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资料重点试题第十一章代谢调节解读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第十一章

《生物化学》-第十一章

第一节 脂类概述
一、脂类的分类
想一想:
➢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脂肪又称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 或三脂酰甘油,由1分子甘油与3分子脂肪酸通过酯键结合而生成, 它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类脂是某些物理性质与脂肪相似的化合 物,包括磷脂(phospholipid,PL)、糖脂(glycolipid,GL)、胆 固醇(cholesterol,Ch)和胆固醇酯(cholesteryl ester,CE),它 是细胞膜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内外物质的 转运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 脂类概述
四、脂类的生理功能
(二)类脂的生理功能
➢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成分,它镶嵌在细胞膜的 磷脂双层之间,使细胞膜的结构富有流动性
➢ 胆固醇在体内还可转变为胆汁酸、维生素D3、性激素 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
➢ 脂类对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
第二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动员
➢ 参与脂肪动员的酶有甘油三酯脂肪酶、甘油二酯脂肪酶 和甘油一酯脂肪酶
➢ 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肪动员的限速酶,其活性受多种激 素的调节,故甘油三酯又称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 素等能与脂肪细胞膜的表面受体作用,使甘油三酯脂肪 酶的活性增强,促使脂肪动员,这些激素称为脂解激素
➢ 线粒体内膜的外侧和内侧分别有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ATI)和肉碱脂酰转移酶Ⅱ(CATⅡ) ➢ CATI催化脂酰CoA转化为脂酰肉碱,脂酰肉碱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载体转移到线粒体内膜上 ➢ 脂酰肉碱在CATⅡ的催化下重新生成脂酰CoA并释放肉碱,脂酰CoA随后进入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11第十一章 物质代谢

11第十一章 物质代谢

16、作用于膜受体的激素是:
A、甲状腺素 B、醛固酮 C、雄激素 D、雌激素 E、肾上腺素
16. A答错了。甲状腺素属于胞内受体激素。 B答错了。醛固酮属于胞内受体激素。 C答 错了。雄激素属于胞内受体激素。 D答错了。 雌激素属于胞内受体激素。 E答对了。肾上 腺素属于膜受体激素。
19、糖在体内不能转变为:
4、别构效应剂与别构酶的结合部位是:
A、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 B、底物结合的部位 C、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 D、辅因子 E、活性中心以内的必需基团
4. A答错了。别构效应剂与别构酶的结合部 位是酶活性中心外的基团。B答错了。底物 结合部位往往是在酶的活性中心,而不在活 性中心外。C答对了。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 往往是别构部位,能与别构剂发生结合。 D 答错了。辅因子在全酶中才会出现,是结合 酶的一部分,别构剂与酶蛋白部分结合。 E 答错了。别构效应剂与别构酶的结合部位是 酶活性中心外的基团,而不在活性中心内。
6、胞浆内不能进行的代谢途径是:
A、糖酵解 B、磷酸戊糖途径 C、脂肪酸合成 D、脂肪酸β-氧化 E、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6. A答错了。糖酵解的细胞定位为胞浆。 B答错了。磷酸戊糖途径的细胞定位为 胞浆。C答错了。脂肪酸合成的细胞定 位为胞浆。D答对了。脂肪酸β-氧化 的细胞定位为线粒体。E答错了。糖原 的合成与分解的细胞定位为胞浆。
A、脂肪酸 B、甘油 C、胆固醇 D、支链氨基酸 E、酸性氨基酸
19. A答错了。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原料主要 是乙酰辅酶A来自葡萄糖的有氧氧化过程。 B 答错了。甘油合成过程的前体物3-磷酸甘油 醛来自糖酵解途径。 C答错了。胆固醇生物 合成的原料乙酰辅酶A来自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D答对了。支链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只能从 食物中摄取,不能在体内合成。 E答错了。 酸性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体内进 行合成。

第十一章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及其调节(编写)

第十一章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及其调节(编写)

第十一章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及其调节第一节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一、糖、脂、蛋白质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二、糖、脂、蛋白质及核酸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第二节物质代谢的调节一、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二、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三、整体水平的代谢调节第十一章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及其调节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与代谢调节是生命存在的三大要素。

生命体都是由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四大类基本物质和一些小分子物质构成的。

虽然这些物质化学性质不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并不是彼此孤立、互不影响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彼此交织在一起的。

机体代谢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生命之所以能够健康延续,并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体内、外环境,除了具备完整的糖、脂类、蛋白质与氨基酸、核苷酸与核酸代谢和与之偶联的能量代谢以外,机体还存在着复杂完善的代谢调节网络,以保证各种代谢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一节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一、糖、脂、蛋白质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糖类、脂类及蛋白质都是能源物质均可在体内氧化供能。

