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管理药学专家共识

癌症疼痛管理药学专家共识

癌症疼痛是许多癌症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更好地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来自世界各地的药学专家共同制定了癌症疼痛管理药学专家共识。

疼痛管理是指在患者发生疼痛时,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手段来缓解疼痛的过程。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疼痛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癌症疼痛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疼痛评估不准确、止痛药物使用不当等。因此,药学专家们认为,制定癌症疼痛管理药学专家共识对于提高疼痛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不同类型的癌症疼痛,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对于轻度疼痛,可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对于中度疼痛,可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对于重度疼痛,可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和羟考酮。

选择止痛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疼痛程度、身体状况、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在用药过程中,应遵循“按时给药、按需给药、剂量个体化”的原则。同时,要密切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是缓解癌症疼痛的有效手段。这些方法包括心理疗法、物理治疗、针灸等。药学专家建议,在使用非药物治疗时,应充分征求患者的意见,并确保治疗方法与患者的个人情况相符合。

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这是制定止痛方案的基础。只有通过准确的评估,才能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止痛治疗。

密切患者反应:在使用止痛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密切患者的反应,包括疼痛缓解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根据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使用药物:在选择和使用止痛药物时,要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既要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又要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因联合用药而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

提供全面的支持:除了缓解疼痛外,还要患者的心理、社会和身体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疼痛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心。

癌症疼痛管理药学专家共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疼痛

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运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手段,可以

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疼痛管理将会有更加完善的治疗策略和更加有效的药物问世,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福祉。

女性慢性盆腔疼痛(CPP)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为盆腔区域长期反复疼痛,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提高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管理水平,本文总结了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参考。

在专家共识中,我们首先强调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管理的重要性。由于CPP可能由多种病因引起,如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等,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CPP患者的心理状况也不容忽视,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可能加重疼痛,影响生活质量。

针对CPP的临床管理,我们提出以下关键建议:

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的疼痛特征、伴随症状以及既往治疗情况,以便明确诊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个人意愿,制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

合理使用药物:根据病因选择适当的药物,如抗炎药、止痛药、抗抑郁药等,并严格遵守药物使用规范,避免滥用。

积极开展心理干预:CPP患者往往存在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干预至关重要。医生应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协助治疗。

重视CPP的病因多样性:CPP可能涉及多种疾病,应避免仅针对疼痛本身进行治疗,而忽视病因治疗。

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CPP患者,应尽可能明确其病因,避免误诊和漏诊。

避免治疗过度:CPP治疗需掌握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治疗导致不必要的痛苦和副作用。

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临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医生应充分了解CPP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也需注意避免诊断和治疗中的问题,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术后疼痛是许多患者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成人患者。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焦虑、抑郁和慢性疼痛等。为了更好地解决成人手术后疼痛问题,专家们达

成了一致共识,以期提高疼痛处理的效果。

专家们深入分析了成人手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包括手术创伤、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等。针对这些原因,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方法,如口服药物、注射止痛剂、物理治疗等。然而,疼痛处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患者对止痛药物的成瘾性、不良反应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挑战,专家们达成了以下一致共识:

提倡多模式联合镇痛:采用多种止痛方法联合应用,以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

注重患者教育和心理辅导: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教育和心理辅导,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优化疼痛评估体系:完善疼痛评估体系,确保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止痛方案。

提倡个体化止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止痛方案,以增加止痛效果。

针对专家共识中提出的解决方案,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合理使用止痛药物: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止痛药物,避免擅自增

加剂量和延长使用时间。

运用多种止痛方法:结合物理治疗、按摩、音乐疗法等多种方法,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技巧:学会自我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以减轻疼痛和焦虑。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疼痛持续不减或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并寻求专业帮助。

专家共识为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我们希望通过加强患者教育、优化疼痛评估体系、个体化止痛等多方面措施,提高疼痛处理的效果和质量。我们也要呼吁广大患者积极参与到疼痛处理的工作中来,及时反馈疼痛状况,与医护人员积极沟通,共同促进疼痛缓解和康复。

结直肠癌: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

结直肠癌: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 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近些年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 结直肠癌的治疗多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MDT)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诊疗模式,即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侵及范围和发展趋向,应用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手段都离不开药品,尤其对中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药物治疗更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规范肿瘤的药物治疗,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由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药事质控专家委员会牵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师会肿瘤药师分会共同组织全国的药学专家,制定了《结直肠癌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

