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历史上称为韶州
韶州—搜狗百科

韶州—搜狗百科综合发展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163亿元(数据均为预计数,下同),比上年增长6.5%左右,人均生产总值4万元、增长5.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12.6:40.6:46.8调整为12.9:37.5:4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0亿元,下降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亿元,增长1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2亿元,增长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和存款余额分别达732亿元、1533亿元,分别增长9.1%、9.9%;外贸进出口23.9亿美元,增长1.52%;实际利用外资4807万美元,下降74.8%;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0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0元,增长9.2%;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2014年,韶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2亿元、增长9.5%,增速高广东(7.8%)1.7个百分点、在全省地级以上市中居第10位,高全国(7.4%)2.1个百分点,在新常态下保持了经济较快发展。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3%,第二产业增长10.7%,第三产业增长9.6%。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亿元,增长14.4%。
其中税收收入54.1亿元,增长15.7%。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6.7亿元、增长18.3%。
第一产业韶关农业优势明显,气候资源优越,人均耕地面积在全省排第一。
由于近几年加强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生产持续增长,201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6.4亿元,农业增加值131.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584元。
优质水稻、蔬菜、畜禽产品、烟叶、水产品、水果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生产基地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如南雄板鸭、张溪芋头、火山粉葛等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逐步向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转变。
韶关历史_??????

韶关历史韶关历史一、地理位置和概况韶关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位置。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4°44',东经113°36',总面积为18,661平方公里。
韶关地处南岭腹地,北连河源市,东邻惠州市,西界湖南省娄底、邵阳市,南接清远市、广州市。
韶关是广东省的重要地理节点,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南国岭南屏障,交游八县平”之称。
二、历史沿革⒈古代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韶关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周代时期,韶关属韶州,是楚国的分界点之一。
隋唐时期,韶州成为重要的军事边疆要塞。
宋代时期,韶州更名为韶关。
⒉近代历史:韶关在清代属广东省直辖,成为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20世纪初,韶关成为广东革命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孙中山先生在韶关发动“韶关起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⒊现代历史:韶关是广东省的一座重要工业城市,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韶关也积极参与其中,加速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三、韶关的特色文化⒈岭南文化:韶关是典型的岭南山水名城,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氛围。
岭南文化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宗教信仰和饮食文化闻名于世。
