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ppt(精选)
合集下载
《荒漠化的防治0》ppt课件共59页文档

即发生土地
退化
继续发展
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 漠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 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 有较大面积分布
石质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 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 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 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
A 深干居内旱陆的,自距海然洋特远征本身就包 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B 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 C 地处山岭背风地带,受下沉气流控制
二、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干旱的气候与荒漠化
干旱
物理风化和风 平地多疏松的 大风日数多,且 力作用强盛 沙质沉积物 集中在干旱季节
基本条件
物质基础
动力因素
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 的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多发生在气候干旱、 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 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因受人为不合理灌溉 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 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红漠化
自然因素
干旱
基本条件 物质基础 动力因素
气候异常
人为因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 用不当
工程建设中 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的防治
3项内容 2个原则 1个重点 5项措施
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1-荒漠化的防治ppt

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 理的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多发生在气候干 旱、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在 我国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因受人为不合理 灌溉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 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精盐品课分件 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 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 尘暴多发区;图6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 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回答下列问题(2006年高考文综第36题)
沙尘暴活动路径
强沙尘暴多发区
塔里木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精品课件
西北地区地形
西部
地形 高大的山系和巨大内陆
盆地
东部 贺
高原
特征
地形 区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兰 辽阔坦荡
被描述为“三山夹两 盆”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 里木盆地
山 内蒙古高原
精品课件
2)自然特征 ——干旱为主
位 置 深居内陆
地
山地、高
形 原阻隔
水汽难 以到达
干旱
气候
河流
地貌
植被
生产
大陆性强、 多内流 干燥少雨、 河、河 日照强烈、 流稀少、 风力强盛 欠发育
精品课件
P20活动
2、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 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表中可 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 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 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 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 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 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 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 个草场的毁灭。
2.1 荒漠化的防治 示范课件

特点
成本高,费工大,保 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
作用
增加地表粗糙度, 削减风力;能截留 水分,有利于固沙 植物的存活
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ks5u精品课件
1、荒漠化成因的分析
“垦荒地区”处于亚欧 大陆中部偏北,虽处西 风带但远离海洋,降水 稀少。从周边的内陆湖 “里海”“咸海”的分 布特点可推断,这是一 个半荒漠向干草原的过 渡地带,是一个生态环 ks5u精品课件 前苏联垦荒区示意图 大风。
a.合理利用水资源
西
海陆 位置
东 改善灌溉技术
干旱内陆区
牧区草原
农作区
合理分配河 流水资源 少
减少水井数量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ks5u精品课件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绿 洲 地 区 缺 水 源 地 区 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生物 措施
草原畜牧业、灌溉 农业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小结
二、荒漠化成因
基本条件
1、自然原因(P16第三自然段-18):
(1)干旱为主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物质条件: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ks5u精品课件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ks5u精品课件
四、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鄂尔 多斯 毛乌素
ks5u精品课件
为什么绿洲变荒漠容易,荒漠变绿洲难呢?
当地干旱环境决定, 水分条件消失容易, 所以绿洲变荒漠容易, 荒漠变绿洲难。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 治、改造、利用荒 漠化行之有效的措 施。
成本高,费工大,保 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
作用
增加地表粗糙度, 削减风力;能截留 水分,有利于固沙 植物的存活
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ks5u精品课件
1、荒漠化成因的分析
“垦荒地区”处于亚欧 大陆中部偏北,虽处西 风带但远离海洋,降水 稀少。从周边的内陆湖 “里海”“咸海”的分 布特点可推断,这是一 个半荒漠向干草原的过 渡地带,是一个生态环 ks5u精品课件 前苏联垦荒区示意图 大风。
a.合理利用水资源
西
海陆 位置
东 改善灌溉技术
干旱内陆区
牧区草原
农作区
合理分配河 流水资源 少
减少水井数量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ks5u精品课件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绿 洲 地 区 缺 水 源 地 区 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生物 措施
草原畜牧业、灌溉 农业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小结
二、荒漠化成因
基本条件
1、自然原因(P16第三自然段-18):
(1)干旱为主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物质条件: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ks5u精品课件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ks5u精品课件
四、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鄂尔 多斯 毛乌素
ks5u精品课件
为什么绿洲变荒漠容易,荒漠变绿洲难呢?
当地干旱环境决定, 水分条件消失容易, 所以绿洲变荒漠容易, 荒漠变绿洲难。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 治、改造、利用荒 漠化行之有效的措 施。
高三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 ppt课件

