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特性及效果浅析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特性及效果浅析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特性及效果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2715794.html,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特性及效果浅析

作者:于红李名珺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2期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网民通过交互传播而形成的能够在特定语域下理解和交流的话语,具有非长久性。本文以大众传播学为研究视角,探究网络流行语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的传播特性及效果。从传播学的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在传播中的社会意义,以更为清晰地认识时下受众的社会心理。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传播特性及效果;大众传播学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工具为大众所广泛使用。在网络传播逐渐形成体系的过程中,网民也形成了特定的具有群体归属感的话语,即网络流行语。本文以大众传播学为研究视角,探究网络流行语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的传播特性及效果。从传播学的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在传播中的社会意义,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时下受众的社会心理。

一、网络流行语的表现特性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符号表达,是网络语言的最流行部分,简洁、风趣,具有调侃、讽刺等意味,是网络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网民意识共通的集中体现。网络流行语是网民通过交互传播而形成的能够在特定语域下理解和交流的话语,具有非长久性。陈一民教授曾阐述:“网络流行语指伴随现实社会新闻事件的发生,在网络几近同步产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短时间内生命力极其强大但并不长久的热门词语,又叫网络雷语、网络热词语。”

二、网络流行语的大众传播环境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来说,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的新媒体环境具有公共性且开放的特点。网民在网络公共空间中,具有较为自由的话语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网络流行语所处的大众传播环境具有“平民化色彩”,即网民能够独立、自主地表达话语的权利,在一定范围内不受“把关人”制约。换句话说,即在道德、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网民能够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发表自己对特定事物的看法或见解。

在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大众传播环境中,网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这被称之为“观点的自由市场”,最初由17世纪英国政治家约翰·弥尔顿提出。该理论强调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拥有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自由表达观点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文化的发展。但这种自由后来被证实需要伴随着义务和责任、受到政府的调控,才能保证其按照正确的方向取得持续性的发展。

现今,相对宽松的网络舆论环境,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网民能够在言论较为自由的大众传播环境中,创造并传播符合自我心理需要的“符号”,通过符号化和符号解

网络流行语翻译大全

网络流行语翻译大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网络流行语翻译大全:卖萌小清新英文逐个 说 网络流行语翻译大全:卖萌小清新英文逐个说:“坑爹”、“伤不起”、“吐槽”均是时下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新鲜词。这些词无论生命力多强,都给我们的语汇带来一丝喜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份轻松。此外,这些流行语(如“富二代”、“剩女”)往往反应了许多现实的社会问题,是对这些问题凝练的调侃。 “坑爹”、“伤不起”、“吐槽”均是时下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新鲜词。这些词无论生命力多强,都给我们的语汇带来一丝喜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份轻松。此外,这些流行语(如“富二代”、“剩女”)往往反应了许多现实的社会问题,是对这些问题凝练的调侃。 高中生可以通过熟悉这些新鲜词来让自己想起一些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并将它们作为事例佐证自己的作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曾说:“我语言的极限就是我世界的极限。我所知道的东西仅是我可以用语言表述的。”(Thelimitsofmylan-guagearethelimitsofmyworld.AllIknowiswhatIhavewordsfor。)因此,当学生们常常抱怨举例困难时,不妨用这其中部分现成而短小精悍的词来提示自己,那么作文举例会变得左右逢源。 笔者罗列了近年来活跃于青少年唇间的中文新鲜词40例,并提供了它们的英语说法。这些译文有些来自权威英语媒体如《中国日报》、《上海日报》,有些来自于笔者对众多网络翻译的精心筛选,其余则是笔者自己的翻译如“纠结”、“忐忑”、“淡定”等。可以说,与其看着学生草率地将这些中文流行词翻译成英文并运用于作文中,还不如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将标准的讲法告知他们。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译文中有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朋友不吝指正。 中文英文 1.神马都是浮云It’sallfleetingcloud。 2.山寨fake,counterfeit,copycat 3.宅男Otaku(“homebody”inEnglish);geek 4.被雷倒(到)了inshock 5.纠结ambivalent 6.忐忑anxious 7.悲催atear-inducingmisery 8.坑爹thereverseofone’sexpectation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论文摘要:随着网民数量的与日激增,网络空间已成为了新词语诞生的重要领域,这种新词语被称之为网络语言。简洁方便的网络语言,备受人们的关注。它们不仅仅具有关注热点、神秘搞怪、传播速度之快等特点,还具有社会批判、社会传播等“隐形”特点。然而,网络语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否会冲击到我们的传统语言文化,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以分析近几年的流行语为基础,简单谈论一下网络流行语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怎么样面对流行语的“两面性”,怎么去规范。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现象两面性正视规范

