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试卷

混凝土结构试卷
混凝土结构试卷

页6 共页1 第

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要求。

【T 】7、结构设计时,对于剪扭构件,考虑剪扭相关性,主要是指混凝土承担的

扭矩(或剪力)因剪力(或扭矩)的存在而降低。

【 F 】8、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存在可有效阻止裂缝的出现。

【 F 】9、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前者正截面极

限承载力将得到大大提高;

【 F 】10、当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满足规范限值时,最有效的措施

是增加截面的高度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 T 】11、在适筋范围内,钢筋数量的增加可提高构件的正截面承载能力。【 F 】12、由于钢筋受压时容易压屈,所以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时,钢筋的抗

2。400N/MM 压强度设计值最多取【 T 】13、强度等级高的砼的延性要差于强度等级低的砼的延性。

【 F 】14、徐变和收缩的本质区别在于二者发生的时间不同。

?的确定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张拉控制应力【 T 】con15二、选择题分)

10(评阅人得分

。 A )1、以下使结构进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是( A 结构的一部分丧失稳定梁出现过大的挠度 B

梁出现裂缝C

钢筋生锈D

。C ))( A 、2、在下图中, i j点分别为、(

第一根钢筋的理论断点A

第二根钢筋的理论断点B

第二根钢筋的充分利用点C 第三根钢筋的理论断点D

页6 共页2 第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少预应力直线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

3、?。C )(损失1l.两次升温法;A .采用超张拉;B .增加台座长度;

C .采用两端张拉;D)( B 4.、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当时,表明

受拉钢筋不屈服A

B 受压钢筋不屈服

C 受拉、受压钢筋均已屈服应加大截面尺寸D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中,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5ψ与下列因素无关(D)B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A截面受拉区有效配筋率

D纵向受拉钢筋直径C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评阅人得分三、简答题:分)(40、钢筋与砼之间的粘结力由哪些部分组

成?影响粘结强度的主1 要因素是什么?(3分)机械咬合力。钢筋于砼之间的粘结力由三部分组成:1)化学胶着力,2)摩擦力,3) 3砼保护层厚度和钢筋净间距,2影响粘结强度

的因素有:1砼强度,钢筋的形式,

分)6受力状态。(554横向配筋,侧向压力,2、何谓“最小刚度原则”?试分析应用该原则的合理性。:在同号弯矩区段采用最大弯矩处的截面弯曲刚度(即最小刚度)作为该答:最小刚度原则区段的截面弯曲刚度;对不同号的弯矩区段,分别取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处的

分)截面弯曲刚度作为正负弯矩区段的截面弯曲刚度。(4

页6 共页3 第

合理性:理论上讲,按“最小刚度原则”计算会使挠度值偏大,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在

剪跨区段还存在着剪切变形,甚至出现斜裂缝,它们都会使梁的挠度增大,而这是在计算中没有

考虑到的,这两方面的影响大致可以抵消,亦即在梁的挠度计算分)(4中除了弯曲变形的影响外,还包含了剪切变形的影响。3、梁正截面破坏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作为什么计算依据?

答:a、加载到开裂阶段(弹性阶段)是截面抗裂验算的依据;(2分)

b、截面开裂到钢筋屈服(屈服阶段)是正常使用阶段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的依据;(3分)

c、钢筋屈服到构件破坏(破坏阶段)是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3分)

4、应用“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推导受弯构件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相对受

?。压区高度计算公式?1?b f y?1??E cus ?x cucb? 3分)答: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得到:(???h ycu0?x cub?x??x?(带入上式:3分)将cbb1????h y01cu??1?于是:

b f y?1??E cusζ的取值范围? 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中ζ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为何要规定5、2分)答:ζ为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即纵筋与箍筋对应的体积比和强度比的乘积。(

2分)ζ的物理意义是:表达纵筋与箍筋在数量和强度上的相对关系。(由于钢筋负担的扭矩是

由纵筋和箍筋两部分组成的,二者在数量上和强度上的配比必须在一定范围以内,才能保证构件破坏时纵筋和箍筋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利用。试验表《规范》要求设时,到达极限扭矩时纵筋与箍筋都能到达其抗拉强度。当ζ=0.5~2.0明:。为了便于配筋,设计ζ>1.7时,取ζ=1.7的条件。

当计计算中的ζ值应符合:0.6≤ζ≤1.7 分4 (1.2中通常取ζ=1~。

评阅人得分四、计算题分)35(

h b=250mm1、已知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

页6 共页4 第

的 HRB33522mm钢筋,环境×5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配有四根直径为类别为一类。计算跨度l=6000mm,净跨l=5740mm,箍筋采用HPB235级。试求:

n0当采用φ8@200双肢箍时,梁所能承受的荷载设计值g+q为多少?(20分) 【解】(1)正截面:

环境类别为一类,所以净保护层厚为25mm,则计算保护层厚度:

22?36?mma?25,s22A22?4)3.14/4?(s???0.%?2145%???1.18(2分)

min bh250?5140fA300?1520.5sy???fA有:xfbx?

sc1y?1.0?14.3?bf250(3分)故:由

c1?h?0.55??514?282.7mm?127.6mm0b x127.6?fbx(h?)?14.3?250M??127.6?(514?)

