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QC七大手法优秀课件

QC七大手法优秀课件

3.由此线索出发,推论发生问题旳原因。 4.经由确认以发掘问题旳真因而采用恒久对策。
19
层别旳要素
1.4M 机械﹑材料﹑人员﹑措施
2.环境 地域﹑天气﹑工作所处之情况
3.时间 日﹑期﹑上班
20
3. 层别法
2. 层别法作法 1)层别旳目旳要明确 a.时间别:小时别、上下午别、日期别、周别、月别 b.作业员别:班别、组别、新旧人员别 c.设备别:机台别、机型别 d.原料别:供货商别、批别 e.生产线别:A、B、C线别 f.作业条件别:温度、湿度、压力、流量、速度 3.利用查检表搜集数据
措施
没有试样生产条件 不好
没有生产计划 配合
人 订货情报掌握不确实
没有交货意识
人力不足
库存安全量低 材料
存储位置不足
机器产能不足
机器
找原因
机器故障
为 何 交 货 延 迟
28
4. 鱼骨图范例2
*讨论顾客近来经常抱怨混料
29
5.散布图
何谓散布图 在分析独立数据时,用直方图、柏拉图就可找 到改善着眼点,但如要解析两个变量X,Y之间 旳有关性,就要使用散布图,将X与Y两组数据 绘在方格纸上,可看出X,Y之间旳有关情形旳 图
24
4. 鱼骨图
利用团队力量来共同探讨其成果与原因之间旳关系 表达在一张图上,谓之鱼骨图(或叫特征要因图or石 川图)
25
4. 鱼骨图
鱼骨图作法注意事项 1.使用脑力激荡法发掘问题 2.以事实为根据,依自由讲话方式把要因记上 3.搜集多数人旳意见,综合有关人员一起讨论 4.对所提要因,何者影响较大,由大家轮番讲话,经
40
6.直方图
3.5组距中心点=(上组界+上组距)/ 2

【可编辑全文】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46页)

【可编辑全文】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46页)
❖ 第三步,列出影响大骨的原因,作为中骨;用 小骨列出影响中骨的原因。
❖ 第四步,标出对质量特性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 素。
❖ 第五步,记录必要的有关信息。
3. 利用发散整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第一步,选 题,确定质量特性。 第二步,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 素。 第三步,找出各原因之间的关系。 第四步,将认为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 标出来。 第五步,标上必要的信息。
合格数据,累计不合格数,各项不合格所占百 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如下表。
❖ 第五步,按从大到小顺序,“其他”列在最后。
第六步,画两根纵轴和一根横轴。 ❖ ------横轴将项目按从大到小依次列出;
------左边纵轴,其高度必须与所列项目的量值和 相等。 ❖ ------右连纵轴应与左边纵轴等高,并从0到100% 标定。
因素,也即主要因素;在80%~90%间的因素为B
类因素,也即次要因素;在90%~100%间的因素
为C类因素,也即一般因素。

(3)如果“其他”项所占的百分比很大,则
分类是不够理想的,应考虑另外的方法。

(4)如果数据可以用金额来表示,画排列图
时金额最好在纵轴上表示出来。
❖ 1.使用排列图的注意要点
3.按原料分层
可以按原料供应商、按原料批次进行分层。 为弄清哪些产品与原料有关,必须对批号有明 确的记录。
4.按时间分层
可以按上午或下午,日班或夜班进行分层。
5.按作业环境状况分层
可按操作条件、按白班夜班的温差、按不 同气候湿度来分层。
❖ (四)分层法的应用步骤

1.收集数据
❖ 2.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分层标志
❖ 五、分层法
❖ (一)分层法的概念

