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风
音乐鉴赏流行风教学设计

音乐鉴赏流行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流行风》【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教学课时】一课时(40分钟)【教材分析】通俗歌曲因其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因此,流行歌曲进课堂是现代音乐教学改革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
本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通俗歌曲。
教材选取的三首通俗歌曲《思念》、《懂你》、《好汉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不同的通俗歌曲的风格。
本课也渗透了相关的音乐知识——通俗音乐的概念和特点,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通俗音乐与传统古典音乐的区别,为学生欣赏通俗歌曲打下了理论基础。
三首歌曲流行的时间比较久远,学生会有距离感,然而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越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才是真正流行的。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通俗歌曲有一定的了解,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手和歌曲,但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方向、标准去判断,去选择好的流行音乐。
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探讨使大家都能够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去选取自己喜欢的通俗音乐。
【教学理念】力图通过聆听、对比、分析、探讨、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特征,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四个基本理念,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学目标】1.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通过鉴赏和比较了解区分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征。
2.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风格、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流行风”。
【教学方法】演示法、激趣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
初中中国流行风教案

初中中国流行风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当前中国流行风的特点和影响;2. 分析流行风背后的社会文化现象;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当前中国流行风的特点;2. 流行风背后的社会文化现象;3. 流行风对学生的影响;4. 如何正确对待流行风。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流行风,如音乐、电影、时尚等;2. 教师总结学生的谈论,引出本课主题《初中生中国流行风》。
二、课堂探究(20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当前中国流行风的特点;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流行风背后的社会文化现象;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如流行歌曲、电影、时尚等;2.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现象;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流行风对学生的影响,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4.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对待流行风的重要性;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本课内容,分析自己喜欢的流行风背后的社会文化现象;2. 思考流行风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流行风;3. 撰写一篇关于“我认为的初中生中国流行风”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流行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课堂探究环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析流行风背后的社会文化现象,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了解流行风对学生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流行风》一、教育理念音乐欣赏课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结合音乐生活的时代特点,改革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充分运用音乐本体语言,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悟音乐、理解音乐,使学生学会欣赏通俗音乐。
二、教学内容: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1、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2、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五、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唱出风格,唱出文化内涵。
六、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法、激趣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播放流行的通俗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
(张含韵演唱)2、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1、用歌曲导入课题:请学生根据课前教师播放的歌曲,回答问题:⑴、这首歌曲曲名叫什么?(《酸酸甜甜就是我》)⑵、是由谁演唱?(张含韵演唱)。
2、结合所学习的音乐知识,思考一下这首歌曲属于艺术歌曲、民歌还是通俗歌曲?(通俗歌曲)3、提问:为什么喜欢通俗歌曲?学生分析并回答。
教师提问后总结并出示课题:好听,易唱易学的歌曲和音乐,比如轻音乐、通俗歌曲、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等等。
这些都可以称为通俗音乐。
(创设情景,播放与欣赏内容相关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课题。
)三、新课1、音乐知识:(将音乐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音乐知识,师生共同学习。
1)、通俗音乐定义。
2)、通俗音乐的内容。
3)、通俗音乐的特点。
4)、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
5)、通俗音乐和古典传统音乐的区别。
教师总结:通过对两部分音乐知识的学习,我们对通俗音乐在定义、形式、内容等特点以及它与其它音乐形式的联系区别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校园流行风ppt课件

关于任务分工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为什么大家对这些感兴趣呢? •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校园里流行的事物呢? • 如何使我们的课余生活过的快乐而有意义?
