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疫情前瞻及防控

合集下载

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及卫生防疫综合措施

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及卫生防疫综合措施

随着社会大众对猪肉制品的需求大幅度提升,规模化养殖产业应运而生,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给养殖产业带来诸多经济收益的同时疫病问题日趋严重。

疫病的发生流行一方面会对猪群的健康生长发育构成严重的危害,某些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还会严重威胁到生猪养殖产业的安全。

当前以非洲猪瘟为代表的重大传性疾病对我国生猪养殖业构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规模化养殖场一旦出现重大传染性疾病,将会面临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需要对当前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疫病流行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构建综合性的卫生防疫措施,确保在短时间内能够控制病情,有效防范像非洲猪瘟这类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蔓延。

在规模化养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养殖人员对该产业的认知不足,缺乏现代化养殖技术,普遍表现为养殖密度相对较大,养殖场规划建造不合理,养成空间有限,不能够给予每一头猪群充足的活动空间,不能够充分发挥猪群的生产性能,同时还很容易加重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从当前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传染性疾病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疾病的诊断难度相对较大,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往往会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规模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相关部门将生猪养殖产业作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够吃上放心肉,并且在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认真做好生猪养殖环境的疫病防控,强化检疫检验,确保注意安全。

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适宜发展生猪养殖的地区,以加快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拓展农民群众的致富增收道路。

另一方面在生猪养殖集中的地区以能源沼气池建设为基础,以沼畜产业配套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沼气池养殖生猪,依托沼气实现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二、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疫病流行特点分析1、呼吸道疾病频繁发生流行近年来,生猪养殖领域的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威胁较为严重的一类综合性传染性疾病。

国内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国内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疫病控制的新观念

疫病控制是规模化猪场的中心工作
规模化猪场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疫病控制
为服务

全盘考虑猪场的疫病发生和流行状况, 综合控制
饲养方式 引种 饲养管理
规模化猪场疫病的控制
猪场的设计与布局
饲料与营养 猪场的环境控制
2、加强和完善猪群的饲养管理和饲养 方式

营养 用好料 管理 管理水平提高,到位 全进全出(All in /All out) 产房和保育阶段的全进全出一定要做到
3、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建立养猪场疫 病控制的生物安全体系





将消毒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 环节 将疫病拒之于猪场之外 降低猪场内病原菌的污染,减少猪场疫 病发生的机率 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疾病造成 的损失降到最低 提高猪场每一个人的生物安全意识
4、疫苗免疫接种重点控制的疫病

(5)疾病种类确诊困难与不易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断容易,但要确诊
是何种疾病难度比较

必须借助于实验室的手段
明确感染病原(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 的种类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

结膜炎 眼睛分泌物增多

发热、体温升高41~42℃ 食欲下降或无食欲


呼吸困难、喘气、腹式呼吸 咳嗽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PRDC)
病毒
细菌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环境因素
猪群免疫力下降
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特点
(1)流行普遍、危害大



猪呼吸道疾病是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 常发病、多发病 造成猪群的直接死亡 猪群增重缓慢、出栏延迟 猪只长期携带多种相关病原体,成为病 原传播体 发病率40%~80%,直接死亡率可达 20%

浅谈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浅谈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浅谈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猪场对于疫病防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如何有效地预防
和控制猪病,保障猪群的健康成长,是养殖场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下面,我将从疫苗
接种、环境卫生、生物安全、良好的养殖管理等几个方面,对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控的综
合措施进行浅谈。

养殖场应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

养猪场应制定完整的疫苗接种计划,包括常规接
种和应急接种。

常规接种可防范常见的猪病,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等;
而应急接种则应根据疫情情况进行,遇到突发性的疫病时及时采取补充疫苗接种。

还应定
期检查疫苗管理情况,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环境卫生是疫病防控的关键。

规模化养猪场应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环境,及时清理猪
舍内的粪便和各种垃圾,定期进行地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存活
和传播。