该共识首次提出运用“六步法”进行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即合法性审核——患者评估审核——方案审核——器官功能及实验室指标审核——预处理审核——非常规处方复核。“合法性审核”及“非常规处方复核”在共识中不做具体说明,“合法性审核”应根据国家《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的第十三、十四条进行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非常规处方复核”建议提请上级药师或MDT团队进行再次审核。非常规处方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①患者特殊:属于抗肿瘤药物禁忌使用人群的患者; ②治疗方案特殊:非指南共识推荐方案;非备案的药品超说明书使用(包括剂量、浓度、给药途径、给药顺序、适应证等)。 结直肠癌抗肿瘤药物审核细则 1. 细胞毒化疗药物的处方审核细则 化疗方案(1):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化疗方案(2):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 化疗方案(3):卡培他滨 化疗方案(4):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 化疗方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

临床药师参与1例难治性晚期癌痛患者的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参与 1 例难治性晚期癌痛患 者的药学监护 疼痛已成为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而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可达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1]。药师作为临床治疗团队的一员,在癌痛治疗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协助医师进行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保证及时有效的控制疼痛;减少滥用,及时发现处理不良反应;对服药患者进行随访,保证药物能长期有效的控制疼痛。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晚期难治性癌痛患者的药学监护和服务进行分析和讨论,为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的药学监护和服务提供参考。 1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50岁,因“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年余,颈部淋巴结肿大1周”入院。患者2018-11-30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腹痛,呈进行性加重,行腹部B超示:腹腔少量积液,右下腹探及大小约80*40cm低回声包块。2019-2疼痛出现加重,行全腹部CT示:右中腹可见大小约53mm*58mm*49mm的肿块,右中腹肿块及结节。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Ⅱb期aaIPI评分1分”,于2019-3-12开始以R-CHOP方案行第1-5次化疗,过程顺利。于2019-7-4开始予以R-Gemoxd+来那度胺方案行第6-7次化疗,过程顺利。患者于2020-4复查PET-CT示:淋巴瘤治疗后进展。于2020-5-6开始予以利妥昔单抗+白蛋白紫杉醇+顺铂方案行第8次化疗,过程顺利。自此次起病来,患者精神、睡眠、饮食欠佳,小便正常,大便3天未解,自诉1周下降10公斤余。既往有浅表性胃窦胃炎、肠多发性息肉、盲肠多发性憩室等病史。 2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治疗过程 2.1初始疼痛治疗方案患者入院诉右下腹部疼痛明显,近1月来明显加重,在院外自行服用多种止痛药物,疼痛控制不佳,医生先后使用了罗通定片60mg,

癌症疼痛管理药学专家共识

癌症疼痛管理药学专家共识 癌症疼痛是许多癌症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更好地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来自世界各地的药学专家共同制定了癌症疼痛管理药学专家共识。 疼痛管理是指在患者发生疼痛时,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手段来缓解疼痛的过程。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疼痛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癌症疼痛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疼痛评估不准确、止痛药物使用不当等。因此,药学专家们认为,制定癌症疼痛管理药学专家共识对于提高疼痛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不同类型的癌症疼痛,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对于轻度疼痛,可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对于中度疼痛,可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对于重度疼痛,可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和羟考酮。 选择止痛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疼痛程度、身体状况、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在用药过程中,应遵循“按时给药、按需给药、剂量个体化”的原则。同时,要密切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是缓解癌症疼痛的有效手段。这些方法包括心理疗法、物理治疗、针灸等。药学专家建议,在使用非药物治疗时,应充分征求患者的意见,并确保治疗方法与患者的个人情况相符合。 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这是制定止痛方案的基础。只有通过准确的评估,才能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止痛治疗。 密切患者反应:在使用止痛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密切患者的反应,包括疼痛缓解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根据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使用药物:在选择和使用止痛药物时,要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既要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又要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因联合用药而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 提供全面的支持:除了缓解疼痛外,还要患者的心理、社会和身体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疼痛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心。 癌症疼痛管理药学专家共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疼痛 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运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手段,可以

癌痛的药物治疗原则及药学监护

癌痛的药物治疗原则及药学监护 癌痛是许多患者在癌症治疗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患者在癌症晚期可能经历持续的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药物治疗是缓解癌痛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可通过不同机制减轻疼痛症状,并提供病人必要的舒适性与安宁。 癌痛的治疗对患者的舒适度、心理状态和康复过程至关重要。疼痛的存在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痛苦,还会导致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有效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药物治疗是缓解癌痛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合适的药物来减轻疼痛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镇痛药、非处方药和抗抑郁药等。镇痛药分为强效止痛药(如吗啡等)和较弱无成瘾性的止痛药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处方药通常用于辅助镇痛,如酮康唑等。抗抑郁药的使用可以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等。 多学科协作:药物治疗应与其他治疗手段(如放射治疗、手术等)相结合,并与医生、护士、药师等多学科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评估疗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以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药物监护:药物治疗过程中,药师起到重要的监护作用,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药物治疗在缓解癌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癌痛的药物治疗原则和药学监护是医护人员