韶关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寺庙和园林景区,如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南华寺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⒉韶关武术:韶关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尤以南派武术闻名。
南拳和南刀是韶关武术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韶关武术始终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推崇,成为韶关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⒊韶关民俗:韶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的特色民俗文化相互融合并得到传承。
韶关的众多民俗节庆和习俗活动,如粤北歌仔戏、女儿红舞等,富有各具特色的文化表演,彰显着韶关独特的风情。
附件:⒈韶关旅游地图⒉韶关历史人物简介⒊韶关文化活动日程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
⒉韶州:旧称,现为韶关市的前身。
韶关周边旅游出行攻略

韶关周边旅游出行攻略云门寺云门寺全称云门山大觉禅寺,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的云门宗的发祥地,其间所创的云门佛学院也是韶关仅次于南华寺的佛学研究胜地。
寺庙大约建于公元923年前后,由云门宗的文偃禅师所建。
因其悠久的历史和象征意义,已成为我国全国重点寺庙之一。
云门寺整座建筑物庄严而淡雅,独具岭南清秀风格,寺庙虽然地处偏僻,但前有观音山,后有桂花潭,灿烂风光无限,占尽灵秀之气,千余年来依然香火鼎盛,信徒人流如织。
寺内至今保留着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最有名的当属殿中的《大汉韶州云门光泰禅寺院故匡真大师实性碑铭并序》。
古佛岩古佛岩位于韶关与乐昌两市交界处,属大型石灰岩溶洞,洞内石笋丛生,钟乳石林立,上下重叠三层,最高处达30米,总面积逾12000多平方米。
因其奇石形状独特,酷似仙佛而呼之欲出,所以得名“古佛岩”。
岩洞中石花、石柱、石幔不一而足,形态迥异而又色彩斑斓,宛如缤纷画卷。
古佛岩中最稀罕的当属可追溯至三亿年前的海底珊瑚化石,其形态至今生动可辨,纹路细致,堪称天工神迹。
游人如果一路穿过石巷,更可以到达最高处的逍遥宫,此处景致层次分明,且愈发富于变化,远处山岳交相掩映,茂林翠竹依山罗列,奇花异草更比比皆是,这来自于大自然的种种视觉震撼,直教人叹为观止。
坪田地处广东省南雄市东部58公里的坪田镇是南粤有名的“银杏之乡”,境内目前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银杏树5000多株,年产白果数百吨。
每年金秋,坪田镇境内坳背、迳洞、浆塘、汪汤、军营寨等地的古银杏树上树叶落黄,地上一片金黄,吸引着众多省内外摄影“发烧友”、美术家和作家前来创作采风。
“银杏染秋”成为南雄秋冬时节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观光景点。
银杏树为落叶乔木,“银杏染秋”成为南雄秋冬时节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观光景点。
第四纪冰川期后仅存中国大陆的孑遗树种,有活化石之称。
树冠挺拔高耸,树身端直、围径粗壮,纹理细密;南雄坪田白果银杏果实名闻遐迩。
南雄酿豆腐南雄的酿豆腐多用油豆腐包来酿,馅料丰富多样。
韶关介绍

14
1 2
简介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经济 人文习俗
p3 p4~~5 p6 p7~~11
目 录
3 4 5 6
p12
p13~~14 p15~~16 p17~~21
2
7
8
地方特产
旅游景区
北乡马蹄
马坝油粘米
15
韶关特产有 北江香菇、 冬笋、笋干、 白毛茶、北 乡马蹄、南 华李、三华 李、甘木通、 龙脑、巴戟 天、大鲵 (通俗称 “娃娃 鱼”)、棘 胸蛙、马坝 油粘米、乌 石红瓜子、 猕猴桃、冷 水猪肚、爆 炒山坑螺等。
17
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18
南华禅寺
19
珠玑巷 关于珠玑巷得名,据清· 道光四年(1824年),戴锡纶 编纂的《直隶南雄州志》载:“珠玑巷得名,始于 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 辙,生子兴,七世同堂。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 义,赐兴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 珠玑巷。”明屈大均著《广东新语》、民国时期中 山黄慈博遗稿《珠玑 巷民族南迁记· 粤北简 氏大同谱》所述,有 珠玑巷得名之议,与 上说一致。 一是珠玑巷原名敬宗巷,后来才改名为珠玑巷,原因 出于唐代的张昌。张昌祖先张兴,七世同居于南雄敬 宗巷。唐敬宗宝历元年,朝廷闻其孝义,赐张兴珠玑 绦环以旌之。因为巷名要避敬宗的庙讳,所以改名为 珠玑巷。这种说法来源于屈大均的《广东新语》
乌石红瓜子
北江香菇
16
1 2