合理设置猪栏、水槽、饲喂设备等设施,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

生物安全的措施也是疫病防控的重要环节。

规模化养猪场应严格管理猪群进出的流程,杜绝病源的输入和输出,加强对外来猪只的隔离检疫工作。

对于疑似疫情的猪只,应及时
隔离和治疗,防止病情扩散。

采取合理的交配制度,控制种猪的数量,确保种源的质量和
健康。

良好的养殖管理是疫病防控的基础。

规模化养猪场应有专业的养殖管理团队,经过培
训的人员负责日常的养殖管理工作,包括喂养、饮水供应、定时体检和疫病监测等。

应建
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猪只的养殖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病情发生及处理情况等,以便及时查找病源和追溯。

关于非洲猪瘟期间规模场有效防控措施

关于非洲猪瘟期间规模场有效防控措施

关于非洲猪瘟期间规模场有效防控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猪病,能够导致大量的猪只死亡,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在非洲猪瘟爆发期间,规模场是最容易被感染的地方。

因此,规模场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以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生产。

一、加强场内卫生有效的防疫措施是维持猪场生产正常运转的基础。

规模猪农应该要加强场内卫生,彻底清除场内环境中的病原体。

首先要做到消毒,选择高效、广谱的消毒药剂,对场地、设备、车辆进行定期消毒。

在日常管理中,还要注意控制场内和场外交通、人员和物品的流动,避免交叉感染。

严格执行人员消毒制度,做到防控一线人员每日换衣、换鞋、洗手等环节。

二、控制场外病源输入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情,病原体可以通过人、车、扑马、鼠等渠道传播,因此规模猪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场外病源输入。

输入的猪只要进行十四天的隔离,经过确认无病再进行放养。

要禁止非洲猪瘟疫区的猪只、饲料、粪便等物品进入规模猪场,同时要控制场外人员的进出,定期对车辆、车间作业区、物品进行消毒。

三、加强猪只管理加强猪只管理是防止疫情爆发的关键。

在日常管理上,要加强猪只的健康监测,及时把握猪只身体状况,同时通过加强日常饲养管理,让猪只保持健康状态,增强免疫力。

在非洲猪瘟疫区新进猪只抵达时,须在隔离区进行隔离观察。

观察中如发现异常症状,应迅速隔离和处理,避免扩散传播。

每日对猪群场感观察,如发现症状,应立即通知疾控部门。

四、加强防疫宣传为了提高规模猪农的防疫意识,加强非洲猪瘟的预防和控制,必须做好防疫宣传工作。

规模猪农要了解非洲猪瘟的传染特性和防治方法,及时掌握防疫知识和经验。

同时,要加强与畜牧兽医部门的协作,建立健全的信息沟通平台,及时通报疫情情况和防治措施。

总之,非洲猪瘟的爆发对于规模猪农来说是一场难以抵抗的考验。

为了防止非洲猪瘟的爆发,规模猪农必须严格把控场内场外病源输入,加强猪只管理、加强防疫宣传等措施,在疫情期间确保猪只生产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规模猪场疫病防控的措施

规模猪场疫病防控的措施
饮水设施维护
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保持饮水设施的卫 生清洁。
饮水消毒
采用合适的消毒剂对饮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水中的 病原微生物。
饲料与饮水安全检测
定期检测
定期对饲料和饮水进行安全检测,确保饲料和饮水符合安全标准 。
不合格处理
一旦发现饲料或饮水不合格,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问题扩大 。
检测记录
规模猪场疫病防控的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2
目录
• 猪场选址与建设 • 猪场防疫管理 • 猪场饲料与饮水管理 • 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 猪场饲养管理 • 猪场疫病监测与报告
01
猪场选址与建设
选址要求
远离污染源
选择远离工业区、居民区和其他 污染源的地方,以减少病原体的 传播风险。
良好的自然环境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规模猪场疫病防控的 重要措施之一,包括温度、湿度
、通风等方面的控制。
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以提高 猪只的舒适度和免疫力,减少疾
病的发生。
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猪舍空气新 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
播。
饲养密度与通风管理
饲养密度过高会增加猪只之间的接触机会,增加疫病传播的风险。
合理的饲养密度应根据猪只品种、生长阶段、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确定,以保证猪 只健康生长。
疫情报告制度
01
报告责任人
明确疫情报告的责任人,确保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02
报告内容
包括疫情发生时间、地点、发病猪只数量、症状等信息。
03
报告途径
建立便捷的疫情报告途径,如电话、短信、微信等,以便快速上报疫情