01uc所以:(3分)22?205.368KN.M

8M8?205.368u?45.g?q?64KN/?M所以:(2分)226.0l0(2)斜截面:3.14282?fA431.4tsv???%?0.0.24163?0.240??.2%???分)2(

sv min sv210fbs250?200yv A sv hf?1.25V?0.7fbh00utyv s3.14282?

4?514?0.7?1.43?250?514?1.25?210?所以:(3分)

200?196.45KN?fbh?0.25?14.3?250?514?459.4.?V196.45KN?025KN0cuc满足要求。(2分)

2V2?196.45u??68.q?45KN?g所以:(2分)l5.74n

综上可知:此梁所能承受的均布荷载设计值为:(m/64q??45.kng

页6 共页5 第

2(3φ22),2、一对称配筋矩形截面短柱,b×h=400×500mm,As=As'=1140mm ,mm?35a?a HRB335级钢筋。采用C30砼,,)(15分ss及偏心N和极限弯矩值

M求:1)大、小偏压界限破坏时的极限轴向力ubub.

e距ob kN1600mN?M?340kN? 2)在内力设计值,作用下截面是否安全? N1)、界限破坏时的轴向压力【解】ub??3N?10465?1462.90?14.3?400?.55N?bf?h?1.0分)(20ubcb1x?''')?Aa(?fbx(h)?fhN?e?s1sc0y02

465?.5506mmN24?10?465?35)?640.1140?0.55?465?(465?)??300?(3?1.0?14.?400

2610?640.24mm.65??437e310?1462.9分)3

(h500?a?e??e?35?e?437.65??mm65?222.e sii22,,i?mm65222.e?1?,∴短柱,i mm?20e?e?ee mm?20500/30?16.7mm?e?h/30,,取

a0ia a mm65.20?202e?222.65?故:分)

(3b063mmN?.2965?10?1462.910?202.65????MNe分)2(bubub0相关曲线如下图所示:-、该柱的界限破坏时的NM2)

N

(340 , 1600)(296.5 , 1462.9)(295 , 1000)oM分)(3kN1600mN??M?340kN作用下截,故:由图中可以看出在内力设计值组合面不安全。

分)2

页6 共页6 第

混凝土设计原理试题和答案解析(3套)教学提纲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1(不错) 一、单项选择题 1.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其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轴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 C 】 A. 螺旋箍筋参与混凝土受压 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箍筋横向约束了混凝土 D. 螺旋箍筋使纵向钢筋参与受压更强 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极限承载力N u有哪项提供【 B 】 A. 混凝土 B. 纵筋 C. 混凝土和纵筋 D. 混凝土、纵筋和箍筋 3.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B 】 A. 膨胀 B. 收缩 C. 不变 D. 先膨胀后收缩 4.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 u【 A 】 A. 配筋率大的,M u大 B. 配筋率小的,M u大 C. 两者M u相等 D. 两者M u接近 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求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是因为【 D 】 A. 粘结力方面得考虑 B. 耐久性方面得考虑 C. 抗火方面得考虑 D. 以上3者 6.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 A 】 A.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D.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B 】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8.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σs2的措施是【 B 】 A. 加强端部锚固 B. 超张拉 C. 采用高强钢丝 D. 升温养护混凝土 9.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使用中【 C 】 A. 不允许开裂 B. 根据粘结情况而定 C. 有时允许开裂,有时不允许开裂 D. 允许开裂 1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按下列哪项取值【 D 】 A. 比例极限 B. 强度极限 C. 弹性极限 D. 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 二、填空题 11. 所谓混凝土的线性徐变是指徐变变形与初应变成正比。 12. 钢筋经冷拉时效后,其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减小,弹性模量减小。 13. 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公式应用中,应满足下列适用条件:①ξ≤ξb;②x≥2a’,其中,第①条是为了防止梁破坏时受拉筋不屈服;第②条是为了防止压筋达不到抗压设计强度。 14. 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强度全部发挥作用的截面以外h0/2处,以保证斜截面抗弯;同时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以保证正截面抗弯。 15. 其他条件相同时,配筋率愈大,平均裂缝间距愈小,平均裂缝宽度愈小。其他条件相同时,混凝土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宽度愈大。 16. 当截面内力大且截面受限时,梁中可配受压钢筋。 17. 在一定范围内加大配箍率可提高梁的斜截面承载力。 18. 截面尺寸和材料品种确定后,在min≤≤max条件下,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的增加而增大。 19. 为避免少筋梁破坏,要求≥min。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之选择题题库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B) 受力钢筋的外皮至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 2、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与纵向受力钢筋面积A s的关系是() (C) 适筋条件下,纵向受力钢筋面积愈大,承载力愈大 3、少筋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时,破坏弯矩是() (A) 小于开裂弯矩 4、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对同样的构件,其斜截面承载力的关系为() (B) 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5、混凝土柱的延性好坏主要取决于() (B) 纵向钢筋的数量 二、选择题 1、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在截面尺寸已定的条件下,提高承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 提高钢筋的级别 2、在进行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对一般梁(h w/b≤,若V>c f c bh0,可采取的解决办法有() (B) 增大构件截面尺寸 3、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C) % 4、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随扭矩的增加而(B) 减少 5、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截面设计时要令x=b h0,这是为了() (C) 保证破坏时,远离轴向一侧的钢筋应力能达到屈服强度 二、选择题 1、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主要目的是() (B) 避免裂缝或减少裂缝(使用阶段),发挥高强材料作用 2、受扭构件中,抗扭纵筋应() (B) 在截面左右两侧放置