简介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经济 人文习俗
p3 p4~~5 p6 p7~~11
目 录
3 4 5 6
p12
p13~~14 p15~~16 p17~~21
2
7
韶关

韶关是广东的北大门,是粤北 重镇。随着大珠三角经济建设 加快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全 面启动,新一轮发展热潮已在 韶关兴起。今天的韶关,投资 环境日臻完善,比较优势更为 明显,是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 的“黄金通道”,是泛珠三角 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泛珠三角核 心圈的战略通道。韶关要充分 发挥好这些优势,加快与珠三 角的对接与配套,主动承接珠 三角企业扩散转移,坚定不移 地推进“三大战略重点”的实 施。
广东省旅游扶贫工程自2002年初全面启动 以来,全省已确定了87个旅游扶贫重点项 目,共投入资金9000万元,资金投向以山 区为主,覆盖48个县市。韶关先后有乳源 瑶族自治县广东大峡谷、乐昌市龙王潭生 态旅游区、南雄市梅关古道,新丰县云髻 山旅游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始兴县满 堂客家大围等6处成为省旅游扶贫重点项目, 共投入扶贫资金950万元。
小组成员:陈连萍 07 谢晓敏 36 潘虹 32 黄丽香 17
韶关地区简介
韶关历史上称为韶州。相传舜帝巡奏“韶乐”于城北30公里 处的石峰群中,该处的36石后来统称为韶石山。南朝梁、陈 两代,在今市境内设置两州(衡州,东衡州)。隋开皇九年 (公元589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的韶石山的“韶” 字为名。到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于河西武水边开 设税关,名为“遇仙桥关”。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 将南雄的“太平关”移到东河浈水边,并在北门外增设“旱 关”,统称“三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得。明清两代设韶 关府,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韶关为曲江县太平、武城两 镇。1949年10月25日成立韶关市。1950年5月5日归并曲江 县,为韶关镇。1951年6月恢复韶关市。1977年1月韶关市 升格为省辖市,辖曲江县。1983年6月韶关地区和韶关市合 并,合并后,韶关市管辖12个县和3个市辖区。1987年将韶 关市五个县划归清远,成立清远市;广州划一个县给韶关市。 目前,韶关市管辖8个县3个市辖区。
韶关地名由来

韶关地名由来韶关,简称“韶”,古称韶州,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取韶石之名改东衡州为韶州,之后历朝沿袭。
元鼎六年设曲江县时,便以韶关为县治。
韶州得名韶关始于明清之际,在今韶关市区先后设立水陆三个税关收税,俗称韶关。
韶关是粤湘赣交界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
韶关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韶关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地名来源说起韶关这个地名的来龙去脉,恐怕还得从秦代说起。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将岭南分置为三郡,当时的韶关为南海郡属地。
其后,南海郡尉任嚣在莲花山(今韶关市东南郊)筑城,后人称之为“任嚣城”,这是韶关城区最早的雏形。
到了西汉的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以原南越国的北部(包括今曲江、始兴、仁化、乐昌和乳源五县之全部或部分)设置曲江县(县治在今韶关市区),取名“曲江”是因为溱水(武江)“江流回曲”之意。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74年)在西河遇仙桥开设税关,俗称“西关”。
到了清代的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将原来设在南雄的太平桥关南移到韶州府城东门浈水边,仍称“太平桥关”或“太平关”,也有人称之为“东关”。
不久,还在韶州府城北门增设一处税关,人们称之为“陆关”、“旱关”或“北关”。
这里的三处税关再加上在英德县(属韶州府管辖)洸口(今英德市浛洸镇)所设的浛洸(税)厂,韶州府已管辖有4个纳税关口,成为清代广东仅次于广州的两大税关之一。
由于明清时代北上南下的商贾众多,他们都将经过韶州称之为“过关”。
经过众口相传,久而久之,平民百姓们居然以税关的称谓“韶关”取代了“韶州”的大名。
1943年,民国时代的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韶关市,韶关这个地名从此得到官方的确认,一直沿用至今。
旅游景点南华寺寺庙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至今已有1480多年历史。
千年来,南华寺与六祖名字连在一起而著称于世。
六祖慧能在此传授禅法37年,得法弟子43人,传播全国各地,后来形成河北临济、湖南泻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等五宗,即所谓一花五叶。
