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传染性胃肠炎

合集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

猪传染性胃肠炎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

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症状:一般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后12-24小时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明显脱水,发病2-7天死亡,死亡率达100%;在2-3周龄的仔猪,死亡率在0-10%。

断乳猪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后2-4天发病,表现水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在5-8天后腹泻停止,极少死亡,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有些母猪与患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也有些哺乳母猪不表现临诊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治疗方法:肠移健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每套肠移健治疗可用于100kg体重,一天注射一次、一个疗程三天。

预防200Kg体重。

病情严重的可酌情加量。

(针对病情严重的可先注射一针阿托品每头按1---3ml,同时口服次硝酸铋或鞣酸蛋白+活性肽碳口服,连用三天)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办法:(1)症状临床特征为呕吐和严重下痢。

本病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

仔猪突然发病,首先呕吐,继而发生水一样腹泻,粪便呈黄色、绿色或白色,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

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

2周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很高,虽然各种年龄的猪只对此种病毒传染都是敏感的,但5周龄以上者很少死亡。

(2)防制发生该病时,立即将病猪与健康母猪和未感染的仔猪隔离饲养,以保护仔猪免受感染,圈舍清扫干净,并用草木灰水或碱水消毒,可用下列药物控制继发感染:氯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0~30毫克,每天2次;磺胺脒0.5~4克、次硝酸铋1~5克、苏打1~4克,混合口服。

对失水过多的重病猪,适当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提醒: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生以后千万不可慌乱,采取隔离后尽快进行科学的治疗方法。

猪轮状病毒腹泻与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区别

猪轮状病毒腹泻与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区别

猪轮状病毒腹泻与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区别猪轮状病毒腹泻、猪流行性腹泻(PED)、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我国猪群中危害严重的三种病毒性腹泻病,发病后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下面全球品牌畜牧网专业人士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

猪轮状病毒腹泻、猪流行性腹泻(PED)、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我国猪群中危害严重的三种病毒性腹泻病,发病后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下面全球品牌畜牧网专业人士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

猪轮状病毒腹泻无论何处,只要养猪,猪群中就会有轮状病毒。

在常规饲养条件下要使猪场没有轮状病毒是非常困难的。

病毒经粪/口途径在猪群中传播。

病毒经粪便排出,急性期排毒量。

但成年猪一般不排毒。

不洁的环境对轮状病毒在猪群中存留起重要作用。

病毒可在干燥的粪便、灰尘、产仔区的污水和断奶舍中被检出。

在已清空的猪舍内可存活3个月。

猪流行性腹泻(PED)临床症状不同猪场的临床症状几乎相同。

总体而言,后备猪所产仔猪的发病较多,而且不易控制。

3.1母猪、生长育肥猪常在季节变换时出现一过性腹泻,然后几乎无症状;保育猪有时见轻中度腹泻。

3.22-5日龄仔猪全窝水样腹泻、粪便灰黄色,部分猪见有呕吐。

随着病程发展,相继脱水而见非常瘦弱,口渴、嗜睡,畏冷。

死亡高峰发生在发病后3-4天(图)。

3.3发病窝的母猪普遍无乳。

这种情况可能由于仔猪发病后无法刺激母猪泌乳,但更为可能的是无乳本身就是本病在母猪的症状之一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在抗原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临床上PED和TGE很难区别,仅仅是TGE的临床症状比PED还要重些。

发病开始时厌食,以后腹泻,并且以水样的喷射状腹泻为特征,猪舍四周墙上和地面沾满了水粪,有一股特别的臭味。

体温一般不升高。

用任何药品治疗都无效。

大猪一般7~10天自行康复,但抵抗力弱的猪、尤其有并发症时会死亡,新生仔猪由于严重脱水,加上母猪发病时无奶,死亡率可达100%。

10日龄以上仔猪死亡率较低。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的胃肠炎病。

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探讨PED的诊断和治疗。

一、病因和症状PED由PED病毒引起,其主要通过食物、饮水或直接接触传播。

它最常见于猪群中的新生仔猪和幼仔猪,这些猪对PED的感染性最高。

PED引起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食欲减退、发热和腹部膨胀等。

在年龄最小和最脆弱的猪中,PED死亡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二、诊断PED的诊断主要采用病毒学和临床症状两种方法。