3、大偏心受拉构件的破坏特征与()构件类似。 (B) 大偏心受压 4、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构件截面设计时A s可按最小配筋率及构造要求配置,这是为了() (C) 节约钢材用量,因为构件破坏时A s应力s一般达不到屈服强度。 5、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纵向受拉钢筋达到屈服以后() (C) 该梁承载力略有所增大,但很快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承载力急剧下降而破坏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热轧钢筋经过冷拉后()。 A.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降低 2.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正截面受力钢筋达到屈服以后()。 D.梁承载力略有提高,但很快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承载力急剧下降而破坏3.在进行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对一般梁(h w/b≤),若 V>βc f c bh0,可采取的解决办法有()。 B.增大构件截面尺寸 4.钢筋混凝土柱子的延性好坏主要取决于()D.箍筋的数量和形式 5.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会随时间而增长,其主要原因是()。D.受压混凝土产生徐变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有三种混凝土受压状态:a 为一向受压,一向受拉,b 为单向受压,c 为双向受压,则 a、b、c 三种受力状态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C.c>b>a 2.双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受压钢筋设计强度规定不超过 400N/mm 2 ,因为()。 C.混凝土受压边缘此时已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3.其它条件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通常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B.小些4.无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这三种破坏的性质是()。 A.都属于脆性破坏

混凝土结构原理试卷A卷及答案

专业 年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试题 考试类型:闭卷 试卷类型:A 卷 考试时量: 120 分钟 1、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火、防锈 B 、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及保护 C 、混凝土与钢筋有足够的粘结力,两者线膨胀系数接近 D 、钢筋抗拉而混凝土抗压 2、属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有( ) A 、冷拉钢筋 B 、钢丝 C 、热处理钢筋 D 、钢绞线。 3、混凝土的受压破坏( ) A 、取决于骨料抗压强度 B 、取决于砂浆抗压强度 C 、是裂缝累计并贯通造成的 D 、是粗骨料和砂浆强度已耗尽造成的 4、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 A 、均提高很多 B 、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 C 、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 D 、均提高不多 5、规范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a l 为( )。 A 、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B 、随钢筋等级提高而降低; C 、随混凝土等级提高而减少,随钢筋等级提高而增大; D 、随混凝土及钢筋等级提高而减小; 6、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 )确定的。 A 、 k cu f , B 、 ck f C 、c f D 、 tk f 7、下列哪种状态属于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情况( )

