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全册)

(最新)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全册)
(最新)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全册)

2018新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2018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仿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理——()——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9、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

10、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 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11、“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为主题。 12、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和客观世界中的()。 13、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和(),感受()、()、(),建立初步的()。 1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 15、“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16、数学是人们对()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17、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18、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四年级数学阶段性检测

四年级数学阶段性检测 班级:姓名: 一、对号入座。 1、754÷63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2、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能作()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4、在同一平面里,()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长方形的两对边互相(),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6、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错当成了56,结果得到商15,余数是54,如 果你帮小马虎订正,正确的结果是()。 7、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线()。 8、直线外一点向直线画一条垂直线段,再画几条不垂直的线段,其中() 线段最短。 9、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角是()。 10、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时,其中的一个角是直角,其他三个角都是()。 11、一根木料锯成6段,需要锯()次,每锯一次需3分钟,用时共() 分钟。 12、面的角度。 二、明辨是非。(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平行四边形中,有四组平行线。() 2、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3、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就垂直。() 4、两平行线之间可以画无数条垂线段。() 5、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6、5厘米的线段与5厘米的射线一样长。() 三、择优录取。

1、是可以度量的。 () A、直线 B、线段 C、平行线 2、过直线外一点,分别向这条直线画垂线和斜线,其中最短。 () A、斜线 B、垂线 C、垂线段 3、下午3时30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以上两种说法都不对 4、两条直线相交成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A、直角 B、钝角 C、平角 5、直线a、b、c在同一平面里,a与b互相垂直,b与c互相垂直,那a与c () A、垂直 B、平行 C、平行或垂直 6、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那么另一角肯定是 () A、直角 B、钝角 C、锐角 7、一根绳子长15米,剪了三刀剪成段。 () A、3 B、4 C、5 8、右图中有组平行线。 () A、2 B、3 C、4 9、右图中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正方形,则∠1 ∠2。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10、把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 () A、半圆 B、一个圆 C、正方形 四、细心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800-780= 14×4=56÷4=25×4= 360+50= 90÷30 = 400÷80= 300-70= 7200÷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题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题 (卷面总分100分 答卷时间:50分钟) 小朋友,考试的时候看清题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写字要端正、漂亮,做题要细心、认真。 一、直接写出得数。 (每小题2分,计24分) 43-6= 81-30= 20+28= 52+4= 80-40= 61+5= 75-3= 47+9= 61-5= 36+5= 16-7+4= 2+10-6= 二、用竖式计算。(每小题4分,计12分) 94-46= 37+45= 43-34= 三、填空。(每小题1分,计33分) 1.看图写数并比较大小。 ( ) ( ) ( ) ( ) 2.99比( )小1;与40相邻的整十数是( )和( )。 3.5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一个两位数是六十多,个位上的数比十位的数少5,这个数是( )。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号码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答 案 不 得 超 过 此 线

5.小红练习写字。她正在写第30个字,小红已经写完了( )个字。 6.从94、49、34、25、52 这几个数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在圈里。 个位上是4的数 十位上是2的数 比50大的数 7.在得数比50小的算式后面画“√”。 72-4□ 5+43□ 31+20□ 21+20□ 72-40□ 60-8□ 8.刘老师买了一个50元的书包,他要付( )张20元和( )张10元。 9. 10.找规律,填一填,画一画。 (1)25、30、 、40、 、50 (2)100、90、80、 、 、50 (3) (4) 四、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每题2分,计10分) 1.一○二班的学生接近50人 ,一○二班可能有多少人? 2.65 3.像11,22,33多少个? ( )元 ( )元( )角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8年秋期半期考试试卷 四年级数学 (试卷共100分,9 0分钟完卷) 一、看清题意,仔细填空(1-10题每空1分,11题2分,共25分) 1、在计算216—25×8时,第一步算______,再算______法,计算结果是______。 2、把260÷5=52,470—210=260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______ 这 个综合算式的结果是______。 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500 604000 640002 5605000 65000 4、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__,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__________。 5、与最大的四位数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6、红星小学给每个学生编学号时,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2003年入学的5年级10班的24号男同学的学号就是0,从0表示该同学是_______年入学____年级_____班_____号____生。