当今社会,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已经开始深入千家万户,而“网络语言”作为人们在网络时空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工具,以生动风趣和个性化强的优势,如雨后春笋般进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日益改变着人们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我:这段时间的天气,真的是7456! 好友:94撒!” 这是我和好友在网络上聊天的一段对话,但是这两句简单话语对于在网络用语接触甚少者未免会一头雾水。漫天飞舞的网络新词,使人们感到新奇,惊叹还有莫名其妙。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是为了适应网络交际而出现,更是人们在网络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和信息传播的渠道。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首先我们把2007年和2008年总结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分析比较一下。(以列表形式) 表一2007年及2008年网络流行语比较 时间网络流行语相关事件在日常生 活中出现 的频率2007 你太有才了春晚小品的台词极高 2007 做人不能太 CCTV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6 体坛十大风云人物评选网 络投票活动 很低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英语二学历论文)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以及国内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关注中国,渴望了解他的昨天与今天、语言与文化。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民也创造了不少幽默诙谐、充满智慧的语言,一些鲜活的流行语不仅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还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少不了“翻译”这个环节。然而,如何将这些流行与自然得体地翻译出来,让外国友人了解它们的意义与文化内涵呢?本论文将对此进行探析。 一、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他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同时,网络流行语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自2012年4月,毒果冻、毒老酸奶疑云未散,毒胶囊风波又起。在互联网上出现了破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忙着被提炼成工业明胶,被无良商人掺入食品中,被消费者吃进肚子里。于是网络一时爆红一首打油诗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 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 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 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 2012,皮鞋很忙…… 这是目前网上热传的段子,它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不免也有些淡淡的悲凉。中国的食品安全竟会到如此田地?可见网络流行语用诙谐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2715794.html,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 作者:李秋萍李莲 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7期 内容摘要:从2008年开始,《咬文嚼字》每年公布的“十大流行语”都会引发学者们的研究。从研究角度上来说,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从研究方法上说,学者们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这些研究对深入剖析流行语的生成、传播、影响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流行语的规范化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体来看,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不多,质量也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十大流行语研究述评 从2008年开始,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都会推出由读者推荐、经专家评议后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十大流行语”条目时,《咬文嚼字》编辑部明确指出“十大流行语”征集要求是流行、创新、文明。在“十大流行语”的评定时,专家们并不止是考虑词频的高低,更要考虑三方面的价值,即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十大流行语”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者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根据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显示,从2008年《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语”至今,共有20篇关于“十大流行语”的研究论文,综观这些论文,在研究角度上,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一.对某年“十大流行语”的单独研究 以某一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特征、传播、影响。如林洁雯《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析与流行语特点研究》(2009)对流行语的特征、形成 和传播进行了分析,认为流行语有四个基本特征:流行性、时段性、新型性、快速传播性,流行语形成和传播的条件有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和使用者心理因素。 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稍多,王淏《刍论新词语的产生方式和传播特色——以咬文嚼字发布的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产生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的传播特色突出了快和大众接受时间越来越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行语的影响,包括映射科技进步、诉说文化变迁、传播正能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翟潇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名作欣赏,2014.12)把流行语的社会特征与行业、性别、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社会现象等因素相

