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奉献精神

论奉献精神
论奉献精神

论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

奉献,奉献,何为奉献?奉献就是把自己所拥有的给予他人和集体。我们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社会是一个由责任所构成的集体,有责任,就意味着奉献。我对社会奉献,他人也对社会奉献,说到底,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奉献。有了奉献,才有责任,才有和谐美好的社会,因此社会中不可缺少奉献精神。有了奉献精神,去感染他人奉献,从而形成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奉献,美好社会。”所以我们应具有奉献精神。

在我国古代,三国鼎立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之恩,呕心沥血为蜀国打天下,他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见其奉献精神。假使诸葛亮没有这种奉献精神,那么他仍可以在茅庐之中隐居一生,那就没有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更谈不上草船借箭、巧施空城记、七擒孟获等佳话了。正是有许许多多奉献着的人,才使蜀国更加富强、繁荣。在我国古代史上,处处闪耀奉献精神。

“两弹元勋”邓稼先,长期奋斗在研究核领域上,长期没有回家休息,长期接触危险爆炸,最终使我国研制出了核武器。邓稼先前辈,一生奋斗不止,长期奋战在一线危险核研究领域上,这是以体现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假如没有他的领导,研究人员不会有那么高的积极性,中国也永远不会有核武器,中国再也摆脱不了世界大国的核威胁、核讹诈,富国强兵的计划也化为泡影,中国人永远不会有良好的生活环

境和平等权力。可见,个人的奉献是多么重要啊!在科学发展之路上,处处可见奉献的行为。

在感动中国中,有个卖羊肉串大叔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累计资助了十余万元,用每支羊肉串赚三毛钱来算,他要卖三、四十万串羊肉串。可见,这位大叔具有奉献精神,他宁愿自己受苦也坚持要帮助困难儿童。大叔这种奉献精神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并带动他们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环境做奉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奉献。

奉献精神是社会温暖的集中体现。奉献精神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我们需要这种奉献精神,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自由主义基本理念

自由主义基本理念 在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中,大概没有比自由主义更显得带有歧义和引起争议的了。不同时代、不同派别对自由主义的理解差异很大,基本态度上的褒贬也大相径庭。可是,自由主义毕竟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和倾向,无论差别和争议有多大,无论人们是赞扬还是拒斥,自由主义都是西方社会的一面思想旗帜。因此,了解、研究并把握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原则和结论,便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一项基本任务。 自由主义是一种基本的政治信念,一种哲学和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社会体制构建和政策取向。它还是一种宽容异己、兼容并包的生活方式。它把自由当作政府的基本方法和政策,社会的组织原则,以及个人与社区的生活方式。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价值诉求也是多元主义的。 在西方世界的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这三种粗略划分的大的政治思潮中,自由主义本身的含混性、内部不同派别的分歧与争论可以说决不亚于另外两者。而自由主义在东西方社会所遭遇的误解,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所受到的抨击批判甚至比其自身的内涵还要丰富多样,大概没有其他一种政治理念会像自由主义那样被扣上如此多的“帽子”或不当的标签。在中国大陆,自由主义曾经是革命队伍内部所斥责的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自私自利、贪图小便宜的代名词,当然这与作为政治哲学的自由主义相去甚远。尽管如此,自由主义在西方乃至当今世界仍然具有基本的理论内涵和大致的原则界限,与其他政治理念和思潮有着重要的区别。而这些区别不是无足轻重的,因为直接关系到基本的政治价值观、体制构建和取向,甚至也涉及当今社会每个公民的生活方式和前景。 自由取向的经济政策只是自由主义基本理念的一个具体结论,而自由主义的方法、基本信念的核心理念才是其最具生命力的成分。这就是它对现代世界个人与集体生活所持的基本立场。那么,可不可以在此简单总结一下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呢?也许可以总结出数十条自由主义的原则,而且不一定能够对这些原则给出统一的解释,不同派别的自由主义者在这些方面同样会有所分歧。但大致说来,我们可以从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论述中总结出自由主义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自决原则:个人的生活只有在他们是自我决定的即自由选择的意义上才是有价值的;二、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国家应当保障每个人与他人的同等自由相容的最大的个人自由;三、多元主义:由于个人确实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有可能作出不同的选择,简言之,存在善的观念的多样性;四、中立性:从前三项原则可以推出,国家应当保持中立并且反对完美主义;五、善的原则:应当公平分配资源,以使所有人都有追求其自身善的观念的公平机会;六、正当对善的优先性:正义(正当)原则约束个人对其自身善的观念的追求。 另一位自由主义者斯皮兹(David Spitz)在临终前为自由派人士所写下的“信条”或许能更直观地反映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他说:自由主义者必须:(1)尊崇自由甚于其他价值,即使是超过平等及正义。(2)尊重“人”而不是尊重“财产”;但是不要忽视财产在促进人类福祉方面的积极作用。(3)勿信任权力,即使权力出自多数亦然。(4)不要相信权威。(5)要宽容。(6)坚信民主政治。(7)尊重真理与理性。(8)接受变迁的必然发生。(9)勿耻于妥协。(10)最重要的是保持批判精神。简言之,自由主义把自由价值置于其他价值之上,强调尊重人,不可轻信权力和权威,坚持宽容和民主政治,接受真理、理性和社会变迁,但也要学会妥协和保持批判精神。这些可谓自由主义之精华所在。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关于自由主义的阐述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一、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 1、背景: 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争取个人的政治权利,争取民主权利和宪政政府,所以,自由主义最早具备的内涵是政治自由主义。 2、发展过程: 17世纪,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其著作《政府论》《论宗教宽容》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保障个人自由,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是公民天赋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民尽可以自由行动。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国家权力必须受到限制。18世纪,欧洲自由主义的大本营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如孟德斯鸠、贡斯当和托克维尔,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3、内涵: 第一,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第二,有限政府论。政府只是保护个人自由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第三,实行分权制度。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对外权,有不同的机构行使。 4、理论影响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主张人生而平等、自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 主张人具有生命、财产、自由权,反对封建神权和王权的残暴统治;主张社会契约论,反对君权神授,唤起了民众的自我意识;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自由主义 1、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随着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不断巩固,它的原则也日益扩大到经济领域,关注政府应以何种方式介入经济,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开始形成。 2、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内涵 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经济自由主义,即国家对私人经济活动不加干预,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政府的职能仅在于提供必要的保障,使个人追求利益的行为有可靠的外部环境。 杰瑞米·边沁、大卫·李嘉图、詹姆斯·密尔等同样倡导经济自由、契约自由和竞争自由,提出国家应奉行放任主义,赋予个人更大的自由活动余地。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对经济与财产权利的强调。它的基石是私有财产、市场经济和国家较少的干预。 3、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经过工业革命,生产技术优于世界上的任何国家。这时的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不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垄断还没有形成,因此,