A 、裂缝宽度超过规范限值 B 、挠度超过规范限值 C 、结构或者构件被视为刚体而失去平衡 D 、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8、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中关于荷载、材料强度取值说法正确的是( ) A 、荷载、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B 、荷载、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C 、荷载取设计值,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D 、荷载取标准值,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9、对长细比大于12的柱不宜采用螺旋箍筋,其原因是( ) A 、这种柱的承载力较高 B 、施工难度大 C 、抗震性能不好 D 、这种柱的强度将由于纵向弯曲而降低,螺旋箍筋作用不能发挥 10、螺旋筋柱的核心区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c f 是因为( )。 A 、螺旋筋参与受压 B 、螺旋筋使核心区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筋约束了核心区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 、螺旋筋使核心区混凝土中不出现内裂缝 11、在钢筋混凝土双筋梁、大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要求受压区高 度' 2s x a ≥是为了( ) A 、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达到其抗压强度设计值 B 、防止受压钢筋压屈 C 、避免保护层剥落 D 、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达到其极限抗压强度 12、( )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A 、Ⅰa 状态; B 、Ⅱa 状态; C 、Ⅲa 状态; D 、第Ⅱ阶段 13、下列哪个条件不能用来判断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 ) A 、b ξξ≤; B 、0h x b ξ≤; C .' 2s a x ≤; D 、max ρρ≤ 1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T 形截面划分为两类截面的依据是( ) A 、计算公式建立的基本原理不同 B 、受拉区与受压区截面形状不同 C 、破坏形态不同 D 、混凝土受压区的形状不同 15、梁内出现斜裂缝的原因是( ) A 、没有配置弯起钢筋 B 、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C 、箍筋配置不足 D 、纵筋配置不足 16、对于无腹筋梁,当3>λ时,常发生什么破坏( ) A 、斜压破坏 B 、剪压破坏 C 、斜拉破坏 D 、弯曲破坏。 17、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时,若00.25c c V f bh β>,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箍筋直径或减小箍筋间距 B 、提高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C 、增大构件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 、加配弯起钢筋 18、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是依据( )破坏形态建立的。 A 、斜压破坏; B 、剪压破坏; C 、斜拉破坏; D 、弯曲破坏。 19、R M 图必须包住M 图,才能保证梁的( ) A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B 、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C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D 、正、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非常好)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重点(总结很好) 第 1 章绪论 1.钢筋与混凝土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1)钢筋与混凝土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1、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材料利用合理2 )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5)刚度大、阻尼大6)易于就地取材 2、混凝土的主要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 )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施工周期较长5 )修复、加固、补强较困难 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 作用的分类:按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结构的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目标可靠度指标与结构的安全等级和破坏形式有关。 荷载的标准值小于荷载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大于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第2章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一、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k):用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标准试件,在温度为(20±3)℃,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加压到破坏,所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f cu,k为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 1.强度轴心抗压强度(f c):由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标准试件经标准养护后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f ck=0.67 f cu,k) 轴心抗拉强度(f t):相当于f cu,k的1/8~1/17, f cu,k越大,这个比值越低。 复合应力下的强度:三向受压时,可以使轴心抗压强度与轴心受压变形能力都得到提高。 双向受力时,(双向受压:一向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双向受拉: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单向受拉的基本一样; 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降低) 受力变形:(弹性模量:通过曲线上的原点O引切线,此切线的斜率即为弹性模量。反映材料抵2.变形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体积变形(温度和干湿变化引起的):收缩和徐变等。 混凝土单轴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数学模型 1、美国E.Hognestad建议的模型 2、德国Rusch建议的模型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剪变模量 弹性模量 变形模量 切线模量 3、(1)徐变:混凝土的应力不变,应变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 混凝土产生徐变的原因: 1、填充在结晶体间尚未水化的凝胶体具有粘性流动性质 2、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在载荷长期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增加的结果 线性徐变:当应力较小时,徐变变形与应力成正比;非线性徐变:当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变形与应力不成正比,徐变比应力增长更快。影响因素:应力越大,徐变越大;初始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愈小,徐变愈大;混凝土组成成分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徐变大;骨料愈坚硬、弹性模量高,徐变小;温度愈高、湿度愈低,徐变愈大;尺寸大小,尺寸大的构件,徐变减小。养护和使用条件 对结构的影响:受弯构件的长期挠度为短期挠度的两倍或更多;长细比较大的偏心受压构件,侧向挠度增大,承载力下降;由于徐变产生预应力损失。(不利)截面应力重分布或结构内力重分布,使构件截面应力分布或结构内力分布趋于均匀。(有利) (2)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在水中体积膨胀。 影响因素:1、水泥的品种: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则混凝土的收缩量越大; 2、水泥的用量:水泥越多,收缩越大;水灰比越大,收缩也越大; 3、骨料的性质:骨料的弹性模量大,则收缩小; 4、养护条件:在结硬过程中,周围的温、湿度越大,收缩越小; 5、混凝土制作方法:混凝土越密实,收缩越小; 6、使用环境: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大时,收缩小; 7、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比值大时,收缩小。 对结构的影响:会使构件产生表面的或内部的收缩裂缝,会导致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损失等。 措施:加强养护,减少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采用弹性模量大的骨料,加强振捣等。 混凝土的疲劳是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的。(200万次及其以上) 二、钢筋 光圆钢筋:HPB235 表面形状 带肋钢筋:HRB335、HRB400、RRB400 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破坏阶段),屈服强度力学性能是主要的强度指标。 (软钢)