传播仪式观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传播仪式观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摘要:互联网使得人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机会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语 言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不论在语法、意义、结构或是其他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 特别是火爆网络的流行语所引起的传播现象更应多加关注。本文从传播仪式观的 角度出发,剖析仪式观下的网络流行语现象。文章以传播仪式观为理论基础,给 网络流行语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仪式过程的整体呈现和意义的解读 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仪式观、传播、意义、共享 一、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早已超越网络世界,网络的热词热 句充斥在现实世界之中。网络流行语的活力扩散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反 映社会现实和公众心理的一面镜子。 詹姆斯·凯瑞(James·Carey,1934-2006)把传播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来解释传播 行为中所蕴含的意义,更进一步说明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如何维系文化共同体。凯 瑞认为,传播与“分享”、“共享”以及“共同信仰”有关,在仪式观这一概念中,传 播一词指的是共同体一起参与的神圣仪式,是为了建构并维系一个有意义的文化 世界。传播过程是各种有意义的符号被创造出来并被理解和使用的过程。 二、仪式观下的网络流行语 1.语言、流行语与仪式观 语言是人类传播史的第一个阶段,语言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 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特征之一。当然语言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并不断赋 予其新的内涵。正因此语言的变迁也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网络语言就 是语言在网络世界中的应用且与现实世界中的语言有不同之处,包括语言符号和 非语言符号。 詹姆斯·凯瑞(James·Carey,1934-2006)是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文化历史学家, 曾经被美国批判传播研究代表人物汉诺。哈特誉为美国文化研究“最杰出的代表”。 [1]20世纪70年代凯瑞提出了“传递观”与“仪式观”的概念。凯瑞对传播学过分重 视效果研究提出了批判,认为“一再重复过去的研究,对明确无误的事加以验证”,结果只能是止步于此,原地打转。所以凯瑞认为应该吸取去他学科的有益成分, 重新审视传播学研究,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给传播学注入新的活力。凯瑞的仪 式观将传播主体从传统的传者和受众角度转向了参与者的视角,由传递信息转向 共同参与、共同分享仪式,并转向对意义的表达。 2.仪式观角度下网络流行语有几方面的特征: (一)仪式的参与感 流行于网络中的语言引起瞬间的引爆,使得大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此。。 人群被召集到一起像是参加了一场仪式或举行一场弥撒。人人都是这场网络狂欢 的信众,原本对此无动于衷的人的态度也因为交流或沟通的需要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事件的参与者因人群的逐渐增加而表现的更加积极,结果是网络流行语的传 播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的受众越来越多,从而使流行语跨越不同的媒介种类,在 线上线下流传得越来越广。 (二)仪式的互动性 网络流行语不仅在于传播特别广而且使用的范围也非常广。受众之间对网络 语言的使用促进了意义和符号的互动传播。成员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成员之间

网络流行语的英语翻译.

微博Microblog,山寨copycat,异地恋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 剩女3S lady(single,seventies,stuck/left girls,熟女cougar (源自电影Cougar Club,裸婚naked wedding,炫富flaunt wealth,团购group buying,人肉搜索flesh search,潮人:trendsetter,发烧友:fancier,骨感美女:boney beauty 卡奴:card slave,下午茶 high tea,愤青young cynic,性感妈妈yummy mummy,亚健康sub-health,灵魂伴侣soul mate,小白脸toy boy,精神出轨soul infidelity,钻石王老五diamond bachelor,时尚达人fashion icon,御宅otaku,橙色预警orange signal warning,预约券reservation ticket,上相的,上镜头的photogenic,80后: 80's generation,百搭:all-match,限时抢购:flash sale,合租: flat-share,荧光纹身:glow tattoo,泡泡袜:loose socks,裸妆: nude look,黄牛票:scalped ticket,扫货:shopping spree,烟熏妆: smokey-eye make-up,水货:smuggled goods,纳米技术: nanotechnology 正妹hotty,对某人念念不忘get the hots for,草莓族Strawberry generation,草根总统grassroots president笨手笨脚have two left feet,拼车car-pooling,解除好友关系unfriend v. ;暴走go ballistic,海外代购overseas purchasing,跳槽jump ship 闪婚flash marriage,闪电约会speeddating,闪电恋爱whirlwind romance 刻不容缓,紧要关头 crunch time,乐活族LOHAS(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一夜情one-night stand 偶像派idol type,脑残体leetspeak,挑食者picky-eater,伪球迷fake fans 狂热的gaga eg: I was gaga over his deep blue eyes when I first set eyes on him 防暑降温补贴high temperature subsidy,奉子成婚shotgun marriage 婚前性行为premarital sex,开博 to open a blog,房奴车奴mortgage slave 上课开小差zone out,万事通know-it-all,赌球soccer gambling,桑拿天sauna weather,假发票fake invoice,二房东middleman landlord,笑料 laughing stock,泰国香米

