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2篇)主题班会

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2篇)主题班会
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2篇)主题班会

一年级学生常规教育主题班会

我觉得一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

地起”的铺路人,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我觉得向学生

传授文化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这将会对他们的学习质量、道德品质、能力的培养和今后的发展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教

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那要如何把握呢?我觉得教师的榜样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崇拜对象。榜样示范作为一种良好的教育

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很直观、有效的。老师师在学校里的所

有表现都在他们空白的心灵写下了一页,学生在校耳濡目染地感受老

师的一言一行,并且模仿教师的言行。老师如何在短期内让学生养成

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呢?这要从孩子由幼儿园转入小学这个转折期开始。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归纳成以下几点:

一、行为规范的养成

1.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

(1)上课:预备铃声响,学生就要坐在位置上,准备好这堂课要

用的书本和文具。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就要立刻安静下来,等候老师

上课,当老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

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

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轻轻敲门,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学生还不能适应这样的上课方式,经常是铃

声响好久了,还有学生在室外玩耍,进班级也是急匆匆的闯进来。这

个时候,我就观察表现好的,按照我说的去做的小朋友,上课之前先

表扬他们。这样几天后,绝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要求做到了。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当老师提问时,应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一堂

课40分钟的时间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有点难熬。于是,我就把40分

钟分成两个阶段,中间有大概5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在这5分

钟的时间里,学生得到了休息,有助于他们接下来的听课效率。

(3)下课:开学初期,学生一听到下课铃声就坐不住了。有的开

始收拾东西,有的和周围的同学说话,有的做好出去玩的准备。于是,我要求他们,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该安心

的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

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

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现在,我们班在这些方面的纪律和开

学初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2.课外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学初,我就在晨会和思品课上,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小学生日

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并让他们自己讨论在公共场所要如

何做,怎么样保护公共财产。让全班都当班级管理员,定期举报在这

方面表现好的孩子;同时,也举报做的不好的孩子。现在,大家都能

做到了自律。看到有表现不好的学生,我们班有的孩子也能勇敢的上

前制止他们的行为。

3.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新生由于刚跨入小学,对小学生活比较陌生,与幼儿园生

活有太多的不相同,再加上他们好动、好奇,又是独生子女,在行动

上较自由、散慢,要他们在短期内达到规范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要如

何才能让他们快速接受并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呢?我觉得身教这

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和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

境界。如:我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中,先向全班同学安排了“小岗位责任制”,达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使每一个学生

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责任。有时,我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

动声色地把它们拣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

生在我的无声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感染。由于大家的共同

努力,现在,我们的教室卫生能做到地面整洁,桌椅整齐,即使有时

不小心掉下些许纸屑,或有些地方脏了,学生们都会主动拣起来或自

觉扫一扫。在这样整洁的环境中,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4.其他行为习惯的养成

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举行,由于参加者人

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的行为。我校每周一的

早上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

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可是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升旗仪式

是个很陌生的概念。于是,我就在爱国教育中,告诉他们升旗的意义

和重要性,并教给他们升旗应做到的一些要求。

二、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小学生,除了抓好行为规范外,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班主

任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任。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班

级的班风。而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不容易

改变的行为习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勤奋刻苦

的学习。

1.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

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我在开

学初对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

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以编儿歌的形

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学

和认真完成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本

子到,垫字板,拿起笔,细心做作业。”又如,在训练学生在摆放和

整理学具时,把一般的顺序和方法让学生演示说步骤,同时我把文具

摆放的位置,也通过儿童的形式教给学生作为指导,儿歌的内容是:“书包抽屉放,书本放左上,今天用的文具、书,昨晚就放书包里。”其三,注意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项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

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

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在这一阶段,多以比赛、竞争、夺小红花

等形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班

风班貌也得到了发展。

2.特殊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个学科都有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也各

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我把它们称为“特殊的

学习习惯”。就拿数学学科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低年级学生一项

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

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课堂上板书的字体整体

美观,课内外认真倾听学生言语,同时目视这位学生,引导他产生情

感共鸣,并且时刻注意自己在课外专心读书读报,把书中、报上有趣

的故事或新闻告诉大家,学生听后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地,他

们的学习习惯养成了。我认为,班主任善于抓“特殊习惯”的培养,

有利于与各科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而也有助于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认识到

学生的学习习惯应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需要一个

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能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小行为入手,