混凝土设计原理期末试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钢筋与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得主要原因就是 ( D ) A、防火,防锈 B、混凝土对钢筋得包裹及保护 C、钢筋抗拉而混凝土抗压 D、混凝土与钢筋有足够得粘结力,二者膨胀系数接 近 2、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 A ) A、通常就是带裂缝工作得 B、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贯通全 截面 C、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钢筋与混凝土得粘结力丧尽 D、通常就是无裂缝 得 3.《规范》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所用试块得边长就是 ( A ) A、150mm B、200mm C、100mm D、250mm 4.钢材得含碳量越低则 ( B ) A.强度越高,塑性越好B、屈服台阶越长,伸长率越大,塑性越好 C、强度越低,塑性越差 D、屈服台阶越短,伸长率越小,塑性越差 5.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引入稳定系数就是来考虑 ( D ) A.材料不同性能得影响 B、荷载长期作用得影响 C、两端约束情况得影响 D、长柱纵向挠曲得影响 二.填空 1.混凝土立方体十块得尺寸越大,其强度越小。 2.混凝土抗拉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得提高而增大。 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材料强度取设计值。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材料强度一般取标准值。 5.轴心受压构件得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小。 6.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设计中少筋破坏而,就是为了避免增大。 7.大偏心受压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得增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随之增大。 8.大偏心受压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得减小,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随之减小。 9.小偏心受压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得增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随之减小。 10.小偏心受压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得减小,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随之增大。 11.某工地一批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实测抗压强度平均值为,标准差为,则这一 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2、5-1、645 0、65=31、43 。 12.混凝土水灰比越大或水泥用量越多,则徐变与收缩值越大 。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当某剪力墙连梁刚度较小,墙肢刚度较大时(相当于α<10的情况),说明该剪力墙为( C ) A.整体墙 B.小开口剪力墙 C.联肢墙 D.壁式框架 2.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设防烈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B.结构抗侧移刚度越小,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C.相邻结构单元中较低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D.相邻结构单元中较高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3.有4个单质点弹性体系,其质量与刚度分别为=120t,K=6×kN/m; =180t,=9kN/m.=240t,=12kN/m;=300t, K=15×kN/m 若它们的自振周期分别为、、、,则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是( D ) A. <<< B. >>> C. == D. === 4.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震害是( B ) 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震级小的近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5.已知某剪力墙墙肢为大偏压构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N的降低 (注N<0.2)( B )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 B.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 C.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 D.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 6.为满足地震区高层住宅在底部形成大空间作为公共建筑的需要( A ) A.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部分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B.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全部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C.在需要形成底部大空间的区域,必须从底层至顶层都设计成框架 D.必须在底部设置附加裙房,在附加裙房内形成大空间 7.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 A ) A.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B.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C.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D.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8.高度39m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壁结构,其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应当选择 ( B ) A.底部剪力法 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时程分析法 D.底部剪力法,时程分析法作补充计算 9.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 D ) A.结构承受荷载大小 B.结构高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 打“×”)(每题1分,共10分) [× ]1、对钢筋冷拉可提高其抗拉强度和延性。 [√ ]2、对于任何承载的结构或构件,都需要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 ]3、荷载分项系数与荷载标准值的乘积,称为荷载设计值。 [√ ]4、同样尺寸和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梁,适筋梁的极限承载力不是最高的。 [× ]5、对所有偏心受压构件必须考虑全截面受压时离轴力较远一侧钢筋受压屈服的可能性。 [√ ]6、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通过计算加以控制,斜截面的抗弯承载力一般不用计算而是通过构造措施加以控制。 [√ ]7、动力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有所增大。 [× ]8、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越大,表明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参与工作的程度越高。 [× ]9、I 形截面各部分所受到的扭矩按其截面面积进行分配。 [× ]1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要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要好。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2分) 1、钢筋混凝土短柱在不变的轴压力长期作用下,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使得( B ) A.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减小 B. 混凝土应力减小钢筋应力增大 C. 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增大 D. 混凝土应力减小钢筋应力减小 2、复合受力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次序为( B ) A. Fc1 < Fc2 < Fc3; B. Fc2 < Fc1 < Fc3 ; C. Fc2 < Fc1 = Fc3; D.Fc1 = Fc2 < Fc3; 3、在二a 环境类别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钢筋混凝土梁的保护层最小厚度是( D ) A. 15mm B. 20 mm C. 25 mm D. 30 mm 4、仅配筋不同的梁(1、少筋;2、适筋;3、超筋)的相对受压区高度系数ξ( A ) A. ξ3>ξ2>ξ1 B. ξ3=ξ2>ξ1 C. ξ2>ξ3>ξ1 D. ξ3>ξ2=ξ1 5、双筋矩形截面应满足s a 2x '≥的条件,其目的是( B ) A. 防止超筋破坏 B. 保证受压钢筋屈服 C. 防止少筋破坏 D. 保证受拉钢筋屈服 6、适筋梁的受弯破坏是( B ) A 受拉钢筋屈服以前混凝土压碎引起的破坏

专升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试题分类]:专升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_18017450 [题型]:单选 [分数]:2 1.某批混凝土经抽样,强度等级确定为C35,这意味着该批混凝土()。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平均值达到35N/mm2 B.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达到35N/mm2的保证率为5%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35N/mm2的保证率为95% D.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达到35N/mm2的保证率为95% 答案:C 2.对于无明显屈服台阶的钢筋,其强度设计值是按()大致确定的。 A.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B.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C.材料强度标准值/(0.85×材料分项系数) D. 0.85×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答案:D 3.下列属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是()。 A.余热处理钢筋 B.热轧带肋钢筋 C.热轧光面钢筋 D.预应力螺纹钢筋 答案:D 4.下列情况属于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是()。 A.连续梁中间支座产生塑性铰 B.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 C.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 D.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合于继续承载 答案:B 5.当在一定范围内降低钢材的含碳量时,则其()。 A.强度降低,塑性增加 B.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C.强度增加,塑性降低 D.强度增加,塑性增加 答案:A 6.下列情况属于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是()。 A.构件失去稳定 B.结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C.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D.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答案:C 7.下列关于构件的极限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 B.当构件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构件还可以继续承载,只是变形过大 C.对构件变形、裂缝的计算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验算 D.当构件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就不能继续承载了 答案:A 8.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当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时,板中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为()。 A. 20mm B. 21mm C. 25mm D. 35mm 答案:B 9.下列()项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A.耐久性好 B.抗裂性好 C.现浇结构整体性好 D.耐火性好 答案:B 10.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当环境类别为二a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时,梁中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为()。 A. 20mm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

