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的PLC控制
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的PLC控制

2 程 序 编 制
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组成及工作流程见图 1 所示 自动马达轴承 组立机 由震动盘 、 轴承 自动取料机械手 、 轴承检测 、 外壳 自动取料机 械 手、 外壳检测 、 轴承外壳 自动装 配与成品取料 机构 、 成 品物料检测 、 气 缸、 电磁 阀和 电控系统等组成 自动操作过程是 由按钮和 限位信 号控 制 电机和 电磁 阀来完成 。当机器刚启动 自动按钮后 . 轴承震 轨物料检 知轴承到位后轴承 自动取料机械手下行 。 当机械手下行检知 到位 后轴 承吸盘负压启动 . 轴承被吸取 当负压检知到设定值后机 械手上行到 位上行检知位置后机械手前后伸缩汽缸动作 . 当汽缸前感应 开关 检测 到位后机械手上行汽缸动作 .将轴承放置分度盘夹具上 的固定位置 . X 0 4 0: 分 度盘 S B 9 同时负压释放 . 轴承机械手 复位再执行 下一个重 复动作 . 当机械 手复 X 0 4 1 : 轴 承取料下 S B1 1 位后分度盘转动一个分割角度 . 轴承机械手会在分度盘每 转动一个角 X 0 4 2: 轴 承取料前 S B1 2 度就把轴承放 置到下一个夹具上 . 同时 当轴承检测光纤检测 轴承定位 X 0 4 3 : 负 压吸着 S B 1 3 正常后分度盘转动一个分割角度 . 分度盘到位后外壳机械 手按轴承机 X 0 4 4 : 负压放料 S B 1 4 械手 的动作程序放置轴承 .当以上动作完成后分度盘转 动一 个角度 . X 0 4 5 : 外 壳取料 下 S B 1 5 外壳检测光纤检测外壳定位 正常后分度盘转动一个角度 . 装配机械手 X I M6 : 外壳取料前 S B 1 6 动作下 压把轴 承与外壳 冲压成一个整体 . 同时把 冲压好 的成品取 出放 X 0 4 7 : 外壳取料闭合 s B 1 7 置到成品放置区 . 分度 盘再 转动一个 分割角度 . 成 品检测光纤 检测到 输入 接 口电路的常 闭触点如停 车按钮 . 作为 P L C的输入信 号时 . 成品取 料正常 后分度 盘转动 一个角 度完成 了一整个循环 其 实际触点 的初 始状态 与对应的 P L C内部 虚拟触点 f 也 叫“ 软触 点” 1 之间存在 逻辑相反 的关 系 根据 自动马达轴 承组立机 的控制线路我们设 计 出了系统的整个
以PLC为基础的轴承测试液压伺服加载系统PID控制探究

以PLC为基础的轴承测试液压伺服加载系统PID控制探究测功机属于一种精密仪器,其主要作用是可以通过操作实现对电机、发动机等设备轴承综合情况进行检测,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掌握轴承状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测功机在应用中可以消除测定设备产生机械能,还可以将这种机械能转化为其他能量。
轴承在实际应用中,其综合性能等会对其使用年限以及测功机测定的可靠性以及精准度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积极对测功机轴承液压加载测试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测定时确保的测功机工作质量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测功机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
1.加载测试系统概述加载测试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各个零部件的性能进行测定,然后通过对各项数据的分析确定设备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加载测试系统属于卧式结构,其主要构成包括:径向液压加载设备、轴承等设备。
图1为测试系统结构图。
系统工作时,其本质是通过对变频器的利用,就可以实现对电主轴的驱动,而后在利用蛇形弹簧以及安全联轴器就可以让整个系统安全预先设定的流程进行工作[1]。
支撑轴承是对整个系统来说意义重大,其主要作用是对两个系统进行支撑。
然后将需要测定的轴承放在支撑轴中间,通过对液压伺服加载系统的利用就可以实现操作,并且还能及时对径向加载荷载的力度进行不同程度的调节,在此过过程中,需注意是的径向加载荷载是通过需要测定的轴承外圈的座套然后将荷载增加到需要测定的轴承。
然后通过对座套中传感器的利用就能及时对各项数据进行测定,并且在利用过程中还能及时和电液伺服阀构成闭环控制系统,而需要测定轴承的温度基本上都是由线圈外部的四个温度传感器实现测量。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工作人员只有依据实际情况,及时构建安全稳定的液压伺服加载系统,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符合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进一步提高所测数据的稳定性。
在下如图中:1表示底座,2和8表示支撑轴承安装机架,3、9表示两个支撑轴承,4表示径向加载液压缸,5表示加载座套,6表示被测轴承,7表示测试系统主轴承,10表示蛇形弹簧联轴器,11表示变频电主轴。
PLC简单案例讲解——机器人周边设备控制

手动反转是对电机的点动控制,需要一直按住按钮,电机才能运行。运行至负限 位后,即使按住按钮也不能运行,只能正向运行。
8
紧急停止:运行至正负限位时,对系统的保护策略。任何情况下,按下紧急停止 按钮,使系统紧急停止。
9
EN:使能端,用SM0.0链接表示保持常通;
START:参数开启时,执行运动包络,为确保命令只发送一次,使用上升沿信 号;
埼PTOO^CTRL(S8R1JfQPTOO.RUN (SER2J幻PT叫M邮晚RJ)
)力输史
VB10D0 VWlDOfl VD1006
VD1010
VD1014
VD1019
VB1022
VU1Q23
VB1025
VB1026
VB1O27
VB1023
VD1029
VD1033
VB1037
VB1038
VD1039
Profile:设定的运动包络编号;
Abort:位控模块停止参数。开启后停止运行当前包络并减速停止;
Done:完成标志。模块完成该子程序时,此参数为“1”;
Error:错误代码,为“0”表示无错误;
C_Profile:包含位控模块当前执行的轮廓;
C_Step:目前正在执行的轮廓步骤;