尽管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的代谢途径各不相同,但乙酰CoA是它们代谢的中间产物,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是它们代谢的共同途径,而且都能生成可利用的化学能ATP。

从能量供给的角度来看,三大营养物质的利用可相互替代。

一般情况下,机体利用能源物质的次序是糖(或糖原)、脂肪和蛋白质(主要为肌肉蛋白),糖是机体主要供能物质(占总热量50%~70%),脂肪是机体储能的主要形式(肥胖者可多达30%~40%)。

机体以糖、脂供能为主,能节约蛋白质的消耗,因为蛋白质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

由于糖、脂、蛋白质分解代谢有共同的代谢途径限制了进入该代谢途径的代谢物的总量,因而各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又相互制约,并根据机体的不同状态来调整各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代谢速度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若任一种供能物质的分解代谢增强,通常能代谢调节抑制和节约其它供能物质的降解,如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主要依赖葡萄糖氧化供能,而脂肪动员及蛋白质分解往往受到抑制;在饥饿状态时,由于糖供应不足,则需动员脂肪或动用蛋白质而获得能量。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第11章 非营养物质代谢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第11章 非营养物质代谢

O
CH3
N
CH2CH2CH2 C O C CH3
CH 2CH2C
CH3
苯丁酸氮芥异丁酯
CH 2CH2C N
CH 2CH2C
O CH2CH2CH2C OH
苯丁酸氮芥
异烟肼
O
苯并芘
异烟酸 肼
O
HO HO
HO HO
苯并芘-7,8-二醇
DHEP-BP
(四)结合反应是生物转化的第二相反应
结合对象:凡含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的药物、 毒物或激素均可发生结合反应。
•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催化醛类生成酸。 CH3CHO + NAD+ + H2O CH3COOH + NADH +H+
➢ ADH是乙醇代谢的关键酶。
➢ ALDH2活性低下,是该人群饮酒后乙醛在体内堆积, 引起血管扩张、面部潮红、心动过速等反应的重要原因。
➢ 极高浓度的乙醇抑制延髓呼吸和循环中枢,引起呼吸循环功 能障碍。
2. 对营养代谢的作用
❖ 酒精主要影响维生素B1代谢,抑制维生素B1吸收 及在肝脏内的储存,导致维生素B1缺乏。
➢ 维生素B1缺乏→焦磷酸硫胺素减少→糖代谢障碍→能 量供应异常→神经组织功能和结构异常。
➢ ②维生素B1缺乏→磷酸戊糖代谢障碍→磷脂类合成减 少→中枢和周围神经组织脱髓鞘和轴索变性
结合剂:葡糖醛酸、硫酸、谷胱甘肽、甘 氨酸、乙酰基、甲基等物质或基团。
1. 葡糖醛酸结合是最重要和最普遍的结合反应
▪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 (UDPGA)是葡糖醛 酸基的直接供体。
2NADH+
2NAD+
2H+

生物化学第十一章 氨基酸代谢

生物化学第十一章 氨基酸代谢
氨基酸、二肽和三肽的吸收:氨基酸被小肠细胞吸收 的机制与单糖的吸收机制极为相似,二肽和三肽的吸 收不需要Na+。
核酸的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核酸在消化道被腺分泌 的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水解成核苷酸。核苷 酸带有负电荷,因此很难被吸收,需要被水解成核苷 和磷酸,核苷还可再进一步水解成核糖(脱氧核糖) 和碱基。吸收的过程为主动转运。
参与尿素循环各种酶浓度的变化 底物浓度的积累诱导酶的表达;产物的积累抑 制酶的表达。
N-乙酰谷氨酸的合成及其对CPS1的调控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植物和微生物在有合适的N源时能够从头合成所有 的20 种标准氨基酸。而哺乳动物只能制造其中的 10种,这10种氨基酸被称为非必需氨基酸,其余10 种氨基酸必需从食物中获取,被称为必需氨基酸。
并不是所有的氨基酸都可以发生转氨基反应,Thr, Pro, lys是例外。
赖氨酸侧链
磷酸吡哆醛
转氨酶辅基与酶蛋白之间的连接
转氨基反应
谷草转氨酶催化的架的命运
生糖氨基酸:其他 生酮氨基酸: Leu & Lys 生酮兼生糖氨基酸:
Trp, Thr, Tyr, Ile, Phe (tttip)
氨基酸碳骨架的代谢
铵离子的命运
直接排出体外 植物将其转变成Asn (Asn合成酶) 动物将其转变成Gln (Gln合成酶) 尿素或尿酸
N的命运
NH4+
尿酸
尿素 + 尿酸
植物的氨解毒
动物的氨解毒
谷氨酰胺合成酶(GS)
产生生物活性酰胺N
大肠杆菌的GS为例,该酶是一种十二聚体 蛋白 动物的GS参与铵毒的解除,特别在脑细胞 GS受到严格的调控 Gln的酰胺N被用于氨基酸、核苷酸和氨基 糖的合成