韶关简介

云门大觉禅寺
• 云门寺即云门大觉禅 寺,公元923年由云门 宗始祖六祖慧能九传 弟子文偃禅师所建, 位于乳源县城北面6公 里的慈云峰下,是我 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 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 也是全国重点寺庙之 一。
乳源必背瑶寨
• 游览必背瑶寨,可以欣赏 • 图案服饰,男女能歌善舞,
迷人的瑶山风光,观看欢
小伙伴们玩也玩够了,现在来 看看韶关特产吧~
韶关特产
• ◇仁化:土纸、毛竹、松香、山茶子油、木耳、冬菇、白 毛茶、沙田柚。 ◇曲江:马坝油粘米、南华李。 ◇乐昌:宁麻、花生、白毛茶、冬菇、马蹄、猕猴桃、西 洋参、黄连、西藁木、升麻等名贵中药材。 ◇南雄:黄烟、腊鸭。 ◇始兴:竹木及其加工品、香菇、“雪柳红”蔬菜、黄烟、 始兴沙梨。 ◇新丰:香菇、草菇、木耳、茯苓。 ◇翁源:三华李、缩骨鲫鱼、蚕豆。
韶关美食
韶
瑶
关
山
炒
烟
山
肉
坑
螺
大 塘 扣 肉
总结
• 韶关经济发展迅猛,山川秀丽,古迹斑斓, 风景名胜甚多,更有丰富的资源,总而言 之韶关是一座宜居宜发展的城市。
• 我们小组今天所做的介绍,无非是抛砖引 玉,如果各位同学想领略韶关的美景,请 务必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相信会收获 颇多。
韶关简介
韶关简介
• 韶关市地处广东省的北部,广东省辖市,, •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韶关古称韶
重工业城市,粤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交
州,是“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
通中心,广东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化的发祥地。有着2100多年的城市
位于省境北部、北江上游、浈、武二水
历史,历史上的韶州被誉为“岭南
交会处。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
韶州—搜狗百科

韶州—搜狗百科•••••5张韶州图册(见《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地名。
隋开皇九年(589)改洞衡州置州,以州北有韶石得名,唐因之,元为卢,明改府,清因之。
治所曲江,辖境相当广东韶关市。
惠能初居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要到位于湖北东端的黄梅寻师,必当经过“控扼五岭。
韶为交冲。
唇齿江湘,咽喉交广”(《大清一统志·韶州府》)的韶州。
惠能受五祖衣钵后越岭南归,过九年方剃削出家,久居韶州宝林寺,开法讲经,四座惊动,为禅家南宗之祖,寿七十六圆寂于此。
Shao Zhou韶州中国古州,岭南军事戍守要地。
位于今广东省北部,与湖南、江西两省接壤。
辖境相当今韶关市及曲江、乐昌、仁化、南雄、翁源、英德等县地,因州北有韶石得名。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置始兴郡。
后梁置东衡州。
隋开皇九年(589)改置韶州。
唐因之,设治所于曲江(今韶关市西南),辖八县。
元改韶州路,辖四县。
明、清称韶州府,辖六县。
1911年废府。
韶州北依南岭山脉,南邻广、惠二州,翁山盘踞于东,桂岭绵亘于西,浈、武、连、翁四水流经其境,汇入北江。
北部骑田岭的折岭隘和东北大庾岭的梅岭关,隘口低平,是进入湘、赣的主要通道。
全境地势北高南低,重关横锁,万壑环趋,形势险要。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秦遣军自南野(今江西南康西南章水南岸)越大庾岭,始取岭南地,置桂林、南海、象郡,开拓南疆。
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武帝发五路大军南征,其中一路则豫章(今南昌)下横浦(即浈水),陷寻陕(今始兴附近),各路会师番禺(今广州),灭南粤国,置九郡。
东晋义熙六年(410),广州刺史卢循与始兴太守徐道覆起兵反晋,两路北征。
一路越骑田岭,占长沙;一路越大庾岭,陷豫章,朝廷震恐。
宋开宝三年(970),宋太祖遣兵征南汉(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南汉军数万驱象列阵于曲江莲花山下,宋军居高临下,力战破阵,攻占韶州,沿江直取广州,次年南汉遂亡。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起义军自江西越大庾岭,攻夺韶州,截断广、惠元军北撤退路,元军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韶关
外文名称
Shaoguan City
别名
韶州、桥城、韶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省
热点关注
最新新闻
广东摧毁多个“校园贷”犯罪团伙,抓获嫌犯180多人
近日,在公安部的协调指挥下,河北、吉林、上海、福建、陕西等地警方密切配合,广东省公安厅组织广州、深圳、佛山、韶关、东莞等市公安机关开展“飓风19号”专案统一收网行动,集中对涉“校园贷”及其关联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重...