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很多,下面结合自己的所学以及自己的实际工作谈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货和心得体会。 一、强化责任落实是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 指出,各级党委要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我作为一名社区党务工作者我认为,从严治党,需要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科学谋划、科学部署,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约束,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职责。要强化党建主业意识,强化管党治党意识,把握管党治党要求,主动担责、认真履责、扎实尽责。要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要严格执行“一岗双责”,把党建工作与分管业务工作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切实落实党建工作部署,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持续改进作风是从严治党的永恒课题。 指出,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社区加强了“上门入户制度”、加大社区干部的脚

步走进每一户群众家中、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活动,目的就是通过民情大调查、亲民大行动、干部大练兵,激励党员干部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这样既增进了群众对党的亲情,也促使社区班子成员换位思考,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和群众找问题、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进一步密切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实践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领导干部的“四风”严重,就会脱离人民群众;如果我们不能秉公办事,有“优亲厚友”现象,就会破坏干群关系,失去民心。我们必须认识到抓作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打好持续深入抓作风建设的攻坚战,优先解决突出问题,逐步解决延伸问题,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努力改进个人的学风、文风,使社区党务工作的作风有一个大的好转。 三、严明党的纪律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中次提到“严”字,已经诠释出宝贵的自觉和自省,可谓振聋发聩。事实上,从严治党,时刻保持自觉和自省,这甚至已经成为了党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孟子曾经说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在告诉我们: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首先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我认为,严明党的纪律,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必须做到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上梁不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关于自由主义的阐述 自由主义是一种、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的一系列思想的集合。 一、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 1、背景: 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争取个人的政治权利,争取民主权利和宪政政府,所以,自由主义最早具备的内涵是政治自由主义。 2、发展过程: 17世纪,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其着作《政府论》《论宗教宽容》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保障个人自由,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是公民天赋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民尽可以自由行动。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国家权力必须受到限制。18世纪,欧洲自由主义的大本营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如孟德斯鸠、贡斯当和托克维尔,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3、内涵: 第一,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第二,有限政府论。政府只是保护个人自由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第三,实行分权制度。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对外权,有不同的机构行使。 4、理论影响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主张人生而平等、自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 主张人具有生命、财产、自由权,反对封建神权和王权的残暴统治; 主张社会契约论,反对君权神授,唤起了民众的自我意识;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自由主义 1、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随着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不断巩固,它的原则也日益扩大到经济领域,关注政府应以何种方式介入经济,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开始形成。 2、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内涵 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经济自由主义,即国家对私人经济活动不加干预,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政府的职能仅在于提供必要的保障,使个人追求利益的行为有可靠的外部环境。 杰瑞米·边沁、大卫·李嘉图、詹姆斯·密尔等同样倡导经济自由、契约自由和竞争自由,提出国家应奉行放任主义,赋予个人更大的自由活动余地。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对经济与财产权利的强调。它的基石是私有财产、市场经济和国家较少的干预。 3、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经过工业革命,生产技术优于世界上的任何国家。这时的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不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垄断还没有形成,因此,自由主义的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政策非常适合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自由主义渊源及主要观点

