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总结

2020年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总结

2020年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总结

夏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季,也是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期,为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秩序,严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发生。根据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野生毒蘑菇防控宣传工作。现将开展防控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班班主任开展食用毒蘑菇防控知识主题班会,各班班主任根据野生蘑菇的有关毒性及对人体的危害和学生进行宣传;加强学生对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的认识。

二、要求各班高度重视,提升防控意识,压实防控责任,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家长群等方式积极宣传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知识。

三、采取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播放LED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的知识,提醒师生、家长不采、不买、不卖、不食野生蘑菇,提高师生、家长对有毒蘑菇的辨别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

本次活动的开展,传达贯彻上级关于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文件精神,提高对防控食用有毒野生蘑菇工作的认识,部署了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宣传教育等防控工作,讲解野生毒蘑菇的特征、危害以及急救方法,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防控的良好效果。

关于印发2010至2011年度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

关于印发《2010至2011年度建设工程施工现场 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的通知 京建发〔2010〕645号 各区、县建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各建筑施工企业,各有关单位:为做好2010至2011年度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预防煤气中毒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工生命财产安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依据《北京市2010至2011年度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制定了《2010至2011年度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请各单位按照《关于做好冬季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京建施〔2007〕1161号)和《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节后和冬季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京建施〔2009〕742号)等有关规定,做好今年的冬季施工安全生产工作。 附件:《2010至2011年度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 二O一O年十一月八日 2010至2011年度建设工程施工现场 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是关系到农民工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一旦发生煤气中毒,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因此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当做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以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责任落实,加强资金投入、加强日常检查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有效防范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二、职责分工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制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指导、协调建委系统各单位开展预防煤气中毒工作。 各区县建委要按照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的统一部署,在本区县政府或区县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关于印发北京市2010至2011年度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的通知》(预办字〔2010〕2号)的要求,对本辖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办公、宿舍用房开展预防煤气中毒的调查摸底、宣传教育和安全检查工作。 各建筑施工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把冬季取暖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确保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位,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做好日常巡查和隐患整改工作。 三、工作阶段 2010至2011年度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预防煤气中毒专项工作从2010年11月1日开始至2010年3月31日结束。 四、工作措施 (一)各区、县建委要向本辖区各施工项目进行“施工现场禁止明火取暖”及冬季取暖消防安全的交底和宣传教育,明确安全责任,并加强检查。 (二)各建筑施工企业在预防煤气中毒及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中,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并加强本企业施工项目预防煤气中毒工作的自查,及时消除隐患: 1.冬季取暖工作的部署和实施应符合本市节能环保有关规定,应符合“关于印发北京市2010至2011年度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 2.要保证冬季取暖的资金投入,配备的取暖设施要符合基本取暖要求。施工现场办公、宿舍用房内,严禁使用明火取暖,严禁使用电炉子、电褥子取暖。 3.要配备专业操作人员或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负责取暖设施操作和日常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停用,并配合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维修,确保安全后再投入使用。 4.施工现场办公、宿舍用房使用空调等取暖时,应由电气负责人计算用电载荷,合理配备取暖设施,确保不过载使用,并铺设专用线路,实行专人管理,定时供暖。 5.施工项目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车辆、设施、药品和具有相关救援知识和救援能力的人员,确保人员发生煤气中毒后能够及时施救。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 2014.6.5 五(2)班 教学目标: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及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教学重难点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3.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怎样预防野生菌中毒。 二、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10余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

(二)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加工可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如果菌子未熟透或者这 些菌子粘到其它器皿上,一旦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三)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也很容易导致中毒。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一)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 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 良好。 (二)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 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 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三)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 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四)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 应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毒情。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 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一)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二)二是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 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三)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 休克。 三、小结:为了我们的健康,不要乱到山上捡野生菌吃。

