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1)课件ppt1

1、肺梗塞 7、肝癌 13、肝硬化19、风心病
动方面的异常。 重性抑郁 = 失明或截瘫
精神卫生资源的管理与配备 每1万人口所拥有的床位数:
年龄15-44岁组中,负担占前10位的疾病中,有5项为精神疾病:
目的是估计社会整体的疾病负担
一、相关的概念
3.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 研究精神疾病的社会防治;探讨
1990年中国的疾病负担
恶性肿瘤
8.
1、肺梗塞 7、肝癌 13、肝硬化19、风心病
1990年 1998年 2020年
3 理? ,以达到恢复健康为目的。
二、发展简史
1.精神病学发展简史 •18世纪以前的时代 西方的精神病学发展 宗教对精神病学的影响 中国精神病学的发展
七、精神科医疗护理队伍及人员要求
二、发展简史
3.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
精神遗传 精神生化 精神电生理 精神药理 影象学等
精神卫生资源的管理与配备
每1万人口所拥有的床位数:
1990年全球疾病负担排序
----------------------------------------------------
教学目标:
1.准确定义下列概念:精神病学、精神障碍、 精神卫生及精神科护理学 2.能够说出精神医学的四次革新运动 2.能够解释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的意义 3.能够系统阐述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相关的概念
1.精神病学 2.精神障碍 3.精神卫生 4.精神科护理学
一、相关的概念
1.精神病学(psychiatry) 研究各种精神障碍的病因、发
精神科护理学十精神分裂症PPT课件

3.护理诊断为“睡眠型态紊乱”
的护理目标
13.06.2020
.
27
护理措施
1.护理诊断为“思维过 程改变”的护理措施
2.护理诊断为“知觉改 变“的护理措施
3.护理诊断为“睡眠型 态紊乱”的护理措施
13.06.2020
.
28
护理诊断为“思维过程改变”的护理措施
(1)护士的感觉和反应 : 病人在病态信
13.06.2020
.
11
神经生化异常的假说
1.多巴胺(DA)假说
此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系病人中枢DA功能亢进所致。
2.5-羟色胺(5-HT)假说
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脑内5-HT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
3.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
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
13.06.2020
.
12
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
4.原则上单一用药。
13.06.2020
.
16
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 (1)典型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通过
阻断D2受体起到抗幻觉妄想的作用。 (2)非典型药物:是近年来问世的新型
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5-HT与D2受体 起作用。 2.胰岛素休克疗法
13.06.2020
.
17
治疗措施
❖ 3.电休克治疗 : 当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严重 的兴奋躁动,伤人毁物,冲动难以控制,或 严重的自杀企图。
CT、MRI、PET(正电子发射 断层成像)等现代医学检测手段, 发现30%~40%病人有脑室扩大 和沟回的增宽,提示存在脑组织 萎缩或其他脑结构异常的可能。
13.06.2020
.
13
心理社会因素
临床发现大多 数精神分裂症病人 的病前性格表现为 内向、孤僻、敏感 多疑。很多病人病 前6个月可追溯到 相应的生活事件。
的护理目标
13.06.2020
.
27
护理措施
1.护理诊断为“思维过 程改变”的护理措施
2.护理诊断为“知觉改 变“的护理措施
3.护理诊断为“睡眠型 态紊乱”的护理措施
13.06.2020
.
28
护理诊断为“思维过程改变”的护理措施
(1)护士的感觉和反应 : 病人在病态信
13.06.2020
.
11
神经生化异常的假说
1.多巴胺(DA)假说
此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系病人中枢DA功能亢进所致。
2.5-羟色胺(5-HT)假说
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脑内5-HT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
3.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
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
13.06.2020
.
12
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
4.原则上单一用药。
13.06.2020
.
16
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 (1)典型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通过
阻断D2受体起到抗幻觉妄想的作用。 (2)非典型药物:是近年来问世的新型
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5-HT与D2受体 起作用。 2.胰岛素休克疗法
13.06.2020
.
17
治疗措施
❖ 3.电休克治疗 : 当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严重 的兴奋躁动,伤人毁物,冲动难以控制,或 严重的自杀企图。
CT、MRI、PET(正电子发射 断层成像)等现代医学检测手段, 发现30%~40%病人有脑室扩大 和沟回的增宽,提示存在脑组织 萎缩或其他脑结构异常的可能。
13.06.2020
.
13
心理社会因素
临床发现大多 数精神分裂症病人 的病前性格表现为 内向、孤僻、敏感 多疑。很多病人病 前6个月可追溯到 相应的生活事件。
精神科护理学第十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PPT课件