自由主义简述 自由主义的发展源远流长,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的思想根源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对国家(城邦)先验性正义目标以及理念的阐述可谓自由主义在此一方面的发端。但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还是来自从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的理想主义自由主义的传统。 18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思想革新,这次革新也影响到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约翰·洛克、让雅克·卢梭和康德等人在此哲学基础上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秩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成为了理想主义、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20世纪20、30年代起,现代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伍德罗·威尔逊、约翰·默里、帕克·穆恩和英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齐默恩、菲利浦·诺尔贝克和大卫·米特兰尼等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格局进行了深入的考虑,创立了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理想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后来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20世纪50、60年代传统主义和科学行为主义的辩论催生了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乐观主义,其信仰者并非都信是人心本善的信仰者,他们承认并也很强调人性不完善的一面,但他们强调人有能力控制和改变自己,从而改善社会的道德和物质条件,使社会进步

成为可能。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存在一定的秩序。 其次,国家是国际组织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包括国际组织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后者的重要性会逐渐增加。 再次,国家是国内社会利益的集合体,并非单一理性的行为体。 最后,国际社会并非一个和谐的世界,争端、冲突和战争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一部分,相对于增强实力以求自保,互利和合作也许是国家共生共存更有效的手段。

评述西方自由主义

评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广义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 一、西方自由主义的起源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国教权威的对抗。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是主张个性解放,重视人的作用,反对中世纪的摧残人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所以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开始以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由和追求自由。而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最早出现在英国,确切的讲是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 二、西方自由主义的类别 自由主义的分类有多种多样,有的把自由主义分为积极自由主义和消极自由主义,有的把自由主义分为大陆自由主义和英美自由主义,有的把自由主义分为经济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伦理自由主义和哲理自由主义。虽然对自由主义的分类很多,而

且也有助于从不同角度来研究自由主义的思想,但目前我们国内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分类主要倾向于分为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政治自由主义表现在积极的政治行动上,“如起草宪法和权利法案,建立代议制政府,推广制衡制度,编制法典等,最高主权被认为属于人民全体,政治制度则必须顺应人们的意志”,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马歇尔,还有哈耶克。政治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和思想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等。 三、西方自由主义的内涵 自由主义所说的自由首先是政治和法律意义上的自由,这包括个人在生活、言论、结社、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上的选择权,自由的制度表现为开放的选择余地,而不自由的制度则尽量限制公民个人的选择度。自由也是哲学和审美层次上的,只是其诠释决不限于黑格尔式的思辨,把自由仅归结为对必然的了解和把握。因为自由主义者所强调的哲学意义上的自由仍然与其本义相关,从经验主义的意义上说,即使个人完全掌握了事物的全部必然性(事实上不可能),他仍然拥有选择权,必然性其实不是一条单行线,而是多条叉路口。头脑清醒而又乐观的人不会选择从悬崖上跳下去寻死,但他上山的道路却有多种选择,并不总是只有一条出路。而在审美上的自由权则显得更为广泛,“情人眼里出西施”便说明了审美的主观性,尽管人们的审美存在统计的共同

浅谈自由主义与社会契约论

浅谈自由主义与社会契约论 自由主义,是西方社会最重要的政治价值观念。自由主义政治思潮的发展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两个历史时期。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最早出现在英国,确切地讲是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一批思想家,如霍布斯和洛克等关于天赋人权、契约论、自然法学说的提出,个人自由在历史上第一次被作为社会等价物优先于社会价值来讨论,并把对个人自由的维护作为出发点,寻求国家的起源,政治治理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制度的安排,从而形成近代完整的自由主义体系内容。第一次对自由主义做出系统哲学表述的是托马斯·霍布斯。他的学说对近代自由主义的最大贡献在于其个人主义内涵,标志着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以及中世纪神学的决裂。在他看来,国家并非先验存在的,更不是道德实体,它只不过是每个人为保证各自的权利不被侵犯而组成的人造物,同时也是人们实现各自利益的工具,个人的权利是第一位的,而国家和社会次之。 但是,只要以人类社会整体存在的方式发展,就不得不以一种更高的权威来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这就是国家主权。然而,国家是由契约产生的,缔结契约的同时人们表达了服从的意愿。这种服从并不是一时冲动产生的,是通过权衡利弊之后才做出的决定。虽然这时的霍布斯还没能够提出自由的结论,个人的自由没有保留到社会状态中去,但为洛克的自由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由主义的核心要素被提炼为一整套知识传统,