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

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 野生食用菌是群众喜爱的美味佳肴,但误食有毒野生菌会发生中毒,甚至会危及食用者生命。为有效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提供以下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野生菌中毒的症状 夏秋及冬初季节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多发期,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 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燥、谵 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 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二、毒菌中毒的临床类型 胃肠炎型:潜伏期为10分钟至6个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流涎等,轻则对症治疗,可逐步好转,病死率低;重则吐泻严重,腹痛剧烈,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并伴有休克、昏迷,病死率高。 溶血型:潜伏期长,一般6个小时至12个小时,病人往往先出现恶心等症状,后出现溶血性黄疸、肝部肿大等,少数病人会出现血红蛋白尿,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可很快控制病情。 神经精神型:潜伏期半个小时至6个小时,除胃肠道症状外,尚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症状,重者可有肺水肿、呼吸抑制及昏迷等,通常伴有明显的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出现幻觉、谵妄、昏迷等中枢神经损害,或发生嗜睡、精神错乱、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表现。这一类型严重者死亡率高。 肝损害型:潜伏期较长,可达15个小时至30个小时,以中毒性急性肝损害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在初期一两天会有轻度胃肠炎表现,之后有一假愈期,其间除轻微乏力外,似乎已病愈,但实际已发生肝损害,大多数病例接着出现肝、脑、心、肾等内脏损害,其中以肝损害最为严重,迅速出现黄疸及肝功能异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直至昏迷,也有少数病例在肝损害表现尚不严重时即因中毒性心肌病变或中毒性脑病猝死。此型病情最为凶险,病死率甚高,经急救治疗存活者,需度过2周至3周的危险期,方可逐步康复。 三、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在我国,毒菌约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可能会有疙瘩、红 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 有毒菌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 鼻。此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 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 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2.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 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 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 3.看形状。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 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菌菌盖中央

cjodlAAA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堀坝乡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简报 第一期 一、基本情况 时值盛夏,正值野生菌生长和产出旺季,,引起了乡政府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有效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有效措施,全而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 ??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的紧急通告》文件。乡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层层召开会议,层层落实责任, 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切实把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乡人民政府、卫生监督协管站各成员单位在各类农贸市场、街道、村寨、学校、村卫生室等主要交通要道及集体用餐等场所通过下发预警公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单、宣传标语等宣传。通过宣传“到村、到组、到户,“进校门、进家门”,切实提高了群众对食用野生菌中毒的警惕性、自觉性以及辨别毒菌的能力,宣传面、知晓率

均达100% o 三是加强监管督査。一方而, 加强监管。工商、卫生等 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全面加强对农民出售野生菌的监管,严禁销售野生菌,坚决杜绝毒野生菌流入市场、进入餐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大对学校、单位、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和餐饮店及红白喜宴、会议用餐的检查指导力度,扎实抓好监管重点,严禁这些地方加工食用野生菌、发芽土豆、 未熟扁豆等食物,有效防控特殊群体就餐单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加强监测处置。各乡村领导、卫生室、及村卫生监督信息员加强巡查监测力度,对如有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救治, 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各相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零报”制度,严禁迟报、谎报、瞒报现象发生。同时,加强野生菌等疑是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工作,一有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在进行调查处置,确保事故人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是野生菌多产地,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有采食野生菌的 生活习惯;由于大多数野生菌有毒而不能吃,多数群众无法识 别,故每年到野生菌生长旺季时,总是有因误食野生菌而出现 中毒甚至死亡事件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各村委、学校、卫生室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 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以便提醒或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 野生毒菌危害的认识,从而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1煤气的预防与防范措施

煤气的预防和防范措施 一、安全防护措施 (1)在生产、操作、施工中,如一氧化碳含量超过规定标准或氧含量不达标时,应佩戴呼吸器。 (2)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或煤气设备、管网发生泄漏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等隔绝式防毒面具,严禁冒险抢救或进入泄漏区域。 (3)进行煤气设备检查或危险作业,必须有监护人人员在场监护。 二、煤气事故的处理原则 加强煤气管理,可预防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煤气中毒应及时进行抢救,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及时报告和组织指挥 ①发生煤气中毒后要立即打电话通知厂调度、煤气防护站,将中毒人数、时间、地点、中毒程度及时报告。 ②煤气防护站应尽快组织好抢救人员,携带救护工具、设施,迅速赶赴现场。进入煤气区的抢救人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先关闭阀门切断煤气的来源,防止煤气扩散。同时要打开门窗和通风装置,排除过

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注意:禁止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盲目指挥和强行施救,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 ③立即通知附近医院、卫生所或保健站派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④检测人员要赶到现场,采集空气样品,分析一氧化碳浓度,为医师诊断抢救患者提供依据。 ⑤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指挥人应是企业领导。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布置警戒,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抢救人员应绝对服从统一指挥和纪律要求。 三、煤气火灾事故的预防 1、防止静电放电。静电是由于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接触、分离而产生的。两种物体在发生摩擦之后就会产生和带有相反的电荷,如果带电体时绝缘体,就有积累电荷的条件而形成对其他物体的高压体。当电压超过一定值时,最小点火能在0.3mJ以下,一般静电电压在3000V 以上就能将其点燃。防止静电的措施有接地、跨接、控制流速和禁穿化纤等易带静电衣物等。