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等抑郁症状之间反复,间歇
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11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持续性情感性精神障碍 1. 环性心境障碍 2. 恶劣心境
12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为“三高”或“三低”知、情、意基本协调。
2.首次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病程反复发作,间歇期精神状
6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 生物学因素
二、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7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一、
临床表现
二、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
治疗与预防
8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临床表现
(一)躁狂发作 “三高”症状为特征即: 情感高涨 思维奔逸 意志活动增多 起病急,可出现幻听、夸大观念及 夸大妄想,面红、唇干和少眠等表现。
应、药物过敏史及药物中毒情况。
19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护理诊断
1.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2. 睡眠形态紊乱 3. 便秘
4. 思维过程改变
5.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6.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7. 社交障碍
8. 自我形象紊乱,低自尊 9. 个人应对无效
10. 自我保护健康的能力改变
20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护理措施 1. 基础护理 2. 症状护理 3. 安全护理 4. 药物治疗护理 5. 心理护理 6. 康复护理与健康教育
15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鉴别诊断
3.心因性抑郁在受到超强精神打击或者内心的矛盾冲
突后急性发病,心因解除或转换环境抑郁症状随之消
除,临床症状直接反应或重演创伤的内容。
16 人民卫生出版社
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11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持续性情感性精神障碍 1. 环性心境障碍 2. 恶劣心境
12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为“三高”或“三低”知、情、意基本协调。
2.首次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病程反复发作,间歇期精神状
6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 生物学因素
二、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7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一、
临床表现
二、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
治疗与预防
8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临床表现
(一)躁狂发作 “三高”症状为特征即: 情感高涨 思维奔逸 意志活动增多 起病急,可出现幻听、夸大观念及 夸大妄想,面红、唇干和少眠等表现。
应、药物过敏史及药物中毒情况。
19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护理诊断
1.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2. 睡眠形态紊乱 3. 便秘
4. 思维过程改变
5.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6.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7. 社交障碍
8. 自我形象紊乱,低自尊 9. 个人应对无效
10. 自我保护健康的能力改变
20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护理措施 1. 基础护理 2. 症状护理 3. 安全护理 4. 药物治疗护理 5. 心理护理 6. 康复护理与健康教育
15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鉴别诊断
3.心因性抑郁在受到超强精神打击或者内心的矛盾冲
突后急性发病,心因解除或转换环境抑郁症状随之消
除,临床症状直接反应或重演创伤的内容。
16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课件】精神科护理学课件

精神科急诊危机干预
精神科危机干预的实践应用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性格和生活经历等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精神科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情感变化和行为特点,并做好记录。
观察与记录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需求和问题,提供情感支持。
沟通与交流
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克服心理障碍。
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针对有自杀意念或行为的精神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危机干预措施,包括评估自杀风险、建立关系、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和实施干预等。
自杀危机干预
针对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危机干预措施,包括评估暴力风险、建立关系、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和实施干预等。
暴力行为危机干预
针对急性精神障碍发作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危机干预措施,包括评估病情、建立关系、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和实施干预等。
现代进展
现状
精神科护理学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专业团队不断壮大,护理理念和方法也不断创新。
挑战
面对社会对精神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精神科护理学仍面临人才短缺、大众认知不足等问题。
前景
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精神科护理学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精神科护理学的现状与前景
02
精神科常见疾病及症状
总结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详细描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会出现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等症状,同时也会表现出情感淡漠、社交退缩和行为异常等行为特征。
精神科危机干预的实践应用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性格和生活经历等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精神科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情感变化和行为特点,并做好记录。
观察与记录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需求和问题,提供情感支持。
沟通与交流
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克服心理障碍。
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针对有自杀意念或行为的精神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危机干预措施,包括评估自杀风险、建立关系、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和实施干预等。
自杀危机干预
针对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危机干预措施,包括评估暴力风险、建立关系、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和实施干预等。
暴力行为危机干预
针对急性精神障碍发作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危机干预措施,包括评估病情、建立关系、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和实施干预等。
现代进展
现状
精神科护理学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专业团队不断壮大,护理理念和方法也不断创新。
挑战
面对社会对精神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精神科护理学仍面临人才短缺、大众认知不足等问题。
前景
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精神科护理学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精神科护理学的现状与前景
02
精神科常见疾病及症状
总结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详细描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会出现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等症状,同时也会表现出情感淡漠、社交退缩和行为异常等行为特征。
精神科护理学课件