并通过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运动表达出来,是在英国内战期间以及光荣革命之后的执政时期。其最重要的代表是约翰·洛克,洛克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主要在于他的学说奠定了自由主义理论的两大基石:其一是个人自然权利的理论,其二是政府必须基于被统治者同意的理论。在英国政治传统中,洛克一直被认为是为光荣革命辩护的重要思想家,其理论对美国革命与立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洛克政治理论的出发点与霍布斯相似,即从自然状态出发构建合理的政治秩序,自然状态是一种无政府状态。洛克笔下的自然状态一方面可以被理解为历史上或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状态。洛克曾举美国的印第安人作为这种状态的例证。但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状态是一种哲学家的理论构想。哲学家希望探讨政府的目的、形式等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们便提出一个理论预设:假如没有政府人们会处于何种状态,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当代著名保守主义哲学家诺齐克在构建政治理论时,也是从讨论无政府状态下个人的权利以及个人生活的不便开始,从而进一步推导出最小政府的结论。 洛克的理论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在英国政治传统中,洛克一直被认为是为光荣革命辩护的重要思想家。近年来,这一说法受到一些挑战。但至少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洛克的理论是对光荣革命后确立的立宪政体的最好阐释之一。洛克的理论对美国革命与立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几乎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十八世纪,自由主义的大本营在法国,当时的法国是欧洲思想最活跃、创造力最丰富的地方。这一时期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启蒙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德斯鸠、卢梭、贡斯当和托克维尔。这些思想家所关注的问题涉及到今天自由主义讨论的核心问题。

自由主义读书笔记

自由主义读书笔记: 上流学术当如是 赵卓新闻摄影班 2007202160 读罢此书,颇有中荡气回肠的感觉,一是被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丰润深刻所折服,二是惊叹于作者李强老师缜密的思维和此书清晰的架构与脉络。说得玄妙一点,只觉得字里行间暗藏着一种学术的力量,是的,力量。 沿着李老师的思路,我试图用一些片段拼凑起自己对这部书的理解,毕竟,选择记忆,本就是一种感受。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近代以来西方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一直发生着历史的流变,很难说谁的思想就是最权威,思想家们各执己见互发议论,本就是一种自由的体现。 正是因为这种变化,要理解自由主义,必先了解它的历史,当然,自由主义也分享一些共同原则,这些原则使之区别与其他思想。本书运用这样的框架,在简要介绍了自由主义概念之后,集中笔力追溯了自由主义的发展历史,展现了其基本原则,最后通过介绍一些自由主义批评者的看法完善了其内涵。 一、自由主义的概念 在三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自由主义的内涵产生了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和社会四个维度。 在哲学基础上强调个人至上,在政治中体现为争取个人政治权利,争取宪政,反对绝对主义。在经济上体现为强调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拒绝政府过多干预经济,但期待它提供良好保障。在社会上则表现为关注正义,关注弱者的基本生存条件。 这四方面的涵义并不相同,因而自由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复杂性,思想家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不相同,对自由主义本身的理解也充满了歧见,没人能够准确概括出自由主义所包含的所有要素。 自由主义对现实政治也影响深远,它的兴起改变了美国等国家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架构。但以自由为名的政党反而不太得势,作者认为,自由主义政党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成功造成的。其他政党接受了自由主义的理念,在立场和政策上可能比自由政党更有现实性,才得以发展。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自由主义已经广泛的渗透到了各个政党的理念中,这不失为更大意义上的成功。 二、自由主义的历史梳理 (一)古代渊源 关键词:古希腊、罗马法、基督教、欧洲宪政主义 自由主义虽是现代概念,但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就已产生的自由、平等、

有一种聆听叫收获满满,心灵洗礼精神升华系列

有一种聆听叫收获满满,心灵的洗礼精神的升华 ----听丁榕老师报告有感 周口中英文学校杨卫国 丁榕老师简介: 丁榕,北京市特级教师。曾任北京四中初中、高中班主任、教导主任。获得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现任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德育教研室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2012年4月20日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班主任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一场难得的报告,使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来自北京四中的著名教育专家、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的精彩报告会以《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为主题,从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三个方面详尽阐述了为师之道。整场报告会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已经67岁的丁老师却一直站在讲台,握着遥控鼠标,用她那沙哑的嗓音,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她从教将近五十载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丁老师的报告以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为实例,从她的演讲中,我们除了学到许多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更多的是感受到丁老师那伟大的师爱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丁老师就如何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老师总结为“五步曲”:择业、创业、乐业、敬业和爱业。 (一)择业--找准位置。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你就要选择快乐,因为不快乐的老师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接受改变不了的,改变能够改变的。丁老师告诉 我们要做最合适的自己,如果你无法改变现状,你就不要怨声载道,而是努力改变自己。无论是你选择了教师职业,还是教师职业选择了你,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改变你能改变的。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就做大树;做不了大树,就做路边的小树;做不了小树,就做灌木;做不了灌木,就做一棵小草。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的尺寸大小,而是做一个最好的你。所以正如丁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应该正视现实,接受改变不了的,改变能够改变的,也就是更新自己的观念,改变做事的态度,让我们随时都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做什么都争取做最好的,我想我们就已经为快乐幸福做了最好的铺垫。她的一家三代都搞美术,外公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妈妈是个画家。1963年,她从北京工艺美术