必备的知识。通过个体化的治疗、多学科协作和药物监护,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癌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癌痛是许多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是癌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个体化治疗:癌痛的治疗应根据每位患者的特殊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包括疼痛程度、病因、病情进展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分级用药:根据癌痛的程度和类型,将药物分为不同的级别来进行治疗。轻度疼痛可以使用非处方药如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等,中度到重度疼痛则需要使用强效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羟考酮等。 循序渐进:癌痛的治疗应该是一个逐步迭代的过程,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反应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种类。这样可以在最小副作用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镇痛效果。 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如物理疗法、放疗、手术等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全面的癌痛缓解效果。

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治疗的专家共识2019版精品文档10页

《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治疗的专家共识》2019版 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简称MBO)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于常规手术无法解除梗阻及去除病因的晚期及终末期癌症的恶性肠梗阻,患者不仅要承受呕吐、腹痛、腹胀、无法进食等病痛的折磨,而且可能还要承受因放弃治疗,或持消极态度所致的精神痛苦。研究显示,对于不能手术解除的恶性肠梗阻,采用合理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调研发现,国内临床医师对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的认识和处理与国际治疗现状存在较大差距,临床医师迫切需要得到晚期癌症MBO治疗进展方面的知识及临床诊疗指南。 《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治疗的专家共识》主要针对无法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或手术难以获益的晚期及终末期癌症合并MBO患者的诊断与治疗问题进行讨论。MBO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处理MBO提供诊断、治疗的参考意见,提高MBO患者的生活质量。 概述 1. 恶性肠梗阻的发病情况 国外文献报道,晚期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43%。最常见并发肠梗阻的原发肿瘤为卵巢癌(5.5%~51%)、结直肠癌(10%~28%)和胃癌(30%~40%,鉴于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为消化道肿瘤的首位,胃癌并发MBO的比例可能更高)。小肠梗阻较大肠梗阻更为常见(61%和33%),>20%的患者大肠和小肠同时受累。卵巢癌并发MBO占癌性小肠梗阻的50%,占癌性大肠梗阻的37%。 2. 恶性肠梗阻的病因 明确病因对MBO的治疗有重要意义。MBO病因可分为癌性和非癌性两大类。 (1) 癌性病因:癌症播散(小肠梗阻常见)和原发肿瘤(结肠梗阻常见)造成的梗阻。恶性肿瘤导致的机械性肠梗阻可能合并炎性水肿、便秘、肿瘤及治疗所致的纤维化、恶液质或电解

癌症疼痛管理药学专家共识【论文】

癌症疼痛管理药学专家共识 一、概述 疼痛会给癌症病人造成极大的身心痛苦,是导致抑郁和死亡等不良结局的高风险因素。因此,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的治疗是癌症综合治疗中的核心环节之一。药物治疗是癌痛治疗最为重要和常用的方法,规范、有效的药物治疗能够缓解80%~90%癌症病人的疼痛症状。因此,根据癌症病人疼痛的性质、程度等情况,合理选择药物种类,个体化调整药物剂量,有助于获得最佳的镇痛效果。 癌痛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众多,组建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已成为广泛共识。药学部门在癌痛治疗药物规范使用与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工作内容涉及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中的各个环节。为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癌痛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结合我国癌痛治疗现状,特制定本共识,以期为推进癌痛规范化管理的药学服务实践提供指引。 二、癌痛药物治疗的原则及方案

(一)WHO癌痛三阶梯镇痛原则及进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应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ratingscale,NRS)评分,对于轻度疼痛(NRS≤3分)可选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如果存在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的禁忌证,也可考虑使用低剂量阿片类药物;中度疼痛(3分<NRS<7分)可使用弱阿片类药物,也可使用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并可联合应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以及辅助镇痛药物(镇静剂、抗惊厥类药物和抗抑郁类药物等);重度疼痛(NRS≥7分)首选强阿片类药,并可合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及辅助镇痛药物。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弱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在治疗癌痛的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对中度癌痛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弱阿片类药物,且弱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存在天花板效应,因此,推荐中度疼痛病人也可使用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 (二)癌痛药物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及解读 1.口服给药口服给药简单方便,为癌痛治疗的首选给药

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癌痛的药物治疗原则及药学监护参考答案 (6)