QC七大手法培训ppt

QC七大手法培训ppt
电视故障投诉状况检查表
1.检查表-调查数据用于分析
2.点检用检查表:又称备忘点检表,常用于机械设备与活动作业的确认。这种检查表主要是调查作业过程中的情形,可防止作业上的疏忽或遗漏。
1.检查表-调查数据用于分析
1.检查表-调查数据用于分析
决定研究的目的及所要收集的数据。 决定查检表的格式。 决定记录形式。 决定收集数据的方法。
某电缆厂有A、B两台设备,最近经常有不符合要求的异常产品发生,进过排查,发现问题可能机器设备原因,为了分析异常原因,分别就A、B两台设备测定生产50批产品。 规格值(135~210g),样本数:A设备50批,B设备50批。
范例1
2.层别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从全体数据的直方图中难以找到异常原因是由哪台设备引起的
制作人:XXX
3.柏拉图-找出主要原因
4.柏拉图分析
范例1
根据上图结果,发现市构件和控制器占总库存金额的70%,列为重点解决对象。 对这两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再利用柏拉图法或者特性要因图进行分析,制定改善措施。
3.柏拉图-找出主要原因
范例1
5.改善后的数据整理
制作人:XXX
3.柏拉图-找出主要原因
组中点值=(上组界+下组界)/2
例: 第一组=(120.5+124.5)÷2=122.5 第二组=(124.5+128.5)÷2=126.5 第三组=(128.5+132.5)÷2=130.5 第四组=(132.5+136.5)÷2=134.5 第五组=(136.5+140.5)÷2=138.5 第六组=(140.5+144.5)÷2=142.5 第七组=(144.5+148.5)÷2=146.5

QC七大手法和-新QC七大手法(简体)ppt课件

QC七大手法和-新QC七大手法(简体)ppt课件
33
第四章 系統圖
二、使用范围: v新产品研製过程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v制订质量保证计划,对质量活动进行展开; v可与因果图结合使用; v目标、方针、实施事项的展开; v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 v对解决企业有关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问题 的创意进行展开。
34
第四章 系統圖
三、系統图的特點
v狠容易地对事项进行展开; v易於统一成员的意见; v容易整理,手段又一目了然;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v品管七大手法: v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 v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 v散佈图——展示变数之间的线性关係; v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 v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 v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佈情况; v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
1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手段4 要因1
手段1
7
手段5
2
目 的
手段6 手段2
手段7
3
4
手段8
8
手段3 手段9
5
手段10
6
9
A部门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工程1 活动要项1
2
工程2 3
4
工程3 5
6
7
工程4
8
9
26
第三章 关联图
五、关联图做法:
v决定题目—以标记写出主题; v小组组成—集合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小组; v资料收集—运用脑力激荡,寻找原因; v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作卡片; v连接因果关系制作关联图; v修正图形—讨论不足,修改箭头; v找出重要专案、原因并以标记区别; v 形成文章—整理成文章使别人易懂; v提出改善对策; v 提出改善對策;
3月 4月 5月 356 353 332 283 272 245 178 168 144 90 94 82 27 23 16 934 910 819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课件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课件
用于描述一个过程或系统的 运作流程。
数据收集与整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避免遗漏和 错误。
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工 具进行数据收集和整 理,提高效率和质量。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 理,以便于分析和处 理。
分析问题原因
利用因果图、流程图等工具,深入分 析问题的原因。
考虑各种可能的原因,不遗漏任何潜 在的因素。
强调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有助于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
QC七大手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 提供了可视化的图表和统计分析工具,有助于快速识别问 题和改进点。
QC七大手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01
局限性
02
03
04
过度依赖数据和统计分析,可 能导致忽略实际经验和直觉判
断。
某些方法可能不适合特定行业 或企业规模,需要灵活应用和
用于收集、整理和记录数 据,以便于观察和统计。
排列图
用于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 因素。
直方图
用于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以便发现数据的异常值。
选择合适的手法
01
02
03
04
散布图
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 系。
因果图
用于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 潜在的影响因素。
控制图
用于监控过程的稳定性,及 时发现异常。
流程图
详细描述
通过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绘制在图 上,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种方法有助于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它们之 间的规律和特点。
箱线图法
总结词
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平均数等统计指标,以便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 程度。
详细描述
通过将数据分成若干组,并计算每组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平均数等统计指标,可以绘制出箱 线图。这种方法有助于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离散程度。

QC7大手法PPT课件

QC7大手法PPT课件
QC7大手法PPT课件
目录
• QC7大手法概述 • 检查表法 • 层别法 • 柏拉图法 • 因果图法 • 散布图法 • 直方图法
01 QC7大手法概述
QC7大手法的定义
定义
QC7大手法是一套用于质量管理 和改进的工具和方法,包括查检 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 散布图、直方图和管制图。
解释
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识 别、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QC7大手法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QC7大手法可以帮助企业提 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提升生产效率
通过分析和改进生产过程, QC7大手法可以优化生产流
程,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通过减少浪费和改进工艺, QC7大手法可以降低生产成
本。
增强竞争力
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帮助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
分析因果图
对因果图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确定主 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制定 实施计划。
跟踪和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 解决。
因果图法的应用案例
提高产品合格率
通过绘制因果图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 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提 高产品合格率。
05 因果图法
因果图的定义和作用
01
02
因果图定义:因果图是 一种用于表示因果关系 的图形工具,通过将问 题拆分成各个因素,并 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帮助人们系统地思 考问题产生的原因。
因果图的作用
03
04