1. 病毒学检测病毒学检测主要通过检测PED病毒的抗体和RNA来诊断。

使用PCR技术可以检测病毒RNA,而ELISA和IFA技术可以检测病毒抗体。

这两种技术都可以在症状出现前检测到PED 病毒。

因此,它们在防止PED传播和控制PED疫情方面非常重要。

2. 临床症状PED的临床症状包括腹泻、呕吐、食欲减退、发热、腹部膨胀等。

这些症状在PED发生时出现,对于猪的体重和健康状况造成很大影响。

通过检查病死猪的临床症状,可以确定PED的存在。

三、预防和治疗PED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 保持清洁和卫生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和卫生非常重要。

由于PED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因此保持养殖环境的干净和卫生是非常关键的。

2. 使用疫苗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多种PED疫苗。

疫苗可以有效地控制PED的传播和疫情。

在猪群中使用疫苗可以保护猪免受PED的侵害,并减少PED造成的经济损失。

3. 给予适当的营养和水PED病毒会导致猪的身体水分丢失,因此给猪提供充足的饮水和合适的营养非常重要。

这可以有效降低PED的临床症状和死亡率。

4. 给予抗生素抗生素可以在PED发生时缓解猪的症状。

然而,抗生素的使用应根据兽医师的指示进行,以避免抗生素滥用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总之,PED对猪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控制PED 传播和疫情的关键。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鉴别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鉴别与防治

3、加强饲养管理 (1),保持栏舍良好的卫生环境,制定消毒计划,定时对栏舍及产房内外、饲养工具进行全面严 格的消毒杀虫,及时清理粪便和更换垫草,并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猪场,对进出人员、车辆等进 行消毒。 (2),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春冬季节,定期检修栏舍水电气等设备,提供温暖、干燥、通风、 适宜的养殖环境,避免产生应激反应。 (3),需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和干净的饮用水,合理科学饲喂,对于仔猪,保证其尽早吃上母乳, 而临产母猪可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等,以满足母猪营养需求。 (4),做好检疫工作,尽量坚持自繁自养,若引种,需对引种地进行考察调研,没有疫病方可引 入,引入后需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保无病后合群饲养,并实时观察猪群健康动态,一旦发现异常 及时隔离,并对病死猪进行无公害处理。
二、发病时间
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最多,夏秋季节发病较少。这是因为冬春季天气寒冷, 病毒易于存活和散播,此时也是仔猪生产的旺季,易感动物较多,极易造成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该 病还常与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发生混合感染,而导致哺乳仔猪和断奶猪的死亡率增加。
三、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潜伏期极短,一般为12~18h,最长也不超过3天。该病传染迅速,数日内可使 猪群大部分受感染。仔猪发病突然,先呕吐,继而发生急剧的水样腹泻。极度口渴,迅速脱水,常 在发病后27天内死亡。日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死亡率越高。架子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轻重 不一,通常仅有一至数日的不食,流泪,剧烈腹泻,有时可见呕吐。5至8天腹泻停止而康复,极少 死亡。有些哺乳的母猪,其仔猪染病,而其本身则无可见症状。该病毒对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具有特 殊的亲和力,故病毒进入机体后主要侵害胃肠黏膜上皮,而不侵害其他器官和组织。
4、猪传染性肠胃炎传染力强,死亡率高,严重制约着生猪的健康生长。因此,养殖人员需提高对 该病的预防意识,同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并提供干净、通风、干燥卫生的饲养环境,确保营养均 衡,科学饲喂,加强检疫,坚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减少疫病的蔓延与传播,从而保 障猪群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急性肠胃炎症。

这种疾病有短暂的潜伏期,可迅速引起猪群中的严重腹泻,导致猪只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猪传染性胃肠炎对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与防治非常重要。

病毒的诊断: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毒诊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标本采集:从腹泻猪只的肠液中采集样本,或者通过肠道刮片采集粪便样本。

2. 实时荧光RT-PCR检测:将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核酸提取和纯化,然后利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病毒核酸进行扩增和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PEDV的存在。

3. 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将样本接种到特定细胞系,如Vero细胞系,观察细胞是否出现病变并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可以分离出病毒并鉴定其类型和亚型。