浅谈网络流行语

浅谈网络流行语 摘要: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 深受社会的影响。本文根据形式结构和表义形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简单分类, 对其时尚简洁、幽默诙谐、联想丰富的特征进行社会学角度的探讨。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对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 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社会心理、发展趋势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真实地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文化、群众心理和民俗风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上的流行语日益丰富, 由于上网的多为20—30 岁的年轻人, 他们的网络语言体现出一种新奇、鲜活的特征。“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 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1]作为语言的载体之一, 网络使得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自由随意, 方言、谐音词、转义词、生造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 拼音简缩、英文简写、汉字拆分等方法也时常运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网络生活, 也使得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也许你有天打开电脑, 会在论坛上发现这样一个帖子: “7456, 儿子又被抓去断背了, 事物所真BT, 亲们一起BS 它, 就酱紫, 泪奔”这绝对不是胡言乱语, 而是一名“粉丝”(fans) 用网络流行语所表达的愤慨之情。这些鲜活生动的词汇通过网络, 丰富着我们的语言,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新产品、新事物的出现常常使新词语大量涌现, 也诱发一些词语生出新义。”[2]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新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并随着应用的广泛而成为流行语, 词义发展的例子也举不胜举。从网络流行语的形式结构来看,有汉语拼音简略、英语缩写、汉语短语简略等类型的网络流行语。从网络流行语的语义表现来看, 有谐音型流行语、旧词新义型流行语、隐喻型流行语等类型的流行语, 拟声、象形等手法也大量运用。上述流行语在划分上还存在一定的重合。 从形式结构上来看, 网络流行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汉语拼音简略型 “MM”( 妹妹)、“GG”( 哥哥)、“PL”( 漂亮)、“BT”( 变态) 想必已为大家所熟知。网络文学的流行又让“TJ”( 太监, 指没有完结却又停止更新的文章)、“YY”(意淫)、“RPWT”(人品问题) 等词广为传播。在论坛里, 语言更是丰富多彩。“ZT”是转帖的意思, 表示帖子并非自己原创, 发帖人叫“LZ”( 楼主), 相对来说也就有了“LS”( 楼上)和“LX”(楼下)的关系。对于论坛上的帖子, 各路英雄更是有自己的看法。“SF”是“撒花”的意思,表示对某观点的赞同。“PP”是“批评”的意思,“BS”( 鄙视) 表示的是轻蔑, “PF”却有着“佩服”和“喷饭”两个相去甚远的意思, 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不免要根据情境猜测下它的褒贬。“MS”( 貌似) 是一个比较谦逊的词语, 表示发帖人对自己观点的不确定的态度。网络上的称呼也多种多名段也随着作品的普及而广为传播, 而这些台词片段通常无法直接理解, 仔细品味才能体会个中含义。“ZT4”意为“猪头4”, 来源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 电影《手机》的热映也让“做人要厚道”传遍了大江南北。“XX 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出自《天下无贼》, “出来混, 迟早都是要还的”来自《无间道》, 意为报应。“农妇山泉有点田”改编自农夫山泉的广告, 被喻为是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黑旺财”出自晋江文学网, 旺财是《唐