一年级预防野生菌中毒教案

预防野生菌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一(3)班杨静 【班会目标】 了解吃野生菌应当注意的事项,知道怎样辨别有毒野生菌,知道吃野生菌中毒的危害。 【班会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各种美丽的野生菌图片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野生菌多种多样,非常漂亮,但是有些却又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预防野生局中毒。 二、吃野生菌应当注意: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的菌。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将毒性减低。 2.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3.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是最好不要喝酒。 4.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出现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从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经过处理,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

5.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或鸡毛等东西刺激患者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灌水,防止窒息。 三、中毒原因: 1、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2.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如果没有弄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3.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很容易导致中毒。 三、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比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幸辣、恶臭及苦味,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会变黑色,遇葱会变蓝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放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菌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四、中毒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全身乏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坏死和溶血性中毒导致休克甚至死亡,一旦食用野生菌中毒应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四年级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5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教学重难点: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3.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怎样预防野生菌中毒 二、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10余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二)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加工可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如果菌子未熟透或者这些菌子粘到其它器皿上,一旦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三)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也很容易导致中毒。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我国有100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中毒表现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一班预防野生菌中毒教案.doc

预防野生菌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目标】 了解吃野生菌应当注意的事项,知道怎样辨别有毒野生菌,知道吃野生菌中毒的危害。 【班会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各种美丽的野生菌图片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野生菌多种多样,非常漂亮,但是有些却又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预防野生局中毒。 二、吃野生菌应当注意: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的菌。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将毒性减低。 2.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3.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是最好不要喝酒。 4.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出现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从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经过处理,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 5.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或鸡毛等东西刺激患者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灌水,防止窒息。 三、中毒原因: 1、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

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2.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如果没有弄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3.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很容易导致中毒。 三、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比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幸辣、恶臭及苦味,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会变黑色,遇葱会变蓝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放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菌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四、中毒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全身乏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坏死和溶血性中毒导致休克甚至死亡,一旦食用野生菌中毒应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五、课堂小结。 为了我们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所以吃野生菌。

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

学校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 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单位预防煤气中毒工作,确保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预防煤气中毒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单位要根据法安科“通知”精神,将其作为今冬明春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认真落实,加强领导,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岗位责任,规范管理,扎实工作。做到“五到位,一实现”即宣传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实现煤气中毒零事故。 二、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 根据“通知”精神,成立我校预防煤气中毒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工作分工: (一)组长:(负责对此项工作的指导、组织部署。) (二)副组长:(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抓督促、落实、检查工作) 组员: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安全取暖知识,对师生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发放致学生一封信,做到家喻户晓。 (二)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居住取暖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特别是对自采暖房、出租房房屋和家属房进行实地入户检查,入户教育见人,发放材料到手,签订《预防煤气中毒责任书》。 (三)推广开展民用一氧化碳报警器的安装工作,其具有技术成熟、操作方便、费用低、保障有力等特点,生产企业投保产品质量责任险,一旦发生意外由保险公司赔付。 四、阶段划分和工作重点 2012至2013年度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时间为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结束,整体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9月上旬) 以自查摸底、制定方案、加强宣传为重点,做好相关准备工作;9月25日前将工作方案和取暖调查情况上报法安科。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1月15日)

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

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省份,森林植被丰富,每年夏秋季节是野生菌生长繁殖最多的时节。据有关资料记载,贵州的大型真菌有789种,隶属202属,44科,其中可食用菌243种,药用菌186种,毒菌67种。由于野生蘑菇的种类繁杂,很多有毒蘑菇是目前我们尚未发现和认识的,加上部分有毒蘑菇与食用蘑菇从外观上很难辨别,每年因误采误食野生毒菌引起的中毒事件在全省各地都时有发生,包括一些已经确定是剧毒类的野生菌,如白毒鹅膏菌、秋盔孢伞、亚稀褶黒菇等。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中毒后所表现的症状、体征多样,发病潜伏期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或数天,其中以脏器损害型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极高。野生毒菌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方法,因此,毒菌中毒防控最好的措施就是不要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菌!

