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粤教版)复习提纲.docx

八年级地理(粤教版)复习提纲.docx
八年级地理(粤教版)复习提纲.docx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

第一节地理区域

1、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条件,区域可划分为自然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区域等。

3、区域围有大有小,大的区域可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

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秦岭-淮河: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一淮河以南

1 月平均气温小于 0℃大于 0℃

河流是否结冰(封冻)是、结冰(封冻)否不结冰(不封冻)温度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半湿润区、

干湿区半湿润区、湿润区、湿润区、

水源短缺丰富(充足)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甜菜、棉花油菜、甘蔗

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珠江三角洲

主食面食大米年降水量小于 800毫米大于 800 毫米

主要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

秦岭—淮河一线在气候方面的重要地理意义

(1)与一月份 0℃等温线一致。

(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河流有无结冰现象的分界线。

(4)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经过的地方。

(5)温润地区和半温润地区界线。

(6)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7)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界线。

(8)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贺兰山位于回族自治区与自治区交界处,对平原发展成“ 塞上江南”起着重要作用。是外流区与流区的分水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牧区。

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

1、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了四大地理单元,

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如上图:① 北方地区② 南方地区

③ 西北地区④ 青藏地区

2.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

3.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昆仑山—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4.四大地理单元中海拔最高的是青藏地区;平原分布最广的是北方地区,跨经度最广的是西北地区,平均温度最高降水最多的是南方地区。

第一节北方地区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位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国 20%约占全国 25%

人口约占全国 40%约占全国 55%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干湿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年降水量400-800 毫米800 毫米以上

气候特征夏:高温多雨水热充足、冬: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主要粮食

小麦水稻

作物

主要经济

甜菜、棉花 ,花生油菜、甘蔗作物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或两年三熟

植被针叶林常绿阔叶林

土地黑土地红土地

1.黄土高原:结构疏松,容易水土流失(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土地沙化严重,以小米为主

食,以窑洞为主要民居。

2.华北平原的耕地以旱地为主,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南方地区

1.南方地区屋顶坡度大原因:降水

2.南方地区主要地形为:山地、丘陵

3.我国南方的五大经济特区:珠海厦深汕

4.南方特点: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南方地区主要能源为:有色金属,水能资源

1、中国一月份0 ℃等温线;

2、温度带: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 800 mm等降水量线;

4、干湿地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7、耕地类型: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8、河流: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理解思路:书本气温降水 ====气候类型

温度带干湿区

1 上图中①和②为季风区,其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③和④(序号)

2 南北方地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降水大致在800毫米以上,北方地区降水在 800毫米以下。

3.青藏地区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地形以(高原)和(山地)地形为主

4.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 毫米以下,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一: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差异主导因素:气候

二: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差异主导因素:季风(降水)

三: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差异主导因素:地势(海拔)

第三节西北地区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1、 A :阿尔泰B:天山山脉C:昆仑山脉

D :准噶尔盆地E:塔里木盆地

记忆口诀:疆一座塔压住一只昆虫,塔的顶端是天

西北地区地形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

2.三塔: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河(中国最长的流河)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的沙漠)

3.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气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植被景

观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导致干旱的主要原因:深居陆,远离海洋,高山阻隔,暖湿气流难以抵达陆

6.塞外江南——平原(河套平原)

7.吐鲁番——火洲

8.坎儿井的水源——高山冰雪融水

(西北地区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①高山冰雪融水②流河③外流河)

9.坎儿井暗渠的作用:防止水分蒸发

10. 我国古代三大工程:长城,坎儿井,京杭大运河。

第四节青藏地区

1.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被称为“ 世界屋脊”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高寒。

2.别称题目:

日光城

高原之舟牦牛

火洲柴达木盆地

聚宝盆吐鲁番

鱼米之乡盆地

天府之国长江三角洲

3.之最题目:

中国最长的流河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国最大的沙漠塔里木河

中国最高的山峰雅鲁藏布大峡谷

世界最大的峡谷珠穆朗玛峰

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羊八井

四大地理单元汇总

1、四大地理单元地理特征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昆仑山-阿尔金山大兴安岭以东,高秦岭-淮河以

位连山-长城以北、大兴-祁连山-长城以置

原以南

南,青藏高原以东

安岭以西南、横断山脉以西

东北三省,黄河中长江中下游地区、

新的大部、甘的西北部、

下游各省全部或大南部沿海地区和青藏高原上的藏,

整个、冀、宁的北部,

部,甘、宁的东南

西南地区,约占全约占全国 25%

约占全国 30%

部,皖、苏两省北国 25%

部,约占全国 20%

人口约占全国 40%约占全国 55%约占全国 4%约占全国 1%

植被

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草原

高寒草甸草原落叶阔叶林荒漠

主要河流黄河、、松花江、辽

长江、珠江

塔里木河(流河, 2176雅鲁藏布江、黄头、河、海河千米)、额尔齐斯河长江源头

大兴安岭、小兴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昆仑山、阿尔金山、

主要山脉岭、长白山、太行南岭、武夷山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山大兴安岭喜马拉雅山