疫情应急处理措施
01
隔离措施

2023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24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2023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24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2023年,我国生猪养殖产能有所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猪肉产量5 794万t ,增长4.6%;全年生猪出栏72 662万头,增长3.8%;2023年年末生猪存栏43 422万头,下降4.1%。

受到多种因素的叠加,全年猪价持续低迷,生猪养殖行业严重亏损。

非洲猪瘟流行严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和猪流行性腹泻偏重发生,对生猪养殖企业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影响极大,特别是非洲猪瘟对生猪产业的实际危害与影响呈加重态势。

很显然,生猪产能(猪肉产量、出栏数量)增长背后的“隐匿”现象值得全行业思考。

1 2023年重要猪病流行情况1.1 非洲猪瘟1.1.1 疫情发生与流行加重2023年,非洲猪瘟(ASF )发生与流行重于2022年,疫情呈现返弹和加剧态势。

据诸多方面的信息,自2023年10月以来许多地区呈现区域性暴发流行,疫情涉及的区域较为广泛,规模化和大型养殖企业2023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24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杨汉春,周 磊(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疾病防控研究室,北京 100193)基金项目: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CARS-35)猪场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2023年我国非洲猪瘟疫情为零报告,实际发生的情况以及严重程度值得重视。

不上报疫情和不管控疫情不仅无益于非洲猪瘟的防控,更不利于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和提质增效。

1.1.2 非洲猪瘟病毒I 型/II 型重组毒株的出现进一步加剧流行毒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相关实验室的研究报告和检测数据显示,除非洲猪瘟病毒(ASFV )基因Ⅱ型野毒株及其低毒力变异、重组毒株而外,2023年出现基因I 型与基因II 型的重组新毒株,该毒株呈现致病性强、传播快的特点,流行地区较广,临床样本中的检出率大幅增加。

由此提示,非洲猪瘟病毒基因I 型/基因II 型重组毒株的污染已比较严重。

非洲猪瘟病毒毒株的多样性无疑造成了临床疫情和病型的复杂性,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洲猪瘟以及非洲猪瘟病毒毒株混合感染的存在加大了生猪养殖场对临床疫情监测与识别、实验室诊断与检测的难度。

试析生猪规模养殖场疫病防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试析生猪规模养殖场疫病防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试析生猪规模养殖场疫病防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生猪规模养殖场规模庞大,养殖密度高,疫病传播风险增加。

生猪规模养殖场一般采取集中饲养的方式,养殖密度较高,生猪之间的接触机会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这意味着一旦病毒进入养殖场,就有可能迅速传播,造成较大规模的疫情。

生猪规模养殖场管理人员数量众多,防控难度大。

生猪规模养殖场一般需要有专业的兽医人员对猪群进行管理,但由于规模庞大,管理人员数量也相应增加。

这就给疫病防控带来了挑战,需要保证养殖场内的每个员工都具备足够的疫病防控知识,并能够做到全程遵循相关防控措施。

生猪规模养殖场饲养周期长,疫病持续时间长。

生猪规模养殖场中,猪只一般需要经历从仔猪到市场出栏的完整生命周期,这个过程一般需要数月到一年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疫情,病毒可能会长时间存在于养殖场中,对养殖场的疫情控制造成挑战。

对于以上挑战,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应对: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环境管理。

生猪规模养殖场应加强场内卫生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定期清洗和消毒饲料槽、饮水设备等,避免疫病通过饲料和饮水传播。

保持养殖场内的通风、排水等设备正常运行,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疫病监测和检测。

生猪规模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检测。

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毒的扩散。

要做好疫苗的使用和免疫程序的管理,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

生猪规模养殖场应与兽医部门、农业部门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疫病防控工作。

及时与相关部门和机构沟通,分享疫情信息,得到专业指导和支持。

生猪规模养殖场疫病防控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通过加强环境管理、人员管理、疫病监测和合作等措施,能够有效应对挑战,保障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疫病防控效果。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随着人们对肉类需求的不断增加,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随之而来的是疫病的威胁,给养殖场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有效防控常见疫病,保障养殖场的生产安全,养殖户需要全面了解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并严格执行。