7、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少30,减数增加30,差就_______。 8、如图,有____条线段;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看成是_______线。 9、当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______度;7时30分,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______度。 10、(51+a)+_______=a+(_____+ 39) 11、已知如图,∠1=60°,∠2=_______度(2分) 二、数学小法官,巧辩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26+74÷2=100÷2=50() 2、我们在读203008这个数时,只读一个0() 3、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 4、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5、一条直线长5cm() 三、快乐ABC(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5分) 1、一个数是六位数,这个数() A、一定大于十万 B、不大于十万 C、一定大于九万 2、与453—21—79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453—79+21 B、453+79—21 C、453—(21+79) 3、小明家去学校走第()条路最近

2011年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修改稿)

2011年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学过程促进了()本身的成长。 A、学生 B、教育 C、教学 D教师 2、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等四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A、情感与态度 B、合作与交流 C、经历与体验 D、技能与操作 3、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A、生活习惯 B、学习习惯 C、生活经验 D、分析习惯 4、在第二学段中,教学时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 A、学法多样化 B、教法多样化 C、算法多样化 D、作业多样化 5、“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次 A、一 B、二 C、三 D、四 6、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A、成绩 B、目的 C、过程 D、等级 7、推理一般包括()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8、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9、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A、运算 B、数据分析 C、模型思想 D、推理 10、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师生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题,每小题2分,多选、选错不得分,共10分) 1、数学基本能力分为() A、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B、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其它数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 2、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A、数感 B、符号感 C、空间观念

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2017.4.1 一、填空题。(28分) 1、若被减数等于减数,则差是()。 2、180×64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改变后的算式是()。 3、5×0+0÷2的结果为()。 4、40减去40除以40的商,所得的差再乘40,根据题意列综合算式是()。 5里填适当的数。 (1)328+110++(+272 ) (2)542-104-+296 ) (3)4×A+5×A=( 6、计算40×[(97-)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7、根据5×8=40,100-40=60, 60÷12=5 ,列出综合算式()。 8、()是加法的逆运算,被除数=()×除数+()。 9、在“<”或“=”。 36×99+×100 34×8+(34+66)×8 (37×8)×37×(8×125)60÷30×20 (30×20) 57×16+×(16+18)25×32×8)×(25×4) 10、看一看、填一填。 卷35页二、1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减数=被减数+差。() 2、0不能作除数,但能做被除数。() 3、25×8÷25×8=1 () 4) 5、用几个正方体搭成一个组合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那么,这个组合体一定是用三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6、25×16=25×4×4 () 三、选择题。(选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6分)

1、下列各算式中,括号可以省略不写的算式是()。 A、420-(128+271) B、(1200÷25)×13 C、103+(25+16)×4 2、计算12×101时,王丽想到了这样的方法:12×100+12,这是依据() A、乘法结合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 参考书43页2、(2) (1)从左面看到图A的是()。 (2)从前面看到图B的是()。 (3)从右面看到图B的是()。 4、640除以8的商加上15,再乘以28,积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640÷8+15×28 B、640÷(8+15)×28 C、(640÷8+15)×28 5、计算46×23-(28+4)时,最后一步算()。 A、乘法 B、减法 C、除法 6、一只乌龟5分钟爬行40米,照这样计算,这只乌龟爬行72米需要几分钟?列式正确的是()。 A、40×(72÷5) B、40÷(72÷5) C、72÷(40÷5) 四、计算(38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410-20= 270+500= 320÷40= 15×30= 18+150÷6= 98-7×8= 87÷3×3= 125×8= 0÷36= 392×0= 24×5= 45×2= 2、简算(12分) 97+452+103 125×12×8 3600÷30÷3 99×46+4625×125×4×8 88×125 3、先看清运算顺序,再计算。(12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题 (1)

小学数学新课标考试试题 一、填空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9、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小学四年级数学质量检测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质量检测卷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1分) 1)308的12倍是(),()的12倍是360。 2)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瓶去污剂200(),一瓶可乐的含量约是2 ( ); 一瓶墨水的容量是60 ( );一桶纯净水的容量约是 20( )。 3)从甲地到乙地有4条路可走,从乙地到丙地有3条路可走,那么从甲地到丙地共有()种不同的走法。 4)添加括号把371-29×4÷2的运算顺序改变成先求差,再求商,最后求积。则原式变为_____________。 5)把2升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可以倒杯。 6)5000毫升 =( )升 10升=( )毫升 7)98×46+2×46=(98+2)×46,这是运用了( )律; 8)估算398×29的积在()左右。 9)三种木棒,选一根6厘米的小棒和两根()厘米小棒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0)比大小:(40+4)×25○11×(4×25) 200-198○200-200+2 990毫升○2 升 3升○2900毫升 1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都是3厘米,它的一个角是(°);这个三角形既是()三角形,又是()三角形。 12)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 13)在一个三角形中,∠1=∠2=45°,∠3=(°);按角分类,它是()三角形;按边分类,它是()三角形。 14)把一个梯形一分为两个图形,可以得到哪些不同的图形?画一画、写一写:

15)甲数是乙数的7倍,甲数比乙数多360,乙数是()。 16)用3根小棒来拼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0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能是()厘米。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6分) 1、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 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 4、在一道算式中添减括号,可以改变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 5、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 6、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变短。………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6分) (1)一个大脸盆的容量约是() A、2升 B、20升 C、200升 (2)将一根20厘米的细铁丝,剪成3段,拼成一个三角形,以下哪些剪法是可以的。() A、8厘米、7厘米、5厘米; B、13厘米、6厘米、1厘米; C、4厘米、9厘米、7厘米; D、10厘米、3厘米、7厘米。 (3)梯形的内角和是()度,将它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应选() A、180°、90°; B、360°、180°; C、360°、360°; D、不能确定(4)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 A、长方形 B、梯形 C、平行四边形 D、三种都有可能(5)一个直角梯形的一个内角是80度,如图,那么∠1=( A、 80度 B、 100度 定80° (6)一个三角形最多有()个钝角或()个直角,至少有()个锐角,应选()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全套)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命题人:王振良) 姓名得分 一、填空(21分) 1.在最高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2分) ()()()()2.给不同类的物体涂上颜色。(2分) 3 的上面一个数是();5的下面一个数是( );的左边一个数是(); 5 的右边一个数是();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2分) 5. 从上图右边数起,第1个鱼缸里有6条鱼,第3个鱼缸里有( )条鱼;有5条鱼的是第( )个鱼缸,它左边一个鱼缸里 有( )条鱼,右边一个鱼缸里有( )条鱼. 6. □里能填几? (4分) 10>□ 3<□7=□□<5<□ 7. 6 7 □9 10 2 □□□ 6 2 □□□□ 8.比7小的数有。 9.比3大比9小的数有。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5+( )=10 8-( )=0 10=7+( ) ( )+2=9 3+( )=10 ( )-( )=5 三、画一画 (4分) 1. 每次画6个△,分成不同的两堆。 ( ) ( ) ( ) 2.画○比△多4个:△△△△△△ 四、在○里填上“>”、“<”或“=” (8分) 5+2 ○ 8 8-4+2 ○ 6 7-4 ○ 3 10+0-7 ○ 2 6-1 ○ 4 9-4+2 ○ 7 5+4 ○ 10 9+1-4 ○ 4 五、填一填,排一排 (6分) 2、0、4、8、9、6、10、1中 1.这里共有( )个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右起第4个数是( ),从左起第3个数是( )。 3.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排列:。六、直接写得数 (12分) 10-8= 9-8= 10-8+1= 2+4= 6-3= 8-4+2= 6+4= 2+2= 1+6-5= 8-7= 10-3= 2+7-3= 2+5= 4-2= 6-4+5= 9-6= 4+4= 1+9-4= 七、写一写(5分)

2018四年级数学监测试卷

2018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 四年级数学题 一、选择题(共80分,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选项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四千零五十万零九,写作()。 A.4059 B.405090 C.4050009 D.40500009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A. 1 B. 2 C. 4 D.无数条 3.从2︰00到2︰15,分针将会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A. 15 B. 20 C.180 D. 90 4.2890000000≈()。 A.3亿 B. 28亿 C.29亿 D. 289亿5.运用计算器计算时,首先要打开()键。 6. 50055005的末尾添上()个0,读数时才能一个“零”也不读。 A.2 B.3 C.4 D.5 7.下面横线上的数哪个不是近似数()。 A. 星星小学今年购进图书约13600册。 B. 红红家居住的小区一共有319户。 四年级数学试题第1页(共3页)