4. 免疫学检测:通过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猪群中的PEDV抗体,以及对抗体阳性的猪只血清进行中和试验,可以评估猪群中PEDV的感染状况。

1. 加强疫情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并进行诊断,这有助于控制和阻断PEDV的传播。

2. 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猪舍的消毒和清洁,限制人员和物品进入猪舍,避免交叉感染,减少病毒的传播。

3. 密切监控猪只的饮食和水源:确保猪只的饮水设备和饲料无污染,并保持干净卫生。

4. 强化疫苗接种:疫苗是控制和预防PED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疫苗对猪只进行接种,能够帮助猪只产生免疫力,减少PED的发生和传播。

5. 隔离和处理感染猪只:对于已经感染PEDV的猪只,需要及时进行隔离和处理,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总结: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严重的猪只肠道传染病,对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进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标本采集、实时荧光RT-PCR检测、病毒分离与鉴定、免疫学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通过加强疫情监测、生物安全措施、饮食和水源监控、疫苗接种以及隔离和处理感染猪只等措施进行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猪只的急性腹泻和呕吐。

本文将介绍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诊断方法:
1. 病情观察:猪传染性胃肠炎通常表现为急性腹泻和呕吐。

养殖户可以观察猪只的排便情况,如果发现大量稀水样便便和呕吐现象,可能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

2. 病毒检测:可以通过PCR或ELISA等方法对猪只的粪便、胃肠道组织等样本进行病毒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3. 病理检查:可以通过对猪只的胃肠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组织病变和病毒感染情况,进一步确诊猪传染性胃肠炎。

防治方法:
1. 强化消毒:对猪舍、饮水设备、饲料槽等进行定期消毒,以防止病毒传播和感染。

2. 隔离感染猪只:对发病猪只进行及时隔离,以防止病毒的扩散。

对新引进的猪只进行隔离和观察,确保其健康状况符合要求后再放入养殖环境中。

3. 提高猪只免疫力:可以通过合理饲养和营养,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风险。

4. 疫苗接种:目前已有部分PEDV疫苗可供使用,可以根据养殖户的需求和疫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

总结: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主要通过观察猪只的症状、病毒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来确定。

防治方法包括强化消毒、隔离感染猪只、提高猪只免疫力和疫苗接种等措施,旨在预防和控制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和传播。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

月 份 ,多 发 于 春 节 前 后 。
仔猪多发 于早春季节。
1 . 流行 规 律 2
在 3~4 d内 暴 发 流
・ —
征 。剖检可见胃肠充满凝乳块 。小肠充满气体及黄绿或灰白 色泡沫样 内容物 , 肠壁变薄 , 呈半透 明状 。 绒毛肠系膜淋巴结
充 血 、 胀 。心 、 、 肿 肺 肾一般 无 明显 病 变 。 5 防 治
3 临诊症 状
该病潜伏期短 的 1 2~1h 一般 为 1 8 , 8, ~ d 多数病例 2 ~
猪 ,0 J次 , 用 3 , 1ml 连 d 可有效
控制病情 。4 旦发病 , (卜 应立 即
4 , 同年龄的猪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差异 。 d不 31 哺乳仔 猪常在 吃奶后 突然 发生 呕 吐 ,接着 发生 急剧 .


行, 迅速传播 至邻近各栏
舍 , 经 1d左 右 达 到 高 约 0
O’
潮, 随后呈零 星发病 。发 病率 与年 龄的关系不 大 , 源自 但 死亡 率 与 年龄 的 关 系
甚 为 密 切 。2 龄 内仔 猪 周
51 本病 目前 尚无 特效 疗法 , . 为减少仔 猪死亡损失 , 促使其 早 日康复 , 可采取 一些必要 的对症疗法 。如让仔猪 自由饮用
21 0 0年 第 6期
水 样腹 泻 , 便初 为 白色 , 后 变黄 或 绿 色 , 期 略 带灰 粪 随 后 72 饲料 中镰刀 菌毒 素一旦产生便难 以被完全脱除 ,故饲 . 养户采取积极的预防及 控制 措施 : 尽可能采购带菌( 霉菌 ) 量 低 的新鲜原料 ; 一旦发 现受镰刀菌污 染较严重 的原 料 , 最好
猪 于 产 前 4 d和 1d左 右 , 5 5 以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virusofswine)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猪的1种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