简析网络语言的文献综述

浅析网络语言的文献综述 摘要 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是真正的可悲。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因此,在规定一定的规范的同时,要允许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积极吸收那些脱离当时的规范而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的成分。正确看待网络语言。 关键字 网络语言;因素;发展趋势; 一、关于“网络语言”涵义及现状的研究 1.网络语言的涵义研究 网络语言是一个有着多种理解的概念,既可以指称网络特有的言语表达方式,也可以指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还可以把网络中使用的所有符号全部包括在内。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网络的计算机语言,又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于根元,2001)。 较早开展网络语言研究的劲松、麒可(2000)认为,广义的网络语言是与网络时代、e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另类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自称网民、特称网虫的语言。 周洪波(2001)则认为,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 于根元(2003)指出,“网络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网络用语。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指后者。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论坛和聊天室的具有特点的用语。 何洪峰(2003)进一步指出,网络语言是指媒体所使用的语言,其基本词汇及语法结构形式还是全民使用的现代汉语,这是它的主体形式;二是指IT领域的专业用语,或是指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网络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其三,狭义上是指网民所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总的看来,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狭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在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 2. 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 如: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表示,网络语言的混乱,是对汉语纯洁性的破坏,语言文字工作者应对此类现象加以引导和批评。国家网络工程委会副秘书史自文表示,老师要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比如说在写出作文的时候,可以针对彩简单的网络语言还是用含义更有韵味的唐诗更好做一个主题研讨会,和学生一起探讨。这样就可以在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引导。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于用何种语言形式多了一个选择,又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如:北京教科院基教所研究员王晓春表示,在网络世界里用网络语言无可厚非。但在正式场合要引导学生不使用网络语言。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正

网络流行用语的传播与影响

网络流行用语的传播与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被网络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悄然改变,我们说话的方式也被网络改变着。网络上的流行用语快速传播着,它代表了一种时尚文化,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 当今网络流行语排第一的当属“给力”一词。它来源于中国北方的土话。现用来形容事物够劲,使人振奋,感到力量,有帮助、有作用、有面子等。2010年的一期人民日报的头版曾用过这个词,人民日报向来以严谨著称,从那以后这个词就更广泛地传播了,已经完全被人们带入到了生活中。还有一个的流传的也很广即“神马都是浮云”,“神马”谐音“什么”指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还有“羡慕嫉妒恨”、“非常艰难的决定”、“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等等。还有一些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流行语。08年娱乐圈出了一个明星不雅照事件“艳照门”,从那以后“门”这个字就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事件的称谓中如,“感恩门”、“道歉门”等。“山寨”这个词很火热,它来源于广东话,指的是一种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特点是“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如“山寨机”“山寨版电视剧”等。“我爸是李刚”来源于一场轰动一时的车祸,反映了社会的阴暗面,社会的潜规则,人们道德素质意识的低下。去年农产品疯狂地涨价,随之而来出现了很多形象的词语“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糖高宗”、“苹什么”等,为了应对这种现象很多人成了“海豚族”即海量囤积。这些词语很搞笑很有趣,但在搞笑有趣之时反映出国家对价格上涨的控制不力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还有“官二代”“星二代”“富二代”这类称谓,带有贬义是对那些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的人的讽刺,相对的有“农二代”“穷二代”,这反映当今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大的现象。此类词还有“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正龙拍虎”“闹太套”等。还有一些流行语是比较新的词汇。“雷人”指人们对某一现象事件等感到很无语,很无奈。“萝莉”指的是可爱的年轻女孩儿,同表示可爱的有“萌”、“正太”“卡哇伊”。“hold住”指的是能承受住,拿得下。“坑爹”带有“被骗、吃亏”的意思。 这些网络流行语形象生动,搞笑有趣,体现了现代人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的需要,丰富了生活增加了对话的乐趣,体现了现代人们的创新意识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文化。 但是网络流行用语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如,一些旧词新意的“留学生”指留过级的学生;“特困生”特别爱睡觉的学生;“蛋白质”指“笨蛋+白痴+神经病”。还有一些谐音型的,“斑竹”代表版主,“稀饭”代表喜欢,“杯具”指悲剧,“围脖”指微博,“童鞋”指同学,“酱紫”指这样子,“肿么办”即怎么办,“果酱”即过奖。“女猪脚”指女主角,用来称呼质量不高的影片中的人物。有一些是“英汉缩略型”的,bf指男朋友,同样的有gf。Mm指妹妹或美眉,dd指弟弟,同类的有gg、jj等。Pf是佩服,bt指变态也有品位差(bad taste)的意思,pmp指拍马屁,yy是不切实际地胡思乱想的意思。近来学生中流行所谓的“火星文”,其中有很多字都是学生自己造的字,完全不符合常理,不符合汉语语法以及写法的规范。“还有一些骂人的词汇,“切”常在聊天中对对方的回答不满或表示怀疑,不服气。Tmd指“他妈的”,me too是“我吐”,“靠”也是一个骂人的词语。甚至在考试中许多学生也用一些不良的网络用语,许多老师表示看不懂。大量的网络用语成为学生的新宠,他们在写作时极力模仿,或乐此不疲地加以引用,使表意程式化。如当写道“相遇”时,许多学生就套用“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学生对网络语言传递出来的梦呓般的痛苦、自恋式的忧伤、无助样的绝望和超脱现实的梦幻特别敏感,并对这样的感情津