生物化学物质代谢调节

生物化学物质代谢调节

变构酶
调节亚基
(3)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一种酶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通过共价 键的断裂与生成,结合或移去某基团,使 酶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酶的化学修饰调 节 (chemical modification regulation) 或共 价修饰调节(covalent modification regulation)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统一
生物 体的 新陈 代谢
合成代谢 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
(同化作用)
需要能量
物质
能量代谢
分解代谢 释放能量 (异化作用)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物小分子
代谢
二者相辅相成,研究物质代谢就是研究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内涵
小分子 大分子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需要能量 新 陈 代 谢 能 量 代 谢 物 质 代 谢 信 息 交 换
2、新陈代谢的内容

物质代谢∶着重讨论各种生物物质(糖、脂、蛋白 质及核酸等)在细胞内发生酶促转化的途径及调控 机理。它包括细胞自身旧物质的分解和新物质的 形成。

能量代谢∶着重讨论光能或化学能在细胞中向生 物能转化的原理和过程,以及生命活动对能量的 利用。
按照物质转化的方向,代谢又可分为

分解代谢∶有机物在细胞内发生分解的过程。 它释放化学能,并转化成生物能(ATP)。 合成代谢∶活细胞从内、外环境取得原料,合 成自身的结构物质、储存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 等的过程是合成代谢。它需要供给能量。

★ 在代谢调节的三级水平中,细胞水平的
代谢调节是基础,激素及神经对代谢的 调节都是通过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实现 的。
(一)细胞水平的调节
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 1、酶量的调节(缓慢调节方式) 酶量的调节指对酶的合成和降解的调 节。主要表现在: 转录水平的调节 转录后的调节 翻译水平的调节

(生物化学)11-代谢联系与调节

(生物化学)11-代谢联系与调节
动态平衡
—— 刘思职
(1904-1983)
,生 生则 化化 即, 化化 生则

17
1 、共有的代谢池
王海英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小结
2、动态平衡,以防止中间产物的堆积和缺乏
3、代谢联系构成代谢网络
4、代谢调节与协调 5、组织、器官的代谢各有特色,相互配合形成整体 6、ATP是机体能量利用的共同形式
•各种物质代谢之间互有联系,相互依存。
8
王海英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9
王海英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2. 共同代谢池 Common Metabolic Pool
无论是来自体内或体外的物质,在进行中间代谢时, 不分彼此,参加相同的代谢反应
消化吸收的糖 肝糖原分解
糖异生
血糖
全 身 组 织
10
食物蛋白质
2. 脂肪的甘油部分能在体内转变为糖
甘油激酶 甘油
磷酸-甘油
葡 萄
肝、肾、肠



脂酸
乙酰CoA
葡萄糖
29
王海英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糖脂
物质的转换
30
王海英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二)糖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1. 大部分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相应的 α-酮酸,可转变为糖。
例如
脱氨基
丙氨酸
丙酮酸
糖异生 葡萄糖
糖分解被抑制
6-磷酸果糖激酶-1被抑制 (糖分解代谢限速酶之一)22
• 饥饿时 1~2天
王海英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肝糖原分解 ,肌糖原分解 肝糖异生,蛋白质分解
3~4周
以脂酸、酮体分解供能为主 蛋白质分解明显降低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代谢调节 一、知识要点 代谢调节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外界条件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生理机能。通过调节作用细胞内的各种物质及能量代谢得到协调和统一,使生物体能更好地利用环境条件来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根据生物的进化程度不同,代谢调节作用可在不同水平上进行:低等的单细胞生物是通过细胞内酶的调节而起作用的;多细胞生物则有更复杂的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因为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都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完成的,所以,细胞内酶的调节是最基本的调节方式。酶的调节是从酶的区域化、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三个方面对代谢进行调节的。

