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梁实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家简介: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北平年景》作者梁实秋(1903——1987),祖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1949年到台湾。2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为“新月派”成员之一。40年代以散文小品知名于世,陆续出版《雅舍小品》及其续集、三集、四集、《雅舍杂文》、《雅舍谈吃》、《秋室杂文》、《实秋文存》、《谈徐志摩》、《谈闻一多》、《清华八年》、《看云集》、《槐园梦忆》、《西雅图杂记》、《菁秋琐记》等近二十本散文集。梁实秋学贯中西,除散文小品与文艺评论外,还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四十卷,编写了三十多种英文辞典和教科书。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北平年景》是作者写于50年代的怀乡散文代表作,写得朴实无华而又意趣盎然,文章开篇要言不繁,点明题旨,直接抒发作者羁旅凄凉、怀念北平的思乡情怀。中间部分则为童年时代“北平年景”的回忆。从祭灶以后各家各户采购年货、置备新衣等种种准备工作开始,到过年的祭祖先、烧年菜,与孩子们在除夕之夜的踩岁、辞岁、压岁,到新年正月的室内布置、家家开赌、孩子们的花炮,到城里各处的热闹所在,作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北平独特的年景,跃然纸上。结尾一节,既与开头呼应,又将题意深化,借以表达作者对窃国大盗袁世凯当年在北平一手导演的兵变、洗劫平民百姓的深恶痛绝的感情。

这篇散文颇能体现梁实秋散文的特点。作者学识宏富,文思泉涌,将20世纪初北平过年风俗和盘托出,抒写得多姿多彩,且在娓娓叙述中时有三言两语的发挥。如祭祖先之属于形式,年菜年饭的让人倒胃,年画对联的心理作用等,褒贬之间,诙谐风趣,时见作者寓庄于谐的思考与哲人智慧的闪光。散文表面看似平铺直叙,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实际并非如此。“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全篇简短而内容丰厚,大巧若拙,浑然天成,不难看出作者的艺术功力。散文语言亦极富个性。总体上运用简洁纯净的白话语言,却又时时杂以文言词语和民间俚语,具有典丽雅洁、庄谐并举的艺术效果。

唐人孟郊诗云:“瘦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梁实秋赴台以后的散文有不少思乡怀旧的文字,如《北平年景》、《北平的街道》、《故都乡情》等。作者身在异乡,思念故园,面对远在天边的北平,能不“徙萦梦想”,一片深情?令人遗憾的是,梁实秋因其猝然辞世,未能实现生前重返北京的夙愿,只能嘱咐新友将自己的墓碑面向大陆,聊以了却一缕游魂的故园之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