课间活动观察
• 捕捉校园流行风向。观察记录表是我们的 第一手材料。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观察记录表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在校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段时间里,同学们会对某一种事物特别 感兴趣。
• 你瞧!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当代军旅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分析

当代军旅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分析
当代军旅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包括民族风、流行风和战争风格。
这些风格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军队的英勇、威严和坚定决心。
首先是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的演唱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通过使用一些传统乐器和传统音调,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种风格的演唱通常具有高亢的声音和强烈的节奏感,来表达军队士兵的豪情和无畏精神。
歌曲《红旗颂》就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军旅歌曲,通过高亢的歌声和激昂的节奏,讴歌了军人的英勇和无私奉献精神。
其次是流行风格。
流行风格的演唱更加注重曲调和旋律的流畅性和易听性。
这种风格的演唱通常更加接近流行音乐,旋律优美、动感十足,使人愉悦并容易上口。
军旅歌曲《我的祖国》就是一首使用流行风格演唱的军旅歌曲,歌曲旋律流畅,歌声柔和而富有感染力,表达了军人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是战争风格。
战争风格的演唱更加强调军人在战场上的坚毅和不屈精神。
这种风格的演唱通常使用比较高的音调和犀利的节奏,以传达紧张和激烈的战斗氛围。
这种风格的军旅歌曲往往以武器和战争场景为背景,歌词内容更加直接表达出军人的战斗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歌曲《军中绿花》就是一首典型的战争风格的军旅歌曲,使用高亢的歌声和强烈的节奏,表达了军人在战场上无所畏惧、舍生忘死的英雄形象。
当代军旅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多样,既有民族风格的豪情激昂,又有流行风格的旋律优美,还有战争风格的英勇激烈。
这些不同的演唱风格都能够充分展现军人的勇敢、坚毅和无畏精神,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感染力和精神力量。
我们班的流行风六年级作文(精选6篇)

我们班的流行风六年级作文(精选6篇)我们班的流行风六年级作文篇一在我们班,流行风是很多变的,几乎每学期都要变一次:四年级上学期还是跳长绳的,到了下学期就变成了下象棋。
现在,到了五年级,又变成了“啪!啪!”的拍手游戏。
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一到下课时间,便会有人放好“战场”,摆好“士兵”,和“敌人”拼死搏斗,直到分出胜负或打响了上课铃才肯收拾“战场”。
有时,还会听到“来,我们打一仗!”或“等下课了再分胜负”的叫喊声。
中午吃饭后的剩余时间,无论是后操场、操场、小操场,还是走道上、教室里或者楼梯的平台上,都摆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场”。
“战场”上,双方都在激烈地“战斗”着,惟恐输了被别人嘲笑。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场小小的比试而已,但都生怕输了棋丢面子。
我们偶尔还能听到“这不算,再来一盘”这种仿佛受了委屈似的声音和“怎么样?我说你必败无疑吧?呵呵!”或“手下败将,你就不怕再输”这种高傲的声音。
我的棋艺还不错,但还不是非常好,属于中等偏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当时,我们班棋艺最棒的要属刁建峰,我和他几乎天天斗,可前前后后我一共只赢过十二次,平均每月只能赢三次!实在可怜啊……现在是五年级了,流行风从下象棋变成了“啪!啪!”的拍手游戏。
现在,一下课,我们涌出教室,开始和同学进行“手上战斗”。
而且,我们班的“手上战斗”像传染病似地流传出去,很快在全校内流行了。
一到下课,“啪!啪!”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变化:在下象棋时,谁都想被别人称为强者,而玩“啪!啪!”时,大家却都希望被别人称为弱者。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弱者挑战强者时,强者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害怕输掉。
因为这个游戏有很大的偶然性,有时,强者会斗不过弱者……你瞧,我们班的流行风有趣吧?想不想来我们班玩呢?我们班的流行风六年级作文篇二我们班呀,是全校的奇葩班,今年不知从哪儿吹来了花千骨风,就因出了部新电视剧,女生们全疯了,下课在座位上三个一帮五个一群地讨论什么花千骨的衣服上的花纹好美呀,什么花千骨的首饰好别致呀等等,她们全身上下都要说个遍。
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教案教授班级:高一(6)班授课者:黄秀清授课时间:2007年5月18日教学内容:1、《思念》2、《懂你》3、《好汉歌》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三首通俗歌曲,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通过鉴赏和比较了解区分通俗歌曲、艺术歌曲和民间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征。
2、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的进行演绎,形成自信的表现力。
3、通过听赏理解歌曲,引导教育学生珍惜友情,珍惜亲情,同时呼吁整个社会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倡导文明风尚。
教学重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风格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流行风”。
教学过程:一、设问讨论导入(情景创设:有学生熟悉的歌曲音乐开始,由课前音乐《真心英雄》做文章。
)问:对流行歌曲的看法。
说:流行歌曲的特点。
二、感受体验与认知1、精选代表性流行歌曲(聆听、感受与体验)(1)《思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这首歌开始,歌坛上刮起流行风,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
(2)《懂你》表达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把目光和歌声投向母亲,反映整个社会对道德、亲情、文明的再度呼唤,之所以感人,还在于歌词的感人和歌曲独有的魅力。
(3)《好汉歌》在港台流行歌曲盛行时产生,一改当时流行歌曲甜、缠、悲之风格,让人耳目一新,这也正是该歌曲流行的原因,曲调取自河南民歌素材,歌曲粗犷、豪放,生动表现“梁山好汉们”的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
2、欣赏教学:在欣赏中发现歌曲结构、理解歌曲特点、挖掘歌曲内涵,分别从不同侧重点进行。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对流行音乐并不陌生,可是大家是否注意过,在形形色色的流行音乐中,存在着演唱方法特点各异的现象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鉴赏几首歌曲,具体来感受和体验其风格。
(1)《思念》中让学生认识歌曲结构,通过分析歌曲结构(A+B),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通俗歌曲写法:即“开始低吟,接着高唱,最后在延长的高音上结束”。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7单元第33节流行风课件 (3)

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着追求
我的未来不是梦
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
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你是不是像我曾经茫然失措 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跟着希望在动
伴奏
返回 13
总结:
流行音乐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课后延伸:
如何在“鱼龙混杂”的流行歌曲中选 择好的音乐?