本文将从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特点、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常见疫病的特点1. 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高死亡率。

潜伏期短,患病猪只有短暂的病前期,很快即可发病,病程短暴发性死亡。

传染途径主要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死猪体内排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是主要的传染源。

2. 猪肺炎猪肺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有猪支原体和猪肺炎支原体等。

猪肺炎的特点是呼吸道症状明显,包括咳嗽、流涕、呼吸急促等,严重时会引起死亡。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猪传染病,由PRRS病毒引起。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主要在猪场流行,对生长发育期猪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患有该病的猪会出现无食欲、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养殖效益。

二、防控措施1.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生猪养殖场应加强生物安全防护,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杜绝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规范人员出入、车辆消毒等程序,严格执行生物安全规定。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强生猪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饲养场所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污水,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3. 定期消毒生猪养殖场应定期对饲养场所、设施设备、车辆等进行彻底的消毒,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减少疫病的传播途径。

4. 做好检疫工作引进新猪只或者猪只之间的调运,应严格执行检疫规定,确保引进的猪只健康,不携带传染病,以防止外源性的病原体传入养殖场。

5. 完善免疫接种制度为生猪养殖场的猪只进行规范的免疫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对疫病的敏感性,预防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最常见、最不易根除的寄生虫 • 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多达200余种动物,其卵囊在外界环境
可存活100天~550天以上,因而不易根除,弓形体病诊断 、治疗较为困难,危害最为巨大 • 球虫病对仔猪的危害尚不为许多规模猪场所认识 • 疥螨也是猪场最顽固的体外寄生虫病 • 除此之外,蚊、蝇也是猪场最感棘手的外寄生虫 • 与寄生虫病的斗争将是旷日持久的
的疾病 • 猪丹毒、红痢偶尔在一些地区出现 • 不同地区细菌性疾病的种类不同 • 许多重要的细菌性疾病血清型多 • 各地流行的细菌病的血清型及其抗药性存在诸多差异
猪场主要疫病
• 4.寄生虫病在猪场中存在的一般状况 • 我国猪场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六大寄生虫病的危害 • 猪蛔虫、猪鞭虫(毛首线虫)、结节虫(食道口线虫)是
炎 • 普通病在猪场极其常见、种类繁多,多由于饲养管理不当
或设备、设施的缺陷所致
2011年疫病情前瞻
• 1.当前对猪场生产威胁最大的依然是病毒性疾病 • 六大病毒病 • CSF:非典型猪瘟、散发、免疫不合格率高、猪群带毒、
“高热病” • PR:猪群特别是种群带毒问题、“高热病” • PRRS:呼吸道病、繁殖障碍、免疫抑制,猪群不稳定、
猪场主要疫病
• 2.病毒性疾病在猪场中存在的状况 • 外来性与常在性病毒病 • 一般而言FMD、SI、TGE、PED属于外来性疫病,
此类疫病目前尚无净化方法,需要采取隔离、消 毒与免疫的措施控制其传入和发生 • CSF、PR、PRRS、PCV2一旦进入猪场则扎根 于猪群,成为常在性疾病 • JE、PPV是猪场常在性病毒病,主要对新母猪的 繁殖构成问题
