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的应用教材课件分析(PPT45张)

合集下载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课件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课件
用于描述一个过程或系统的 运作流程。
数据收集与整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避免遗漏和 错误。
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工 具进行数据收集和整 理,提高效率和质量。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 理,以便于分析和处 理。
分析问题原因
利用因果图、流程图等工具,深入分 析问题的原因。
考虑各种可能的原因,不遗漏任何潜 在的因素。
强调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有助于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
QC七大手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 提供了可视化的图表和统计分析工具,有助于快速识别问 题和改进点。
QC七大手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01
局限性
02
03
04
过度依赖数据和统计分析,可 能导致忽略实际经验和直觉判
断。
某些方法可能不适合特定行业 或企业规模,需要灵活应用和
用于收集、整理和记录数 据,以便于观察和统计。
排列图
用于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 因素。
直方图
用于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以便发现数据的异常值。
选择合适的手法
01
02
03
04
散布图
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 系。
因果图
用于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 潜在的影响因素。
控制图
用于监控过程的稳定性,及 时发现异常。
流程图
详细描述
通过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绘制在图 上,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种方法有助于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它们之 间的规律和特点。
箱线图法
总结词
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平均数等统计指标,以便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 程度。
详细描述
通过将数据分成若干组,并计算每组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平均数等统计指标,可以绘制出箱 线图。这种方法有助于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离散程度。

QC7大手法PPT课件

QC7大手法PPT课件
QC7大手法PPT课件
目录
• QC7大手法概述 • 检查表法 • 层别法 • 柏拉图法 • 因果图法 • 散布图法 • 直方图法
01 QC7大手法概述
QC7大手法的定义
定义
QC7大手法是一套用于质量管理 和改进的工具和方法,包括查检 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 散布图、直方图和管制图。
解释
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识 别、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QC7大手法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QC7大手法可以帮助企业提 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提升生产效率
通过分析和改进生产过程, QC7大手法可以优化生产流
程,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通过减少浪费和改进工艺, QC7大手法可以降低生产成
本。
增强竞争力
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帮助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
分析因果图
对因果图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确定主 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制定 实施计划。
跟踪和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 解决。
因果图法的应用案例
提高产品合格率
通过绘制因果图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 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提 高产品合格率。
05 因果图法
因果图的定义和作用
01
02
因果图定义:因果图是 一种用于表示因果关系 的图形工具,通过将问 题拆分成各个因素,并 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帮助人们系统地思 考问题产生的原因。
因果图的作用
03
04

《新QC七大手法》课件

《新QC七大手法》课件

起源与发展
起源
新QC七大手法起源于日本,最初是 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品质问题而开 发的。
发展
随着品质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QC七大手法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 个领域,成为品质改善的重要工具之 一。
应用范围与优势
应用范围
新QC七大手法适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如制造业、服务业、医疗保健等。
优势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提高工作效 率和品质水平,降低成本和风险。同时,这些方法还能够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 ,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新qc七大手法》 ppt课件
目 录
• 新qc七大手法概述 • 新qc七大手法详解
01
新qc七大手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QC七大手法是一套针对品质改 善的七种工具,包括关联图法、 系统图法、矩阵图法、KJ法、 PDPC法、矢线图法和箭头图法。
特点
这些方法具有简单易学、可视化 、系统化的特点,能够帮助企业 快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 解决方案。
Hale Waihona Puke 和图法总结词用于整理和归纳大量信息
详细描述
亲和图法是一种信息整理工具,用于将大量信息按照相似性或相关性进行分类和归纳。通过亲和图法 ,可以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成有条理、有逻辑的结构,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矩阵图法
总结词
用于表示事物之间的二维关系
详细描述
矩阵图法是一种可视化工具,用于表示事物之间的二维关系 。通过绘制矩阵图,可以清晰地展示不同因素或问题之间的 关联和比较,有助于发现它们之间的潜在关系和规律。
02
新qc七大手法详解
关联图法
总结词
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QC7大手法教程优秀课件