细胞是一个高效而复杂的代谢机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物质代谢和能量的转化。细胞内的四大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在功能上虽各不相同,但在代谢途径上却有明显的交叉和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代谢的复杂性要求细胞有数量庞大、功能各异和分工明确的酶系统,它们往往分布在细胞的不同区域。例如参与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和脂肪酸合成的酶主要存在胞浆中;参与三羧酸循环、脂肪酸β-氧化和氧化磷酸化的酶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与核酸生物合成有关的酶大多在细胞核中;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关的酶主要在颗粒型内质网膜上。细胞内酶的区域化为酶水平的调节创造了有利条件。

生物体内酶数量的变化可以通过酶合成速度和酶降解速度进行调节。酶合成主要来自转录和翻译过程,因此,可以分别在转录水平、转录后加工与运输和翻译水平上进行调节。在转录水平上,调节基因感受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诱导物和辅阻遏物可以调节基因的开闭,这是一种负调控作用。而分解代谢阻遏作用通过调节基因产生的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P促进转录进行,是一种正调控作用,它们都可以用操纵子模型进行解释。操纵子是在转录水平上控制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由启动子(P、操纵基因(O和在功能上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组成;转录后的调节包括,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加工,转录产物的运输和在细胞中的定位等;翻译水平上的调节包括,mRNA本身核苷酸组成和排列(如SD序列,反义RNA的调节,mRNA 的稳定性等方面。 酶活性的调节是直接针对酶分子本身的催化活性所进行的调节,在代谢调节中是最灵敏、最迅速的调节方式。主要包括酶原激活、酶的共价修饰、反馈调节、能荷调节及辅因子调节等。

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诱导酶(Inducible enzyme 2.标兵酶(Pacemaker enzyme 3.操纵子(Operon 4.衰减子(Attenuator 5.阻遏物(Repressor 6.辅阻遏物(Corepressor 7.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tabolic gene activator protein 8.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 9.共价修饰(Covalent modification 10.级联系统(Cascade system 11.反馈抑制(Feedback inhibition 12.交叉调节(Cross regulation 13.前馈激活(Feedforward activation 14.钙调蛋白(Calmodulin (二英文缩写符号 1. CAP(Catabolic gene activator protein: 2. PKA(Protein kinase: 3. CaM(Calmkdulin: 4. ORF(Open reading frame: (三填空题 1. 哺乳动物的代谢调节可以在、、和四个水平上进行。 2. 酶水平的调节包括、和。其中最灵敏的调节方式是。 3. 酶合成的调节分别在、和三个方面进行。 4. 合成诱导酶的调节基因产物是,它通过与结合起调节作用。 5. 在分解代谢阻遏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它能与结合而被活化,帮助与启动子结合,促进转录进行。

6. 色氨酸是一种,能激活,抑制转录过程。 7. 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基因包括、和。 8. 在代谢网络中最关键的三个中间代谢物是、和。 9. 酶活性的调节包括、、、、 和。 10.共价调节酶是由对酶分子进行,使其构象在和之间相互转变。 11.真核细胞中酶的共价修饰形式主要是,原核细胞中酶共价修饰形式主要是。 (四选择题 1. 利用操纵子控制酶的合成属于哪一种水平的调节: A.翻译后加工 B.翻译水平 C.转录后加工 D.转录水平 2. 色氨酸操纵子调节基因产物是: A.活性阻遏蛋白 B.失活阻遏蛋白 C.cAMP受体蛋白 D.无基因产物 3. 下述关于启动子的论述错误的是: A.能专一地与阻遏蛋白结合 B.是RNA聚合酶识别部位 C.没有基因产物 D.是RNA聚合酶结合部位 4. 在酶合成调节中阻遏蛋白作用于: A.结构基因 B.调节基因 C.操纵基因 D.RNA聚合酶 5. 酶合成的调节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转录过程 B.RNA加工过程 C.mRNA翻译过程 D.酶的激活作用 6. 关于共价调节酶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都以活性和无活性两种形式存在 B.常受到激素调节 C.能进行可逆的共价修饰 D.是高等生物特有的调节方式 7. 被称作第二信使的分子是: A.cDNA B.ACP C.cAMP D.AMP 8.反馈调节作用中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有反馈调节的酶都是变构酶 B.酶与效应物的结合是可逆的 C.反馈作用都是使反速度变慢 D.酶分子的构象与效应物浓度有关 (五是非判断题 (1.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是同一反应的逆转,所以它们的代谢反应是可逆的。 (2.启动子和操纵基因是没有基因产物的基因。 (3.酶合成的诱导和阻遏作用都是负调控。 (4.衰减作用是在转录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节的一种方式。 (5.与酶数量调节相比,对酶活性的调节是更灵敏的调节方式。 (6.果糖1,6二磷酸对丙酮酸激酶具有反馈抑制作用。 (7.序列反应中几个终产物同时过多时的调节作用叫累积调节。 (8.酶的共价修饰能引起酶分子构象的变化。 (9.脱甲基化作用能使基因活化。 (10.连锁反应中,每次共价修饰都是对原始信号的放大. (六问答题 1.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 2.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3.蛋白质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 4.简述酶合成调节的主要内容? 5.以乳糖操纵子为例说明酶诱导合成的调控过程? 6.以糖原磷酸化酶激活为例,说明级联系统是怎样实现反应信号放大的? 7.二价反馈抑制作用有哪些主要类型? 8.代谢的区域化有何意义? 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诱导酶:由于诱导物的存在,使原来关闭的基因开放,从而引起某些酶的合成数量明显增加,这样的酶称为诱导酶