QC7大手法教程优秀课件

QC7大手法教程优秀课件
不良率%
0.40
0.20
例1:某制程检验记录如下:
序 日期 检验数 不良数 不良率%
1 08/01 1000
4
0.40
2 08/02 950
3
0.32
3 08/03 1050
5
0.47
4 08/04 1212
3
0.25
5 08/05 850
1
0.12
6 08/06 1051
2
0.19
UCL
CL
08/01 08/02 08/03 08/04 08/05 08/06
标标注频数值,各组的频数用直方柱的高度表示, 这样就作出了直方图;
频数
30
20
10
0 42.265
42.445
长度
适应范围: 一般用于:
数据整理; 调查工序能力。 研究质量分布;
目的: 显示数据的 波动状态;
直观地传达有关过程 情况的信息;
决定在何处集中力量 进行改进.
分析用直方图进行步骤:
例1:某零件的一个长度尺寸的测量值
⑦其他: 按发生情况分,按发生位置分等。
●组原始数据后,在
坐标系描出点,并从点的分布趋势中进行线性分 析的图表.
目的:通过相关分析能找到两 个变量的相互关系,为 分析品质问题提供便利, 从而查出问题的本质之 所在。
适应范围:计量型数据分析。
方法/步骤 :
目的:改变了一般报表在文字上的体现,并且也弥补 了一般报表不容易查觉到随时间的变动所呈现 结果的变化起伏状况;
适应范围: 日常管理工作;
研究质量数据可控制幅度。
不良率推移图:
(1)画出坐标系; (2)描点连线; 如果必要,可根据此6个数量 计算以后控制用的 “三 线”:

QC七大手法教程PPT课件

QC七大手法教程PPT课件

过程能力分析
总结词
过程能力分析是一种评估过程性能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过程是否能够满足客户要求。
详细描述
通过过程能力分析,可以确定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及过程能力指数(如Cpk和Ppk)。这有助于企业识别过程的瓶颈和改进机会,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持续改进与优化实施是一种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过程和组织的方法,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QC七大手法的定义
QC七大手法的重要性
QC七大手法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运用QC七大手法,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减少浪费和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QC七大手法的应用场景
QC七大手法适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如制造业、服务业、医疗等。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测量系统分析是一种质量控制方法,用于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测量系统分析通过分析测量系统的变差来确定其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它可以帮助组织了解测量系统的性能,并确定测量系统是否能够提供可靠、一致的测量结果。测量系统分析通常包括偏倚分析、线性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等步骤。
QC七大手法教程
目录
contents
定义与概述 流程分析 数据分析 标准化 检查与测量 改进与优化 总结与展望
01
定义与概述
QC七大手法是一套用于质量改进和问题解决的工具集合,主要包括:特性要因图法、柏拉图法、查检表法、层别法、散布图法、直方图法和管制图法。
这七种工具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灵活运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和改进。
02
流程分析
流程图是一种可视化工具,用于表示一个过程或系统的各个步骤和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21
QC七手法简介
按递减顺序自左至右列出项目 最小的几个项目归并成“其他”项,放在最右端
在横坐标两端画两个纵坐标 左边按度量单位标定 右边与左边的纵坐标等高,从0-100%标定
PAGE
22
QC七手法简介
在每个项目上画矩形 高度为项目的量值
PAGE
23
QC七手法简介
PD11 内层报废情况
11
QC七手法简介
明确目的 列出每一需要点检的项目(尽可能应用层别法) 有顺序需求时,注明序号,依序排列
PAGE
12
QC七手法简介
PAGE
13
QC七手法简介
拜访特区客户(出差)避免物品遗漏查检表
项次 1 2 3 4 5 6 7 8 9
出差必须用品
查检要项 边防证 信用卡 身份证 机票 衣物 盥洗用具 客户会谈资料 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笔
PAGE
3
预备知识
1级:普通消费类电子产品 2级:专用的服务性电子产品 3级:高可靠性要求的电子产品
PAGE
4
品质控制理念
PAGE
5
品质控制策略
通过短期内适当增加检测/检查成本,并分步骤、有计划地增加 预防成本,力求明显降低内部品质失效成本和外部品质失效成本
PAGE
6
品质控制策略
通过增加预防成本,达到明显降低检测/检查成本、内部品质失效成本和 外部品质失效成本
PAGE
16
QC七手法简介
时间 飞巴
8# 9# 10#
08:00
0.2 0.35 0.32
09:00
0.25 0.4 0.35
10:00
0.27 0.4 0.4
11:00
0.25 0.38 0.38
12:00
0.25 0.38 0.4
铜厚与飞巴别之关系
13:00 14:00 15:00
0.25 0.35 0.38
QC七手法培训教材
PAGE
1
※ 前言 ※ 预备知识 ※ 品控理念 ※ 品控策略
目录
※ QC七手法简介
※ QC七手法实用技巧
PAGE
2
前言
※终端产品向小型化、高速化迅猛发展 ※PCB /FPC外观、可靠性品质要求日益严格
※品质,企业立足发展的源泉 ※品质,企业未来决战场 ※品质,是制造和管理出来的 ※品控工具为品质保证提供了方法支持
Out TION
B/O TEXTURMEASLI SCRAT OVERT
SCRAT
E
NG
CH HICKNE
CH
SS
0.00%
系列2 44.85% 12.31% 10.61% 7.71% 7.40% 5.55% 4.96% 2.59% 1.96% 1.42% 0.59% 0.06% 系列1 44.85% 57.16% 67.77% 75.48% 82.88% 88.42% 93.38% 95.97% 97.93% 99.35% 99.94% 100.00%
PAGE
24
QC七手法简介
内层蚀刻缺陷柏拉图
1000
100.0%
800
80.0%
600
60.0%
400
40.0%
200
20.0%
0
0.0%
线缺口 铜渣 短路 擦花 其它
缺陷名称
缺陷数 缺陷率
PAGE
25
QC七手法简介
因果图
又称特性要因图、鱼骨图、石川图 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工具 以系统方式全面图解可能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 以图来系统地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100.00%
100.00%
90.00%
90.00%
80.00%
80.00%
70.00%
70.00%
60.00%
60.00%
50.00%
50.00%
40.00%
40.00%
30.00%
30.00%
20.00%
20.00%
10.00%
10.00%
0.00%
SHORT
-
OPEN
SIGNAL
Inner MISRE OTHER DELAMI Cross- GISTRA S NATION DENT
PAGE
7
QC七手法简介
查核表 层别法 柏拉图 因果图 直方图 散布图 SPC控制图
PAGE
8
QC七手法简介
查核表
一种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而设计的表格 分为点检用查核表和记录用查核表 能够促使我们按统一的方式收集资料(用于日常管理和调查问题), 便于进一步分析
P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
9
QC七手法简介
PAGE
26
QC七手法简介
可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种阶段 尤其是在问题分析的初期
PAGE
27
QC七手法简介
Man 人 Machine 机 Material 物 Method 法 Measure 测量 Environment 环
PAGE
28
QC七手法简介
What 什么 Why 为什么 Where 何处 When 何时 Who 谁
How
如何做
How Much 费用多少
PAGE
18
QC七手法简介
按重要顺序显示项目(缺陷)对整体的影响程度 确定问题的主次,指明改善方向
PAGE
19
QC七手法简介
一个横坐标 两个纵坐标 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其他”项例外) 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
PAGE
20
QC七手法简介
确定调查事项、收集数据(界定收集区间、收集方法) 整理数据 排序(递减) 计算累积数、比率及累积比率
查检
PAGE
14
QC七手法简介
层别法
分门别类地收集数据(以找出其间差异) 区别各种不同原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 以个别原因为主,分类统计分析 在收集数据之前开始使用
PAGE
15
QC七手法简介
明确分层对象 时间别 作业员别 设备别 原料别 ……
利用查核表收集数据
分类统计(必要时根据数据绘成推移图分层比较)
查核表一般包括: A 题目(要能表现出目的) B 对象和项目 C 查核方法 D 持续时间 F 查核人 E 查核结果初步整理
PAGE
10
QC七手法简介
明确目的 确定所需要搜集的项目、数据 确定查核表的格式(应依据层别法,同时兼顾易记录与整理) 确定由谁搜集、多长时间、如何检查及搜集数据
PAGE
0.2 0.25 0.4 0.4 0.4 0.35 单位:mil
铜厚(mil )
0.5
8#
0.4
9#
0.3 0.2
10#
0.1
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时间
PAGE
17
QC七手法简介
柏拉图
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顺序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表 以层别法的项目别为前提 应用80/20原理抓住问题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