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

今后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方面,我还要再多动脑,采用更多的

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让每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进而成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小主人。

小学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

同学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要对上课的基本要求有初步的了解。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进入学生角色,有必要帮助

他们认识集体.认识学校,初步树立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形成良好的

学习、行为习惯,教育学生按以下要求去做。

一、课堂教学常规教育

1.学生每天必须按时到校,早晨到校后应在教师里读书,并按时

认真上好晨读和自习课。不随便下位,不转脸谈笑.玩耍,不影响他人

学习。班干部要认真大胆地负责好本班的纪律,有事向老师汇报。

2.下课后,及时去厕所。预备铃响后,学生应立即进入教室坐在

自己的座位上,并将本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整齐地放在课桌左前方,

静候老师上课。值日生在课前擦好黑板,保持讲台整洁。

3.上课铃响后,老师进入教室宣布上课,班长喊“起立”,全班

同学迅速站好,师生互相问好,班长喊坐下。若上课后迟到进教室时,必须在教室门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再进入教室就座,并保持

动作较快,不慌张。

4.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问题应先举手,老师指定到的同学起立站好,回答要声音响亮,语句

流利;发言完毕,经老师允许后再坐下。上课时不能随便借.拿别人的

东西,不准扭头交谈。在室内,冬天不带大围巾.手套,夏天不使用扇子。上体育课要穿运动服.运动鞋。到音乐.体育等专科教师上课时,

应提前到达活动教室或操场,按指定位置就坐或排队。

5.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读书时应挺直身体坐.立好,看准字再读,不拖长腔,不丢字.添字;写字时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

手握笔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不歪头.不斜身子,不趴在桌子

上写字。

6.下课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迅速

立正站好,老师问礼“同学们再见”,学生回礼“老师再见”,待老

师走出教室再离开座位活动。

二、课余活动常规教育。

1.平时见到老师或同学应主动问好。进校门时不纠缠家长,自己

进校园,并及时进入自己的教室。

2.课下不在教室.楼道内猛跑猛跳.踢球.玩沙包,要到教学楼外做

一些有益的活动。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乱摸电器开关,不

玩弹弓.扎刀.玩具子弹枪等东西,上下楼不拥挤,注意安全。

3.爱护花草树木.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设施,不践踏草坪,不乱

摘乱折花木,见到地面有杂物应主动清理。

4.认真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严肃认真地参加升旗仪式,升国

旗时少先队员行队礼,其它同学行注目礼,尽快学会唱国歌。按时认

真参加班级.年级或学校组织.安排的学习.集会及教育活动。开大会时

应遵守纪律,听从指挥,认真听讲。

5.未经允许,不乱拿别人的学习用品,不乱摸收录机.投影仪.教

竿等教学用具。

6.科学安排时间,放学后按时站队回家,离开教室时自觉关好门

窗玻璃,回家路上自觉听从路队长及旗手的指挥,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

三、生活.礼仪常规教育。

1.学生每天起床后应自己穿衣服.鞋袜,自己收拾好床铺和学习用品,并自己刷牙.洗脸.吃餐。穿着整洁.朴素.大方,不和别人比吃穿。

2.待人应该热情大方,会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进入他人房间应先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粗话。

3.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不任性,外出.回家要和家长打招呼,

做人诚实,不说脏话,有错能改。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的衣物.

用品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刷餐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

4.讲究卫生,勤洗澡.剪指甲,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洗手;

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在墙上乱涂乱画,果皮.纸屑.饮料盒等要扔进

果皮箱。自觉认真地做值日,认真打扫教室.走廊和包洁区的卫生,要

将垃圾倒入垃圾袋,并在课间经常检查,随时清理。

四、社会公德常规教育。

1.爱护花草.树木.庄稼.桌凳.宣传栏,门窗玻璃等公共财物,爱

惜学习用品,不浪费粮食,不买小摊贩的零食带入学校吃。不挑吃穿.

不乱花钱。

2.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和校园内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在建筑工地.公路上.铁道上.深水井旁等危险处玩耍,不攀墙.爬门.

上树,不玩火,不乱接触电器开关,电线等,处处注意安全。

3.不乱翻.乱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损坏别人的东西要赔,

拾到东西要交给失主或老师。

4.发现不讲卫生违反纪律的同学应及时制止,劝其改正,不听劝

告的应报告老师或值周的同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