自由主义发展

澄清被混用的新自由主义 ----兼谈对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的翻 译 李小科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提要] 在英文中,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 代表两个有着截然不同的主张和诉求的思想流派,且本来分属政治哲学和经济学两个不同的学科语境。由于它们都被翻译成“新自由主义”,当前国内学术普遍在批判Neo-Liberalism时,导致批判本身的错位和人们对New Liberalism的很大误解。将New Liberalism译为“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统一译为“‘新’自由主义”或“新古典自由主义”有利于正本清源,促进学术对话。 [关键词] 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古典自由主义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大陆各类报刊刊登了大量批判新自由主义的文章和著作。就文章而言,笔者在今年4月底利用CNKI数字图书馆进行的一次“新自由主义”检索表明,2003-2004年大陆公开发表的各类批判性文章中,以“新自由主义”为题的有117篇,

其中92篇为2004年发表;以“新自由主义”为关键词进行讨论的文章有97篇,其中62篇为2004年发表。在此期间,出版的批判性著作有《新自由主义评析》(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新自由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和《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等。正为因为如此,有的学者称2004年为中国大陆的“新自由主义”批判年。 权威专家和媒体对“新自由主义”的协同批判,已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我们在批判各自所理解的新自由主义的时候,许多人似乎并没有太多考虑作为汉语的“新自由主义”一词所蕴涵的另外一层意思。因为,英文中的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另拼为Neoliberalism)往往都被人们译成“新自由主义”,[1-p53]而这两种“主义”却恰好指的是在二十世纪西方社会中并存和争执着的、有着相反诉求的两股不同思想流派。更有甚者,有的研究完全依据中译本,并不清楚有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之分,以至于将自己批判的Neoliberalism意义上的新自由主义,“望文生义”地标注为New Liberalism[2-p11]1。 另外,此前刊载在在国内哲学权威刊物《哲学研究》和《哲学动态》上的相关文章,在使用“新自由主义”一词的时候,也没有大注意这二者之间的细分和差异,即将原本属于New Liberalism一方的罗尔斯、德沃金与属于Neo-Liberalism一脉的哈耶克、弗里

最新学习重要讲话心得体会3篇

最新学习重要讲话心得体会3篇 学习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1: 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真实了解民意民愿民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民造福。我们党存在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为民造福,使人民不断得到民族解放、政治解放、经济解放、文化解放、社会解放等,直至实现所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这次活动的开展,对党来说可谓是一次"大扫除",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目的。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党员干部沾染了一些不正之风,败坏了党的形象和在群众中的威信。我党确实是到了应该"治治病"的时刻了。承认这一点并不令人羞愧,羞愧的应是那些沉醉在错误当中而不知悔改的人或组织。细化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他说,照镜子,就是要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工作作风、宗旨意识、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则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洗洗澡,是要求党员要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治治病,是要求党员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中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群众。因此,坚持"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唯一标准",是求真务实、科学行政的具体表现,是党的实践观、群众观的生动实践。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群众满意才是最高目标。目标对了,标准明了,才能指导和推进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否则,一旦目标不对、标准不明,则会使我们的工作失去方向、偏离重心。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让党员干部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借助鲜活有效的活动载体,让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明确依靠谁";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将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固化为党员干部的常态行为,一切为了群众着想,弄懂"为了谁"。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