网络流行语大全及翻译

网络流行语大全及翻译一、汉字谐音 人不叫人,叫----淫 我不叫我,叫----偶 年轻人不叫年轻人,叫----小P孩 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 什么不叫什么,叫----虾米 不要不叫不要,叫----表 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 这样子不叫这样子,叫----酱紫 好不叫好,叫----强 强不叫强,叫----弓虽 纸牌游戏不叫纸牌游戏,叫----杀人 被无数蚊子咬了不叫被无数蚊子咬了,叫----~~~新蚊连啵~~~ 毛片不叫毛片,叫----av 追女孩不叫追女孩,叫----把MM 看MM不叫看MM,叫----鉴定 好看不叫好看,叫----养眼 兴奋不叫兴奋,叫----high xx不叫xx,叫----日 吃喝不叫吃喝,叫----腐败 请人吃饭不叫请客,叫----反腐败 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晕 不满不叫不满,叫--靠 见面不叫见面,叫--聚会 有钱佬不叫有钱佬,叫--VIP 提意见不叫提意见,叫--拍砖 支持不叫支持,叫--顶 强烈支持不叫强烈支持,叫--狂顶

不忠不叫不忠,叫--外遇 追女孩不叫追女孩,叫--泡妞 吃不叫吃,叫--撮 羡慕不叫羡慕,叫--流口水 乐一乐不叫乐一乐,叫--happy 跳舞不叫跳舞,叫--蹦的 东西不叫东西,叫--东东 别人请吃饭不叫请吃饭,叫--饭局 特兴奋不叫特兴奋,叫--至high 有本事不叫有本事,叫--有料 倒霉不叫倒霉,叫--衰 单身女人不叫单身女人,叫--小资 单身男人不叫单身男人,叫--钻石王老五 网上丑女不叫丑女--叫恐龙 网上丑男不叫丑男--叫青蛙 网上高手不叫高手--叫大虾 网上低手不叫低手--叫菜鸟 看帖不叫看帖——叫瞧瞧去 不错不叫不错叫8错 祝你快乐不叫祝你快乐.........叫猪你快乐 不要不叫不要——叫表 二、数字谐音 4242:是啊是啊 7456:气死我了 748:去死吧 886,88:再见 847:别生气 987:就不去,就不去 55555:哭 771:亲亲你

