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2.乘数:3.自然失业:4.国内生产总值:5.总供给曲线:6.周期性失业:7.IS曲线:8.供给管理:9.回波效应:10.LM曲线:11.奥肯定律:12.挤出效应:二、填空题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

2.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均衡的国民收入是由决定的。

3.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时,乘数才发生作用。

4.自发总需求增加的时,IS曲线向移动;

5.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增加会使国民收入,价格水平。

6.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称为。

7.潜在的国民收入指的国民收入水平。

8.消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不取决于收入的,另一部分是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

9.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移动。

10.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采用刺激的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更为有利。

11.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400万时,失业率为。

12.受抑制的通货膨胀之所以存在,主要是由于政府实行了严格的与。

13.经济周期可以分为和两个大的阶段。

14.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的大小成比,与利息率的高低成比。

15.某银行吸收存款500万元,按规定应留1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

16.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为、、三类。

17.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分为和两类。

18.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

19.中周期是法国经济家提出的一种为期年的经济周期。

20.哈罗德模型认为,短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与相一致。

21.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以及。

22.衡量一个国家开放程度的指标是与或之间的比率。

三、选择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折旧

2.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3.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4.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表示:()

A、价格水平上升,总供给增加

B、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增加

C、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减少

5.假设某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

A、17%

B、34%

C、25%

6.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债务人

B、债权人

C、工人

7.在下列三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8.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A、收入增加

B、利息率提高

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

9.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A、100%

B、10%

C、90%

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不变

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11.根据菲利浦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12.衡量一国开放程度高低的标准是:()

A、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B、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C、净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13.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浦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

A、凯恩斯主义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理性预期学派

14.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生产的产量为50万,则资本——产量比率为:()

A、50万/100万=0.5

B、100万/50万=2

C、100万/(100万+50万)=0.67

15.在以下三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

A、收入政策

B、人力政策

C、货币政策

16.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的是:()

A、一国为别国提供保险的收入

B、一国对别国劳务出口的收入

C、一国在别国发行债券的收入

17.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将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B、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C、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不变

18.在经济学中M1是指:()

A、现金和一切形式的储蓄存款

B、现金或通货

C、现金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19.50-60年一次的周期称为:()

A、朱格拉周期

B、基钦周期

C、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20.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10000美元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A、2000美元

B、8000美元

C、50000美元

21.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的是:()

A、国外政府在本国的存款

B、本国在外国发行股票的收入

C、外国居民在本国旅游的支出

四、判断题

1.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

2.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

3.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4.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物品市场的均衡。

5.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6.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资本——产量比率是可变的。

7.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8.消费和储蓄都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动,所以,收入增加,消费和储蓄都可以增加。

9.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10.只要存在失业工人,就不可能有工作空位。

11.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

12.哈罗德模型认为,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经济将会出现高涨。

13.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14.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是一项刺激总需求的政策。

15.提高贴现率和准备率都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

16.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一般的乘数。

17.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18.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1 9.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2 0.中央银行购买有价证券将引起货币供给量减少。

21.汇率贬值就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下降了。

五、简答题

1.用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应该怎么办?

2.什么是总供给曲线?它有哪三种不同的情况?

3.什么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时还有失业吗?为什么?

4.国民收入的基本总量共有几个?它们是什么?这些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5.总需求分析的基本假设前提是什么?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7.为什么利率与国民收入在货币市场上成同方向变动?

8.什么是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9.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何区别?

10.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11.在不同时期,如何运用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六、论述题

1.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学家有哪几种观点?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是如何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的?围绕菲利浦斯曲线的争论,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效用的分歧何在?

3.在不同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有何不同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乘数:指自发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3.自然失业: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市场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

4.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

5.总供给曲线:是表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6.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7.IS曲线:是描述商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8.供给管理:指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包括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以及增长政策。

9.回波效应:指由于“溢出效应”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后,又会通过从该国的进口的增加而使这个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民收入再进一步增加。

10.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11.奥肯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提出的反映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

12.挤出效应:指政府开支的增加引起私人支出的减少,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减弱,其产生的原因是政府支出的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减少。

二、填空题

1.支出法2.总需求3.没有4.右上方5.增加,价格水平。

6.古典失业7.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8.自发消费,引致消费。9.右下方10.总供给11. 20% 12.价格管制与配给制13.扩张和收缩

14.正,反15. 20% ; 2500万元。16.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或结算项目17.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18.物价指数。19.朱格拉、9-10 。

20.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21.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各种转移支付。

22.进口、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三、选择题

1—5.C、B、C、B、C 6---10.A、A、A、C、A

11-—15. C、A、C、B、C 16—20.C、A、C、C、C 21.C

四、判断题

1--5.××√××6――10.×√√√×11――15.××××√

16――20.×√√××21.×

五、简答题

1.用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应该怎么办?