托克维尔的自由主义思想

托克维尔的自由主义思想 王萍 摘要:民主与自由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其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中,用敏锐的目光洞察到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而自由则是民主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民主,防止暴政的出现。在书中,他也分析了自由是如何确保民主制度走向完善。这些在当今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主自由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 民主和自由的关系一直是思想家们思考的问题。近代以来,尤其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历史发展,使民主成为必然趋势,而民主的思潮及其所产生的社会运动,也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其中包括如何看待民主社会中民主和自由的关系问题。在笔者看来,自由和民主就像孪生兄弟一样关系密切,而托克维尔所著之《论美国的民主》就是两者兼谈的,他敏锐地意识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把自由放入民主时代这一历史进程加以考察,比较成功地解答了这一问题。基于此,本文试简要阐述三个问题,以便对于民主与自由这个问题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一、自由与民主的涵义 从政治角度而言,自由是指个人有不受约束的较大的活动空间,去限制政府强制权力的管辖范围。它所涉及的是政府的权力问题,反对的是极权。托克维尔认为只有自由才能在这类社会中与社会固有的各种弊病进行斗争,使社会不至于沿着斜坡滑下去。事实上,惟有自由才能使社会摆脱因人人自行其是而造成的孤立,促使他们彼此接近,提倡一种积极的伙伴感;只有自由才能使人的思想摆脱金钱崇拜,摆脱日常私人琐事的烦恼;只有自由能够随时以更强烈、更高尚的理想取代对物质福利的天然热爱,使人们具有比发财致富更伟大的事业心,并且创造知识,使人们能够识别和判断善恶。[1](p.35~36) 民主则是强调由大多数控制乃至行使政府的强制权力。它所涉及的是由谁来行使行政权力的问题。托克维尔肯定了民主政治制度的进步性,认为它的目的同贵族制度相比更有利于人民。[2]他在对比民主法制和贵族法制时说:民主的法制一般趋向于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它来自公民之中的多数。公民之中的多数虽然可能犯错误,但它没有与自己对立的利益。贵族的法制与此相反。因此,一般可以认为民主立法的目的比贵族立法的目的更有利于人类。[3](p.264)“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就是反对权威。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讲,自由就是限制政府的自由,民主就是参与国家管理的民主。 二、自由与民主的关系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及其主要思想理论 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和思想流派,自由主义在西方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同许多政治观念一样,自由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最早出现在英国,确定在17世纪,确切地讲是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一批思想家,如霍布斯和洛克等关于天赋人权、契约论、自然法学说的提出,个人自由在历史上第一次被作为社会等价物优先于社会价值来讨论,并把对个人自由的维护作为出发点,寻求国家的起源,政治治理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制度的安排,从而形成近代完整的自由主义体系内容。 对自有主义第一次做出系统哲学表述的是托马斯·霍布斯。他的学说对近代自由主义的最大贡献在于其个人主义内涵,标志着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以及中世纪神学的决裂。在他看来,国家并非先验存在的,更不是道德实体,它只不过是每个人为保证各自的权利不被侵犯而组成的人造物,同时也是人们实现各自利益的工具。个人的权利是第一位的,国家和社会次之。但是,只要以人类社会整体存在的方式发展,就不得不以一种更高的权威来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这就是国家主权。然而,国家是由契约产生的,缔结契约的同时人们表达了服从的意愿。这种服从并不是一时冲动产生的,是通过权衡利弊之后才做出的决定。虽然这时的霍布斯还没能够提出自由的结论,个人的自由没有保留到社会状态中去,但为洛克的自由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由主义的核心要素被提炼为一整套知识传统,并通过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运动表达出来,是在英国内战期间以及光荣革命之后的执政时期,其最重要的代表是约翰·洛克。洛克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主要在于他的学说奠定了自由主义理论的两大基石:其一是个人自然权利的理论,其二是政府必须基于被统治者同意的理论。在英国政治传统中,洛克一直被认为是为光荣革命辩护的重要思想家,其理论对美国革命与立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洛克政治理论的出发点与霍布斯相似,即从自然状态出发构建合理的政治秩序。自然状态是一种无政府状态。洛克笔下的自然状态一方面可以被理解为历史上或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状态。洛克曾举美国的印第安人作为这种状态的例证。但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状态是一种哲学家的理论构想。哲学家希望探讨政府的目的、形式等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们便提出一个理论预设:假如没有政府人们会处于何种状态,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当代著名保守主义哲学家诺齐克在构建政治理论时,也是从讨论无政府状态下个人的权利以及个人生活的不便开始,从而进一步推导出最小政府的结论。 洛克的理论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在英国政治传统中,洛克一直被认为是为光荣革命辩护的重要思想家。近年来,这一说法受到一些挑战。但至少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洛克的理论是对光荣革命后确立的立宪政体的最好阐释之一。洛克的理论对美国革命与立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几乎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 十八世纪,自由主义的大本营在法国,当时的法国是欧洲思想最活跃、创造力最丰富的地方。这一时期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启蒙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德斯鸠、卢梭、贡斯当和托克维尔。这些思想家所关注的问题涉及到今天自由主义讨论的核心问题。 孟德斯鸠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主要在于阐述了自由与权力的关系。他关于自由的论述集中表现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他强调: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自由只能由法律来保障。法律既约束被统治者,也约束统治者。没有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权力。在这个意义上,孟德斯鸠反对专制制度。同时,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制是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也是保障自由最好的制度形式。孟德斯鸠的这一分权思想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的联邦政体中得到了证实。当时的另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是卢梭,他的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自由。卢梭的一句名言就是“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在卢梭那里,自由被理解为自主。在这种自由观的基础上,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思想。这一思想遭到了后来很多人的批判,其中

自由主义思想的危害

“自由主义”思想的危害 同志们: 革命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下面,我就“自由主义”思想的危害及如何做到令行禁止的意识和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自由主义”思想 自由主义思想指来源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其结果正如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所说,使党内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列举到我们中队,就是个别同志存在不服从管理、自由散漫、要求松懈、作风松散的现象。 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列举了自由主义的种种表现和危害,这些自由主义的表现至今仍然存在,有的还有发展。如在原则问题上自由放任,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无视组织纪律;对错误言行不批评,不斗争;忘记自己是一个革命军人,把一个革命军人混同于一个

普通的老百姓;不负责任的批评或非组织的背后议论;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办事不认真,敷衍了事;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等,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 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它使团结涣散,纪律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得到贯彻。加强思想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是思想战线的任务之一。 二、“自由主义”思想的危害 规矩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正如俗话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了规矩就一定能够成方圆吗?也不尽然。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在每个人自己的心里给自己定一个标准,上紧一根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的主体思想还是要求更多的人能够自己做到慎独,在没有人监督和督促自己的情况下能够始终如一的兢兢业业。而不要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在失去舆论和大众监督的情况下,大犯自由主义,酿下大错,那时候,后悔就已经晚矣! 举个自由主义害死人的例子吧。大家可能都知道“孙武勇斩爱姬”故事吧!吴王阖闾将孙子召至宫中,要求用宫女演练并验证其兵法的有效性,孙子欣然接受,但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绝对的管理权限,也就是讨个尚方宝剑在手。操练开始后,