11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过度樵采32过度放牧30过度农垦27水资源利用不10工程建设112能源缺乏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半干旱草原牧区干旱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漠绿洲使土壤风蚀沙化及次生盐渍化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沙区边缘本身存在荒漠化的威胁缺少防护林土壤易受风蚀肥力逐年下降经济效益差而弃耕植被恢复困难继续遭受风蚀荒漠化15自然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造成沙漠化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气候异常4植被和地表形态引发饥荒五荒漠化的危害五荒漠化的危害171
流失
矿 河道滩地
泥沙入河
2021/3/30
29
水土流失的危害
2021/3/30
3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可 以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植被?
1.生物措施(恢复植被)
…………
植退退 树耕牧 种还还 草林草
2021/3/30
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
2.气候异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雨年
降水变率大
持续干旱
抑制风沙活动
加剧荒漠化进程
小结: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 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2021/3/30
11
试分析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 人为原因?
2021/3/30
12
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
(2).人类的活动不当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改修变建坡水面平水梯流田路为线什,么降能低减水少流水速土度流,失促?进泥
流失
矿 河道滩地
泥沙入河
2021/3/30
29
水土流失的危害
2021/3/30
3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可 以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植被?
1.生物措施(恢复植被)
…………
植退退 树耕牧 种还还 草林草
2021/3/30
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
2.气候异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雨年
降水变率大
持续干旱
抑制风沙活动
加剧荒漠化进程
小结: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 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2021/3/30
11
试分析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 人为原因?
2021/3/30
12
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
(2).人类的活动不当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改修变建坡水面平水梯流田路为线什,么降能低减水少流水速土度流,失促?进泥
PPT教学课件荒漠化的防治

• [答案] D
•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原因多样, 干旱本身就包含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据此完 成4~5题。
• 4.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 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 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 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 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 东西
• 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及成因表
范围 气候
降水 植被 成因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贺兰山以西
贺兰山以东
干旱大陆性气候
半干旱大陆性 气候
年降水<200mm
年降水 >200mm
沙漠和戈壁
温带草原
自东向西水分条件的差异
• (2)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 1.人为原因
•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 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 界线,试举例。
• [解析] 本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 为背景,考查荒漠化的类型、成因与防治。 第(1)、(2)题,Q、R两地都处于西北地区,R 地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是由于受地形、水 源等因素的影响,Q地灌溉农业发达,大水漫 灌导致了土地盐渍化的产生。第(3)题,草方 格沙障既能减小风力,又能截留水分,减少 水分蒸发。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 为省区的分界线,同时它还是200毫米年等降 水量线,因而又可推断出它为干旱地区与半 干旱地区、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 线;结合初中知识,可知其还为季风区与非
• 2.荒漠化的过程
• 1.表现
• 2.成因
•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原因多样, 干旱本身就包含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据此完 成4~5题。
• 4.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 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 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 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 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 东西
• 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及成因表
范围 气候
降水 植被 成因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贺兰山以西
贺兰山以东
干旱大陆性气候
半干旱大陆性 气候
年降水<200mm
年降水 >200mm
沙漠和戈壁
温带草原
自东向西水分条件的差异
• (2)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 1.人为原因
•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 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 界线,试举例。
• [解析] 本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 为背景,考查荒漠化的类型、成因与防治。 第(1)、(2)题,Q、R两地都处于西北地区,R 地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是由于受地形、水 源等因素的影响,Q地灌溉农业发达,大水漫 灌导致了土地盐渍化的产生。第(3)题,草方 格沙障既能减小风力,又能截留水分,减少 水分蒸发。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 为省区的分界线,同时它还是200毫米年等降 水量线,因而又可推断出它为干旱地区与半 干旱地区、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 线;结合初中知识,可知其还为季风区与非
• 2.荒漠化的过程
• 1.表现
• 2.成因
2.1荒漠化的防治PPT课件

