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德育——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要求学生关注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教学生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课程定位:《德育——职业生涯规划》是五年一贯制大专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

力的积极态度。

三、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中以实际案例为主线,以学生讨论和自省为主导,老师协助把握正确方向。

1.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真正贯彻职业教育的要求,即“基础理论适度够用、加强实践环节、突出职业技能”。

2.本课程注重实用性,理论为实用而设,教师为实用而教,强调以案例为引导、以实训为手段,以实际技能为目标。

3.按照“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使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层次性、趣味性”的教学组织要求,开发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4.建议本课程教授的同时建立个案辅导。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对教学内容可在标准的基础上灵活掌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按适当的比例进行。

5.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认知”、“理解”、“能”、“会”等用于来表述。“认知”用于表述理论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和“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这一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了摆脱“知识中心论”,而把重点定位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只有高度明确了这一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2.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

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4.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师任职要求

针对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应有数量足够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场所。

(1)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年龄、学科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实际,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着力于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为学生加强交流、互相启发创造条件;在规划落实过程中,为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创造条件。

(3)教学方法评价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制订既实事求是、又富有激励功能的发展规划,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信心和成功者心态,有助于学生主动按照

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八、实施建议

1 教材选用

在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搜集相关图片、视频、文本资料和典型案例,制作一些优质的课件。

2教学建议

教学中不能太侧重理论,应多安排以学生为主的多边活动。

(1)教学理念

一切主题围绕学生实际展开,在课堂中努力为学生排除一些成长中烦恼。

(2)教学设计

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线,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人生、社会和个人价值。

(3)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调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职业心理分析与调试。

(4)教学手段

利用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还包括人生成长典型个案、哲学与人生问题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等社会教学资源。

3、考核评价建议

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与结业测试相结合的形式。

1、本学期达到总学时1/3学时缺课,即取消考试资格;

2、过程细则:

过程考核分四部分进行,包括: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出勤情况、课堂作业、及结业测试。

平时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15%;

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占总成绩的15%;

课堂作业,占总成绩的30%;

结业测试,占总成绩的4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