QC7大手法教程优秀课件
不良率%
0.40
0.20
例1:某制程检验记录如下:
序 日期 检验数 不良数 不良率%
1 08/01 1000
4
0.40
2 08/02 950
3
0.32
3 08/03 1050
5
0.47
4 08/04 1212
3
0.25
5 08/05 850
1
0.12
6 08/06 1051
2
0.19
UCL
CL
08/01 08/02 08/03 08/04 08/05 08/06
标标注频数值,各组的频数用直方柱的高度表示, 这样就作出了直方图;
频数
30
20
10
0 42.265
42.445
长度
适应范围: 一般用于:
数据整理; 调查工序能力。 研究质量分布;
目的: 显示数据的 波动状态;
直观地传达有关过程 情况的信息;
决定在何处集中力量 进行改进.
分析用直方图进行步骤:
例1:某零件的一个长度尺寸的测量值
⑦其他: 按发生情况分,按发生位置分等。
●组原始数据后,在
坐标系描出点,并从点的分布趋势中进行线性分 析的图表.
目的:通过相关分析能找到两 个变量的相互关系,为 分析品质问题提供便利, 从而查出问题的本质之 所在。
适应范围:计量型数据分析。
方法/步骤 :
目的:改变了一般报表在文字上的体现,并且也弥补 了一般报表不容易查觉到随时间的变动所呈现 结果的变化起伏状况;
适应范围: 日常管理工作;
研究质量数据可控制幅度。
不良率推移图:
(1)画出坐标系; (2)描点连线; 如果必要,可根据此6个数量 计算以后控制用的 “三 线”:

QC七大手法详细讲解ppt课件

QC七大手法详细讲解ppt课件
QC七大手法详细讲解
一、查检表 二、层别法 三、特性要因图 四、柏拉图 五、散布图 六、直方图 七、对称图 八、能力分析--CPK 九、量具线性和偏移 十、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 十一、控制图
精品课件
1
查检表
定义 :
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录表填记并予统计整 理,以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而设计的一 种表格或图表.
精品课件
21
实例数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05 9.98 10.05
10 9.99
10 10.01 9.96 10.01 9.96
10.05 9.98 10.05
10 9.99
10 10.01 9.96 10.01 9.96
10.05 9.98 10.05
10 9.99
10 10.01 9.96 10.01 9.96
则可采用与此特性有关系存在的另一个或两个测试成 本较低或测试容易之特性,以降低检验成本。 5、以利在以后的品质管制中,若同一制品之二特性间 有密切关系时,则可舍去其中一个管制图,以降低预 防成本。 6、两组数据间若呈直线变化,可依散布图求出直线方 程式,以为订定标准之用。
精品课件
16
散布图的判读:
A NO.1
B NO.2
A NO.1
B NO.2
日期 不良项目 尺寸 外观 材料 其它 尺寸 外观 材料 其它 尺寸 外观 材料 其它 尺寸 外观 材料 其它
精品课件
3
2.点检用查检表:
主要功用是为要确认作业实施、机械设备的实施 情形,或为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这 种点检表可以防止遗漏或疏忽造成缺失的产生. 把非作不可、非检查不可的工作或项目,按点检顺 序列出,逐一点检并记录之.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 46页)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 46页)
况下,应考虑减少波动。
(2)当直方图不满足公差要求时:
(c)必须采取措施,使平均值接近规范的中间值 一。
(d)要求采取措施,以减少变异(波动)。 (e)要同时采取(c)和(d)的措施,既要使平均值接
近规格的中间值,又要减少波动。
❖ 四、调查表
❖ 质量管理要用数据说话,因此,要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的根本点是数据要清楚地反映现状。实 际收集数据时,方法要简单,数据处理要方便。 通常,可用调查表来实现这一目的。
❖ 5.平顶型。当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 或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常 出现这种形 状。
❖ 6.双峰型。靠近直方图中间值的频数较少,两 侧各有一个“峰”。当有两种不同的平均值相 差大的分布混在一起时,常出现这种形状。
❖ 7.孤岛型。在标准的直方图的一侧有一个“小 岛”。出现这种情况是夹杂了其他分布的少量 数据,比如工序异常、测量错误或混有另一分 布的少量数据。
❖ (3).确定对数据进行分类,如:或按不合格类 型分,或按不合格发生的位置分,或按工序分, 或按机器设备分,或按操作者分,或按作业诉 讼法分等等。
(4). 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
第二步,设计数据记录表,下表是某铸造企业在 调查铸件质量问题时的案例。
第三步,填表统计。 第四步,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
(2)机器: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
(3)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
(4)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 作业方法。
❖ (四)排列图的注意事项
❖ 1.制作排列图的注意要点