1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A 25年 B 50年 C 60年 D 100年 2 关于结构重要性系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对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构件,其值不应小于1.1 B 对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构件,其值不应小于 1.0 C 对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的结构构件,其值不应小于0.9 D 在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 3 结构的可靠指标() A 随结构失效概率的增大而增大 B 随结构失效概率的增大而减小 C 与结构失效概率呈正态分布关系 D 与结构失效概率无关 4 下列关于荷载分项系数的叙述( )不正确。 A γG为恒载分项系数 B γQ用于计算活载效应的设计值 C γG不分场合均取1.2 D γQ取1.4;对于楼面结构,当活载标准值不小于4kN/m2时取1.3 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采用() A 荷载标准值及材料强度设计值 B 荷载设计值及材料强度设计值 C 荷载标准值及材料强度标准值 D 荷载设计值及材料强度标准值 6 荷载组合值ψc Q K() A 只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 B 只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长期效应组合 C 只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短期效应组合 D 既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短期效应组合 7 关于结构的功能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B 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C 具有卓越的节能、环保性能 D 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 8 下述状态中,不属于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是() A 结构倾覆 B 结构失稳 C 结构出现裂缝 D 结构变为机动体系 9 不属于荷载效应范畴的是() A 弯矩 B 挠度 C 强度 D 裂缝宽度 10下列关于荷载代表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荷载的主要代表值有标准值、组合值和准永久值B恒荷载只有标准值 C荷载组合值不大于其标准值D荷载准永久值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短期效应组合 11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由屋架(或屋面梁)、柱和基础组成,()接A柱与屋架、基础铰接B柱与屋架、基础刚接C柱与屋架刚接、与基础铰接D柱与屋架铰接、与基础刚 12 单层厂房中,用来承托围护墙的重量并将其传至柱基础顶面的构件是() A 圈梁B连系梁C过梁D基础梁 13 单层工业厂房抗风柱上端与屋架的连接,应做到( ) A 水平方向、竖向均可靠连接B水平方向可靠连接、竖向脱开 C 水平方向、竖向均脱开D水平方向脱开、竖向可靠连接 14 单层厂房计算中,对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的取值是按( ) A两者之和B两者的平均值C两者的较小值D两者中的较大值 15关于变形缝,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伸缩缝应从基础顶面以上将缝两侧结构构件完全分开B沉降缝应从基础底面以上将缝两侧结构构件完全分开C伸缩缝可兼作沉降缝D地震区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16 在进行单层厂房柱控制截面内力组合时,每次组合都必须包括() A 屋面活荷载B恒荷载 C 风荷载D吊车荷载 17下述单层单跨厂房中,整体空间作用较大的是()D无檩屋盖,两端有山墙 A无檩屋盖,两端无山墙B有檩屋盖,两端有山墙C有檩屋盖,两端无山墙 18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的高度是根据()D基础底板抗弯承载力计算确定 A抗冲切承载力计算确定B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C基础尺寸的构造要求,再通过抗冲切承载力验算确定 19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作用在() A 吊车梁轨道顶面 B 吊车梁顶面 C 吊车梁轨道中部 D 吊车梁中部 20 单层厂房排架考虑整体空间作用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A及答案

试卷A 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分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准永久组合: 准永久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3.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4.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指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5.荷载效应: 荷载效应:由荷载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二.简答题(本大题分6小题,共50分) 1、钢筋与混凝土粘结作用有哪些,并简述之?(9分)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作用力(胶结力)。这种吸附作用力来自浇注时水泥浆体对钢筋表面氧化层的渗透以及水化过程中水泥晶体的生长和硬化。这种吸附作用力一般很小,仅在受力阶段的局部无滑移区域起作用。当接触面发生相对滑移时,该力即消失。 (3分)(2)混凝土收缩握裹钢筋而产生摩阻力。摩阻力是由于混凝土凝固时收缩,对钢筋产生垂直于摩擦面的压应力。这种压应力越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阻力就越大。(3分)(3)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力(咬合力)。对于光圆钢筋,这种咬合力来自表面的粗糙不平。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机械咬合作用,改变了钢筋与混凝土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显著提高了粘结强度。对于变形钢筋,咬合力是由于变形钢筋肋间嵌入混凝土而产生的。虽然也存在胶结力和摩擦力,但变形钢筋的粘结主要来自钢筋表面凸出的肋与混凝土的机械咬合作用。(3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形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1、2、3、4参考答案 作业1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3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 )。 A.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有利于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 B.取材较方便、承载力高、耐久性佳、整体性强 C.施工需要大量模板、工序复杂、周期较长、受季节气候影响大 D.耐火性优、可模性好、节约钢材、抗裂性差 2.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依据( D )确定。 A.圆柱体抗压强度标准 B.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C.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混凝土的弹性系数反映了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定义(A)为弹性系数。 A.弹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 B.塑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 C.弹性应变与塑性应变的比值 D.塑性应变与弹应变的比值 4.混凝土的变形模量等于(D )。 A.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 B.应力应变曲线原点切线的曲率 C.应力应变曲线切线的斜率 D.弹性系数与弹性模量之乘积 5.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对无明显流幅的钢筋,在构件承载力设计时,取极限抗拉强度的( C )作为条件屈服点。 A.75% B.80% C.85% D.70%