简述网络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研究??互联网??现状展望 论文摘要:综述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分别论述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语法、修辞、收集整理、规范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对未来网络语言研究的展望。 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迄今已有20余年。作为网民上网交际的重要媒介,网络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研究者对它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分类、语法特征、修辞手段以及网络语言的收集整理、规范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 1.网络语言的定义 要研究网络语言,就必须先给它“正名”。只有解决了“何谓网络语言”的问题,研究者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地展开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笔者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加以介绍。 英国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在其着作《语言与互联网》(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中将网络语言定义为:出现在所有网络环境中的、能体现网络独特面貌的媒介,它具有电子性、全球性、交互性的特征。[1]显然,Crystal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是非常宽泛的,他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属于广义的网络语言。我国学者于根元认为,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 现在一般指后者。[2]2郑远汉提出网络语言包括两种:一种是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另一种主要是指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3]刘海燕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包括3类:技术专用语;网络文化词语;聊天室用语。[4]37-38秦秀白将网络语言界定为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它由3种语言成分构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术语;与网络文化现象相关的术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使用的特殊用语。[5]其观点与刘海燕的相似。张云辉将网络语言概括为4种情形: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网络新闻使用的语言;网络文学使用的语言;网络聊天室以及论坛中使用的语言。[6] 国内学者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概念虽然措辞不同,细化程度不一,但其整体倾向是一致的, 即将网络语言的涵盖面作了广狭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所有出现在网络环境中的语言成分,而狭义的网络语言则多指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成分。从笔者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刘海燕、秦秀白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定义接受度最高。很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采用了这一定义,并把计算机术语、网络文化用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统称为广义的网络语言,而将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称为狭义的网络语言。国内学者大多以后者作为研究的重点。 2.网络语言的性质 关于网络语言的性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展开论述:一是网络语言的语体特征;二是网络语言的社会属性。 美国语言学家Davis和Brewer在其着作中指出,在键盘上写、屏幕上读的网络交际用语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很多特征。[7]我国学者刘海燕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4]55,是一种特定的功能语体[4]95,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表达方式[4]98。刘乃仲、马连鹏同样将网络语言的性质界定为新兴的网络社会方言,认为在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诸多特点都可以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中得到映射。[8]吕明臣指出,网络语言是以电子媒介为其物质形式的,由于媒介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形成了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特征。网络语言是一种既非口语也非书面语的特殊存在状态,是一种特殊语体——网络语体。[9]孙鲁痕则认为,虽然网络语言是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无论是从交际领域还是从语体风格来看,都更接近于口语语体而迥异于书面语体,因此网络语言应该属于口语语体。[10]从以上有代表性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关于网络

网络流行语翻译

1. 要么忍,要么残忍 Either bear or be brutal like a bear. 2. 誓言只是一时的失言。 Oath is just a temporary a slip of the tongue。 3. 既宅又腐,前途未卜。 Being indoor and corrupt makes our future uncertain. 4. 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In the beginning, we don not know each other; in the end, we can not recognize each other. 5. 等待你的关心,等到我关上了心。 I wait for your heart until I close my heart. 6. 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My heart is open for moon, but it shines on canals. 7.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Life has no rehearsal; every day is a live show. 8. 帅有个屁用!到头来还不是被卒吃掉! It is no use being handsome! It will be eaten by a sudden death in the end. 9. 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 We may be able to forget the old thing, but we should put it away. 10. 世界上难以自拔的,除了牙齿,还有爱情。 One can not help himself falling in love as he can not help himself to touch his nose with his own mouth. 11. 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Even an immature try is better than a dead plan. 12. 这个年头找到真爱的机率和被雷劈的机率差不多。 The percentage is so slim to find the true love. 13. 魅力的代表人物:康师傅。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泡它。 The most popular man is Face Book (the name of somebody) because there are

浅谈网络流行语

物流管理一班 曾广军 14 浅谈网络流行语 网络语言的产生是伴随着网络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现实自然语言在网络媒体上的一种变异形式,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生存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的符号呈现,网络语言的发现和发展是当代语言生活中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它折射着网络环境的生存状况,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网民心里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对传统的语言及现实社会生活施加强力影响。 从08年开始的“山寨”,到XX门发生后,当事者阿娇的“很傻很天真”后来演变成“很黄很暴力”,还有“很好很强大”等,还有一位路人针对此事的看法:“关我X事,我打酱油的”,等等这些,都迅速在网络蹿红,成为当时笑料。 下面我来列举一下近年的一些比较犀利的网络流行语,阐述其来历和影响。 No.1 非常艰难的决定 出处:11月初的3Q大战想必不少人记忆犹新,此语便出自11月3日晚腾讯发表的《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信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