自由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

胡适与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 40年代自由主义思潮兴盛的原因 自由主义在40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达到全盛,有着独特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国际上,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树立起现代自由主义的旗帜,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由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各国进步势力的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国家如英国、法国等都采用了不同于以往资本主义的、带有“温和社会主义色彩”的新政策。在理论上,1941年1月,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四大自由”的主张,认为人类应有4项基本自由,即言论和发表意见的自由;个人以不同形式崇拜上帝的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由;不虞恐惧的自由。1944年提出的国情咨文中仍然体现了这种基本的价值观。美国著名自由主义者华莱士在《新共和》杂志发刊词《和平、自由和充分就业》表示要继承罗斯福传统。他们的言论为中国各种进步势力反复征引。1947年,英法比等爱国自由的人士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了一次国际自由主义大会,发表了自由主义宣言,直接鼓励了中国自由主义者。使他们深信: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路线之外,确有完善合理的道路在,自由主义思想的国际性已经形成。 在国内,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在战后应建立怎样一种社会文化秩序立刻成为思想界争论的主题。抗日战争时期轰轰烈烈的民主宪政运动的开展,使中国自由主义重新复苏。要求自由的呼声日渐高涨。一些自由主义者喊出:我们需要什么?第一,是自由!第二,是自由!第三,仍是自由! 抗战胜利后,外患不再成为主要矛盾,国民党政府关于言论出版自由的各种限制亦陆续取消,这些都为国内自由主义思潮的兴盛创造了条件。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各项决议,不仅被中国的自由主义者甚至被马歇尔将军视为可赋予中国和平复兴基础之自由主义而高瞻远瞩之宪章,他们满怀希望坚持政协会议决议,争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自由,成了中国自由主义者当然的时代。然而内战爆发,自由之梦无望,要求自由的呼声更加强烈。但国共两党都忙于军事,在这一夹缝中,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发展成为一股强劲的社会思潮。影响的较大的报纸为上海的《观察》《时与文》,南京的《世纪评论》北京的《新自由》。当时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杂志也以争自由为号召。国民党中的一些开明分子也大力利用和直接助长着自由主义运动的开展。 四十年代的自由主义思潮和三十年代相比,影响更大,范围更广。受美国的直接推动当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1946年双十节的致词和1947年1月7日马歇尔返国前夕发表的个人声明都希望中国向着自由主义发展。其次,文化自由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相互交织,而以政治自由主义更为突出。单纯从文化的角度主张自由主义的,只有张东荪等少数人,大部分自由主义者和自由主义刊物往往是文化与政治兼论。反映了知识分子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满对共产党缺乏深入了解而无所适从。再次,此时的自由主义思潮影响最大,但也急剧分化。内战的进步,逼迫着自由主义者在国共两党中做出抉择。随之也走向衰落。 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即对自由主义的理解): (一)个人主义或个体主义 大都把自由主义视为一种政治哲学和根本的人生态度。表现之一即为提倡个人主义。尊重个人价值,在文化上养成个人的责任心和自尊心,在政治上意味着保持独立的立场和个人发言权。当时

古典自由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 (Classical Liberalism) 古典自由主义概述 古典自由主义可以有两种涵义: ?早期的自由主义,从启蒙时代开始直到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为止的自由主义。 ?在20世纪复苏的相同政治哲学,追溯上述的早期自由主义,亦即自由意志主义。 (本条目所述及的即是第一种早期的自由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源于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原则,认为一国的真正财富不是金银总量的增加,而是其国民创造的商品服务的数量。是一种支持个人先于国家存在的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 古典自由主义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也因此,它通常被视为由于工业革命和随后的资本主义体制而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自我负责,和自由市场等概念最先也是由古典自由主义所提出,后来才陆续被其他政治意识形态所采纳的。古典自由主义反对当时绝大多数较早期的政治学说,例如君权神授说、世袭制度和国教制度,犟调个人的自由、理性、正义和宽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都受到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 古典自由主义政府的干预经常是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因此主张将政府排除出经济领域,让经济生活自行其事,让追求自身利益的无数的个体理性的计算来引导经济生活的调整,即“谁会应当尽量从政府干预中摆脱出来,尽量的自由”,“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古典自由主义发展概况 古典自由主义哲学特别重视个人的主权,个人财产的所有权被视为个人自由最重要的部分,强调自由放任的政策。古典自由主义并不必然支持民主的原理,这是因为尊重和保护个人财产权的法律,比民主里的多数决原则还要重要。举例而言,詹姆斯?麦迪逊主张共和立宪制以保护个人的自由,他担心纯粹民主制可能会造成“公共的情绪和利益被多数派掌控,而却没有半点避免少数派被牺牲的机制存在”。在经济上,古典自由主义坚持一个“不受管制的自由市场”才能有效满足人类的需求、并且将资源分配至最合适的地方。他们对于自由市场的支持是因为“假定个人都是理性的、追求私利的、并且会有计划的追求他们各自目标的。”他们不相信个人权利是有政府所“创造”的(在道德层次上),而相信道德权利是独立于政府之外存在的。托玛斯·杰弗逊称呼这些是“无法被分割的权利”,并且也指出古典自由主义所相信的理念:亦即权利并非来自法律、相反的法律的唯一目的便是用以保护个人的权利,他宣称“正当的自由,指的是个人有绝对权利依照他们自己的意志做出任何行动,唯一的限制便是不违反其它人的相同权利。我不会加上…以法律为限?,因为法律经常只是专制者的工具,这在法律侵犯个人权利时尤其明显。”对于古典自由