(1)分类方法不同得到的排列不同。

(2)抓住“关键的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
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在0%~80%间的因素为A类

QC七大手法教程PPT课件

QC七大手法教程PPT课件

过程能力分析
总结词
过程能力分析是一种评估过程性能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过程是否能够满足客户要求。
详细描述
通过过程能力分析,可以确定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及过程能力指数(如Cpk和Ppk)。这有助于企业识别过程的瓶颈和改进机会,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持续改进与优化实施是一种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过程和组织的方法,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QC七大手法的定义
QC七大手法的重要性
QC七大手法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运用QC七大手法,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减少浪费和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QC七大手法的应用场景
QC七大手法适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如制造业、服务业、医疗等。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测量系统分析是一种质量控制方法,用于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测量系统分析通过分析测量系统的变差来确定其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它可以帮助组织了解测量系统的性能,并确定测量系统是否能够提供可靠、一致的测量结果。测量系统分析通常包括偏倚分析、线性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等步骤。
QC七大手法教程
目录
contents
定义与概述 流程分析 数据分析 标准化 检查与测量 改进与优化 总结与展望
01
定义与概述
QC七大手法是一套用于质量改进和问题解决的工具集合,主要包括:特性要因图法、柏拉图法、查检表法、层别法、散布图法、直方图法和管制图法。
这七种工具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灵活运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和改进。
02
流程分析
流程图是一种可视化工具,用于表示一个过程或系统的各个步骤和活动。

QC七大手法PPT课件

QC七大手法PPT课件

它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品质管制手法,通过收集数据、记录事实、积累资料,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 供依据。
目的
记录事实
查检表法可以用来记录事实,收集数据,以便后续分 析。
防止遗漏
通过列出需要检查的项目,可以确保每个项目都得到 检查,防止遗漏。
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查检表法可以减少重复和不必要的步骤,提高工 作效率。
使用步骤
1.
收集需要进行质量分析

的数据,确保数据的代

表性和准确性。


统计每个分组内的数据
2.
数量,可以使用计数器
数 据
或电子表格等工具进行

统计。

分析直方图的形状、分
3.
布和异常值等情况,并
统 计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质量

改进或控制。

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 的区间进行分组,分组的 数量和区间宽度可以根据
01
03
分析数据
观察散布图中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制定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调 整或优化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05
04
判断关系类型
根据散布图中数据的分布情况,判断 两个变量之间是正相关、负相关、无 关还是存在某种异常点。
06 控制图法
定义
控制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控制图来监控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用于判断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波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生 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控制图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一致 性和可靠性。
使用步骤
数据收集
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实 时数据,包括产品尺 寸、重量、性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柏拉图
意大利社会经济学家帕拉图在1887年在研究资本主义的意大利社会财富分布状况时,发现小 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的财富,而绝大数人却只占有少量财富处于贫困状态,从而得出“关键的少 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资本主义社会财富不均匀分布规律。他还把这一规律用坐标图描绘出来,得 到一条累计的百分比曲线,后人为纪念他,把这一条曲线称为帕拉图曲线,故排列图又称帕拉图。 后来到了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把帕拉图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活动中来,指 出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多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只是其中少数几项,从而使帕拉图法成为质量管理 的常用手法之一。
80 15
95
30 25 20 15 10 5 0
9.78 9.83 9.88 9.93 9.98 10.03 10.08 10.13 10.18 10.23
追原因
看分布
做解析
管制图
散布图
133.0 132.0 131.0 130.0 129.0 128.0 127.0 12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排列图(柏拉图)
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直方图
层别法
100 100
80 80
60
6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0
40
20
20
0
0
































抓重点
点检表
縫製
●:1号機 ▲:2号機 7月14日 7月15日 7月16日 7月17日 7月18日 7月19日 1号機 2号機
●▲●● ●●
●●
●●▲ ●●
●●●
14
2
合計 16
●●▲● ▲ 仕上がり
●●