6.结构的功能要求不包括( D ) A 安全性 B 适用性 C 耐久性 D 经济性 7.结构上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下列不属于间接作用的是( B )。 A 地震 B 风荷载 C 地基不均匀沉降 D 温度变化 8.(A )是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中对各类荷载规定的设计取值。 A 荷载标准值 B 组合值 C 频遇值 D 准永久值 二、判断题 1.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结构是指素混凝土结构,而不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 2.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并根据需要配置钢筋、预应力筋、型钢等,组成承力构件的结构。(√) 3.我国《混凝土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 4.钢筋的伸长率越小,表明钢筋的塑性和变形能力越好。(×) 5.钢筋的疲劳破坏不属于脆性破坏。(×) 6.粘结和锚固是钢筋和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工作的基础。(√) 7.只存在结构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正常使用不存在极限状态。(×)

混凝土设计原理考试试题

线订装封密 号学 线 订装封密 级 西南交通大学 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教学班用) 课程代码0171033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合 理的并标记“ ”。共27分,每小题1分) 1、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其( 证率为()。 A.立方体、95% C.棱柱体、95% )试块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其保 B.立方体、85% D.棱柱体、85% 2、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计算中取用的荷载(当其效应 对结构不利时)设计值Q 与其相应的标准值Q k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f 与其相应的标准值f k 之间的关系为( )。 f f k B. Q Q k , f f f f k D. Q Q k , f f A. Q Q k , C. Q Q k , k k 3、设计和施工正常的轴心受压构件在长期压力作用下, ( ) A. 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会急剧变小 B. 混凝土压应力随时间增长而变大,钢筋压应力变小 C. 混凝土压应力随时间增长而变小,钢筋压应力变大

D. 无论如何卸载钢筋一定出现拉应力、混凝土则一定出现压应 力 4、双筋矩形截面抗弯强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x 2a s ,其作用是( ) A. 保留过大的受压区高度不致使混凝土过早压坏 B. 保证受拉钢筋的应力在截面破坏时能达到屈服 C. 保证受压钢筋的应力在截面破坏时能达到抗压强度设计值 D. 使总的钢筋用量为最小 5、配筋率很高的钢筋混凝土梁,提高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最有效方 法是( 7、()的一定属于钢筋混凝土 T 形截面受弯构件 A. 截面形状是T 形或倒L 形 B. 截面形状是T 形或L 形 C. 截面形状是T 形或L 形且翼缘位于受压区 D. 截面形状是T 形或L 形且翼缘位于受拉区 & ()不是混凝土保护层的主要作用。 A. 防火 B.防锈 C.增加粘结力 D.便于装修 9、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是针对( )的。 A.少筋梁 B.适筋梁 C.超筋梁 D.上述A.、B 和C 全是 10、 梁柱中受力纵筋的保护层厚度是 指( )。 A. 箍筋外表面至梁柱最近表面的垂直距离 B. 纵筋外表面至梁柱最近表面的垂直距离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增大截面高度 B. 提高钢筋强度等级 D.增大截面宽度 6、在进行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时,验算 V 0.25 c f c bh o 的目的是( )。 A. 防止发生斜压破坏 C. 防止截面尺寸过大 B. 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D. 防止发生锚固破坏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卷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分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序号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内应配置 _________ 或___________(钢筋)。 2. 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分布;短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分布。 3. 在进行单层工业厂房排架结构内力计算时,假定排架柱上端与屋架 ,下端在基础顶面处为 。 4. 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时,除底层柱外,其余层柱线刚度乘以 ,相应传递系数为 。 5. 框架结构D 值法中柱的侧移刚度D= ,是考虑 而对柱侧移刚度的修正系数。 二、 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多跨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为求得某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 A.该跨,然后隔跨布置; B.该跨及相邻跨; C.所有跨; D.该跨左右相邻各跨,然后隔跨布置。 2.一般板不作抗剪计算,主要因为( ) A 板内不便配箍筋; B 板的宽度远大于高度; C 板一般承受均布荷载; D 一般板的受剪承载力大于受弯承载力; ---------------------------- ----------------------------装 - ------------------------------- ------------- 订 -------- ------------------------ --------------线 ---------------------------------------------------------------------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和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 课程代码:024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当某剪力墙连梁刚度较小,墙肢刚度较大时(相当于α<10的情况),说明该剪力墙为() A.整体墙 B.小开口剪力墙 C.联肢墙 D.壁式框架 2.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设防烈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B.结构抗侧移刚度越小,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C.相邻结构单元中较低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D.相邻结构单元中较高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120t,K=6 3.有4个单质点弹性体系,其质量与刚度分别为 × kN/m; =180t,=9kN/m.=240t,=12 =300t, K=15×kN/m若它们的自振周期分别为、 kN/m; 、、,则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是() A. <<< B. >>> C. == D. === 4.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震害是() 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震级小的近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5.已知某剪力墙墙肢为大偏压构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 着轴向压力N的降低(注N<0.2)()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 B.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 C.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 D.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 6.为满足地震区高层住宅在底部形成大空间作为公共建筑的需要()