韶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韶关的人类历史可上溯到距今十万年前,这已被曲江“马坝人”头骨化石的发现所证。三国末年(公元265年),吴主孙诰置始兴郡,治所在曲江城(今韶关市区)实,是韶关市郡之始。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曾改设韶州,取州北韶石山之“韶”字为州名。明代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曾在曲江县武水边开设税关。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将原设于南雄的太平关移至曲江浈水边,后又在曲江城北门外增设税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来,韶关人杰地灵,孕育了唐代名相张九龄、刘瞻,宋代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余靖等杰出人物,六祖惠能和尚选择韶关为其禅宗南派的发祥地。韶关作为“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摇篮之一。粤北广大地区主要使用三种汉语方言:粤方言(又称广州方言)、客家方言和潮汕方言;地方民间艺术主要有:粤北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山歌剧、山歌、说书、快板、粤曲、狮舞等。
(3)、水能资源丰富:乳源县最丰富,乐昌市和曲江区次之,较大的水电站有南水电站、锦江电站、孟洲坝水电站。乳源县、曲江区、仁化县、新丰县和乐昌市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
8、主要物产:曲江区马坝油粘米、火山粉葛、乐昌市的马蹄、香芋、南雄市的白果、黄烟、翁源县的三华李、仁化县的长坝沙田柚、白毛尖茶、冬菇、乳源县的猕猴桃、始兴县的杉木等。
隋代粤北分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州)和熙平郡(治所在今连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曾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韶石山的“韶”字为名,始以“韶”字为州,但不久即废,并归南海郡。
唐代粤北全境基本上属岭南道管辖(今连阳地区曾一度属湖南道)。唐王朝在粤北境内分置韶州(唐贞观年置,治曲江)和连州。韶州辖曲江、仁化、乐昌、始兴、浈昌(今南雄)六县。
3、韶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红三角生态旅游区:霍英东先生提出的“红三角经济圈”是指广东省韶关市、湖南省郴州市、江西省的赣州市组成的面积8万平方千米,人口1500万的大三角区,是凭广州南沙经济平台和香港重要窗口营造的经济圈。
(2)、沿京珠高速公路经济带。
(3)、沿北江能源经济带:武江的乐昌峡水电站、浈江的湾头水利枢纽工程以及广东省首个内陆河核电站——韶关核电站(选址于曲江区白土镇)。
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1914年至1920年间,在省之下曾一度改道,把前清的南雄府、韶州府和连州府合并,称为南韶连道,后改称岭南道(道治在韶关)。实际辖区与今韶关市境完全相同。1936年,广东省曾一度设行政督察区,粤北为第一督察区,专署设在韶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省先后设北行署(后改粤北行署)、韶关专署、韶关行署于韶关市。北江行署辖于21个县一市(现市区,市辖县和清远、佛岗、新丰、花县、从化、河源、龙川、和平)。韶关专署辖19县一市;韶关行署辖15县一市(现市区和市辖县及清远、佛岗、新丰),后新丰划归广州。1977年1月,韶关市升格为省辖市,辖曲江为市郊县,韶关地区则辖十三县。1983年6月,实行地、市合并,原地区所属的清远、佛岗划归广州,合并后的韶关市现辖12个县和三个市辖区。
7、丰富的自然资源:
(1)、全省最大的生物资源宝库和再生资源:动物资源极丰富,达200种,占全省1/3左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华南虎等7种;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有:广东始兴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广东乳源南岭自然保护区、广东乳源天井山自然保护区等。
(2)、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广东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仁化县凡口铅锌矿、曲江区大宝山铁矿等为著名矿山。
(2)、名山:南岭、天井山、云髻山等;
(3)、古迹:“马坝人”遗址、梅关古道、西京古道、珠玑古巷、三影塔等;
(4)、水景:南水湖、龙山湖等;
(5)、漂流:九泷十八滩漂流、灵溪河漂流、百丈崖峡谷漂等;
(6)、民居:双峰寨、满堂客家大围、东湖坪九栋十八厅等;
(7)、名人墓:张九龄家族墓等;
(8)、宗教景点:禅宗文化景点:南华寺、云门寺等;道教文化景点:太傅庙、钟鼓岩等。
央广网2017 / 06 / 15
他们,也同是韶关人!
走进韶关,了解韶关建筑
韶关特产——吃货必备
建制沿革听语音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曲江县,属桂阳郡,治所在今韶关市区东南莲花岭下。[1][5]
韶关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18.8-21.6度;雨量充沛,年降雨为1300-2400毫米;全年无霜冻期为310天左右,温暖的亚热带气候,充沛的雨量使韶关大地四季常青,万木葱茏,生机盎然,是旅游的好去处。韶关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大部分是汉族,此外还有瑶、壮、回、满、蒙、京、苗、白、侗、土家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及周围。1993年末,全市总人口28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4万人,汉族人口285.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8.6%,少数民族人4.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6人。