主要地形东北平原、华北平长江中下游平原、

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青藏高原、柴达木云贵高原、盆地、

区原、黄土高原里木盆地盆地

东南丘陵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温度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中温带、暖温带高原气候区

干湿区半湿润区、湿润区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年降水量400-800 毫米800 毫米以上400 毫米以下400 毫米以下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季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征夏:高温多雨高寒低氧、日照充

水热充足、干燥、日照充足

冬:寒冷干燥足

雨热同期

主要粮食

小麦、玉米水稻小麦、玉米青稞、小麦、豌豆作物

主要经济

甜菜、棉花油菜、甘蔗、蚕丝瓜果、棉花、甜菜

作物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或两年三熟

辽中南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

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

京津唐工业基地

基地

牧区新疆牧区、

牧区、牧区牧区

牧场类型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高寒牧场

种植特点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

种植业分河套平原、平原、河西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布走廊和天山山麓地

优良牧种牧区:三河马、三河牛

牧区:牦牛、藏绵

牧区:牛、藏

新疆牧区:毛羊

羊西北地区深居、距海遥望,加之我国众多的山脉,使得海洋上的湿气流以到达。因此,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干旱成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降水量由向西逐减少,地面植被呈出草

原—荒漠草原 - 荒漠的景化。

青藏地区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因此,“高”“寒”成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 :

(1)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把我国划分四大地理元:

(2)四大地理元中,海拔最高的是青藏地区;平原分布最广的是南方地区。

(3)新疆的地形构特征可以概括三山两盆(由北至南依次是:阿泰山脉、准噶

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山脉。

(4)吐番盆地夏季最高气温曾达49.6℃,被称火焰山。

(5)坎儿井是古代人民造的地下引水渠,水源主要来自冰山雪融水(由于西方北地

区日照充足,坎儿井的暗渠是了避免水的大量蒸)。

(6)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世界屋脊。

(7)是塔克拉干沙漠重要的交通运工具,被称沙漠之舟,牛是青藏高原特有

的畜种,在高寒低氧的高原上是主要的交通运工具,因而被称高原之舟。

(8)羊八井地站位于附近,是我国最大的地站。

(9)青藏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最、修建度最大的高原路。

(10)市的美称是冰城,市的美称是花城、羊城,市的美称是春城,市的美称是日光之城。

第七章认识不同区域

第一节东北

目容

包括省份省、省、省

主要山脉大安岭、小安岭、白山脉

主要河流、松花江、里江、嫩江、河

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河平原

气候特征度高,气候寒冷,温季气候

国朝、俄斯、蒙古

旅游目冬季冰雪游、夏日避暑游、出境游

土壤型土、湿地

土地型林地、草地、耕地

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

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春小麦、水稻

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工基地中南工基地

工城市、、、、、、?

交通铁路线京哈线

海上门户

铁矿、:占全国 1/4

石油、、辽河:占全国1/2 , 80%在

锰矿占全国第一位

天然气占全国第六位

第二节长江流域

1、长江流域面积为 180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8.8 %。

2、长江流域有富饶的资源,有水资源(近 1 万亿立方米)、有水能资源(可开发量 1.97亿千瓦,年发电量 1 万亿度)、有水运资源(总通航里程7 万千米)、农业资源(耕地 2300多万公顷)、森林与野生动物资源(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 )、淡水鱼资源、矿产资源(拥有矿产品种近 110 多种)、旅游资源。

3、三峡工程位于长陵峡中段,大坝址位于省市三斗坪镇,距其下游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

纽工程约 40 千米,主要由拦江大坝、水电站和通通航建筑物三部分组成。三峡大坝坝高 175米。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事业等巨大综合效益。

4、长江以我国的“黄金水道路”著称,它所流经的 180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是我国经济发展

的“黄金腰带”。

5、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中心是、、、上海四大城市群。

6、柑橘是长江流域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的水果,长江流域淡水产品的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7、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长江源头:上游

上游中游

优势:水能资问题:洪涝源丰富(发电)灾害

劣势:水土流围湖造田失(乱砍滥伐措施:退耕荒漠化)还湿

下游

问题:酸雨

严重

措施:西气

东输(人口

集中)

第三节盆地

1、盆地地处我国西南部,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部低山丘陵起伏。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比同纬度地区长江中下游高。农作物一年二熟。

3、盆地东部大巴山、巫山、大娄山。

4、特色土壤:紫色土(肥沃)。

5、河流:岷江、嘉陵江、长江。

6、天府之国指盆地的平原。

7、六大世界遗产: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大熊猫栖息地、大足石刻。

8、铁路:成渝、宝成、成昆、川黔、湘渝等。

公路:高速公路

机:双流国机

江上游最大港口:

9、中国西部最达区域:成渝区(和)。

第四节北京市

目容

地理位置

北平原西北部,北枕燕山,西倚西山和八达岭,望渤海,是接北、西北和中原的枢。( 40N、 116E)

地形平原主、高原

气候暖温、半湿、季气候地特点西北高、南低

城市能政治中心、事中心、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交通中心、科研中心??.