C. 张兵家的房屋面积接近120平方米。 D. 地球大约是在4600000000年前形成的。 8.910000000中的9表示()。 A. 9个万 B.9个百万 C. 9个千万 D. 9个亿 9.25×7×4=7×(25×4)这是运用了()。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加法交换律 D.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0.扬州瘦西湖景点单日游客量大约13万,这一天的游客量最大可能是()。 A.135000 B.129999 C.134999 D.135999 11.850×2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 A. 1 B. 2 C.3 D. 4 12.在计算器上进行如下操作,依次按下6、0、÷、1、2 1、5、=, 显示器上显示的是()。 A. 4 B. 5 C.6 D.7 13.由14×250=3500,我们可以知道得数正确的算式是()。 A. 140×250=35000 B. 14×25=35 C. 140×25=35000 D. 14×2500=3500 14.1000粒小麦的质量大约是50克。照这样推算,100000000粒小麦的质量大约是()。 A. 5吨 B. 50吨 C. 500吨 D. 5000吨 15. 如果A×B=80,那么(A×10)×(B×10)=()。 A. 80 B.100 C. 800 D. 8000 16.9□7654321≈10亿,□里最小可以填()。 A.8 B.5 C. 4 D.6 17.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 A.900 B.9000 C.9900 D.9990 1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平移可以改变图形的大小。 B.旋转可以改变图形形状。 C.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D.飞机螺旋桨的转动是平移。 19.247+99用简便方法计算是()。 A.247-100+1 B.247-100-1 C.247+100+1 D.247+100-1 四年级数学试题第2页(共3页)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3 )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2)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3)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数学思考②过 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1)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3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2)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2)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 11、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天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 1 2、《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一一建立模型一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四年级数学期末检测卷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比大比小的小数有( )个。 A 、3 B 、2 C 、无数 2、把先扩大100倍,再缩小10倍后是( )。 A 、 B 、 C 、 3、过直线A 外一点画已知直线A 的平行线可画( )条。 # A 、2 B 、1 C 、无数条 4、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和( )直角。 A 、> B 、= C 、< 5、根据除法性质:a ÷b ÷c=( )。 A 、a ÷(b ÷c ) B 、a ÷(b ×c ) C 、b ÷a ÷c 6、在的末尾添上两个0,所得的数( )。 A 、大小不变 B 、扩大100倍 C 、缩小100倍 7、小王、小李和小东跑百米赛跑,小李用了分钟,小王用了秒,小 东用了秒。( )跑得快。 A 、小王 B 、小李 C 、小东 8、以下三组中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 A 、9cm 、1cm 和7cm B 、、和 C 、7dm 、5dm 、3dm 9、在甲÷乙=丙里,( )不能为0。 A 、甲 B 、乙 C 、丙 10、精确到百分位是( )。 A 、 B 、 C 、 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由8个千、6个十和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2时25分=( )分 小明身高145( ),体重38( )。 3、七亿零九百二十万五千零六这个数写作( ),把它改写成“万”作单位且保留一位小数是( )万。 ¥ 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再加上(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 5、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元○45角 ○ ○ ○ 6、1比多( );比( )少。 7、一根8米长的木头,要把它平均锯成4段.每锯下一段需要5分钟,锯完一共花( )分钟。 8、一个顶角为80°的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 )°。 9、用a、b和c表示出乘法分配率( )。 10、小数部分的最大计数单位与整数部分的最小计数单位相差( )。 11、一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12、有3位同学同时来到医务室,医生只有一人,根据不同病况,给小明看病需要5分钟,给小亮看病需要3分钟,给小叶看病需要1分钟。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等候时间总和最少是( )分钟。 , 13、两面墙之间相距30米(两端不栽),在中间每隔3米栽一棵树, 可以栽( )棵。(只栽一行) 三、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 350÷70= 0×100÷100= —= = 12×10+30= 8-8÷4-4= - 第2页共6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装 --------------------------------------- 订--------------------------------------- 线---------------------------------------------- ……………………………………线………………………………封………………………………密…………………………………… 第 1页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完整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完整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暑期幼小衔接提高班数学试卷 一、我会想,我会填 1、写出下面的数 ()()()() 2、写出三个比9大,比14小的数()、()、()。 3、钟面上的又细又长的针叫()针,又短又粗的针叫()针。 4、有一组数:2、9、0、11、6、20、1 5、13 (1)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2)找出比2大比15小的数()。 (3)把这组数从大到小排列: ()>()>()>()>()>()>()>() 5、10个一就是一个();19添上1是(),是()个十。 6、1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5个一和1个十和起来是()。 7、8= 17 — 8 = 8、从3、5、6、9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二、算一算,我最细心 1、5角-4角=()角 8角+2角=()角 1元-3角=()角 6元+2元=()元 3+9=5+7=6+8=4+9=7+7= 8+6=16-8= 12+6= 7+11=15-7=