2. 标兵酶:在多酶促系列反应中,受控制的部位通常是系列反应开头的酶,这个酶一般是变构酶,也称标兵酶。

3. 操纵子:在转录水平上控制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包括启动子(P、操纵基因(O和在功能上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

4. 衰减子:位于结构基因上游前导区调节基因表达的功能单位,前导区转录的前导RNA通过构象变化终止或减弱转录。

5. 阻遏物:由调节基因产生的一种变构蛋白,当它与操纵基因结合时,能够抑制转录的进行。

6. 辅阻遏物:能够与失活的阻碣蛋白结合,并恢复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能力的物质。辅阻遏物一般是酶反应的产物。

7. 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由调节基因产生的一种cAMP受体蛋白,当它与cAMP结合时被激活,并结合到启动子上促进转录进行。是一种正调节作用。

8. 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焦磷酸裂解产生环腺苷酸(cAMP的酶。 9. 共价修饰:某种小分子基团可以共价结合到被修饰酶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从而调节代谢的方向和速度。

10. 级联系统:在连锁代谢反应中一个酶被激活后,连续地发生其它酶被激活,导致原始调节信号的逐级放大,这样的连锁代谢反应系统称为级联系统。

11. 反馈抑制:在代谢反应中,反应产物对反应过程中起作用的酶产生的抑制作用。

12. 交叉调节:代谢产物不仅对本身的反应过程有反馈抑制作用,而且可以控制另一代谢物在不同途径中的合成。

13. 前馈激活:在反应序列中,前身物质对后面的酶起激活作用,使反应向前进行。

14. 钙调蛋白: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酶蛋白与钙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调解酶的活性。如磷酸化酶激酶是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

(二英文缩写符号 1. CAP(Catabolic gene activator protein: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 2. PKA(Protein kinase:蛋白激酶A 3. CaM(Calmkdulin:钙调蛋白 4. ORF(Open reading frame:开放阅读框架 (三填空题 1. 细胞内酶水平;细胞水平;激素水平;神经水平 2. 酶的区域化;酶数量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 3. 转录水平;转录后加工和运输;翻译水平 4. 阻遏蛋白;操纵基因 5. 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P;环腺苷酸(cAMP;RNA聚合酶 6. 辅阻遏物;阻遏蛋白 7. LacZ;LacY;LacA 8. 6-磷酸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 9. 酶原激活;酶共价修饰;变构调节;反馈调节;辅因子调节;能荷调节 10. 小分子基团;共价修饰;有活性;无活性 11. 磷酸化和脱磷酸化;核苷酰化和脱核苷酰化 (四选择题 1. D:操纵子在酶合成的调节中是通过操纵基因的开闭来控制结构基因表达的,所以是转录水平的调节。细胞中酶的数量也可以通过其它三种途径进行调节。

2. B:色氨酸操纵子控制合成色氨酸五种酶的转录,色氨酸是蛋白质氨基酸,正常情况下调节基因产生的是无活性阻遏蛋白,转录正常进行。但当细胞中色氨酸的含量超过蛋白质合成的需求时,色氨酸变成辅阻遏物来激活阻遏蛋白,使转录过程终止;诱导酶的操纵子调节基因产生的是活性阻遏物;组成酶的操纵子调节基因不产生阻遏蛋白;有分解代谢阻遏作用的操纵子调节基因产物是cAMP受体蛋白(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

3. A:操纵基因是阻遏蛋白的结合部位。 4. C:活性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使转录终止。 5. D:酶的激活作用是对酶活性的调节,与酶合成的调节无关。 6.D:共价调节酶是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都具有的一种酶活性调节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