青铜文化的遗址,在本市各地亦有发现。它表明粤北地区从周代起已经步入青铜时代,只是发展较中原地区缓慢,尚未形成奴隶制社会。春秋时期,韶关地地理方位上分属荆州和扬州地域;战国时期,当强大的楚国势力扩展到岭南时,粤北遂为楚国之南疆。
秦始皇吞并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平定两广,在今广东境内设置南海郡。今市属各县皆属南海郡管辖,当时虽然没有县的建制,但南海尉任嚣已在今韶关市南郊莲花山下修筑了一座城堡,后人称之为“任嚣城”。
(2)、地形,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台地五种地形兼备。
(3)、大概以京广线为界,线以东为丹霞地貌,线以西为岩溶地貌。
5、典型的中亚热带为主的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冬短夏长,春秋过渡迅速,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为1400㎜-190㎜。旱涝、“倒春寒”、“龙舟水”和霜冻等为常见气象灾害。
6、全市集雨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河流达102条,绝大部分属北江流域。
韶关地理
(一)、自然地理
1、韶关位于广东省北部,南临珠江三角洲,北以湖南省、江西省为邻,西接清远市,南抵英德市。
2、行政区域:包括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乐昌市、仁化县、南雄市、始兴县、乳源县、翁源县、新丰县。
3、总面积:18594平方千米。
4、地形、地势特征:
(1)、韶关地势北、东、西高,南低,乳源县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全省最高峰。
三国末年,吴主孙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始析桂阳郡南部地区置始兴郡,治所在曲江(今韶关市区),是为韶关立郡之始,将今市属各县第一次统一在一个行政区(郡)内。二晋因之。其时,始兴郡之辖区相当于1983年地、市合并前的原韶关地区和原韶关市所辖区域的总和,为古代史上以韶关为政治中心所辖区域最大的时期,辖桂阳、阳山(吴甘露元年置阳山、废阴山,以其地并入阳山)、含诓、曲江、始兴(吴永安六年,分南野县地置)、斜阶(吴甘露元年再析始兴县地置斜价县)等七县。始兴、斜价两县,即今南雄、始兴县地。
清代粤北属广东省,清初时,境内州府的设置与明同。南雄府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改为直隶州,裁去保昌县(公领始兴一县)。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曾在曲江县武水边开设税关(名遇仙桥关),清康熙九年(1670年)又将原设于南雄的太平关移到曲江县浈水边,以后又在曲江城北门外增设旱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来。
西汉初年,赵佗割据两广,建立了南越国。赵佗将前南海郡管辖的粤北地区并入了南越国版图。当时仍未不置县。粤北设县,始于南越国灭亡之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国,汉王朝鉴于南越国割据的教训,设置了地跨骑田岭南北的桂阳郡(郡治在今湖南郴州市)。桂阳郡共辖十一个县,其中桂阳、阳山(后汉省阳山入阴山)、阴山、含诓、浈阳、曲江等六县,在今韶关市境。东汉时期仍相沿袭,未作变更。今南雄,始兴地带,两汉时则属豫章郡南林(后汉称南野,县治在今江西南康境内)县地。
韶关,简称“韶”,古称韶州,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取韶石之名改东衡州为韶州,之后历朝沿袭。元鼎六年设曲江县时,便以韶关为县治。韶州得名韶关始于明清之际,在今韶关市区先后设立水陆三个税关收税,俗称韶关。[1]
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北江上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江、武江、北江三水交会处,与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邻广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韶关是粤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广东省规划发展的粤北区域中心城市。
韶关历史上称为韶州。相传舜帝巡奏“韶乐”于城北30公里处的石峰群中,该处的36石后来统称为韶石山。
根据考古发现,粤北的人类历史可以远溯到距今十万年前。1958年在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岩洞穴里发现的“马坝人”头骨化石,是目前广东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马坝人化石”的发现,揭示了旧石器时代广东地区人类的历史。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遗址遍布全境,数以百计,其中以曲江石峡,鲶鱼转和韶关走马岗遗址为代表,所出土的大批石奔、石斧、石凿、石刀、石镞等制作精美的石制工具,以及鱼网坠、陶纺轮、各种石制和骨制的装饰品,人工栽培稻的谷粒等遗物、遗迹,勾勒了一幅四、五千年以前粤北先民劳动生息的风情画;展示了“马坝人”开户的粤北地区的远古文明,后继有人,绵延不断。
南朝170年间(公元420-589年),朝代更替频繁,导致粤北境内的郡县时废时兴,沿革复杂。南雄刘宋时,始兴郡曾一度改称广兴郡,到南齐时又复称始兴郡,辖境与晋略同。梁、陈两代,曾在今市境内设置衡州和东衡州两个一级行政区和阳山、始兴、安远三个个二级行政区。除原有县外,又增置了广穗(今连山、析梁阳县位置)、梁化(今乐昌中南部地区,梁置,隋开皇十八年更名乐昌)、平石(今乐昌北境,梁置,隋开皇十二年省,以其地入梁化)。翁源县于梁承后末年新置,其时属清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