3、10-8+3= 18-9+1= 9+2+7= 5+5+5= 15-9+5= 5+8+2= 9+1+3= 4+4+4= 三、我会数,我会画 1、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2、在多的后面打“√”。 () () 3、在最长的线下面打“√”。 ()()() 四、我会认钟表。 (4时)()()()(4:00)()()()五、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 六、解决问题我能行。 1、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了8只小鸟,现在有多少只小鸟 □○□=□

小学四年级数学检测试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检测试卷 得分 一、填空。(14分) 1、早晨3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角。 2、一个月至少有()个星期。 3、358里最多有()个52/ 4、360分=()时120秒=()分 5、红领巾有三个角,其中有1个(),2个()。 6、946÷26的商的最高位是()位。 7、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比除数大96,商是5,被除数是()。 二、直接写出得数。(6分) 64÷16= 25×4= 96÷8= 560÷80= 450÷90= 90-30= 72+9= 90÷45= 12×6= 36÷12= 14×7= 12×6= 三、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验算。(18分) 647÷32= 720÷25= 86×42= 785÷63= 300×68= 632÷46= 448÷57= 582÷33= 四、判断。(12分) 1、钟面上18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平角。…………………………() 2、直线要比射线长一些。………………………………………………() 3、在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商乘除数一定等于被除数。…………() 4、先在纸上画4个点,再经过每两点画一条直线最多能画4条。…() 5、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一个100°的角。………………………………() 6、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五、把下面几种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4分) 钝角平角锐角周角直角 六、用量角器分别画出45°、120°、160°、15°的角。(8分) 七、列式计算。(8分) 1、一个数比32的3倍少19,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24倍是432,这个数的一半是多少? 八、应用题。(30分) 1、一堆煤204吨,用去120吨后,剩下的每天烧42吨,还可以烧多少天? 2、学校会计去商店买篮球,每个篮球38元,300元钱最多能买多少个篮球?还剩多少元? 3、学校买324盒水彩笔,每盒有12枝,发给绘画比赛中获奖的36名同学,平均每位同学得到多少枝水彩笔? 4、甲乙两筐共有苹果60个,若从甲筐拿6个苹果给乙筐,则两筐苹果个数一样 多,甲乙两筐原有苹果多少个? 5、南京到上海有280千米,一辆汽车从南京出发4小时后离上海还有2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 单位:姓名: 一、填空(每格1分,共60分)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理——()——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拟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 )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和客观世界中的()。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熟悉简单的()(),感受()、()、(),建立初步的()。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的有关知识,()的有关内容(),( )()的初步应用等。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 、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四个学习领域。 二、选择题(1-5为单选,6-10为多选,每题2分,共20分)

四年级数学单元检测

四年级数学单元检测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25分,其中第2题1分) 1.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能装( )升水。 2.720÷(9×4)=720÷____○____ 3.试除法试商时,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说明初商偏( ),要调( )。 4.3升的水倒入容量是350毫升的玻璃杯中,最多倒满( )杯,要想将3升的水全部倒完,至少需要( )个杯子 5.( )里最大能填几? 40×( )<362 29×( )<90 505>82×( ) 6.在○里填上“>”“<”或“=”。 4升○40000毫升 2升○200毫升 150÷50○15÷5 7.在()里填合适的容量单位 (1)一个洗碗池大约30( ) (2)一台家用热水器大约80( ) (3)一瓶牛奶约250( ) (4)一支口服液约10( ) 8.计算7□2÷75,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可以填( )。 9.89÷17=5……4,那么890÷170=( )……( ),178÷34=( )……( )。 10.小明按“我爱中国”的顺序练字,练到第37个大字时,他写的是( )字,他已经写了( )个“我”字。 11.小春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2误写成了27,结果得到商26还余18,正确的结果是( ) 二、选择题。(10分) 1.一个纸杯可盛水250毫升,4个纸杯可盛水( )。 A.1升 B.500毫升 C.750毫升 2.800÷40的商的末尾有( )个0。 A .0 B.1 C .2 3.把除数54看作50来试商,商( )。 A .可能偏大 B.可能偏小 C .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4.计算720÷18时,把它改写成算式( )可以使计算过程比较简便。 A.720÷9÷2 B.720÷9×2 C.720÷2×9 5.□38÷43=1□……□,被除数的□里可以填的数有( )种情况。 A.4 B.5 C.6 三、计算题。(共32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420÷6= 3500÷70= 72÷18= 630÷30= 5600÷700= 480÷80=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3分) 99÷20= ★621÷23= ★734÷18=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完整打印版).doc