临床特征为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易感,但2周以内仔猪的病死率很高,5周以上的猪很少死亡。

其它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均无感染性。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virusofswine)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猪的1种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

临床特征为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易感,但2周以内仔猪的病死率很高,5周以上的猪很少死亡。

其它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均无感染性。

1933年起,美国的依利诺斯州就有本病记载,此后在美国广泛流行。

1946年,Doyle等确定本病的病原体为病毒,并作了比较详细的报道。

1956年在日本,1957年在英国相继发生本病。

以后法国、荷兰、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波兰、前苏联、罗马尼亚、比利时、南斯拉夫、我国台湾省、马来西亚和加拿大相继报道了本病。

现在除阿拉斯加、北欧各国之外,在北半球,特别是北纬三十度以北的温带至寒带地区,均有本病分布。

从六十年代末期起,我国就有关于本病的报道。

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毒为冠状病毒。

其它病毒如轮状病毒、腺病毒、呼肠孤病毒以及肠道病毒等亦可引起猪的传染性腹泻。

本节只介绍猪传染性胃肠炎冠状病毒(TGEV)。

1.形态特征经滤过试验、超速离心和电镜观察,证明病毒粒子的直径为90~200nm,呈圆形,有的呈椭圆形或多边形。

有双层膜,囊膜上覆有花瓣状纤突,纤突长18~24nm,以极小的柄连接在囊膜的表面,其末端呈球状,直径约10nm,制片时容易使纤突脱落,所以经常只看到囊膜的边界,或者只在囊膜的某些部位有这种花瓣状纤突。

某些病毒粒子在以磷钨酸负染后,可见到1个电子透明中心或没有特征的核心,其形态与粘病毒的管状或螺旋状的核蛋白结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其感染敏感幼猪时会导致100%死亡。

哺乳仔猪呕吐、腹泻、和高死亡率是传染性胃肠炎的特征。

感染时的猪龄越大,则对此病的耐受力就越强。

敏感的成年猪和肥育猪感染此病时死亡率很低,但仍常见呕吐和腹泻。

在保育猪中可发生地方流行性的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是一种冠状病毒,此病毒与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密切相关。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猪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有亲和力,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则与肺组织有亲和力。

这二种病毒在血清学上有交叉反应。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可长时间存活于寒冷、阴暗的环境之中,在冷冻条件下十分稳定。

日晒、干燥、高热以及大多数消毒药可灭活这种病毒。

五十多年前就已经知道这种病毒对猪的危害。

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急性爆发中,仔猪会呕吐、水泻并迅速发生脱水。

这些症状实际上会发生在所有2周龄以内的敏感仔猪中。

这一疾病蔓延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此病的潜伏期只有18小时到3天之短。

2-3天之后,猪场中大部分猪都会感染。

小于7周龄的猪一般都会严重受害,并且会在2-3天之内死亡。

3-4周龄的猪感染此病后死亡率就低得多,但这些猪常常生长不良,保育猪和肥育猪的症状一般仅限于腹泻和厌食。

这样大小的猪常会在1-2天内痊愈。

敏感的母猪小母猪感染此病后会出现相当明显的症状。

繁殖猪群中的母猪会严重发病,发现高热厌食、呕吐、腹泻和精神沉郁等症状。

感染后排出病毒的猪是猪场中病毒传播和持续存在的主要来源据认为人员工流动在不经意间散播了有病毒污染的粪便,是病毒在猪场内和猪场间传播的第二大原因。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只危害猪,但狗、猫、狐、椋鸟和苍蝇都可感梁此病毒并可排出此病毒达2周之久。

幼猪发病原生急性呕吐和腹泻,大龄猪发生腹泻以及可能发生呕吐都必须考虑是否传染性胃肠炎,2周龄以内的仔猪染后会出现很高的死亡率。

对感染的幼获得了进行剖检,常可见到胃中有凝乳块,肠壁会变得非常薄,这是因为肠道绒毛萎缩的缘故这可通过组织学检查加以证实,可对感染仔猪的肠道新鲜切片或片进行荧光搞体试验,根据临床证状加上绒萎缩的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阳性的荧光体试验结果,访问演出可确诊为传染胃肠炎。