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癌痛的药物治疗原则及药学监护 参考答案 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题目是关于癌痛的药物治疗原则及药学监护的参考答案。以下是参考答案: 癌痛是由肿瘤引起的疼痛,它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癌痛的药物治疗,有以下原则: 1.个体化治疗:由于不同患者的癌痛程度、疼痛类型和耐受性不同,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 2.多重药物治疗:癌痛治疗常需要联合应用多种药物,以达到更好的疼痛缓解效果。例如,阿片类药物可用于急性和严重的癌痛,而非阿片类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Ds)和抗抑郁药等可用于慢性和轻度的癌痛。

3.根除病因治疗:治疗癌痛时,应同时进行抗癌治疗,如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等,以达到根除病因的目的。 4.注意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治疗时需要重视药物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例如,阿片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便秘、呼吸抑制等副作用,而NSDs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是药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监护和指导的过程。药学监护的参考答案如下: 1.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药师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类型、病情等因素,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进行剂量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疼痛缓解效果。 2.副作用管理和预防:药师需要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管理措施,如便秘预防和治疗措施等。

3.药物相互作用的监测和管理:药师应对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进行监测,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并提供相应的管理措施。 4.药物依从性的促进:药师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理解和依从性,以确保药物治疗的效果。 以上是关于癌痛的药物治疗原则及药学监护的参考答案,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专家共识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专家共识 肿瘤规范化诊疗和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医药领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难点。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笔者联合相关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及多轮专家研讨,对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工作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提出推荐建议,形成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指导路线和管理要点的专家共识,为医疗机构做好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专家共识 一、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共识制定依据 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性、可及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等因素,抗肿瘤药物分为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具有下述特点之一:(1)药物不良反应作用大,纳入毒性药品管理,适应证严格,禁忌证多,须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使用,如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抗肿瘤药物;(2)上市时间短、用药经验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3)价格昂贵、经济负担沉重的抗肿瘤药物。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是指除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外的其他抗肿瘤药物。依据《管理办法》中限制级抗肿瘤药物的定义以及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等维度,我们对分级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形成如下具体建议。 二、分级管理指导路线 按照如下步骤确定医疗机构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目录。 (一)整理抗肿瘤药品信息

1.首次开展分级管理的医疗机构对药品供应目录中的抗肿瘤药品进行整理,纳入分级管理的药品应为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性药物,不包括针对肿瘤患者合并症的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等相关药物。 2.按照药理作用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药物4类,以便分别讨论实施分级管理。 3.整理抗肿瘤药品信息,包括药品价格、月(年)治疗费用、医保属性、不良反应、国内首上市时间、入院时间、用量等。 4.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针对抗肿瘤中成药临床应用情况开展分级管理方法的探索。 5.已开展分级管理的医疗机构,在既往分级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分级管理路线的指导建议对新入院药品进行考量,并对抗肿瘤药品分级目录定期进行动态调整。 (二)衡量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依据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医疗机构对ADR的熟悉程度和处理能力以及ADR的处理是否具有权威指南等综合考量进行分级,具体建议如下。 1.药品说明书或随机对照试验中严重ADR(3~4级)的发生率>30%的新型抗肿瘤药品列入限制使用级。 2.药品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因A DR设置警示的新型抗肿瘤药品应列入限制使用级。 3.药品说明书或文献报道存在严重但罕见ADR的药品要充分考虑临床对ADR的早期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

乳腺癌患者的药学门诊管理专家共识

乳腺癌患者的药学门诊管理专家共识 广东省药学会于2017及2018年分别推动药学门诊与外科药学工作,2018年发布了《药学门诊试行标准》,2021年出版了学界第一本《外科药学》教材,这两项工作是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占我国所有女性癌的15%,并且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分别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和第5位。乳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乳腺癌治疗需要手术和药物治疗密切配合,使得乳腺癌治疗成 为外科药学和药学门诊工作结合的良好案例。本共识旨在以乳腺癌患者的药学门诊管理为 切入点,推动外科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目前国内外乳腺癌指南建议 1 开展乳腺癌患者药学门诊管理的意义 药学门诊(pharmacist-managed clinic)是结合医学模式转变的创新型诊疗模式,是国家 推进药学服务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为“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以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用药为中心”,促进药学服务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具体解决方案。药学门诊意义 体现在:(1)通过药学门诊的开设,为患者用药提供便利,可以提升医院在患者群体中 的口碑和形象。(2)药学门诊可以为病人提供优化用药方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和用药安全性,降低用药风险。(3)可以通过对患者用药信息的收集与药物重整,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降低药物治疗费用,引 导病人增强安全、合理用药意识。此外,肿瘤药学门诊开设,对规范肿瘤药物治疗,优 化临床合理用药,实现医生、药师、患者的联动,最终推动建立肿瘤单病种药学门诊管理 的规范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乳腺癌患者对药学门诊的认知,项目组于2020年1月开始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65份,大部分来自广东、上海的患者,年龄在30-40岁患者占19.65%,其中,40-60岁患者占49.03%;大学学历占34.16%,高中学历占28.5%,离退休 人员约占19.16%,企业人员约占21.77%。调查结果如下: (1)患者对“药师”知晓率低:仅18.58%患者了解药师岗位,48.85%患者听说过药师用 药教育服务。 (2)患者对药师有一定的认可:对于日常就诊,26.02%患者认为药师有很大帮助,39.65%患者认为有一定帮助;62.48%患者认为药师能够在诊疗过程中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责。