暑期幼小衔接提高班数学试卷 一、我会想,我会填 1、写出下面的数 ()()()() 2、写出三个比9大,比14小的数()、()、()。 3、钟面上的又细又长的针叫()针,又短又粗的针叫()针。 4、有一组数:2、9、0、11、6、20、1 5、13 (1)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2)找出比2大比15小的数()。 (3)把这组数从大到小排列: ()>()>()>()>()>()>()>() 5、10个一就是一个();19添上1是(),是()个十。 6、1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5个一和1个十和起来是()。 7、7 +8=17 —= 8、从3、5、6、9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二、算一算,我最细心 1、5角-4角=()角8角+2角=()角 1元-3角=()角6元+2元=()元 3+9=5+7=6+8=4+9=7+7= 8+6=16-8=12+6=7+11=15-7=

3、10-8+3=18-9+1=9+2+7=5+5+5= 15-9+5=5+8+2=9+1+3=4+4+4= 三、我会数,我会画 1、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2、在多的后面打“√”。 () () 3、在最长的线下面打“√”。 ()()() 四、我会认钟表。 (4时)()()()(4:00)()()()五、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 六、解决问题我能行。 1、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了8只小鸟,现在有多少只小鸟? □○□=□

2、 □○□=□ 3、红红要写17个毛笔字,上午写了8个,还剩几个字没有写? □○□=□ 4、 (1)他们一共做了多少面小旗? □○□=□ (2)要送给幼儿园15面小旗,他们做的够吗?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够()不够() 5、圈一圈,1元钱可以买到哪些学习用品? 6、小朋友做剪纸,用了8张红纸,又用了同样多的黄纸,他们用了多少张纸? □○□=□ 准备浇11棵树, 已经浇了6棵。 还要浇几棵 树? 我做了9面小 旗。 我做了8面小 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检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阶段检测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一、计算(共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2分,共16分) 130×3= 40×210= 9×60= 25×3= 60×200= 15×40= 420÷70= 600÷50= 2.用竖式计算。(每题4分,共16分) 256×37= 85×104= 235×63= 509×38= 二、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在数位顺序表上,从个位起,第五位是( )位,第九位是( )位。 2.一个数的千万位、万位和千位上都是2,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最大的七位数是( ),最小的八位数是( ) 3.6□5000≈65万,□里可以填(),59□3400000≈59亿,□里的数一共有()种填法。 4.两个数的和是360,差是220,大的数是( ),小的数是( )。 5.由四个“5”和四个“0”组成的数中,一个“零”都不读的有(),读两个“零”的有()。(每空填一个数) 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张晓对着远处的大山喊话,经过4秒听见了回音,张晓离大山有()米。 7.在○里填“>”“<”或“=”

782600 ○ 783400 56万○559950 151900000 ○ 99500000 2800000000 ○28亿 8.根据35×280=980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35×28=() 350×280=()。 9.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每小时行8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3千米。2小时后,客车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千米,这时货车离乙地还有()千米。 10.某一城市的人口总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96万,这个城市最多有()人,最少有()人。 三、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6分) 1.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2.用计算器计算480×345时,需要按键()次。 A.7 B.8 C.9 D.6 3.下面四道算式中,算式()与其他算式的结果都不相等。 A.650×20 B.6500×2 C.65×200 D.605×20 4.求速度可以用下面()的数量关系式 . A.速度=路程×时间 B.速度=路程-时间 C.速度=路程÷时间 D.速度=时间÷路程 5.两个同样的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减少2米,宽不变;第二个长方形的宽减少2米,长不变。变化后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一些?() A.第一个面积大一些 B.第二个面积大一些 C.两个面积同样大 D.无法比较 6.在85后面添()个0,这个数是八千五百万。 A.4 B.5 C.6 D. 7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一、选择题(1-5题单选,6-10题多选,每题3分,共30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C ) A.联系生活学数学 B.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C)的教学。 A.概念 B.计算 C.应用题】 3.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天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 4.《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5.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发展性 7.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B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BC)。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9.符号感主要表现在(ABCD)。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10.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