个非常艰难的决定”。随后网民开始模仿“QQ体”,并在几小时内便风靡网络。 造句:阿迪达斯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一旦检测到用户身上有耐克,衣服鞋将自动变成透视装 NO.2 神马都是浮云 出处:“神马都是浮云”乃是“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而这一句式的流行则源于国庆期间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小月月”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当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时便可组成万能句式,推之四海皆可用,成为无数网友的口头禅。 造句:加班就加班,神马都不要说,说了也是浮云。 点评:在神马和浮云面前,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 No.3 给力 出处:”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自然就是有作用、给劲、带劲的意思了。11月10日,该词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标题,更被普遍认为是网络语言“转正”的标志。近来,“gelivable”这一由“给力”生造出来的英文词汇也开始走红。 造句:哥,你实在太给力了。 点评:强大的字幕组,你们的翻译越来越天马行空啦! No.4 我爸是李刚

网络语言文献综述

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现状及 其影响的教育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历史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脱离了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是计算机技术的大量应用。1969年计算机网络的问世加快了计算机技术普及的步伐。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网络文化也相继产生,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最初的网络文化仅仅是社会上其它文化的传播载体。时至今日,它已有了自己的发展特点,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网络语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也由此应用而生,并且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简洁生动,在形式上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在内容上新词新意层出不穷、超越常规的语法形式,表达方式上口语化、通俗化、事件化和时事化。它的诞生最初只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那些经得起考验的部分约定成俗在我 们的生活中也广为流传。 - 1 -

现在的网络语言大致可分为数字型(520=我爱你)、翻译型(伊妹儿 =e-mail)、字母型(BT=变态)、符号型((:-…=心碎)、新造型(见光死:比喻网恋一见面就完蛋)以及其他一些尚未明确分类的类型(OUT=老土、我用偶表示)。网络语言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蔓延开来,并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 2002年8月27日国家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召开《关于英文字母词以及网络语言的专家研讨会》,邀请语言学家、作家及节目主持人共同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他们的重视,但是还处于研究探讨阶段,对网络语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决定何时规范,怎样规范。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认为:“网络语言能否被收录还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还称现在词典室正在编纂一部《新词词典》,一些网络语言,比如“菜鸟”、“大虾”、“灌水”之类能够反映出新事物,又能被大家所接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将被收录进来。(新华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62715794.html,/newscenter/2002-08/29/content)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从“不屑一顾”转向“研讨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新潮,富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外加他们拥有相应的网络应用知识和硬件支持。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同时,中国网民数突破4.5亿,达到4.57亿,稳居世界排名第一。从我国网民的职 业构成看,学生网民占整体网民的比重为30.6%。从学历状况上看,大专及其 - 2 -

网络流行语传播研究外文文献翻译最新 网络热词

毕设附件:外文文献翻译原文+译文 原文 The research of network buzzwords spreading Markus D Abstract Network buzzwords from the Internet language, that is, first appeared in the Internet and popular on the Internet, created by users or reference and are endowed with special meaning of words and sentences. Here's the special meaning has two meanings: the first layer means that it is unique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on the network popular virtual things and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thing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he second means that i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daily in the natural language system, the unique meaning, this means that a certain period of social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Internet psychological activity factors such as comprehensive product. Keywords: Network hot words; Buzzwords; Spreading 1 Introduction In the 1980 s, Toffler in the United States believe that human civilization forward like waves, already had two causes the whole civilization and the great wave of social change: agriculture is the first wave of agricultural society is established. The second wave of industry established the industrial society. "Now is a new civilization in our life. The birth of the new civilization, is the only the most explosive events in our lives. The deep meaning of it, just like the invention of agriculture one hundred years ago the first wave of change of human liberation, or a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used by the second wave of shock the world. We are the architects of the next change. Like it?s predicted, we ushered in the third wave, and the third wave is marked by information highway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n this case,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is the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Its emergence caused a revolutionary change of the human social life each aspect. These changes occur, also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change. Current research of network language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the definition of network language and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