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有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NaCl 硫酸锌ZnSO4(显著特征:含有SO4 CO3 NO3OH

NH4 PO4Cl等原子团)

4、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

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闻到气味等;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分子相同物质相同,分子不同物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学会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2 原 子

;

1、原子的构成

(1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

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2~ ⑴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课题3 元 素

一、元素

1、 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

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相对原子质量=

>

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含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的分布:

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Si 、Al 、Fe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 、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二、元素符号

1、 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 /

3、 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 :表示氧元素;表示

一个氧原子。

4、 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

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 ; 2H :表示2个氢原子。 5、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6.N :6表示6个氮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

1、

发现者: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2、 结构:7个周期16个族

3、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4、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5、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课题4 离子

#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

质子数

1、原子结构图:

①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②+:表示原子核的电性

③弧线:表示电子层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②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

③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4、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得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不易得失电子(稳定)

{

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注意:氦原子与镁原子虽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氦原子最外层已达相对稳定结构,镁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所氦元素与镁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二、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

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注意:原子在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Na+。

'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例如:Fe3+: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

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例如:Fe3.+: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6、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2

9、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小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体单质、酸和多数氧化物(如CO 2 H 2O SO 2 HCl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碱、盐 2、物质的组成、构成的描述:

①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元素组成 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第四章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

一、¥ 二、 化学式

1、 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 含义:A 表示某种物质;B 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C 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D 表示某

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例如:H 2O :A 表示水这种物质;B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 表示一个水分子;D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 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若化学式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

能表示分子的个数。例如: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 2;4H 2O :表示4个水分子。 4、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分子的个数。例如:3H 2O :3表示3个水分子。

5、 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例如;H 2O :2

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6、 化学式的书写:

⑴单质:A :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溴、碘这七种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

表示。例如:氢气:H 2、氧气:O 2

)

B :除上述七种以外的单质: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例如:铁:Fe ;红磷:P ;氦气:He

⑵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根据名称从右写到左。若已读出原子个数的就直接写;若未读出原子个数的需根据化合价来正确书写。例如:四氧化三铁:

Fe 3O 4;氯化镁:Mg +2 Cl -12;硫酸钠: Na +12SO 4

7、 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的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化某”;在氧化物中一般要读出原子个数 含有酸根(NO 3、SO 4、CO 3、PO 4)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酸某” ]

含有氢氧根(OH )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氢氧化某”

/

-b

+a +2

+2

例如:Fe 3O 4:四氧化三铁;MgCl 2:氯化镁;Al(NO 3)3:硝酸铝;Mg(OH)2:氢氧化镁。 三、化合价

1、 化合价是用来表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是元素的一种化学性质。有正价

与负价之分。 2、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

1时,不能省略。例如:标出物质中镁元素的化合价:MgCl 2。

3、 .

4、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的含义: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例如:MgCl 2。:2表示在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小结各种数字的含义:

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②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③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④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⑤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⑥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

小结微粒个数的表示方法:

①原子个数的表示: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②离子个数的表示: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 ③分子个数的表示: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 4、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的关系:

①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的数值=离子带的电荷数 ②元素化合价的符号与离子带的电性一致

例:镁离子:Mg 2+

与+2价的镁元素:Mg +2

5、化合价的规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以A m B n 为例,

即(+a)×m +(-b)×n =0

6、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记忆: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铁正二三氧负二,铜正一二铝正三。

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碳酸硫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注意:氯元素在氯化物中只显-1价,硫元素在硫化物中显-2价。 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

单质化合价为零

附:常见原子团:

硝酸根:NO 3 氢氧根:OH 碳酸根:CO 3 硫酸根:SO 4 磷酸根:PO 4 铵根:NH 4 7、必须背熟的离子符号: H + K + Na + Ag + Ca 2+ Mg 2+ Ba 2+ Zn 2+ Al 3+ Fe 2+ Fe 3+ NH 4+ Cl - O 2- S 2- NO 3- OH - CO 32- SO 42- PO 43-

等 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以Al 2O 3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Mr(Al 2O 3)=27×2+16×3= '

2、各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以 Al 2O 3为例: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27×2 : 16×3=54 : 48=9 : 8 3.元素质量分数

在具体物质中: #

化学式中: %100??=相对分子质量

该原子的原子个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学式的书写

书写步骤:

1、 元素符号按照化合价正前负后排列(如:Al O )

2、 】

3、

标注元素化合价(

3Al +2

O -)

4、 化合价交叉成为角标(

3

2

2

3

Al O +-)

A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