8
课 堂 讨 论:
2000年之后的中国流行音乐发生了哪些重要 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丁香花》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在那遥远的地方》 《满江红》
返回 9
(1)歌曲的中国化,也就是所谓的复古和怀旧。流行音乐中开 始出现中国的元素。像京剧、昆剧等等都在歌曲中出现, (2)很多歌都有些回归过去。我们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老歌和新 歌,老歌中确实存在着太多的经典。 (3)21世纪的流行音乐会更加全球化。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好听 的翻唱歌曲,是的,这其实就是一种全球化,通过翻唱吸取他国 音乐的优点。这样可以使我们的音乐更优秀、走向更高层次。 (4)流行音乐的个性化。其中典型的任务就是周杰伦,他的一 些特立独行的歌曲《双节棍》等等同样让人耳熟能详。我想,在 千篇一律的流行音乐中突然听到一首很有个性的歌一定会很惊喜, 于是这些歌曲就很容易跳出来,很容易让人记住。
九十年代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
九十年代是中国飞速发展、开放的年代,港台、国外的音乐开始涌入,内 地的流行音乐也趋于成熟。流行音乐的发展到了一个小高潮,这时候的音 乐不再只是音乐的表达,而带上了很强的感情色彩和社会意识,这是音乐 的又一进步。
7
3、随着21世纪钟声的敲响,第三代音乐人登上历史的舞台 从模仿港台唱法,到自我创新,到网络歌曲的传唱,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风》教案
九江学院浔阳附中音乐组刘芳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人音版)
【课题】音乐鉴赏三十三课《流行风》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懂你》,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2、通过音乐课堂丰富新鲜的氛围,使学生对我国流行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鉴别能力。
3、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地进行演绎,形成自信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围绕不同阶段的流行歌曲特点进行,让学生交流与讨论,并能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类别的流行音乐。
【教学难点】
建立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为了迎接党的90岁生日,在前不久九江市举办了一场中学生才艺大赛,我校也选送了节目参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面我们来欣赏大赛中的3个片段:
片段一:播放我校方卉同学参加才艺大赛的视频。
(通俗歌曲一等奖)
片段二:播放参加的美声歌曲作品视频。
片段三:播放参加的民族歌曲作品视频。
2、结合所学习的音乐知识,思考一下这三首歌曲的类别?(三个演唱截图配合通俗、民族、美声的连线给学生选择)
3、我想问问同学们,这三首作品风格和我们平时生活最接近的是哪种作品呢?(通俗音乐)
3、为什么是通俗音乐呢?
学生分析并回答。
此出显示多种词条:轻音乐、通俗歌曲—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易唱易学的歌曲和音乐—好听的歌曲和音乐
教师将同学们答对的词条进行汇总并出示课题:好听,易唱易学的歌曲和音乐,比如轻音乐、通俗歌曲、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等等。
这些都可以称为通俗音乐。
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首经典的通俗歌曲供同学们鉴赏,他就是满文军演唱的《懂你》,我们共同探讨流行歌曲的基本特征和其不同的演唱风格。
展示课题:流行风
(创设情景,播放与欣赏内容相关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课题。
)
二、聆听、感受与体验
1.聆听歌曲《懂你》。
通过聆听歌曲回答以下问题:
⑴歌曲所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是表达朋友之情还是对母亲的情感呢?
学生回答后出词条:真挚的表达出对母亲的美好情感
⑵我们一起来看歌词,歌曲开始低音区演唱的“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请问这是表达怎样的母亲形象?是劳累、凄楚的还是欢快活跃的呢?
学生回答后出词条:是劳累、凄楚
⑶从“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起,节奏起了什么变化呢?是渐渐慢了还是紧凑了?学生回答后出词条:节奏逐趋紧凑与第一段形成对比
⑷在“爱已无声”的声字上的长音对歌曲起了什么作用?是把歌曲情绪推向低落还是推向高潮呢?