C_Pos:如果PTO向导的HSC计数器功能已启用,C_Pos参数包含用脉冲数 目表示的模块;否则此数值始终为0。
7、在电机运行过程中,任何时刻均可通过“停止按钮”和“急停按钮”控制其停止运 行;
8、停止运行后,需重新复位才能进行自动正反转运行控制;
9、“复位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停止指示灯”用来指示一维平台的运行状态
二、机械本体
三、硬件电路
S7-200 CPU提供两个高速脉冲输出点(Q0.0和Q0.1),可以分别工作在PTO(B冲串输出)和PWM(脉宽调制)状态下。使用PTO或PWM可以实现速度、 位置的开环运动控制。
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系统与实现

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系统与实现摘要:PLC的电机控制系统在现代自动化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电机是现代自动化生产中最为常用的动力设备之一,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主要介绍了PLC电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包括程序设计、编程语言、状态检测、动作控制、故障检测和报警处理等方面。
通过对软件设计的合理搭配和运用,可以构建出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PLC电机控制系统,以满足不同工业应用场景的需求。
同时,本文还强调了软件设计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是整个系统的灵魂所在。
关键字:PLC电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编程语言0前言现代工业生产中,电机控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通用的工业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系统中。
PLC电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机的启动、停止、正转、反转、变速等控制操作,同时能够实时检测电机状态,监测故障,并给出相应的报警提示。
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本文将介绍PLC电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程序设计、编程语言、状态检测、动作控制、故障检测和报警处理等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PLC电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软件设计流程。
1PLC的电机控制系统重要性PLC的电机控制系统在现代自动化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机作为现代自动化生产中最为常用的动力设备之一,其控制对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PLC电机控制系统利用PLC的高效性能和可编程性,实现对电机的精准控制,能够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减少生产线的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优化生产成本等,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生产线的竞争力。
因此,PLC的电机控制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现代自动化生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PLC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思路设计PLC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思路包括确定系统要实现的功能、选择适合的PLC型号、编写控制程序、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模块和传感器执行器、进行系统联调和测试、完成系统安装和调试以及完善系统文档和培训。
plc变量控制电机速度的方法

plc变量控制电机速度的方法1.引言1.1 概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设备,它具有灵活性和可编程性的特点。
在工业控制领域,使用PLC来控制电机速度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旨在介绍如何利用PLC变量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首先,我们将简要概述PLC变量控制电机速度的原理,然后详细介绍PLC变量控制电机速度的方法。
通过PLC变量控制电机速度的原理是基于对PLC进行编程来实现的。
PLC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来处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从而实现对电机速度的控制。
通过读取和修改PLC的变量值,可以实时地调整电机的转速。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PLC变量控制电机速度的方法。
首先,我们将介绍如何在PLC中设置变量,并将其与电机的速度相关联。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编写适当的控制程序,以根据变量值来控制电机的速度。
最后,我们还将讨论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和优化方法,以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总结而言,本文将深入探讨PLC变量控制电机速度的原理与方法。