专升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试题分类 ]: 专升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_18017450 [ 题型 ]: 单选 [ 分数 ]:2 1. 某批混凝土经抽样,强度等级确定为 C35 ,这意味着该批混凝土( ) 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平均值达到 35N/mm2 B. 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达到 35N/mm2的保证率为 5% 答案:C 2. 对于无明显屈服台阶的钢筋, 其强度设计值是按( )大致确定的 A. 材料强度标准值x 材料分项系数 B. 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C. 材料强度标准值/( 0.85材料分项系数) D. 0.85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答案:D 3. 下列属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是( ) A. 余热处理钢筋 B .热轧带肋钢筋 C.热轧光面钢筋 D .预应力螺纹钢筋 答案:D 4. 下列情况属于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是( )。 A. 连续梁中间支座产生塑性铰 B .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 C.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 D .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合于继续承载 答案:B 5. 当在一定范围内降低钢材的含碳量时,则其( ) C.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达 到 D. 35N/mm2 的保证率为 95% 35N/mm2 的保证率为 95%

B .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D.强度增加,塑性增加 答案:A 6.下列情况属于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是()。 A.构件失去稳定 B.结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C.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D.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答案:C 7.下列关于构件的极限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 B.当构件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构件还可以继续承载,只是变形过大 C.对构件变形、裂缝的计算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验算 D .当构件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就不能继续承载了 答案:A 8.设计使用年限为100 年的混凝土结构,当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为()。 A.20mm B.21mm C.25mm D . 35mm 答案:B 9.下列()项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A.耐久性好 B.抗裂性好 C.现浇结构整体性好 D.耐火性好 答案:B 10.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当环境类别为二a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为()。 A. 20mm C40 时,板中最C25 时,梁中

混凝土设计原理考试试题

2013混凝土设计原理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有利于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 2.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依据( D.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3.混凝土的弹性系数反映了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定义( A.弹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为弹性系数。 4.混凝土的变形模量等于(弹性系数与弹性模量之乘积)。 5.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对无明显流幅的钢筋,在构件承载力设计时,取极限抗拉强度的( C.85% )作为条件屈服点。 6.结构的功能要求不包括(经济性) 7.结构上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下列不属于间接作用的是(B.风荷载) 8.( A.荷载标准值)是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中对各类荷载规定的设计取值。 9.受弯构件抗裂度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 A.第I阶段末)的截面受力状态。 10.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 D.混凝土弯曲时的极限拉应变)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 11.有明显流幅的热轧钢筋,其屈服强度是以(D.屈服下限)为依据的。 12.受弯构件正截面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C.第III阶段末)的截面受力状态。 13.梁的破坏形式为受拉钢筋的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则这种梁称为(平衡配筋梁)。 14.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第二个适用条件 15.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 D.剪压破坏)为依据的。的物理意义是(C.保证受压钢筋屈服)。

本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试卷代号:1257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 2015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目中的括号内) 1.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国产预应力钢筋不宜采用( )。 A.预应力钢丝 B.预应力钢绞线 C.预应力螺纹钢筋 D.普通热轧钢筋 2.下列哪种状态不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 A.构件丧失稳定 B.因过大的变形和侧移而导致非结构构件受力破坏 C. 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D.过大的振动使人感到不舒适 3.安全等级为二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构件,其重要性系数yo不应小 于( )。 A.1.1 B.1.0 C.0.9 D. 1.2 4. 当少筋梁的受拉钢筋刚屈服时,梁正截面的承载能力( )。 A.达到最大值 B.超过最大值 C. 离最大值还有较大一段距离 D. 仍会增长

5.在下列关于混凝土收缩的概念中,正确的是( )。 A.配置钢筋限制收缩裂缝宽度,但不能使收缩裂缝不出现 B.为减小收缩应力,应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为减小收缩应力,应多配分布钢筋 D.设变形缝,可防止混凝土收缩 6.按第一类T形截面梁进行设计时,其判别式应为( )。 7.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中,不考虑受拉混凝土作用,这是因为( )。 A. 中和轴以下混凝土全部开裂 B.混凝土抗拉强度低 C. 中和轴附近部分受拉混凝土范围小且产生的力矩很小 D. 混凝土退出工作 8.梁斜截面破坏有多种形态,且均属脆性破坏,相比之下,脆性较大的破坏形态是( )。 A.压弯破坏 B.剪压破坏 C. 斜拉破坏 D.剪弯破坏 9.无腹筋简支梁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力( )。 A.纵筋的销栓力 B.混凝土骨料的啮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