野生毒菌中毒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1.胃肠炎型: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潜伏期一般在0.5-6小时。轻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较重者常因剧烈呕吐和腹泻引起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造成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休克、昏迷、急性肾衰竭。引起这类的毒菌我国已知约80余种,多见于红菇属、乳菇属、粉褶蕈属、黑伞菌属、白蘑属和牛肝蕈属中的一些毒蕈。 2.肝肾损害型:中毒者多因误采误食含剧毒毒素的野生菌引起。此型中毒最为严重,毒素为剧毒,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肽类和毒伞肽类,存在于毒伞属、褐鳞小伞蕈及秋生盔孢伞蕈等。此型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按病情发展可分为六期:①潜伏期,一般10-24小时,有时长达数日。②胃肠炎期,以吐泻为主。③假愈期,此时中毒患者原有症状明显好转,或仅感轻微乏力、不思饮食等,实际肝脏损害已经开始。轻度中毒者肝损害不严重,可由此进入恢复期。 ④内脏损害期,肝、脑、心、肾等器官损害,但以肝脏的损害最为严重。血生化指标明显异常,临床表现有黄疸、少尿或无尿等症状。⑤精神症状期,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惊厥、昏迷。可并发休克、心肌炎、中毒性脑病、肾衰竭、肝性脑病等。中毒者多在此期死亡,病死率高达90%。⑥恢复期,中毒较轻者,一般在2-3周后进入恢复期。引起这类的毒菌我国目前已知约20余种。 3、神经精神型

冶金工厂煤气中毒及其预防(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冶金工厂煤气中毒及其预防(标 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冶金工厂煤气中毒及其预防(标准版) 煤气中含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苯、酚、氨等。高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含一氧化碳高,吸人人体后,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素化合,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引起中枢神经障碍,轻者头疼、晕眩、耳鸣,恶心,呕吐,重者两腿不听指挥、意志障碍、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昏迷以至死亡。 天然气含大量甲烷,甲烷无毒,但含量高时,氧气含量相对减少。当空气中甲烷含量达到10%以上时,人体的反应是虚弱.晕眩,进而失去知觉直至死亡。预防煤气中毒,要严格遵守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首先要做到以下各点: (1)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严密性,防止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容易泄漏部分,应设置报警装置,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戴防毒面具。

(2)新建或大修后的设备,要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3)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时,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应符合的规定。 (4)要可靠地切断煤气,如堵盲板,设水封等,盲板要经过试验,水封阀门不能作为单独的切断装置。煤气系统中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生产中要经常保持溢流。水封的有效高度c室内为计算压力加1000mm水柱,室外为计算压力加500mm水柱。 (5)在煤气设备内清扫检修时,必须将残存煤气处理完毕,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6)煤气区域应挂有“煤气危险区域”的标志牌。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应立即通知煤气救护站,进行抢救和处理。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讲解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5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教学重难点: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3.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怎样预防野生菌中毒 二、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 只有10余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二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加工可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如果菌子未熟透或者这些菌子粘到其它器皿上,一旦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三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也很容易导致中毒。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我国有100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中毒表现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一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二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 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 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野生菌中毒急救知识培训讲解学习

弥兴卫生院野生菌中毒处置知识培训 一、概述: 食用野生蘑菇后发生损害人体器官的不适症状,称为急性毒蕈中毒。把这些蘑菇称之为毒蘑菇。毒蘑菇又称为毒蕈、毒菌、毒茸等。 一、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在我国,毒菌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可能会有疙瘩、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有毒菌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有毒菌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但即使是可食用的野生菌,生长在喷洒过农药、施过化肥的庄稼地和种植有桉树的地带,食用后也会导致中毒。 二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 三看形状。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菌菌盖中央一般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一般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四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菌撕断菌秆,无毒菌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浓,一般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五闻气味。无毒菌有特殊香味,无异味。有毒菌有怪异味,如辛

辣、酸涩、恶腥等味。 六是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菌,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二、毒性及毒理: 原浆毒素主要有毒伞肽和毒肽两大类。 1.毒肽主要作用于肝脏;毒伞肽类能损害心、肝、肾、脑等实质脏器,尤以肝、肾为甚。 2. 毒肽类作用于肝细胞的内网质,作用快,大剂量在 1~ 2h 内即可引起死亡; 3. 毒伞肽类主要作用于肝细胞核,有可能抑制RNA 聚合酶,并能显著减少肝糖原而导致肝细胞迅速坏死,虽然作用较慢,即使在大剂量时,15h 内也不会致死,但毒性甚强,死亡率很高。 5. 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高。引起光过敏性皮炎的是叶状耳盘菌 6. 其他毒素:如吃了墨汁鬼伞同时喝酒,除了恶心、呕吐、面 红、心悸、手肿胀、四肢发麻等中毒表现外,其口内有金属味为其特征。其中含有的毒素也不清楚。

