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可靠性学堂】防错防呆知识大全,收藏必备!

【质量与可靠性学堂】防错防呆知识大全,收藏必备!

先谈谈错误和缺陷:

错误是预期过程的任何偏离,是人们由于疏忽、无意识等偶尔犯下的。

缺陷是错误的后果。

所有的缺陷由错误产生;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产生缺陷。

错误的几个前提条件

- 人们的错误是自然的事件,

- 所有的人都犯错误,

- 无意识的错误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机器亦然

防错法日文称POKA-YOKE,又称愚巧法、防呆法。意即在过程失误发生之前即加以防止。是一种在作业过程中采用自动作用、报警、标识、分类等手段,使作业人员不特别注意也不会失误的方法。

为什么要防错?

因为错误是造成缺陷的原因,因此可以通过消除或控制错误来预防缺陷的出现。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者不时会因疏漏或遗忘而发生作业失误,由此所致的质量缺陷所占的比例很大,如果能够用防错法防止此类失误的发生,则质量水平和作业效率必会大幅提高。

1、防错法意味着“第一次把事情做好

因为防错法采用一系列方法和或工具防止失误的发生,某结果即为第一次即将事情做好。

2、提升产品质量,减少由于检查而导致的浪费

防错法意味着“第一次即把事情做好”,直接结果就是产品质量的提高,与靠检查来保证质量相比,防错法是从预防角度出发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而检查不能防止缺陷的产生,检查发现的缺陷只能去纠正。这是一种浪费,防错法消除了这种浪费。

3、消除返工及其引起的浪费

防错法会提升产品质量,消除缺陷,这会导致返工次数的削减,由于返工所致的时间和资源浪费便得以消除。

十种最普遍的错误表现

过程中的疏忽:遗漏一个或多个过程步骤;

过程中的错误:过程的操作没有按标准工作程序实施;

装备工件的错误:对现行产品使用了不正确的工具或设备;

遗漏零部件:装配、焊接或其他过程中未有全部部件;

不适当的零部件:装配时安装了不正确的部件;

处理错误的工件:对错误的部件加工

操作错误:执行操作不正确;标准过程或规范说明的版本不正确检测/测量错误:机器调整、测试方法错误或来自供应商的部件的尺寸错误

设备维护错误:由不正确的维修或部品更换导致的缺陷

手误

这些错误会给生产带来哪些后果?

有很多错误的例子都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不管生产什么零件,这些错误可能给生产带来以下后果:

a. 漏掉某个工序

b. 作业失误

c. 工件设置失误

d. 缺件

e. 用错零件

f. 工件加工错误

g. 误操作

h. 调整失误

i. 设备参数不当

j. 工装夹具不当

如果将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对行关联,我们得到如下图。

分析了原因和后果,接下来我们该着手如何去解决了。

防错思路

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各大公司所采用的防止人为错误的主要措施是“培训与惩罚”

对操作人员进行大量的培训,管理者也一直劝诫操作人员要认真、努力、有“质量意识”,当错误发生的时候常常采取“扣工资”,“扣奖金”的形式。

但是由于人为疏忽、忘记等所造成的失误却很难完全避免。所“培训与惩罚”相结合的防错方式并不成功。

而新的防错方式(POKA-YOKE),用一套設备或方法使操作员在操作时直接可以明显发现缺陷或使操作失误后不产生缺陷。操作员在自我检查,失误也会变得明白易見。

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防错的一些常规思路,供各位朋友参考。在开始之前,我还是要强调一下防错的几个原则:

1. 尽量不要增加操作人员的负担,否则很难持续下去。

2. 成本一定要考虑,不要追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你追求的应该是实际效果(有效性)。