●●
●●●
11
2
13
●●▲●●●●● ●●● ●▲● ●●●●●●●●●●
汚れ
25
2
27
●●

●●●▲●▲●● ●▲
●●
●●
●▲●●●
キズ
19
6
25
●▲●
●▲●
▲●● ●●
●●
▲●
●●
▲●●
その他
11
3
14
合計
26
11
11
11
13
23
柏拉图之作法
• 步骤1.从已收集数据的查检表决定分类的角度,如决定分类角度为不良项目。 • 步骤2.整理数据,作成如下的统计表
不良项目 不良数
厚度不良
20
擦伤
13
长度不良
5
透光率不 良
4
其他
5
合计
47
总检查数:500
不良率%
4 2.6
1 0.8
1 9.4
累积不良率 % 4 6.6 7.6 8.4 9.4
散布图
600
550
500
450
400
6.0
6.5
7.0
7.5
8.0
一、因果图
• 定义
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 关系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为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
因果图由于是由日本品质管理大师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故又称为“石川图”。由于 因果图其形状与鱼骨相似,故又常被称呼为“鱼骨图”。
QC七大手法的应用
主讲人:谭浩 部门:产品开发部
什么是QC?
• QC=Quality Control • 是指控制制造或服务的品质,使产品或服务达到最优良的状态。
QC七大手法
• 一、因果图(Causes & Effects Chart) • 二、柏拉图(Pareto Diagram) • 三、查检表(Check List) • 四、层别法(Stratification) • 五、散布图(Scattered Diagram) • 六、直方图(Histogram) • 七、统计图(Statistical Chart)
何谓柏拉图
将某一期间所收集的数据,按某一角度作适当分类而依各类出现的大小顺序排列的图,是20-80 原则应用的图形
• 把握重要要因或问题重点的有效工具以收事半功倍效果。 • 了解各项目对问题的影响度占多少。 • 可明确重点改善项目是什么,大小顺序的内容是什么,占大多数的项目又是什么。 • 订定改善目标的参考。 • 可发掘现场之重要问题点。
• 点检用查检表
例:
8/1
8/2
8/3
8/4
8/5
8/6
外徑不良
厚度不良 正一 正
正一 正
正一 正正
尺寸不良



正一

正┬






20
19
15
26
21
26
檢查數 不良率
合計 14 45 16 26 15 11 127
四、层别法(一)
• 定义 – 对观察到的现象或所收集到的数据,按照它们共同的特征加以分类、统计的一种分析 方法。 – 是容易观察,有效掌握事实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加工困难
题 2
马达 座
4
3
不熟悉工作
导板加工取放困

寻找资料困
导板 隔板 模具搬运费
2


难 1
屑时料清理费
冲 压
光足线不
外壳冲剪模 2 托料架不当4
1 导柱,顶柱阻 3 碍作业路线
马达座脱料困
隔板抽孔脱料困 难
5 固难定梢设置不当
作 业 效 率 低
环境
设备不当
一、因果图

应注意事项
1.
脑力激荡。
四、层别法
• 层别的对象和项目
1.
有关人的层别。
2.
机械设备的层别。
3.
作业方法、条件的层别。
4.
时间的层别。
5. ......
6. ......
层别的应用实例
某生产PBCA组装公司从A、B两家PCB厂进料,根据IQC之进料检验记录可比较两家供应商品质状况。 下表是5月21日至5月28日两家供应商进料检验记录
一、因果图
大要因
大要因
特性
中要因
小要 因
大要因
大要因
一、因果图
• 制作步骤
1. 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 – 特性的选择不能使用看起来很抽象或含混不清的主题。 2. 决定大要因 – 须是简单的完整句,且具有某些程度或是方向性。 3. 决定中小要因。 4. 决定影响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因果图示例:
作业员问
2.
以事实为依据。
3.
无因果关系者,予以剔除,不予分类。
4.
多加利用过去收集的资料。
5.
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依5W1H原则执行。
二、柏拉图
• 定义 又称重点管理图,根据所收集的数据,以不同区分标准加以整理、分类,计算出各分类 項目所占的比例而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影响度 %
42.6
累积影响度 %
42.6
27.7
70.3
10.6
80.9
8.5
89.4
10.6
100.0
100.0
三、查检表
何谓查检表
• 为收集某期间的资料(数据或语言)而事先设计 • 能在同一张表上以简单的方式作连续记录 • 可以很容易地把握整体的状况
查检表的分类
• 记录查检表 一般型-分类项目有原因别、设备别、不良项目别、人员别、缺点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