自由主义(一)

自由主义(一) 导论 1.两种自由主义观 自由主义一词现在是以各种不同的含义使用着,而这些含义,除说明了它对新思想的开放性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这些新思想包含着一些同自由主义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所表示的本来含义截然相反的东西。本文只打算讨论该时期内一种以自由主义作为名称的政治理想的广泛潮流,它是这个时期指导着西欧和中欧发展的最具影响的思想力量之一。不过这个运动有两个不同的来源,形成了两种传统,它们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地混合在一起,但相处的并不十分和谐,并且,若想理解自由主义运动的发展,必须对它们做明确的区分。其中一个传统,要比“自由主义”这个名称古老得多,它可以追溯到古典时代,其近代形式则是形成于17世纪未和18世纪的英国辉格党的政治信条。它提供了一种19世纪欧洲大多数自由主义所追求的政治制度模式。受“法治政府”保护的大不列颠公民的个人自由,激励着大陆各国的自由主义运动;中世纪的大多数自由在这些国家已毁于绝对专制,而在英国却被保存下来。但是,欧洲大陆解释这些制度所依据的哲学传统,同在英国占上风的进化观大不相同,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或建构论的观点,要求根据理性原则对整个社会进行自觉的重建。这种态度首先是来自笛卡尔(也有英国的霍布斯)提出的新理性主义哲学,在18世纪通过法国启蒙运动的哲学家而影响大振。伏尔泰和卢梭是这一思想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两个人物。这场运动在法国大革命达到高潮,欧洲大陆的或建构论的自由主义即来源于此。它的核心与英国传统不同,与其说是一种明确的政治学说,不如说是一种一般的思想态度,一种从一切偏见和没有理性根据的信念中解放出来的要求,它主张摆脱“教士和国王”的权威。它最好的表述大概是斯宾诺莎这句话:“所谓自由人,即只遵循理性指引生活的人。” 这两种为19世纪被称为自由主义的学说提供主要成分的思想路线,有着少数基本的共同主张,如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也有足够的一致看法,形成一种反对保守主义和威权主义观点的共同立场,从而表现为一个共同运动的组成部分。大多数自由主义的信奉者也会持有个人行动自由的信念,以及某种人人平等的信念,但是更为细致的审查会揭示出,这种一致部分而言只是字面上的,因为“自由”和“平等”这些关键词是在不同的含义上使用的。就更为古老的英国传统而言,在法律的保护下免受一切专横强制这个意义上的个人自由,是主要的价值,而在大陆传统那儿,由每个群体自己决定自己政府的形式,占据着最高的位置。这导致欧洲大陆的运动很早就同民主运动结合在一起,甚至两者成了一回事。但这种民主运动所关心的问题,和英国式的自由主义传统主要关心的问题,是有所不同的。 这些在19世纪开始为人们所知的自由主义思想,在其形成时期并没有被冠以这个名称。“liberal(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者、自由党)”这个形容词逐渐获得其政治含义,是18世纪下半叶的事情,当时它被偶尔用在一些短语中,例如亚当·斯密所说的“平等、自由和公正的自由主义方案”(theliberalplanofequality,liberty,andjustice”)。然而,以自由主义命名的政治运动是在下个世纪才出现的,首先是西班牙自由党(partyofLiberales)在1812年使用了这个词,稍后法国一个政党也采用了这一名称。在英国,这个词有此用法,是在辉格党和激进党合并为一个政党的时候,这就是19世纪40年代初以后人们所知道的自由党。由于激进派主要是受我们所说的大陆传统的影响,因此英国的自由党甚至在其影响力最大的时候,也是以上述两种传统的混合为基础的。 鉴于这些事实,说“liberal”这个形容词仅仅是指两个不同传统中的一种,是会引起误解的。它有时是指“英国的”、“古典的”或“渐进的”自由主义类型,有时又是指“大陆的”或“建构论的”自由主义类型。在下面的历史叙述中,对这两种类型的自由主义都会有所叙述,不过由于只有前一种类型的自由主义发展出了明确的政治理论,因此以下的系统阐述只能以它作为重点。这里还应指出,美国从未发展出同19世纪影响着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自由主义运动类似的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