3. 实时反馈。

十大防错原理及应用

再到执行层面,我们有10大防错原理及其应用。

1、断根原理

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绝不发生错误

上图是一个排挡机构的塑料面板。

在面板和基座上故意设计了一个凸起和凹槽,从设计层面避免塑

料面板装反的情况。

2、保险原理

借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

以前听现场的老师傅说过,10个冲压工9个残,很多在冲压过程中手或者手指没有及时拿出来,造成伤残,上图显示了只有当两只手同时按按钮,冲压设备才能工作(压下来)。

如果再在模具下面加一个光栅保护,可以实现双保险。

3、自动原理

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或提醒某些动作的执行,避免错误发生。

如安装不到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终端,以鸣笛、闪灯、震动的形式发出提醒

4、相符原理

借用检验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错误的发生

这个例子和断根原理很类似,螺钉盖板设计成一侧卡扣,另一侧延伸;相应的本体也设计成一高一低,安装时只能有一个方向才能装上

医生手术器械的放置盒也一样(如下图),手术完确定有没有器

械落到病人体内

5、顺序原理

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编号顺序排列

以上是一种检验合格后才会打印的条形码,通过先检验后出条码的顺序,避免漏掉检验这道工序。

6、隔离原理

借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到保获某些地区,使其不能造成错误,

上图是仪表板激光弱化设备,设备会自动探测工艺实际输出状态,如果发现不合格,产品将不能取出,放置在独立的不合格品区域。

7、复制原理

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采用“复制”方式来完成

上图是挡风板的左右件,设计一样(非镜像),减少,减少零件种类,便于管理,减低错误的可能性

8、层别原理

为避免将不同的工作做错,而设法将其区分出来

高低配零件在细节上有区别,便于操作人员区分及后续装配

9、警示原理

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能以明显标识或声光等方式给出警示

这个在汽车上用得很多,当车速过高,或都安全带没系,会有报警(亮灯或者语音提醒)

10、缓和原理

用各种方法来减少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

纸板隔开改为吸塑盘包装,且层与层之间加防护垫,避免油漆磕碰。

三类检测方法

判断型检测:通过一定的标准把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判断区分。我们的LQC全检,基本上都是判断型检测。信息型检测:通过抽样方法取得检测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去判断和监控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我们的制程过程控制SPC就是这种方式。溯源型检测:溯源型检测是对过程的作业条件进行检测和确认,以保证在作业之前即满足高品质生产

所需的条件。我们做的前期的PPAP等资料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去进行的。

三类检测方法对比

1、判断型检测

判断型检测是一种事后补救方式,它不能防止缺陷的产生,只可以发现并隔离缺陷并为后续改鄯提供某些信息,相当于救火。等到火警发生才去扑救,往往损失惨重。理想的过程应该是免检的,即通过预防使过程缺陷为零,自然无须去检验,由于质量管理水平有限,目前绝大多数公司都在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判断型检测,在质量管理水平很高的公司投入在判断式检测上的资源相对要少得多,当然最终的目标是完全取消判断式检测。

2、信息型检测

信息型检测带有预防性质,虽然它在抽检时间上是与生产过程同步进行的,但通过信息型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过程是否处于统计受控状态,一旦有失控迹象,可以灵敏地在控制图上显现出来,从而可以将缺陷原因消灭在萌芽状态。信息型检测投入的成本比判断型检测少得多,效果也好很多。目前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公司均广泛采用信息型检测技术。

3、溯源型检测

溯源型检测是真正意义上的预防型检测。它通过对源头上即设计时间进行检测从而确保产品和制造过程设计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根据质量杠杠原理,在此阶段的检测收益比判断式检测高一百倍,目前很多公司已认识到溯源型检测的意义,开始探索和实施溯源型检测。

根据网络资料重新编辑整理,仅供学习交流,侵删。

防错防呆法质品质管理

防错防呆法质品质管理 1. 简介 在现代生产制造领域,质量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并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防错防呆法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的目的是通过预防错误和减少疏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防错防呆法在质品质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其基本原理、常用的工具和技术以及实施的 步骤和注意事项。 2. 防错防呆法的基本原理 防错防呆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计和改进工作 过程,预防错误的发生和疏漏的存在。它的核心 思想是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标准 化和规范化程度,从而降低产品出现问题的概率。防错防呆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标准化 标准化是防错防呆法的基础,它确保工作过程的可复制性和稳定性。标准化包括制定、实施和监督各项工作程序和作业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评估和反馈机制。通过标准化,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一致性。2.2 检验和测试 检验和测试是防错防呆法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通过设立合适的检验和测试点,及时检测产品的关键特性,