对于传染性胃炎病毒,没有一种特效药可供治疗之用。

若要进行治疗,则要针对病毒危害造成的影响。

若要使感染猪得到存活,则必须纠正其饥饿、脱水和酸中毒。

在商品猪场,治疗这些猪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和时间,使得根治成为根本不可行的事。

而对传染性胃肠炎爆发所能采取的行动,就是对仔猪提供一个无贼风的温暖环境(气温高于32℃)并使仔猪随时都能得到新鲜饮水。

如果仔猪感染时已民用工业3-4日龄,则这些措施可以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感染时猪的日龄更小的话,则无论采取了哪些措施也很难使之存活。

应用抗生素控制继发细菌感染有好处,但抗生素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本身没有任何作用。

给仔猪饲喂电解质和代乳品而使之断奶,就可将仔猪同其母猪隔离开来从而防止仔猪持续地接触到此病毒。

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急性爆发中一旦得出明确诊断,在许多情况下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尽快使猪群接触病毒。

这看起来恰恰与应该做的事截然相反,但这是缩短此病总
的影响期限的最好方法,也是防止此病成为本猪群中地方流行性疾病的最好方法。

使猪群接触病毒的方法取决于感染是否始发与产房。

如果感染先进入了产房,最好立即对猪场中所有的猪进行回喂,以便尽快使猪群产生免疫力。

如果当前病毒并未危害产房的仔猪,那么就应该将产房与猪场其余部分隔离开来。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由专人从事产房中的日常工作,从而避免产房中正由母猪哺乳的仔猪接触病毒。

猪场中的其它母猪则应该通过回喂而接触病毒,但仅剩下14天就到预产期的母猪除外。

应将临近分娩的母猪尽可能地隔离开来,在它们分娩后并且其仔猪较大时或断奶时令其接触病毒。

产生免疫力是限制此病危害性后果以及预防发病的关键措施。

为了保护仔猪,应使仔猪通过初乳获得被动性抗体从而使其在出生后最初几天内就得到保护。

通过注射或口服疫苗进行免疫,得到的保护力高低不一,常常达不到要求的保护力水平。

这些疫苗通常在分娩前5周和2周时给予母猪以便刺激母猪产生抗体并由母猪将抗体传递给仔猪。

在多数情况下,通过这一免疫方法获得的保护力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有很的。

一咱代替商品疫苗的方法是对母猪喂以自家病料而刺激这些母猪的免疫力。

采集急性感染幼猪的肠道,在研磨机中将其制成匀浆后将匀浆混合于饲料中,至少在分娩前3周时喂给母猪,这样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护力。

由感染猪采集的肠道可用冷冻方法加以保存而在以后妊娠期中适当的时候提供应用。

这一方法的风险在于没有包括对特定的母猪群实施有计划的、受控的病毒接触。

通过这一方法,事实上是将实际的病毒喂给了某些母猪,而这就意味着病毒实际上有可能扩散到猪场内任何一群猪之中。

猪场中发生了传染性胃肠炎后,此病可能成为该猪场内的地方流行性疾病。

地方流行性传染性办肠炎常常表现为7日龄的仔猪和断奶后仔猪出现腹泻症状,很难对其预防或将其从猪场中根除。

在实行连续分娩的猪场或不断地有后备猪进入种猪群的猪场,很可能发生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

这将使病毒在猪场中积聚起来。

在实行连续制(非全进全出制)的保育舍内也会积聚起病毒。

为了打破这一循环,可能有必要使全场的猪都接触病毒。

这样就会使猪场中不再存在敏感猪群,从而消灭病毒得以持续存在于猪场之中所需要的条件。

当所有的猪都产生了免疫力时,病毒就会全部死光。

在实施全群接触病毒之前,必须对将在实施群体接触病毒期间分娩或将在该期间哺乳仔猪的母猪进行免疫,这将会提高其对此病的耐受力。

在实施了这一方法之后,必须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并在每批猪出空之后对猪舍进行清洗和消毒。

每一猪室门前都必须设置脚浴池,池中应灌注消毒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