以护理为主导的癌痛管理质量改进项目研究

以护理为主导的癌痛管理质量改进项目 研究 摘要:癌痛是癌症患者必须面对的病痛,通过开展专项质量改善活动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针对住院患者癌痛管理质量。以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作为管理标准,成立癌痛专项质量改进小组,同时对于全院的临床科室癌痛管理规范、癌痛护理管理敏感的质量指标规范。通过有效项目管理和提高后,治疗的有效率、疼痛满意度、漏服药物的数据都有统计学上的改善。因此,通过实施癌痛质量改进项目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医院癌痛管理质量。 关键词:管理;癌痛管理;改进 1. 背景调研 疼痛,是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面临的痛苦,它体现在身体组织或者潜在的组织受到损伤,患者在感觉、情感、认知等方面多维度的通过体会,它是目前癌症患者最为难以忍受也是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特别是癌症晚期患者,疼痛感症状高达八成。护士的护理工作是否规范,与癌痛管理质量具有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提高癌痛规范化护理管理质量,我院特开展了以护理为主导的癌痛管理质量改进项目,分析癌痛质量管理改进与患者体验的关系。 1. 数据收集 制作癌痛管理调查表,进而收集数据,建立癌痛护理记录,将入院患者纳入调研对象,收集的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入院评估和疼痛满意度,护理记录和给药记录等。在项目改进前的100名患者作为参照组,项目改进后的10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随机,没有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癌痛管理项目依据 3.1建立以护理为主导的癌痛管理组织结构 在癌痛管理项目启动之前,参与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人员一般为麻醉师为主 导地位。管理项目启动后,建立以护理人员为主导地位的癌痛管理组织结构。护士,应当成为患者疼痛评估者和治疗疼痛症状的主要实施者,同时也是癌痛管理 的主要宣传者。癌症发病病因复杂,患者并发症和痛感复杂,治疗效果被影响的 因素也非常多。结合患者就诊的实际情况,建立癌痛管理质量改进专项,立足于 护理部分为主体结构的项目展开实施,同时其他部门共同参与配合,具有积极意义。 3.2医院癌痛管理专项质控标准 依据癌痛患者的护理工作,让更多的专家意识到癌痛管理的重要性,通过细 化分解癌痛质量管理的细节标准,参考疼痛护理中的数据,形成癌痛管理质量检 查表,这样可以试想对全院癌痛管理现状进行全面、专业评估,也可以为各科室 癌痛管理质量自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项目实施 4.1癌痛管理质量现状分析 癌痛质量管理专项项目组,针对未改进前的参照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 癌痛管理质量的现状呈现在医师对于疼痛管理缺乏重视,对于癌痛处置尚不规范。护理人员则因为专业知识不足,对于癌痛评估缺乏专业评判。总体来说,考核评 价机制欠缺,是目前癌痛管理质量不足的重要内因。因此,拟定癌痛管理质量项 目标准,重视癌痛管理,让医护一体化协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改进癌症患 者的癌痛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 4.2癌痛管理质量改进具体措施

临床重症与药学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1新增版)

临床重症与药学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1新增版) 临床重症与药学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1新增版)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临床重症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对药物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药学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作为指导临床重症患者用药的重要依据,自其开始发布以来,经过不断更新迭代,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21年,药学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迎来了全新的更新 版本。这个版本的发布,意味着专家们对于临床重症患者用药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又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为医生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疾病情况提供了更准确、更科学的指导。 药学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是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和专家经验,结合重症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而制定的。该共识的目的在于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有关重症患者的用药方案和监测措施的指导,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不当用药带来的风险。 在2021年新增版的共识中,专家们着重关注了以下几个 方面: 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重症患者,明确了相应的用药原则。比如对于重症感染患者,重点介绍了抗生素的选择、用药剂量和疗程的确定,同时还强调了抗生素联合治疗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对于心肺复苏、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重症患者,专家们也给出了相应的用药建议。 其次,针对临床常见的重症并发症,给出了相关的用药指南。比如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专家们建议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基础上,加用一些免疫调节剂和抗凝剂等药物,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对于重症肌无力、急性肾损伤等