通过灵活的PLC编程和变量设置,我们可以实现对电机速度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PLC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将变得更加广泛。
预计PLC在电机控制方面的应用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为自动化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控制策略和算法的出现,以满足不同工业场景对电机速度控制的需求。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内容的组织方式和章节分布情况。
本文的结构如下:1.引言- 1.1 概述- 1.2 文章结构- 1.3 目的2.正文- 2.1 PLC变量控制电机速度的原理- 2.2 PLC变量控制电机速度的方法3.结论- 3.1 总结- 3.2 展望在引言部分已经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接下来将会详细介绍PLC变量控制电机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正文部分将会分为两个小节,分别讨论PLC变量控制电机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基于PLC自动控制多轴拧紧主轴承盖拧紧机设计吕柔瑾

基于PLC自动控制多轴拧紧主轴承盖拧紧机设计吕柔瑾发布时间:2021-10-28T07:37:27.65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8期作者:吕柔瑾[导读] 为了应对全球的工业4.0,汽车发动机的装配过程,很多往智能制造,无人工厂方向进行设计。
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616摘要:为了应对全球的工业4.0,汽车发动机的装配过程,很多往智能制造,无人工厂方向进行设计。
现针对发动机的主轴承盖拧紧,设计可以满足发动机多种机型生产、智能制造、自动控制、安全等级高等优点的自动设备。
设备通过X/Y/Z三个方向变距,实现拧紧轴对应不同机型的变位。
每个螺栓的拧紧数据包括拧紧角度、扭矩,均上传工厂服务器,服务器通进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跟踪每台发动机的每个螺栓是否合格下线,并进行反馈,形成闭环控制。
关键词:自动变距;数据收集;闭环控制;安全等级高引言科技的日益发达,发动机产品也不断优化,产生了很多不同型号的发动机,以往的一条线做一款发动机的设备就无法满足多款发动机的生产,也使企业花费更多的成本,进行产线建造。
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动力均来自主轴,主轴承盖是紧固、定位主轴位置的部件,可以直接影响主轴动力输出的关键零件。
因此主轴承盖拧紧合格与否,对发动机动力起决定性作用,以往设计的拧紧机只能跟踪单台数据,数据的扭力值、角度值、无法保存。
拧紧机拧紧的发动机主轴承盖,存在拧紧不合格发动机,以往由于个别因素,没有正确的处理不合格发动机,发生了拧紧主轴承盖不合格的发动机流出车间,对整车的安全、性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 机械组成发动机主轴承盖螺栓拧紧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设备承力主体、变距机构、顶升机构、拧紧轴紧固机构、设备防护机构等。
设备的承力机构采用单侧受力方式进行设计,由提升气缸、平衡气缸、立柱、基座;顶升机构以设备承力机构为依托,设计成阻挡气缸挡住工件托盘,外加夹爪气缸+导轨的上下夹紧方式,进行工件精确定位;设备防护机构采用网格栏方式进行四周防护,只留工件流走空间,以防人员误进入设备,造成人身安全事件,如图1、图2。
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的PLC控制

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的PLC控制【摘要】本文讨论了采用三菱FX系列PLC作为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控制机,通过震动盘自动提供物料,分度盘的旋转方向及角度来切割确定各工序顺序,各气动机械手最终完成手机震动马达外壳与轴承的自动取放与装配,从而大大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PLC;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气动0 前言马达广泛的运用于机械、电子等领域,但在马达的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着生产成本高,生产人员密集,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在我国70~80年代大多数自动化设备中,大多数的开关量控制系统都是采用继电器控制,也有相当一部分辅机系统是采用继电控制。
因此,继电器本身固有的缺陷,给设备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用PLC对自动化设备的继电器式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手机发展日益超薄化,对其配套的元器件产品如手机震动马达的小型化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马达越来越小型化,各马达零部件如轴承、马达外壳也相应的越来越小,在生产过程中凸显出以下问题:1)因零部件很小,工人拿取不方便,导致生产效率低;2)因生产效率低,为了能够配合其它岗位的生产要求,必须增加此岗位的生产人手,导致人工成本增加;3)因零部件不好拿取,导致操作难度增加,一般的员工不愿意操作此工作岗位,导致管理难度增大。
针对以上问题点,用PLC对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进行控制。
1 硬件选型本次改造中选用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FX2N-48MR型PLC基本单元加一个FX2N-16EX输入扩展模块可编程序控制器。
FX2N系列PLC是三菱公司推出的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微型PLC,它安装体积紧凑,外部结构先进美观,工作安全可靠。