学生回答后出词条:把歌曲推向了高潮
⑸“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这一句在全曲中是将母爱全部爆发出来呢?还是接近尾声呢?
学生回答后出词条:将母爱全部爆发出来
⑹最后旋律平静吟唱,“依偎在你温暖的怀里”“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的主题思想,反映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出词条:歌曲反映出整个社会对道德、亲情、文明的再度呼唤。
⑺那同学们认为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让人兴奋,活跃呢还是感人肺腑?
学生回答后出词条:感人
2 下面我们再聆听一次,由我班同学方卉演唱的《懂你》,她在演唱的同时会根据歌曲旋律的起伏给我们做一些身体的律动,让大家感受旋律的起伏快慢,请同学们和她一起做出来。
播放方卉同学视频片段。
我们跟着一起做一起唱
指导学生做身体律动。
三互动归纳
通过欣赏对比,总结通俗音乐的特点
1 欣赏片段《我爱你中国》《大中国》
老师提问: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这2段视频中,哪个音乐比较通俗易懂,比较好学唱?
学生回答后出词条:《大中国》通俗易懂、好学好唱。
传播较广、有时间性,对了,这就是通俗音乐的特征之一(对比
时播放2个音乐片段的截图)
2 欣赏片段:阎维文《母亲》
老师提问:大家再来比较一下,这首歌颂母亲的歌曲和我们前面欣赏的《懂你》哪个更比较口语话,而且音域较窄,适合大家学唱呢?
学生回答后出词条:《懂你》比较适合大家学唱。
因为通俗歌曲结构短小精练、音域通常比较窄小、口语化较强,对了,这个啊也是通俗音乐的特征之一
呢。
3 欣赏片段:《飞的更高》
老师提问:这首歌曲的表现手法是很拘禁、严肃、一成不变呢还是自由而富于变化呢?
学生回答后出词条:强调娱乐性和即兴性,表现手法和风格都很自由而富于变化。
节奏强烈、清晰、单纯而富有变化,通俗音乐的又一特征。
4 欣赏片段:比较美声歌曲《我的太阳》,通俗歌曲五月天《恋爱ING》
老师提问:这2个片段中,哪种使用了舞蹈、舞美、新的音响媒介,演员还经常与听众交流互动,共歌共舞、打成一片?
学生回答后出词条:通俗音乐广泛使用舞蹈、舞美、灯光、服装、新的音响媒介。
演员经常与听众交流、共歌共舞、打成一片。
这些啊都是通俗音乐的特征呢。
5 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归纳一下:
通俗歌曲的特点:
1.通俗易懂、好学好唱。
2.传播较广、有时间性。
3.歌曲结构短小精练、音域通常比较窄小、口语化较强。
4.强调娱乐性和即兴性,表现手法和风格都很自由而富于变化。
5.节奏强烈、清晰、单纯而富有变化。
6.广泛使用舞蹈、舞美、灯光、服装、新的音响媒介。
7.演员经常与听众交流、共歌共舞、打成一片。
(设计意图:将音乐知识有机的渗入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
四.拓展与探究活动
分组讨论(多媒体展示讨论题目)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通俗音乐都是好听的,都会被人们所接受并流传下去吗?
学生回答:不是。
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有些歌曲格调底下,不值得我们去学唱,我们要学唱健康向上,精神内容积极的歌曲。
学生回答:通俗音乐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那你们平时又喜欢那些通俗歌曲呢?
学生:周杰伦的《蜗牛》、《橄榄树》等。
并请同学唱一段。
2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社会上所谓的“追星现象”怎样认识?
同学:不能盲目,不能疯狂没有主次,要从偶像身上吸取好的人生经验等等。
教师总结:
通俗音乐大都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多数是未得公认的音乐创作。
通俗音乐总有一些商业化的、格调低下的作品和表演。
因此,其中“鱼龙混杂,精华于糟粕并存”。
同学们应该学习和演唱格调高雅的、健康向上的、适合中学生嗓音条件演唱的歌曲。
不盲目追星,不疯狂追星,善于从自己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树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正确审美观。
)
3布置作业
请同学完成课后233页第5题,下节课展练。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
2.老师总结:
六.师生共唱经典流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在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七.教学反思:
高中的音乐欣赏教学,强调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在这节音乐鉴赏课中,我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见解,使学生能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纠正了学生偏颇的音乐信仰,提高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