并发症,也给出了相应的用药建议。 另外,针对药物的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和监测方法等方面,专家们也作出了一些重要的更新。在剂量方面,专家们充分考虑到重症患者的代谢特点和器官功能的变化,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在给药途径方面,专家们介绍了不同药物的适宜给药途径,以及口服给药、静脉给药和中心静脉营养等给药方式的优劣势。在监测方法方面,专家们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以及如何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剂量调整。 综上所述,临床重症与药学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1新增版)的发布,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共识只是作为临床决策的参考依据,临床医生在具体实践中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灵活调整。通过不断更新共识并结合实际应用,我们相信可以进一步提高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他们带来更好的临床结果 总之,临床重症与药学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的发布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该共识包含了针对临床常见的重症并发症的用药指南,以及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监测方法等方面的更新。然而,该共识只是作为临床决策的参考,临床医生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灵活调整。通过不断更新共识并结合实际应用,相信能进一步提高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他们带来更好的临床结果

最新:老年人疼痛治疗的安全性评估与药学监护专家共识建议

最新:老年人疼痛治疗的安全性评估与药学监护专家共识建议 疼痛性疾病在老年人中最为常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临床药师利用自身药学专业知识提供规范的临床药学服务,积极参与老年人疼痛药物治疗,将有助于提高疼痛药物治疗水平。关于老年人疼痛治疗的安全性评估与药学监护,《老年人疼痛治疗临床药学服务专家共识》主要提出以下推荐意见。 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人的药学监护要点 ①建议老年人使用NSAIDs 前评估肌酐清除率,适当降低药物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权衡风险获益情况下尽量避免对严重肾功能不全老年人应用NSAIDs,对于慢性肾脏疾病(CKD)5 期透析且无尿病人可应用正常剂量NSAIDs(推荐强度A 级,证据级别1a 级); ②对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病人,推荐使用几乎不产生活性代谢产物的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等),同时适当减少药物剂量(推荐强度A 级,证据级别1a 级); ③肾功能损伤时需调整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给药剂量(推荐强度B 级,证据级别2b 级)。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老年人的药学监护要点

①高血压老年人应谨慎使用NSAIDs,建议在开始NSAIDs 治疗前后密切监测血压,如需使用尽量选择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升压作用较弱的NSAIDs(推荐强度A 级,证据级别1a 级); ②缺血性心肌病、既往卒中病人应尽量避免使用NSAIDs,如确需应用NSAIDs,建议首选萘普生,其次是低剂量布洛芬(推荐强度A 级,证据级别1a级); ③长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布洛芬进行镇痛治疗。对于长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确需使用NSAIDs 镇痛治疗的老年人,建议优先选用与阿司匹林无明确相互作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或者双氯芬酸(推荐强度A级,证据级别1b 级)。 消化系统疾病老年人的药学监护要点 ①老年人使用NSAIDs 时应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或米索前列醇等胃肠保护剂来降低发生胃肠道溃疡的风险,或无禁忌证条件下使用选择性COX-2 抑制剂联合或不联合胃肠保护剂(推荐强度A 级,证据级别1a 级); ②建议老年人在长期接受阿片类药物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使用适当的缓泻药或外周阿片受体拮抗剂,以降低便秘的发生风险或减轻症状(推荐强度A 级,证据级别1a 级)。 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的药学监护要点

肺癌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解读,最新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3

肺癌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解读 最新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3 适合药学,执业药师,卫生健康 选择题(共10题,每题10分) 1.(单选题)患者诊断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使用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审核处方事项中正确的是() A.培美曲塞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患者不需要预处理; B.患者发生疼痛时谨慎给与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C.培美曲塞常用剂量500mg/m2;每周一次,28天一个周期; D.培美曲塞是高致吐化疗药物。参考答案:B 2.(单选题)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紫杉醇+顺铂/卡铂方案,审核处方事项中正确的是() A.为了降低不良反应,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前需要给与患者地塞米松 B.用药顺序为需要先输注顺铂,之后输注紫杉醇 C.卡铂(AUC≥4)时为中致吐级别,不考虑患者是否需要预防止吐方案; D.紫杉醇通常在用药之前12及6h给予地塞米松20mg口服,用药之前30~60min 肌注苯海拉明50mg,静脉注射西咪替丁300mg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以下关于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处方审核,正确的是() A.开具塞瑞替尼需进行EGFR检测

