China ; 2.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Qingdao 266580, China ) Abstrac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deepwater drilling environment, and well control equipment of deepwater strata, the well control of deepwater drilling is trapped in many problems such as seabed instability, low formation fracture pressure, narrow formation pressure vessel, and the presence of shallow gas and shallow flow, gas hydrates, and subsea low temperature. Building on a full investigation about well control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deepwater drilling an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iculties of well control of deepwater drill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 targeted solu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cent deepwater drilling design and operating experience an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well control of deepwater drilling, such as narrow formation pressure vessel, difficult overflow monitoring, difficult and long well killing operation, complex well control equipment, and the presence of hydrates. Specific measures about deepwater well control are also provided with the deepwater well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 an example. The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e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ma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well control operations of deepwater drill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Key words: deepwater drilling; difficulties in well control; overflow; well killing; hydrate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水钻完井及其救援井应用技术研究”(编号:2011ZX05026-00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深水浅层钻井关键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编号:5143009)。 作者简介:叶吉华,1976年生。2000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深水及超深水井钻井工程设计和钻探工作,工程师。 E-mail :yejihuadeepwater@https://www.360docs.net/doc/9615106262.html, 。 在海洋深水区钻井时,由于海洋沉积环境和作业工况的变化,地层承压能力低,隔水管压井、阻流管线长、摩阻大,压井时容易导致井漏,发生喷漏共存、地下井喷等复杂情况,故井控难度更大。且由于深水钻井防喷器组安装在海底泥线处,井涌余量随着水深的增大而减少,相对于浅水而言,油气会在短时间内窜入隔水管内,更容易造成井涌井喷事故。 此外,深水钻井平台和作业装备的复杂性特点也给 深水井控带来巨大的挑战[1-2] 。深水钻井井控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在早期溢流和井涌监测、压井方法研究及井控设备选择等方面,缺乏对深水钻井井控难点及其应对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