2 程序编制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组成及工作流程见图1所示。
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由震动盘、轴承自动取料机械手、轴承检测、外壳自动取料机械手、外壳检测、轴承外壳自动装配与成品取料机构、成品物料检测、气缸、电磁阀和电控系统等组成。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手自动操作控制的PLC程序设计)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题B: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机械手自动操作控制的PLC程序设计指导教师:职称:职称:中北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2012 学年第1 学期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机械手自动操作控制的PLC程序设计起迄日期:2011年12月28日〜2012年1月6日课程设计地点:教学二号楼指导教师:系主任:王彪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目的:通过对机械手自动操作控制的PLC程序设计,使学生在熟练机械手的动作顺序与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PLC。
2. 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机械手将工件从A工作台搬到B工作台。
机械手的工作过程由8个动作完成一个循环,如图所示。
取放工件的上升/下降和左移/右移分别用YV1、YV3、YV4和YV5控制, 夹具的夹紧和放松由电磁阀YV2控制。
当工件搬到B工作台返回时,用光电开关SQ7 发出无工件信号。
(1)采用内部移位寄存器Ml()()~ M117逐位输出方式实现顺序控制,移位条件是对各限位开关(SQ1-SQ6)的状态检测来决定。
(2)夹紧或放松动作,分别用定时器T450、T451延时控制。
(3)采用具有保持功能的辅助继电器M202驱动夹紧阀。
通过本课程设计,完成输入输出信号分析与PLC I/O分配图①PLC选型主要元器件型号的选择②主接线图设计完成梯形图设计并完成相应指令。
3. 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要求独立完成机械手自动操作控制的PLC程序设计,包括程序的编制和调试,并根据规定格式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课程设计任务书4. 主要参考文献:1. 范超毅.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2. 刘颖.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3. 王爱玲.现代数控原理及控制系统(第二版).北京:国防教育出版社,2005. 14. 王兆义.可编程控制器教程(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与本设计任务书一块装入档案袋中,在档案袋上写上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的PLC控制
【摘要】本文讨论了采用三菱FX系列PLC作为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控制机,通过震动盘自动提供物料,分度盘的旋转方向及角度来切割确定各工序顺序,各气动机械手最终完成手机震动马达外壳与轴承的自动取放与装配,从而大大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PLC;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气动
0 前言
马达广泛的运用于机械、电子等领域,但在马达的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着生产成本高,生产人员密集,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在我国70~80年代大多数自动化设备中,大多数的开关量控制系统都是采用继电器控制,也有相当一部分辅机系统是采用继电控制。
因此,继电器本身固有的缺陷,给设备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用PLC对自动化设备的继电器式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手机发展日益超薄化,对其配套的元器件产品如手机震动马达的小型化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马达越来越小型化,各马达零部件如轴承、马达外壳也相应的越来越小,在生产过程中凸显出以下问题:1)因零部件很小,工人拿取不方便,导致生产效率低;2)因生产效率低,为了能够配合其它岗位的生产要求,必须增加此岗位的生产人手,导致人工成本增加;3)因零部件不好拿取,导致操作难度增加,一般的员工不愿意操作此工作岗位,导致管理难度增大。
针对以上问题点,用PLC对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进行控制。
1 硬件选型
本次改造中选用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FX2N-48MR型PLC基本单元加一个FX2N-16EX输入扩展模块可编程序控制器。
FX2N系列PLC是三菱公司推出的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微型PLC,它安装体积紧凑,外部结构先进美观,工作安全可靠。
2 程序编制
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组成及工作流程见图1所示。
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由震动盘、轴承自动取料机械手、轴承检测、外壳自动取料机械手、外壳检测、轴承外壳自动装配与成品取料机构、成品物料检测、气缸、电磁阀和电控系统等组成。
自动操作过程是由按钮和限位信号控制电机和电磁阀来完成。