B.克唑替尼对患者QT间期没有影响 C.患者轻度抑郁,开具奥希替尼时可同时开具圣约翰草提取物 D.克唑替尼适用于ALK或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 参考答案:D 4.(单选题)使用贝伐珠单抗,以下需要关注的要点中,正确的是() A.如果患者需要手术,贝伐珠单抗停药7天是安全的 B.存在严重出血或近期曾有咯血的情形,应当禁用该药 C.当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根据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调整剂量 D.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应缓慢输注,每次输注时间都不能低于90min。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使用依托泊苷+顺铂/卡铂进行治疗时,以下关于处方审核点,正确的为() A.依托泊苷的剂量一般为80-120mg/m2,d1-3天给药 B.依托泊苷100mg可以使用生理盐水250ml溶解 C.依托泊苷是高致吐化疗方案,患者需要预防用药 D.该方案并无骨髓抑制作用,无需进行该方面的监测及处理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西他滨+铂类方案,处方审核正确的是() A.一般吉西他滨使用剂量为1000-1250mg/m2 B.吉西他滨的溶媒宜选为5%葡萄糖注射液

结直肠癌药学门诊服务规范医药专家共识(2021年)

结直肠癌药学门诊服务规范医药专家共识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国卫医发〔2020〕2号)、《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学门诊服务规范等5项规范》(国卫办医函〔2021〕520号)和《关于推动设立外科药师岗位的通知》(粤药会〔2018〕116号),进一步创新药学服务模式,促进外科药学服务与药学门诊服务一体化,广东省药学会药物治疗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老年病学委员会组织医药专家以结直肠癌肿瘤门诊为例,制订形成了本规范共识,供更多肿瘤药学门诊参考。 结直肠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 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 2020),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193.16万[1]。但是随着结直肠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结 直肠癌的生存期逐步延长,稳定期的患者人数增多[2]。结直肠癌药学门诊是指医疗机构药师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用药评估、用药咨询、用药教育、用药方案调整建议,配合 结直肠癌外科手术等一系列专业药学服务的门诊。目前多家医疗机构已经开设了肿瘤 药学门诊,但是尚未建立规范化的操作规程。 1 意义和目的 结直肠癌药学门诊是一种基于药学专业特色的多学科合作、多种形式的门诊形式,主要是为结直肠癌肿瘤稳定期的患者提供全疗程的服务[肿瘤稳定期是指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有减少但未达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或有增加但未达病变进展(progressive diesase,PD)[3]],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依从性。 结直肠癌药学门诊的主要目的包括:(1)建立结直肠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档案;(2)协助临床医师,共同为结直肠癌患者制定或调整个体化的抗肿瘤治疗方案;(3)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长期的、规范的监测及干预;(4)为结直肠患者提供随访管理和家庭药师服务,提高患者对治疗全程的满意度;(5)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依从性。

2019年版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完整版)

2019年版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完整版) 关键词 癌性爆发痛共识阿片类药物药物治疗 前言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80%肿瘤患者在其疾病诊疗过程中会出现癌性疼痛(简称癌痛)[1]。 在癌痛患者中,癌性爆发痛(breakthrough cancer pain,BTcP)的发生率可达33%~95%,BTcP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导致生存质量、治疗依从性的下降,还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支出[2],而且常常提示临床预后较差且对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抗拒[3]。 BTcP为一种难治性癌痛,主要体现在疼痛多不可预测,病理机制复杂,任何解救性药物均有滞后性。虽然去除病因对于BTcP的治疗较为重要,但由于多数患者已处于肿瘤终末期,因而对抗肿瘤治疗的应答和耐受能力均下降。 近年来,随着“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难治性疼痛示范基地”等项目的推广,国内对BTcP的关注日趋重视,但关于BTcP的诊断、评估、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等方面仍不规范。 为此,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难治性癌痛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癌痛学组牵头,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

次研讨,借鉴国外相关指南、共识,并结合国内临床实践及治疗经验,编写完成《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2019年版)》,旨在为国内BTcP的诊疗提供依据。 1、癌性爆发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1.1 癌性爆发痛的定义 1990年,Portenoy等[4]首先提出BTcP的定义,是指在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稳定基础上出现的短暂性疼痛加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BTcP的定义和特征也不尽相同[5-6]。 虽然国际上对BTcP的定义仍存争论,但普遍推荐2009年英国和爱尔兰姑息治疗协会(APM)[7]的定义,是指在背景痛控制相对稳定、镇痛药物充分应用的前提下,自发或在某些可预知或不可预知因素的诱发下突然出现的短暂疼痛加重。 1.2 癌性爆发痛的诊断标准 参照APM的诊断标准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本共识提出BTcP的诊断标准如下: 1)在过去的1周患者是否存在持续性疼痛(背景痛); 2)在过去的1周患者的背景痛是否充分控制(数字化疼痛评分≤3分);