脊髓炎及猪的肝炎病(TTV)、巨细胞病毒病等 的报道 • 迄今为止此类疾病在猪群中发生与流行的报告极 少 • 预计2011年不会有重大的新病出现
2011年疫病情前瞻
• 3.2011年口蹄疫会继续流行 • 自2010年3月公开报道广东、江西口蹄疫后,口
蹄疫在国内各地爆发流行,蔓延至今 • 经有关部门研究确定,今年流行的猪口蹄疫均为
炎、肠炎、CNS • 许多猪场PMWS造成的损失高达10%~30%,有的场甚至
更高 • 欧洲发现PCV2分为PCV2a、 PCV2b、 PCV2c • 并认为2b致病性较2a强 • 如果2a+2b会使病情更加严重 • 丹麦2c导致的PMWS问题更大 • 在欧洲PMWS致死性更高,是否说明2c毒力更强?
猪场主要疫病
• 5.普通病的一般状况 • 中毒性疾病:最主要的是霉菌毒素中毒 • 营养性疾病:营养调控失衡、代谢紊乱 • 应激性疾病: • 外科病:肢蹄病、皮炎、外伤、直肠脱、脓肿、湿疹、疝 • 内科病:便秘、肠炎、肺炎、胃溃疡、肾炎、尿路感染、
异食癖 • 产科病:难产、产道感染、阴道脱、子宫脱、无乳、乳房
O型,但却并非是原有的O型泛亚毒系和O型新猪 毒系,而是过去并不引人注目的O型云南97(耿 马)系 • 口蹄疫不同毒株间不能完全保护 • 2011年口蹄疫会继续流行,流行毒株依然是O型 云南97(耿马)系,猪群对耿马系毒株抵抗力较 差
2011年疫病情前瞻
• 国内同时存在A型口蹄疫、Asia-1型口蹄疫 • 研究表明A型口蹄疫、Asia-1型口蹄疫可感染猪 • 迄今为止国家尚未对外公开报道A型口蹄疫、
Asia-1型口蹄疫在猪中发生与流行 • 非正式的消息表明,Asia-1型口蹄疫曾在大型猪
场中爆发流行 • 也有消息表明有的猪场曾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过两
次口蹄疫的流行 • 2011年各个猪场,即令是在去年曾发生过口蹄疫
的猪场,均应格外警惕口蹄疫的发生
2011年疫病情前瞻
• 4.2011年PCVD的损失将会日益严重 • PCV2在世界范围内猪场中广为流行 • PCV2带来的主要问题是PMWS、PDNS、繁殖问题、肺
E.coli、SD、PPE、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附红细胞 体病、衣原体病、猪丹毒、红痢等大约14种左右 • 主要流行的寄生虫病:蛔虫病、鞭虫病、结节虫(猪食道 口线虫)病、弓形体病、疥螨病、球虫病等大约6种 • 主要流行的普通病,包括内科、外科、产科、中毒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等大约有70余种(类),普通病有时也会成为 流行性疾病 • 在大约一百余种猪病中,对猪场威胁最大的疫病主要为传 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
“高热病” • PCV2:PMWS、PDNS、呼吸道病、免疫抑制、“高热
病” • FMD:外来侵入性疫病 • SI:外来侵入性疫病、“高热病” • 冬季需要增加TGE、PED
2011年疫病情前瞻
• 2.2010年未出现新的疾病 • 自2006年在高热病流行过程中,发现高致病性
PRRSV变异毒株后至今,未报道有新的疫病病原 • 近年时有研究猪的脑心肌炎、盖他病、血凝性脑
猪场主要疫病
• 3.细菌病在猪场中的一般存在状况 • HPS、MPS、S.S、APP、AR、巴氏杆菌病是猪场主要的
常在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原 • E.coli、SD、PPE、沙门氏菌病是猪场主要的常在性腹泻
性疾病的病原 • 附红细胞体病为猪场一种特殊的常在性继发性疾病 • 衣原体病是一种尚不为重视的对猪场的繁殖构成极大损害
2011年疫病情前瞻
• 国内猪群中感染PCV2的情况十分普遍 • 国内杨汉春鉴定我国PCV2有PCV2a、 PCV2b、 PCV2d、
PCV2e、PCV2f,没有PCV2c • 姜平对2001~2009年间分离的136个PCV2毒株鉴定,结
果127株为PCV2b,9株为PCV2a,而且在04年后分离毒 株均为2b • 一般认为03年以前流行的为PCV2a,03年后为毒力更强 的PCV2b流行 • PCV2d、 PCV2e、PCV2f国外没有,其致病力尚待观察 • 2a到2b有抗原漂移现象,但二者抗原相同 • 出现PCV2与PCV1重组病毒,没有发现PCV2a/PCV1这 种重组病毒的流行
2011年规模猪场疫情前瞻及防控源自点叶培根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医学院 2011.3.12.
猪场主要疫病
• 1.猪场主要流行的疾病种类 • 主要流行的病毒病:CSF、PR、PRRS、PCV2、PPV、
JE、TGE、PED、RV、FMD、SI等大约11种左右 • 主要流行的细菌病:HPS、MPS、S.S、APP、A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