省(市)省、天津市

路京哈、京沪、京广、京九、京包??

自然境沙暴、水源乏、水染

人文境交通、空气染、住房

史文化古迹北京故、天、和园、八达岭城、居庸关、明代十三陵??境治理措施种植防林、用水、控制人口增、合理放牧、防止水染

是我国第一个高新技开区,是我国科技力量最雄厚的地区,被中关村

称“中国的硅谷”

北京是我国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北京、、、、、),金、元、明、清各代都在此建都。北京故是明清两代的皇,距今已有 500 多年,是世界上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殿建筑群。

第五节省

一、南的秦巴山地:江谷地主要水稻和油菜,大巴山以南是省和市。

二、关中的渭河平原:

1、黄河最大支流—渭河

2、小麦和玉米区

3、最大城市:市

4、主要景点:清池、秦始皇陵、兵俑坑、法寺、山三、北的

黄土高原

1、水土流失,千沟万壑

2、旅游源多:、腰鼓、黄河口瀑布、黄帝陵

3、煤炭、石油、天然气丰富。

第六节台湾

目容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的海面,太平洋,西南隔海峡与省相望

面、人口 3.6 万平方千米,人口 2200多万

地特征高西低

地形山地主,平原狭小(中高,四周低)

主要、澎湖列、、赤尾?.

山脉山脉(最高峰:玉山)

河流水溪(最大最)、淡水溪、大甲溪、曾文溪

湖泊日月潭(最大)

气候

、气候;火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北回穿的中南部

民族高山族、族(大移民)

自然灾害地震、台

景区阿里山景区

主体工出口加工工

科学园区新竹科学园区(的“硅谷”)

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基隆、台南

1.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土:

地关系:原本是祖国大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成祖国南沿海的。

血关系:省的居民中,族占 97%,主要来自祖国大的、。“土著”高山族居民,他的根也在大。

史和文化渊源:明朝开始称, 1661 年成功从荷侵略者手中收复, 1895 年被日本侵占, 1945 年抗利收回祖国。

2.美富的宝

森林: 1/2 覆盖森林,有“ 森林之海”之称。种丰富,有“ 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是最著名的种,樟量居世界首位。

:西部平原广泛种植水稻、甘蔗,有“海上米”“ 方甜”的美誉。香蕉、菠等水果也比著名,有“水

果之”之称。

:上及四周浅海区分布着煤、石油、、等。

海:西南沿海有适宜晒的条件,海量高,有“ 南”之称。

第七章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黄金三角

一、岭南母亲河――珠江

项目容

发源地乌蒙山

流经省区、、广西、

全长2214 千米

主要支流西江、北江、东江

流域面积45.369 万平方千米

主要入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

注入海洋南海

总特点三江汇合、八口分流

二、祖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

1、珠江三角洲位于位于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

为我国的“南大门”。

2、珠江三角洲是经济洲最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

之一,堪称的“黄金三角”。

3、与相邻的特别行政区是香港,与相邻的特别行政区是澳门。

4、_______被称为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也称“_三省通衙、北江要塞____”。

5、又称“羊城”、花“城”,简称“穗”,是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城市,是省的省会。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三、著名的侨乡――五邑地区

1、五邑地区: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市及新会区。

2、珠江三角洲的外商投资中,大部分是华侨投资。

四、独具特色的农业

1、珠江三角洲农作物全年都能生长。

2、珠江三角洲曾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最大的蔗粮基地、淡水鱼基地、亚热带水果基地和全国三大蚕桑产区之一。如今,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 三高”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典。

花基鱼塘、果基鱼塘、菜3、珠江三角洲有许多农业现代化示基地,特有的基地农业主要有

基鱼塘等种养并举的新模式。

第二节快速发展的经济

1“速度”的含义:_创造性的劳动、办事效率高,条条框框少。

2、经济特区 :指一个或地区 ,划出一定的围 ,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以便吸引外资 ,

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而建立的出口加工区。

3、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指、、、和。

4、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投入上千亿元资金,进行交通、通信的建设,现已初步形成

一个以为中心枢纽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

5、番禺的桥被专家、行家们称为全国最大的“桥乡”、“公路桥博物馆”、“中国公路桥之王”。6、珠江三角洲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依次是、、、、,流入率最高的地区依次是、、、、,外来人口

增长迅速的原就业机会多,劳动力短缺。

第三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香港澳门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位置珠江口东侧珠江口西侧

面积1102 平方千米26.8 平方千米

人口678.7 万43.9 万

针对土地不足、

人口增长过快“上天”(建造高楼大厦);“入海”(填海造陆)

措施

毗邻特区

组成香港岛、九龙、新界澳门半岛、仔、路环政府驻地香港岛澳门半岛

主要地形低山丘陵平原

国际贸易、航运、金融、旅游、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金融保险经济产业

信息业、房地产建筑业

旅游景点海洋公园、宋城、维多利亚公园、大三巴牌坊、妈阁庙、、、

美称东方之珠、购物天堂东方蒙特卡罗

侵占英国葡萄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