地面变干燥
2020年10月2日
6
中国干湿地区
200mm
西北地区
400mm
800mm
2020年10月2日
7
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 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2020年10月2日
8
二、为什么会有荒漠化?
( 养成分析这类问题用自然与人为双角度分析的习惯 )
一、自然因素 ——气候干旱
开垦草原20
整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 (灌溉方式、水井、河流全流域开发)
2020年10月2日
滴 灌21
塔里木河景观图
2020年10月2日
塔里木河下游干枯的河床 22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2020年10月2日
23
整治措施——生物措施(植树造林、设置沙障)
2020年10月2日
植树造林
24
设置沙障——草方格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受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降水有较大的差异
气候异常
二、人为因素 ——占90%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2020年10月2日
9
二、不同时期的荒漠化
阅读P25-26内容,了解不同时期荒 漠化及原因。
P 26“思考”题
2020年10月2日
10
三、如何防治荒漠化?
原 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四治”结合
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例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整农、牧、林之间的关系(例子) 采取措施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例子)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020年10月2日
11
东部半湿润地区的草原
2020年10月2日
6
中国干湿地区
200mm
西北地区
400mm
800mm
2020年10月2日
7
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 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2020年10月2日
8
二、为什么会有荒漠化?
( 养成分析这类问题用自然与人为双角度分析的习惯 )
一、自然因素 ——气候干旱
开垦草原20
整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 (灌溉方式、水井、河流全流域开发)
2020年10月2日
滴 灌21
塔里木河景观图
2020年10月2日
塔里木河下游干枯的河床 22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2020年10月2日
23
整治措施——生物措施(植树造林、设置沙障)
2020年10月2日
植树造林
24
设置沙障——草方格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受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降水有较大的差异
气候异常
二、人为因素 ——占90%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2020年10月2日
9
二、不同时期的荒漠化
阅读P25-26内容,了解不同时期荒 漠化及原因。
P 26“思考”题
2020年10月2日
10
三、如何防治荒漠化?
原 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四治”结合
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例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整农、牧、林之间的关系(例子) 采取措施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例子)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020年10月2日
11
东部半湿润地区的草原
《荒漠化的防止》PPT课件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ppt课件
1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 和草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不同区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不同的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西北地区
ppt课件
4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 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不是简单的荒漠 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
• 5.五项措施: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
护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
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
宜地进行综合治理。
ppt课件
50
• (1)合理利用水资源 •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 •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
特别是建国以后,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为了解决温饱 问题,人们自然考虑不上将来的生态问题,在牧区将大片 草原开垦成耕地,发展粮食生产。随着草地植被遭破坏, 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迅速荒漠化。总体来说是因人口压力 过大,管理失误而造成,并使本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
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时 期 人 为 因 素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
• 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 境的压力
• 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人 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 用和不合理利用
贫困饥荒 土地生产力下降 人口增长过快
过度开垦
荒漠化加剧
ppt课件
39
读图4.5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分析讨论: 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再到80年代,商都县的人口、 耕地和荒漠化土地的变化状况及其原因。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ppt课件
1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 和草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不同区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不同的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西北地区
ppt课件
4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 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不是简单的荒漠 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
• 5.五项措施: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
护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
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
宜地进行综合治理。
ppt课件
50
• (1)合理利用水资源 •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 •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
特别是建国以后,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为了解决温饱 问题,人们自然考虑不上将来的生态问题,在牧区将大片 草原开垦成耕地,发展粮食生产。随着草地植被遭破坏, 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迅速荒漠化。总体来说是因人口压力 过大,管理失误而造成,并使本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
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时 期 人 为 因 素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
• 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 境的压力
• 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人 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 用和不合理利用
贫困饥荒 土地生产力下降 人口增长过快
过度开垦
荒漠化加剧
ppt课件
39
读图4.5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分析讨论: 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再到80年代,商都县的人口、 耕地和荒漠化土地的变化状况及其原因。
荒漠化的防治ppt课件

5
②地理条件
西
部
东部
海陆位置 距海远
近
降水 少
以下 200mm以上
多
干旱地区 干旱和极端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沙漠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
自然景观
自然带
6
②地理条件
西
部
东部
海陆位置 距海远
近
降水 少
以下 200mm以上
多
干旱地区 干旱和极端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沙漠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
率为60%以上,经过近20年来的土地开发,
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则本区农业发展中存
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沙漠化、水土流失
41°N
B 盐碱化、水土流失
C 沙漠化、盐碱化
黄河
D 水源短缺、植被破坏 灌区 山脉 沙漠
40°N
41
3、20世纪90年代,一位环保工作者曾描述: 昔日芦花飞舞、鹅雁戏波的居延海,如今只 剩下一片白茫茫的荒滩。产生这种现象的原 因可能是
46
8、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 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 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 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 以生物措施为核心 D 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47
A 绿洲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B 河流侵蚀强烈、含沙量增大 C 酒泉地区沙尘暴频度增加 D 石质戈壁荒漠化严重
42
4、2001年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 学考察表明 A 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 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 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
缺少水源地区——设置沙障(草方格)
36
调节农、林、牧用地方式
②地理条件
西
部
东部
海陆位置 距海远
近
降水 少
以下 200mm以上
多
干旱地区 干旱和极端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沙漠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
自然景观
自然带
6
②地理条件
西
部
东部
海陆位置 距海远
近
降水 少
以下 200mm以上
多
干旱地区 干旱和极端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沙漠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
率为60%以上,经过近20年来的土地开发,
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则本区农业发展中存
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沙漠化、水土流失
41°N
B 盐碱化、水土流失
C 沙漠化、盐碱化
黄河
D 水源短缺、植被破坏 灌区 山脉 沙漠
40°N
41
3、20世纪90年代,一位环保工作者曾描述: 昔日芦花飞舞、鹅雁戏波的居延海,如今只 剩下一片白茫茫的荒滩。产生这种现象的原 因可能是
46
8、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 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 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 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 以生物措施为核心 D 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47
A 绿洲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B 河流侵蚀强烈、含沙量增大 C 酒泉地区沙尘暴频度增加 D 石质戈壁荒漠化严重
42
4、2001年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 学考察表明 A 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 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 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
缺少水源地区——设置沙障(草方格)
36
调节农、林、牧用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