《临床重症与药学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1新增版)》

前言 药物说明书是临床医师开立药物的主要依据。但随着循证医学的日益发展,药物临床试验周期长、药物说明书更新慢等问题使许多药物说明书中的使用适应症、用量及用法远远落于临床实际应用。超说明书用药在多个学科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风湿性疾病、儿科疾病、肿瘤性疾病等均在各专科领域中发表了多个相关超说明书用药的专家共识。重症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接受诊治过程中超说明书用药常常无法避免。目前我国关于超说明书用药的法规不健全,临床医师选择超说明书用药承担的风险大。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二十九条指出,在尚无有效或者更好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医师取得患者明确知情同意后,可以采用药品说明书中未明确但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品用法实施治疗。广东省药学会重症医学用药专家委员会在2020年发布了第一版《临床重症与药学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总结了常用且有参考价值的临床重症药物超说明书使用循证医学证据。在本次专家共识更新中,我们新增了常用的镇痛镇静药物、多黏菌素、利奈唑胺、抗凝血用枸橼酸钠溶液、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重症患者中的超说明书使用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医师应该时刻评估重症患者的获益及风险,在遵循国家、地方政府及医院有关法规前提下,参考相关专家共识的意见进行个体化治疗。需要强调的是,按照常规说明书可获得较好疗效时,应尽量避免超说明书用药。 本专家共识收录药品标准参考广东省药学会《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的收录标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美国、欧洲、日本说明书收录;2、《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收录;3、国际主流指南或共识(如NCCN)收录;4、Micromedex®有效性、推荐等级在Ⅱb级、证据等级B级或以上;5、四大医学期刊(NEJM、The Lancet、JAMA、The BMJ)或本专业SCI的I区期刊发表的RCT研究或meta分析证明适用。本共识参照Micromedex®的Thomson 分级系统标准,对收录药物从有效性等级、推荐等级及证据等级三方面进行评价(Micromedex® 的Thomson 分级系统详见附录一)。由于重症患者的特殊性,部分证据等级为C级的用法经专家讨论后亦采用。 镇痛镇静药 瑞芬太尼 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Remifentanil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化学名3-[4-(甲氧羰基)-4 -[(1-氧丙基)-苯胺基]-1-哌啶]-丙酸甲酯单盐酸盐,瑞芬太尼及其代谢产物主

40 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

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 (2020) 马亚群王庚(共同执笔人)王秀丽冯泽国米卫东(负责人)李军陈绍辉张兰张孟元拉巴次仁罗艳郭向阳(负责人)郭永清徐懋(共同执笔人)袁红斌章放香舒海华 一、处理总则 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抗栓治疗)患者拟实施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衡量患者基础疾病是否必须行抗栓治疗:如果不继续使用该类药物,引起血 栓栓塞的风险是否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由此决定继续现有治疗方案或使用桥接方案; 2.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是否增加外科手术的出血风险:如果为低出血风险手术, 可以不考虑抗栓药物引起的出血风险;如果为高出血风险手术或闭合腔隙手术(如眼底手术、颅内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应重视出血风险,以及出血引起闭合腔隙内压力增高而导致的后续问题; 3.判断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对麻醉可能产生的影响:出血可导致神经压迫、失 血性休克等一系列并发症发生风险增高,麻醉医师需根据手术类型及患者基础疾病、抗栓用药方案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4.针对特殊患者,围术期抗栓治疗方案应由心内科、血液科、药剂科、外科及 麻醉科等多学科医师共同讨论制定。 二、椎管内血肿引致神经损伤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椎管内血肿是围术期使用抗栓药物时需要着重考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严重的椎管内血肿定义为椎管内出血并引起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是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麻醉罕见但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并发症。文献报道每150 000例硬膜外麻醉及每220 000例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严重椎管内血肿的发生率均小于1。最常见的血肿出现在硬膜外腔,这可能与硬膜外静脉丛血管丰富有关。以下因素会增加椎管内血肿的发生率:接受静脉(intravenous injection, IV)或皮下(subcutaneous injection, SC)(普通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者;接受血管外科手术时静脉给予肝素者;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减少症者,椎管内麻醉前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噻氯匹定)、口服抗凝剂(苯丙香豆素)、溶栓剂(尿激酶)或葡聚糖治疗者;椎管内麻醉穿刺置管困难者;脊髓或脊柱相关结构存在异常、高龄等。上述因素可能存在相加或协同作用,多种因素并存的患者风险增加。 患者可能在硬膜外导管拔出后立即出现椎管内血肿。严重的椎管内血肿表现为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68%的患者)或肠道/膀胱功能障碍(8%的患者)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而不是严重的神经根性疼痛。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椎管内血肿患者如果神经功能障碍出现8小时内接受椎板切除及减压手术,则脊髓功能可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