煤气中毒事故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煤气中毒事故预防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072-15 煤气中毒事故预防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进行煤气作业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确认制。 2、新建或大修后的设备,要进行强度及严密性实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3、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严密性,防止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容易泄漏部分,应设置报警装置,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带防毒面具。 4、对与煤气有关的工作岗位和操作、检修人员进行煤气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有监护人,并携带便携式煤气报警仪。带煤气作业,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呼吸器瓶使用完毕,及时充瓶备用。操作后,应立即离开,并适当休息。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应

符合如下规定: 6、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盲板要经过试验,水封阀门不能作为单独的切断装置。煤气系统中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生产中要经常保持溢流。 7、在煤气设备内清扫检修时,必须将残存煤气处理完毕,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8、做好设备润滑、防腐工作,做好对设备、煤气管线、阀门的巡检和专检工作,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及时整改,整改不了的要制定防范措施。 9、煤气区域应挂有“煤气危险区域”的标志牌,发生煤气中毒时,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进行抢救和处理。 6、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盲板要经过试验,水封阀门不能作为单独的切断装置。煤气系统中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生产中要经常保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

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课题:防溺水安全教育 学校:希望小学 班级:五(3)班 教师:蒙建东 时间:2015年5月26日 教学内容: 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溺水安全知识。我们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要知道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长大。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那我们该怎么预防呢? 二、活动设计 1、老师先向学生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学生在来校、离校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水游泳。 (3)我们是小学生,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学生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里等,未成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2、老师谈谈事例,并由学生扮演小品 本学期××学校在周末,几名学生到讲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学生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议一议: 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一年级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 时间:2018.6.19 地点: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煤气中毒的抢救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知道发生火灾后应该怎样做,平时注意怎样预防火灾。 4、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与火场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教学难点:煤气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一、导入新课: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认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 二、学习新课: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 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 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煤气。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

预防野生菌中毒资料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 毒菌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此外,吃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二、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三、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四、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五、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野生菌食物中毒防控宣传

野生菌食物中毒防控宣传 生食用菌是群众喜爱的美味佳肴,但误食有毒野生菌会发生中毒,甚至会危及食用者生命。为有效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提供以下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野生菌中毒的症状 夏秋及冬初季节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多发期,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燥、谵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二、毒菌中毒的临床类型 胃肠炎型:潜伏期为10分钟至6个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流涎等,轻则对症治疗,可逐步好转,病死率低;重则吐泻严重,腹痛剧烈,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并伴有休克、昏迷,病死率高。 溶血型:潜伏期长,一般6个小时至12个小时,病人往往先出现恶心等症状,后出现溶血性黄疸、肝部肿大等,少数病人会出现血红蛋白尿,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可很快控制病情。 神经精神型:潜伏期半个小时至6个小时,除胃肠道症状外,尚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症状,重者可有肺水肿、呼吸抑制及昏迷等,通常伴有明显的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出现幻觉、谵妄、昏迷等中枢神经损害,或发生嗜睡、精神错乱、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表现。这一类型严重者死亡率高。 肝损害型:潜伏期较长,可达15个小时至30个小时,以中毒性急性肝损害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在初期一两天会有轻度胃肠炎表现,之后有一假愈期,其间除轻微乏力外,似乎已病愈,但实际已发生肝损害,大多数病例接着出现肝、

脑、心、肾等内脏损害,其中以肝损害最为严重,迅速出现黄疸及肝功能异常,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直至昏迷,也有少数病例在肝损害表现尚不严重时即因中毒性心肌病变或中毒性脑病猝死。此型病情最为凶险,病死率甚高,经急救治疗存活者,需度过2周至3周的危险期,方可逐步康复。 三、辨别食用菌的方法 在我国,毒菌约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可能会有疙瘩、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有毒菌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此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2.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 色的往往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 3.看形状。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菌菌盖中央一般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一般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4.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菌撕断菌秆,无毒菌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浓,一般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5.闻气味。无毒菌有特殊香味,无异味。有毒菌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6.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菌,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7.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说明有毒,反 之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成黑色或褐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