可以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3 误差防范和纠正 误差防范和纠正是防错防呆法的关键环节,它针对常见的错误和疏漏进行预防和纠正。通过识别和分析导致错误和疏漏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可以降低错误和疏漏的风险,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 防错防呆法的工具和技术 防错防呆法借助了许多工具和技术来辅助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 3.1 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是一种统计工具,用于监控和改进质量。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指导我们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常见的质量控制图包括控制图、帕累托图、散点图等。

质量管理(品质管理)防呆法十大原理及应用解析+20个品质及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清单解析

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错误的发生。一般依形状的不同、符号指示、数量指示、声音等方式来防错。 例: 开刀手术前后必须点核数量是否符合,以免有工具遗留在人体内,忘了拿出来。 5、顺序原理 避免工作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一般以编号、斜线等方式来防错。 例: 许多档案归档在资料柜内,每次拿出来看之后,再放回去时,放错了地方,可用斜线标志的方式来改善这个问题。 6、隔离原理 用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到保护某些地区,使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 隔离原理亦称保护原理。如将坏人抓入监狱、将不良品隔开等。 7、复制原理 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制”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错误。一般以拓印、口诵、复写、复诵等方式来防错。 例: 焊装焊件时会口诵:

一检(来料); 二放(零件); 三按(夹具按钮); 四打(点); 五松(夹具); 六取(零件); 七放(到零件存放区)。 8、层别原理 为避免将不同的工作做错,而设法加以区别出来。一般以线条之粗细、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意义来防错。 例: 将不良品挂上“红色”标贴,将危险区域用“黄色”画上,将人行通道刷为“绿色”。 9、警告原理 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能以声光或其他方式显示出各种“警告”的讯号,以避免错误的即将发生。 例:车子速度过高时,警告灯就亮了。 10、缓和原理 用各种方法来减少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虽然不能完全排除错误的发生,但是可发降低其损害程度。 例: 汽车安全带,骑摩托车戴安全帽。

附:防呆法的步骤。 第二章、20个品质及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清单解析 1、处理好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两者的关系有何意义? (1)有利于将全面质量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不至于当成额外的负担。 (2)有助于启发与引导职工接受质量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3)可以避免对全面质量管理生搬硬套,流于形式。 (4)有助于建立中国式质量管理体制。 2、在什么情况下,认证机构作出认证撤销的决定? (1)企业提出撤销体系认证。 (2)认证机构发出“认证暂停通知”后,企业未在规定期间

【IE知识】81个IE(工业工程)专业术语,基础掌握牢很重要!

【IE知识】81个IE(工业工程)专业术语,基础掌握牢很重 要! 展开全文 1.标准工时/标准时间 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 宽放率)=(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 宽放率) 2.工时定额 对某种作业的工时规定一个额度,即使对同一作业,由于用途不同可能有不同量值的定额,如现行定额、计划定额、目标定额等 3.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的关系 标准时间是制定工作定额的依据、工时定额是标准时间的结果4.时间研究 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5.时间研究的研究方法 时间研究是用抽样调查技术来对操作者的作业进行观测,以决定作业的时间标准 6.剔除异常值的方法 三倍标准偏差法:正常值为x /-3 内的数据,超出者为异常值 7.每一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 平均操作时间=Σ(观测时间值)/ 观测次数 8.正常时间 正常时间=Σ(单元观测时间X单元评比百分率)/ 观测次数 9.宽放时间的种类 私事宽放\疲劳宽放\周期动作宽放时间\干扰宽放时间\临时宽放时

间\政策宽放时间\程序宽放 10.宽放率 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 X100% 11.宽放时间 宽放时间=正常时间X宽放率 12.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X评比宽放时间 13.瓶颈 生产线作业工时最长的工站的标准工时称之为瓶颈\产出的速度取决于时间最长的工站 14.实测时间 作业者完成操作的实际时间 15.节拍 根据生产计划所得的一个工程所需的时间 16.平衡率 生产线各工程工作分割的均衡度,用于衡量流程中各工站节拍符合度的一个综合比值 =Σ(T1 T2 ...... Tk)/Tbottleneck*K 17.不平衡率 生产线各工程工作分割的不均衡度 不平衡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100% 18.平衡损失 平衡损失=瓶颈工站的实际时间×工站数×FG-正常时间 19.操作损失 生产中异常及不良造成的损失 操作损失=(设定产能-实际产量)?单件标准时间-额外产出工时=不良品损失计划外停线(机)工时 20.总损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