新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精神科护理也 开始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如电子 病历、远程护理等,以提高护理 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02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
尊重与关爱原则
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利
精神科患者作为弱势群体,其尊严和 权利应得到充分尊重,护理人员应尊 重患者的自主性和人格尊严,不歧视 或侮辱患者。
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精神科护理服务模式的改进与完善
精神科护理服务将更加注重患者体验
01
未来的服务模式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体验和感受,提供
更加舒适、温馨的护理服务。
精神科护理服务将更加注重团队协作
02 未来的服务模式将更加注重团队协作,加强医护人员
之间的沟通与配合。
精神科护理服务将更加注重与社会的互动
03
通过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如开展宣传教育、参与公益
01
应对危机状况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保障患者安 全。
02
处理患者冲突
在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护人员之 间发生冲突时,能够运用冲突解 决技巧协调解决问题。
03
应对患者自杀和自 伤风险
对于有自杀和自伤风险的患者, 能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确保 患者安全。
记录与报告技能
准确记录护理过程
04
在患者情绪高涨时,护理人员应注意控制患者的行为,防止出现冲动 和危险行为。
精神分裂症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的护理重点在于提供安全的环境和药物治 疗的监督,帮助患者控制幻觉、妄想等症状。
输标02入题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医生及时 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自残或攻 击他人的倾向。
对患者护理过程进行准确 、及时、完整的记录,包 括观察、评估、干预措施 等。
精神科护理常规医学PPT课件

职责明确
精神科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 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提供 心理支持和教育,以及与医生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 紧密合作。
专业素质提升途径
持续学习
精神科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 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
和护理技术。
参加培训
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提 高临床技能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
03
预防复发
通过持续的护理和关 怀,降低疾病复发的 风险。
04
减轻家庭负担
提供专业的护理和指 导,减轻患者家庭的 经济和精神负担。
精神科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逐渐形成 专业的精神科护理体系。
向更加人性化、专业化和科技化 的方向发展,如远程护理、智能 辅助等。
早期阶段 发展阶段 现代阶段 未来趋势
04
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期护理
Chapter
康复期评估与计划制定
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症状
01
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症状类型及持续时间,为后续康复
计划提供依据。பைடு நூலகம்
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
02
评估患者在家庭、工作、学习等方面的社会功能,确定康复目
标。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0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面。
康复训练与指导
生活技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如穿衣、洗漱、进食等,提高
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 帮助患者学习社交技能,提高患者 的社交能力。
职业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职业背景和兴趣,为患 者提供职业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重 返工作岗位。
精神病护理学治疗ppt课件

3、抗精神药物的治疗作用
非特异性镇静作用
7
抗精神病作用
抗幻觉、妄想作用(治疗 阳性症状)和激活作用 (治疗阴性症状)
预防疾病复发作用
4、适应症
8
精神分裂症
躁狂发作
具有精神病症状的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精神症状
5、禁忌症
9
严重的心肝肾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严重的感染
既往有同种药物过敏史者
闭角型青光眼
重症肌无力
处理
锂盐中毒,立即 停药,给予大量 生理盐水或高渗 钠盐加速锂的排 泄,严重者进行 人工透析
30
卡马西平
单击修改标题 Slides
单击修改标题 Slides
卡马西平
31
1、适应症
急性躁狂和预防躁狂发作 锂盐治疗无效的、不耐受锂盐副作用的以及快速循环发 作的躁狂患者
2、禁忌症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及孕妇禁用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糖尿病、乙醇依赖者慎用
电抽搐治疗
40
电抽搐治疗,又称电休克治疗, 是一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 引起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从而 达到控制精神症状为目的的一种 方法
单击修改标题 Slides
41
改良电抽搐治疗的方法
单击修改标题 Slides
1、治疗前准备
42
解释
评估
注意事项
由监护人签署知 情同意书
单击修改标题 Slides
单击修改标题 Slides
护理诊断
有外伤的危险
与体位性低血压、 步态不稳、肢体僵 硬、行动迟缓、意 识混乱有关
护理措施
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2、严格执行服药制度 3、仔细观察与处理用 药后的不良反应 4、加强基础护理 5、做好护理记录 6、做好用药与健康指 导
精神科护理基本PPT幻灯片课件