当机器刚启动自动按钮后,轴承震轨物料检知轴承到位后轴承自动取料机械手下行,当机械手下行检知到位后轴承吸盘负压启动,轴承被吸取。
当负压检知到设定值后机械手上行到位上行检知位置后机械手前后伸缩汽缸动作,当汽缸前感应开关检测到位后机械手上行汽缸动作,将轴承放置分度盘夹具上的固定位置,同时负压释放,轴承机械手复位再执行下一个重复动作,当机械手复位后分度盘转动一个分割角度,轴承机械手会在分度盘每转动一个角度就把轴承放置到下一个夹具上,同时当轴
承检测光纤检测轴承定位正常后分度盘转动一个分割角度,分度盘到位后外壳机械手按轴承机械手的动作程序放置轴承,当以上动作完成后分度盘转动一个角度,外壳检测光纤检测外壳定位正常后分度盘转动一个角度,装配机械手动作下压把轴承与外壳冲压成一个整体,同时把冲压好的成品取出放置到成品放置区,分度盘再转动一个分割角度,成品检测光纤检测到成品取料正常后分度盘转动一个角度完成了一整个循环。
(a)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的主要结构(b)生产流程图
考虑到各种工况和条件,在保证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组成性能价格比高的控制系统。
其I/O分配如下:
X000:启动开关SB3 Y000:分度盘KM1
X001:停止开关SB4 Y001:轴承取料下KM2
X002:急停SB5 Y002:轴承取料前KM3
X003:复位SB6 Y003:负压吸着KM4
X004:清圆盘料SB7 Y004:负压放料KM5
X005:成品取料下SB8 Y005:外壳取料下KM6
X006:成品取料前SB9 Y006:外壳取料前KM7
X007:分度盘检知SQ3 Y007:外壳取料闭合KM8
X010:震轨物料检知SQ4 Y010:成品取料下KM9
X011:轴承取料上检知SQ5 Y011:成品取料前KM10
X012:轴承取料下检知SQ6 Y012:成品取料闭合KM11
X013:轴承取料前检知SQ7 Y013:运行灯KM12
X014:轴承取料后检知SQ8 Y014:停止灯KM13
X015:轴承取料负压检知SQ9 Y015:报警灯KM14
X016:成品取料闭合SB18 Y016:计数KM15
X017:圆盘轴承物料检测SQ11
X021:外壳取料上检知SQ12
X022:外壳取料下检知SQ13
X023:外壳取料前检知SQ14
X024:外壳取料后检知SQ15
X025:外壳取料夹紧检知SQ16
X026:外壳取料松开检知SQ17
X027:圆盘外壳物料检知SQ18
X031:成品取料上检知SQ19
X032:成品取料下检知SQ20
X033:成品取料前检知SQ21
X034:成品取料后检知SQ22
X035:成品取料张开检知SQ23
X036:成品取料闭合检知SQ24
X037:圆盘成品物料检测SQ25
X040:分度盘SB9
X041:轴承取料下SB11
X042:轴承取料前SB12
X043:负压吸着SB13
X044:负压放料SB14
X045:外壳取料下SB15
X046:外壳取料前SB16
X047:外壳取料闭合SB17输入接口电路的常闭触点如停车按钮,作为PLC 的输入信号时,其实际触点的初始状态与对应的PLC内部虚拟触点(也叫“软触
点”)之间存在逻辑相反的关系。
根据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的控制线路我们设计出了系统的整个程序,系统程序的逻辑关系表明设备工作原理、动作顺序、操作方式等。
所以软件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自动程序的设计,将其分为机构原点设定程序、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手动运行程序、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自动运行程序、设备异常检测报警程序。
其系统程序的示意框图如图2所示。
机构原点设定程序用于确定各机械手在自动及手动运行前都已处于设定的原点位置,当系统处于手动工作方式时,必须将除初始步以外的各步对应的辅助继电器复位,同时将表示连续工作的继电器复位。
否则当系统从自动工作方式切换到手动工作方式,然后又返回自动工作方式时,可能会出现同时有两个活动步的异常情况,引起错误的动作。
根据原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的工作原理及设备调试的需要,各机构的手动运行程序,在手动运行程序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考虑到设备在手动调试过程中各机构的运行动作及运行顺序,便于现场维护工人容易对设备熟悉与调试。
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自动运行程序是通过自动运行按钮把各机构手动运行程序程序按设定的顺序自动运行。
当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时异常检测报警程序就会自动停止设备运行并发出警报。
3 硬件部分的改造
从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考虑,输出电路保留的原来的电气互锁。
采用原来220V 的交流供电电源。
因PLC外部连接较多电磁阀及中间继电器,为保证PLC的安全在PLC外部连接一个开关电源来代替PLC的DC24V电源来对外部电路供电。
PLC的外部接线图如图3所示。
4 结束语
自动马达轴承组立机采用三菱FX系列PLC作为控制机,使用震动盘自动提供物料,通过分度盘的旋转方向及角度来切割确定各工序顺序,气动机械手最终完成手机震动马达外壳与轴承的自动取放与装配,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解决了继电器方式的逻辑控制所存在的落后,系统复杂,发现和排除故障困难等问题。
自动马达组立机采用PLC控制具有工作平稳可靠、操作维护方便、运转费用低、生产效率高的特点,能很好的为马达生产企业解决的招工难、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廖常初.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2]周少武,等.大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3]廖常初.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方法与技巧[J].电工技术,1998.
[4]邓则名,邝穗芳,等.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