答: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三种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国民生产总值进行计算的,从理论上说所得出的经过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其中支出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后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应以它为准。如果其余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数字与支出法计算所得的数字不一致时,应按支出法计算所得的数字进行调整。

2.什么是总供给曲线?它有哪三种不同的情况?

答:总供给曲线是表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在每一既定的价格水平时,所有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和。

在不同的资源利用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即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分为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可以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无论价格水平如何上升,总供给也不会增加。

3.什么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时还有失业吗?为什么?

答: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时仍然有一定的失业。这是因为,经济中有些造成失业的原因(如劳动力的劳动等)是难以克服的,劳动市场总不是十分完善的。这种失业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而且还是必要的。这种失业的存在,能为劳动后备军随时满足经济对劳动的需求,能作为一种对就业者的“威胁”而迫使就业者提高生产效率。各种福利支出(失业补助、贫困补助等)的存在,也使得这一定失业水平的存

在不会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是社会可以接受的。

4.国民收入的基本总量共有几个?它们是什么?这些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国民收入的基本总量有五个,它们分别是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这写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国民生产总值-资本消耗(折旧)=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津贴)=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公司利润+股息+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个人纳税=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个人储蓄

5.总需求分析的基本假设前提是什么?

答:在进行总需求分析时,有三个基本假设前提。第一,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即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是不变的。第二,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第三,价格水平是既定的。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答: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劳动与技术进步。

资本可以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其中,物质资本又称为有形资本,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又称为无形资本,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可以有三个来源,一是人口的增加,二是人口中就业率的增加,三是劳动时间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是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发展。资源配置的改善主要指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的成本下降与收益增加,知识的进展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新工艺的发明与采用等。

7.为什么利率与国民收入在货币市场上成同方向变动?

答:在货币市场上,利息率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可以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来解释。根据这一理论,货币需求(L)由L1与L2组成。L1代表货币的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L2代表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利息率,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货币的供给(M)是指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决定。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M=L= L1(Y)+ L2(i)。当货币供给既定时,如果货币的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L1)增加,为了保持货币市场均衡,则货币的投机需求(L2)必然减少。L1的增加是国民收入增加的结果,而L2的减少是利息率上升的结果。因此,在货币市场实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必然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8.什么是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答: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之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这种理论并不否认经济中内在因素(如投资等)的重要性,但它们强调引起这些因素变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体系之外,而且,这些外生因素本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体系之内寻找经济周期自发地运动的因素,这种理论并不否认外生因素对经济的冲击作用,但它强调经济中这种周期性波动是经济体系内的因素引起的。因此,每一次繁荣都为下一次萧条创造了条件。这些经济体系内的因素自发地运动就引起了周期性波动。

9.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何区别?

答: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它研究的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如何有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的问题,因此,发展不仅有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的问题,而且还有适应这种增长的社会制度及观念、意识的变化问题,它所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10.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库兹涅茨总结了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第一,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率。第二,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第三,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高的。第四,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第五,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第六,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均衡的。

11.在不同时期,如何运用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答: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

六、论述题

1.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学家有哪几种观点?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答:经济学家的观点分为有利论、不利论和中性论三种。

有利论认为,通货膨胀尤其是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第一,通货膨胀引起的有利于雇主不利于工人的影响可以增加利润,从而刺激投资。第二,通货膨胀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税”可以增加政府税收,从而增加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发展。第三,通货膨胀会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而富人的储蓄倾向大于穷人,所以,通货膨胀可以通过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而增加储蓄。这对于资金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利用通货膨胀来发展经济是重要的。

不利论认为,通货膨胀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第一,在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使价格信号扭曲,无法正常反映社会供求状态,从而使价格失去调节经济的作用,经济无法正常发展。第二,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使投资风险增大,社会动荡,从而经济混乱,经济效率低下。第三,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紧缩政策会抑制经济的发展。第四,在固定汇率下通货膨胀所引起的货币贬值不利于对外经济交往。他们强调,也许通货膨胀在某个时期中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其最终结果却是不利于经济发展。采取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刺激经济无疑是“引鸠止渴”。

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货币在经济中是中性的,从长期来看决定经济发展的是实际因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而不是价格水平。在长期中,由于货币量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既不会有利于也不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没有必要把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联系在一起。

2.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是如何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的?围绕菲利浦斯曲线的争论,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效用的分歧何在?

答: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都存在交替关系,从而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都是有效的。

货币主义认为,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都存在交替关系,而长期中不存在这种关系,从而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效,而在长期中无效。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都不存在交替关系,因此,宏观经济政策无论何时都是无效的。

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效用的分歧在于政策的有效性上。

3.在不同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有何不同的影响?

答:在不同的资源利用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即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分为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可以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无论价格水平如何上升,总供给也不会增加。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价格水平不变;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而价格水平也不变,即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只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的变动。

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价格水平也上升;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也会下降,即总需求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的变动。

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条件下,由于资源已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所以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价格水平上升,而国民收入不会变动;同样,总需求的减少也只会使价格水平下降,而国民收入不会变动,即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而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