作。 4、采取保护性约束治疗的患者安置在指定房间,便于巡视及观
察。 5、对被保护性约束的患者,责任护士定时巡视,负责观察患者
的安全,下班前必须向接班者交班。
27
HL-08: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的管理
四、患者保护性约束治疗管理制度
6、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保护性约束时间,约束后患者情绪安静, 危险行为降低,与医生沟通后解除约束。
对策:
选择食物种类 重点观察、及时干预 集中管理(PICU):患者、食物 健康宣教 注意体位 稳定情绪 熟练掌握噎食急救技术
6
基础护理-服药
与服药相关的问题
1.漏服药去 2.错服药物 3.藏药 4.药物不良反应
7
约束器具的使用
8
精神科护理的工作现状
• 精神科急性患者的管理
19
保护性约束概念及应用
约束前的评估:
1、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肢体活 动度,有无皮肤摩擦破损及血液循环障碍等情况; 2、患者及家属对约束具使用目的及方法的了解、接受 和合作程度。有无使用约束具而出现异常的心理反应, 如内心不安、躁动、反抗等,避免因此造成患者自伤、 撞伤等意外的发生
32
与约束相关的法律规定约束与隔离的程序规范
第三十七条 约束与隔离的目的 对门、急诊和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暂时采取约束
或者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应当出于以下目的 (一)保障患者自身的安全。 (二)保护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 (三)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早日康复。 (四)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英国卫生部在1998年《人权法》草案中规定:在对精神患 者实施强制治疗前,首先应尽可能考虑非强制性治疗原则; 在决定是否采用强制性治疗时,应同时考虑精神患者和公 众的安全原则;在实施强制性治疗过程中,在顾及患者的 最佳利益和公众安全的同时,应尽可能少地限制患者自由 的原则
察。 5、对被保护性约束的患者,责任护士定时巡视,负责观察患者
的安全,下班前必须向接班者交班。
27
HL-08: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的管理
四、患者保护性约束治疗管理制度
6、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保护性约束时间,约束后患者情绪安静, 危险行为降低,与医生沟通后解除约束。
对策:
选择食物种类 重点观察、及时干预 集中管理(PICU):患者、食物 健康宣教 注意体位 稳定情绪 熟练掌握噎食急救技术
6
基础护理-服药
与服药相关的问题
1.漏服药去 2.错服药物 3.藏药 4.药物不良反应
7
约束器具的使用
8
精神科护理的工作现状
• 精神科急性患者的管理
19
保护性约束概念及应用
约束前的评估:
1、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肢体活 动度,有无皮肤摩擦破损及血液循环障碍等情况; 2、患者及家属对约束具使用目的及方法的了解、接受 和合作程度。有无使用约束具而出现异常的心理反应, 如内心不安、躁动、反抗等,避免因此造成患者自伤、 撞伤等意外的发生
32
与约束相关的法律规定约束与隔离的程序规范
第三十七条 约束与隔离的目的 对门、急诊和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暂时采取约束
或者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应当出于以下目的 (一)保障患者自身的安全。 (二)保护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 (三)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早日康复。 (四)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英国卫生部在1998年《人权法》草案中规定:在对精神患 者实施强制治疗前,首先应尽可能考虑非强制性治疗原则; 在决定是否采用强制性治疗时,应同时考虑精神患者和公 众的安全原则;在实施强制性治疗过程中,在顾及患者的 最佳利益和公众安全的同时,应尽可能少地限制患者自由 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